欢迎刘氏宗亲
我们都是一家人

《聊斋志异》篇目《刘姓》原文及翻译

《刘姓》是清代小说家蒲松龄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

中国城市人口密度榜排名

《刘姓》原文
邑刘姓,虎而冠者也(1)。后去淄居沂(2),习气不除,乡人咸畏恶之。有田数亩,与苗某连陇。苗勤,田畔多种桃。桃初实,子往攀摘;刘怒驱之,指为己有。子啼而告诸父(3)。父方骇怪,刘已诟骂在门,且言将讼。苗笑慰之。怒不解,忿而去。
时有同邑李翠石作典商于沂(4),刘持状入城(5),适与之遇。以同乡故相熟,问:“作何干?”刘以告。李笑曰:“子声望众所共知;我素识苗甚平善,何敢占骗。将毋反言之也!”乃碎其词纸,曳入肆,将与调停。刘恨恨不己,窃肆中笔,复造状,藏怀中,期以必告。未几,苗至,细陈所以,因哀李为之解免,言:“我农人,半世不见官长。但得罢讼,数株桃何敢执为己有。”李呼刘出,告以退让之意。刘又指天画地,叱骂不休;苗惟和色卑词,无敢少辨。
既罢,逾四五日,见其村中人,传刘已死,李为惊叹。异日他适,见杖而来者(6),俨然刘也。比至,殷殷问讯,且请顾临。李逡巡问曰:“日前忽闻凶讣,一何妄也?”刘不答,但挽入村,至其家,罗浆酒焉。乃言:“前 日之传,非妄也。曩出门见二人来,捉见官府。问何事,但言不知。自思出入衙门数十年,非怯见官长者,亦不为怖。从去,至公解,见南面者有怒容曰(7):‘汝即某耶?罪恶贯盈(8),不自悛悔(9);又以他人之物,占为己有。此等横暴,合置铛鼎(10)!’一人稽簿曰:‘此人有一善,合不死。’南面者阅簿,其色稍霁。便云:‘暂送他去。’数十人齐声呵逐。余曰:‘因何事勾我来?又因何事遣我去?还祈明示。’吏持簿下,指一条示之。上记:崇祯十三年(11),用钱三百,救一人夫妇完聚。吏曰:‘非此,则今 日命当绝,宜堕畜生道(12)。’骇极,乃从二人出。二人索贿。怒告曰:‘不知刘某出入公门二十年,专勒人财者,何得向老虎讨肉吃耶?’二人乃不复言。送至村,拱手曰:‘此役不曾啖得一掬水。’二人既去,入门遂苏,时气绝已隔日矣。”
李闻而异之,因诘其善行颠末(13)。初,崇祯十三年,岁大凶(14),人相食。刘时在淄,为主捕隶(15)。适见男女哭甚哀,问之。答云:“夫妇聚裁年余,今岁荒,不能两全,故悲耳。”少时,油肆前复见之(16),似有所争。近诘之。肆主马姓者便云:“伊夫妇饿将死,日向我讨麻酱以为活(17)。今又欲卖妇于我。我家中已买十余口矣。此何要紧?贱则售之,否则已耳。如此可笑,生来缠人(18)!”男子因言:“今粟如珠,自度非得三百数,不足供逃亡之费(19)。本欲两生,若卖妻而不免于死,何取焉?非敢言直(20),但求作阴隲行之耳(21)。”刘怜之,便问马出几何。马言:“今 日妇口,止直百许耳。”刘请勿短其数,且愿助以半价之资。马执不可。刘少负气,便谓男子:“彼鄙琐不足道,我请如数相赠。若能逃荒,又全夫妇,不更佳耶?”遂发囊与之。夫妻泣拜而去。刘述此事,李大加奖叹。
刘自此前行顿改,今七旬犹健。去 年,李诣周村(22),遇刘与人争,众围劝不能解。李笑呼曰:“汝又欲讼桃树耶?”刘芒然改容(23),呐呐敛手而退(24)。
异史氏曰:“李翠石兄弟,皆称素封(25)。然翠石又醇谨(26)。喜为善,未尝以富自豪,抑然诚笃君子也。观其解纷劝善,其生平可知矣。古云:‘为富不仁(27)。’吾不知翠石先仁而后富者耶?抑先富而后仁者耶?”
据《聊斋志异》铸雪斋抄本

《刘姓》注释
“注释”
(1)虎而冠者:谓凶暴似虎之人。《史记·齐悼惠王世家》:“齐王母家驷钧,恶戾,虎而冠者也。”《集释》引张晏云,“言钧恶戾,如虎而著冠。”
(2)沂:沂水,县名,今属山东省。
(3)告诸父:告诉给父亲。诸,“之于”二字的合音。
(4)李翠石:名永康,字翠石,淄川人。《淄川县志·义厚传》载:“乡有恶豪某姓者,与苗姓相连。苗种桃数株。苗子饲桃;某怒,以为攘己物也,将讼诸官。康见之,碎其词,力为排解,某犹怒不已;会以阴谴悔悟,乃德康焉。唐太史《龙泉桥记》、蒲明经《聊斋志异》可按也。”典商:开当铺的商人。典,典当,抵押。
(5)状:状词,状纸。
(6)杖而来:拄杖而来。
(7)南面者:此指坐于正座上的官员。
(8)罪恶贯盈:犹言罪大恶极,坏事做尽。语出《尚书·泰誓》。贯盈,满贯,犹言满盈。贯,俗称钱串。
(9)悛(quān圈)悔:改悔。
(10)合置铛鼎:谓应受冥间烹刑。铛鼎,釜鼎一类烹饪器。此指烹刑所用的三足烹器。
(11)崇祯十三年:明思宗崇祯十三年,即公元一六四○年。
(12)堕畜牲道:佛家谓生前作恶,即轮回转生为畜生,便堕入畜生道。据佛教“六道”(或称“五趣”)说,众生根据其生前善恶行为,死后有五种(或六种)轮回转生的趋向,即地狱、饿鬼、畜生、人、天等。见《俱舍论》八。道教亦袭用此说,称“五道”。
(13)颠末:始末。
(14)岁大凶:谓当年遭受严重的自然灾害,农田颗粒无收。岁,农业收成。
(15)主捕隶:旧时州县官署中捕役的班头。此从二十四卷抄本,原无“隶”字。
(16)油肆:油店。
(17)麻酱:指芝麻榨油后的残渣。
(18)生来:方言,犹言硬来、硬是。
(19)逃亡:逃生离去。
(20)直:价钱。
(21)阴隲(zhì止):语出《尚书·洪范》,默定的意思,此处意为积阴德。
(22)周村:地名,今属山东省淄博市。
(23)芒然:犹茫然、懵懵,不知所措之状。
(24)呐呐:形容难为情时说话吞吞吐吐。
(25)素封:无官爵封邑而富有资财的人。语出《史记·货殖列传》。参《偷桃》注。
(26)醇谨:朴厚而言行不苟。
(27)“为富不仁”:谓致富与行仁相反,二者不能并行。《孟子·滕文公》上:“阳虎曰:‘为富不仁矣,为仁不富矣。’”

《刘姓》译文
淄川县有个姓刘的人,习性凶狠蛮横,真像个披着人衣的老虎。后来这人从淄川迁到沂县,恶习没有改掉,乡里人都害怕他,厌恶他。刘某有几亩地,和一家姓苗的地界挨着。姓苗的很勤快,在地边种了很多桃树。桃树刚开始结果时,苗家的儿子去摘。刘某见后,怒气冲冲地将他赶下树,指着那些树说是他的。姓苗的儿子哭着回家告诉了父亲。姓苗的正在惊讶时,刘某已赶到门前辱骂起来,并扬言要到衙门告状。姓苗的笑着安慰他,刘某怒气不消,忿怒而去。
这时,刘某同县老乡李翠石在沂县开当铺。刘某拿着状纸进城,恰好和他相遇。因是同乡又很熟悉,李翠石便问他:“干啥去?”刘某就把进城打官司的事告诉了他。李翠石听后,笑着说:“你的名声,众所共知;我和姓苗的素来相识,他平生很善良,怎么敢占骗你呢?你不要将事情说反了啊!”说完就撕碎他的状纸,拉他进了当铺,说以后给他俩调解,不要再争执下去。刘某怨恨仍不消,暗中拿铺里的笔,重新写了状纸,准备过后再告。一会儿,姓苗的来到铺里,把事情前因后果详细告诉了李翠石,哀求李翠石为他解除这场纠纷。姓苗的又说:“我是个庄稼人,半辈子没见过当官的,只要不打官司,几棵桃树,谁还敢占为已有。”李翠石叫出刘某,把苗家退让的意思告诉了他。刘某又指天画地,大骂不休;姓苗的光说好话,一句也不敢辩驳。
过了四五天,李翠石碰见刘某村里的人说他死了。李翠石听后很吃惊,叹息不止。后来李翠石外出,见迎面走来一个拄拐杖的人,很像刘某。走到跟前,果然是他。刘某热情向他问候,并请他到家里去作客。李翠石不敢靠近他,说道:“前几天听说你去世了,这是从哪里传来的谎言。”刘某不答话,一个劲地拉他进村,到家摆好酒菜后才说:“以前的传言,一点也不假。前 天我出门,见来了两个人,要捉我去官府。问什么事,二人只说不知道。我想,我出入衙门十几年,不怕见官长的人,也就跟着他俩去了。走进公堂,见上面坐着的官,脸上带着怒气,说道:‘你是刘某吗?罪恶满盈,自己不肯悔改;又把别人的东西占为己有,像你这种蛮横凶暴的人,按例应当放到油锅里炸死!’旁边一个人查过簿册,说:‘这个人行过一次善事,按例不应当死。’那个当官的看过簿册,脸上的怒气稍微消了些,说道:‘暂时先送他回去吧!’几十个人齐声呵斥撵我走。我说:‘因什么事把我捉来?又因什么事送我走?请求向我说明白。’衙役拿着簿册走下来,指着上面的一条给我看。上面写着:崇祯十三年,用钱三百,救活一对夫妻,使他们得到团聚。衙役说:‘没有这一条,今 日命当绝,让你投生为畜类。’听后,我很害怕,急忙跟抓我的那两个人出来。两人向我索贿,我愤怒地说:‘你们不知道我刘某出入衙门二十年,是专勒索别人的钱财,怎么竟敢向老虎要肉吃呢!’两人不敢再要,把我送到村口,向我拱手说道:‘这趟差事没得到你的一口水喝。’两人走后,我进门就苏醒过来了,这时我断气已经两天了。”
李翠石听后,感到这事很奇怪,就问他行的那件善事。原来,崇祯十三年,遇上了大灾荒,出现人吃人的情景。刘某那时在淄川县衙当捕隶。一天,遇见一男一女哭得很伤心,问他们为何这样?回答说:“俺俩结婚才一年多,今 年遇上灾荒,不能一块儿活下去,只好悲伤罢了。”过了不多时,在一个油店门前又遇上他俩,好像在和店主争什么。刘某走到跟前,问怎么回事。油店的店主姓马,说:“他俩饿得快要死去,每天靠讨吃我的麻酱才活下来。今 天又想把老婆卖给我,我家里已买下十多口,这事也好,只要价钱便宜,我就收下她,否则罢了。那有像你这样可笑的男子,没完没了地缠磨人!”那男子便道:“眼下小米贵得如同珍珠,若不要得三百文钱,就不够我逃命的路费。本想卖掉老婆能使我们都活下来,如果老婆卖掉后我还脱不了死,那又何必呢?我不敢讲价钱,只求你行个好,积个阴德罢了。”刘某很可怜他俩,便问马店主能出多少钱。马店主说:“如今一个妇女最多值一百个大钱。”刘某请马店主不要少他要的三百文。他愿替出上一半。马店主坚决不答应。刘某年轻气盛,便对那男子说:“这个人粗俗小气,不值得再和他争。我情愿送你三百文钱,你能逃荒,夫妻俩又能在一起,不是更好吗?”于是解囊取出钱交给了他。夫妻俩哭着向刘某拜谢后才离去。刘某讲完这件事,李翠石对他大加赞叹。
自此以后,刘某先前的那种恶习全改了。现 在刘某已经七十多岁,身体还很健康。去 年李翠石去周村,碰上刘某和人争吵,围着许多人劝他,他也不听。李翠石笑着对他说:“你又想告桃树状吗?”刘某一听马上停止了争吵,脸上也没了怒气,一句话没再说,径直而去。
【评语】异史氏说:李翠石兄弟都被称为寒素而富裕之家。但翠石却又醇厚谨慎,爱作好事,从不因为有钱而自豪,是一个善克制的诚实君子,只要看他劝人为善排难解纷的情形,他的生平就可知道了。古语说:“为富不仁。”我不知道翠竹是先有仁德之心然后才富起来的呢?还是先富了然后才产生仁德之心呢?

《刘姓》作者简介
蒲松龄(1640~1715 年),清代杰出的文学家,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山东淄川(今山东淄博市)人。蒲松龄一生热衷功名,醉心科举,但他除了十九岁时应童子试曾连续考中县、府、道三个第一,补博士弟子员外,以后屡受挫折,一直郁郁不得志。他一面教书,一面应考了四十年,到七十一岁时才援例出贡,补了个岁贡生,四年后便死去了。一生中的坎坷遭遇使蒲松龄对当时政治的黑暗和科举的弊端有了一定的认识。生活的贫困使他对广大劳动人民的生活和思想有了一定的了解和体会。因此,他以自己的切身感受写了不少著作,今存除《聊斋志异》外,还有《聊斋文集》和《诗集》等。

赞(1) 赞助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刘氏家族 » 《聊斋志异》篇目《刘姓》原文及翻译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感觉好就赞助一下

非常感谢您的赞助,所有款项都用于刘氏家族网的运营(有详细收支记录),备注留下电话号码,我们会添加您。

支付宝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