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刘氏宗亲
我们都是一家人

为何广东汉文化保留的最好?潮汕人能保留汉人基因?

“英歌舞”身为汉族竟未看过?为何广东汉文化保留的最好?

英歌舞

在中国,有许多汉族人对于英歌舞这一传统民俗活动并不陌生,但也有许多人却从未亲眼目睹过。尤其是在近年来的龙年春节,英歌舞更是风靡全国,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不难发现,南方地区,尤其是广东、福建等地,对汉族传统民俗文化的保留和传承工作做得尤为出色。那么,为什么南方地区的汉文化能够得以如此完整地保存下来呢?

1、传统汉族民俗文化在南方地区的保存和传承
说起汉族传统民俗文化的保存和传承,南方地区的广东、福建等地无疑是最佳典范。新华社报道的潮汕英歌舞,令人为之振奋,这些优秀的春节民俗文化庆祝活动带着浓厚的历史底蕴,让人们感受到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广东和福建地区之所以能够如此好地保留和传承汉族传统文化,其中或许蕴含着历史的缘由。

广东、福建等南方地区对于传统文化的保留和传承,可能与古代两次汉族大迁徙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西晋时期的“衣冠南渡”和蒙古灭南宋时的中原汉族南下,都让大量汉族人口迁徙至南方地区,带来了中原地区的文化、语言和习俗。这些移民们在南方地域繁衍生息,文化融合,形成了当地独具特色的客家话,延续着古代中原汉族的传统民俗活动。

2、历史事件对南方汉族文化的影响
八王之乱、五胡乱华、“衣冠南渡”等历史事件,使得中原汉族在动荡中南迁,其中不乏对传统文化执着的汉族人。这些重要历史事件对中原汉族地区的动荡不仅引发了人口大迁徙,也加速了文化在南方地区的传播与扎根。蒙古灭南宋的战争浩劫更是造成了大规模的人口南迁,这一历史事件深刻地影响了南方地区的文化发展。

蒙古灭宋导致的大规模人口南迁,形成了南北文化的融合与交流。避乱南方的中原汉族移民们在新的土地上扎根生息,他们将自己的语言、习俗和传统文化带到南方,与当地的文化相互交融,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地方文化。这些历史事件的影响,不仅让南方地区成为了汉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聚集地,也为后人提供了丰富的文化遗产。

3、南方地区汉族文化的传承与延续
南方地区的客家人,以及广东、福建地区的汉族人,在历经千年变迁后,仍保留着许多古代中原汉族的传统文化。客家话被认为更接近古代中原官话,民俗活动也更贴近古代的传统。这一现象的产生,既与历史大迁徙有关,也与南方地区的文化底蕴密不可分。

海外华侨作为广东、福建地区的移民后裔,在海外举办春节庆祝活动时,也延续着南方地区的传统民俗活动。这种跨越时空的传承,不仅延续了汉族传统文化的血脉,也增进了海外华侨与祖籍地的文化联系。南方地区汉族文化的传承与延续,成为了中华民族文化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

潮汕人能保留完整的汉文化传承和早期中原汉人基因?

潮汕人(海外称潮州人)的起源是哪里?这个问题应该由潮汕人来回答,六甲番人是潮州人,以下将结合一些文献资料、族谱、门匾、对联及人文风俗等信息来探讨潮汕人来自哪里。

1、潮汕人的定义:

潮汕人是广东三大民系之一,狭义的潮汕人是指“潮州八邑”人,“潮州八邑”包括海阳(潮安)、揭阳、潮阳、澄海、普宁、惠来、饶平和丰顺,也就是现今的潮州、汕头、揭阳三个地级市及梅州的丰顺县,但广义的潮汕人还包括汕尾人和大埔人。

2、潮汕地区地方建制历史:

秦汉属南海郡揭阳县,东晋设立义安郡,郡治在海阳县(今潮州),义安郡下辖海阳县、潮阳县、海宁县、绥安县、义招县5县,隋朝在原义安郡境立潮州,唐玄宗时全国改州为郡,因此易名为潮阳郡,宋朝潮州下辖海阳、潮阳、揭阳3县,元朝梅州隶入潮州路,明代潮州八邑含大埔,清雍正时潮州府的程乡县、平远县、镇平县3县另设立嘉应州,清乾隆时潮州府辖9个县,包括海阳、潮阳、揭阳、饶平、普宁、惠来、澄海、大埔、丰顺县,现今大埔和丰顺隶属梅州市,其余各县分属潮州、汕头和揭阳市。

3、潮汕人的体质特征及基因测定:

潮汕人的体貌特征普遍与北方汉人相似性大,相貌与百越民族差异较大,很多人的脚小趾甲分瓣现象。

经过三十多年的基因采集测定,结果显示父系Y-DNA单倍型类群O3(早期中原汉人主单倍群)>85%,母系mtDNA与河南太行山汉人高度重合。

4、潮汕人人文风俗:

潮汕人普遍的个性特质是传统团结、勤奋敢拼、崇文重商,在外地只要说一声我是潮州人就很快能得到同乡的支援,而人文风俗最显著的特点则是“拜老爷”和祭祖,拜老爷融合了释、道、儒三家文化,老爷就是神,不分释、道、儒,而祭祖则是每个潮汕人血脉里自带的信仰,每逢春节、清明等传统节日,分布全球各地的潮汕人就会回家乡祭祖。

5、潮汕地区居民变化:

潮汕地区最早的土著居民是古越人,1974年发现的饶平“浮滨文化”文化遗址距今约3400—2900年。秦末赵佗建立南越国,潮汕地区属于南越国管辖范围,汉武帝灭南越国时,大批南越人逃入江海,浮家泛宅,这就是今天疍族的祖先。

秦汉时期,第一批中原汉人开始南迁进入潮汕,但数量不多,一直到唐代,潮汕地区仍是蛮荒之地,韩愈刺潮后,潮州逐渐成为“海滨邹鲁”。

唐末开始,陆续有汉人“举室南迁”进入广义潮汕地区,主要移民潮有三次:

(1)、唐末五代时期开始从闽赣“举室南迁”。比如潮汕地区的黄姓就是这个时期移民而来的,黄峭山公“上马诗”就是例证。

(2)、宋末有大量军民随宋帝南逃,在闽粤交界地区和元军进行最后的抗争,最后失败时,部分军民就留在潮汕地区,另外一部分则继续逃至崖门等地。

(3)、元末明初是最后一次“举室南迁”移民潮,主要来自福建莆田、宁化、邵武、泉州、漳州等地。

“举室南迁”,就是整个家族集体向南方迁徙,这种迁徙方式通过家族集体力量保证了迁徙的安全和效率,而带来的变化既包括血脉和文化传承的完整性,也形成了今日潮汕人的聚居特点,潮汕地区至今很多乡村都是同一姓氏的乡村,很多祠堂都是同一姓氏的祠堂,很多乡村甚至以姓命名,比如李厝就是李姓的聚居地,沈厝就是沈姓的聚居地,这些地方是不允许外姓人居住的,这种聚居特点和客家人的围屋接近,但在中国其它地方却是很少见的。

6、潮汕人的来源:

前文提到潮汕人多数是从闽赣移民而来的,但是不管是福建的莆田还是闽赣交界的宁化,都和韶关曲江一样,只是移民中转地,潮汕人的远祖大多是来自河南、陕西、山西等地方,他们大多数是因逃避战乱和荒灾(主要是五胡乱华、安史之乱和靖康之乱)而南迁至福建、江西等地,最后才进入潮汕地区。

现今潮汕地区很多门匾都刻有“某某世家”或“某某世泽”,这其实就是说明其祖先来自哪里,比如“荥阳世家”,说明这户人家有可能姓郑,其祖先来自河南荥阳,而“颍川世泽”则可能姓陈,来自河南颍川。

而过年时,潮汕人有贴春联的风俗,有些人家的门联会含有先祖来自哪里的信息,比如蔡姓人家的“豫水源长支分苏浙家声远,钱江流远衍派闽粤世泽长”,曾姓的“支分东鲁,才衍南宗”。

从以上可知,潮汕人的祖先是来自中原地区及周边的汉人,大部分潮汕先祖举室南迁,从而保证了血脉和文化传承的完整性,这些在基因测定、体质特征和人文风俗都可以证明。

赞(2) 赞助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刘氏家族 » 为何广东汉文化保留的最好?潮汕人能保留汉人基因?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感觉好就赞助一下

非常感谢您的赞助,所有款项都用于刘氏家族网的运营(有详细收支记录),备注留下电话号码,我们会添加您。

支付宝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