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刘氏宗亲
我们都是一家人

刘氏琅邪郡源流

秦朝统一全国后,地方实行郡县制,全国分为三十六郡。琅邪郡为三十六郡之一,今写作琅琊郡。琅琊郡治,秦时在琅邪,西汉在东武,东汉初年在莒县,以后均在临沂境内。隋唐以后改置沂州。唐宋在州名之外,还附加郡号,《宋史·地理志》就有”沂州、上、琅琊郡”的记载。这里”琅琊郡”只是沂州的一个名号,不再作为实体政区。以后琅琊郡消失在历史之中。

秦朝三十六郡


琅邪郡始建于秦朝,治所在今山东胶南县琅邪台西北。西汉因之,移治东武(今山东省诸城境),辖51县,包括今山东半岛东南部的海阳、即墨、崂山、胶县、胶南、沂水、营南、日照、五莲、赣榆(属江苏)及青岛等地。东汉改为琅邪国,移治开阳(今临沂北)。
唐朝乾元初废。琅邪刘氏有两支,一支出自西汉皇族,是汉高祖庶长子齐王刘胜的后裔。刘肥之子刘章,封城阳王。刘章七世孙封临沂县慈乡侯,子孙因家于此,后为琅邪大族。晋有刘超,是西汉齐王刘肥的后裔。刘超的父亲刘和,为琅邪国上军将军。刘超初任琅邪国记室掾,随晋元帝渡江后封零陵伯,官至左卫将军,为苏峻所害。另一支琅邪刘氏出自东汉皇族,是东汉光武帝刘秀之子琅邪王刘京后裔。汉桓帝时有琅邪人刘猛,官至宗正。

东汉建武十七年(41),光武帝封子刘京为琅琊王,琅琊郡改为琅琊国,建都于莒(今山东莒县城阳镇)。建初五年(80)琅琊国移都开阳(今临沂市区),领13县。建安二十一年(216),曹操杀琅琊王刘熙,国除为郡。

三国魏仍治开阳,领开阳、临沂、阳都、缯、郎丘 、华、费、安丘、剧9县。辖地开始缩小。
晋因之。
北魏,治即丘县(今临沂市河东区汤河镇故县),领即丘、武阳、费、新泰四县,属北徐州。
南朝宋,复为郡。
隋开皇三年(583)废,属县直属沂州。大业三年(607),沂州复为琅琊郡,治所在临沂(今临沂城)。共辖7县:临沂、费、颛臾、沂水、东安、莒、新泰。
唐朝武德四年(621年)改沂州,治所在临沂(今临沂城北)。天宝元年(742年)复为琅琊郡。乾元元年(758年),复改称沂州。辖5县:临沂、费县、沂水、承县(今兰陵县部分在其辖境之内)、新泰(今蒙阴县部分在其辖境内)。
五代因之。
宋朝,置沂州,治所在临沂(今临沂城)。在州名之外,还附加郡号。《宋史・地理志》就有”沂州、上、琅琊郡”的记载。这里”琅琊郡”只是沂州的一个字号,不是宋代仍存在郡级政区。至宋徽宗宣和年间,辖5县,即:临沂、沂水、费县、新泰(今蒙阴县域在其境内)、承(今兰陵县部分在其境内)。

赞(3) 赞助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刘氏家族 » 刘氏琅邪郡源流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感觉好就赞助一下

非常感谢您的赞助,所有款项都用于刘氏家族网的运营(有详细收支记录),备注留下电话号码,我们会添加您。

支付宝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