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刘氏宗亲
我们都是一家人

湖南省临澧县合口镇菖蒲堰刘氏宗源谱

参天之树必有根,环山之水必有源。菖蒲堰刘氏源出陶唐,自帝尧之后始封刘邑历四千余年生息繁衍,族民星罗棋布于华夏大地,枝叶繁茂,脉络众多。我菖蒲堰族民群体居于其中,谱写着自已的历史。

楚元王刘交

我刘氏在西汉以前默默无闻,自高祖刘邦推翻秦暴政,消灭项羽,建立了西汉王朝以后,开始掘起。两汉历四百余年,将中国的历史推向了一个伟大的中兴世代,为巩固中央集权制,开拓疆土,复兴汉文化作出了杰出贡献,并孕育出了伟大的大汉民族。由于东汉晚期妇人干政、外戚专权,至使东汉政权名存实亡,但汉室之裔刘备为了在即将崩溃的汉王朝保存刘氏一席之地,便建立了蜀汉,形成了三足鼎立。魏晋之后,汉室之裔刘裕又建立了南朝宋国,此后又有刘氏之裔先后建立过汉、北汉、南汉、后汉等割据政权。汉唐以后,汉室子孙便放弃了恢复帝业的欲望,兢兢业业地在各自的领域继续为我刘氏谱写着辉煌的历史。

考我菖蒲堰刘氏乃出自西汉高祖刘邦之弟楚元王刘交一脉,这一脉所出的杰出文人较多,武官相对较少。在西汉有大文豪刘向,东汉有荆州剌史刘表,东晋有安成太守刘遐,隋有史部尚书刘延年,唐有朝散大夫刘贿。至宋元二代,更是人文蔚起。北宋初有刑部尚书刘式,生五子,皆中进士,并由此而名声雀起,子孙们形成了有名的墨庄刘氏,且屡代皆英才辈出。刘敞,又是我显祖中的大文豪之一,所生群子,皆为大学者。南宋有刘安治(缺文史资料),刘世昌(缺文史资料)皆为朝廷命官。元有开国名臣刘秉忠、刘秉恕兄弟。至元末明初刘汉曾为闽省指挥大使(缺文史资料)。

刘氏

自汉公之后,这一脉便开始衰落。据谱载:汉公原任闽省指挥大使,后解官湖广,屯于道源桥东。据《临澧县风物大观》所收集的资料证实;元末明初湖广一带战火连年,居民几空,再加上苗蛮起义,湖广一带多为荒无人烟。朱军打败陈友亮、平定苗蛮后,在湖广一带屯兵招垦,实行军事屯田制,军队一边防守一边屯田自给。所述汉公解官湖广,屯于道源桥东,多为汉公是元旧官,当闽省归顺朱军后,在解组军队时被解除官职,充军湖广,于今佘市桥东屯田垦荒。又据有关资料载,军人一经落屯,其家属一并迁入屯田区内,实行军户制、卫所制、军人世袭制,其编户上报兵部,永世戌守。即当官的世袭为官,当兵的世袭为兵。当初汉公因被解除官职,其编户多为士兵。故子子孙孙几百年便没有机会升迁官场。据有关资料证实,初期屯田制的确起到很大成效,所出足以养活军队,后多因军官将官田占为私有等腐败现象的出现,再加上军不军、民不民,军纪松懈,作风焕散,生产效益一年不如一年。于明中期屯田制便开始走向衰落,特别是明代后期卫政弊坏,军士不堪负累,屯军大多逃匿。故汉公之后或有支子加入到了逃亡大军,有一大武公流经石门南北敦。查南北敦之地,在当初是为土司管辖的添平守御千户所,该千户所是为九溪卫代管的且高度自治的土家族、苗族等少数民族地区,外地人到此地连身家性命都难保。至清初依然沿袭明制。我祖或在此已无法生存,至清康熙中页(1700年前后)所生后裔全部东逃西散(有佐证),其中有一支系共三人逃到了新安交口,稍作停留后又分二人至菖蒲堰,至雍正八年(1730)改土归流,解除军户制,军事屯田一律分到各户生产经营,并裁永定卫、九溪卫、澧州等军民屯田之互错地始设安福县(今临澧县),我祖方才结束了几百年风攴露宿、流浪漂泊的流亡生活,正式列入安福县编户,定居繁衍至今,其子孙便形成了菖蒲堰刘氏

先祖已经离我们远去了,但他们为我家族的再次掘兴创造了有利条件,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为了使一代一代的子孙吸取先人们留下来的精神营养,增强家族之凝聚力,特编纂我菖蒲堰刘氏宗源谱,供子孙弘扬祖辈之辉煌,缅怀祖辈之伟绩。让我们将血脉的源头作为崇敬的偶像,以列祖列宗的艰苦创业的精神、优良用风、传统美德作为题材,以其氏族文化活动这一特有的方式去教育子崇尚文明、遵纪守法、知书达理,以提高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精神。激励人们承前启后、力求进取、奋发图强,以树立继往开来、造就辉煌、流芳百世之信念。
这部宗源谱的资料来源很广,各方面的资料内容大体一致,但也存在少数祖人倒位,错位等问题。笔者综合各方之说,反复查证核实,力求准确真实可信。核实的主要依据是首先核准各祖人的生殁时辰,因为历史她本身就包含有时间要素。其次就是核准生殁地点,第三就是核准简历以及生平事迹。根据这三个基本要求,笔者将宗源谱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自黄帝至西汉显祖刘交的世系,选择以广东刘氏宗亲联宜会、第二届汉文化研究会海丰县分会副会长刘世高先生编纂的刘氏远祖世系为主要依据,该世系重点考订了各位祖人的生殁时辰,可信度较高。再根据墨庄刘氏网所载的《安福笪桥、龙云下村刘氏谱系》所提供的出生与殁葬地点补充其中。另在网络中查出部分显祖生平事迹加以完善。第二阶段是自西汉刘交至北宋刘安上,该段世系主要资料来源是墨庄刘氏网所载《安福笪桥、龙云下村刘氏谱系》、《江西新喻墨庄刘氏世系图》,该资料提供了各先祖的出生地和殁葬地以及移居走向,少量提供了几位显祖的生殁时辰,在此基础上,笔者在网络上搜集并补充了部分显祖的生殁时辰以及生平事迹。第三阶段是自北宋刘敞至明初刘汉子孙世系,这段世系的主要资料料来源是禄阁堂《刘氏族谱》,并在网络上搜集整理了有关资料补充其中。最后将这三个阶段的世系联贯起来,宗源谱大致就算告成。
菖蒲堰刘氏宗源谱的编纂,由于笔者本人学识甚浅,组织的资料尚欠充分,特别是有的先祖仅凭一家之说,缺乏佐证证实,因而漏洞和差错在所难免,谨请广大宗亲发现有讹者更之、有误者正之、有遗者补之、有据者校之。

前五世 黄帝 轩辕氏,帝元元年至100年,葬桥山。生子玄嚣4—侨极3—帝喾2—帝尧1—源明。
前一世祖 帝尧 陶唐氏,名放勋,生于帝元324年,寿116岁,在位98年(347—444)逝于辛已(公元前2259)年,故地河南省登丰县,葬阳城谷林(今山东省定陶县)享寿118岁。娶妻散宜氏之女曰女皇,生十子:监明、丹朱、开明、启明、胤明、觉明、卧明、晦明、源明、少康。尧封源明于刘地,故始得姓,源明即为刘姓开基大始祖
五 帝 前 后
大始祖 源明公(帝尧第九子)又一说监明,生于帝尧十八年辛酉(公元前2340)年六月六日(帝元352年),卒于帝尧九十九年壬午(公元前2259年),享寿八十二岁,兄弟九人,祖居帝都山(今山西平阳府,临汾县,一说洪同县)受封刘地为刘姓大始祖,妣风氏、巫氏,(一说妣占氏)夫妻合葬山西平阳府洪同县。生一子:永河。
二世祖 永河公(源明公之子),字秉正。生于帝尧四十二年乙酉(公元前2316年),卒于虞舜十六年辛丑(公元前2240年),享寿七十七岁,妣密氏,(一说宁氏)夫妻合葬山西平阳府洪同县东门龙形坐东向西,生子二:济安、济乐。
三世祖 济乐公(永河公次子),字天申。生于帝尧六十九年壬子(公元前2289年),卒于虞舜二十一年丙 午(公元前2235年),享寿五十五岁,妣甘氏、姚氏。夫妻合葬山西平阳府洪同县大田村祖山东坝虎形坐东向西,生子一:岁纪
四世祖 岁纪公(济乐公之子),名西山。生于帝尧九十六年已卯(公元前2262年),卒于夏太康元年癸巳(公元前2188年),享寿七十五岁,妣藜氏、陆氏,夫妻合葬山西平阳府洪同县大田村祖山东坝虎形地坐东向西。生子三:正成、正定、正坤。
五世祖 正坤公(岁纪公三子),字名山,生于虞舜二十四年己酉(公元前2232年),卒于夏仲康八年已巳(公元前2152年),享寿八十一岁,妣女为 氏(一说池氏),夫妻合葬山西平阳府洪同县大田村祖山东坝虎形。生子一:长历。
夏 朝 (公元前2205——1761年)
六世祖 长历公(正坤公之子),字万年。号东山。生于夏禹三年戊寅(公元前2203年),卒于夏相帝十六年庚寅(公元前2131年),享寿七十三岁,妣翟氏、有熊氏,夫妻合葬山西平阳府洪同县大田村祖山东坝虎形,坐东向西。生子德仁、德尧、德科。
七世祖 德尧公(长历公次子),讳乾泰。生于夏太康十九年辛亥(公元前2170年),卒于寒浞十四年乙卯(公元前2106年),享寿六十五岁,妣薛氏、姑氏,夫妻合葬山西平阳府洪同县大田村祖山东坝虎形坐东向 西生子二:仁宏、仁发。
八世祖 仁宏公(德尧公长子),名启明。生于夏相帝四年戊寅(公元前2143年),卒于夏少康三年甲申(公元前2077年),享寿六十七岁,妣高阳氏、孟氏,夫妻合葬山西平阳府洪同县大田村祖山东坝虎形。生子四:廷光、廷坤、廷珍(廷玖)、廷贵。
九世祖 廷光公(仁宏公长子),号秦贞。生于寒浞三年甲辰(公元前2117年),卒于夏杼帝三年丙午(公元前2055年),享寿六十三岁,妣女以氏、雍氏,夫妻合葬山西平阳府洪同县大田村祖山东坝虎形。生子一:爵南。
十世祖 爵南公(廷光公之子),号长庾。生于夏寒浞三十一年壬申(公元前2089年),卒于夏槐帝十五年乙亥(公元前2026年),享寿六十四岁,妣尚氏,夫妻合葬山西平阳府洪同县大田村祖山东坝虎形。生子二:行矩、行清。
十一世祖 行矩公(爵南公长子),名景生。生于夏少康十八年己亥(公元前2062年),卒于夏不降四年甲子(公元前1977年),享寿八十六岁,妣慕容氏、晏氏,夫妻合葬山西平阳府洪同县大田村祖山东坝虎形。生子三:复盛、复旺、复松。
十二世祖 复旺公(行矩公次子),讳德顺。生于夏槐帝七年丁卯(公元前2034年),卒于夏不降二十一年辛巳(公元前1960年),享寿七十五岁,妣蒙氏、易太氏,夫妻合葬山西平阳府洪同县大田村祖山东坝虎形坐北向南。生子四:茂光、茂清、茂华、茂文。
十三世祖 茂清公(复旺公次子),字光万。生于夏芒帝四年庚寅(公元前2011年),卒于夏不降三十六年丙申(公元前1945年),享寿六十七岁,妣向氏、丁氏,夫妻合葬山西平阳府洪同县大田村祖山东坝虎形坐东向西。生子一:孔阳。
十四世祖 孔阳公(茂清公之子),号景丰。生于夏泄帝七年辛亥(公元前1990年),卒于夏扃帝二年辛酉(公元前1920年),享寿七十一岁,妣巢氏,(一说廖氏)夫妻合葬山西平阳府西门汪田云岩山卯山西向。生子三:日盛、日永、日贵。
十五世祖 日永公(孔阳公次子),讳元洪。生于夏下降十六年丙子(公元前1965年),卒于夏廑帝十六年丙申(公元前1885年),享寿八十一岁,妣西梁氏,(一说孔氏)夫妻合葬山西平阳府西门汪田云岩银兔望月形。生子二:德荣(德仁)、德康。
十六世祖 德荣公(日永公长子),字仁、洪道,生于夏不降三十五年乙未(公元前1946年),卒于夏孔甲元年壬寅(公元前1879年),享寿六十八岁,妣逢氏,(一说吕氏)夫妻合葬山西平阳府西门汪田云岩山兔子望月形坐西向东。生子一:聚义。
十七世祖 聚义公(德荣公之子),生于夏扃帝元年庚申(公元前1921年),卒于夏皋帝四年丙子(公元前1845年),享寿七十七岁,妣姑氏、姜氏,又一说宏氏,祖妣合葬山西平阳府万寿山虎排牙形。生子三:刘累、刘宗、刘祖。
十八世祖 刘累公(聚义公长子),字华美,生于夏廑帝三年癸未(公元前1898年),事夏孔甲,孔甲三年(甲辰)赐姓御龙氏。卒于夏桀三十一年癸酉(公元前1845年)享寿壹百一十一岁,(一说累公享寿一百零七岁,又一说累公寿八十四岁)。妣赵氏、汪氏(一说继妣龙氏)。累祖葬江南徐州府沛县同安乡黄龙出洞形,又一说累公迁于河南鲁山县平顶山葬昭平湖,有刘累墓。二妣葬沛县良洞白象出槽形。生子九:大益、万益、永益、洪益、正益、宗益、顺益、昌益(一说云),伯益(裕云)。
十九世祖 昌益公(刘累公八子).讳佑、名馗.字云、诚胉,号泰宜。生于夏孔甲三十一年壬申(公元前1849年),卒于夏桀三十八年庚辰(公元前1781年)享寿六十九岁。妣黄氏、张氏(一说李氏)昌益葬山西平阳府良江县、黄氏葬山西汾州府兰田。生子一:信盛。
商 朝 (公元前1766——1123年)
二十世祖 信盛公(昌益公之子),讳歆,字锡命,号日明。生于夏桀元年癸卯(公元前1818年),卒于商太甲六年癸丑(公元前1748年),享寿七十一岁,妣徐、张氏(一说黄氏)夫妻合葬山西汾州府兰田。一说合葬沛县南斗湖。生子三:咏 月七 、咏月八 、咏月九。。
二十一世祖 咏月八 公(信盛公次子),讳泳,字梅桂,号统,生于夏桀三十年壬申(公元前1789年),卒于商太甲二十六年癸酉(公元前1728年),享寿六十二岁。,妣周氏,(一说林氏)夫妻合葬山西平阳府洪同县。生子一:相乘.
二十二世祖 相乘公(詠[月八]公之子),讳淋.字虞、峰,号玉拔、万泰.生于夏桀五十二年甲午(公元前1767年),卒于商沃丁十四年甲午(公元前1707年),享寿六十一岁,妣秦氏,农氏,夫妻合葬山西平阳府洪同县螺头形。生子二:岳(全禄),麓(全福).
二十三世祖 全福公(相承公长子),讳麓,字开瑶,号明启。生于商太甲二十年丁卯(公元前1734年),卒于商太庚二十年已巳(公元前1672年),享寿六十三岁,妣罗氏,麓公葬山西太原县石门金星穴。生子二:美然,美勋.
二十四世祖 美勋公(全福公次子),讳洪周,字桓,号丙乾。生于商沃丁二十年庚子(公元前1701年),卒于商雍二十年辛丑(公元前1640年),享寿六十二岁,妣元氏,洪周葬山西薄州府界山木星形。元氏葬界山下水龟形。生子四:钊胜,钊胎,钊 目 宁,钊铜.
二十五世祖 钊 目宁公(美勋公三子),讳申,字乾元,号迪升、文正。生于商太庚二十五年甲戌(公元前1667年),卒于商太戊三十四年丁丑(公元前1604年),享寿六十四岁,妣熊氏,夫妻合葬山西薄州府荷花形。生子二:炳亮,炳宽。
二十六世祖 炳宽公(钊月宁 公次子),讳茂高,生于商太戊元年甲辰(公元前1637年),卒于商太戊六十五年戊申(公元前1573年),享寿六十五岁,妣余氏,茂高葬山西汾州府兰田、余氏葬山西太原石门。生子二:文成,文盛。
二十七世祖 文盛公(昞宽公次子),讳道山,字正义,生于商太戊三十三年丙子(公元前1605年),卒于商外壬八年己卯(公元前1542年),享寿六十四岁,妣贝氏,道山葬山西薄州府界山傍祖墓、贝氏葬山西太原石门。生子三:明亮,明清,叼明。
二十八世祖 锦遥公(文盛公之子),讳叨亮,字明亮,号太常,生于商太戊六十三年丙午(公元前1575年),卒于商祖乙十六年辛亥(公元前1510年),享寿六十六岁,妣曾氏(又说曹氏,米脂氏)夫妻合葬山西平定州长亭后街。生子三:隆吉,隆禧,隆和。
二十九世祖 隆吉公(锦遥公长子),讳先,字先江,号通财、远名。生于商外壬十年辛巳(公元前1540年),卒于商沃甲十三年癸未(公元前1478年),享寿六十三岁,妣程氏(一说芋氏)夫妻合葬山西平阳府洪同县出水莲花形。生子二:瑞明,端明。
三十世祖 瑞明公(升吉公长子),讳坤.字坤成,号鬻化,生于商祖乙十九年甲寅(公元前1507年),卒于商祖丁二十八年癸亥(公元前1438年),享寿七十岁,妣程氏(一说任氏,又一说古氏)夫妻合葬山西薄州府界山荷花形。生子三:先柱(案喜),先扬(案临),先辉(案康).
三十一世祖 先柱公(瑞明公长子),讳案喜,字茂常.号予昭、东明。生于商沃甲十三年癸未(公元前1478年),卒于商南庚十九年丙戌(公元前1415年),享寿六十四岁,妣陈氏(一说姑氏)夫妻合葬山西平定州长亭后街。生子三:源传,源佼,源福.
三十二世祖 源传公(先柱公长子),讳智和,名浪,字殷献,号东山。生于商祖丁三十二年丁卯(公元前1434年),卒于商小辛七年甲戌(公元前1367年),享寿六十八岁.妣女以 氏(一说妣官氏、继妣樊氏),夫妻合葬山西薄州府白沙金盆形。生子二:维益,维宗.(一说三子:绘,缙,总 )
三十三世祖 维益公(源传公次子),讳绘,字贤,号元申,生于商盘庚三年壬寅(公元前1399年),卒于商小乙二十一年已酉(公元前1332年),享寿六十八岁,妣女以 氏(一说西梁氏,又一说姚氏),夫妻合葬山西浏阳岩前金鸡形。生子二:新兴,新舆.
三十四世祖 新兴公(维宗公长子),讳元远,字明琳,号腾,生于商小辛十五年壬午(公元前1359年),卒于商武丁二十六年壬午(公元前1299年),享寿六十一岁,妣芋氏,休氏,屠氏,元远葬山西浏阳铜鼓村,芋氏葬汝溪梅花园。生子六:观清,观唐,观树,观明,观朝,观榜(一说三子:建月 吕,建月 音,建副 )
三十五世祖 建月吕公(新兴公长予),讳月清.字观榜,号虔。生于商小乙二十八年丙辰(公元前1325年),卒于商祖庚元年丙辰(公元前1265年),享寿六十一岁,妣文氏,女以 氏,夫妻合葬山西梁山县。生子二:文贞(宝招),文祥.
三十六世祖 宝招公(建月吕公之子),讳文桢,字陈,生于商武丁四十年丙申(公元前1285年),卒于商廪辛元年丙申(公元前1225年),享寿六十一岁,妣谢氏,吕氏,文桢葬山西梁山县新岭上架盆形,谢氏葬新岭脚下鹿子形。生子二:辰福,辰禄(一说四子:口、簋、管、符)
三十七世祖 辰禄公(宝招公次子),讳符,号明万。生于商祖甲二十年壬午(公元前1239年),卒于商帝乙十年已卯(公元前1182年),享寿五十八岁,妣詹氏、张氏,符公葬山西北城莲花形,詹氏葬山西东城内。生子三,任期,任玉,任授.
三十八世祖 任玉公(辰禄公次子),讳九龄,字景,生于商庚丁十五年丙辰(公元前1205年),卒于商纣王元年丁未(公元前1154年),享寿五十二岁,妣张氏,女以 氏,(一说继妣杨氏)夫妻合葬山西太原县猛虎跳墙形。生子二:添祯,添祥.
三十九世祖 添桢公(任玉公长子),讳道总.字秉新,号名山。生于商帝乙二十三年壬辰(公元前1169年),卒于西周成王三年戊子(公元前1113年),享寿五十七岁,妣甘氏、魏氏,夫妻合葬山西荣中县东门外双蜂采花形。生子六:树湖,树涟,树淮,树洤,树江,树鸿.
四十世祖 树鸿公(添桢公六子),讳伯亿,字栽,生于商纣王二十五年辛未(公元前1130年),周成王将刘累后裔迁于杜国,始封杜伯(伯即领主爵位,杜伯即杜国领主)。杜氏起姓。卒于西周成王三十六年辛酉(公元前1080年),享寿五十一岁.妣卞氏,任氏(又一说徐氏),夫妻合葬山西南城外云山观音坐莲形。生子二:登富,登贵.
西 周 (公元前1122——771年)
四十一世祖 登贵公(树鸿公次子),讳笃庆,号万明。生于周成王二十四年已酉(公元前1092年),卒于西周昭王十六年甲辰(公元前1037年),享寿五十六岁,妣狄,吕氏,夫妻合葬山西定陶县。生子二:俊通,俊达.
四十二世祖 俊通公(登贵公长子),讳楚阳,字启兆,号绵,生于西周康王十七年已卯(公元前1062年),卒于周穆王二年辛巳(公元前1000年),享寿六十三岁,妣田、曹氏,夫妻合葬山西平阳府浮山县旗形。生子二:彦文、彦武。(一说三子:子春、子熊、子淋)
四十三世祖 彦武公(俊通公次子),讳弼,名略,字子熊,号兔统,生于西周昭王二十四年壬子(公元前1029年),卒于周穆王二十二年辛丑(公元前980年),享寿五十岁。妣汤氏、巢氏,夫妻合葬山西平阳府赤溪县金鸡形。生子四:猛、勇、刚、强。
四十四世祖 标林公(彦武公之子),讳勇,字实,号积传,生于西周穆王十年己丑(公元前992年),卒于西周共王十一年乙酉(公元前936年),享寿五十七岁,妣金氏、费氏,夫妻合葬山西梁山县丁南川赤山岩前。生子三:德胜、德朋、德腤。
四十五世祖 德朋公(标林公次子),讳建平,字夏,号道明。生于西周穆王四十年己未(公元前962年),卒于西周懿王二十五年辛亥(公元前910年),享寿五十三岁,妣任、曹氏(一说妣曾氏),建平葬山西石山县,曾氏葬城埠。生子三:敬唐、敬典、敬意培(一说一子:朝良)。
四十六世祖 朝良公(德朋公之子),讳经,字敬典,号鉴发,又号苗,生于周共王十二年丙戌(公元前935年),卒于西周夷王十六年壬午(公元前879年),享寿五十七岁,妣张氏,敬典葬山西操河,张氏葬泷亭。生子二:廷乐、廷声。
四十七世祖 廷声公(朝良公次子),讳照燃,字美华,号合光。生于西周懿王二十五年辛亥(公元前910年),卒于西周厉王三十一年癸丑(公元前848年),享寿六十三岁,妣毛、董、张氏。照然葬山西平阳府茅山,毛,董氏合葬山西浮山县。生子二:元振(之雄)、元拔(之望)。
四十八世祖 元振公(廷声公长子),讳之雄,字福立,号日宋。生于西周厉王五年丁亥(公元前874年),卒于西周宣王十四年丁亥(公元前814年),享寿六十一岁,妣古、风氏。夫妻合葬山西浮山县茆田。生子二:胜清、胜海。
四十九世祖 胜海公(元振公次子),讳茂,名芳炳,字林枝,号淋之,生于周厉王三十七年已未(公元前842年),卒于周宣王四十年癸丑(公元前788年),享寿五十五岁,妣修、陶氏,(一说佟氏)胜海葬山西浮山县陈村,佟氏葬山西汶口泷形。生子二:平澴、平源。(一说三子:试玉、试集、试茂。)
五十世祖 平澴公(胜海公长子),尊称杜伯,字致禄,号伯,生于周宣王十二年乙酉(公元前816年),事周宣王,官授周大夫,被周宣王冤杀,卒于周宣王四十三年丙辰(公元前785年),享寿三十二岁,妣西梁氏,一说古氏,生子二:隰叔,昆叔。
东 周 (公元前770——256年)
五十一世祖 隰叔公(杜伯公长子),字良,号阐叔,生于西周宣王三十四年丁未(公元前794年),杜伯被杀后逃晋为晋大夫,任士师即法官,在晋以官命族为士氏,士氏起姓。卒于周平王三十年庚子(公元前741年),享寿五十四岁,妣逢氏、张氏 ,生子二:士泷、士云。
五十二世祖 士云公(隰叔公次子),讳桓,名维纲,字诚光,号将,生于周平王二年壬申(公元前769年),卒于周庄王八年壬辰(公元前689年),享寿八十一岁,妣张氏、孔氏、朱氏。生子七:仓棋、仓桔、仓模、仓大、仓通、仓道、仓元。
五十三世祖 士洪公(士云公三子),讳仓模,名宗臣,字广庭.号永明.生于周平王二十八年戊戌(公元前743年),卒于周庄王十五年已亥(公元前682年),享寿六十二岁,妣邹氏、由氏,生子十一:荣文、荣武、荣职、荣辰、荣康、荣秀、荣财、荣巨、荣信、荣吉、荣华
五十四世祖 士蔿公(士洪公长子),讳荣信,字世郎,又字傅,号太光,生于周桓王四年乙丑(公元前716年),事晋文公,公元前671年为晋大夫,公元前668年任晋大司空。卒于周惠王十七年辛酉(公元前660年),享寿五十七岁,妣吴氏、易氏、谢氏,世郎葬汾州南衙,易氏葬皇墩。生子六:封诰、封璋、封谨、封祥、封谅、封永。
五十五世祖 士穀公(士蔿公长子),讳封诰,名禄源,字昌允,又字伯缺,号青山,生于周庄王十年甲午(公元前687年),事晋襄公,公元前625年官授司空,司掌水利土木,为后代工部之始。前619年晋襄公受命中军元帅。卒于周顷王元年癸卯即鲁文公九年(公元前618年)三月二十八日,享寿七十岁,妣司马氏、钟氏,妣钟氏88岁卒,夫妻合葬山西汾州府兰田,生子四:大禄(士会)、大福、大贞、大祥。
五十六世祖 士会公(士穀公长子),名星亮,字万忠,又字千秋、字季春,号柏元,史称范武子,事晋,官至大夫,食邑在隋(今年内山西介休东南)后更授范地(今山东梁山西北)。因故适秦,公元前614年又回晋任职,处秦者复为刘氏,在晋者为范氏,。生于周惠王十五年已未(公元前662年),卒于周定王二十年甲戌(公元前587年),享寿七十六岁,妣温氏、周氏、潘氏、尤氏,万忠葬山西凤台县白路三山,尤氏葬黄山寺。生子三:士燮(范文子)-士訇(范宣子)-士鞅-吉射(范献子)范氏起姓,士鲂、士球(留秦复姓刘氏)。
五十七世祖 士明(刘明)公(士会公三子),名拱昭,字忠信,号士球。又称刘夏公,生于周襄王十三年壬午(公元前639年),事周简王,由山西移山东济南府立居,夫卒于周灵王元年庚寅(公元前571年),享寿六十九岁,妣万氏、于氏,(又一说继妣杨氏)夫妻合葬东岳大华山双龙出洞形,生子五:报江、报联、报睦、报淮、报盛。
五十八世祖 士远(刘远)公(士明公次子),名报联,字福,生于周匡王四年壬子(公元前609年),卒于周景王五年辛酉(公元前540年),享寿七十岁,妣宫氏,夫妻合葬山东济南府城外张公傍椅形。
五十九世祖 士阳(刘阳)公(刘远公之子),字光,号惟纲,生于周简王六年辛巳(公元前580年),卒于周景王二十五年辛巳(公元前520年),享寿六十一岁,妣朱氏,惟纲葬山东青州府昌乐县,朱氏98岁葬马湖蟹形。生子五:宗仁、宗义、宗礼、宗知、宗信。
六十世祖 宗仁公(士阳公长子),字广定,生于周灵王十八年丁未(公元前554年),卒于周敬王十四年乙未(公元前506年),享寿四十九岁,妣金氏,宗仁葬山东允州府泗水县,金氏葬文上县。生子三:大化、大爵、大禄。
六十一世祖 大化公(宗仁公长子),字富,号太光,生于周景王十五年辛未(公元前530年),卒于周贞定王(贞王)二十四年丙申(公元前445年),享寿八十六岁,妣吴氏夫妻合葬山东曹州府观成县。生子一:闵鸿。
六十二世祖 闵鸿公(大化公之子),字燮,号士伯,生于周敬王八年已丑(公元前512年),卒于周贞定王(贞王)十七年已丑(公元前452年),享寿六十一岁,妣司马氏,闵鸿葬定陶县,司马氏葬汉川县朝城。生子二:晋、珍。
六十三世祖 刘晋公(闵鸿公长子),字皋(勾),号臬,生于周敬王二十八年己酉(公元前492年),卒于周考王四年甲辰(公元前437年),享寿五十六岁,妣温氏,夫妻合葬武安府青州台下虎形,生子二:瑚、璜。
六十四世祖 美荣公(刘晋公长子),讳畅,字璜,生于周元王五年庚午(公元前471年),卒于周威王二十一年丙子(公元前405年),享寿六十七岁,妣曹、彭、胡氏,夫妻合葬山东西城白鹿伴松形。生子四:贵泷、贵文、贵风、贵舞。
六十五世祖 贵文公(璜公次子),讳鸣甲,字元瑞,生于周贞定王(贞王)十七年已丑(公元前452年),卒于周安王七年丙戌(公元前395年),享寿五十八岁,妣胡氏、欧阳氏,夫妻合葬东昌府任平县金鸡形。生子六:得、开、玉、修、闰、斗。
六十六世祖 刘得公(贵文公长子),讳松,字铭宗,又字挚,号接近、柱珍。生于周考王九年己酉(公元前432年),卒于周烈王四年己酉(公元前372年),享寿六十一岁,妣朱氏、纪氏,夫妻合葬东昌府任平县金鸡形。生子三:璋礼、璋秀、璋华。
六十七世祖 璋秀公(刘得公次子),讳文先,字忠田,又字丐,号蚠、宏开。生于周威王十六年辛未(公元前410年),卒于周显王十七年已巳(公元前352年),享寿五十九岁,妣沙、李、丁氏,夫妻合葬璜公墓傍。生子二:金盛(柏仲)、金葛(柏茂)。
六十八世祖 金盛公(璋秀公长子),讳柏仲,字青美,号卷、西道。生于周安王十一年庚寅(公元前391年),卒于周显王三十八年庚寅(公元前331年),享寿六十一岁,妣谢、江氏(一说陈氏),夫妻合葬山东曹州府观城县。生子四:榜熏、榜召、榜杰、榜熙。
六十九世祖 榜炤公(金盛公次子),名盛臣,字明、德万,号盛昌。生于东周烈王三年戊申(公元前373年),卒于周郝王三年已酉(公元前312年),享寿六十二岁,妣郭、何氏,夫妻合葬山东曹州府观城县东门外上水龟形。生子三:梦清(显科)、梦祖(显和)、梦文(显秋)。
七十世祖 显科公(榜照公长子),讳梦清,名詠立(咏立),字希,号阳、宜明。生于周显王十三年乙丑(公元前356年),卒于周郝王十五年辛酉(公元前300年),享寿五十七岁,妣苏、吉氏,吉氏附葬父傍。生子七:思万、思能、思安、思玉、思泷、思开、思茂。
七十一世祖 思泷公(显科公五子),讳乔,字权,又字盛春,号审量,生于东周显王三十四年丙戌(公元前335年),迁徙大梁(今河南开封),卒于周郝王三十七年癸未(公元前278年),享寿五十八岁,妣吉、扬、段氏,夫妻合葬河南郑州府荥阳县。生子四:恩盛、恩春、恩柏、恩桢。
先 秦 (公元前306——222年)
七十二世祖 刘清公(思泷公长子),讳恩盛,名清,字燃,号果斋。生于周慎王五年乙巳(公元前316年),徙居沛。卒于秦昭襄五十六年庚戌(公元前251年),享寿六十六岁,妣李、程、胡、梁氏(另有一说王氏),夫妻合葬河南开封府上水龟形,生子二:仁浩(荣)、仁纪(发)。
七十三世祖 刘荣公(刘清公长子),字仁,号丰公。生于周郝王二十年丙寅(公元前295年)(一说生于帝元2393年,即公元前269年),八月十五日子时,(一说八月十日),徙居徐州府沛县丰乡。卒于秦始皇嬴政十五年已巳(公元前232年)十月二十日未时,享寿六十四岁, 妣赵、梁氏,葬江西赣州府宁都县大华山(海跋1462米)铜鼓村仙人肚脐穴。一说葬南昌府千峰山坐南向北,一说葬今江苏丰县金刘寨汉皇祖陵,至今陵墓魏然。妣赵、梁氏合葬镇江府黄龙出洞形。生子一:煓
秦 始 皇 (公元前221——206年)
七十四世祖 刘煓公(刘荣公之子),名昂,字执嘉,号显初,又号太平,生于周郝王四十四年庚寅(公元前280年)八月十五日午时,高祖尊为太上皇。按《史记》云卒于汉高祖十年甲辰(公元前197年)五月,享寿八十三岁,妣李氏,煓葬沛县九龙坑真武踏蛇形地,一说煓公秋月葬于陕西西安府临潼县万年城东北陵,李氏葬沛县仙人骑鹤形。生子四:伯、仲、邦、交。
西 汉 (公元前206——公元25年)
七十五世祖 刘交公(煓公四子,刘邦弟)字游,生年未祥,西汉缔造者之一,高祖即位后封楚王,辖境三郡三十六县,定都彭城(今江苏徐州铜山县)卒于汉文帝元年壬戌(公元前179年)在王位二十三年葬于徐州西效大彭彭玉山楚王墓,另有陪葬墓三座,尊谥为楚元王。生子七:辟非、郢客、礼、富、秽(一作岁)、执(一作艺)调。
七十六世 刘富公(交公四子)生年未祥,汉景帝前元元年乙酉(公元前156年)四月乙巳始封休侯,食邑千七百五十户。后改封红侯。卒于景帝前元六年庚寅(公元前151年),生五子:刘澄、刘辟强(一作辟疆)、3、4、5名未祥。
七十七世 辟强公(一作辟疆)刘富公次子,字少卿。生于文帝十六年丁丑(公元前164年),汉昭帝始元二年丙申(公元前85年),霍光遂拜为光禄大夫、长乐卫尉,又徙宗正等职,不久在长安去世,享寿八十岁。生子:刘德,余未祥。
七十八世 刘德公(辟疆公之子),字路叔,生年不祥。武帝称之为千里驹。昭帝元凤元年辛丑(公元前80年)任宗正丞,宣帝本始元年戊申(公元前73年)封为关内侯,宣帝地节四年乙卯(公元前66)年改封阳城侯。封侯十一年。于宣帝元康三年戊午(公元前63年)(一说于宣帝五凤二年乙丑公元前56年)去世。生子:刘安民、刘向,余未祥。
七十九世 刘向公(德公次子)本名更生,字子政,生于昭帝元凤四年甲辰(公元前77年),十二岁为皇帝引御车,二十岁官任谏大夫,常为汉宣帝重用,后因炼金术不灵验被判死刑,不久赦免复出,历任郎中、给事黄门、汉元帝时又提升为宗正、给事中。曾用阴阳灾异推论时政得失,并弹劾外戚,抨击宦官专权误国,前后两次入狱。汉成帝即位,更名刘向,复出任郎中,升光禄大夫,中垒校尉。是中国目录学之祖。并有燃藜天禄阁的典故传世。是我显祖中大文豪之一。卒于汉哀帝建平元年乙卯(公元前6年),享寿七十一岁,葬于彭城九里白云洞下。生子刘汲、刘赐、刘歆。
东 汉 (公元25——220年)
八十世祖 刘汲公(刘向公长子)官至郡守,后从光武起兵监冯异军。生子刘厚,余未祥
八十一世祖 刘厚公(刘汲公之子)生子刘节,余未祥
八十二世祖 刘节公(刘厚公之子)生子刘昌,余未祥
八十三世祖 刘昌公(刘节公之子)生子刘浚,余未祥
八十四世祖 刘浚公(刘昌公之子)东汉明帝永平四年(公元61年)擢为武卫将军。生子刘毅,余未祥
八十五世祖 刘毅公(刘浚公之子)徵拜议郎。生子刘震,余未祥
八十六世祖 刘震公(刘毅公之子)隐居不仕。生子刘表,余未祥
八十七世祖 刘表公(刘震公之子)字景升,东汉末山阳郡高平县(今山东邹城)人,生于东汉顺帝汉安元年壬午(公元142年)是东汉晚期的著名政治评论家,因此被列入党人黑名单,受到宦官集团的打击迫害。汉献帝初平元年庚午(公元190年)被封为荆州剌使,后封镇南将军。建安十三年戊子(公元208年)八月,背发毒疮不治身亡,享寿六十七岁。生三子:刘琦、刘琮、刘修。
八十八世祖 刘琦公(刘表公之子)生年未祥,为表公前妻生,初任江夏太守,表公去世后,与刘备会合联吴抗曹,大败曹操后在刘备支持下出任荆州剌使,建安十四年已丑(公元209年)因病去世。生子刘铉,余未祥。
三 国 (公元220——265年)
八十九世祖 刘铉公(刘琦公之子)字君鼎,官至光禄大夫,重庆制军,封松滋县,食邑二百户。生子伯陵,余末祥。
西 晋 (公元265——316年)
九十世祖 伯陵公(铉公之子)晋时官至陈留太守。生子刘文,余末祥。
东 晋 (公元317——420年)
九十一世祖 刘文公(伯陵公长子)字糼彦,号从远。仕晋为司徒太保,封平邑侯,迁居河南南阳。妣魏夫人,晋司徒文康公魏舒女,讳华存,字贤安,生于公元251年,修炼得道,飞昇南嶽,晋成帝咸和九年公元334年,用藏景之法,托剑化形而逝。凡在世八十三年,封紫虚元君。生子二:琳、遐。
九十二世祖 刘遐公(魏夫人之子)字正长,出身彭城,西洛人,晋书刘遐传称广平易阳人。仕晋为安成太守,随晋明帝(公元323——325年)平王敦,封泉陵公,食邑一千八百户。由于当时五胡乱华,任期满后留居安成北乡(今江西安福县山庄乡笪桥村刘家港),遂家焉。东晋咸和二年(公元327年)六月癸亥殁於治所,归柩葬寒水坳五更塘庚山甲向。妣邵氏,平原安乐太守、冀州剌史邵续之女,骁果有父风,遐为石季龙所围,妻单将数骑,拔遐於万众之中。生年未祥,卒于公元326年。葬江西安福十三都寒水坳更塘掌形。生二子:刘肇、刘启。二女:思、微。
九十三世祖 刘启公(遐公次子)字天与,官任泉陵公,居安福笪桥刘家港,殁葬安福笪桥兴祚庙癸山丁向。妣高氏,又一说彦氏,生子三:嵩、岱、岳。
九十四世祖 刘岱公(刘启公次子)世居安福笪桥刘家港,殁葬安福笪桥兴祚庙壬山丙向。妣王氏,生一子:芾。
九十五世祖 刘芾公(岱公之子)世居安福笪桥刘家港。妣邵氏,生子二:乔、洎。葬安福笪桥。
南 北 朝 (公元420——581年)
九十六世祖 刘乔公(芾公长子)字子高,南朝宋任安成王右常侍。以贤能著称。世居安福笪桥刘家港,葬安福笪桥兴祚庙鹅形。妣周氏,又一说祝氏,生子彦。
九十七世祖 刘彦公(刘乔公之子)字希圣,世居安福笪桥刘家港,葬安福笪桥兴祚庙左壬山丙向。妣贾氏,生三子:德杰、德伟、德俊。
九十八世祖 德杰公(刘彦公长子)世居刘家港,葬笪桥兴祚庙。妣何氏,生二子:时济、时达。
九十九世祖 时济公(德杰公长子)世居刘家港,妣簘氏,生二子:秦、泰。
隋 朝 (581——619)
一百世祖 刘秦公(时济公长子)字景山,世居刘家港,葬兴祚庙。妣王氏,生子延。
一0一世祖 刘延公,本名刘延,字延年。仕隋任史部尚书郎,隋朝灭亡(公元619年)后回乡隐居不士。自笪桥迁居龙云下村,妣沈氏,生二子:刘铨、刘锡。
一0二世祖 刘铨公(刘延公长子)字公衡,世居安福严田龙云下村,妣文氏,生二子:行忠、行恕。
唐 朝、后 唐、南 唐 (618——958)
一0三世祖 行恕公(刘铨公次子)世居安福严田龙云下村,娶丞相姚宗之女,与妻合葬永新七十二都铜钢山。妣姚氏,生子三:忱、性、悦。
一0四世祖 刘忱公(行恕公之子),字诚之,世居龙云下村,唐广德二年(公元764年)中进士。官任监察御史。妣欧阳氏,生子二:宗、宾。
一0五世祖 朝宾公(忱公次子)讳纬,世居龙云下村。妣游氏,又一说宁氏,生二子:敬、攸。
一0六世祖 刘敬公(朝宾公长子)又名敏,字主一,世居安福龙云下村,妣黄氏,又一说段氏,生一子:守文。
一0七世祖 守文公,讳庆卒,回迁安福笪桥,葬安福鸟沙铺乾山异向。妣戴氏,生子刘逊。
一0八世祖 刘逊公(守文公子)字孟勤、号诚彦。世居安福笪桥顺正乡下,葬安成笪桥兴诈祠庙,妣陈氏,生三子:赋、赊、贿。
一0九世祖 刘贿公(刘逊公三子)名奇勋,字枢衡,别号用世,世居安福笪桥。唐武宗会昌年间(841-846)官至唐朝散大夫、山东、陕西四镇节度使。葬安福笪桥兴祚庙下,享寿80岁。妣谭氏、宋氏、潘氏,生一子:禋。
一一十世祖 刘禋公(贿公之子)字孔明,抱道隐居,分居龙云下村,享寿百岁有余,号龙云老人,殁葬十三都鸡呜坑金钩御镰形,庚山甲向,妣周氏葬十三都神源坑牛不出栏形丙山壬向,有墓,三村子孙同立,其坟山左管风形,前管笆箩形,始分三村。生子三:承贶、承崇、承美
一一一世祖 刘超公(禋公之子)字承美,世居龙云下村,享受寿68岁,殁葬湾潭江南上塘坑。妣童氏,葬湾潭北樟树下,生六子:知顺、知隽、知遂、知岳、知微、知道。
一一二世祖 刘逵公(超公六子)字逵名知道,生于唐宣宗大中四年庚午(公元850年)。唐末从安福龙云下村迁居新余县十九都,策名荻斜,形成新喻刘氏。殁于南唐保大七年(949)十一月初七日,葬思贤乡兴业里灵塘山,享寿99岁,赠吉州府君,妣胡氏,葬本里龟堆,封吉州夫人,生三子:继佩、继璋、继珪。
北 宋 (公元960——1127年)
一一三世祖 刘典公(刘逵公六子)字继珪。北宋淳化四年(公元993年)追封大理评事,世居荻斜村,葬思贤乡兴业里灵塘山,妣欧阳氏,赠渤海县太君,生子五:刘晟(克明)、刘昰(克敬)、刘式(克几)、刘阶(克已)、刘详(克勤)
一一四世祖 刘式公(刘典公三子)字叔度,名克几,又名克式,官名式。是带动新余刘氏崛起的一位核心人物,也是五代末宋初政坛一位知名人物。此人为官清正,以财政方面的成就留名青史,《宋史》267卷有传。生于南唐保大七年已酉(949年),世居狄斜村,南唐末中进士,公元975年随南唐后主李煜规顺宋朝,宋初官任刑部员外郎。后为磨勘司长官。其间还代表宋朝以秘书丞的身份出访过高丽。至道三年丁酉(997年)靠山宋太宗去世后,宋真宗赵恒继位,被政敌诬告对朝庭无礼而免职,同年(公元998年)郁恨而死,葬河南开封府祥符县吴儿村,享年49岁。后宋真宗为其平反昭雪,追赠为礼部尚书。为人酷好读书,藏书丰富。妣陈氏,指诸子曰:此乃父墨庄也。嘉封墨庄夫人。其后子孙形成庞大的墨庄刘氏。生五子:立本、立言、立之、立德、立礼。(五子都中进士)
一一五世祖 立之公(刘式公之子)(985——1048年)字斯立,1008年中进士,历任连江县尉、青溪县主簿、南陵县令、大理寺丞、金华知县、泸州通判、庆历八年(1048)年升主客郎中、益州路转运史。同年十一月七是卒于官,葬河南开封府吴儿村,享寿63岁。妣王氏,生五子:刘元卿(早卒)、刘真卿(早卒)、刘敞、刘攽(1023——1089)、刘放
一一六世祖 刘敞公(立之公三子)字原父,号公是,世称公是先生。欧阳文忠先生为公是先生墓志曰:吉州人者。生于宋真宗天禧三年(公元1019年),庆历六年(1046年)中进士第二名。宋著名政治家和学者,历任蔡州通判、中内政府直集贤院、权度支判官、三司使、右正言、知制诰、集院学士、曾奉命出使契丹。在地方历任扬州知府、郓州知府、知永兴军、晚年回朝后先后任翰林院侍读学士、集殿学士、判南京御史台。在学术上对佛、道、天文、地理、方药都有研究。宋大学者欧阳修和朱喜对其评价很高。熙宁元年(公元1068年)四月八日卒,享寿49岁。生四子:刘定国、刘奉世、刘当时、刘安上。
一一七世祖 定国公(敞公长子)早逝,生二子:元因、长因。
一一七世祖 奉世公(敞公次子)字仲冯,出生于1014年。著名学者,才学为四子之最。宋史319卷有传,宋神宗时历任太子中允、国史院编修等职,宋哲宗时任成都知府等职,政治上属元佑党人,宋徵宗政和三年(1113)去世,享寿73岁。生一子:次因。见于史载者名刘旦。
一一七世祖 当时公(敞公三子)官任大理评事,生一子:葵因。
一一七世祖 安上公(敞公四子)字元礼,原藉仙桂乡荆溪,生于宋神宗熙宁二年(1069),宋哲宗绍圣四年(1097)中进士,徽宗大观元年(1107)提举两浙学士,历任太常寺太祝、谏议大夫、中书舍人、给事中。政和二年(1112)后,历任寿州、婺州、邢州(今浙江金华)等地知府。著有《刘给谏集》五卷。卒于宋高宗建炎二年(1128),享寿59岁。生二子:季儒(儒因)、雅因。(二子迁居新余水西,隶振藻区六都三图,去治二十里)
南 宋 (公元1127——1279年)
一一八世祖 安治公:据刘姓世考载:“敞之孙安治,除谏官”。是为某公之子末祥,有待查证。生子刘仪。
一一九世祖 刘仪公(据刘姓世考载“治生仪”)生二子:世昌、世达。
一二十世祖 世昌公(仪公长子)字克後,仕至大宋,据《禄阁堂刘氏族谱》载:,于宋天圣年间(1023——1032)(按:这一时代信息有误,有待查证)始迁吉水,今谱称肇基之鼻祖。生子刘燝。
一二一世祖 刘燝公(昌公之子)生二子:仕高、仕宦。
按:据大堰《青藜堂刘氏族谱》载燝公后分一支脉,江西世系末或详,历数传至復仕等公于洪武年间,自江西吉安府吉水县大栗树土地,始迁湖广岳州府九溪卫东长兴垱落业,(今曰湾陵沟是也)。该谱以復仕等公为徙澧始祖,至今谱主编刘必官、刘必镜、刘必梅等公已衍行二十世。
一二二世祖 仕高公(燝公长子)字润,宋都督。生二子:秉忠(1216-1274, 元开国名臣,葬河北省邢台县西贾村大队村西,元至明子孙鼎盛。据称子孙现居北方繁衍)、秉恕。
元 朝 (公元1206——1368年)
一二三世祖 秉恕公(仕高公次子)仕元,葬承德府邢台县,明嘉靖年间墓被盗,盗墓者名李淮。子孙世居吉水,至今称最。生二子:刘国、刘因(1249——1293,征授承德郎右赞善大夫)。
一二四世祖 刘国公 (秉恕公长子)生一子:刘珪
一二五世祖 刘珪公(刘国公之子)生一子:明寿.
一二六世祖 明寿公(刘珪公之子)生二子:子传、子英。
一二七世祖 子传公(明寿公长子)生一子:孙远
一二八世祖 孙远公(子传公之子)生二子:承先、承志
一二九世祖 承先公(孙远公长子)字继绪,军功补承信郎,生三子:汉、福、坚. 一二九世祖 承志公(孙远公次子)字继善,生子:彰.据《禄阁堂刘氏族谱》载汉、福、坚、彰为徙澧始祖.
明 朝 (公元1368——1644年)
一三十世祖 刘汉公(承先公长子)字为章,生于元顺帝辛卯年(1351)二月初二午时.隶籍江右吉安府吉水县大栗树土地,原任闽省指挥大使,后解官湖广,自明初屯于道源桥东(今曰佘市桥是也),谱称徙澧始祖。寿终于明成祖乙末年(1415)八月十五日辰时.亨寿64岁.因就次子伯华膳养.故葬武陵梁山之下半月山形.妣楊氏,生于元顺帝癸已(1353)年三月初四辰时,殁明成祖二十三乙已(1425)年九月十六日未时,亨寿72岁,葬道水北岸木形地艮山坤向,今称太婆坟是也.生二子:伯荣、伯华(华居常郡)
一三一世祖 伯荣公(汉公长子)生五子:伏璵、伏琰、伏珠、伏宝、伏玬。
一三二世祖 伏琰公(荣公次子)生五子:大敖、大鹏、大凤、大武、大成。
一三三世祖 大武公(伏琰公四子)生一子:希学
一三四世祖 希学公(大武公之子)
注:,据《禄阁堂刘氏族谱》第二十二卷载:希学之后传讳枢公—>启全公—>汉洪公。汉洪公为康熙丙寅(1686)年出生,徒澧始祖汉公出生年为1351年,时间跨度335年,其间只记录到七代人,平均每人间隔49年,根据历史学家考证千年每代出生间隔平均为27年—31年。按此计算335年应出生12代人以上,据此认为自汉公至汉洪公之间有五代以上祖人缺位。据多方资料显示,希学公之后祖人缺位的可能性大,故希学公之后,汉洪公之前无法断代。
据《禄阁堂刘氏族谱》第二十二卷载:希学公之后传枢、机、槪三伯仲,相传居石门。枢公传启全迁居鹤峰,生汉洪,汉洪始迁祖马坪。机、槪二公各生三子远迁。据历代祖人相传:我菖蒲堰之族祖籍为江西祖大栗树土地,于洪武年间迁居湖广,有祖人流经石门南北墩,经走访南北墩周边,唯有走马坪《禄阁堂刘氏族谱》所载信息与我菖蒲堰之祖传信息相符。据相关信息反复考证,认定讳槪公之三子启纶、启册、启周为我菖蒲堰之肇基启祖。菖蒲堰刘氏世系自三位启祖开始。

湖南省临澧县合口镇菖蒲堰刘氏族谱主编: 刘忠坤 撰辑

赞(1) 赞助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刘氏家族 » 湖南省临澧县合口镇菖蒲堰刘氏宗源谱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感觉好就赞助一下

非常感谢您的赞助,所有款项都用于刘氏家族网的运营(有详细收支记录),备注留下电话号码,我们会添加您。

支付宝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