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刘氏宗亲
我们都是一家人

安徽阜陽掩龍堂劉氏家譜

安徽阜陽掩龍堂劉氏
歷代劉氏族譜:
劉氏各代始祖名字溯源考略(華夏初祖黃帝→漢高祖劉邦公→掩龍始祖乾公)。文本是根據清朝王相《百家姓考略》箋注,江蘇劉恒心修著《古豐劉氏族譜》山東棗莊劉茂善修著《侯孟劉氏族譜》及民國劉汝楷撰著《安徽掩龍劉氏族譜》劉宏三修《安徽掩龍劉氏族譜》為依據,再查考《史記》、《漢書》、《國語》、《左傳》、《太平廣記》、《東周列國志》、《新唐書》、《古今姓氏書辯證》等古代史料。佐以各省劉氏郡望正宗《劉氏族譜》較準確的記載,以供參考。安徽掩龍劉氏邦公七十一世孫劉振整稿續編。

刘姓图片


盤古氏按綱鑒,盤古氏首出禦世,太極生兩儀(陰陽),兩儀生四象(太陽、太陰、少陽、少陰),四象變化,而庶類繁矣。盤古生於其中,能知天地造化之理,而首出世者,故曰盤古氏。
天皇氏(取天開於子之義),繼盤古氏以治,始制干支之名(十天干,十二地支),以定歲之所在(兄弟合壹萬八百歲)。
地皇氏(取地辟於醜之義),爰定三辰(日月星也),是分晝夜,以三十日為一月(兄弟合壹萬八百歲)。
人皇氏(取人生於寅之義),相厥山川,分為九區,人居一方,故又為居方氏,由是政教君臣所自起,飲食男女所自始,亦號九皇氏(兄弟合四萬五千六百年)。
有巢氏,繼人皇氏以治,上古穴居野處,教民巢居(架木為巢),故曰有巢氏。
燧人氏,因民未有火化,鑽木取火,教民烹飪,故號燧人氏。自燧人氏而上,即三皇之世。
蒼帝伏羲碑
遠古三皇世系表
(蒼帝23位1586年)
歷代帝王 在位 干支 西元前
1伏羲 115 甲寅 4728–4614
2廩君 19 己酉 4613–4595
3女媧 130 戊辰 4594–4465
4康回 63 戊寅 4464–4402
5祝融 85 辛巳 4401–4317
6柏皇 63 丙午 4316–4254
7中皇 48 己酉 4253–4206
8中央 80 丁酉 4205–4126
9大庭 54 丁巳 4125–4072
10栗陸 62 辛亥 4071–4010
11驪連 58 癸醜 4009–3952
12赫胥 71 辛亥 3951–3881
13喬結 49 壬戌 3880–3832
14葛天 60 辛亥 3831–3772
15昊英 75 辛亥 3771–3697
16有巢 82 丙寅 3696–3615
17盤古 73 戊子 3614–3542
18後巢 60 辛醜 3541–3482
19朱襄 53 辛醜 3481–3429
20尊盧 90 甲午 3428–3339
21陰康 56 甲子 3338–3283
22神農 55 庚申 3282–3228
23無懷 85 乙卯 3227–3143
自伏羲、神農、黃帝、堯、舜而言,即五帝之世。
太昊伏羲氏:有聖德,象日月之明,故曰太昊。以木德王天下(取木為四時之首,五行先起於木),作都於陳(河南沈丘南),始作網罟,教民佃漁。始養犧牲,以充庖廚,故又曰庖犧氏。德合上下,龍馬負圖,始畫八卦,卦有三爻,因而重之為六十四卦。始造書契,以代結繩之政。書制有六(一象形、二假借、三指事、四會意、五轉注、六諧聲),天下始知文字,作甲曆、定四時,造琴瑟、制五官(春夏秋冬中為五官),上古男女無別,始制嫁娶,正姓氏(以國為姓,以官為氏),通媒妁,以重人倫之本,由是而夫婦有姓氏矣。斯時宇內鹹理,而政化大治。自伏羲元年戊申(西元前2953年)至伏羲115年壬寅(西元前2839年),在位壹百壹拾五年,神農氏繼世踐位。
炎 帝 碑
(炎帝8代520年)
1薑石年 140 甲申 3142-3003
2臨魁帝 80 甲辰 3002-2923
3承帝 60 甲子 2922-2863
4明帝 49 甲子 2862-2814
5直帝 45 癸醜 2813-2769
6來帝 48 戊戌 2768-2721
7裏帝 43 丙戌 2720-2678
8榆罔帝 55 己巳 2677-2623
炎帝神農氏:以火德王(取夏火之盛),代伏羲治天下,故曰炎帝。都陳遷於曲阜(山東曲阜縣)始作耒耜,教民藝五穀,嘗百草,始制醫道,由是而民居安食力,故號曰神農氏。始為日中之市,教民交易,各得其所。自炎帝元年癸卯(西元前2838年)至炎帝140年壬戌(西元前2699年),在位壹百肆拾年,傳八世,至榆罔而亡,有熊氏繼世而立(傳八世,未明年歲)。
《古豐劉氏族譜》
記載劉姓遠古世系:
黃帝→(玄囂 昌意)→堯帝。
黃 帝 碑
(黃帝7位共487年)
1軒轅 100 己卯 2622–2523
2少昊 84 己未 2522–2439
3顓頊 78 癸未 2438–2361
4嚳帝 70 辛醜 2360–2291
5姬摯 8 辛亥 2290–2283
6堯 99 炎甲辰 2282–2184
7舜 48 炎丙戌 2183–2136
華 夏 始 祖
黃 帝(軒轅氏)帝元元年至100年。神農氏(首都淮陽)末期,有熊氏娶有蟜氏生黃帝於姬水(天水)。後在今河北北部涿鹿、懷來境內平原上定居,與炎帝榆罔氏等部落融合成華夏族。黃帝有熊氏,姬姓,生於軒轅之邱(在河南新鄭縣),因名軒轅,生而神靈,國於有熊(即新鄭縣),故號有熊氏,以土德王(取中央土之義)。因榆罔侵陵諸侯,軒轅修德振兵,與榆罔戰於阪泉之野(在河北涿鹿縣東南),三戰然後得志。又蚩尤作亂,暴虐天下,軒轅與蚩尤戰於涿鹿之野(河北涿鹿縣),擒蚩尤戮之,諸侯尊帝為天子,代神農以治天下,因其土德之瑞.故號曰黃帝。命倉頡為左史,體類象形,制文字而大備。命大橈作甲子(前伏羲作甲曆起於甲寅,今編年紀月起於甲子),干支相配,為十二辰六甲,而天運周旋,占鬥柄所,分以置閏,而四時節定,歲月以是始紀,而年月不亂矣。命隸首作算數,命伶倫造律呂,以立宮商角征羽之音,作冕旒、正衣裳、染五采、造器用(釜甑之屬)、作甲胄舟車、造權量衡度、立五運(甲巳土、乙庚金、丙辛水、丁壬木、戊癸火)。命元妃西陵氏,教民育蠶治絲,以供農服,晝野分州,經土設井(立步制畝,八家為井),由是鄰裏都邑而分析矣。時有瑞草生庭,佞人入則指之,名之曰屈軼,又曰指侫草。命大容作鹹池之樂,由是朝野平康。自黃帝元年癸亥(西元前2698年)至黃帝100年壬寅(西元前2599年),在位壹百年,壽一百二十一歲,崩於荊山之陽,葬於陝西省延安橋山,傳子玄囂踐位,玄囂→玄囂生僑極→僑極生帝嚳→帝嚳生帝堯。
黃帝生二子:1玄囂、 2昌意。
玄 囂:(黃帝長子)以金德王天下(得秋金之令),遂號金天氏。能修太吳之法,故曰少昊。仍都於曲阜(山東),鳳鳥來集,以鳥紀官,作大淵之樂,以諧神人,和上下。自少昊元年癸卯(西元前2598年)少昊八十四年丙寅(西元前2515年),在位八十四年,壽一百歲,葬於山東省曲阜縣雲陽山。玄囂生一子:僑極妣陳豐氏,青陽為諸侯,住在長江。
昌 意:(黃帝次子)玄囂之弟,妣蜀山氏曰昌僕,生子:顓頊(旭)高陽氏,昌意之子,黃帝之孫也。年十歲佐少昊,年二十即帝位,以水德王(得冬水之令,古者易代改號取法五行之旺相),紹金天氏之政,初國於高陽(河北高陽縣),故號高陽氏。命五官,作承雲之樂,以饗上帝,朝群後。自顓項元年丁卯(西元前2514年)至顓頊七十八年甲申(西元前2437年),在位七十八年,壽九十八歲,葬於東昌府濮陽縣。妣鄒屠氏,生一子:卷章、穹婢高辛氏踐位。
僑極→帝嚳:帝嚳高辛氏,諱俊,蟜極之子,少昊之孫,黃帝之曾孫也。生而神靈,年十五佐顓帝,受封於辛,年三十仍以水德王,代高陽氏為天子,以其肇基於辛,故號高辛氏。都於亳(河南偃師縣),作六英之樂(言天地四時之英華也),帝普施利物,聰以知遠,明以察微,執中而遍天下(中字為傳道之心法自此始),日月所照,風雨所至,莫不服從。帝元妃曰薑嫄,生棄為舜後稷,其後為周。次妃曰簡狄,生契為舜司徒,其後為商。三妃曰慶都,生堯是為陶唐氏。四妃曰常儀,生摯。自帝嚳元年乙酉(西元前2436年)至帝嚳七十年甲午(西元前2367年),在位七十年,壽壹百零五歲,葬於山西省清豐縣頡丘山。子摯嗣立。帝嚳生四子:1摯、2堯、3棄、4契。
帝 摯:帝嚳長子,帝堯之兄,帝嚳崩,摯嗣位。自帝摯元年乙未(西元前2366年)至帝摯九年癸卯(西元前2358年),在位九年而廢,諸侯尊堯帝登位(自伏羲至帝摯共計五百九十六年,神農傳八世在內未詳)。
帝嚳次子帝堯
太 上 祖
唐堯帝(陶唐氏)堯姓祁,名放勳。傳說:堯的母親是母系氏族的陳鋒氏部落的一個女子,姓伊,名叫慶都。據說慶都本是天帝的女兒,20歲時才寄居到伊長儒的家族。慶都生得美麗絕倫,但尚未結婚(母系氏族的女子大概也不需要結婚)。大概是慶都的美貌驚動了神靈!某日,慶都獨自一人在一河邊遊玩嬉戲,欣賞春光。忽然天空狂風大作、烏雲密佈、雷電交加。電閃雷嗚之際,一條巨大的赤龍突然纏到慶都的身上,慶都嚇得昏了過去。昏迷之中,慶都恍恍惚惚感覺到神龍竟在與自己交合。此後不久,慶都果然懷了身孕。十月懷胎之後,順利產下一位靈兒,這便是堯帝放勳。於甲申(西元前2377年)出生於丹陽(今河北唐縣),帝元324年生,於西元前2259年去世,享年118歲。在位98年(帝元347至444年)生十子:監明、丹朱、開明、啟明、胤明、覺明、臥明、晦明、源明、少康。堯封其長子監明於劉地,《新唐書·宰相世系表》及與劉姓同源的唐姓《族譜》認為劉姓的受封得姓始祖是堯的次子丹朱(又說源明、丹朱、監明是同一人),故始得劉姓。
舊譜記載:盤古以來,帝嚳高辛氏之子帝堯,姓伊耆,名放勳,因母慶都生堯於丹陵,育於伊侯之國,後徙耆(通作祁,山西太原祁縣),故曰伊耆氏。年十三助兄帝摯,受封於陶(山東兗州定陶縣),年十五複封於唐(河北保定唐縣)為唐侯,故又號陶唐氏,帝堯生九子,其長子監明受封於劉,故為劉氏始祖。祖居山西平陽府洪洞縣等處,流傳於後。
陶唐氏帝堯妣散宜氏女,曰女皇,生九子二女,帝堯系帝嚳次子,黃帝之玄孫也。堯育於母家伊侯之國(河南伊陽縣),後徙耆(山西太原祁縣),故曰伊耆氏,十三歲受封於陶(山東定陶縣),又封於唐(河北唐縣),故為陶唐氏。孔子刪書斷自唐堯,白堯帝甲辰元載起(上古編年未定,自堯帝甲辰起,以下天運六甲周旋,歷代至今一年不錯),因兄帝摯屍位九年,天人厭棄,諸侯尊堯為天子,年十六踐天子之位於平陽(山西臨汾西南),國號曰唐(上古未有國號,自唐而始),以火德王,以建寅之月為歲首(寅為正月自唐始),命羲和作曆象以授民時(春夏秋冬詳載於書)。戊申五載(西元前2353年),堯之庭有瑞草生焉,曰冥莢,十五日前,日生一葉,十五日後,日落一葉,月小則一葉不落,可以知旬朔,故又名曆草。庚戌七載(西元前2351年),瑞應祥靈,麒麟遊於郊藪,鳳凰巢於阿閣。癸巳五十載(西元前2308年),帝遊觀,擊壤有歌,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鑿井而飲,耕田而食,帝力何有於我哉。華封有祝(華在陝西華陰縣,掌封疆之官),願聖人多富多壽多男子。至癸醜七十載(西元前2288年),虞舜登庸,舉十六族才子,八愷八元,有五臣為輔(禹稷契皋陶伯益)。乙卯(西元前2286年)舜使禹平水土,丙辰(西元前2285年)朔旦,舜受終於文祖(堯始祖之廟)。堯命舜,天之歷數在爾躬,允執其中(中字傳道之心法),庚申(西元前2281年)作大章之樂(堯樂),辛酉七十八載(西元前2280年),神龜負文出於洛(洛,水名,即洛河,在河南黃河下游南系大支遊),禹治水時神龜負文列於背,有數自一至九,即戴九履(一左三右七二四為肩,六八為足),癸亥八十載(西元前2278年),禹治水成功。定九州貢賦(九州:冀、兗、青、徐、揚、荊、豫、梁、雍,貢賦上中下分為九等),大哉堯之為君也,其仁如天,其智若神,蕩蕩乎民無能名焉。至癸未壹百載(西元前2258年),帝崩於陽城(河南登封縣),至乙酉(西元前2256年)喪畢。壽一百一十八歲。禪讓虞舜登位。
帝堯生十子:1監明、2丹朱、3開明、4啟明、5胤明、6覺明、7臥明、8晦明、9源明、10少康。
夏 朝(約西元前21~16世紀)
帝堯生十子,長子監明,受封於劉,為劉氏肇基祖。
世系號 始祖名 生卒/配偶/子嗣
(大始祖)
一世祖:監明公(帝堯長子)生於帝堯十八年辛酉(西元前2352年)六月六日,卒於帝堯九十九年壬午(西元前2270年)受封河北唐縣劉地,享壽八十二歲,葬於河南偃師縣城南。夫婦原居山西平陽府(今臨汾市)洪洞縣,後遷居河南省偃師縣城南三十裏處開基立業。妣風氏、古氏、巫氏,生卒葬未詳。生一子:永河。
虞代帝舜:姓姚,名重華,虞舜元載丙戌(西元前2255年)春正月元旦,帝舜格於文祖(格至也,前受終告攝,此告即位也),踐天子之位於蒲阪(山西臨汾市),國號曰虞,以土德王。仍以建寅之月為歲首,命九宮:禹為司空(宅百揆);棄為後稷(教稼穡);契為司徒(敷五教);皋陶為士(理五刑);垂為共工(治百工);益為虞(掌山澤);伯夷為秩宗(主秩敘祖廟百神);後夔典樂(教胄子和神人);龍作納言(出納君命)。是謂九宮也。封朱於丹以奉先祀(謂之虞賓示弗臣也),禹、皋、益、稷相與陳謨(即虞書三謨),虞舜二載丁亥(西元前2254年),造五弦之琴,歌南風之詩曰:南風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慍兮;南風之時兮,可以阜吾民之財兮。虞舜五載庚寅(西元前2251年),韶樂九成,風凰來儀。虞舜三十三載戊午(西元前2223年)春正月朔旦,更禹受命於神宗(堯廟也),率百官若帝(舜帝也)之初,傳十六字允執厥中之言。命禹敘洪範九疇,複九州(前分十二州,今複為九州),虞舜三十五載庚申(西元前2221年),命禹征有苗,三旬逆命,帝乃誕敷文德。七旬育苗格。孔子雲:無為而治者,其舜也與,至虞舜四十八載癸酉(西元前2208年),舜南巡狩,崩於蒼梧之野(廣西蒼梧縣),至舜喪畢(五十載)乙亥(西元前2206年),壽壹百一十歲而終,禪讓夏禹登位受封於劉,為劉姓另一支第一世血緣大始祖。
二世祖:永河公(監明公之子)諱劉式,字秉正。生於帝堯四十二年乙酉(西元前2324年),卒於虞舜十六年辛醜(西元前2247年),享壽七十七歲,葬於古薊州大名府(北京大興縣)巽陵邱山。妣密氏,生卒年未詳,夫婦同葬。生二子:1濟安妣王氏、2濟樂。
三世祖:濟樂公(永河公次子)字天申。生於帝堯六十九年壬子(西元前2289年),卒於虞舜二十一年丙年(西元前2235年),享壽五十五歲,葬於古薊州(北京市)萬壽山。妣姚氏、甘氏,生卒年未詳,夫婦同葬。生子一:歲紀。
四世祖:歲紀公(濟樂公之子)名西山,字方都。生於帝堯九十六年已卯(西元前2262年),卒於夏太康元年癸巳(西元前2188年),享壽七十五歲,葬於古薊州(北京市通縣、昌平縣)妣陸氏、黎氏,生卒年未詳,夫婦同葬。生三子:1正成妣張氏、2正定妣汪氏、3正坤。
夏 代
夏代禹王姓姒,名文命,夏禹元歲丙子(西元前2205年),禹踐天子之位於安邑,即韓國也(山西夏縣西北),國號曰夏,以金德王。仍以建寅之月為歲首,改載曰歲。(唐虞曰載,夏曰歲,商曰祀,周曰年,其實一也),色尚黑。分九州,平服九黎三苗,信史之開始,制定貫賊法。王巡狩會諸侯於塗山(國名,安徽蚌埠市西淮河東岸),綏定南方,執王帛來朝者萬國。作大夏樂.建旗旒以別尊卑等級。其時儀狄作酒,禹飲而甘之,遂疏儀狄絕旨酒曰:後世必有以酒亡其國者。是時天雨金三日,以見天下豐亨,夏禹四歲己卯(西元前2202年),禹收九牧所貢之金,鑄九鼎以象九州,能協於上下,以承天休(此鑄於鼎以為萬世准耳,左氏以為鼎者,圖象百物而為之備,使民知神奸患竊以為非矣)。至夏禹八歲癸未(西元前2198年),巡狩江南會諸侯於會稽之山(浙江紹興市),大會計爵有德,封有功,群臣畢至,防風氏後至,禹殺而戮之,賞罰分明。觀於孔子論語菲飲食一章。稱禹無間然之言,深有識禹之治天下,得一中道傳心之法者矣。在位八年,禹崩於會稽因葬焉,壽壹百歲而終。後啟元歲甲申(西元前2197年)夏後啟登位,以後繼世而立,至夏帝桀五十二歲甲午(西元前1767年)而終,共十七主,合計四百三十九年。商湯元祀乙未(西元前1766年)商湯王登位。
五世祖:正坤公(歲紀公三子)字名山,諱意緒。生於虞舜二十四年己酉(西元前2232年),卒於夏仲康八年已巳(西元前2152年),享壽八十一歲,葬於古薊州萬壽山、雙虎拜衙(排牙)形。妣池氏、媯氏生卒年未詳,夫婦同葬。妣媯氏,子一:長曆。
六世祖:長曆公(正坤公之子)字萬年,號東山。生於夏禹三年戊寅(西元前2203年),卒於夏相帝十六庚寅(西元前2131年),享壽七十三歲,葬於古薊州萬壽山、雙虎拜衙(排牙)形。妣翟氏、有熊氏,生卒年未詳,夫婦同葬。生子三:1德仁、2德堯、3德科。
七世祖:德堯公(長曆公次子)諱乾泰,字善嗣。生於夏太康十九年辛亥(西元前2170年),卒於寒浞十四年乙卯(西元前2106年),享壽六十五歲,葬於古薊州萬壽山。妣薛氏、姞氏,生卒年未詳,夫婦同葬。生子二:1仁宏、2仁發。
八世祖:仁宏公(德堯公長子)名啟明,字衡叔。生於夏相帝四年戊寅(西元前2143年),卒於夏少康三年甲申(西元前2077年),享壽六十七歲,葬於古薊州通縣、昌平縣。妣孟氏、高陽氏,生卒年未詳,夫婦同葬。生四子:1廷光號秦貞、2廷紳妣未氏、3廷玖妣邱氏、4廷貴妣黃氏。
九世祖:廷光公(仁宏公長子)號秦貞。生於寒浞三年甲辰(西元前2117年),卒於夏杼帝三年丙午(西元前2055年),享壽六十三歲,葬於古薊州萬壽山、雙虎拜衙(排牙)形。妣雍氏、尚氏生卒年未詳,夫婦同葬。子一:爵南。
十世祖:爵南公(廷光公之子)號長庚。生於夏寒浞三十一年壬申(西元前2089年),卒於夏槐帝十五年乙亥(西元前2026年),享壽六十四歲,葬於古薊州萬壽山,雙虎拜衙(排牙)形。妣尚氏,生卒年未詳,夫婦同葬。子二:1行矩、2行清妣文氏。
十一世:行矩公(爵南公長子)名景生。生於夏少康十八年己亥(西元前2062年),卒於夏不降四年甲子(西元前1977年),享壽八十六歲,葬於古薊州萬壽山、虎形。妣晏氏、慕容氏,生卒年未詳,夫婦同葬。生三子:1複盛妣陳氏、2複旺、3複松妣曹氏。
十二世:複旺公(行矩公次子)諱德順。生於夏槐帝七年丁卯(西元前2034年),卒於夏不降二十一年辛巳(西元前1960年),享壽七十五歲,葬於古薊州萬壽山。妣易氏、蒙氏,生卒年未詳,夫婦同葬。子四:1茂光妣宋氏、2茂清、3茂華妣楊氏、4茂文妣徐氏。
十三世:茂清公(複旺公次子)字光萬。生於夏芒帝四年庚寅(西元前2011年),卒於夏不降三十六年丙申(西元前1945年),享壽六十七歲,葬於古薊州萬壽山、虎形。妣史皇氏,向氏、丁氏,生卒年未詳,夫婦同葬。子一:孔陽。
十四世:孔陽公(茂清公之子)號景豐。生於夏泄帝七年辛亥(西元前1990年),卒於夏扃帝二年辛酉(西元前1920年),享壽七十一歲,葬於古薊州萬壽山。妣廖氏、巢氏,生卒年未詳,夫婦同葬。生三子:1日盛妣周氏、2日永、3日貴妣蔔氏,
十五世:日永公(孔陽公次子)字元洪。生於夏下降十六年丙子(西元前1965年),卒於夏廑帝十六年丙申(西元前1885年),享壽八十一歲,葬於古薊州萬壽山、雙虎拜衙(排牙)形。妣何氏,宏氏、西梁氏,生卒年未詳,夫婦同葬。子二:1德榮、2德康。
十六世:德榮公(日永公長子)字仁,號洪道,生於夏不降三十五年乙未(西元前1946年),卒於夏孔甲元年壬寅(西元前1879年),享壽六十八歲,葬於古薊州萬壽山、雙虎拜衙(排牙)形。妣呂氏、逢氏,生卒年未詳,夫婦同葬。生一子:聚義。
十七世:聚義公(德榮公之子)生於夏扃帝元年庚申(西元前1921年),卒於夏皋帝四年丙子(西元前1845年),享壽七十七歲,葬於古薊州萬壽山、雙虎拜衙(排牙)形。妣吉氏、薑氏,生卒年未詳,夫婦同葬。生三子:1劉累、2劉宗妣熊氏、3劉祖妣汪氏。
十八世:劉累公(聚義公長子)字華美,生於夏廑帝三年癸未(西元前1898年),卒於夏桀三十一年癸酉(西元前1845年)享壽壹百一十一歲(一說累公享壽一百零七歲,又一說累公壽八十四歲)。葬於魯山縣魯陽故城,即邱公城。一說葬江南徐州府(江蘇徐州市)沛縣同安鄉、黃龍出洞形。公誕生時,兩手握拳凡三年。張開時兩掌現龍紋,並有文在手曰:累,因以為名。事夏孔甲,公學擾龍於豢龍氏,十歲能擾龍。夏孔甲帝時天降二龍於朝,雌雄各一,帝令累公飼養,公能飲食之,帝嘉,於孔甲三年甲辰(西元前1877)晉封累公為右丞相,並禦批賜累公為禦龍氏。孔甲七年戊申(西元前1873年)一雌龍死,累公潛醢以食王,王使求之,公恐懼,帶領家少奔魯(河南汝州魯山縣)避禍,時年二十六歲。遂遷於河南汝州魯山縣安家置業,妣趙氏、姒汪氏。生九子:1大益妣萬氏、2萬益妣陶氏、3永益妣餘氏、4洪益妣吳氏、5正益妣辛氏、6宗益妣辛氏、7順益妣黃氏、8昌益妣張氏黃氏、9伯益妣姬氏。
《劉累之傳說》
歷史上正式見載於經傳和正史文獻的第一位真正的劉姓人物,就是夏朝後期的劉累。關於劉累這個人,自古以來就流傳著許多神秘的傳說。這些傳說主要記載於《左傳》、《史記》、《新唐書》和大量劉氏族譜中。據文獻記載,劉累是帝堯陶唐氏的後裔。他的出生很奇特,一生下來兩手手掌中就各有一個特殊的紋飾,看上去分別是“劉”“累”二字。古代的人很迷信,劉累的家人認為這種胎記是上天的某種預兆,是神的暗示,因此就把這位新生的聖嬰取名叫做“劉累”。有的族譜還認為,劉姓就是因此而產生的。在一部《清源劉氏族譜》上還有這種記載,說是劉累生下來時,手掌中各有一字,字形是“卯在田上,系在田下”“一作卯上系下,田在其中”,因此取姓名叫“劉累”,即姓 劉名累。劉姓的得姓就因此產生。這支劉姓也公開推劉累為劉氏肇姓大始祖。
其實,人出生時手掌或身體某一部分有紋飾是很正常的事,在今天這就叫胎記。而劉姓的“劉”字 ,在先秦時可能與“留”相近,甚至本來就是一個字,所以“劉累”既是劉姓的始祖,又是“留”姓的始祖。不過,劉累雖然有這樣奇特的手紋,他也因此而取劉累這個名字,但劉姓的得姓卻不是因他而始。劉姓的得姓,仍然應該以堯帝之孫式為始,劉累是帝堯陶唐氏後裔,也就是監明和劉式的後裔。劉累出生之前,劉國和劉姓本就已經存在。而且劉累本人也應該就是劉國的國君之子,他本就已姓劉(當然在當時還只是稱劉氏而不稱劉姓)。此次因手掌有“劉累”二字而取名叫劉累,也只不過是仍舊以劉為氏罷了,並非因此改姓為劉。因此,我們可以說劉累是劉姓的第一個大顯祖(因為他是目前可知的有史可查的第一個劉姓成員),但不能稱他肇姓始祖。
中國人的名字並非簡單的符號,必有某種特殊的含義。“劉累”這個神秘的名字是一種神瑞兆示,與劉累後來的經歷、他的特殊事業–禦龍有關。
劉累所出生的劉氏族是原始時期一支崇拜劉斧、善於使用斧鉞的部族。劉斧是當時人類征服自然的最重要的工具,而對人類最大的威脅莫過於那些巨大的猛獸。當時人們認為,在所有的動物中,又以龍是最神秘莫測的、人類最難征服的動物。直到春秋時期,人們仍認為“蟲莫知於龍”。可以說,龍是動物界的代表,是動物之神。正因為如此,我們的祖先就幹脆崇拜起龍來了。龍是一般人不能征服的,除了作為上帝之子的帝王外,就只有那些具有非凡本領的特殊氏族或人物,才具有征服龍的專門本領。作為遠古時期最優秀的狩獵部族,劉氏族自然很希望能成為征服龍的部族。劉累誕生時手掌中有“劉累”二字,劉氏族的人便認為這正是神的暗示,即劉姓將要成為征服龍的氏族。原來,“劉”是一柄巨斧,喻含著征服和殺的意思;而“累”字本義是一種繩索,引申為拘系、捆綁的意思。這兩個字合起來,就是一手執劉,一手執繩,要去征服、馴服龍的意思。
這就是神的旨意,這就是“卯在田上,系在田下”的謎底。當時,在中原大地上確實有一支擅長馴服龍的部族,叫做豢龍氏。這個部族屬於當時的祝融集團,主要活動在鬷川(今山東定陶)一帶。這個氏族自從帝舜時期就以擅長馴服,飼養龍而聞名於世,並一直受到中原舜帝政權和夏王朝的器重,也是王室用龍的專門提供者。
劉累因生下來時便有手紋的神瑞兆示,很快就被推為劉氏本族的首領。擔負著神聖的使命,劉累年輕時就離開家鄉,到豢龍氏族那裏去學習馴服,馴養龍的本領。不知是有神的力量還是劉累自己聰明過人,劉累很快就學有所成,成為當時中原部落中小有名氣的馴龍能手,並被夏朝王室召到宮中負責養龍。這時正是夏朝第14代君主孔甲在位。據說,孔甲是個昏庸無道的君主,他在位時不關心治國愛民,卻沉醉於信奉鬼神方術。孔甲在位的第三年(約西元前1877年),從黃河和漢水中各得到一對雌雄雙龍,孔甲準備用這4條龍來給自己駕車,但他自己卻不會飼養,孔甲派人去找最擅長馴養龍的豢龍氏人,但沒有找到。這時,劉累便毛遂自薦,主動請求承擔4龍的馴養工作。孔甲對劉累的舉動大力欣賞,立即批准了他的請求。最初,劉累把龍飼養得很好,孔甲對他的工作非常滿意,於是頒佈命令,正式任命劉累為王室馴龍官,並賜給劉累“禦龍氏”的姓氏,宣佈由他取代豢龍氏的工作。孔甲又把顓頊之孫大彭氏所居之地–豕韋(今河南省滑縣西南韋鄉)賜給劉累作為他的封邑。至此,劉累的家族就由劉氏族演變成了禦龍氏,族人世由劉邑(今河北唐縣)南遷到豕韋。但劉累的馴龍技術似乎沒有學到家。過了4年,也即孔甲七年時,劉累負責馴養的4條神龍中,突然死了一條雌龍。劉累害怕事情被發現,幹脆將龍肉煮熟,做成一道菜,派人送給夏王孔甲。不料這龍肉的味道還非常美,孔甲不知實情,吃了還大加讚賞,並派使者向劉累兩次索求龍肉。劉累一不做,二不休,又把剩下的3條龍相繼殺了。孔甲一吃不可收拾,不斷派人向劉累求要龍肉。可是,龍是罕見之物,哪能隨便就能抓得到的?劉累在3條龍都被孔甲吃了之後,因為找不到龍,這才知道闖了大禍,害怕事情敗露後會族滅家亡,於是帶著他的一部分族人偷偷逃離夏朝都城,適到魯縣(今河南省魯山縣)一帶隱居起來。劉累的族人,從此一分為二:部分隨劉累遷到魯縣一帶,一部分則繼續留在祁姓劉氏族的舊地劉邑一帶。
北 宋 王 安 石 賦 詩 贊 曰:
神物擎天擾可騎,如何孔甲但能羈。
當時若使無劉累,龍意茫然始得知。
十九世:昌益公(劉累公八子)字雲、誠伯、號泰宜,諱佑、名馗。生於夏孔甲三十一年壬申(西元前1849年),卒於夏桀三十八年庚辰(西元前1781年)享壽六十九歲。葬於古冀州平陽府(山西臨汾市)藍田村。妣黃氏、張氏,生卒年未詳,夫婦同葬。生一子:信盛。一說生二子:1劉歆、2劉明妣翟氏。
商 朝(約西元16至11世紀)
商代,湯王是契之後,姓子,名履。商湯元祀乙未(西元前1766年),因夏桀無道,放桀於南巢(安徽巢縣西南),商湯踐天子之位於亳(河南商邱縣是為南亳),前夏後相帝元歲乙亥(西元前2146年)徙都於此,亦是湯始居亳。從先王所居也,國號曰商,改歲曰祀。以建醜冬十二月為歲首,色尚白。湯建中於民,以義制事,以禮制心。而立賢無方,舉仲虺伊尹為相。商外丙元祀辛醜(西元前1760年)作大滬(言救護民也)之樂,天下大治。傳至盤庚元祀庚子(西元前1401年),盤庚遷於殷(在河南省偃師縣蓋西毫也)。改國號曰殷、舉甘盤為相,至武丁元祀丁巳(西元前1324年),武丁嗣位,舉傅說為相,而商道復興。至紂王三十二祀戊寅(西元前1123年)殷紂而終,共二十八主,合計六百四十四年。武王元年已卯(西元前1122年)周武王登位。
二十世:信盛公(昌益公之子)字賜命號日明,諱歆。生於夏桀元年癸卯(西元前1818年),卒於商太甲六年癸醜(西元前1748年),享壽七十一歲,葬於古冀州平陽市(山西臨汾市)。妣徐氏、張氏,生卒年未詳,夫婦同葬(一說公妣合葬沛縣南湖鬥)。生三子:1詠七、2詠八、3詠九。
二一世:詠八公(信盛次子)字梅桂,號統,生於夏桀三十年壬申(西元前1789年),卒於商太甲二十六年癸酉(西元前1728年),享壽六十二歲。葬於古冀州平陽府洪洞縣(山西臨汾市)。(夏粲期間。禦龍氏改封為豕韋氏)商朝封為威烈侯。妣林氏、高陽氏,生卒年未詳,夫婦同葬。生一子:相承。
二二世:相承公(詠八公之子)諱淋,字虞、峰,號玉拔、萬泰。生於夏桀五十二年甲午(西元前1767年),卒於商沃丁十四年甲午(西元前1707年),享壽六十一歲,葬於古冀州平陽府(山西臨汾市)洪洞縣、螺頭形。妣秦氏、農氏,生卒年來詳,夫婦同葬。生二子:1全福、2全祿。
二三世:全福公(相承公長子)諱麓,字開瑤,號明啟。生於商太甲二十年丁卯(西元前1734年),卒於商太庚二十年已巳(西元前1672年),享壽六十三歲,葬於古冀州太原府(山西太原市)關下、月形。(一說葬於山西太原石門、金星形)。公在商朝官任右師大夫,妣羅氏、巢氏,生卒年未詳,夫婦同葬。生二子:1美然、2美勳。
二四世:美勳公(全福公次子)諱洪周,字桓,號丙乾。生於商沃丁二十年庚子(西元前1701年),卒於商雍已十年辛醜(西元前1640年),享壽六十二歲,葬於古冀州蒲縣界河蓮花形。妣元氏,景氏,生卒年未詳,夫婦同葬(一說:公葬蒲州界山、木星形。妣葬介山下、龜形)。生四子:1釗勝、2釗寧、3釗胎、4釗胴。
二五世:釗寧公(美勳公次子)諱申,字乾元,號迪升、文正。 生於商太庚二十五年甲戌(西元前1667年),卒於商太戊三十四年丁醜(西元前1604年),享壽六十四歲,葬於古冀州蒲子國(山西蒲縣)界河、蓮花形。公在商朝官任賢大夫。妣熊氏,生辛年未詳,夫婦同葬。生二子:1炳亮、2炳寬。
二六世:炳寬公(釗寧公次子)諱茂高。生於商太戊元年甲辰(西元前1637年),卒於商太戊六十五年戊申(西元前1573年),享壽六十五歲,葬於山西省汾洲藍田、沖天燭形。(一說沖天蛇形)。公在商朝官任臣大夫。妣餘氏、呂氏,生卒年未詳。葬古冀州太原府(山西太原市)石門山(石門關上)。生二子:1文成批吳氏、2文盛。一說生二子:1道章、2道山。
二七世:文盛公(炳寬公次子)諱道山,字正義,生於商太戊三十三年丙子(西元前1605年),卒於商外壬八年己卯(西元前1542年),享壽六十四歲,葬於蒲州府(山西蒲縣)界下伴祖墳、龜形。妣貝氏、媯氏,生卒年未詳。葬於古冀州(山西太原市)石門關上。生一子:錦遙。一說生三子:1叨亮、2叨青妣宋氏、3叨明妣楊氏。
二八世:錦遙公(文盛公之子)諱叨亮,字明亮,號太常。生於商太戊六十三年丙午(西元前1575年),卒於商祖乙十六年辛亥(西元前1510年),享壽六十六歲,葬於山西省平定州(平定縣)長亭衙後。妣曾氏、米脂氏,生卒年未詳,夫婦同葬。生三子:1升吉、2升喜、3升和。
二九世:升吉公(錦遙公長子)字先江,號通財、遠名。生於商外壬十年辛巳(西元前1540年),卒於商沃甲十三年癸未(西元前1478年),享壽六十三歲,葬於古冀州(山西洪洞縣)出水蓮花形。妣程氏。生卒年未詳,夫婦同葬。生二子:1瑞明、2端明。
三十世:瑞明公(升吉公長子)字坤成,號鬻化,生於商祖乙十九年甲寅(西元前1507年),卒於商祖丁二十八年癸亥(西元前1438年),享壽七十歲,葬於山西省蒲州府(山西蒲縣)界河、蓮花形。妣程氏、古氏、任氏、生卒年未詳,夫婦同葬。生三子:1先柱、2先揚、3先輝。一說生三子:1案喜、2案臨、3案康妣袁氏。
三一世:先柱公(瑞明公長子)諱案喜,字茂常,號予昭、東明。生於商沃甲十三年癸未(西元前1478年),卒於商南庚十九年丙戌(西元前1415年),享壽六十四歲,葬於古冀州平定府(山西平定縣)長亭衙後。妣陳氏、吉氏,生卒年未詳,夫婦同葬。生三子:1源傳、2源俊、3源福。一說生二子:1智和、2智明妣曾氏。
三二世:源傳公(先柱公長子)諱智和,又名浪,字殷獻,號東山。生於商祖丁三十二年丁卯(西元前1434年),卒於商小辛七年甲戌(西元前1367年),享壽六十八歲.莽於古冀州蒲子國(山西蒲縣)自沙、金盆形。妣官氏、姒氏,生卒年未詳,夫婦同葬。生二子:1維益、2維宗。一說生三子:1劉繪、2劉縉妣李氏、3劉總妣甘氐。
三三世:維宗公(源傳公次子)諱繪,字賢,號元申。生於商盤庚三年壬寅(西元前1399年),卒於商小乙二十一年已酉(西元前1332年),享壽六十八歲,葬於古冀州瀏陽岩銅鼓村、金雞形。妣西梁氏,生卒年未詳,夫婦同葬。生二子:1新興、2新輿。
三四溃盒屡d公(維宗公長子)諱元遠,字明琳,號騰。生於商小辛十五年壬午(西元前1359年),卒於商武丁二十六年壬午(西元前1299年),享壽六十一歲,葬於古冀州瀏陽岩銅鼓村。妣芊氏、休氏、屠氏,生卒年未詳。葬古冀州沙溪梅花園。生三子:1建呂、2建音、3建福。一說生六子:1觀清妣寧氏、2觀唐妣費氏、3觀樹妣莊氏、4觀明妣張氏、5觀潮妣楊氏、6觀榜。
三五世:建呂公(新興公長子)諱月清,字觀榜,號虔。生於商小乙二十八年丙辰(西元前1325年),卒於商祖庚元年丙辰(西元前1265年),享壽六十一歲,葬於古冀州梁山縣界。公樂善好施,官授江陵縣尹。妣文氏、媯氏,生卒年未詳,夫婦同葬。生一子:寶招。一說生二子:1文楨、2文祥妣王氏、宋氏。
三六世:寶招公(建呂公長子)名文楨,字陳。生於商武丁四十年丙申(西元前1285年),卒於商廩辛元年丙申(西元前1225年),享壽六十一歲,葬於山西省梁山新嶺頂架上、金盆形。妣謝氏,生於商武丁四十一年丁酉(西元前1284年),卒於商庚丁元年壬寅(西元前1219年),享壽六十六歲,葬於山西省梁山縣新竹嶺腳下(新岑)、鹿子形。妣呂氏,生卒葬未詳。生子二:1辰福、2辰祿。一說生四子:1劉釜妣鄭氏;2劉符妣詹氏、張氏;3劉管妣楊氏;4劉簋妣林氏,孫氏。
三七世:辰祿公(寶招公次子)字元,號明萬。生於商祖甲二十年壬午(西元前1239年),卒於商帝乙十年已卯(西元前1182年),享壽五十八歲,葬於古冀州北城下、蓮花形。妣詹氏.生於商祖甲二十年壬午(西元前1239年),卒於商帝乙十五年甲申(西元前1177年),享壽六十三歲,葬於古冀州東城內。妣張氏,生卒葬未詳。生三子:1任朝、2任玉、3任授。一說生二子:1九錫妣朱氏、2九齡。
三八世:任玉公(辰祿公次子)諱九齡,字景。生於商庚丁十五年丙辰(西元前1205年),卒於商紂王元年丁未(西元前1154年),享壽五十二歲,葬於山西省太原縣、猛虎跳牆形。妣張氏,生於商庚丁十七年戊午(西元前1203年),卒於商紂王二十八年甲戌(西元前1127年),享壽七十七歲,夫婦同葬,妣媯氏,生卒葬未詳。生二子:1添禎、2添祥。
三九世:添禎公(任玉公長子)諱道總,字秉新,號名山。生於商帝乙二十三年壬辰(西元前1169年),卒於西周成王三年戊子(西元前1113年),享壽五十七歲,葬於山西省南源。妣甘氏,生於商帝乙二十三年壬辰(西元前1169年),卒於西周成王元年丙戌(西元前1115年),享壽五十五歲,葬於山西省榮中、雙蜂采花形。妣魏氏,生卒葬未詳。生六子:1樹湖、2樹漣、3樹鴻、4樹淦(樹銓)、5樹淮、6樹江。一說生二子:1伯億、2督億妣景氏、安氏。
四十世:樹鴻公(添禎公三子)諱伯億,字栽。生於商紂王二十五年辛未(西元前1130年),卒於西周成王三十六年辛酉(西元前1080年),享壽五十一歲,葬於山西省南城外霆山(雲山)、觀音坐蓮形。妣朱氏、任氏。生卒年未詳,與夫同葬。生二子:1登富、2登貴。
周朝、春秋、戰國
(約西元前11世紀至前221年)
周代,武王是後稷之後,姓姬名發。武王元年已卯(西元前1122年),因紂王無道,武王會諸侯伐商克之,三月十五日,武王登位於周(陝西西安市津水西岸)後稱西都,遷都於鎬(陝西西安市津水東岸),國號曰周。改祀曰年(至今稱年),色尚赤。以建子十一月為歲首,武王有治臣十人(周公旦召公奭太公望畢公榮公泰顛閎天散宜生南宮適其一婦人蓋邑羌也),相與夾輔。太公有六韜(文武龍虎豹犬),陳丹書,有敬勝怠,義勝欲,為萬世之約言。武王克繼文王緝熙敬止之意,中正以治天下,民心悅歸,建學養老,作大武之樂。至武王七年乙酉(西元前1116年),在位七年。武王崩,壽九十三歲。成王元年丙戌(西元前1115年),成王踐位,周公攝政,位塚宰,正百官,制禮作樂(同姓不婚,萬世不易),成王六年辛卯(西元前1110年),越裳氏來獻白雉,因海不揚波,意中國有聖人,於是來朝耳。使者迷其歸路,周公作指南車(即今之羅經),以導其歸路,示服遠人,以正四方(指南車中外通用,萬世永賴)。成王七年壬辰(西元前1109年),經營洛邑(河南洛陽市),謂之王城,是為東都(天下之中朝會諸侯在此)。遷禹王所鑄之九鼎,定於洛邑,前鎬京謂之宗周(以王業所由起),是為西都。王還居於鎬。至平王元年辛未(西元前770年),東遷洛邑。平王四十八年戊午(西元前723年),周代已有四百年矣。自平王四十九年(魯隱西元年)己未(西元前722年),孔子因魯史修春秋於此始,書春王正月,至敬王三十九年(魯哀公十四年)庚申(西元前481年)西狩獲麟止,為春秋代,共二百四十二年。又自敬王四十年辛酉(西元前480年)起至郝王東周君(秦莊襄王二年)癸醜(西元前248年)止,為戰國代,共二百三十三年。周代共三十七主,合計八百七十五年。甲寅(西元前247年)為秦莊襄王三年,贏政元年乙卯(西元前246年),秦始皇贏政登位。
四一世:登貴公(樹鴻公次子)諱篤慶,號萬明。生於周成王二十四年已酉(西元前1092年),卒於西周昭王十六年甲辰(西元前1037年),享壽五十六歲,葬於古冀州定陶縣。有譜載:封唐杜、平陽府任平縣改豕韋氏。妣狄氏,生於西周成王二十六年辛亥(西元前1090年),卒於西周昭王十八年丙午(西元前1035年),享壽五十六歲,夫婦同葬。妣呂氏,生卒葬未詳。生二子:1俊通、2俊達。一說生二子:1楚陽、2楚仲妣古氏。
四二世:俊通公(登貴公長子)諱楚陽,字啟兆,號綿。生於西周康王十七年已卯(西元前1062年),卒於周穆王二年辛巳(西元前1000年),享壽六十三歲,葬於山西省平陽府浮山。妣曹氏、田氏,生卒年未詳。葬古冀州浮山縣(古縣)旗形。生二子:1彥文、2彥武。一說生三子:1子壽妣林氏、2 子熊、3 子淋妣歐氏。
四三世:彥武公(俊通公次子)諱弼,名略,字子熊,號兔統。生於西周昭王二十四年壬子(西元前1029年),卒於周穆王二十二年辛醜(西元前980年),享壽五十歲,葬於山西省平陽府(臨汾市)南沖後。妣湯氏、巢氏,生卒年未詳。同葬於平陽府(臨汾市)朱溪(赤溪)。生一子:標林。一說生四子:1劉猛妣吳氏、2劉勇、3劉剛妣殷氏、4劉強妣顧氏。
四四世:標林公(彥武公之子)諱勇,字實,號積傳。生於西周穆王十年己醜(西元前992年),卒於西周共王十一年乙酉(西元前936年),享壽五十七歲,葬於山西省梁山縣南川。妣費氏,生於西周穆王十二年辛卯(西元前990年),卒於西周懿王十二年戊戌(西元前923年),享壽六十八歲,葬於山西省粱山縣赤山岩前。妣金氏,生卒葬未詳。生三子:1德勝、2德朋(一作德明)、3德腤(一作德暗)。
四五世:德朋公(標林公次子)諱建平,字夏,號道明。生於西周穆王四十年己未(西元前962年),卒於西周懿王二十五年辛亥(西元前910年),享壽五十三歲,葬於山西省石山縣。妣曾氏、任氏,生卒年未詳。葬於古冀州城埠。生一子:朝良。一說生三子:1敬堂妣石氏、2敬典、3敬培妣熊氏。
四六世:朝良公(德明公之子)諱經,字敬典,號鑒發,又號苗。生於周共王十二年丙戌(西元前935年),卒於西周夷王十六年壬午(西元前879年),享壽五十七歲,葬於山西省藻河。妣張氏,生於西周共王十二年丙戌(西元前935年),卒於西周厲王五年丁亥(西元前874年),享壽六十二歲,葬於古冀州龍亭。生二子:1廷樂、2廷聲。
四七世:廷聲公(朝良公次子)諱照燃,字美華,號合光。生於西周懿王二十五年辛亥(西元前910年),卒於西周厲王三十一年癸醜(西元前848年),享壽六十三歲,葬於山西省平陽府茅(茆)山縣。妣毛氏、董氏、張氏,生卒年未詳。妣均葬於浮山縣。生二子:1元振、2元拔。一說生二子:1之雄、2之望。
四八世:元振公(廷聲公長子)諱之雄,字福立,號日宋。生於西周厲王五年丁亥(西元前874年),卒於西周宣王十四年丁亥(西元前814年),享壽六十一歲,葬於古冀州其後裔有部份為穀氏。公於周襄王二十七年春秋魯文公二浮山縣茅田(茆田)。注:西元1971年原安澤、浮山兩縣合併為古縣。妣古氏、風氏,生卒年未詳,夫婦同葬。生二子:1勝清、2勝海。
四九世:勝海公(元振公次子)諱茂,名芳炳,字林枝,號淋之。生於周厲王三十七年已未(西元前842年),卒於周宣王四十年癸醜(西元前788年),享壽五十五歲,葬於山西省原浮山縣陳家村。妣楊氏,修氏、陶氏,生卒年未詳。同葬於山西省汶口龍坪。一說公與妣陶氏合葬浮山縣茆田,生二子:1平澴、2平源。
五十世:杜伯公(勝海公長子)名平澴,字恒,諱伯。生於周宣王十二年乙酉(西元前816年),此祖系累公三十三世孫。事周宣王,為上卿大夫,劉氏至此始顯其名;封邑於杜,以邑為氏,為杜氏;以邑為名,故號杜伯,(陝西長安縣有杜城,即為周杜伯之國)掛右將軍帥,聲譽顯赫.卒於周宣王四十三年丙辰(西元前785年),享壽三十二歲,葬於古冀州龍坪。王將無端殺害杜伯而非其罪,有友佐儒諫王,與爭之九,複之而王不許,卒殺杜伯。佐儒寧死不殉君,以正杜伯之無罪也。妣古氏,生卒年未詳,夫婦同葬。被誣冤殺,封地杜城被奪,其子隰叔奔晉,後世為晉國士師,因官名顯赫,故以官命氏,又為士氏。傳至五十六世祖士會公,亦晉國大夫,曾食邑於隨和範,又為範氏、隋氏,士會又名隋會和範會,死後諡號“武”,因稱範武子。故劉、唐、杜、範士原系同祖,皆劉累之後裔。
杜伯其人的真實性,不容懷疑,在《國語》、《左傳》和墨子《墨子》等典籍中都有提及。杜伯,為周大夫,事周宣王。杜伯的名字在以上典籍中都沒有提及,但在《太平廣記》中記載名恒,有族譜稱名獻、致祿,待考。“伯”乃對大夫的尊稱,《史記》雲:“周封五等:公、侯、伯、子、男”。虞、宋國為公爵,魯、晉、齊、衛、蔡、燕、陳、祀、薛等國為侯爵,曹、鄭國為伯爵,邾、呂、吳、越為子爵,許國為男爵。西周中前期,禮制儼然,諸侯少有譖越。後期王室衰微,各諸侯譖越頻出。周王封大夫,食邑某地,亦稱“伯”杜伯,為杜地(今陝西省西安市東南)的領主。西周初,武王崩,成王立(西元前1021年),周公輔政,唐地的劉累後裔做亂,被周公誅,成王戲言封叔虞於唐,又稱唐叔虞,叔虞之子燮即位,因境內有晉水,改稱晉侯。成王親政,封劉累後裔於杜,其後以國為姓,又稱杜氏,故史家多雲劉氏在周為唐杜氏。
杜伯之所以被廣為傳載,皆因其死。關於杜伯被殺的原因,有兩種說法:一種說法是,宣王在位間有童謠“月將升,日將沒;桑弓箕袋(箕草編的箭袋),幾亡周國”,讖女子亂政,有人操桑木做的弓和萁草編的箭袋,周王罹難,周國幾近滅國。於是周宣王下令全國禁弓矢,由上大夫杜伯專督此事。恰有山野婦女不明政令,進城售弓矢,遂被殺。自此宣王以為童謠之言已應,不究此事。周宣王四十三年(西元前785年)大祭,宣王夜夢美貌女子自西方來,入太廟攜太廟神主東去。宣王驚,知讖語未消,乃殺杜伯。杜伯臨死言曰:“吾君殺我而不辜,若以死者為無知則止矣,若死而有知,不出三年,必使吾君知之”。其三年,周宣王與諸侯在野外狩獵,日中,杜伯乘白馬素車,著朱衣冠,執朱弓挾朱矢,將周宣王射死車上。還又一種說法是周宣王有個寵妃叫女鳩,他看上了英俊的杜伯,就想方設法去引誘他,杜伯拒絕了女鳩的勾引。結果女鳩惱羞成怒,在宣王面前誣告杜伯欺侮她。周宣王聽信了女鳩的話,就把杜伯處死。這兩種說法,散見於《國語·周語上》、《墨子·明鬼下》、《太平廣記·報應十八》、《論衡·死偽篇》,在歷史小說《東周列國志》中第一章也以此開篇。《新唐書·宰相世系》載:劉氏“在周封為杜伯,亦稱唐杜氏。至宣王,滅其國。其子隰叔奔晉為士師,生士雲、士雲生倉模、倉模生士蒍、士蒍生伯缺、缺生士會”。考乎《國語》、《史記》,對隰叔論述不多,皆言杜伯被殺,其自隰叔奔晉為大夫,世為士師(職掌軍防),後世多襲此說。隰叔奔晉,時晉穆侯卒(西元前785年)晉殤叔元年(西元前784年)。妣西梁氏,生子二:1隰叔、2溫叔。
五一世:隰叔公(杜伯公長子)字良,號闡叔。生於西周宣王三十四年丁未(西元前794年),卒於周平王三十年庚子(西元前741年),享壽五十四歲,葬於山西省桃林。公避周難奔晉,受到晉國禮遇,後為晉士師(周代司管監察、獄訟之官)。以官為氏,改為士氏,是為士氏之始。妣章氏、胡氏,生卒年未詳。胡氏葬於山西省皇墩;章氏葬於山西省軍山。生二子:1士瀧、2士雲。
春 秋 代
春秋代,周平王四十九年(即魯隱西元年)已未(西元前722年)起,是時天子微弱,諸侯放恣,賞罰不行,故孔子因魯史,修春秋,以寓王法,始於已未年。按孔氏家譜及鑒史,俱雲周靈王二十一年(即魯襄公二十二年)庚戌(西元前551年)十月二十七日庚子日。孔子生周正十月,乃今之八月,至今廟祀,定於此日。其父名叔梁紇,為陬邑大夫,母顏氏,名征在,生孔子於魯昌平鄉(山東曲阜縣),其東有尼山連泗水,其母禱於尼丘山(聖諱宜避)。故名丘,字仲尼。生時麟吐玉書而來,雲水精之子,繼衰周為素王,年十九娶於宋開官氏。一歲而生子,名鯉,字伯魚(因魯昭公賜鯉於孔子,故名)。傳孫子思,名伋,年二十二設教杏壇,弟子日眾。至周敬王十八年己亥(西元前502年)曾參生,周敬王十九年庚子(西元前501年)孔子五十一歲,魯以孔子為中都宰(山東兗州府東平州)。辛醜(西元前500年)為司空,進為大司寇。甲辰(西元前497年)五十五歲,攝相事,三月魯國大治,因齊人歸女樂,三日不朝,孔子遂行,適衛如陳蔡葉楚諸邦,三至衛國,至周敬王三十六年丁巳(西元前484年)而反魯。《刪詩》(原三千篇刪存三百十一篇,因秦焚亡,存三百零五篇,三萬九千二百二十四字),《書》(孔安國作傳義五十八篇,二萬五千七百字),《定禮樂》(合為四十九篇,九萬九千零二十字),《贊周易》(貳萬九千壹百零七字),《修春秋》(謂之麟經壹萬八千五字),以教弟子作大學(聖經貳百零五字,其傳十章,壹千五百四十六字),《孝經》(十八篇),授曾子弟子蓋三千焉。身通六藝者七十二人(其名詳於綱鑒)。是孔子生民未有,而為時中之至聖,所謂儀範百王,師表萬世者也。至周敬王三十九年(即魯哀公十四年)庚申(西元前481年),獲膦絕筆,共二百四十二年,春秋已成,而亂臣賊子懼。至敬王四十一年壬戌(西元前479年)四月己醜日,大聖孔子卒,壽七十三歲,葬於曲阜立廟,至今百世後永為崇祀。
五二世:士雲公(隰叔公次子)諱桓,名維綱,字誠光,號將。生於周平王二年壬申(西元前769年),卒於周莊王八年壬辰(西元前689年),享壽八十一歲,葬於古青州(山東省)昌樂縣、蛇形。妣朱氏,生卒年未詳。葬於古青州山東省,青州府馬湖、蟹形。妣孔氏、易氏、張氏,生子四:1祿源、2祿清、3祿永、4祿祥。有說生七子:1倉模、2倉棋、3倉桔、4倉達、5倉通、6倉道、7倉遠。
五三世:倉模公(士雲公長子)諱祿源,名宗臣,字廣庭,號永明。生於周平王二十八年戊戌(西元前743年),卒於周莊王十五年已亥(西元前682年),享壽六十二歲,葬於山東省究州府泗水縣。注:兗州周朝為魯國,漢為山陽郡,宋更名兗州,今為兗州縣。泗水縣古為卞明國,隋改今四水縣。妣由氏、鄒氏,生卒年未詳。同葬於山東省兗州府汶上縣。生十一子:1榮文、2榮武、3榮職、4榮振、5榮康、6榮秀、7榮財、8榮茂、9榮信、10榮吉、11榮華。一說生二子:1士蔿,2士龍。
五四世:士蔿公(倉模公之子)諱榮信,字世郎,又字傅,號太光。生於周桓王四年乙丑(西元前716年),卒於周惠王十七年辛酉(西元前660年),享壽五十七歲,葬於山西省汾州府南衙封士氏。公於周惠王六年(春秋魯莊王二十三年)庚戌(西元前671年)為晉大夫,周惠王九年(魯莊公二十六年)癸醜(西元前668年)為晉大司空,佐晉獻公城絳,(繹是晉都城為繹縣,屬山西平陽府),以深其宮,晉君無患,謀略顯於當時也。妣易氏、謝氏,生卒年未詳。同葬於山西省平陽府朱溪、坐西向東。生六子:1封誥、2封謹、3封祥、4封璋、5封諒、6封詠。一說生三子:1士縠、2士缺(字成伯)、3士吉(其後裔為士吉氏)。
五五世:士縠公(士蔿公長子)字封誥,號伯缺。生於周莊王十年甲午(西元前687年),卒於周頃王元年癸卯(西元前618年)三月二十八日,享壽七十歲,葬於山西省汾州府藍田。年丙申(西元前625年)為晉司空,(周代為六卿之一,司掌水土,為後代工部之始),公會諸侯及魯公孫敖,盟於垂隴,晉討衛故也,公堪其事。春秋記載公能勝任結盟之事,周襄王三十三年(魯文公八年)壬寅(西元前619年),晉襄公任命公為中軍元帥。妣鐘喻氏,生於周莊王十二年丙申(西元前685年),卒於周匡王三年辛亥(西元前610年),享壽七十六歲,夫婦同葬。生二子:1士會、2士倉。一說生二子:1萬忠、2萬金妣朱氏。一說生三子:1星亮、2星開、3星輝。
五六世:士會公(士縠公長子)名星亮,字萬忠,號千秋。又字季,範武子,即範會、範氏受姓之祖。春秋時晉國人。祖士蒍,佐晉獻公定策,盡滅桓、莊之族及遊氏,升大司空。西元前636年,晉人殺懷公。公子重耳出亡十九年後歸國嗣位,是為晉文公。大會群臣,行複國之賞,賞分三等。士會雖無從亡之勳,但心儀重耳,嘗輔以謀議,故敘列二等之賞。西元前632年,晉、楚爭霸,戰於城濮(今山東鄄城西南),楚軍敗績,晉文公稱霸。是役,士會代舟之僑為戎右將軍,其名始入《春秋》。
周襄王三十二年,晉襄公死,其子年幼,欲立其弟公子雍為王。大臣趙盾派士會出使秦國,迎襄公弟公子雍回國繼位,因襄公夫人阻撓,趙質中變,改立襄公兒子夷皋為王。秦晉為此交戰,秦軍大敗,士會亦只好留秦。秦項王四年,秦代晉,晉使人偽降,接士會歸晉,有子留秦。會生三子,惟留秦者,複為先祖劉累之姓姓劉。
正如宋人鄧名世在《古今姓氏書辯證》中所說:“劉姓出自祁姓陶唐之後,生子有紋在手,曰劉累,因以為名。能擾龍,事夏王孔甲,為禦龍氏。商高宗武丁時,徙封豕韋,又為豕韋氏。商末徙封於唐。居堯之故墟,又為唐氏。周成王滅唐,封其後於杜陵,又為杜氏。杜伯事周宣王,無罪見殺,其子隰叔奔晉,生士會有功,因官命氏,又為士氏。生成伯缺,缺生武子會(士會),魯文西元年,晉人使士會迎公子雍不得入,士會遂留事秦。晉靈公八年,晉召士會歸晉.其子孫處秦者為劉氏”。據劉氏族譜載:“士會歸晉,有子留居於秦,援累祖之姓複為劉氏。至六十八世即定公名夏,內總朝政,外供軍旅,魯昭西元年,天王使公勞趙盂於穎館於洛訥,接談之間,知神怒民判,人皆推定公知人料事之哲,信不誣也”。定生莊公明,明生申公遠,遠生文公陽,陽生成公清(劉邦曾祖父劉清)。戰國時劉氏隨秦伐魏,為魏所獲,仕魏,為大夫,秦滅魏,徙大樑都於豐。“清生豐公仁浩,葬虔州城東。生子曰顓,字執嘉,生四子:曰伯、仲、邦、交,伯公早殤,生子曰信,未冠夭殤,邦名曰季,即我高祖皇帝矣”。清卒葬此,墳墓至今猶存,人稱“漢皇林”。(注:漢皇林在今江蘇豐縣金劉砦村)。
西元前621年,晉襄公死。子夷皋年幼,國內發生立長立嫡之爭。執政趙盾欲立文公之子、襄公之庶弟公子雍為君。其時,公子雍在秦國為人質。遂遣先蔑、士會赴秦迎雍。既行,趙盾因畏國人責難,卒然變計,改立夷皋為君,是為晉靈公。但此時先蔑、士會已經到了秦國都城。秦國派白乙丙率車駕四百乘送公子雍入境,止於令狐(在今山西臨猗西)。趙盾聞知,乃自將中軍,屯於堇陰。秦國以為晉師前為迎雍,故不加戒備。詎料,趙盾引軍於夜間劫秦營,秦軍大潰。白乙丙力戰得脫,公子雍則死於亂軍之中。先蔑、士會見狀,不敢歸晉,不得已從秦師而返。士會在秦不與先蔑相見。或曰:“子能興之俱亡,而不能見於此,焉用之?”。士會曰:“吾與先蔑同罪,非慕其義而從之,又何見焉!”。蓋責先蔑位列六卿,而不能匡諫於前,且俱出奔,惡有黨也。
西元前615年,秦康公銜令狐之恨,自統大軍,以士會為參謀,渡過黃河,攻晉邑羈馬(今山西永濟南),拔之。趙盾合報,卒晉軍紮營於河曲。用臾駢之策,深溝高壘,固守不戰。康公求戰不得,問計於士會。對曰:“趙氏新任一人,姓臾名駢,此人廣有智謀,今日堅壁不戰,蓋用其謀,以老我師也。趙氏有側室子穿,乃襄公之愛婿,有寵而驕,恃勇而狂,未諳軍旅之事,聞此番求為上軍佐,趙盾未從其請而以臾駢為之。趙穿懷恨在心,故僅以私屬從行,附於上軍,意在奪臾駢之功也。若我以輕兵挑其上軍,臾雖欲堅守不出,穿必恃勇來追,因之而戰,不亦可乎?”。康公從其謀。果然不出士會所料,趙穿傲上,不秉將令,率私屬百乘迎戰。秦軍佯敗誘退,穿追之不及而返。怒罵臾駢畏死,不肯協力同追。複又整軍驅車出營追逐秦師。盾聞訊大警,曰:“狂夫獨出,必為秦擒,不可不救也!”。乃令三軍並出,方截得趙穿而歸。秦師旋得諜報,晉軍謀在河口設伏,以堵秦歸路。士會審時度勢,恐為晉所乘,乃勸康公連夜改道退軍。在行進中攻擾晉之瑕邑,經桃林塞全師而歸。
翌年,晉患秦用士會,乃於諸浮集六卿而議之。趙盾歎曰:“士會在秦,賈季在狄,難日至矣,若之何?”。郤缺①曰:“士會能賤而有恥,柔而不犯,其智足使。且奔秦非其罪也。欲除秦害,先去其助,宜召回士會為是”。盾曰:“秦方寵任士會,請之,必不從。何計可複之?”。臾駢舉魏壽餘,曰:“此人頗能權變,使之詐降於秦,乘間誘歸士會,當可成功”盾從之。臾駢夜叩壽餘之門,告以六卿所議及招士會之策。壽餘應允。次日,趙盾以靈公命,使壽餘督有司出戍黃河邊境。壽餘佯裝抗命。盾亦作態佯怒,命韓厥搜捕壽餘府第,系其妻孥而故意縱壽餘逃走。壽餘連夜遁往秦國,見秦康公哭訴請降。士會在旁不置一詞。康公以問士會,對曰:“晉人多詐,未可輕信也。果是真降,當以何物為憑?”。壽餘於袖中出一文書,乃魏封邑土地、人民之冊,語康公曰:“明公能收容壽餘,願以食邑奉納”。康公在猶豫間,壽餘急以目眄士會,且躡其足。士會身雖在秦,然亦心戀故土。見壽餘之態,己陰會其意。遂封康公曰:“河東諸城,再無大於魏邑者,若得魏據而扼之,以漸收河東之地,亦是長策。只恐魏有司懼晉之討,不肯來歸耳!壽餘曰:“魏有司名為晉臣,實乃壽餘之私屬也。請遣一熟知晉情之人,隨我前往曉諭。明公率一軍屯於河西,遙為聲援,必可成功也”。康公許之,顧士會曰:“卿熟諳晉事,須同寡人一行。既至河口,安營已畢,前哨報:“河東有一枝軍屯紮,不知何意?”。壽餘曰:“此必魏人聞有秦軍,故為備耳!彼未知臣之在秦也,誠一東方之人,熟知晉事者,與臣先往諭以禍福,不愁魏有司不從”。康公命士會同往。士會頓首辭曰:“晉人虎狼之性,暴不可測,倘臣往諭而從之則可,萬一不從,拘執臣身,君複以臣不堪任使,加罪於臣之妻孥,非徒無益於君,而臣之身家枉被其殃,九泉之下,可追悔乎?”。康公曰:“卿宜盡心前往,若得魏地,重加封賞;倘被拘留,寡人當送還卿之家口,以表相與之情”。遂與士會指黃河為誓。士會乃隨壽餘歸晉。後康公果然送還士會妻孥歸晉。士會感康公之義,致書稱謝,且勸以息兵養民,各保四境。康公善之。從此,秦、晉間互不加兵者幾二十年之久。
西元前601年,士會將上軍,始為晉六卿。
西元前597年,楚攻鄭。晉景公謀救鄭,拜荀林父為中軍元帥。士會為上軍主將,郤克佐之,發兵車六百乘救鄭,及至黃河口,谜檲螅亨嵄粐拢炔恢粒呀党3熐覍⒈睔w矣。士會語林父曰:“救之不及,戰楚無名,不如班師,以俟再舉”。林父善之,欲返。中軍副帥先穀沮之,偕趙同、趙括引軍渡河迎戰。諸帥不得已而從之,三軍並濟黃河。晉、楚戰於鄴(在今河南武陟東南),終因晉軍將帥不能相協,各行己意,輕敵無備而為楚軍所敗。晉中、下兩軍潰不成列,敗兵渡河爭船,自相殘殺,舟中指盈可掬。惟上軍不敗。蓋士會預為之備,令上軍諸將各率所部兵眾,依託敖山之險,七處設伏,士會又親自引軍殿后,軍容整肅,楚不敢逼。直待中、下兩軍殘部餘眾盡渡黃河,方始整旆而還。
西元前593年,士會率師攻滅強鄰赤狄之甲氏、留盱及留盱所屬鐸辰諸部。自此赤狄之土,盡歸於晉國。
時晉國歲饑,盜賊蜂起,執政荀林父患之。訪國中之能察盜者,得郤雍。此人善於億逆,嘗遊市井間,日獲盜數十人,市井怵懼而盜患愈滋。大夫羊舌職謂林父曰:“如今盜未盡獲而郤雍之死日將至矣!”。林父問其故,封曰:“子恃郤雍一人之察,然不能盡滅群盜。而群盜合力則可以置郤雍於死地也,不死何為?”。越數日,郤雍偶行郊外,群盜數十人合而攻之,割其頭以去。林父憂憤成疾,不久亦死去。景公聞羊舌職之言,召而問弭盜之策。對曰:“弭盜之方,在乎化其心術,使之知廉恥,非以多獲為能也。君如擇朝中之善人,使顯榮之於民上,彼不善者將自感化,何盜之足患哉!”景公又問:“今吾國中善人何為最?卿試舉之”。對曰:“無如士會。其為人,言依於信,行依於義,和而不諂,廉而不矯,直而不亢,威而不猛,君必用之”及士會滅赤狄還,景公以士會之功,奏聞於周定王,定王賜士會黻冕之服,位上卿。代林父為中軍元帥,且加大傅之號,改封於範,是為範氏之始。
士會將緝盜科條盡行刪削,專以教民勸化為務。於是晉國之盜多逃於秦國。是年冬,晉景公又使士會平定周王室之亂。定王享以諸侯之禮,以示優寵。士會歸而益求典禮之制,以修晉國之法。
西元前592年,晉君使郤克征會於齊。郤克固有跛足殘疾,適為齊侯母夫人窺見,被恥笑,受辱而歸,怒不可遏。日夜向景公言伐齊之利。士會患之,語士燮曰:“吾聞之,千人之怒,必獲毒焉。夫郤子之怒甚矣,不快心以逞於齊,必發怒於晉國內。不得政,何以逞怒;餘將致仕焉,以成其怒,冀其無以內易外也。爾勉從二三子以承君命,唯敬”乃告老,讓之以政。若干年後,趙文子②與叔向同遊於晉墓地九原。趙文子曰:“死者若可起也,吾誰與歸?”叔向曰:“其陽子乎?”文子曰:“夫陽子行廉直於晉國,不免其身,其智不足稱也”叔向又曰:“其狐偃舅犯乎?”文子曰:“夫舅犯見利而不顧其君,其仁不足稱也”叔向曰:“子意屬誰?”文子曰:“唯範武子,納諫不忘其師,言身不失其友,事君不援而追,不阿而退”。
注:①郤,讀音xì(戲),古姓,封於鄙地,因地名而得此姓。②趙文子,即趙武也。來源:《範氏歷代先賢史料》(景範教育基金會編)
妣龍、周、潘氏,生卒年未詳。同葬於山西省山寺。生六子:1拱和、2拱科、3拱昭、4拱照、5拱盛、6拱得。一說生三子:1士燮、2士軾、3士魴。
五七世:士燮公(士會公長子)字拱昭,號忠信。西元前593年秋,士會告老。士燮進入六正行列,任上軍佐。士燮作為範氏宗子,在六正中排名第四。士會退休後至少還活了四年,有他在,兒子在晉國政壇的日子自然比較好過;士會也反復教導兒子為人要恭敬、低調、為自己身後範氏在晉國的安全著想。而士燮是孝子,牢牢記住父親的教誨,迅速從一個活潑機敏的青年成長為一位老成、穩重的政治家,牢牢記住父親的教誨,並奉行於終身。擔任上軍佐時期,士燮還是明顯表現出他作為一個青年才俊固有的才智與幹勁。
前588年,晉景公增設三新軍,晉國共12卿,士燮職務不變。
前583年左右,中軍佐荀首去世,士燮升任上軍將;約於此年,晉國減新軍為一軍,晉國公司均八卿。
前577年左右,中軍佐荀首去世,士燮升任中軍佐。
前574年六月9日(戊辰),士燮去世。享壽六十七歲,葬於古青州西城外、白鹿伴松形,因食邑於範為範氏,又名範文子。妣彭氏,妣司馬氏,生卒年未詳。葬於山東省漢州府朝城。後人對其像贊曰:“凱旋歸國,甘步後塵,之反不伐,公貽其人”。妣柳氏、伍氏,具封夫人,歿後與公合葬九原祖墳。生五子:1報江、2報聯、3報時,一說(報睦)、4報淮、5報盛。
五八世:報聯公(士燮公次子)諱福,字遠。生於周匡王四年壬子(西元前609年),卒於周景王五年辛酉(西元前540年),享壽七十歲,葬於古青州(山東濟南市)城外、張公伴椅形。妣呂氏,夫婦同葬。生一子:致祿。
五九世:致祿公(報聯公之子)字光,生於周簡王六年辛巳(西元前580年),卒於周景王二十五年辛巳(西元前520年),享壽六十一歲,葬於古青州(山東濟南市)龜形。妣尹氏,生卒年未詳,夫婦同葬。生五子:1宗仁、2宗義妣王氏、3宗禮妣周氏、4宗智妣千氏、5宗信妣餘氏一說生三子:1試集、2試玉、3試茂。
六十世:宗仁公(致祿公長子)名試集、號廣定,生於周靈王十八年丁未(西元前554年),卒於周敬王十四年乙未(西元前506年),享壽四十九歲,葬於古青州樂昌縣、蛇形。妣楊氏,夫婦同葬。生三子:1大化、2大爵妣黃氏、3大祿妣賈氏)。
六一世:大化公(宗仁公長子)字富,號太光。生於周景王十五年辛未(西元前530年),卒於周貞定王(貞王)二十四年丙申(西元前445年),享壽八十六歲,葬於古青州曹州府觀成縣。妣吳氏,葬於山東省曹州府定陶縣。生一子:閔鴻。
戰 國 代
戰國代,自周敬王四十年辛酉(西元前480年)起至安王(西元前401年至西元前376年)時,周室微弱,諸侯莫朝,多僭稱王。先九國,加宋、衛。後七國:秦、齊、楚、燕、趙、韓、魏爭雄。至周顯王十六年戊辰(西元前353年),孫臏學兵法有能,齊威王用以為師,伐魏以救趙。周顯王十九年辛未(西元前350年),秦孝公發憤修政,欲以強秦徙都於咸陽(陝西長安西北),用商鞅廢井田,開阡陌,伐魏獻河西安邑(山西夏縣)於秦,魏徙大樑(河南開封市)。周顯王二十三年乙亥(西元前346年)子思至衛,言於衛侯曰:聖人官人如用木,取其所長,而棄其所短。衛侯自以為是,不聽而去,作中庸以授孟子。孟子,鄒人,名軻,受業於子思。周顯王三十三年乙酉(西元前336年),梁惠王卑辭厚禮以招賢,孟子至梁,後適齊。周顯王三十六年戊子(西元前333年),蘇秦說六國,合從以擯秦,以蘇秦為從約長,並相六國,秦使公孫衍伐趙,蘇秦去趙適燕,從約皆解。周顯王四十一年癸巳(西元前328年),秦客卿張儀前與蘇秦俱事鬼穀先生,學從橫之術,伐魏取蒲陽(山西臨汾市),儀歸而相秦。周郝王元年丁未(西元前314年),孟軻去齊,秦伐齊、韓、楚、燕、趙,有齊孟嘗約韓、魏以伐秦,其時從橫之術,遍於天下,辯詐相尚,不可勝載,而儀、秦、衍為最著。秦使張儀說六國,連橫以事秦。秦惠王卒,諸侯複合從以攻秦,斯時從人言從(以六攻一為從),橫人言橫(以一攻六為橫),獨孟子一人言仁義以去利,欲正人心息邪說,拒詖行放淫詞,以挽戰國之風。至郝王東周君(秦莊襄王二年)癸醜(西元前248年)止,共二百三十三年,為戰國代。周終而秦代繼也。
六二世:閔鴻公(大化公之子)字燮,號士伯。生於周敬王八年已醜(西元前512年),卒於周貞定王(貞王)十七年已醜(西元前452年),享壽六十一歲,葬於山東省曹州府定陶縣。妣司馬氏,葬於山東省漢州府朝城。生二子:1晉、2珍妣魯氏、曹氏。
六三世:晉 公(閔鴻公長子)字皋,號臬。生於周敬王二十八年己酉(西元前492年),卒於周考王四年甲辰(西元前437年),享壽五十六歲,葬於山東省武定府濱州臺山下。晉成公封皋,為上軍元帥,任東昌府範縣。妣溫氏,生卒年未詳,夫婦同葬。生三子:1富仙、2富仁、3富任。
六四世:富仙公(劉晉公長子)諱暢,字璜,又字美榮,號鞅。生於周元王五年庚午(西元前471年),卒於周威王二十一年丙子(西元前405年),享壽六十七歲,葬於古青州西城外、白鹿伴松形。妣彭氏、胡氏,生卒年未詳,與夫同葬。生四子:1貴龍(貴瀧)、2貴文、3貴鳳、4貴舞。一說生二子:1鳴魁妣梁氏、郭氏、2鳴甲。
六五世:貴文公(富仙公次子)字鳴甲,諱元瑞,留秦不歸,其後裔從此即改姓劉氏,其第十一代孫劉邦,於西元前206年即漢朝開朝皇帝位,曰:“漢高祖”。生於周貞定王(貞王)十七年已醜(西元前452年),卒於周安王七年丙戌(西元前395年),享壽五十八歲,葬於古青州東昌府荏平縣。妣歐陽氏、胡氏,生卒年未詳,夫婦同葬。生六子:1劉得,2劉開、3劉閏、4劉玉、5劉修、6劉鬥。
六六世:劉得公(貴文公長子)字銘宗,諱松,又字摯,號接近、柱珍。生於周考王九年己酉(西元前432年),卒於周烈王四年己酉(西元前372年),享壽六十一歲,葬於古青州東昌府荏平縣、金雞形。妣朱氏、紀氏,生卒年未詳,夫婦同葬。生三子:1璋禮、2璋秀、3璋華。
六七世:璋秀公(劉得公次子)字文先,諱忠田,又字丐,號蚠、宏開。生於周威王十六年辛未(西元前410年),卒於周顯王十七年已巳(西元前352年),享壽五十九歲,葬於山東省曹州府西城外黃公墓。一說:(公由秦移居江寧南門外長坑,即江蘇南京市江寧縣)。妣李洪氏,丁氏,生卒年未詳。二妣葬於文先公墳墓右手邊、坐東向西。生二子:1金盛、2金葛。一說生二子:1柏仲、2柏茂妣吳氏。
六八世:金盛公(璋秀公長子)名夏,字青美,號西道。生於周安王十一年庚寅(西元前391年),卒於周顯王三十八年庚寅(西元前331年),享壽六十一歲,葬於山東觀城縣。妣李氏、陳氏,生卒年未詳。二妣均葬於古青州曹州府漢州。生五子:1榜明、2榜勳、3榜炤(榜照)、4榜傑、5榜熙。
六九世:莊 公(金盛公長子)字榜明,名盛臣,號盛昌。生於東周烈王三年戊申(西元前373年),卒於周郝王三年已酉(西元前312年),享壽六十二歲,葬於古青州樸州觀成縣東城外響水、上水龜形。妣郭氏、何氏,生卒年未詳,夫婦同葬。生三子:l顯科名遠、2顯和名尹、3顯秋。一說生三於:1夢清、2夢祖妣古氏、3夢文妣祖氏。
七十世:申 公(莊公長子)名遠,字顯科,諱夢清,又名詠立。生於周顯王十三年乙丑(西元前356年),卒於周郝王十五年辛酉(西元前300年),享壽五十七歲,葬於古青州樸州觀成縣東城外響水、上水龜形。妣吉氏葬於龜形下、妣蘇氏,生卒年未詳,夫婦同葬。生三子:劉文、劉寅、劉源。一說生七子:1思瀧2思萬,3思能,4思安、5思玉、6思開、7思茂。
七一世:文 公(顯科公五子)名陽,字思瀧,又字盛春,諱喬,號審量。生於東周顯王三十四年丙戌(西元前335年),卒於周郝王三十七年癸未(西元前278年),享壽五十八歲,葬於山東省濟南府西、蓮花形。妣楊氏生卒年未詳。原葬於山東省濟南府西城外、蓮花形,後移葬河南省鄭州榮陽縣。生二子:1劉哀、2劉成。一說生四子:1恩春、2恩盛、3恩柏、4恩楨。
七二世:成 公(文公次子)名劉清,諱恩盛,字燃,號果齋。生於周慎王五年乙已(西元前316年),卒於秦昭襄五十六年庚戌(西元前251年),享壽六十六歲,殉葬於徐州府碣山縣東南金劉寨(今豐縣)、上水遊魚形。妣李氏,生於周郝王四年庚戌(西元前311年),卒於秦昭襄五十六年庚戌(西元前251年),享壽六十一歲,夫婦同葬。妣程氏,生卒年未詳。生二子:1劉豐名榮、字仁號(一作仁浩);2劉發、字仁紀。
劉清之父親從秦國遷到魏國後,受到魏國的優待和信任,官任魏國的大夫。居住在魏國首都大樑(河南開封市),劉清就是在這裏出生的。秦嬴政十六年(西元前231年),秦國滅亡魏國後,就強迫大粱的居民向東遠遷到泗水郡沛縣豐亍_@就是劉向所說的:“秦滅魏,遷太梁都於豐”。劉清就率領這支剛從秦國遷移到到大樑不久的劉氏家族,隨大樑居民一起再從河南開封遠距離遷徙到沛縣,落足於豐邑中陽裏力村疃(江蘇豐縣趙莊金劉砦一帶)。此後,劉清的後裔一直定居於此,子姓日繁,家財富有,好善樂施,深得仁者以財發身之義。並一朝顯貴,成為漢帝國的皇族。劉清也被後人公認為豐沛劉氏(也稱古豐劉氏)的開基始祖。劉清當年遷到力村疃後,為了避免秦朝的迫害(因為劉清的父親是魏國大夫,劉氏家族也就屬於秦國要防患的對象),曾隱姓埋名,改姓金氏,改名叫金流、金燃,後來時間長了,大難己過,金流便又恢復劉姓,仍名劉清。因曾改姓金,又複姓劉,劉氏宗族遂把他們所屬住的力村疃改名為“金劉莊”,以作紀念。直到抗日戰爭時期,因人們在此挖土築砦,金劉莊才改稱為“金劉砦”。劉清終老於金劉莊,並葬於該莊。關於劉清的下葬,當地還流傳著一個美麗的傳說“螞蟻圓墳”、“鳳凰點穴”。如今,劉清那神奇的天然墳塚,歷經幾千年的風吹雨打,仍然聳立在江蘇豐縣金劉砦漢皇祖陵園中。近年來,在當地政府和劉氏族入的共同努力下,劉清之墓又修葺一新,並被政府列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供天下劉氏子孫憑弔,金劉砦也因此成為海內外廣大劉姓子孫尋根問祖的勝地。
七三世:豐 公(成公劉清長子)名榮,字仁浩。劉榮乃漢高祖劉邦之曾祖父。生於周郝王二十年丙寅(西元前269年),八月十五日子時,一說八月十日,卒於秦始皇嬴政十五年已巳(西元前205年)十月二十日未時,享壽六十四歲,俾仙人引葬於江西贛州府甯都縣甯都鄉太華山銅鼓村龍穴中、人形臍穴、坐東向西。一說(生葬於清泰鄉淩雲山衙鼓洞)。此祖系累公五十六世孫也。曆世修家,富有百萬,榮公生平積德,樂善好施,賑濟貧家,有恩與人,至資財施盡,時天降福德仙家化人,試向與公求借,公己無金,即將自帶之璧給予仙,仙人自言家住江西贛州府甯都縣甯都鄉太華山銅鼓村,一說清泰鄉淩雲山衙鼓洞。約期明年八月十五日(望日)請駕到舍,則將璧奉還(完璧歸還)。公如約至期攜孫劉邦同往太華山遊,比至,果見景致清幽,雅趣盎然;仙設席宴請,榮公假寐於座;邦公倏見山岩欲墜,急走十二步一跌,起而再走十二步又一跌;時邦公未成童,回看並無屋字,只有墳塋(墓),仙人已在山頂呼龍;榮公竟生葬於龍穴中、人形臍穴(仙人引葬)、坐東向西。後邦公得天下,傳二十四帝,皆此穴之所蔭也。至今,祖墳可遠見而不能近登,每逢清明日,多數白鶴棲於墳頂,裔孫只得在山下遙為拜祭而己。此墳載一統志,鈴記日有千人朝拜,夜有萬盞明燈,朝朝風掃地,夜夜月行鈄,至今所去祖墓墳前之路,地名樽在右狗村、菜花村、金灘村,地勢人形結穴、戌山辰向,後裔繁衍,俾熾俾昌、人文交泰,皆此祖在天之靈也。妣趙氏,生卒年未詳,葬於古徐州(江蘇)南京市鎮江府、黃龍出洞形。妣梁氏,生卒年未詳,葬於沛縣萬路鄉、獅形、坐西向東。生二子:1劉煓、2荊王劉賈,絕嗣的父親。
秦 朝(西元前221至前207)
秦代,始皇姓嬴,實姓呂,名政,秦莊襄王之子也,乙卯(西元前246年)至庚辰(西元前221年)在位二十六年統一華夏,稱帝於咸陽(陝西咸陽市東北二十裏),定為水德,改以建亥十月為歲首,自以為德兼三皇,功過五帝,更號為皇帝,自稱曰朕。秦始皇執政期間,廢封建,置郡縣,官臣由朝廷任命,置九卿,統一律令,全行秦法,度量衡官制,統一文字,收天下兵器,作阿房宮(聚九國之婦女),焚書坑儒(禍自此始),使蒙恬造筆,築萬裏長城(功在萬世),自臨洮(甘肅岷縣)起至遼東止(遼寧東部),延袤(延長也。袤音茂,南北曰袤)有萬餘裏之險,可以固國。以為子孫帝王萬世之業也,至今呼天子則稱皇帝萬歲者,自此始也。從全國富豪於都咸陽,以防反動,禁私學以鉗制人民思想,興建水陸交通,嚴刑峻法.徭役繁與,人民不堪貧荷,賦稅荷重,肆行誅戮,激起民變,至始皇三十七年辛卯(西元前210年),稱皇帝十二年而崩。自嬴政元年乙卯(西元前246年)至始皇三十七年辛卯(西元前210年),秦始皇在位共三十七年。壬辰(西元前209年)秦二世胡亥登位,至秦二世三年甲午(西元前207年),胡亥在位三年。乙未(西元前206年)秦子嬰接位,在位不到一年,投降漢王劉邦。自秦嬴政元年乙卯(西元前246年)起至秦子嬰元年乙未(西元前206年)而終,共計四十一年。高祖元年乙未(西元前206年)漢高祖劉邦登皇帝位。
七四世:太一皇煓公(豐公長子)名昴,字執嘉,號顯初又號太平,即劉邦之父,漢朝著名的太上皇。劉煓年輕時就仁愛俠義、豪爽灑脫,愛酤酒賣餅、鬥雞蹴鞠,又喜歡結交市井豪傑、江湖朋友。劉煓平時為人也樂善好施,頗有乃父豐公的風範,因而深受當地鄉鄰的敬重,被人們尊稱為“太公”。生於周郝王四十四年庚寅(西元前271年)八月十五日午時,卒於漢高祖十年甲(西元前197年)五月,享壽七十五歲,葬於古雍州(陝西)西安府臨潼縣萬年城東北陵,一說葬於山西太原府城外烏鴉落洋形穴。秦二世元年壬辰(西元前209年)子邦為沛公時,尊煓公為太公,高祖六年庚子(西元前201年)夏五月,邦公登皇帝位,尊太公為太上皇。自高祖元年乙未(西元前206年)高祖受封漢王至高祖十年甲辰(西元前197年),煓公享天子之尊養凡十年。妣李氏名媼嫦,諡孟康,高祖登皇帝位後,追尊為昭靈夫人,生於周郝王四十四年庚寅(西元前271年),卒於秦始皇三十一年乙酉(西元前216年)五月享壽五十六歲,葬於古徐州(江蘇徐州市)沛縣、仙人騎鶴形,坐南向北。妣王氏,生卒年未詳,與李氏同葬。生四子:1劉伯、2劉仲、3劉季、4劉交。
劉伯早殤,妣吳氏一說(彭氏),其子劉信封羔頡侯。劉信也無子早死,劉邦就把庶長子劉肥過繼給長兄劉伯為嗣。次子劉仲(又名劉喜)妣馬氏,一說(陳氏),漢朝建立時封為代王,他的兒子劉濞後來又被封為吳王。第三子劉季,就是劉邦。第四個兒子劉交字遊,妣鐘氏、吳氏,一說(粱氏),漢朝開國後被封為楚元王,南朝宋劉裕就是劉交的後代。劉邦建立漢朝後,劉煓被尊為太上皇,劉氏家族也舉家從古豐邑遷到長安皇宮居住。
劉邦做皇帝後,接受部下婁敬定都關中的建議,把國都遷到了長安,並因此賜婁敬姓劉,另外還賜項伯的族人姓劉。劉邦封自己的部下劉富為紅(今安徽蕭縣西的紅亭)侯,劉富的子孫後來就以地名為姓氏,稱為紅氏。五代時,吳越王名叫錢劉,那裏的劉氏為了避他的名諱,改劉姓為金姓,成為金姓的另一支。
西漢王朝(西元前206年-西元25年)
漢高祖(前206至前194) 漢高祖劉邦,性情豁達大度,知人善任,起初參加由陳勝,吳廣帶領的起義,後加入楚國的陣營,趁另一位將軍項羽,和秦的大軍打拉鋸戰,沒有秦國主力和他的軍隊對陣之餘,第一個攻進秦國的首都咸陽,滅了秦朝,被楚霸王項羽封為漢王。並以蜀地為基地,和項羽展開了長達四年的楚漢之爭。劉邦在文有張良,武有韓信,後方有蕭何的輔助下,終於把項羽的軍隊包圍在垓下設下十面埋伏,項羽突圍不果,自殺於烏江邊。劉邦消滅了項羽後,統一了中國,建立漢王朝,自此中國地理歷史上再次統一,為以後的強大建立了基礎。 劉邦漢朝開國皇帝,著名政治家、軍事統帥。字季。沛縣(今屬江蘇)人。曾在咸陽(今陝西咸陽東北)服徭役。秦末,為沛縣泗水亭長。送本縣刑徒往驪山(今臨潼東南),途中將刑徒釋放,自匿於芒、碭山澤間(今河南永城東北)。秦二世元年(前209)九月,受蕭何、曹參等推舉,據沛縣反秦,稱沛公,聚兵3000人。二年四月,投項梁,屢與項羽協同作戰。項梁死,劉邦被封為武安侯、碭郡長。後九月,奉令收集陳勝、項梁散卒西向攻秦。僅率數千人自碭郡出發,轉戰半年,兵始逾萬。三年七月,克宛城(今南陽)。自此攻撫兼施,順利挺進至霸上(今西安東南)。漢王元年(前206)十月入咸陽,滅秦(見秦末農民戰爭)。與秦民約法三章,並分兵把關,欲為關中王。十二月,見項羽擁40萬大軍入關,慮及實力懸殊,乃委屈求全,親至鴻門(今臨潼東北)謝過,險遭殺戮。其後被迫接受項羽封號,為漢王。八月,回兵複取關中。二年三月,進至洛陽(今河南洛陽東),聲討項羽殺害楚懷王之罪,發動楚漢戰爭。四月,大敗於彭城(今江蘇徐州)。其後,親率主力扼守戰略要地滎陽(今河南滎陽東北)、成皋(今滎陽西北),與項羽抗爭兩年餘,最終迫使項羽訂鴻溝之盟。五年十二月,圍殲楚軍於垓下(今河南鹿邑東,一說安徽靈璧東南),統一天下。二月即皇帝位於定陶(今山東定陶西北)泛水北,建立漢朝。 劉邦順應民心,知人善任,故能屢敗屢起。曾與諸將論楚漢戰爭得失,認為自己之所以獲勝,主要在於重用張良、韓信、蕭何。為帝七載,屢次親征,陸續平定燕王臧荼、楚將利幾、韓王信、陽夏侯陳豨、淮南王英布、燕王盧綰等反叛,並剪滅韓信、彭越兩大功臣。以和親之策結好匈奴,對南越割據政權實行安撫,重視農耕,休兵養民,使社會趨向安定、發展。
劉邦實在是個富有傳奇色彩的人物。按照《史記》的記載,他原只是個鄉村無賴,平時好吃懶做,愛說大話,貪酒好色,常借錢不還。但當秦末大亂之際,劉邦奮起草莽,提三尺劍取天下,成為中國歷史上第一個起於社會下層的皇帝。他使驍勇無敵的西楚霸王項羽最終敗在他的手裏,韓信、彭越、英布等一代英傑,先是為其驅使,效命戰場,功成之後,兔死狗烹,又一一喪命於其刀下。這一段歷史令人產生許多感慨。當然,劉邦能迅速攻佔關中,除了戰略得當,避實擊虛,以撫為主,從而減少了阻力外,也與當時的歷史條件有關:項羽在河北作戰,吸引並消滅了秦軍的主力,給劉邦的西征軍以有力的支持;秦始皇為自己巡遊全國而修築的馳道,變成了起義軍前進的捷徑;秦滅六國後,拆毀戰國時期的關隘要塞、銷毀大量兵器,以致秦軍大多無險可守,無兵器可用,等等。按後世十二生肖的說法,劉邦屬蛇,俗稱“小龍”,《史記》和《漢書》這樣記載他的出生:劉母在大澤邊睡覺,夢見與天神相遇。當時雷鳴電閃,天昏地暗,劉父跑去找劉母,見到一條蛟龍盤繞在妻子的身上,從此,劉母便懷孕了,後來生下了劉邦,劉邦的身上於是蒙上一層神秘色彩。據說後來他在逃往芒、碭途中,拔劍斬了一條巨蛇,追兵趕至,看見一個老婆婆坐在路邊放聲痛哭。問她哭的原因,她說:“我的兒子是白帝子,變成了一條蛇,躺在路當中,結果被赤帝子殺了,我怎麼能不哭呢?”說完,那老婆婆就不見了。劉宋裴骃在《史記集解》中認為,白帝代表秦王朝,劉邦推翻秦王朝,所以才有這個赤帝子斬白帝子的傳奇。古人信奉天命,劉邦神奇的孕育、出生到斬殺白帝子,是上天“神”的授意。他生而神異,滅掉秦國也符合天意。
漢惠帝劉盈西漢第二位皇帝,他是漢朝開國皇帝劉邦的嫡長子,母親呂雉,(前194年至前187年)在位7年。 當初,高帝寵倖戚夫人,戚夫人有一子名曰劉如意,劉如意聰明伶俐,英武果敢,作風很像漢高帝,高帝覺得太子劉盈優柔寡斷,軟弱無能,便想廢劉盈。劉盈的母親呂皇后便請大賢商山四皓來替劉盈說話並輔佐,才免了廢太子的厄運。前195年,高帝在平定逆臣英布的戰爭中受傷而死,劉盈繼承了皇位,是為漢惠帝,惠帝即位後實施“仁政”,減輕賦稅,提拔賢人曹參為丞相,政治比較清明,社會也很安定。但是惠帝優柔寡斷,軟弱無能,在位後期處處受母親呂後牽制,以至最後抑鬱而終,(前213年至前188年)享年僅24歲,葬在安陵。惠帝死後,呂後進行了長達8年的專權統治。 俗話說:“將門虎子”。劉邦以一布衣提三尺劍取天下,但繼承他皇位的漢惠帝劉盈,卻是一個生活在母親擅權陰影下的皇帝。他在位七年,所作的業績寥寥無幾,不過對於資質淺薄的漢惠帝而立言,他只要保證堅決執行父親創立的一套政策,上乘父制,善盡職守,就可國泰民安了。的確,漢惠帝也在漢王朝的歷史發展過程中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就憑這一點,漢惠也算得上是個好皇帝了。劉邦共有8個兒子,劉盈是其次子,生於秦始皇帝三十六年(前211),屬虎,其母呂雉是劉邦的原配夫人。高祖十二年(前195)四月,劉邦病死,五月,17歲的劉盈即位,是為惠帝。“惠”有“仁慈、柔順”的意思,這個諡號可謂概括了劉盈的一生。從惠帝開始,漢朝皇帝的諡號都加一個“孝”字,如“孝文帝”、“孝武帝”,這是因為漢朝統治者推崇孝道,“以孝治天下”的原故。惠帝做了7年有名無實的皇帝,在24歲的時候就過早地死去。惠帝死後,呂後又執政八年。這前後15年,是漢王朝從建國到文景之治的過渡時期、奠基時期,在歷史上佔有重要地位。
西漢少帝劉恭(?-前184年),前188年九月至前184年八月在位,漢朝第三任皇帝。 前188年,皇太后呂雉命令漢惠帝皇后張嫣,收養他人嬰兒劉恭(亦有說是漢惠帝與宮中女官生下的孩子),立為太子,並殺死其生母。前188年,漢惠帝死,劉恭登基,即前少帝。前187年為漢少帝元年。
呂雉成為太皇太后,臨朝聽政,並分封呂姓諸王,極力擴展呂氏勢力。前184年,劉恭發現身世真相,並揚言報復,呂雉得知後,囚禁他於永巷(即宮廷監獄),對外聲稱皇帝重病,拒絕接見任何人。呂雉又對朝臣說皇上重病,無法治理國家,應有人接替,得到朝臣肯定。於是,劉恭被廢黜,並被處死。
孝文帝劉恒是漢朝的第四個皇帝,高祖劉邦第四子,惠帝劉盈弟,母薄姬,初被立為代王,建都晉陽。惠帝死後,呂後立非正統的少帝。呂後死,呂產、呂祿企圖發動政變奪取帝位。劉恒在周勃、陳平支持下誅滅了諸呂勢力,登上皇帝寶座,是為孝文帝,在位23年。孝文帝在位期間,是漢朝從國家初定走向繁榮昌盛的過渡時期。他繼續執行與民休息和輕徭薄賦的政策。他兩次把田租減為三十稅一,甚至12年免收全國田賦,大大減輕了農民的負擔。他還親自耕作,做天下之表率,對當時農生產的迅速恢復與發展,起了積極的推動作用。為了加強中央集權,他逐步削弱諸侯王的勢力。當時各諸侯王掌握著封國內的政治、經濟大權,對國家的統一和中央政權的鞏固形成了嚴重威脅。孝文帝先後粉碎了劉興居和劉長的謀反,又接受賈誼提出的分割大的諸侯的建議,維護了國家的統一。他還妥善處理好漢朝同南越和匈奴的關係,對南越王趙佗實行安撫政策,對匈奴繼續實行和親政策的同時,加強了邊防的力量。匈奴曾三次侵犯漢境,都被他及時派兵還擊,趕出了塞外。孝文帝在高祖的基礎上,進一步廢除了肉刑和誹謗妖言罪等一些嚴邢苛法。他實行平獄緩刑,約法省禁的政策,並帶頭執行法制判決,作為一個封建國君,這是難能可貴的。他知人善任,虛心納諫,提拔重用了賈誼、晃錯、張釋之、周亞夫等人才,開創了文景盛世的繁榮局面。他節儉敦樸,嚴於律己,在封建帝王中是做得比較好的。在位期間,宮室、苑圃、車騎、服禦很少增添。有一次他想修築一座露臺,一算需花費黃金100斤,相當於中等人家l0戶的家產,就作罷了。他反對厚葬,其墳修在長安附近灞水的旁邊,稱做灞陵。修築時順著山陵形勢挖掘洞穴,不再加高,陪葬品全用陶器,不准用金銀等貴重金屬。他還主張死後把夫人以下的宮女遣送回家,讓她們改嫁。孝文帝後元七年(前157年),病死於長安末央宮(前202年至前157年)廟號為太宗,諡孝文帝。其子劉啟繼位,即孝景帝。歷史上把文帝和景帝的統治時期稱為“文景之治”。 劉恒能當上皇帝,也要拜呂後所賜。劉邦有八子,但呂後只生了漢惠帝劉盈。劉盈死後,呂後為了掌權,對庶出的其餘諸子大加迫害,有4人為其所害,只有老大劉肥善終。到呂後逝世時,劉邦的兒子當中只剩下淮南王劉長和代王劉恒。待諸呂叛亂被平定後,大臣們在一番權衡之後,終於把名不經傳的劉恒扶上皇位。相傳:劉邦臨幸劉恒母親薄夫人時,薄夫人就夢見了巨龍盤身,然後劉恒就出生了。之所以在劉恒和兒子劉啟統治時期出現國泰民安的“文景之治”,首先要歸功於劉邦和劉盈的苦心經營,但起決定性因素的,還是在於劉恒“賢智溫良”的性格。正是他這種性格,才使得大漢王朝無為而治的統治思想得以貫徹和延續,更進一步把老百姓從戰亂中解放出來,為社會創造了大量的財富。他和他的兒子劉啟不遺餘力的積累,為後來漢武帝建立偉大的功勳奠好了根基。
景 帝(劉啟)孝文帝長子,文帝死後繼位,在位16年。病死(西元前188至前141年),終年48歲,葬於陽陵(今陝西省高陵縣西南30裏處)。
武 帝(劉徹)(西元前156至前87年)。景帝第三子,景帝死後繼位。在位54年,於巡視途中病死,終年71歲。葬於茂陵(今陝西省興平縣東北17裏處)。
昭 帝(劉弗陵)武帝少子,武帝死後繼位。在位13年,病死(西元前94至前74年),終年22歲,葬於平陵。(今陝西省咸陽市西北13裏處)。昌邑王(劉賀)生卒年不祥。武帝孫,昭帝侄。昭帝死後無子,由他繼位,在位27日,因淫戲無度,被輔政大臣霍光廢黜,後事不祥。宣帝(劉詢)武帝曾孫,昌邑王被廢後繼位。在位25年,病死(西元前90至前49年),終年42歲,葬於杜陵(今陝西省西安市東南15裏處)。元 帝(劉奭)宣帝子,宣帝死後繼位,在位16年,病死(西元前76至前33年)終年44歲,葬於渭陵(今陝西省咸陽市東北12裏處)。成 帝(劉驁)元帝子,元帝死後繼位,在位26年,病死(西元前51至前7年)終年45歲,葬於延陵(今陝西省咸陽市西北15裏處)。哀 帝(劉欣)成帝養子,成帝死後繼位,在位6年,病死(西元前26至前1年)終年26歲,葬於義陵(今陝西省咸陽市西8裏處)。
平 帝(劉衎)原名劉箕子,元帝孫,中山王劉興子,哀帝死後繼位,在位5年,一說被王莽毒殺,一說病死(西元前9至西元5年)終年14歲,葬於康陵(今陝西省咸陽市西25裏處)。孺 子(劉嬰)宣帝玄孫,王莽毒死平帝後立他為帝,在位3年,於混戰中為亂兵所殺(西元5至25年)終年21歲,葬處不明。《西漢完》淮陽王(劉玄)(西元?至25年)。西漢皇族,王莽被推翻後被推位更始帝,後投降赤眉軍,被劉秀封為淮陽王,在位3年,被赤眉軍勒殺,葬於霸陵。(新朝)王莽(新朝只有一個帝王,就是王莽,為起義軍所殺)漢元帝皇后侄,大司馬,毒死平帝後篡位,在位16年,為起義軍攻殺(西元前45至23年)終年68歲,葬處不明。
漢高祖劉邦為我掩龍劉氏直系遠祖。司馬遷《史記·劉邦本紀》載:“高祖沛豐邑中陽裏人”。沛為郡,下轄三十七個縣,豐邑則豐縣。中陽裏是縣以下的行政單位,所管轄的範圍在城北一帶。明代《關王廟記》說:“豐邑,古徐州城,漢高祖誕生之鄉也”。1921年出版的《中華名人大辭典》雲:“漢高祖,豐人,姓劉,名邦”。民國初年出版的《中華通史》載:“漢高祖,姓劉,名邦,字季。廟號太祖。沛,豐邑中陽裏人,即今江蘇豐縣人”。在《高祖本紀》上劉邦曾自言:“豐,我所生也,極不忘耳”。《史記·盧綰列傳》載:“盧綰,豐人也,與高祖同裏”。更能說明問題的是,高祖做了皇帝後,把太上皇劉湍接到宮中居住,太上皇過不慣宮中生活,“常悽愴不樂”,高祖竊問左右,答以“平生所好,皆屠犯少年,沽酒賣餅,鬥雞蹴鞠,以此為歡,今此皆無,故不悅”。原來太上皇“思豐鄉故土”,於是“高祖乃作新豐,徒諸故人實之,太上皇乃悅”。豐縣若不是它的家,何以思豐?
劉邦在豐縣的活動遺跡及傳說故事特別多。如西南城角的鳳凰嗉遺址(邦母喝了鳳凰嗉的土,才得以降生)。城北的龍霧橋及碑廟遺址(劉媼迂龍霧而有孕而生高祖),城恒東北角劉邦出逃的五門遺址和附近的劉邦種植的雙棗樹址。城內劉邦曾住過的地方,高皇廟前的劉邦讀書之處的馬公書院(馬惟先生是劉邦的老師),北關有盧綰道(盧綰與劉邦同裏同日生人),城南有劉邦兒時放牛的地方臥牛崗,城東有劉邦避難之處的七裏鋪廟舊址。城西南九裏有豐人邀請劉邦飲酒之處的邀帝城和起義祁禱之處的分榆社遺址,城西30裏是劉邦斬蛇起義的斬蛇溝遺址等。傳說故事如鳳凰點穴、螞蟻築墳、秦始皇在豐城築厭氣臺以及赤帝子、落馬碑、小五門、蜘蛛和螻蛄等,都說明豐縣就是劉邦的故里。所以在清朝豐縣縣衙門兩旁就寫著一幅對聯:“漢高故里,古宋遺風”。
其次,劉邦是豐縣趙莊鎮金劉寨村人。
1.《江蘇省鑒》載:“中陽裏,在城北,有坊,高祖之生地也,高祖故宅在焉”。這說明中陽裏就管轄城北一帶諸多之村莊,如金劉寨,僅離城12華裏,在那時人少地廣的情況下,10多華裏當不算太遠,屬城北中陽裏所轄是完全可能的。至今,金劉寨漢皇陵的一塊清康熙27年的古石碑上明明白白寫著劉邦家鄉居住:“西漢高祖,豐邑西北隅城12裏力村疇新建西五廟碑記”(力村疇,即今之金劉寨,因避難,這裏的劉氏曾更名姓金,後複姓劉,故將力村疇更名金劉莊,後又挖河築寨,才又更名為金劉寨),“漢皇林”上乾隆22年的另一古石碑則寫有“漢之故里”字樣。可以說明古代的力村疇就是劉邦的老家。
2.金劉寨有漢皇祖陵,又有劉邦曾祖父劉清之墓(該墓巍然猶存)。金劉寨的漢皇林,古往今來,遠近千百里聞名遐邇。世世代代這裏的劉氏裔孫,都為其添墳拜祭;各省縣的劉氏家譜上,多有記載,每年都有前來拜祭者。同時也吸引不少專家學者墨客騷人和達官貴人前來考察參觀。1983年秋,北京考古專家蔣志舜先生在考察訪問了金劉寨賢士劉萬邦先生後,即席賦詩一首:
金風拂柳柳似山,賢者口碑漢祖先。
龍生鳳養謝水土,蛛綢蹄跡庶塵天。
青峰東斬白帝子,赤旗西卷二世遷,
婁樊周曹皆英武,大風一起浩如煙。
“金風”指金秋八月訪問“金”劉寨。賢者劉萬邦是劉邦的73代孫。若此不是漢皇林,何以能流傳如此之久?又何以能吸引世世代代的名人參觀呢?就從金劉寨劉氏族譜上亦明明白白地寫著:“吾族清公,戰國時為魏國大夫,受秦之所迫,由大樑(開封)徒豐,旋隱於豐邑西北隅離城12裏力村疇定居。因避秦禍更姓為金,後複姓劉;又挖河築寨,故有金劉莊和金劉寨兩次更名。清卒葬此。世有鳳凰點穴、螞蟻築巢之說”。這就是說,從劉邦的曾祖父劉清始遷居於此,繁衍下這支亡魏大臣之後裔。
3.漢皇祖陵的規模宏大,氣勢壯觀,各種設施均在金劉寨皇祖陵四周。
漢皇祖陵在金劉寨村西。總體佈局規模宏大,氣勢壯觀。以劉清墓為中心,正北是劉氏家祠。因是劉邦故里,所以家祠的名稱叫“漢裏祠”,本村劉氏族譜的堂號為“漢裏堂”,他們是劉邦的孫子梁孝王劉武的直系裔孫。劉武的六世孫劉欣,因才學不高被派到老家看守祖陵,並封其為“陵鄉侯”,二年後免為庶民,世世代代守靈祭祀、繁衍生息於此。東北角設有西王廟,即西漢王朝劉邦的廟,尚留古碑一塊,上寫“西漢高祖”;西北角為東王廟,為東漢光武帝劉秀的廟,尚留古碑頭和座及石獅子一對;左側為三義廟,即三國劉備桃源三結義的廟;右側為玄帝廟,尚留“玄帝行宮”石門檻一塊;還有菩薩祠、火神廟等;祖廟前面是漢皇大殿,殿前為千米神道,兩旁列以石人、石馬、石丞相。若不是皇帝陵園,何以有如此大的規模和氣勢呢?又何以偏把劉邦、劉秀、劉備、劉玄的廟設置四周呢?當然家祠的名字也不會是“漢裏祠”。這裏留下的古碑也不會寫“漢之故里”字樣的。
4.劉清墓是劉邦家族在豐縣的唯一祖墓。
《史記》載:劉邦自幼“不事家人生產作業”,可見他家是有一定的土地房產的,也是久居於此的農戶,不用說這裏一定有他家的祖塋墳地。至於墳墓有多少?是誰?《漢書》上又作了明確的答復:“豐公,蓋太上皇之父也。其遷日淺,墳墓在豐鮮焉”。這說明豐公是劉邦的祖父,劉家人經他和他的父親劉清由大樑遷豐。因遷來時劉清年邁,不久病逝,故留有墳墓一座。據劉氏族譜載,豐公及其後代的墳墓均不在豐。因為遷豐時間不久,劉邦便做了皇帝,家人一律遷走,故“墳墓在豐鮮焉”。但再少並非沒有,至少有一座墳墓,那就是至今遺留下的劉邦的曾祖父劉清之墓。至於派不派守塚人,派多少?根據當時的歷史情況以及當地的風俗習慣,上至帝王,下至一般富裕家的墳墓,大都設守塚者。何況劉邦做了皇帝後,以其坦蕩的胸懷,給秦始皇、楚隱王等均設置守墳的民戶,難道他給自己的長眠龍泉的祖宗不設管理人員嗎?能盡心盡意守墳的莫過於劉氏後裔。因而,劉邦當了皇帝後首先安排劉家近支族人守墳,所以金劉寨族譜載,文帝之子梁孝王劉武專派劉氏嫡裔去豐縣皇族陵守塚。其六世孫劉欣還被封為陵鄉侯,到豐縣家鄉祖陵墓地守塚祭陵,以盡孝道,世世代代,繁衍至今。至於當時派多少人,從《史記·高祖本紀》上看,劉邦下令“秦始皇帝、楚隱王陳涉、魏安王、齊王、趙悼襄王皆絕無後,予守塚各10家,其中秦皇帝20家,魏公子無忌5家”。對於這些人,劉邦尚能安派守塚者10至20家,他對自己的祖塋,當不會少於10至20家吧。在當時地廣人稀的情況下,這個小村落已不算很小了。所以自劉邦稱帝以至以後的諸多漢皇,皆十分重視祖陵的修建和祭祀。《漢書·高帝紀》載:“及高祖即位,置祠祀官,則有秦、晉、梁、荊之巫,世祠天地,綴之以記,豈不信哉!”這說明劉邦得九五之尊後,委派了專管祭祀的“巫”,因劉邦上代祖先曾在晉、在梁、在荊楚留有祖墳,故而都設置了專職管理人員,一直流傳到西東兩漢年間,成為定制,接連不斷。豐縣的漢皇祖陵在其後代的不斷增置下,才成為以劉清墓為中心的氣勢浩大的皇家祖陵墓園。
5.近年來重新發現的我國城建史上一座罕見的新豐宮“遺址化石”,以及新豐宮遺址附近的劉寨村,說明劉邦家的住址及其祖墳地就是今江蘇豐縣金劉寨村的力證。據中新社消息:“湮沒2000多年的秦代驪邑、漢代的新豐宮遺址,最近在臨潼驪山北麓重新發現,從而解決了歷史地理學上的一大懸案”。新豐宮是劉邦為解其父思念故土而仿照古豐老家所建的新豐縣,新豐設置與古豐完全一樣。至今在新豐鎮還留有“雞犬認戶,人識其家”之說。臨潼縣誌,更載之甚詳“高祖既築新豐,衢巷棟宇,物色惟舊,仕女老幼,相攜路首,各知其室,放犬羊雞鴨於道途,亦竟識其家。匠人吳寬所營也。”可見新豐和古豐何其相似,其老家即豐無疑。自然,新豐附近的村落,亦同古豐,所以新豐宮附近和老家一樣,也建了個劉寨村,只是去掉了一個“金”字而已。筆者前往訪問時,他們稱“老家人來啦!”非常熱情地接待。而且還說他們也是“正宗、正支”。至於祖墳是不能隨便遷去的。所以,《史記》曾載:新豐宮建成後“徒故豐人實之”,就驗證了今天的趙莊鎮金劉寨就是劉邦的老家。
6.自1990年漢皇祖陵修復之後,也引起海內外的極大反響。特別是劉氏後裔,他們根據自己的家譜所載,一致認為豐縣金劉寨就是他們的祖籍居地,漢皇祖陵就是他們的祖陵。於是,每年尋根問祖者,拜訪宗親者絡繹不絕。自修複10多年來,每年都有海內外的劉姓族人組團前來尋根拜祭。香港、臺灣、馬來西亞、加拿大、日本、美國、新加坡、泰國、菲律賓以及國內各省、縣的劉氏宗親數以萬計,均前來尋根拜祭。有的每年秋季都來拜祭,如馬來西亞柔佛州的劉氏公會,砂羅越彭城劉氏宗親會等,已形成定制。為了發揚中華民族愛祖先、愛祖國的優良傳統,團結起來共振中華,他們在老家人和馬來西亞劉氏宗親的發啟下,以漢皇祖陵為團結的紐帶,於1997年12月8日,在馬來西亞成立了世界劉氏宗親聯誼會,國內也於1998年4月5日在漢皇祖陵成立了中華劉氏宗親聯誼會,加強了海內外的友好往來關係,為振興民族經濟和弘揚漢文化創造了良好的條件。(此稿是劉恒心先生為領導人赴臺參加楚漢文化研討會而寫)
前漢西元前206至西元25年
邦公(煓公三子)系下
七五世:1邦公字季,又字季沛。公生於周郝王五十九年乙巳(西元前256年)十月十五日.卒於漢高帝十二年丙午(西元前195年)四月二十五日甲辰,享壽六十二歲,葬於古雍州(陝西)西安市城外三十裏長陵。(陝西省咸陽市窯店鄉北的咸陽北塬上),坐北朝南,南面是川流不 息的渭水,北面是巍峨壯觀的九峻山,秦川故道穿逾原下。長陵坐落在咸陽原的南部,居高臨下,威武壯觀,內建有豪華寢殿、便殿。寢殿是陵園中的正殿,殿內陳設漢高祖的”衣冠幾仗象生之具”),尊諡高皇帝,廟號太祖,史稱漢高祖。祖系累公五十八世孫,世居沛縣豐鄉中陽裏,生而龍顏鳳准,寬容仁厚,左股有七十二顆黑痣。邦公自布衣起,初為沛縣泗上亭長,秦二世元年壬辰(西元前209年)九月,斬白蛇起義於豐沛,眾擁立為沛公。邦公豁達大度,知人善任,得蕭何、韓信、張良三賢為輔,戎馬征討五載,滅秦平項而成帝業。開漢王朝四百餘年之基。堪稱一代英主。公乙未(西元前206年)為漢王,高祖五年已亥(西元前202年)擊平楚,高祖六年庚子(西元前201年)二月初三甲午日在山東定陶汜水北岸(曹州府曹縣北)宣告登基稱皇帝,國號:漢,定都洛陽,後遷都長安。秦民悅服,所至皆歸之,足以制東西,封項伯為列侯,賜姓劉氏;封婁敬為皋春君,亦賜姓劉氏。大封同姓及功臣二十餘人,群臣遵守朝儀,以鎮撫天下。大漢六年庚子(西元前201年)十二月,韓信叛奔匈奴(蒙古)。七年辛醜(西元前200年)冒頓單子崛起,東滅東胡,西敗月氏(河西)圍攻馬邑(山西朔縣),單於引兵攻太原。高帝親征,進至平城(山西大同),因輕敵被囤於白登(山西大同東),乃使劉敬與單於結約和親,帝降誕日,黃河澄清數朝,兆聖帝出世之祥,故前後八年統一天下。按帝都關中,一日駕幸沛宮,置酒悉召故人父老共飲酒酣,帝擊築而歌曰:
大風起兮雲飛揚
威加海內兮歸故鄉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大漢十二年丙午(西元前195年)十一過魯關率文武群臣以大牢之禮,嗣孔子即封其子孫,振興儒道,除秦秧書之禁,置博士之官,開獻書之路,迭見於繼世之後也。高帝十二年丙(西元前195年)四月二十五日甲辰,邦公駕崩於長安長樂富,在位十二年,五月葬於長安咸陽東陵之北長陵,後人稱為:猛虎跳牆形。邦公稱皇帝後,大封兄弟等為王:大哥劉伯,妣彭氏,早卒。其子信,受封為羹頡侯;二哥劉喜,字仲,妣陳氏。高帝六年庚子(西元前201年)正月,受封為代王;弟劉交,字遊,妣梁氏。高帝六年庚子(西元前201年)正月受封為楚元王。傳至陽成侯安民,其弟向,字子政,成帝元延元年已酉(西元前12年),校書於天祿閣,有老人植青藜杖以照之,是以劉氏多作堂名用之。沛郡豐縣新豐故址,仍有劉寨村,居民多姓劉,並言其為“正宗”。現新豐尚有古城牆,城門上有一‘邦’字留存。故史官有詩贊曰:
天下衣冠仰聖門
萬年垂統道常存
志書不事如高帝
禮樂猷如啟後昆
入境弦歌聞百里
傳家奕葉衍諸孫
孔林一拜誇千載
文運於今更獨存
妣呂氏(皇后),名雉,生於秦始皇元年乙卯(西元前246年),卒於西漢呂後八年辛酉(西元前180年)七月,享壽六十七歲,葬於咸陽東陵,陵於長陵之東。(呂後陵覆鬥形)。妣薄氏,諱薄姬,生於秦始皇五年已未(西元前242年),卒於漢文帝三年甲子(西元前177年)四月壬子日,享壽六十六歲,薄後葬於古雍州(陝西省)西安市城外壩陵“鳳凰嘴”位於西安東郊白鹿原東北角“鳳凰嘴”南陵狄寨鄉鮑旗寨西北。漢文帝平生恭愛父母,直至臨終時還吩咐其妻竇皇后要款待其母薄太后,願以死後“頂妻背母”報其恩德。後漢文帝陵與其母薄太后南陵、皇后竇陵即按“頂妻背母”狀安置,為後世讚譽。漢薄太后南陵為漢文帝劉恒之母薄氏之墓。妣曹氏、戚氏、儲氏、趙氏、石氏,生卒年來詳。俱葬於西安市城外萬年縣壩陵。共生八子:1肥、2盈、3如意、4恒、5友、6恢、7建、8長。
七六世:2恒公(邦公四子)字常,又字戀溪,西漢孝文皇帝,高祖劉邦四子,薄太后所生。妣竇氏、熊氏、蔣氏、薄氏、郤氏等。公生於高祖五年己亥(西元前202年)正月丁卯日,公初受封代王,呂後八年辛酉(西元前180年)太尉周勃、丞相陳平、朱虛侯劉章等誅諸呂,閏九月迎代王即皇帝位。以陳平、周勃為左右丞相,議定天下振窮養老之詔,文帝二年癸亥(西元前178年),詔舉賢良方正,以為職任,文帝六年丁卯(西元前174年),以賈誼為梁王太傅,陳治安策恭儉為務,以德化民,是以海內富庶,興於禮義,提倡農耕,免農田租稅凡十二年,主張清靜無為,與民休息,故全國經濟漸次恢復,政治穩定,在歷代帝王中,以生活儉素稱。舊史與其子景帝兩代並稱為“文景”之治。卒於文帝後元七年甲申(西元前157年)六月己亥日,享壽四十六歲,在位二十三年,葬於古雍州(陝西省)西安市城外壩陵,位於白鹿原北側、席王街道莫靈廟村南側,距西安十餘公里,陵基依坡而成,氣勢磅礴,尤如鳳凰展翅,故此稱“鳳凰咀”。尊諡孝文皇帝,廟號太宗。壬戌(西元前179年)登位。帝奉母至孝,母病藥必親嘗跪進,二十四孝中列為第三位。漢文帝元年壬戌(西元前179年)陳平卒,大尉周勃為相。帝好黃老家言,其為政以清靜仁儉為主,除內刑及收拿相坐律,免田租,獎勵忠孝力田,賑穹養老,取消趙佗(南閩越南)帝號,稱臣奉嘗,對匈奴和親,漢興除秦煩苛約法,令施德惠,人人自安難動搖。太子劉啟接位。妣竇氏清河又名觀律(今河北衡水東)人,少時家貧,常采桑養蠶,生年未詳,卒於武帝建元六年丙午(西元前135年)五月,殉合葬白鹿原南,與文帝霸陵分居原之兩端,屬合葬。因其位於霸陵南,故稱南園。據記載:霸陵在白鹿原原頭的斷崖上鑿洞為玄宮,內部以石砌築,並有排水系統,墓門、墓道、墓室以石片壘砌,工程十分浩大。妣熊氏,生卒年未詳。葬於古徐州(江蘇省)鎮江府江村、王母點兵形。妣蔣氏,生卒年未詳。葬於古徐州(江蘇省)鎮江府江村、王母點兵形.坐南向北。竇氏生二子:1劉啟(景帝)2劉武;薄後生二子:3劉參 4劉楫、。妣郤氏,生卒年未詳葬於古徐州(江蘇省)鎮江府江村、王母點兵形。生二子(5劉彧妣易氏;6劉載),妣文氏;7劉戩妣馬氏。(5、6、7三子均遷四川)。絳侯公主 史書未留名,嫁給周勃之子,絳侯(食邑8180戶)周勝之,按西漢慣例,稱為:絳侯公主,館陶公主劉嫖(竇皇后之女),嫁給堂邑侯(食邑1800戶)陳午,所以又稱堂邑公主,武帝時稱竇太主。
長子劉啟:(孝文帝劉恒長子)字佩,又字開,西漢孝景皇帝,景帝母竇氏。妣薄氏、齊氏、魯氏、王氏、賈氏等。生於漢惠帝七年癸醜(西元前188年)二月丙申日,卒子景帝後元三年庚子(西元前141年)正月甲子日,孝景皇帝崩。享壽四十八歲,在位十七年,葬於陽陵,漢景帝陵,在陝西咸陽縣東、高陵縣西南,《漢書晾商紀》“後三年,葬陽陵”,臣瓚曰,在長官東北四十五裏弋陽山,改名陽陵山。尊諡孝景皇帝。孝景皇帝系太宗孝文皇帝長子,孝文前元元年壬戌(西元前179年)孝文元年立太子。立長子劉啟為太子。文帝後元七年甲申(西元前157年)六月丁未,太子立。即皇帝位,尊祖父之帝業,孝景前元元年乙酉(西元前156年)立孝文皇帝廟,郡國為太宗廟。採納晁錯意見,削諸侯封地,以周亞夫為太尉,討平七國,中央集權政體得以鞏固,繼文帝重農抑末,整頓吏治,天下豐稔,如周代“成、康”之盛世。妣薄氏(皇后),生卒年未詳。葬於古徐州府(江蘇省)沛縣小地名池江、犀牛望月形。薄氏生一子:劉餘(按:此系譜裁,但史書未載簿後有子)。妣齊氏,生卒年未詳。葬於古徐州府(江蘇省)沛縣小地名池江、犀牛望月形。齊氏生五子:1劉德、2劉閼(一作劉壽)、3劉越、4劉乘、5劉舜。妣魯氏,生卒年未詳。葬於古徐州府(江蘇省)沛縣小地名池江、犀牛望月形。魯氏生五子:1劉非、2劉發、3劉端、4劉寄、5劉榮。妣王氏,名志,生卒年未詳,葬於古徐州府(江蘇省)沛縣小地名池江、犀牛望月形。王氏生一子:劉徹(劉徹即漢武帝,一脈至漢孺子嬰)。妣賈氏,生卒年未詳。葬於古徐州府(江蘇省)沛縣小地名池江、犀牛望月形。賈氏生二子:1劉彭祖、2劉勝。共生十四子:1劉德(河間王);2劉閼(劉壽)臨江王;3劉餘(淮陽王,徙封魯王);4 劉非(汝南王,徙封江都王);5劉彭祖(廣川王,徙封趙敬王);6劉發(長沙王);7劉端(膠西幹王);8劉勝(中山靖王);9 劉榮(初立為太子,廢為臨江王);10劉徹(初封膠東王,後立為太子繼帝位,即漢武帝);11劉越(廣川惠王);12劉寄(膠東康王);13劉乘(清河衰王);14劉舜(常山憲王)。
孝景前元二年丙戌(西元前155年)立皇子德為河間王,閼為臨江王,餘為淮陽王,非為汝南王,彭祖為廣川王,發為長沙王。孝景前元三年丁亥(西元前154年)皇子端為膠西王,勝為中山王。孝景前元四年戊子(西元前153年)立太子。孝景前元六年庚寅(西元前151年)徙廣川王彭祖為趙王。孝景前元七年辛卯(西元前150年)廢太子榮為臨江王。四月丁巳,膠東王立為太子。孝景中元二年癸巳(西元前148年)皇子越為廣川王,寄為膠東王。
次子劉武詳下
三子劉參:初封太原王,更為代王;劉參(孝文帝劉恒三子)孝文前元元年壬戌(西元前179年)初置太原,都晉陽。文帝二年癸亥(西元前178年)二月乙卯,初王參元年,封為太原王,孝文前元四年乙丑(西元前176年)太原王參更號為代王三年,實居太原,是為孝王。改封為代王,複並得太原,都晉陽如文帝代時,孝文前元七年戊辰(西元前173年)來朝。孝文前元十一年壬申(西元前169年)來朝。文帝後元二年己卯(西元前162年)薨。在王位共十七年,諡為代孝王。劉參後裔多代居住山西。生子:劉登,(餘未詳)。
四子劉揖:劉勝(一作劉揖)(孝文帝劉恒四子),梁懷王。孝文前元元年壬戌(西元前179年)複置梁國。孝文前元二年癸亥(西元前178年)二月乙卯,初封懷王。後封劉勝為梁王,孝文前元七年戊辰(西元前173年)來朝。劉勝好《詩》、《書》,文帝甚愛之,孝文十一年壬申(西元前169年)來朝。薨,無後。葬於河南永城北三十餘公里的芒碭山南、保安山東,墓室依山而造,規模宏大。在梁王位十年。諡為梁懷王。無後。
恒公(劉邦四子)系下
七七世:3武公(恒公次子)梁孝王劉武(竇皇后之子)恒公次子,孝景帝親弟,生母竇太后。孝文前元二年癸亥(西元前178年)二月乙卯,初王武元年,立為代王。孝文前元三年甲子(西元前177年)複置淮陽國,徙淮陽。孝文前元四年乙丑(西元前176年)代王武徙淮陽三年。劉武徙封淮陽王。孝文前元七年戊辰(西元前173年)來朝。孝文前元九年庚午(西元前171年)來朝。孝文前元十一年壬申(西元前169年)來朝。徙梁,為郡。孝文前元十二年癸酉(西元前168年)淮陽王劉武又改封為梁王。孝文前元十五年丙子(西元前165年)來朝。孝文後元三年庚辰(西元前161年)來朝。孝文後元六年癸未(西元前158年)來朝。孝景前元二年丙戌(西元前155年)來朝。孝景前元三年丁亥(西元前154年)來朝。孝景前元七年辛卯(西元前150年)來朝。孝景中元二年癸巳(西元前148年)來朝。孝景中元六年丁酉(西元前144年)來朝。六月六日去世,(前168年至前143年)在王位共三十五年,諡為梁孝王。梁孝王武薨。分梁為五國,王諸子:買為梁王,明為濟川王,彭離為濟東王,定為山陽王,不識為濟陰王。(古代名人錄):劉武(前一八四至前一四四年)。劉武是漢文帝劉恒的次子,卒於景帝中元六年、文帝二年,(約西元前一七八年)立為代王;四年,徙為淮陽王;十二年,又徙為梁王。他與景帝同為竇皇后所生,性至孝,深得太后歡,每入朝常久留都中不歸,景帝立,未置太子,偶於宴食間言,將來必傅位於武。吳、楚等七國反,先擊梁地,武固拒吳、楚座敗明年,(約西元前一五三年)帝立太子,梁以最親而有功,又為大國,賞賜不可勝道。武於是築東苑方三百餘裏,廣睢陽城七十裏,招延四方豪傑及文士其時鄒陽、枚乘、莊忌一流人都來梁,於是梁國文學,稱盛一時,後栗太子廢太后欲以武為嗣,大臣及袁盎等關說於帝,太后之議遂不果行。武從羊勝公孫詭之謀,使人刺殺袁盎及其他與議之臣十餘人。於是帝疑武所使,案之果然,使吏至梁捕羊勝公孫詭。武不得已,從梁相軒丘豹等之諫,令勝詭皆自殺,已則乘布車入關詣闕下謝罪。然嗣後入朝,欲留,帝不許。忽忽不樂,中熱疾,六日而卒。太后聞武卒,疑為帝所害,悲痛不食。帝哀恐,與長公主計,盡立武諸子為王。太后始悅而進餐。武自代徙梁,共在位三十五年卒,諡孝王。葬於永城碭山的保安山後,漢代梁國國王皆擇山而葬。西漢梁國國王、王后、嬪妃和大臣陪葬墓20餘座,分佈於各個山頭。其中規模較大、比較有代表性的有梁孝王和王后墓、柿園彩色壁畫墓、僖山金縷玉衣墓等,皆為斬山作槨、石為藏的石崖墓。梁孝王墓位於保安山南麓東側,由墓道、車馬室、甬道、主室、回廊、排水設施等組成,室內面積700餘平方米,容積2800立方米。王后墓與梁孝王墓南北並列相距200米,由東西2個墓道、1個南通道、3個甬道、2個主室(前後宮)、回廊和34個側室組成,東西全長210米,最寬處72.6米,墓內最高處4.4米,室內面積1600平方米,總容積6500立方米。柿園漢墓由墓道、甬道、主室、棺床室、廁所室、沐浴室等個室組成,主室頂部及南壁有近30平方米的彩色壁畫,繪製青龍、白虎、朱雀、靈芝及雲氣紋裝飾圖案。墓內出土40多件彩繪陶俑、24輛車的鎏金車馬器和1萬餘斤銅錢。芒碭山西漢梁王墓群還包括陵牆、陪葬坑、陵寢建築基址等。李王后墓也是“斬山為廊,穿石為藏”的大型岩洞墓,規模龐大,結構複雜。該墓是一個由兩條墓道、3條甬道、前庭、前室、後室、隧道、排水系統和34個側室等部分構成的龐大地下建築群。李王后墓東西全長210.5米,最寬處72.6米,墓內最高處4.4米,總面積1600多平方米,總容積6500餘立方米。因為墓內容積巨大,李王后墓曾被稱為“天下石室第一陵”。自受封至去世,共為王三十五年,為梁王二十四年。孝王死後樑國一分為五,為其五子封國。
詩曰:王乃漢高嫡孫、漢文次子、漢景之母弟①。三封再徙②為梁王,國在睢陽③膏腴地。梁王慈孝人共聞,兄皇視若干城器。帝共車輦同出入,曾許千秋萬歲事④。會當吳楚七國反,屠城先下梁棘壁。梁居沖要屏長安,王拒叛兵功蓋世。太后愛如掌上珠,賞賜金寶不勝計。梁王意氣漸驕侈,旌旗車服擬警蹕⑤。弓弩財貨積如山,城池宮苑僭逾制。四方豪傑來座上,中有奇詭計謀士。原說兄終由弟及,孰料朝臣皆異議。微聞袁盎有關說⑥,陰使賊客入行刺。天子明察誅羊孫⑦,手足自此傷和氣。北獵良山⑧意忽忽,足出牛背⑨王薨斃。山陵地宮金寶多,留與曹瞞⑩充軍餼。國分賜封小兒女⑩,五國次第各陵替。
【自注】 ①王乃句:梁王劉武,高祖劉邦孫,孝文帝劉恒次子,與兄孝景帝劉啟同為竇太后所出。弟參、弟揖,諸姬所生。梁王薨,諡孝。②三封再徙:武初封代王,徙封淮陽王,再徙封梁王。③國在睢陽:《括地志》:“漢文帝封子武於大樑,以其卑濕,徙睢陽”。 ④ 千秋萬歲事:《史記”梁孝王世家》:“上與梁王燕飲,嘗從容言曰:‘千秋萬歲後傳於王’。王辭謝。雖知非至言,然內心喜。” ⑤警蹕:《史記”梁孝王世家》:“得賜天子旌旗,出從千乘萬騎,擬於天子。出言蹕,入言警。”《索隱》:“言出入者,互文耳,入亦有蹕。”⑥微聞句:《史記”梁孝王世家》:“上廢栗太子,大臣及袁盎等有所關說於景帝,竇太后義格,亦遂不復言以梁王為嗣事由此”。⑦羊孫:羊勝、公孫詭,梁王門客,因受梁王指示刺殺袁盎等,為景帝使者追捕而被迫自殺。 ⑧良山:《漢書》作“梁山”。⑨足出牛背:《史記”梁孝王世家》:梁王“北獵良山,有獻牛,足出背上,孝王惡之。六月中,病熱,六日卒”。《索隱》張宴雲:“足當處下,所以輔身也。今出背上,象孝王背朝以幹上也。”⑩國分句:《史記”梁孝王世家》:景帝“與長公主計之,乃分梁為五國,盡立孝王男五人為王,女五人皆食湯沐邑”。
梁孝王配李氏 叔氏 孫氏生五子:1買 、2明 、3彭離 、4定 、5不識。
長子梁共王劉買詳下
次子濟川王劉明:桓邑侯劉明。桓邑,以梁孝王子侯。中五年孝景中元五年丙申(西元前145年)五月丁卯,侯明元年。中六年孝景中元六年丁酉(西元前144年),為濟川王,國除。初封桓邑侯,孝景中元五年丙申(西元前145年)分為濟川國。孝景中元六年丁酉(西元前144年)五月丙戌,初王明元年,封為濟川王。以射殺其中尉,孝武建元四年甲辰(西元前137年)劉明被朝廷廢為庶人,國除為郡。在濟川王位八年。後裔未詳。
三子彭離:(梁孝王劉武三子)濟東王。孝景中元五年丙申(西元前145年)分為濟東國。孝景中元六年丁酉(西元前144年)五月丙戌,初王彭離元年,封為濟東王。孝武元光四年庚戌(西元前131年)來朝。孝武元朔四年丙辰(西元前125年)來朝。孝武元狩四年壬戌(西元前119年)來朝。孝武元鼎元年乙丑(西元前116年)剽攻殺人,暮夜與奴輩及亡命少年數十人掄劫殺人,奪取財物,所殺發覺者百餘人,國人莫敢夜行,被殺者之子上告,劉彭離被廢為庶人。遷上庸,國為大河郡。劉彭離在濟東王位二十九年。後裔未詳。
四子山陽王劉定:(梁孝王劉武四子)孝景中元五年丙申(西元前145年)分為山陽國。孝景中元六年丁酉(西元前144年)五月丙戌,初王定元年,劉定受封為山陽哀王。孝景後元元年戊戌(西元前143年)薨,在山陽王位二年。無後,國除。
五子濟陰王劉不識:孝景中元五年丙申(西元前145年)分為濟陰國。孝景中元六年丁酉(西元前144年)五月丙戌,初王不識元年,封為濟陰哀王。孝武建元三年癸卯(西元前138年)來朝。後裔未詳。女五人,皆封郡主。
劉買(梁孝王劉武公長子)系下
七八世:4劉買(武公長子),乘氏侯,梁共王。妣陳氏,乘氏侯劉買。索隱縣名,屬濟陰。以梁孝王子侯。孝景中元五年丙申(西元前145年)五月丁卯,侯買元年。中六年孝景中元六年丁酉(西元前144年),侯買嗣為梁王,國除。孝景後元元年戊戌(西元前143年)嗣封梁王,孝武建元三年癸卯(西元前138年)明殺中傅。廢遷房陵。集解徐廣曰:一作『太傅』。孝武建元四年甲辰(西元前137年)薨。劉買去世,殉葬永城碭山的保安山柿園漢墓,位於保安山東南400米的餘坡上,也屬保安山,它低於保安山主峰30米左右,以山為陵的石室墓,由墓道、甬道、主室、巷道及側室組成。全墓長95.7米,最寬處13.5米,墓道和甬道用塞石封堵。有守陵俑、守門俑、女俑、騎士俑等。騎士俑共40件,分佈於墓道南北兩側。在梁王位七年。諡為梁共王,劉買的梁國只有18城,面積已大不如他的父親劉武時。劉買在位7年去世,他的長子劉襄在西元前136年繼任第三代梁王,史稱梁平王。梁平王時,朝廷又以梁國李太后有淫穢行為以及劉襄為人不孝等原因,再削去梁國的8個城,這樣梁國僅剩10城,勢力已大為削弱。劉襄在位39年去世,傳位給他的兒子劉毋傷,梁貞王劉毋傷傳位梁敬王劉定國。生五子:1襄、2仁、3獻、4典、5辛。
七九世:5襄公(劉買長子)梁平王。陳太后所生。妣任氏,孝武建元五年乙巳(西元前136年)平王襄元年。劉襄嗣梁王位。孝武元朔二年甲寅(西元前127年)來朝。孝武太初四年庚辰(西元前101年)來朝。劉襄寵其後任氏,任氏與婺咐钐鬆幜盒⑼跛乩鬃穑植怀掷钐髥剩涫律下劊圆恍⑾鞣庖匚蹇h。孝武天漢四年甲申(西元前97年)劉襄去世,殉葬永城碭山的保安山柿園漢墓群,(前136年至前96年)在梁王位四十年。諡為梁平王。配任氏子一:毋傷。
八十世:6毋傷公(劉襄之子)孝武太始元年乙酉(西元前96年)劉毋傷嗣梁王位。孝昭始元年乙未(西元前86年)劉毋傷去世,殉葬永城碭山的保安山柿園漢墓群,(前96年至前85年)在梁王位十一年。諡為梁貞王。配黃氏生一子:定國。
八一世:7定國公(毋傷之子)孝昭始元二年丙申(西元前85年)劉定國嗣梁王位。孝元初元三年乙亥(西元前46年)劉定國去世,在梁王位四十年。諡為梁敬王。配姬氏 戚氏,均殉葬永城碭山的保安山柿園漢墓群。史載,梁敬王劉定國有15個兒子:長子劉遂西元前45年繼位為第六代梁王,此即梁夷王;其餘14個兒子則都在西元前38年正月同日被封為列侯:劉平封貰鄉侯,劉義封樂侯,劉延年封中鄉侯,劉罷軍封鄭侯,劉順封黃侯,劉遷封平樂侯,劉就封菑鄉侯,劉方封東鄉侯,劉欣封陵鄉侯,劉欽封溧陽侯,劉固封厘鄉侯,劉發封高柴侯,劉未央封臨都侯,劉舜封高質侯。(1遂2平3義4延年5罷軍6順7遷8就9方10欣11欽12固13發14未央15舜)
梁夷王劉遂在位6年去世,傳位給梁荒王劉嘉,劉嘉傳位給兒子劉立。第八代梁王劉立是個不肖子孫。他繼任梁王後橫行無道,經常駕車出宮胡作非為,甚至一天之內犯法多達11次;他殺人傷人無數,還與姑媽淫亂。依法律,劉立早就該處死,但都總被漢成帝赦免、縱容。直到西元3年,劉立才經王莽上奏,被朝廷廢為庶民,發配漢中。劉立在流放之前畏罪自殺,梁藩王國也隨即被朝廷廢除。2年後,也即西元5年,王莽又立梁孝王劉武玄孫的曾孫劉音為第九任梁王。但不久王莽篡漢,劉音也被削去王位,先貶為梁公後又被貶庶民。梁藩王國也與西漢王朝一同滅亡。
八二世:8欣 公(定國公十子)西元前38年正月劉欣被封為陵鄉侯,從睢陽移居中沛郡豐縣金劉砦漢皇故里,專盡孝道。《漢書·王子侯表》:第五代梁王劉定國的第十子陵鄉侯劉欣“建始二年(前29年)坐使人傷家丞,又貸穀息過律,免為庶民”從此留在漢皇故里祭掃祖墓,世守漢朝皇帝祖陵墓地。後裔遂繁衍成今日漢家劉氏的正宗之一,江蘇豐縣金劉砦漢裏堂劉氏,又稱古豐或豐沛劉氏。配章氏、史氏,殉合葬永城碭山的保安山柿園漢墓群。生子二:1忠、2孝。
東 漢(25至220)
東漢又叫後漢,從西元25年劉秀稱帝起至西元220年曹丕代漢止,因國都洛陽在西漢國都長安的東面,史稱東漢,東漢共有14個帝王,包括少帝劉懿。光武帝(劉秀)字文叔。漢景帝劉啟生長沙王劉發,劉發生舂陵侯劉買,劉買生鬱林太守劉外,劉外生钜鹿都尉劉回,劉回生南頓令劉欽,劉欽生光武帝劉秀。為高祖邦公九世孫,先後推翻王莽,劉玄後稱帝,在位33年,病死(西元前6至西元57年),終年63歲,葬於原陵(今河南省孟津縣西長道社)?SPAN lang=EN-US>
明 帝(劉莊)初名劉陽。光武帝第四子,光武帝死後繼位,在位18年,病死(西元28至75年),終年48歲,葬於顯節陵(今河南省洛陽市東南)。
章 帝(劉炟)明帝第五子,明帝死後繼位,在位13年,病死(西元56至88年),葬於敬陵(今河南省洛陽市東南)。鄧太后(鄧綏)和帝皇后,和帝死後,執政16年,病死(西元81至121年),終年41歲,葬於和帝慎陵之側。殤帝(劉隆)和帝幼子,和帝死後繼位,在位不足1年,病死(西元105至106年),終年兩歲,為歷史上年齡最小的皇帝,葬於康陵(今河南省洛陽市東南)。
安 帝(劉祜)章帝孫,劉慶子,殤帝死後繼位,在位19年,於南下巡遊途中病死,(西元94至125年)終年32歲,葬於恭陵(今河南省洛陽市東南)。少帝(劉懿)章帝孫,安帝死後繼位,在位不足1年,病死(西元?至125年)葬處不明。順帝(劉保)安帝子,少帝死後被宦官擁立為帝,在位19年,病死(西元115至144年),終年31歲,葬於憲陵(今河南省洛陽市東北25裏處,一說在洛陽市西)。梁太后(梁納)順帝皇后,順帝死後執政6年,病死(西元106至150年),終年45歲,葬於順帝憲陵之側。沖帝(劉炳)順帝子,順帝死後繼位,在位不足半年,病死(西元143至145年),終年3歲,葬於懷陵(今河南省洛陽市東北25裏處,一說為洛陽市西北)。質 帝(劉纘)章帝玄孫,沖帝死後,被梁太后和梁翼迎立為帝,在位不足1年,被梁翼毒死(西元138至146年),終年9歲,葬於靜陵(今河南省洛陽市東南)。
桓 帝(劉志)章帝曾孫,質帝被毒死後,由梁翼迎立為帝,在位21年,病死(西元132至167年),終年36歲,葬於宣陵(今河南省洛陽市東南)。靈帝(劉宏)章帝玄孫,劉萇子,桓帝死後,竇後立他為帝,在位22年,病死(西元166至189年),終年34歲,葬於文陵(今河南省洛陽市東北)。少 帝(劉辯)靈帝死後繼位,在位不足半年,被董卓廢黜,後被毒殺(西元175至189年),終年15歲,葬於今河南省洛陽市附近。
獻 帝(劉協)字伯和(西元181至234年)。靈帝第三子,少帝弟,少帝被廢後繼位,在位31年,被曹丕廢黜,後病死,終年54歲,葬於禪陵(今河南省修武縣北小風村)。八三世:9孝 公(欣公次子)西安侯赤眉軍上將軍。新莽末年,琅琊人樊崇在山東起兵反對王莽,因為他的部眾都把眉毛染紅,所以稱赤眉軍。西元25年,赤眉軍將進入長安,樊崇為使赤眉軍名正言順,便立一個漢朝皇室後裔為帝。他找來找去,發現只有劉盆子、劉茂、劉孝與西漢宗室血緣最近,於是便讓他們三個抽籤。樊崇做了三個籤子,並在其中一個上面寫了「上將軍」三個字,其餘兩個甚麼字都沒寫。劉盆子、劉茂、劉孝三個人按年齡依次抽取,劉盆子最小,年方15歲,最後一個抽。但他卻抽到了寫有字的籤子,軍中諸將全都對他稱臣跪拜。另又以徐宣為丞相,樊崇為禦史大夫。這時劉秀也在河北稱帝,是為光武帝。不久,劉秀定都洛陽,大敗赤眉軍,劉盆子以十餘萬人全部投降。配袁氏生子三:1雲、2貢、3曆。
八四世:10貢 公(孝公次子)生於建武初年,卒於永年,配李氏生子二:1魁 、2盛。
八五世:11盛 公(貢公次子)生於永平,卒於元初,配王氏生子三:1炳、 2煒 、3炎。
八六世:12煒 公(盛公次子)生於和帝永元年,卒於永和年間,配邱氏生子二:1昭、 2然。
八七世:13然 公(煒公次子)生於順帝永建年,配周氏 楊氏生子二:1紀 、2熙。
八八世:14熙 公(然公次子)生於恒帝建和年間,配屈氏生子三:1河、2嶽 、3陵。
八九世:15陵 公(熙公三子)靈帝光和年間,配夏氏 侯氏生子三:1隆 、2福 、3漢。
三 國(220-280)
魏 國 世 系
魏國國姓曹。開國的皇帝叫曹丕。曹丕其實是繼承曹操的業績。曹操是漢相國曹參之後,祖父叫曹騰,曹騰的養子叫曹嵩,曹嵩的養子叫曹操。養子只是名義上的父子,其實沒有血緣關係。不過在宗法制中世系裏如此。據說曹操是夏侯氏的兒子,所以血統還是夏侯一家。曹操是安徽譙人,現在為亳縣。兒子孫子們定都洛陽,也可以叫洛陽人。曹丕於建安二十五年稱帝。稱魏文帝,尊其父親曹操為魏武帝,算是魏國的始祖。曹丕生於中平四年冬,即西元187年,崩於黃初七年,即西元227年。享年四十歲。西元220至227年在位,在位七年。
魏明帝曹叡:曹丕的兒子,曹操的孫子。生於西元205年,崩於西元239年。西元227至239年在位,在位十三年。
齊王曹芳:曹丕的養子,據說是任城王曹楷的兒子,是曹彰的孫子,是曹操的曾孫。生於西元232年,崩於西元247年。西元240年到西元254年在位。西元254年被司馬師所廢舊物資,史稱齊王芳。他是魏國第三任皇帝,曹操下四世。
高貴鄉公曹髦:是東海定王曹霖的兒子,生於西元241年,崩於是西元260年。西元254年為司馬師所立,西元260年為司馬昭所廢。史稱高貴鄉公。他是曹丕的孫子,曹操的曾孫。曹操下四世。
魏元帝曹奐:是魏國最後一任皇帝。他是燕王曹宇的兒子,是曹操的孫子。生於西元246年,崩於西元306年。他於西元260年至西元264年在位,在位五年。禪位於晉,後封為陳留王。
曹魏政權實際存在從西元220年到西元265年,共計四十六年。傳四世,共五年皇帝。
吳 國 世 系
吳國政權的創立者是孫堅。孫堅是江夏人。孫堅是孫武之後,孫權稱號為尊為武威皇帝。孫堅之長子孫策,繼承父親遺業,被曹操封為吳侯。孫權稱尊號,封其子孫紹為吳侯。孫策死後,孫權繼承吳侯之位。在西元222年稱帝。史稱吳大帝。
孫權生於西元182年,崩於西元252年。他於西元222年開始使用年號,西元229年稱皇帝。車號大吳,史稱吳。三國群雄中是年齡較長的一個。享年七十歲。在位從西元229年到252年算,也是二十四年。
會稽王孫亮,是孫權的兒子,史稱會稽王。他生於243年,崩於260年,是孫權與潘皇后所生的兒子。西元252年到西元258年即位,在位七年,後被孫孫綝廢為會稽王。
吳景帝孫休,生於西元235年,崩於西元264年。他是孫權的第六子,是孫權與王氏所生,是孫亮的弟弟。西元258年至西元264年在位,在位共六年。
烏程侯孫皓,生於242年,崩於284年。他是吳國的最後一個皇帝。他是孫和的兒子,孫權的孫子,是吳國的第四個皇帝。西元264年至西元280年為皇帝,在位十六年,最後為晉武帝所虜,晉封之為烏程侯,史稱烏程侯。孫權的吳車從西元222年到西元280年,四個皇帝,實傳三世,共計五十九年,算稱帝起算,則只有五十二年。
蜀 漢 世 系
蜀漢只有兩個皇帝,比較簡單。但三國志是按劉備繼承劉焉而寫。我們先說劉焉。劉焉漢宗室,魯恭王后裔。江夏竟陵人,今湖北省天門市。劉焉生年不詳,卒於西元194年,漢末官至益州牧。劉焉的兒子劉璋,生年不詳,卒於西元220年。
劉 備是蜀漢的開國皇帝,涿郡涿縣人。生於西元161年,崩於西元223年。劉備是孝景皇帝十四子中的第七子乃中山靖王劉勝後裔。“勝生陸城亭侯劉貞,貞生沛侯劉昂,昂生漳侯劉祿,祿生沂水侯劉戀,戀生欽陽侯劉英,英生安國侯劉建。建生廣陵侯劉哀,哀生膠水侯劉憲,憲生祖邑侯劉舒,舒生祁陽侯劉誼,誼生原澤侯劉必,必生潁川侯劉達,達生豐靈侯劉不疑,不疑生濟川侯劉惠,惠生東郡範令劉雄,雄生劉弘。弘不仕,劉備乃劉弘之子也”。西元219年自立為漢中王。221年在成都即皇帝位,諡號昭烈帝。他於西元221四月年至223年六月在位,算是三年,史稱先主。劉備高出漢獻帝一輩,所以獻帝稱為皇叔。與荊州劉表為一輩,故劉表稱為弟。與蜀中劉璋也是同輩。所以他自稱是繼承漢代的基業餘脈。
後主劉禪:劉備與甘夫人所生的兒子,生於西元207年,崩於西元271年。西元223年至西元163年在位,在位共四十一年。後降於晉,被封為安樂公。蜀亡。
蜀漢政權,從劉備稱帝的221年算起,計二帝二世,共計四十三年。
九十世:16隆公(陵公長子)生於獻帝建安年間,生於後主建興年間,配虞氏生子三:1松 2獻 3泰。
九一世:17泰公(隆公三子)生於後主延熙年間,配靳氏生子二:1宏、2光。
晉朝(256至420)
九二世:18光公(泰公次子)配馮氏生子二:1嵩 、2崇。
九三世:19崇公(光公次子)配王氏 班氏 季氏生子三:1超、2乾 、3封。
九四世:20乾公(崇公次子)配竇氏生子三:1簡 、2符 、3弟。
九五世:21符公(乾公次子)配褚氏生子二:1元康、2元業。
九六世:22元康公(符公長子)配黃氏生子二:1弘祖、2弘聖。
九七世:23弘聖公(元康公次子)配鬱氏生子三:1淳、2嘉 、3熙。
南北朝(420-589)
九八世:24淳公(弘聖公長子)配夏氏 虞氏生子一:劉裕。
九九世:25裕公(淳公之子)配氏生子三:1祥 、2福 、3祀。
一百世:26祥公(裕公長子)配朱氏生子一:邕。
一0一世:27邕公(祥公之子)配蔔氏生子二:1權 、2楹。
一0二世:28權公(邕公長子)配常氏生子二:1祖聖 、2祖哲。
一0三世:29祖哲公(權公次子)配司馬氏生子三:1立顯 、2立平 、3立揚。
唐朝(618至907)
始於高祖李淵,終於哀帝,共20帝。唐朝時期,中國的封建社會達到了頂峰,其中以唐太宗李世民的“貞觀之治”為最。唐高宗後,武則天稱帝,國號“周”。高祖李淵618年稱帝,在位9年。626年讓位於李世民。高祖李淵,陝西人,世襲為唐公。617年出任太原留守,隋末農民起義時,他乘機起兵攻入長安,建立唐朝。李淵是一個酒色之徒,並無雄才大略。退位後死於(566至635)時年70歲。太宗李世民(598至649),626年即位,在位24年。李世民是中國歷史上少有的能打天下又能治天下的有道名君。在唐朝統一全國的一系列戰爭中,他是起決定性作用的軍隊統帥,在即位後,又通過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實現了歷史上有名的“貞觀之治”。
高宗李治649年即位,在位34年。高宗李治,李世民第九子。政治上無所作為,後期被武則天把持朝政。病死(628至683)時年56歲。中宗李顯(683至684;705至710)在位,在位6年。中宗李顯,李治第六子,李治死後即位,但僅僅2月,被武後所廢。705年武後讓位與李顯,無所作為,被皇后韋氏毒死(656-710),時年55歲。睿宗李旦(684至690;710至712)在位,在位8年。睿宗李旦,高宗第八子。684年被武後擁立為帝,690年被廢。710年其子李隆基剿滅韋後,擁李旦為帝,712年讓位與李隆基,死於(662至716),時年55歲。
玄宗李隆基(712至756)年在位,在位43年。李隆基,睿宗第三子。在位前期,不失為一個勵精圖治的皇帝,使國庫豐盈,百姓安樂。但後期,卻重用李林甫,楊國忠等,致使政治腐敗,“安史之亂”險些葬送大唐江山。756年他讓位與其子李亨,761年死(685至761),時年77歲。肅宗李亨(711至762)756年即位,在位7年,肅宗李亨,玄宗第三子。“安史之亂”時被擁立為帝,死於762年,時年52歲。
代宗李豫(726至779)762年即位,在位17年。代宗李豫,肅宗長子,762年被宦官擁立為帝,平亂守成,中才之主,死於779年,時年54歲。德宗李括(742至805)779年即位,在位25年。德宗李括,代宗長子,他猜忌刻薄,重用奸佞,為唐朝滅亡埋下了禍根。死於805年,時年64歲。順宗李誦(761至806)805年即位,在位八個月。順宗李誦,德宗長子。在位不到1年,退位給李純,806年死,時年46歲。
憲宗李純(778至820)805年即位,在位15年。李純,順宗長子。憲宗依靠一些良相,在統一戰爭中取得了一些成就。自安史之亂以來的藩鎮割據的局面,在憲宗時,基本結束了。但他重用宦官,終被宦官所殺,時年43歲。穆宗李恒(795至824)820年即位,在位25年。穆宗李恒,憲宗第三子。穆宗是一個荒淫的皇帝,剛登位就縱情聲色。他企求長生不老,服藥過量而死,時年30歲。敬宗李湛(809至826)824年即位,在位3年,敬宗李湛,穆宗長子。826年12月被宦官殺死,時年18歲。文宗李昂(809至840)827年即位,在位14年。文宗是穆宗的第二子,他當政時宦官專權,文宗成為宦官的傀儡。死於840年時年32歲。武宗李炎(814至846)840年即位,在位6年。武宗李炎,穆宗第五子。武宗在位時,社會矛盾有一定的緩解,但他信奉道教,吃丹藥而亡,時年33歲。宣宗李忱(810至859)846年即位,在位13年。宣宗李忱,憲宗第十三子,是武宗的叔父,也因吃丹藥毒死,時年50歲。
懿宗李溫(833至873)859年即位,在位14年。懿宗,宣宗長子。他的生活十分荒淫,政治腐敗,社會矛盾尖銳。死於873年時年41歲。僖宗李儇(862至888)873年即位,在位15年。僖宗,懿宗第五子。在位期間發生了黃巢領導的農民起義,一度佔領長安。僖宗死於888年,時年27歲。
昭宗李曄(867至904)888年即位,在位15年。昭宗李曄,懿宗第七子。被朱溫(即後樑太祖)所殺,時年38歲。
哀帝李拀(892至908)904年即位,在位4年遜位。哀帝為昭宗第九子,907年讓位與朱溫,908年被朱溫所殺,時年17歲。
則天皇帝(624至705)690年即位,在位15年。武則天於655年被高宗立為皇后,開始參與朝政,690年自立為帝,國號“周”,雖然稱帝十幾年,實際統治卻有五十多年。武則天當政期間,社會發展很快,國庫豐盈。她注意選拔人才,量才適用。她於705年讓位與李顯,同年病死,時年82歲。是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 一0四世:30立顯公(祖哲公長子)配盧氏生子二:1洪昭、2洪明。
一0五世:31洪昭公(立顯公長子)配習氏生子三:1德範 、2君範 、3群範。
一0六世:32群範公(洪昭公三子)配張氏 夏氏生子三:1敦季 、2敦成 、3敦康。
一0七世:33敦成公(群範公次子)配泰氏生子二:1諭銘 、2諭鈞。
一0八世:34諭銘公(敦成公長子)配蘇氏生子四:1後起 、2後倫 、3後仁、4後孝。
一0九世:35後起公(諭銘公長子)配魯氏 徐氏生子五:1賢開 、2賢明 、3賢英、4賢德 、5賢奉。
一一0世:36賢明公(後起公次子)配廖氏生子三:1孝俤 、2孝慈 、3孝忠。
一一一世:37孝慈公(賢明公次子)配陸氏生二子:1義禮、2義智。
一一二世:38義禮公(孝慈公長子)配蒯氏生子三:1謹遵、2謹適 、3謹道。
一一三世:39謹遵公(義禮公長子)配韓氏生子二:1記敬、2記誠。
五代(907至960)
一一四世:40記敬公(謹遵公長子)配薛氏生子四:1福海、2福山 、3福嶺 、4福河。
一一五世:41福海公(記敬公長子)配仁氏生子一:澤紀。
宋 朝(960至1279)
北 宋:
1 太祖趙匡胤(西元927至976年)中國北宋王朝的建立者,廟號宋太祖,涿州(今河北涿州)人。出身出官家庭,趙弘殷次子。948年,投後漢樞密使郭威幕下,屢立戰功。951年郭威稱帝建立後周,趙匡胤任禁軍軍官、殿前都點檢。周世宗柴榮死後,恭帝即位,建隆元年(960年),他以鎮、定二州的名義,謊報契丹聯合北漢大舉南侵,領兵出征,發動“陳橋兵變”,黃袍加身,代周稱帝,建立宋朝,定都開封。趙匡胤稱帝後,先後攻滅南平、後蜀、南漢、南唐和湖南等割據政權,統一全國,結束了五代十國分裂混戰局面。趙匡胤統治時期,吸取唐朝宦官專權、藩鎮割據導致滅亡的教訓,接受賢臣趙普的建議,通過“杯酒釋兵權”削奪了武官的地位,從而“重文輕武”,加強中央集權。使宋沒有宦官專權、藩鎮割據,社會比較安定。但是也導致宋朝“積貧積弱”,外族紛紛侵擾。但也因為重文輕武,使宋代文學、哲學、美術、科技異常發達。開寶九年(976年),趙匡胤在北征契丹的途中暴死,享年50歲。
2 太宗趙匡義(西元939至997年),北宋第二位皇帝(967年至997年在位),在位22年。享年58歲。趙弘殷第三子,是北宋開國君宋太祖趙匡胤的親弟弟。本名趙匡義,太祖登基後一度改稱趙光義。宋太宗很有作為,勤於政務,關心民生;不過由於他兩度伐遼失敗,導致四川王小波、李順農民起義。但是總的來說,他統治時期宋朝比較強盛。
3 真宗趙恒(西元968至1022年),名趙恒,原名趙德昌,是北宋的第三位皇帝。他是宋太宗的第三個兒子,登基前曾被封為韓王、襄王和壽王,997年以太子繼位。宋真宗統治時期治理有方,北宋的統治日益堅固,國家管理日益完善,北宋比較強盛。
4 仁宗趙禎(西元1010至1062年),宋仁宗初名受益,是宋真宗的第六子,生於大中祥符三年(西元1010年),1018年立為皇太子,賜名趙禎,1023年即帝位,時年13歲。1063年病死開封,享年54歲。北宋第四代皇帝(1023年至1063年在位)。在位四十一年。在位時候宋朝進入鼎盛,但也是衰落的起點。在位後期,官僚膨脹,對外戰爭屢戰屢敗,雖然西夏已向宋稱臣,但已經出現經濟危機。而且,還有南蠻叛亂、交趾之亂。來雖有“慶曆新政”,但尚未成功。其陵墓為永昭陵。
5 英宗趙曙(西元1032至1067年),北宋第五代皇帝,1063年至1067年在位。他是前任第四代皇帝宋仁宗的從兄弟允讓的第十三子。在位時碌碌無為,北宋就此衰落。
6 神宗趙頊(西元1048至1085年),北宋第六代皇帝,1067年至1085年在位。即位後,對疲弱的政治深感不滿,而他素來都欣賞王安石的才幹,故即位後命王安石推行變法,振興北宋王朝,是為王安石變法,又稱熙寧變法,惟操之過急,不得其法,失敗收場,不過神宗還是維持新法將近二十年。時值夏惠宗在位,母黨梁氏專權,西夏國勢日非,圖一舉殲滅羌夏。在慶州(今甘肅慶陽)大破夏軍,佔領西夏二千裏土地。不過後來在永樂城之戰中慘敗,滅夏之舉未能實現。事後,宋神宗在朝中當眾痛哭。他有抱負,勵精圖治,想滅西羌,惜壯志未酬,於元豐八年飲恨而歿,享年三十八歲。其子宋哲宗親政後,竭盡所能完成父親遺志。
7 哲宗趙煦(西元1077至1100年),北宋第七位皇帝(1086年至1100年在位),是前任皇帝宋神宗第六子,原名傭,曾被封為延安郡王,鎮守宋朝西北部邊境。神宗病危時立他為太子,元豐八年,神宗死,趙煦登基為皇帝,是為宋哲宗,改元“元佑”。在位15年,享年25歲。哲宗登基時,只有10歲,由高太后執政。高太后執政後,任用頑固派大官司馬光為宰相。司馬光一上臺,就把神宗時的“王安石變法”(熙寧變法)全部廢止。宋哲宗對於司馬光與高太后的執政與壓制感到不滿。到了元佑八年(1093年),高太后死,哲宗親政。哲宗親政後表明紹述,追貶司馬光,並貶謫蘇軾、蘇轍等舊黨黨人於嶺南(今廣西一帶),接著重用革新派如章敦、曾布等,恢復王安石變法中的保甲法、免役法、青苗法等,減輕農民負擔,使國勢有所起色。次年改元“紹聖”,並停止與西夏談判,多次出兵討伐西夏,迫使西夏向宋朝乞和。元符三年(1100年)1月病逝於東京(今河南開封)。哲宗是北宋較有作為的皇帝。但是由於在新黨與舊黨之間的黨爭不但沒有獲得解決,反而在宋哲宗當政期間激化,種下了北宋滅亡的原因。
8 徽宗趙佶(西元1082至1135年),宋神宗十一子,是中國宋朝第八位皇帝,也同時具有相當高的藝術造詣。他兄長宋哲宗無子,死後傳位於他,在位25年(1100年至1125年)趙佶於在位期間,過分追求奢侈生活,在南方採辦“花石綱”,搜集奇花異石運到汴京修建園林宮殿,崇通道教,自稱“道君皇帝”,任用貪官宦官橫徵暴斂,激起各地農民起義。當金兵入侵,無法應付時,急忙傳位給他兒子宋欽宗去對付,自己則當“太上皇”,但終於無法挽回局勢,父子兩人皆被金兵俘虜北上,受盡折磨,八年後死於黑龍江依蘭。
9 欽宗趙桓(西元1100至1156年),北宋第九位皇帝(1126年至1127年在位)。諡號恭文順德仁孝皇帝,在位2年。享年62歲。趙桓受父宋徽宗遜位後即位為皇帝,是為宋欽宗,改元“靖康”。即位後立刻貶蔡京、童貫等人,然後重用李綱抗金。但是他十分懦弱無能,優柔寡斷。後來聽從奸臣讒言,罷免了李綱,向金人求和。金國趁此機會於靖康二年(1127年)南下渡黃河破宋京東京(今開封),北宋滅亡,徽、欽二帝及百姓、官員、嬪妃上萬人被俘北上,被困在五國城(今黑龍江依蘭),史稱“靖康之變”,北宋遂亡。1161年宋欽宗被金國人的馬踩死,結束了亡國徒的一生。
南 宋
1 高宗趙構(西元1107至1187年),南宋開國皇帝(1127年至1162年在位),北宋皇帝宋徽宗第九子,宋欽宗之弟。曾被封為“康王”,1127年東京淪陷的時候,他在當時南京應天府(今河南商丘)登基做皇帝,改元“建炎”。紹興元年(1131年)遷都臨安(今浙江杭州),以後重用奸臣秦檜等,縱情聲色,昏庸腐朽,大興土木,殺死嶽飛,與金國人屈辱求和,簽定紹興和議,割除大量土地,與金國東以淮河,西以大散關為界,宋朝政治十分腐敗,農民起義四處爆發,如鐘相、楊麼起義等,而宋高宗之流則大肆鎮壓。
2 孝宗趙眘(西元1127至1194年),孝宗登基後,定年號“隆興”,立志光復中原,收復河山,遂恢復名將嶽飛諡號“武穆”,追封嶽飛為鄂國公,剝奪秦檜的官爵,並且命令老將張浚北伐中原,但在符離遭遇金軍阻擊,大敗。接著金軍趁勝追擊,南宋軍隊損失慘重。宋孝宗被迫於隆興二年(1164年)和金國簽訂“隆興和議”。次年改元“乾道”,並又任用王淮理財備戰。乾道年間,由於沒有戰事的干擾,宋孝宗專心理政,百姓富裕,五穀豐登,太平安樂,一改高宗朝時貪汙腐朽的局面。由於宋孝宗治國有方,所以使南宋出現“乾淳之治”(乾:乾道,淳:淳熙)的小康局面。孝宗是南宋較有作為的皇帝。淳熙十四年(1187年)10月,高宗病卒,孝宗為了服喪,讓太子趙敦參預政事。淳熙十六年(1189年)2月又禪位於太子,太子即位後,是為宋光宗。孝宗自稱太上皇,閒居重華殿,繼續為高宗服喪。光宗與孝宗不和,長期不去探望孝宗。為此,孝宗悶悶不樂而起病。最終在宋光宗紹熙五年(1194年)6月,孝宗逝於臨安重華殿。
3 光宗趙敦(西元1147至1200年),宋光宗宋朝所有皇帝中比較昏庸的一位。他受父宋孝宗禪位而登基做皇帝以後,已經43歲,宋光宗體弱多病,又沒有安邦治國之才,而且光宗聽取奸臣讒言,罷免辛棄疾等主戰派大臣,又由當時著名的妒婦、心狠手辣的李皇后來執政,奸佞當道,朝政從宋孝宗時的清明轉向腐敗,宋光宗自己卻不思朝政,沉湎於酒色之中。光宗歷來就與孝宗不和,宋孝宗遜位後他長期不去探望。紹熙五年(1194年),宋孝宗得病,宋光宗既不請人看病又不去探望孝宗,乃至孝宗病逝他也不服喪。因此,大臣韓侂胄和趙汝愚經過太皇太后允許,逼迫光宗退位。光宗只好讓位於太子趙擴,自己閒居臨安壽康宮,自稱“太上皇”。慶元六年(1200年)春,由於光宗過於悶悶不樂就去世了,死後葬於永崇陵。
4 寧宗趙擴(西元1168至1224年),宋寧宗是南宋統治初期由於韓侂胄的作用對金朝持對抗態度,他追封嶽飛為鄂王,剝奪秦檜的所有封職,但是1206年韓侂胄北伐戰敗後宋寧宗改變了他的政策。1207年11月他的皇后楊氏與史彌遠一起秘密策劃利用韓戰敗的機會謀殺了韓並將韓的首級送往金朝作為謝罪。1208年在史彌遠的操縱下宋寧宗與金朝達成了嘉定和議,向金朝稱伯,自己稱侄,又向金朝進貢金銀。韓侂胄死後史彌遠成為宋寧宗的宰相兼樞密使,獨攬宋朝大政。史彌遠恢復了秦檜的王爵和官職。宋寧宗時期,宋朝比較安定,百姓比較富裕。宋寧宗還恢復理學地位。
5 理宗趙昀(西元1205至1264年),他在位時間是從1224年到1264年。宋理宗本不是皇子,而只是宋朝皇家的一個親戚,他是趙匡胤之子趙德昭的九世孫。他的前任宋寧宗死後,宰相史彌遠廢太子趙弘,立宋理宗為皇帝。宋理宗十分無能,登基後將所有國家事物都交給史彌遠,自己對政務完全不過問,一直到1233年史死後宋理宗才開始親政,但他依然對政治不感興趣,將國家大事交給他的宰相丁大全處理,他本人崇拜理學。1234年南宋聯蒙古國滅金。1259年,蒙古攻鄂州,宰相賈似道以宋理宗名向蒙古稱臣,並將長江以北的土地完全割讓給蒙古。
6 度宗趙禥(西元1240至1274年),(在位1265年至1274年),在位10年,享年35歲,宋度宗長大後十分昏庸無能。他即位時,金朝已經滅亡多年,北方元朝軍隊大舉南下,國難當頭,他卻將軍國大權交給奸臣賈似道,政治十分腐敗黑暗,人民生活十分困苦,自己卻依舊窮途奢侈,荒淫無道,沉湎於酒色之中,宋朝病入膏肓,無可救藥,只有等著滅亡。北方元軍多次出兵進攻南宋,宋廷雖腐朽,但是廣大軍民的抵抗,使得元軍不得不撤回。度宗即位後,元軍猛攻襄樊。這一次是決定南宋小朝廷興亡的關鍵戰役。然而賈似道密而不報,還說已經取勝,度宗在完全不予以審問的情況下竟對此言深信不疑。最後,元軍於鹹淳十年(1274年)初攻破圍攻5年的襄樊,為宋朝敲響喪鐘,宋度宗聞知頓時昏倒,但是他仍然借酒澆愁。不久就因酒色過度而死。
7 恭帝趙顯(西元1271至1274年),(1274年至1276年在位),1276年南宋朝廷求和不成,只好向元軍投降。同年,謝太皇太后抱著五歲的小皇帝宋恭帝趙㬎出城向元軍投降。宋恭帝被俘以後,被元朝封為瀛國公。到了元世祖忽必烈至元二十六年(1289年),元世祖忽必烈突然賞給19歲的趙㬎許多錢財,叫他去西藏當僧人。於是當年的小皇帝宋恭帝成了高僧,為佛教界做出了許多貢獻,翻譯了不少佛教經文。因而觸犯了文字獄。後來被元朝皇帝發現,大怒,遂下令賜死,死時享年53歲。
8 端宗趙昰(西元1268至1278年),恭帝長兄,恭帝被俘後被陸秀夫擁立為帝,在元軍追擊中受驚而死,終年11歲。趙昰在登基之前,被封為“天下兵馬都元帥”。1276年即位,改元景炎,時年只有7歲。雖然朝臣陸秀夫等堅持抗元,力圖恢復宋朝,但在元軍的緊緊追擊下,端宗皇上只能由大將張世傑護衛著登船入海,東逃西避,疲於奔命。1278年3月,端宗皇上為躲避元將劉深的追逐,上船避入廣州灣,“龍舟”傾覆,端宗皇上遇溺於水中,雖然被左右隨從救起,但已經喝了一肚子的水。端宗皇上嚇得好幾天都講不出話來,結果生病了。因元軍追兵逼近,他又不得不浮海逃往碙州(今廣東省雷州灣)。可憐一個不到10歲的小皇上宋端宗經此顛簸,又驚病交加,幾個月後便死去了。
9 端宗趙昺(西元1271至1279年),由陸秀夫背著投海而死,終年9歲。(1278年),宋端宗死,弟弟趙昺做了皇帝,改元“祥興”,並逃往厓山避難。元朝命令宋朝叛將張弘範大舉進攻厓山的趙昺小朝廷,宋軍水師在張世傑的指揮下進行頑抗,在崖門海域裏與元朝軍隊交戰,史稱“崖門戰役”,這場戰役關係到南宋流亡小朝廷的興亡。結果,宋軍全軍覆滅。西元1279年3月19日,丞相陸秀夫見大勢已去,便背著這位剛滿8歲的小皇帝趙昺跳海而死,南宋最後一位皇帝死去,宋王朝覆滅。
一一六世:42澤記公(福海公之子)配吳氏生子四:1延慶、2延輝 、3延光 、4延明。
一一七世:43延慶公(澤記公長子)官拜鎮海軍節度使,配蔡氏生子五:1傳仁 、2傳恩 、3傳義、4傳德 、5傳惠。
一一八世:44傳仁公(延慶公長子)字世光,配葛氏生子一:運太。
一一九世:45運太公(傳仁公之子)字堯仁,配孫氏,運太公極重家族之事業,於宋徽宗年間續修族譜,經多方奔走清理族譜資料,麾成譜牒以傳後人,使吾祖之事業再次復興。生一子:繼榮。
一二0世:46繼榮公(運太公之子)配段氏生子二:1昌意 2昌儉。(昌儉公於宋孝宗乾道年間自漢故里金劉寨遷山東棗莊立村名為侯孟村,在侯孟西南五裏杜安村建高唐廟,以弘揚先祖之德)。
一二一世:47昌意公(繼榮公長子)配齊氏生子四:1期明、2期源 、3期盈 、4期勳。
一二二世:48期明公(昌意公長子)配宋氏生子一:家龍。
元 朝(1206至1368)
1元太祖(成吉思汗)奇幄溫.孛兒只斤.鐵木真(1162至1227)1206至1227年在位,中國最偉大的軍事家之一,蒙古汗國的開國皇帝。統一蒙古諸部後,於1206年被推舉為大汗,稱成吉思汗。建立了蒙古汗國。指定軍事、政治、法律等制度,開始使用文字,從而改變了諸部之間長期的戰爭關係,加強了經濟聯繫,對蒙古社會的發展起了進步作用。即位以後,展開了大規模軍事活動。1211年和1215年兩次大舉向金進攻,直到黃河北岸,佔領中都(今北京)。1219年發動蒙古軍第一次西征攻滅了花喇子模,在喀勒喀河打敗了斡羅斯和欣察聯軍,版圖擴展到中亞地區及南俄,並把這些地區分封給長子術赤、次子察合臺和三子窩闊臺。1226年,率兵南下攻西夏,次年在西夏病死。元朝建立後,被追尊為元世祖。2元太宗(合罕皇帝)奇幄溫.孛兒只斤.窩闊臺(又名拖雷)(1186至1241)1229至1241年在位,蒙古汗國第二任大汗。成吉思汗第三子。成吉思汗二十年(1225年)封於也兒的石河(今額爾齊斯河)上游和今巴爾喀什湖以東一帶。1229年被推舉為大汗。次年即大舉向金進攻,三年內陸續佔領陝西南部、河南北部以及淮西一帶。繼而又聯合南宋攻金,於1234年滅金。1236年命拔都西征,深入歐洲中部。在位期間任用耶律楚材,使用“漢法”制定賦稅制度。又遍設驛站,加強本土與諸汗國間的聯繫。
3元世祖 薛禪皇帝 奇幄溫.孛兒只斤.忽必烈(1215至1294)1260至1294年在位。蒙古汗國第七任大汗。元朝開國皇帝。元憲宗蒙哥汗之弟。蒙哥汗元年(1251年)開府灤河上游之地,繼以懷孟、京兆為分地。任用儒生,注意農桑,興辦屯田。蒙哥汗三年,率軍攻雲南,次年滅大理而歸。九年,攻宋鄂州(今湖北武昌),得蒙哥汗死訊,決策北還。次年在開平(今內蒙古正南旗東閃電河北岸)即大汗位,始建年號稱中統。其幼弟阿裏不哥聯合漠北、中亞諸王與他爭位。至元元年(1264年),他取得全勝。遷都燕京後稱大都(即今北京)。至元八年,定國號為元。隨後發動對南宋的進攻,於至元十六年滅宋,統一全國。此後曾向鄰國發動多次進攻,均遭失敗。在位期間任用劉秉忠、葉李等,吸收歷代統治經驗,建立包括行省制度在內的各項制度,並加強中央政府對邊疆地區的管理,鞏固和發展了我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但因階級壓迫、民族壓迫沉重,人民起義鬥爭,前仆後繼,始終不絕。他除武力鎮壓外並任用許衡、姚樞、竇默等,提倡程朱理學,以加強思想統治。4元成宗(完澤篤汗)奇幄溫.孛兒只斤.鐵穆耳(1265至1307)1294至1307年在位,世祖孫。元朝第二任皇帝。初與太傅伯顏鎮守上都,防禦反元的北方蒙古諸王。世祖死後,還大都(北京)即位。守世祖遺法,號為善於收成。然濫賞貴族,國庫儲存,盡被消耗。在西南加重人民兵役負擔,激起蛇節等的起義。晚年長期患病,委政大臣,其中伯顏(與上述的伯顏不是一人)、梁德清、八都馬辛,號稱“三凶”,尤為人所不滿。5元武宗(曲律汗)奇幄溫.孛兒只斤.海山1308至1311年在位,元朝第三任皇帝。6元仁宗(普顏篤汗)奇幄溫.孛兒只斤.愛育黎拔力八達,1312至1320年在位,元朝第四任皇帝。7元文宗(劄木篤汗)奇幄溫.孛兒只斤.圖鐵木兒,1328年舊曆九月登基,同月駕崩。元朝第八任皇帝。8元寧宗(奇幄溫.孛兒只斤.懿嶙質班)1332年舊曆十月登基,次年舊曆六月駕崩。元朝第十任皇帝。
9元惠宗(順帝)烏哈葛圖汗 奇幄溫.孛兒只斤.妥灌鐵木兒(1320至1370)元明宗之子,元朝第十一任皇帝。也是元朝全國統治中的最後一任皇帝。1333至1368年在位,在位期間,統治階級極其腐敗,王公官吏的暴虐誅求更厲害,再加以水旱災荒的嚴重,全國各族人民不斷發動武裝反抗。至正十一年(1351年),爆發了以紅巾軍為主的農民大起義,動搖了元代的統治。至正二十八年明軍攻克大都(今北京),他攜妃嬪、太子北逃應昌(今內蒙古克什克騰旗西達來諾爾附近)。兩年後駕崩。一二三世:49家龍公(期明公之子)配嶽氏生子二:1修哲 、2修磊。
一二四世:50修磊公(家龍公次子)配馮氏生子三:1延立、2延居 、3延協。
一二五世:51延立公(修磊公長子)明朝初期,戰亂平息天下安寧,延立公又第二次修繕家乘,踏破鐵血尋訪失散多年之祖親。配季氏生子一:獻麟。
一二六世:52獻麟公(延立公之子)配孫氏生子二:1安康、2安道。
明朝(1368至1644)
太祖朱元璋(1328至1398)年號“洪武”1368年稱帝,在位31年。安徽鳳陽人,1368年建立明朝,定都南京,死於1398年,時年71歲。
惠帝朱允文(1377至1402)年號“建文”1398年即位,在位5年,惠帝,太祖孫,皇太子朱標的次子,朱元璋在世時,大封王室,20多個兒子均封為親王,分駐各地,惠帝登基後,進行削藩,以統一軍事,惹惱諸王,燕王朱棣其兵北京,1402年攻入南京,惠帝一說被燒死,一說外逃。
成祖朱棣(1360至1424)年號“永樂”1402年即位,在位23年,成祖朱棣,朱元璋的第四子,1420年推翻明惠帝自立,1421年遷都北京,並下令編纂了《永樂大典》。死於1424年,時年65歲。
仁宗朱高熾(1378至1425)年號“洪熙”1424年即位,在位1年,仁宗,明成祖長子,仁宗政治比較清明,採取一些緩和社會矛盾的措施。在位1年,死於1425年,時年48歲。
宣宗朱瞻基(1398至1435)年號“宣德”1425年即位,在位11年,宣宗,仁宗長子,他和其父一樣,比較能傾聽臣下的意見與仁宗並稱“仁宣之治”,宣宗時君臣關係融洽,經濟也穩步發展。宣宗死於1435年,時年38歲。
英宗朱祁鎮(1427至1464)年號“正統”“天順”(1435至1449),(1457至1464)在位23年,英宗,宣宗長子,即位時才9歲,被宦官王振專權,1449年,瓦喇大舉南侵,王振愜英宗親征,英宗被俘,史稱“土木之變”,1450年,被放回,直到1457年,才又即位。死於1464年,時年38歲。
景帝朱祁鈺(1428至1457)年號“景泰”1449年即位,在位9年,宣宗次子,英宗被俘後被擁立為帝,即位後,用於謙為兵部尚書,粉碎了瓦喇對北京的進攻,迫使瓦喇放回英宗,英宗放回後,景帝將其軟禁,直到1475年,景帝病危時,英宗才又被擁為帝。景帝死於1457年,時年30歲。
憲宗朱見深(1447至1487)年號“成化”1464年即位,在位24年憲宗,英宗長子,憲宗好方術,溺於女色,致使宦官“奸欺國政”。1487年,憲宗死,時年41歲。
孝宗朱佑樘(1470至1505)年號“弘治”1487年即位,在位19年,孝宗,憲宗三子。孝宗“更新庶政,言路大開”,使英宗朝以來奸佞當道的局面,得以改觀。被譽為“中興之令主”。死於1505年,時年36歲。
武宗朱厚照(1491至1521)年號“正德”1505年即位,在位17年,武宗,孝宗長子。好逸樂,貪女色,是明朝有名的荒唐皇帝,因荒淫過度,死於1521年,時年31歲。
世宗朱厚璁(1507至1566)年號“嘉靖”1521年即位,在位46年,世宗,憲宗孫,父興獻王。世宗前期頗有一些作為,誅殺宦官,節用寬民,但後期荒淫無度,政治腐敗,多次爆發農民起義世宗因服丹藥中毒死,時年60歲。
穆宗朱載垢(1537至1572)年號“隆慶”1566年即位,在位7年,穆宗,世宗第三子。在位7年,死於1572年,時年36歲。
神宗朱翊鈞(1563至1620)年號“萬曆”1572年即位,在位48年,神宗,穆宗第三子。即位時才10歲,由皇太后陳氏及李貴妃主持政務。神宗親政後,深居宮中,荒淫享樂,政治腐敗,神宗時,北方努爾哈赤建立後金,窺視中原。神宗死於1620年,時年58歲。
光宗朱常洛(1582至1620)年號“泰昌”1620年即位,在位1月,光宗,神宗長子。是一個貪財好色的皇帝,由於淫欲過度,即位當天就病倒了,後因服用丹砂過度而亡。時年39歲。
熹宗朱由校(1605至1627)年號“天啟”1620年即位,在位8年,熹政治腐敗。努爾哈赤宗,光宗長子。在位時任用宦官魏忠賢,致使乘機攻佔瀋陽。熹宗死於1627年,時年23歲。
思宗朱由檢(1610至1644)年號“崇禎”1627年即位,在位17年,思宗,光宗第五子。即位後,誅殺魏忠賢,頗為勤政,勉力振作,無奈積重難反,各地農民起義不斷爆發,北方皇太極又不斷騷擾入侵,又崇禎性多疑,剛愎自用。終於在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崇禎帝在景山自縊身亡。時年35歲。死前於蘭色袍服上大書“勿傷百姓一人”。
一二七世:53安康公(獻麟公長子)配朱氏生一子興成,配趙氏生二子:1興泰 、2興浪、3興譲。(興泰公於明永樂年間遷居山東菏澤東南90裏劉樓)。
一二八世:54興成公(安康公長子)配王氏生二子:1基建、2延玉。(延玉公於明宣德年間遷往山東金鄉巨野)。
一二九世:55基建公(興成公長子)配趙氏生子一:業立。
一三0世:56業立公(基建公之子)配張氏生子三:1遵德 、2遵道 、3遵環。(榮城縣誌載:遵道公甲科以人材舉太原府同知,於明弘治年間外遷山東巨野杈子樓)。
一三一世:57遵德公(業立公長子)配周氏生子一:崇文。
一三二世:58崇文公(遵德公之子)萬曆間舉人任廣元縣令,配馬氏生子四:1西伯字乾 、2西山字坤、3、西安、4西川字瀛。
一三三世:59世西伯公(崇文公長子)字乾,本士林領袖,品學兼優,於明萬歷年間自漢故里前往山東兗州府嶧縣(侯孟村)故地繼承祖業從建家園,配張氏生子四:1漢達字方卿 、2漢遠 、3漢近、4漢道。
安徽阜陽潁州掩龍劉氏始祖
據《掩龍劉氏族譜》記載,西伯公於明万历六年帶領長子漢達,三子漢近,(次子漢遠,四子漢道留守故里)自嶧縣南遷,漢近年幼至山東藤縣投親定居。途經漢故里徐州府又相約二弟西山字坤,四弟西川字瀛,結伴南遷。西伯公兄弟協子繼續前行,至安徽穎州演流廟(今掩龍廟)西偏定居,立村名劉村。
(潁州唐置,改曰汝陰郡,尋複故,宋初曰潁州,升為順昌府,金得為潁州,治汝陰,今安徽阜陽市治,元省汝陰入州,清升為潁州府,民國廢。安徽阜陽市潁州區行政概況:潁州是一座古城迄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西周時期即為鬍子國國都;戰國時期為楚邑;秦漢以來,為歷代郡、縣、州、府所在地。宋代進入鼎勝時期,歐陽修、蘇軾曾在此為官多年,唐宋八大家中歐陽修、蘇軾、蘇轍、曾鞏四人同與杭州西湖齊名的潁州西湖結下了不解之緣。留有“大千起滅一塵裏,未覺杭潁誰雌雄”、“都將二十四橋月,換得西湖十頃秋”等讚美潁州西湖的千古佳句。區內有阜陽市唯一的省級風景區潁州西湖和文峰塔、奎星樓、劉公祠、白蟹泉等八處風景名勝)。
相傳,乾公在有生之年曾多次返往故里探望族親,殉葬山东枣庄侯孟村。配張氏殉葬於潁州掩龍廟西偏癸山丁向,傳聞舊有祭田40畝,兵焚後被都石佔據,經十世孫鴻文察出六畝種收租以供祭祀,柏樹48株,碑供5件。
三弟西安公(1漢傑 、2漢川)漢傑自金劉寨外遷。漢川後裔居漢故里金劉寨一帶(劉恒心有譜)。
二弟西山公字坤,後裔現居前後劉廟一帶。另有譜。
四弟西川公字瀛,後裔現居霍邱縣(南大山)馬店鎮茶臺村山邊組一帶(劉道富有譜)。
在皖西北地區,越過淮河進入潁州境內,這裏是明代鳳陽府的一部分。詢人故鄉,皆曰來自山東棗林莊。掩龍劉氏也不例外,山東是移民遷入之地,何以有人口外遷。經多方族譜記載,外遷人口的為兗州府東部地區。現棗莊市嶧城一帶,在淮河兩岸聲名遠播的村莊。此村今名“安邱府”,明魯王裔村安邱王分封於此,始有此稱。清康熙初年又稱棗林莊,清末複稱安邱王府莊,簡稱安邱府至今。
始祖西伯公(崇文長子)系下
乾公:掩龍劉氏始祖,陶唐氏堯帝之子監明公一三三世裔孫,漢高祖劉邦五十九世孫。在棗莊故里,流傳乾公祖上當朝為官,因得罪朝中另一派系,被排擠誣陷。為分散劉家家族勢力被皇上分派外遷各地。有的隱姓埋名。同遷的有唐姓,申姓,張姓,馬姓。配張氏殉葬於潁州西南二十裏許三合鎮,掩龍廟西偏癸山丁向,傳聞舊有祭田四十畝,兵焚後被都石佔據,經乾公十世孫鴻文察出六畝種收租以供祭祀,柏樹四十八株,碑供五件。生四子:1漢達字方卿、2漢遠、3漢近、4漢道。
清朝(一六一一至一九一一)
清朝歷代皇帝與皇后
努爾哈赤:努爾哈赤出生在建州左衛奴隸主之家。祖先有多人受明廷冊封,其本人歷任明朝建州左衛指揮使、都督僉事、都督等職,深得明廷信任。青年時,采松子、挖人參到撫順馬市售賣。後投明遼東守將李成梁,“每戰必先登,屢立戰功,成梁厚待之”。他對遼東漢區有較深瞭解,受漢文化一定影響。明萬曆十一年(1583年),被明廷任命為建州左衛(今遼寧新賓境)都指揮使。同年,以祖、父遺甲十三副起兵,對建州女真各部展開了兼併戰爭。他採取“恩威並行”、“順者以德服,逆者以兵臨”的方針,歷時10年,統一了建州各部。明萬曆十七年(1589年),受封為都督僉事、龍虎將軍。其後,經過20餘年征伐,統一了松花江流域和長白山以北的諸部女真。在統一戰爭中,將女真各部遷至渾河流域。為適應當時政治、經濟需要,建立了軍政合一的八旗制度。設議政王大臣,與八旗旗主共議朝政,形成政治、軍事的中樞決策機構。命人以蒙古文字與女真語音結合,創制滿文。隨著軍事力量的日益強大,另立國號的時機成熟。萬曆四十四年(1616年),於赫圖阿拉(今遼寧新賓西南)建立“大金”國(後金),自立為汗,建元天命,設官建署。天命三年(1618年)起兵反明。在薩爾滸之戰中,採取集中兵力、各個擊破的作戰原則,大敗明軍,勢力進入遼河流域。在相繼攻克瀋陽、遼陽和遼河以東七十餘城後,於天命六年(1621年)遷都遼陽。天命十年(1625年)遷都瀋陽,佔領了遼東大部地區。次年,揮軍進攻寧遠(今遼寧興城)。時寧遠明守軍僅一萬餘人。守將袁崇煥激勵將士,誓守孤城。努爾哈赤勸降不果,命奮力攻城。激戰中,努爾哈赤被明軍炮火擊傷。在撤圍敗退瀋陽途中,患痛疽病死。卒後初諡承天廣運聖德神功肇紀立極仁孝武皇帝,後累次加諡為承天廣運聖德神功,肇紀立極仁孝睿武端毅欽安弘文定業高皇帝。廟號太祖。葬瀋陽福陵。
皇太極:皇太極於天命元年(1616年)封和碩貝勒。繼位後,順應歷史發展趨勢,促進了後金政權的封建化進程。他派人丈量土地,將“各處餘地”歸公,發給民戶耕種,不許旗主、貴族再立莊田。又把原來每13名壯丁編為一莊改為每8名壯丁編為一莊,“其餘漢人,分屯別居,編為民戶”。並下令編審壯丁,解放部分奴婢為編民。這些措施,使滿族貴族的特權受到一定制約,有利於發展農業生產。他極力學習漢族文化,命儒臣翻譯漢字書籍。天聰六年(1362年)正月,廢除“與三大貝勒,俱南面坐”,共理朝政的舊制,改為自己“南面獨坐”,突出汗位獨尊地位。繼而尋機削除異已,剷除了威脅汗位的三大貝勒勢力,使汗權得到鞏固。仿明制,設內三院,六部,“停王貝勒領部院事”,獨主政務。又設都察院和理藩院,建立起一套較為完備的國家機構。集中了汗權,加強了專制統治。為了擴大兵源,創立了漢軍八旗和蒙古八旗。命人在老滿文的基礎上增加圈點,將老滿文改造成新滿文。為了聯絡蒙古和西藏,大力扶植和宣揚喇嘛教。他決意承襲父志,入主中原取代明朝統治。在即位後“邦家未固”時,一方面對明廷採取議和策略,同時又屢次入關,擄掠漢地大批人畜、財物。為解除後顧之憂,兩次出兵朝鮮,統一蒙古和黑龍江流域。在鞏固了內部統治,並基本上消除了來自朝鮮和內蒙的威脅後,於天聰十年(1636年)五月,稱帝,定國號“大清”,改元崇德,改女真為滿洲。其後將主要兵力用於對明戰爭。崇德五年(1640年),指揮清軍取得松錦大捷,殲滅明軍五萬餘人。在降服松山、錦州後,清軍佔領了除寧遠外的明朝關外全部城鎮。崇德七年(1642年),再次遣軍入關,連破遠至山東的八十餘城。 崇德八年(1643年)九月,猝死。卒諡應天興國弘德彰武寬溫仁聖睿孝文皇帝,後累加諡為應天興國弘德彰武寬溫仁聖睿孝敬敏昭定隆道顯功文皇帝,廟號太宗。葬瀋陽昭陵。孝莊文皇后(大玉兒):明天啟五年(1625年),13歲的蒙古族少女博爾吉濟特·布木布泰被送至努爾哈赤統治的女真部,嫁給自己的姑父33歲的女真部貝勒皇太極,成為皇太極第4位妻子。這樁由政治結盟促成的極不和諧的婚姻,卻產生了一位清初影響半個世紀之久的傑出的女政治家,及順治皇帝的生母孝莊文皇后。孝莊文皇后,母家在毗臨女真部族的科爾沁草原,父親是科爾沁部蒙古貝勒寨桑。她以20歲的年齡差嫁給皇太極並非偶然,而是女真部首領努爾哈赤為與蒙古各部結盟,壯大自己力量的一種手段;僅皇太極1人就娶了寨桑家姑侄3人。他在清國創建後,首次冊封後妃稱“五宮”的5人,全部為蒙古族女子,孝莊便是其中的永福宮莊妃。孝莊雖為五宮之一,但並非皇太極最寵愛之妃,只是由於所生之子福臨後來成為順治皇帝,才獲皇太后位號。她聰慧剛毅,雖為蒙族女子,卻“獨嗜圖史”。她的個性與愛好,為她輔佐順治、康熙兒孫兩代少年皇帝,乃至清初兩次皇權的平穩交替和鞏固,起了重要的作用。明崇禎十六年(1643年),就在清軍對明作戰節節獲勝,準備大舉入關取明而代之的關鍵時刻,已稱清帝的皇太極突然“無疾而終”,朝中一派混亂,八旗間的矛盾驟然激化,努爾哈赤、皇太極父子兩代開創的統一大業很可能毀於一旦。孝莊利用丈夫生前手中的兵權對正黃、鑲黃兩旗的指揮權,聯合皇太極的十四弟,正白旗旗主,睿親王多爾袞,達成一個擁戴自己6歲的兒子福臨稱帝、多爾袞與另一親王同為攝政王的妥協方案,使各方達成共識,保證了當時皇權的平穩過渡和統一大業的繼續推行。 18年後,正值盛年的順治皇帝突然死於天花,當年皇太極死後的情況似乎將再現,孝莊果斷地否決了選成年親王繼位的意見,而選擇了患過天花,已具免疫力的8歲嫡孫玄燁作皇帝,從而避免了多爾袞與順治皇帝已實施多年的漢化政策中斷。8年後,當康熙皇帝準備廢除鉗制他多年的鼇拜時,孝莊又出謀劃策,為康熙順利除掉這一強權人物提供了保證。可以說,如果沒有孝莊的決策與輔佐,中國歷史上能否出現康熙這樣一位光彩四溢的偉大人物,結果是未知的。孝莊死後沒有隨葬瀋陽皇太極之昭陵,而是葬在遵化清東陵順治皇帝孝陵前之左側,稱昭西陵。這是學術界至今未能完全解釋清的一個歷史之謎。順治皇帝:崇德八年(1643年)八月,盛京皇宮中發生了一件大事:太宗皇帝在端坐中突然無疾而終!經過一番兵戎相持的較量,太宗皇太極第九子福臨,在叔父攝政睿親王多爾袞輔佐下即了帝位,改元順治,並於順治元年(1644年)九月由瀋陽進京,在太和門舉行了登極大典,成為清入關後的第一位皇帝。
6歲登上王位的福臨是在多智多勇又獨斷專行的叔父多爾袞與深明大義的寡母孝莊文皇后教導之下成長起來的皇帝。多爾袞攝政7年間,清廷在以武力統一全國的過程中,發兵追剿李自成、張獻忠的農民起義軍和南明抗清勢力,推行剃發易服、圈地等民族高壓政策。多爾袞病逝後,順治開始擺脫傀儡地位,對多爾袞實行了削除封號爵位、罷撤廟享諡號、籍沒家財等身後懲處。為加強皇權,他廢除了諸王貝勒管理各部事務的舊例,又採取了停止圈地,放寬逃人法等一系列緩和民族矛盾的措施。儘管順治很想有番作為,也頗為中原文化所吸引,但終因他周圍尚未形成一支以他為主導的強有力的政治勢力,致使他在與朝中反對漢化的勳舊大臣的較量中敗下陣來。政治上的失意,使順治帝沉緬於與其弟媳董鄂氏的愛情之中。隨著與佛教高僧木陳忞等人的交往,他產生了遁入空門的思想。當他摯愛的皇貴妃董鄂氏死後,他的精神支柱完全崩潰,健康狀況每況愈下,24歲時又染上天花,很快便撒手人寰。 順治帝在位不足18年。卒諡體天隆運定統建極英睿欽文顯武大德弘功聖仁純孝章皇帝。廟號世祖。骨灰葬河北遵化清東陵“孝陵”。清世祖孝惠章皇后:清世祖孝惠章皇后博爾濟吉特氏(1641至1717年),科爾沁貝勒綽爾濟之女,世祖廢後之從侄女。順治十年(1653年)八月,皇后廢。次年五月聘為妃,六月立為皇后。十五年(1658年)正月,世祖以侍奉太后疾不勤,詔停其宮中箋表。三月,遵太后旨恢復如初。聖祖玄燁繼位,尊為皇太后,居慈仁宮。聖祖奉太皇太后(孝莊文皇后)出巡皆隨行侍奉。太皇太后病重,朝夕相侍。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移居寧壽宮。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卒,年77歲。五十七年(1718年)上諡,葬孝陵(清東陵)之東,稱孝東陵,祔太廟。雍正、乾隆朝累加諡,為孝惠仁憲端懿慈淑恭安純德順天翼聖章皇后。
清世祖孝康章皇后:清世祖孝康章皇后佟佳氏(1640至1663年),少保都統佟圖賴之女。其家佟氏本漢軍,世祖命將佟佳氏改入滿族,是為此族入滿洲旗之始。初入宮冊為妃。順治十一年(1654年)三月,生皇三子玄燁,即聖祖康熙帝。聖祖繼位,上徽號慈和皇太后。康熙二年(1663年)卒,年24歲。上諡,合葬清東陵孝陵,祔太廟。雍正、乾隆朝累加諡,為孝康慈和莊懿恭惠溫穆端靖崇天育聖章皇后。
康熙帝名玄燁:是順治的第三子,生於順治十一年(1654年5月4日)。是中國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在位61年。康熙自幼勤奮好學,文韜武略樣樣精通,清除螯拜,撤除三藩,統一臺灣,平定准葛爾叛亂等一系列軍事行動中或禦駕親征,或決勝千裏,充分顯示了他的軍事才能。慎選人才,表彰清官,修治河道,籠絡漢族知識份子等行為,又反映了康熙是一個出色的政治家和睿智的君主。和玄燁的政治生活相比,他的家庭生活並不美滿,諸皇子奪儲之爭,使他心力憔悴。玄燁儘管是以為勵精圖治,關心民生的好皇帝。當然,作為站在歷史潮流前面,引導國家,民族快速進步的偉大人物,他則遜色得多了。
清聖祖孝誠仁皇后:清聖祖孝誠仁皇后赫舍裏氏(1653至1674年),輔政大臣索尼之孫女,領侍衛內大臣噶布喇之女。康熙皇帝的第一位皇后,康熙四年(1665年)七月行納聘禮,九月立為皇后,時年13歲,長聖祖1歲。八年(1669年)生皇長子承佑,4歲夭折。十三年(1674年)五月生皇二子允祚(即廢太子)後,當日喪生。康熙二十一年六月初一日生七女,康熙二十二年九月二十二日生九女固倫溫憲公主,二十五年閏四月二十四日生十二女。二十七年正月初九日十四子允禵,初諡仁孝皇后。雍正元年(1723年)四月,改諡孝誠皇后。九月,祔太廟。乾隆、嘉慶朝累加諡,為孝誠恭肅正惠安和淑懿恪敏儷天襄聖仁皇后。清聖祖孝恭仁皇后:(雍正皇帝生母)清聖祖孝恭仁皇后烏雅氏(1660至1723年),護軍參領威武之女,被選入宮。康熙十七年(1678年)十月,生皇四子胤禛(即世宗)。次年,冊封為德嬪。二十年(1681年),晉為德妃,又生皇六子允祚,6歲夭折;生皇七女,2歲夭折;生皇十四子允禵。六十一年(1722年)十一月,世宗繼位,擬上徽號為仁壽皇太后。未及舉行冊尊典禮,雍正元年(1723年)五月二十三日卒,年64歲。八月上諡號,九月合葬景陵,祔太廟。乾隆、嘉慶朝累加諡,為孝恭宣惠溫肅定裕慈純欽穆贊天承聖仁皇后。清聖祖孝昭仁皇后:清聖祖孝昭仁皇后鈕祜祿氏(?-1678年),輔政大臣遏必隆之女。初為妃。康熙十六年(1677年)八月,冊為皇后。次年二月卒。閏三月,上諡號。二十年(1681年)三月,與孝誠仁皇后同葬景陵。雍正元年(1723年)九月,加諡,升祔太廟。乾隆、嘉慶朝累加諡,為孝昭靜淑明惠正和安裕端穆欽天順聖仁皇后。
雍正皇帝: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嚴冬,在一片流言四起,蕭殺恐怖的氣氛中,康熙皇帝第四子胤禛登上了皇位。胤禛是孝恭仁皇后烏雅氏所生之子,他於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被封為貝勒,三十八年(1709年)晉封雍親王。此間諸皇子為謀求儲位,各結私黨,勾心鬥角極為激烈。生性孤僻的胤禛,並未因其性格弱點而遠離朝政,反而採取表面竭盡孝心,暗地結交朝臣與江湖術士的隱蔽手法,搏取了父皇的好感。最後,他內倚理藩院尚書隆科多的特殊地位,外借四川總督年羹堯的兵力,在隆科多宣讀的康熙皇帝“傳位於皇四子”遺詔的安排下,繼承了皇位,次年改年號雍正。
胤禛雖然即了帝位,但以皇八子允禩為首的當年爭奪儲位的勁敵,並不甘心自己的失敗,他們散佈流言,製造事端,以發洩憤懣之情,動搖剛剛易主的皇權。雍正對他們分化瓦解,撤職監禁,予以嚴厲打擊。為表明繼位的合法性,雍正以極為隆重的喪禮,將聖祖葬入景陵,使其成為清代第一位土葬的皇帝。他又以不忍動用先皇遺物為由,將清帝處理政務之所,從乾清宮移至養心殿,養心殿從此而成為清廷的政務中心。在整肅皇族中反對派的同時,對當年的功臣、即位後的心腹之患–隆科多和年羹堯,雍正也毫不手軟,以“居功自傲,蔑視皇權”為由,施以削權、調任、抄家、遣戍,直至處決的嚴酷懲罰。
雍正在位13年,對清廷機構和吏治,做了一系列改革。如為加強對西南少數民族的統治,實行改土歸流、耗羨銀歸公,建立養廉銀制度等。特別是雍正七年(1729年)在出兵青海,平定羅蔔藏丹津叛亂後,為提高軍務效率,在離養心殿百步之遙的隆宗門內設立軍機處,更是鑄就了沿襲至清末的帝後獨攬軍政要務的集權模式。有鑒於康熙朝諸皇子爭儲位的慘痛教訓,雍正創立秘密建儲制,即將已選定的儲君姓名,寫好密藏匣內,再置於乾清宮“正大光明”匾後,以備不測。這一制度,有助於以後乾嘉道鹹幾朝皇權的順利過渡。
雍正十三年(1735年)八月,胤禛因迷信道士,服用丹丸過度死於圓明園。卒諡敬天昌運建中表正文武英明寬仁信毅睿聖大孝至誠憲皇帝。廟號世宗。葬河北易縣清西陵“泰陵”。清世宗孝敬憲皇后:清世宗孝敬憲皇后烏拉納喇氏(?-1731年),管步軍統領事內大臣費揚古之女。世宗為皇子時之嫡福晉。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生長子弘暉。雍正元年(1723年)十二月立為皇后。雍正九年(1731年)卒,年50餘歲,上諡為孝敬皇后。高宗弘曆繼位,加諡,祔太廟。乾隆二年(1737年)三月,合葬清西陵之泰陵。嘉慶四年(1799年)、二十五年(1820年)兩次加諡,為孝敬恭和懿順昭惠莊肅安康佐天翊聖憲皇后。
清世宗孝聖憲皇后:清世宗孝聖憲皇后紐祜祿氏(1692至1777年),巴圖魯額亦都之曾孫女,四品典儀淩柱之女。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賜侍世宗藩邸為格格。五十年(1711年)八月生四子弘曆(即高宗)。世宗即位後,封熹妃,又封熹貴妃。高宗即位,遵世宗遺命,尊為皇太后。上徽號崇慶皇太后。乾隆元年(1736年)移居慈寧宮。此後,國有慶屢加徽號號。曾隨高宗南巡3次,東巡3次,巡五臺山3次,巡中州1次。東陵、秋木每年必行。 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卒於圓明園長春仙館享年86歲。上諡,葬清西陵之泰陵東北,稱泰東陵,祔太廟。嘉慶四年(1799年)、二十五年(1820年)兩次加諡,為孝聖慈宣康惠敦和誠徽仁穆敬天光皇后。乾隆皇帝:弘曆是雍正帝第四子,於康熙五十年(1711年)生於雍親王府。雍正十三年(1735年)即位,年號乾隆。弘曆幼年天資聰穎,頗受皇祖康熙帝寵愛,曾為其慎擇良師,進行多方面教育。雍正元年(1723年)被密立為太子,十一年封為和碩寶親王,開始參預軍國要務。雍正十三年(1735年),雍正帝去世,弘曆即位。由此,他站到了當時中國社會的至高點,開始施展其“文治武功”。
乾隆帝的“文治”表現於他在政治、經濟上的作為和文化上的貢獻。乾隆帝即位後,政治上矯其祖寬父嚴之弊,實行“寬嚴相濟”之策,整頓吏治,厘定各項典章制度,優待士人,安撫雍正朝受打擊之宗室。經濟上獎勵墾荒,興修水利,全國呈現出一派繁榮昌盛之勢。從乾隆初年至中期左右,是乾隆帝政治生命中最有活力,備受後人稱頌的時期。後期倚重於敏中、和珅,尤其寵信貪官和珅,加之乾隆帝本人年事已高,致使吏治敗壞,弊政叢出,貪汙盛行,使乾隆帝輝煌的一生罩上了陰影。乾隆帝儒雅風流,一生著文吟詩,其詩作竟達四萬二千餘首,幾與《全唐詩》相埒。又重視文物典籍的收藏與整理,令將內府珍藏編成《石渠寶笈》、《西清古鑒》等。乾隆帝最突出的文化成就是在全國範圍內徵集圖書,編纂巨帙《四庫全書》。然而與此相悖的是他大興文字獄,焚毀中國歷史上許多重要文化典籍,使其“文治”黯然失色。乾隆帝還曾六下江南,六蒞五臺,奠孔林等,數十次木蘭秋狝,多次於避暑山莊宴見西北邊疆少數民族首領,這些舉措對發展經濟、鞏固統治、安定邊疆產生了重要作用。但乾隆帝的視角還僅限於中國本土,對同時期已經蓬勃發展的歐洲各國的科學文化尚無足夠的認識。乾隆帝的“武功”主要是對邊疆的戰事,雖有勝有負,有義與不義,然而他皆自詡為“十全武功”。 乾隆帝執政60年後,雖禪位與其子颙琰,但又以太上皇的身份進行了3年統治。他不僅是中國歷代帝王中壽命最長的皇帝,而且也是實際執政時間最久的皇帝。 嘉慶四年(1799年),乾隆帝去世。卒諡天隆運至誠先覺體元立極敷文奮武孝慈神聖純皇帝。廟號高宗。葬河北遵化清東陵之裕陵。清高宗孝賢純皇后:清高宗孝賢純皇后富察氏(1712至1748年),察哈爾總管李榮保之女,大學士傅恒之姊。雍正五年(1727年),高宗為皇子時,世宗冊封為嫡福晉,時年16歲。次年,生長女夭折。又生第二子永璉及第三女。高宗繼位,乾隆二年(1737年)十二月立為皇后。十一年(1746年)生皇七子永琮。孝賢皇后克勤克儉,不忘滿族習俗,深得高宗敬重。十三年(1748年)隨高宗東巡,三月二十一日,病逝於德州船上。高宗極悲哀,命兼程還京師,殯於長春宮,服縞素12日。特旨賜諡為孝賢皇后。十七年(1752年),葬昌瑞山孝陵(清東陵)西之勝水峪預為乾隆帝所建之裕陵。嘉慶四年(1799年)與弘曆合葬裕陵,祔太廟。嘉慶、道光朝累加諡,為孝賢誠正敦穆仁惠徽恭康順輔天昌聖純皇后。
清高宗孝儀純皇后:(令妃,嘉慶生母)清高宗孝儀純皇后魏佳氏(1727至1775年),內管領清泰之女。乾隆十年(1745年)入宮,為貴人。十一月,冊封為令嬪。十四年(1749年)晉為令妃。生皇七女、皇十四子永璐及皇九女。二十四年(1759年)又晉為令貴妃。二十五年(1760年)十月,生皇十五子顒琰(即仁宗),又生皇十六子,夭折。三十年(1765年)晉為令皇貴妃。次年,生皇十七子永璘。 乾隆四十年(1775年)卒,年49歲。諡為令懿皇貴妃。葬勝水峪,即裕陵(清東陵)。六十年(1795年)顒琰立為太子,特追封為孝儀皇后。嘉慶四年(1799年)仁宗顒琰親政,上諡,祔太廟。嘉慶二十五年(1820年)、道光三十年(1850年)兩次加諡,為孝儀恭順康裕慈仁端恪敏哲翼天毓聖純皇后。嘉慶皇帝:颙琰於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被密建為皇儲。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被封為嘉親王。乾隆六十年(1795年)九月,被正式宣佈立為皇太子。第二年正月初一日,受乾隆帝禪位即帝位。其後,朝政仍被太上皇乾隆帝控制,颙琰暫時居住在毓慶宮。嘉慶四年(1799年)正月,乾隆帝死後,開始親政。面對乾隆末年危機四伏的政局,嘉慶帝打出“鹹與維新”的旗號,整飭內政,整肅綱紀。誅殺權臣和珅,罷黜、囚禁和坤親信死黨。詔求直言,廣開言路,祛邪扶正,褒獎起複乾隆朝以言獲罪的官員。詔罷貢獻,黜奢崇儉。要求地方官員對民隱民情“纖悉無隱”,據實陳報,力戒欺隱、粉飾、怠惰之風。但其對內政的有限整頓,未能從根本上扭轉清朝政局的頹敗。國內階級矛盾尖銳,農民起義如火如荼。颙琰即位後,傾盡全力,大舉圍剿鎮壓川、楚、陝農民大起義。更易統兵大員,嚴懲鎮壓不力的將吏。嚴密軍事部署,實行剿撫兼施的兩手政策,分化瓦解起義軍。實行寨堡團練的堅壁清野政策,割斷了起義軍與人民的聯繫。嘉慶十年(1805年),川、楚、陝農民起義被鎮壓,清統治力量也受到嚴重削弱。嘉慶十五年(1810年),鎮壓了爆發於東南海疆的蔡牽起義軍。嘉慶十八年(1813年),北方爆發天理教起義,部分天理教徒,在太監接應下沖進皇宮,“釀成漢唐、宋明未有之事”。颙琰下詔罪已,同時嚴令對沖進皇宮的起義軍血腥屠戮,無一倖免,並捕殺在城外的頭目林清等。天理教起義被鎮壓。在對外交涉中,嘉慶帝力主嚴禁鴉片,對英國侵略者在沿海的騷擾活動保持了高度警惕性,對英國提出的幫助清朝鎮壓起義軍,幫助澳門葡人抵禦法國的居心叵測的要求,明智地嚴辭拒絕。嘉慶二十一年(1816年),拒絕了英國提出的建立外交關係、開闢通商口岸、割讓浙江沿海島嶼的要求。而閉關鎖國的傳統觀念,也使其對外來事物採取盲目排斥態度。嘉慶帝在內亂頻仍、外患漸逼中,傾力企圖維護清王朝的穩定鞏固,然而不可逆轉的歷史發展趨勢,使清王朝的敗落於嘉慶末年已完全表面化,並從此日漸走向衰亡。卒諡受天興運敷化綏猷崇文經武孝恭勤儉端敏英哲睿皇帝。廟號仁宗。鹹豐帝即位,於“孝恭”前加上“光裕”二字。葬河北易縣清西陵昌陵。清仁宗孝淑睿皇后:清仁宗孝淑睿皇后喜塔臘氏(?-1797年),副都統內務府總管和爾經額之女。仁宗為皇子時之嫡福晉,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高宗所冊。生第二女。四十七年(1782年)八月,生第二子綿寧(即宣宗)。又生第四女。嘉慶元年(1796年)正月,仁宗繼位立之為後。 嘉慶二年(1797年)卒。上諡。八年(1803年)葬清西陵之太平峪,其後於此地起昌陵。道光、鹹豐朝累加諡,為孝淑端和仁莊慈懿敦裕昭肅光天佑聖睿皇后。清仁宗孝和睿皇后:清仁宗孝和睿皇后鈕祜祿氏(1776至1849年),禮部尚書恭阿拉之女。曾入侍仁宗藩邸為側福晉。生第七女,夭折;生第三子綿愷、第四子綿忻。嘉慶元年(1796年)正月仁宗繼位,冊封為貴妃。二年(1797年)四月,孝淑睿皇后卒。五月,太上皇弘曆敕諭繼位中宮,先封為皇貴妃,釋孝服後行冊禮。六年(1801年)四月立為後。二十五年(1820年)八月,仁宗卒於熱河,宣宗繼位,尊其為皇太后,居壽康宮,上徽號恭慈皇太后。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十二月卒,享年74歲。次年正月,宣宗卒。文宗為後上諡,祔太廟。鹹豐三年(1853年)葬於清西陵昌陵之西,稱為昌西陵。鹹豐、同治朝累加諡,為孝和恭慈康豫安成欽順仁正應天熙聖睿皇后。道光皇帝:旻寧於嘉慶四年(1799年)被密建為皇儲。嘉慶二十五年(1820年)即帝位。即位後,頗思勵精圖治,振衰除弊。對漕運鹽政實行改革。以海運代替河運,既解決了漕運的困難,又節省了開支。行票鹽制,使兩淮鹽政“弊肅風清”。解除對部分礦藏開採的封禁,主張使天地自然之利還之天下。整頓吏治,扼制奢靡之風。開展了嚴禁毒品鴉片的鬥爭。從即位初,就不斷發佈上諭,對外嚴禁鴉片的輸入,對內禁止鴉片的販賣、吸食和罌粟的種植。但列強的肆意對抗和清朝的腐敗政治,使禁令形同具文,鴉片的氾濫,仍給中國造成嚴重危害。道光十八年(1838年),他徹底摒棄了弛禁派的錯誤主張,採納嚴禁派的建議,在全國實力推行禁煙。下諭宣召湖廣總督林則徐進京商議禁煙事宜。十一月,頒林則徐欽差大臣關防,令其赴廣東禁煙。支持林則徐禁煙措施,指示林則徐於廣州當眾銷毀收繳的鴉片二百多萬斤。道光十九年(1839年)五月,批准五大臣會議提出的《查禁鴉片煙章程三十條》。該章程成為清代頒佈的最嚴厲、最周密的禁煙令。英國為維護罪惡的鴉片貿易,打開中國大門,發動了對中國的侵略戰爭。旻寧因昧於世界大勢,對反侵略戰爭缺乏必要的思想和物質準備,在整個戰爭期間,始終沒能確定總體戰略方針,也沒有制定切實可行的戰略部署。戰爭開始時,幻想憑藉“天朝聲威”一舉懾服侵略者。他調兵遣將,佈置了兩次大規模抵抗。當侵略者的堅船利炮使其幻想破滅時,他即不可避免地走上了始則動搖、繼而完全屈服的道路。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七月,清政府派遣的代表在英艦隊的炮口和英軍即將攻取南京的威脅下,簽訂了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個不平等條約—中英《南京條約》。後來,又與美國簽訂了《望廈條約》,與法國簽訂了《黃埔條約》。在道光統治時期,國內階級矛盾尖稅,清統治者殘酷鎮壓了各地反清起義軍。但農民起義的烈火已成燎原之勢,清王朝面臨著更嚴重的打擊。道光三十年(1850年)正月十一日卒於圓明園慎德堂。諡效天符運立中體正至文聖武智勇仁慈儉勤孝敏寬定成皇帝。廟號宣宗。葬河北易縣清西陵之慕陵。
清宣宗孝穆成皇后:清宣宗孝穆成皇后鈕祜祿氏(?-1808年),戶部尚書一等子布彥達賚之女。嘉慶元年(1796年)仁宗為皇子 寧所冊封的嫡福晉。 嘉慶十三年(1808年)卒。初葬王佐村。宣宗繼位追封為皇后。道光元年(1821年)冊諡為孝穆皇后。七年(1827年)九月,從殯宮移葬清東陵之寶華峪。由於地宮浸水,十五年(1835年)十二月,移葬至宣宗預建之清西陵之慕陵。文宗繼位加諡,祔太廟。光緒元年(1875年)再加諡,為孝穆溫厚莊肅端誠恪惠寬欽孚天裕聖成皇后。清宣宗孝慎成皇后:清宣宗孝慎成皇后佟佳氏(?-1833年),三等承恩公舒明阿之女。宣宗為皇子時,嫡福晉鈕祜祿氏卒。嘉慶十三年(1808年),仁宗賜冊為繼嫡福晉。生長女,夭折。宣宗繼位,於道光二年(1822年)十一月立為皇后。 道光十三年(1833年)卒。上諡。十五年(1835年)葬清西陵之龍泉峪,即宣宗之慕陵。文宗繼位加諡,祔太廟。光緒元年(1875年)再加諡,為孝慎敏肅哲順和懿誠惠敦恪熙天詒聖成皇后。
清宣宗孝全成皇后:(鹹豐生母)清宣宗孝全成皇后鈕祜祿氏(1808至1840年),二等侍衛一等男頤齡之女。道光初年(1821年)入宮,賜號全嬪。三年(1823年)晉封為全妃,又晉為全貴妃。生皇三女、四女。十一年(1831年)六月,生皇四子奕詝(即文宗)。十三年(1833年)晉封皇貴妃,掌六宮事。次年十月立為皇后。 道光二十年(1840年)卒,年33歲。宣宗特旨賜諡孝全皇后。葬清西陵之龍泉峪。文宗繼位後,上諡,祔太廟。光緒元年(1875年)再加諡,為孝全慈敬寬仁端意安惠誠敏符天篤聖成皇后。
鹹豐皇帝:奕詝即位後,面臨內憂外患的統治危機。其時,太平天國起義爆發於廣西,不久,進軍湖南、湖北,鹹豐三年 (1853年)三月攻克南京建都,與清政府分庭抗禮。西方列強以“修約”為名,準備對中國發動新的侵略戰爭。沙皇俄國在中國東北興師動兵,強佔中國黑龍江以北大片領土。為了挽救統治危機,鹹豐帝頗思除弊求治。他任賢去邪,企圖重振綱紀。重用漢族官僚曾國藩,依靠其訓練指揮的漢族地主武裝鎮壓太平天國和撚軍起義。提拔敢於任事的肅順,支持肅順等革除弊政。同時,他罷斥了道光朝任軍機大臣二十餘年、貪位保榮、妨賢病國的穆彰阿,處決了第一次鴉片戰爭中主持和局、臭名昭著的投降派官員耆英。鹹豐六年(1856年),英法對中國發動第二次鴉片戰爭,攻佔廣州。鹹豐八年(1858年),英法艦隊攻陷大沽炮臺,進迫天津。鹹豐派桂良、花沙納往天津議和,與英、美、法、俄分別簽訂《中英天津條約》、《中美天津條約》、《中法天津條約》和《中俄天津條約》。列強不滿足於《天津條約》規定的權利,蓄意重新挑起戰爭。鹹豐帝命清軍加強大沽口防務。鹹豐九年(1859年),在英國蓄意挑起的大沽口衝突中,英法侵略軍被擊敗。鹹豐十年(1860年),英法兩國再次組成侵華聯軍,大舉入侵。英法聯軍進攻北塘,鹹豐帝在清軍與英法聯軍激戰之時,竟令清軍統帥離營撤退,大沽再次淪陷。英法聯軍攻佔天津,隨即向北京進犯。鹹豐帝派遣怡親王載垣、兵部尚書穆蔭為欽差大臣,往通州與英、法議和。英法聯軍以和談為掩護,繼續組織對北京的進攻,在通州八裏橋擊敗清軍後,進攻北京,圓明園、清漪園等處被焚掠。鹹豐帝自圓明園倉皇逃亡熱河(今承德市),命恭親王奕欣留京議和。奕欣代表清政府與英、法、俄簽訂了《中英北京條約》、《中法北京條約》、《中俄北京條約》,並批准了中英、中法《天津條約》。在《中俄北京條約》中,承認了鹹豐八年(1858年)沙俄迫使清黑龍江將軍奕山簽訂的《璦琿條約》。鹹豐十一年(1861年)七月,鹹豐皇帝病死於熱河。卒諡協天翊運執中垂謨懋德振武聖孝淵恭端仁寬敏莊儉顯皇帝。廟號文宗。葬河北遵化清東陵之定陵。清文宗孝德顯皇后:(鹹豐嫡福晉)清文宗孝德顯皇后薩克達氏(?-1849年),太常寺少卿富泰之女。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文宗為皇子時,宣宗賜冊為嫡福晉,次年卒。三十年(1850年)正月,文宗繼位,詔追封為皇后。十月,冊諡為孝德皇后,梓宮暫安於田村。穆宗繼位上諡。同治元年(1862年),梓宮又移靜安莊。四年(1865年),合葬於清東陵之定陵,祔太廟。光緒、宣統朝累加諡,為孝德溫惠誠順慈莊恪慎徽懿恭天贊聖顯皇后。清文宗孝貞顯皇后:(慈安)清文宗孝貞顯皇后鈕祜祿氏(1837至1881年),即慈安太后、東太后,廣西右江道穆揚阿之女。初入侍文宗藩邸。鹹豐二年(1852年)二月,詔封為貞嬪;五月,詔晉為貞貴妃;六月,已擬為皇后。其嬪、妃冊封典禮均未舉行。十月,立為皇后。十年(1860年),英法聯軍進犯北京,隨文宗逃往熱河。次年七月文宗卒。7歲的皇長子載淳嗣位,即穆宗。其與載淳生母孝欽顯皇后(即西太后慈禧)並尊,尊為母後皇太后。九月還宮。經“辛酉政變”,十一月初一日,與西太后禦養心殿垂簾聽政,時年25歲。同治元年(1862年)上徽號慈安皇太后。十二年(1873年)二月,與西太后一同撤簾,歸政於穆宗。十一月初十日,穆宗患天花病逝。十二月初五日,4歲的載湉嗣位,二太后繼續聽政。 光緒七年(1881年)三月初九日,身感不適,初十日卒,年45歲。上諡,葬清東陵定陵東普祥峪之定東陵,祔太廟。宣統元年(1909年)加諡,為孝貞慈安裕慶和敬誠靖儀天祚聖顯皇后。慈禧太后:慈禧太后,葉赫那拉氏,滿洲鑲藍旗人。生於清道光十五年(1835年)十月,鹹豐二年(1852年)五月入宮,封蘭貴人,居儲秀宮。鹹豐四年(1854年)晉封為懿嬪。鹹豐六年(1856年)生皇子載淳(即同治皇帝),晉封懿妃。鹹豐七年(1857年)又晉封為懿貴妃。鹹豐十年(1860年),英法聯軍攻佔北京,鹹豐皇帝攜皇后鈕祜祿氏、懿貴妃葉赫那拉氏及皇子載淳等逃往熱河行宮。鹹豐十一年(1861年)鹹豐皇帝病重。下詔立皇長子載淳為皇太子,命載垣、端華、肅順等八人贊襄政務,稱“贊襄政務王大臣”。分別賜與皇后鈕祜祿氏及皇太子載淳“同道堂”、“禦賞”璽,作為即位後下達聖諭的符信。鹹豐皇帝病死熱河,載垣等八大臣輔政熱河行宮“煙波致爽”殿,載淳即位,改明年為祺祥元年。十月,又改明年為同治元年。皇后鈕祜祿氏晉封皇太后,稱母後皇太后,上徽號慈安;懿貴妃葉赫那拉氏以載淳生母身份晉封皇太后,稱聖母皇太后,上徽號慈禧。慈禧太后為獨攬朝政大權,視載垣、端華、肅順等贊襄政務王大臣為敵,聯合恭親王奕欣發動北京政變,廢除了八大臣,授奕欣為議政王,慈安、慈禧開始垂簾聽政。因此年為農曆辛酉年,史稱“辛酉政變”。自此,慈禧大權在握,直至1908年死去,統治中國長達48年之久。 慈禧統治時期,朝內依靠親信,地方依靠曾國藩、李鴻章等;對內鎮壓人民革命運動,對外勾結外國侵略勢力,出賣中國主權,以維護搖搖欲墜的封建政權。同治十三年(1874年)底,同治帝載淳死於養心殿平安室,皇后阿魯特氏,因慈禧太后待之甚虐,亦吞金而死。同治帝無子,慈禧立醇親王奕譞之子(即慈禧胞妹之子)載湉為皇帝,兩太后再次垂簾聽政。光緒七年(1881年),慈安皇太后暴死。慈禧獨攬大權。 光緒十年(1884年),中法戰爭爆發,慈禧以越事失機之由開去恭親王奕欣一切差使,撤去親王雙俸,僅保留世襲罔替親王。同時罷黜五軍機大臣,安排自己的親信進入軍機處及內閣。從此,清朝廷成了慈禧太后的獨家天下。光緒二十年(1894年)中日戰爭爆發,又正值慈禧太后六十歲生日,慈禧不惜挪用海軍軍費重修頤和園,致使戰敗,割地賠款。光緒皇帝親政,支持康梁變法。二十四年(1898年),慈禧太后發動政變,“複垂簾於便殿訓政”。囚光緒帝於瀛臺,殺譚嗣同等六人於菜市口,取消一切新政。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俄、美、英、法、日、德、意、奧八國聯軍侵略中國,攻佔北京,慈禧太后攜光緒帝等逃往西安。《辛醜條約》簽訂後回到北京。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孫中山領導的資產階級革命運動風起雲湧。為抵制革命,慈禧太后又進行了假立憲,為期九年。但此時已74歲的慈禧太后,於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十月二十二日,在光緒帝含恨死於瀛臺的次日,也死於西苑儀鸞殿。諡孝欽慈禧端佑康頤昭豫莊誠壽恭欽獻崇熙配天興聖顯皇后。葬河北遵化定東陵。同治皇帝:載淳為鹹豐皇帝獨子,母為懿嬪葉赫那拉氏,即著名的慈禧皇太后。於鹹豐六年(1856年)生於儲秀宮,於鹹豐十一年(1861年)即皇帝位,年號同治。鹹豐十一年,鹹豐帝死,傳位於載淳。此時的載淳年僅6歲,便由一個不諳世事的幼兒突然被拋入複雜險惡的政治漩渦。因其年幼,鹹豐帝臨終前命贊襄政務王八大臣輔政。同時又賜“同道堂”印予載淳,“禦賞”印予皇后鈕祜祿氏,命用兩印代替朱筆簽發諭旨,以與八大臣互為牽制。然而正是由於載淳年幼,為其生母慈禧太后提供了“垂簾聽政”的契機。極具政治野心的慈禧太后聯合被排擠在八大臣之外的恭親王奕欣,發動宮廷政變,將輔政的八大臣革職幽禁、抄家斬首,於是大權落於慈禧太后與奕欣之手。鹹豐十一年(1861年)十月初九日,載淳登極後不久,慈禧與慈安兩太后便攜載淳在養心殿正式垂簾聽政。從此載淳開始了他的傀儡皇帝生活。在清朝“攘外必先安內”的政策下,同治朝先後徹底鎮壓了太平天國起義、撚軍起義、雲南回民起義、貴州苗民起義,而外國侵略勢力由於二次鴉片戰爭所獲實惠甚多,清政府在外交上又奉行姑息政策,國內外局勢稍趨平和,這一時期被封建史家美化為“同治中興”。實際上同治帝在此期間只是讀書,並未參預任何軍政。同治十一年(1872年),載淳已17歲,兩宮太后不得已交出權力,實行歸政。但載淳的親政仍難擺脫慈禧太后的干預。慈禧太后為了享樂,命同治帝修繕圓明園以供其居住,同治帝也想利用修復圓明園,讓太后離宮居住這一辦法擺脫太后乾政。然而當時財政緊缺,圓明園又殘毀嚴重,此策對國計民生極為不利,修復耗資甚巨,引起王公大臣多人反對,但此項工程竟然開工!同治帝親政未及兩年,就因病結束了短暫的一生,修復圓明園工程亦因其去世作罷,然而唯有此事是載淳在其皇帝生涯中參與過的決斷。同治十三年(1874年),載淳染上天花,於十二月初五死於養心殿東暖閣。諡繼天開運中居正寶大定功聖智誠孝信敏寬毅皇帝。廟號穆宗。葬河北遵化清東陵之惠陵清穆宗孝哲毅皇后:清穆宗孝哲毅皇后阿魯特氏(1854至1875年),戶部尚書崇綺之女。同治十一年(1872年)九月,立為皇后。十三年(1874年)十二月,德宗光緒帝繼位,奉兩宮太后之命尊其為嘉順皇后。光緒元年(1875年)二月二十日,絕食死。另一說為慈禧太后逼迫其吞金而死。五月上諡,九月暫安梓宮於隆福寺。五年(1879年)合葬惠陵(清東陵),祔太廟。宣統帝繼位加諡,為孝哲嘉順淑慎賢明恭端憲天彰聖毅皇后。光緒皇帝:載湉生於同治十年(1871年),同治十三年(1874年)即皇帝位,年號光緒。 同治十三年(1874 年)皇帝載淳病死,但無子嗣繼承皇位。按常規皇太子應從載淳下一輩近支宗室中擇立,然而慈禧太后卻一意孤行,選擇了載淳的叔伯兄弟醇親王奕譞之子載湉,她也成為當然的養母,從而使她可以再次垂簾聽政。慈禧的安排註定了載湉悲劇的一生。自光緒二年(1876年),載湉開始在毓慶宮入學讀書,師傅翁同龢力圖把他培養成一位有作為的青年皇帝。 光緒十三年(1887年),載湉舉行了親政典禮,然而慈禧太后又玩弄政治伎倆訓政了兩年,才允許載湉親政。為了繼續控制光緒帝,慈禧太后又立她弟弟桂祥的女兒為皇后,使光緒帝在親政與大婚後仍然形同傀儡。載湉親政後最受震撼的莫過於甲午戰爭和戊戌變法。中日甲午之戰,光緒帝極力主戰,反對妥協,但終因朝廷腐敗,而以清朝戰敗告終。痛定思痛,他極力支持維新派變法以圖強,頒佈《明定國是詔》宣佈變法。由於變法直接觸動了以慈禧太后為首的後黨利益,而以光緒帝為首的帝黨因無實力又未能控制政局,反被後黨發動戊戌政變,導致變法失敗。政變後大權再次落入慈禧太后手中,對外宣稱光緒帝罹病不能理事,實將他幽禁於西苑瀛臺,成為無枷之囚。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八國聯軍入侵,北京淪陷。慈禧太后攜光緒帝逃往西安。支持變法的光緒寵妃珍妃,力主皇帝應留京抗戰,慈禧太后對她早有切膚之恨,臨行前令人將她推入井中溺死。而此時的光緒帝竟只能下跪懇求而無力阻止慈禧太后的肆虐!第二年自西安回鑾後,光緒帝仍居瀛臺,形同廢帝,惟行光緒年號而已。 光緒帝本來體質孱弱,加之多年的抑鬱與憤懣,至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十二月二十一日先慈禧太后一天去世。諡同天崇運大中至正經文緯武孝睿智端儉寬勤景皇帝。廟號德宗。葬河北易縣清西陵之崇陵。
宣統皇帝:溥儀一生幾經波折,他是醇親王載灃之子,卻被慈禧皇太后立為皇太子,在光緒帝逝後即了帝位。他在位3年間,由載灃任攝政王。載灃攝政期間,在政治上罷免袁世凱,成立皇族內閣,繼續加強滿族貴族的統治;經濟上,通過買辦盛宣懷大借外債,以挽救清王朝日益嚴重的財政危機。但終究挽救不了清王朝覆滅的命運。1911年,在辛亥革命的浪潮聲中,由隆裕皇太后主持召開了禦前會議,最後於1912年2月12日宣佈宣統帝退位。此後,溥儀除1917年在張勳導演的復辟活動中當了13天的短命皇帝之外,大部分時間是以遜帝身份居住在紫禁城內,過著悠閒自在的生活。這時期,他學習“四書”、“五經”,還請了外籍教師莊士敦講授英文。1924年,馮玉祥利用直、奉軍閥混戰之機,發動“北京政變”,11月5日,將溥儀趕出了皇宮。溥儀出宮後先居住醇親王府,後在天津張園度過了長達8年的寓公生活。這期間,隨著年齡的增長,更由於隨侍左右的清朝遺老、遺少的影響,溥儀逐漸滋生了對國民政府的刻骨仇恨,時刻夢想著復辟大清王朝,並為達到這一目的積極進行準備。
1932年溥儀在日本侵略勢力扶持下逃往長春,成立了偽滿洲國。抗戰勝利後,溥儀被蘇聯紅軍俘虜,後移送中國撫順戰犯管理所。在管理所人員的教育幫助下,溥儀對自已過去所犯的罪行有了反省和認識。他通過學習和改造,完成了從皇帝到公民的轉變。1959年被中央人民政府首批特赦釋放。1964年,溥儀在痛悔自己半生罪惡之餘,將自己的經歷寫成了長篇紀傳作品《我的前半生》,出版後得到了廣泛好評。同年,出席全國政協四屆一次會議,並當選為政協委員。1967年,溥儀因病在北京去世,骨灰葬於八寶山革命公墓。1993年,根據其家屬請求,移葬清西陵華龍陵園。
乾公(崇文公長子)系下
一三四世:60漢達公(乾公長子)字方卿,安徽掩龍劉氏直系近祖,配張氏合葬於掩龍廟西偏癸山丁向,墳地一畝三分整,柏樹78株,墓碑供器5件。生二子:1合高 2志高。
一三四世:60漢遠(乾公次子)配氏生子二:1守先 2守光,山東棗莊侯孟劉氏直系近祖。另有譜。
一三四世:60漢近(乾公三子)居藤縣。另有譜。
一三四世:60漢道(乾公四子)配氏生一子:守明。山東棗莊侯孟劉氏直系近祖。另有譜。
合高(方卿長子)系下
一三五世:61合高公(方卿公長子)配趙氏殉合葬方卿公左側。生一子:倚椿。
一三六世:62倚椿公(合高之子)配趙氏殉合葬合高公左側。生四子:弘緒 弘紹 弘德 弘恩。
一三七世:63弘緒(倚椿長子)配唐氏,繼王氏殉合葬椿公側。生四子:文進 文會 文魁 文士出繼。
一三七世:63弘紹(倚椿次子)配趙氏殉合葬方卿公右側。生子三:玉衡 玉純 文舉。
一三七世:63弘德(倚椿三子)配穀氏殉合葬方卿公側。無子:過繼文士。
一三七世:63弘恩(倚椿四子)配唐氏殉合葬方卿公側。生一子:文禮。
文進(弘緒長子)系下
一三八世:64文進(弘緒長子)配趙氏殉合葬於西南喬家崗,祭田十畝,墓碑供器七件。生子二:德運 德本。
德運(文進長子)系下
一三九世:65德運(文進公長子)雍正癸卯年十二月吉時生,嘉慶戊午二月五日殉葬於西清河東岸,王營東偏壬山丙向,祭田十畝,碑供器七件,原配留氏雍正乙巳正月初五日吉時生,乾隆二十九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吉時殉,葬文進公左側。生二子:相實奉實。繼配留氏,乾隆辛酉年七月十七子時生,嘉慶戊子三月初八子時殉,葬前灣子宅外西北偏乾山巽向祭祀費用出自祭田內,墓碑供器五件。生一子:名實。
一四0世:66相實(德運長子)配姚氏,殉合葬文進公右側。生四子:殿用殿寶 殿芳 殿賢。
一四一世:67殿用(相實長子)配氏生五子:繼舜 繼禹 繼清 繼遠 繼允。
一四二世:68繼舜(殿用長子)配留氏,殉合葬同德玗後牛裏許。生子三:維家 維德 維法 維芳。
一四二世:68繼禹(殿用次子)配盧氏殉合葬謝莊南偏。生二子:維純 維新。
一四二世:68繼清(殿用三子)配氏生二子:維秀 維蘭。
一四二世:68繼遠(殿用四子)配李氏,殉合葬前灣子東北角。生一子:維獄。
一四二世:68繼允(殿用五子)配朱氏生二子:維屏 維西。
一四一世:67殿寶(相實次子)配王氏,殉合葬王家營南。生四子:繼有 次三早世 繼裁。
一四二世:68繼有(殿寶長子)配氏殉合葬殿寶側。生四子:麟書 餘書出繼 為書 生書。
一四二世:68繼裁(殿寶四子)配張氏無出,繼有次子餘書承嗣。
一四一世:67殿芳(相實三子)配王氏殉合葬劉棚西。生二子:繼樂 繼良。
一四二世:68繼樂(殿芳長子)配留氏止。
一四二世:68繼良(殿芳次子)配張氏殉合葬宅西古溝北岸。生一子:維信。
一四一世:67殿賢(相實四子)配王氏殉合葬前灣子宅西,生一子:繼康。
一四二世:68繼康(殿賢之子)配氏生一子:振國出繼韓姓。
一四0世:66奉實(德運次子)配謝氏殉合葬王家營東。生一子:殿臣。
一四一世:67殿臣(奉實之子)配張氏殉合葬奉實側。生二子:繼周 繼雯。
一四二世:68繼周(殿臣長子)配丁氏。生三子:長次子早逝 三子幼年失蹤。
一四二世:68繼雯(殿臣次子)配唐氏無出,繼配陳氏生一子:維章。
一四0世:66名實(德運三子)冠齋太學生,乾隆四十三年正月二十一日寅時生,道光十九年十二月初十日酉時殉,享年六十二歲,配程氏生四子:殿榮殿英 殿甲 殿芝。
一四一世:67殿榮(名實長子)華邦學成,不售以教讀終,桃李滿門,尤開劉氏儒學先聲,洪楊之亂被撚匪軍掠去,嗣因重其品行得釋而歸,及圍城時亦在難中,口占七絕四句,雲詳下。乾隆十九年九月二十二日寅時生,同治九年七月十七日戊時殉,享年七十七歲,配丁氏西南丁家樓蕉雲公妹,殉合葬名實側。生三子:繼昌繼皋 繼載。
一四二世:68繼昌(殿榮長子)字遇清,太學生,配賈氏殉合葬前灣子宅西偏,醜山未向,無出,以胞弟繼皋長子嵐峰承嗣。
一四二世:68繼皋(殿榮次子)字為士,號舜卿,業儒工畫,配李氏殉合葬名實塋東偏,酉山卯向。生三子:嵐峰出繼奇峰 連峰。
一四二世:68繼載(殿榮三子)字恒泰,名西銘,邑附貢生 ,道光庚寅四月生,宣統辛亥年九月殉,享壽八十二歲,配丁氏,邑東十八裏鋪永春公女,道光戊子年正月初七未時生,光緒戊申六月二十七戊時殉,合葬殿榮塋東偏。生一子:嶷峰。
一四一世:67殿英(名實次子)字煥章,配孫氏殉合葬名實右側,女一適羅。側室氏殉葬同德玗西半裏許,墓碑為記,生一子:繼韜。
一四二世:68繼韜(殿英之子)字化裁,配陳氏殉合葬母側。生一子:俊峰。
一四一世:67殿甲(名實三子)字勉修,工花卉,配張氏殉合葬殿榮東偏。生二子:繼軾 繼昆。
一四二世:68繼軾(殿甲長子)字仰瞻,配張氏無出,承嗣者繼昆長子曉峰,女四適羅 適周 適沙 適張。
一四二世:68繼昆(殿甲次子)字啟後,佾生,配王氏殉合葬劉棚西偏。生三子:曉峰出繼 雲峰 遙峰。
一四一世:67殿芝(名實四子)字瑞祥,配周氏殉合葬殿英墳西偏。生五子:繼遷 繼遜 繼述 繼適 繼道。
一四二世:68繼遷(殿芝長子)配陳氏殉合葬前灣子西偏。生二子:維鐸 維垣。
一四二世:68繼遜(殿芝次子)字譲甫,配留氏殉合葬名實塋西偏。生一子:維同。
一四二世:68繼述(殿芝三子)殉葬前灣子西偏,配儲氏殉葬杜莊北偏。生一子:維綱 繼配張氏生二子:維成維常。
一四二世:68繼適(殿芝四子)配張氏女一適張,繼配楊氏生二子:維仁 維儀。
一四二世:68繼道(殿芝五子)字待後,配張氏女二適李 適張。生一子:維塤。
德本(文進次子)系下
(6 – 10世)
一三九世:65德本(文進次子)雍正十一年十月初十申時生,乾隆五十九年正月初九日巳時殉葬德運同塋同向,祭田十畝系兩房公產,原配鄭氏,雍正八月初十日生,乾隆四十三年六月二十五日殉葬喬家崗東偏。生四子:穎實魁實 秀實 履實
繼配氏殉葬徐寨後古溝北岸。生三子:誠實 萍實 華實。
一四0世:66穎實(德本長子)配張氏生二子:殿鼇殿臚。
一四一世:67殿鼇(穎實長子)字占魁,太學生,配丁氏殉合葬穎實側。生三子:繼堯 繼洛 繼武。
一四二世:68繼堯(殿鼇長子)字紹唐,配倪氏殉合葬穎實側。生四子:中書 和書藏書韞書。
一四一世:67殿臚(穎實次子)配留氏殉合葬郝莊宅西北角,祭田五畝。生四子:繼典 繼然 繼善 繼貞,配留氏生一子:繼述。
一四二世:68繼典(殿臚長子)配趙氏 繼配郭氏無出,以繼善次子承嗣:尚書。
一四二世:68繼然(殿臚次子)配鄭氏生一子:經書。
一四二世:68繼善(殿臚三子)配張氏殉合葬殿臚側,女適附貢生趙字品三。生二子:廣書 尚書出繼。
一四二世:68繼貞(殿臚三子)配李氏生一子:近書。
繼配張氏生三子:河書 新書 制書。
一四二世:68繼述(殿臚五子)字傳業,配張氏女二適譚適倪。生三子:學書 奎書 成書。
一四0世:66魁實(德本次子)字貫群,乾隆庚辰八月一十四日辰時生,道光丙申十二月二十日辰時殉,原配張氏,乾隆子醜八月十一日亥時生,嘉慶丙辰二月十七日辰時殉合葬喬家崗文進側。生一子:殿掄。
配黨氏乾隆丙戊八月二十日戊時生,道光丁酉十一月初五日辰時殉,葬孫家橋東古溝南岸,艮山坤向,女三皆適王姓。生二子殿修 殿科。
一四一世:67殿掄(魁實長子)配張氏生五子:繼明 繼誠 繼泉出繼 繼春 繼虞。
一四二世:68繼明(殿掄長子)止。
一四二世:68繼誠(殿掄次子)止。
一四二世:68繼春(殿掄四子)配氏生一子:乳名苟京,字經書止。
一四二世:68繼虞(殿掄五子)止。
一四一世:67殿修(魁實次子)嘉慶丁巳二月初三日寅時生,道光己酉十二月十七日午時殉,原配申氏乾隆癸醜年七月初四日生,鹹豐七年五月二十二日午時殉,無出,承嗣殿掄三子繼泉。繼配李氏生三子:繼龍繼鳳 繼祥。
一四二世:68繼泉(殿修長子)配氏生二子:柬書 評書。
一四二世:68繼龍(殿修次子)配張氏生一子:行書。
一四二世:68繼鳳(殿修三子)止。
一四二世:68繼祥(殿修四子)配唐氏生一子:洛書。
一四一世:67殿科(魁實三子)字升諧,嘉慶十二年十一月十七日寅時生,同治元年七月二十五日午時殉,配薛氏嘉慶甲子十月十八日辰時生,光緒己卯五月二十一日戊時殉,合葬孔橋祖塋側,女一適李。生二子:繼端繼孟。
一四二世:68繼端(殿科長子)字正誼,道光六年生,光緒元年殉,原配王氏道光四年生,鹹豐十年殉,合葬,女二適陳適羅。繼配丁氏道光七年生,同治六年殉,女二適王 適田。
繼配王氏道光二十二年生,同治九年殉。生一子:善書。
繼配蕭氏生殉未考,生一子:儉書。
一四二世:68繼孟(殿科次子)字新傳,太學生,道光戊戌生,光緒丙午年殉葬時家圩子西北偏,辛山乙向,享年六十九歲,配任氏道光己亥年生,光緒乙巳年殉,享年六十七歲,女三適譚適張 適時。生二子:琴書 蔚書。
一四0世:66秀實(德本三子)配沈氏生殉失考,合葬王家營東偏,女一適韓。生一子:殿弼。
一四一世:67殿弼(秀實之子)殉葬父側,配韓氏殉葬玉皇廟西劉新莊塘南,生三子:繼顏 繼閔 繼冉。
一四二世:68繼顏(殿弼長子)配留氏合葬月牙池北偏小劉莊南。生二子:漢書 憲xian書 。
一四二世:68繼閔(殿弼次子)配倝氏合葬殿弼側。生一子:禮書。
一四二世:68繼冉(殿弼三子)止。
一四0世:66履實(德本四子)配倪氏生一子:殿元。
一四一世:67殿元(履實之子)配氏生二子:繼長 繼久。
一四二世:68繼長(殿元長子)配趙氏生五子:禹書 業書 龍書 陶書 恒書。
一四二世:68繼久(殿元次子)配常氏生一子:桂書。
一四0世:66誠實(德本五子)乾隆四十四年生,道光三十年殉,配程氏乾隆四十四年生,道光七年殉合葬王營祖側,女一適長。生四子:殿試殿朝 殿扳 殿會。
一四一世:67殿試(誠實長子)配時氏生二子:繼寅 繼朔。
一四二世:68繼寅(殿試長子)配王氏生一子:程書。
一四二世:68繼朔(殿試次子)配吳氏生三子:海書 運書 秉書,止。
一四一世:67殿朝(誠實次子)配氏生一子:繼清止。
一四一世:67殿扳(誠實三子)嘉慶戊辰生,光緒四年殉,原配張氏,繼配趙氏生三子:繼偉 繼文 繼成。
一四二世:68繼偉(殿扳長子)配常氏無出,承嗣者:繼文次子學書。
一四二世:68繼文(殿扳次子)配丁氏生二子:上書 學書出繼。
一四二世:68繼成(殿扳三子)配張氏生二子:獻書 貴書。
一四一世:67殿會(誠實四子)配王氏生一子:繼康。
一四二世:68繼康(殿會之子)配鞏gong氏生二子:同書樂書。
一四0世:66萍實(德本六子)配徐氏合葬徐家寨。生四子:殿謨殿訓 殿誥 殿詔。
一四一世:67殿謨(萍實長子)配程氏生二子:繼冉 繼典。
一四二世:68繼冉(殿謨長子)配張氏生一子:福田。
一四二世:68繼典(殿謨次子)配宋氏生一子:成福。
一四一世:67殿訓(萍實次子)配張氏無出,殿誥三子承嗣者:繼有。
一四二世:68繼有(殿訓之子)配倝氏生二子:呈書 國書。
一四一世:67殿誥(萍實三子)配嶽氏生四子:繼榮 繼法 繼有出繼 繼才。
一四二世:68繼榮(殿誥長子)配陳氏生一子:全書。
一四二世:68繼法(殿誥次子)止。
一四二世:68繼才(殿誥四子)止。
一四一世:67殿詔(萍實四子)配氏生一子:繼先。
一四二世:68繼先(殿詔之子)配留氏無出止。
一四0世:66華實(德本七子)配李氏殉合葬鴨子園。生四子:殿魯殿章 殿榜 殿勳。
一四一世:67殿魯(華實長子)配柳氏生一子:繼春。
一四二世:68繼春(殿魯之子)字蘭齋,配馮氏殉合葬祖塋側,生一子:敬書。
一四一世:67殿章(華實次子)配張氏殉合葬父側,生一子:繼安。
一四二世:68繼安(殿章之子)配鄧氏殉合葬祖塋外。生二子:義書 閏書。
一四一世:67殿榜(華實三子)配氏生一子:繼芳。
一四二世:68繼芳(殿芳之子)配時氏無出止,生女一適張。
一四一世:67殿勳(華實四子)止。
文會(弘緒長子)系下
(6 – 10世)
一三八世:64文會(弘緒次子)字輔仁,乾隆初年分居後,自前灣孜遷劉新莊,配馬氏殉合葬掩龍廟西,方卿公塋側乾山巽向,墓碑為記。生二子:德立德棋。
一三九世:65德立(文會長子)字銘善,乾隆年間自劉新莊遷寄居劉店孜,配韓氏殉合葬喬家崗大路南,壬山丙向。生四子:崇秀崇輝 崇仁 崇林。
一四0世:66崇秀(德立長子)字錦章,壯年而逝,配王氏旌表節孝,殉葬文會墓東偏。生一子:殿鐸。
一四一世:67殿鐸(崇秀之子)年二十四歲因音啞瘋魔外遊未歸,不知所蹤,配丁氏旌表節孝,殉葬劉店孜北偏癸山丁向,女一適於。生一子:繼業。
一四二世:68繼業(殿鐸之子)字振基,心地長厚,處事忠直,不慕榮利,以耕讀終老,嘉慶三年生,鹹豐三年避撚軍匪亂卒於小河北椿樹莊,配張氏殉合葬劉店宅西北偏,甲山庚向,女一適於。生一子:玉書。
一四0世:66崇輝(德立次子)配楊氏殉合葬德立塋東偏。生二子:殿霄殿牧。
一四一世:67殿霄(崇輝長子)配氏殉合葬祖塋側東。生一子:繼生。
一四二世:68繼生(殿霄之子)止。
一四一世:67殿牧(殿霄次子)止,配氏生一子早逝,女一適留。
一四0世:66崇仁(德立三子)字敬業,配郝氏殉合葬父墓西偏。生二子:殿爵殿喜。
一四一世:67殿爵(崇仁長子)遊學於外,不知所蹤。
一四一世:67殿喜(崇仁次子)配李氏生一子:繼春。
一四二世:68繼春(殿喜之子)配王氏生一子:傳書。
一四0世:66崇林(德立四子)配蕭氏生一子早逝,止。
一三九世:65德祺(文會次子)配張氏殉合葬劉新莊南半裏許。生二子:崇實 崇信。
一四0世:66崇實(德祺長子)配時氏殉合葬劉莊西偏半裏許。生一子:殿桂。
一四一世:67殿桂(崇實之子)配沙氏殉合葬父塋北偏。生三子:繼泰 次子早逝 繼修。
一四二世:68繼泰(殿桂長子)配張氏殉合葬祖塋南偏。生一子:玉琳。
一四二世:68繼修(殿桂三子)待查。
一四0世:66崇信(德祺次子)配氏殉合葬劉店孜東偏半裏許,癸山丁向。生一子:殿楊。
一四一世:67殿楊(崇信之子)配氏殉合葬崇信墳東偏,生二子:繼曾 繼瑞。
一四二世:68繼曾(殿楊長子)配氏殉合葬崇信墳西偏。生一子:漢書。
一四二世:68繼瑞(殿楊次子)字祥生,配王氏生一子:相書。
文魁(弘緒四子)配姚氏嗣失考
玉衡(弘紹長子)系下
(6 -10世)
一三八世:64玉衡(弘紹長子)配氏生一子:敏澤。
一三九世:65敏澤(玉衡之子)配氏生一子:清實。
一四0世:66清實(敏澤之子)配氏生一子:遠明。
一四一世:67遠明(清實之子)配氏生一子:合亭。
一四二世:68合亭(遠明之子)配氏無出止。
一三八世:64玉純(弘紹次子)配氏無出止。
文舉(弘紹三子)系下
(6 -10世)
一三八世:64文舉(弘紹三子)配崔氏生一子:德耆。
一三九世:65德耆(文舉之子)配氏生一子:崇陵。
一四0世:66崇陵(德耆之子)配呂氏生七子:殿魁殿才 殿有 殿訓 四五早世 殿珍。
一四一世:67殿魁(崇陵長子)配崔氏生二子:繼恩 繼安。
一四二世:68繼恩(殿魁長子)止。
一四二世:68繼安(殿魁次子)配徐氏生二子:藝書 經書。
一四一世:67殿才(崇陵次子)配常氏生一子:繼賢。
一四二世:68繼賢(殿才之子)配常氏生一子:楷書,止。
一四一世:67殿有(崇陵三子)配張氏生二子:繼德 繼勤。
一四二世:68繼德(殿有長子)配申氏生二子:心書 棟書。
一四二世:68繼勤(殿有次子)配吳氏生二子:學書 開書。
一四一世:67殿訓(崇陵六子)配譚氏生二子:繼忠早殤 繼升。
一四二世:68繼忠(殿訓長子)止。
一四二世:68繼升(殿訓次子)配談氏生四子:簡書 治書 鏡書 德書
一四一世:67殿珍(崇陵七子)配常氏生三子:繼榮 繼悅 繼珊。
一四二世:68繼榮(殿珍長子)配氏生四子:維烈 維書 維賢 維有。
一四二世:68繼悅(殿珍次子)配申氏生二子:維龍 維理。
一四二世:68繼珊(殿珍三子)配李氏生二子:維福 維法。
文士(弘德嗣子)系下
(6 -10世)
一三八世:64文士(弘德嗣子)配袁氏生一子:德科。
一三九世:65德科(文士之子)配氏生五子:崇法 崇興 崇先 崇會 崇義。
一四0世:66崇法(德科長子)配氏生一子:殿扆。
一四一世:67殿扆(崇法長子)配陳氏生一子:繼穎。
一四二世:68繼穎(殿扆之子)止。
一四0世:66崇興(德科次子)配氏生一子:殿訓。
一四一世:67殿訓(崇興之子)配黨氏生二子:繼廣 繼科。
一四二世:68繼廣(殿訓長子)配魏氏生一子:淮書。
一四二世:68繼科(殿訓次子)配韓氏生二子:振書 秀書。
一四0世:66崇先(德科三子)止。
一四0世:66崇會(德科四子)配氏生一子:殿章。
一四一世:67殿章(崇會之子)配時氏生一子:繼朝。
一四二世:68繼朝(殿章之子)配氏生
一子:學書。
一四0世:66崇義(德科五子)配薛氏生二子:殿照殿喜。
一四一世:67殿照(崇義長子)配李氏生一子:繼孟。
一四二世:68繼孟(殿照之子)配申氏生一子:懷書。
一四一世:67殿喜(崇義次子)配李氏生一子:繼連。
一四二世:68繼連(殿喜之子)配唐氏生一子:琴書。
文禮(弘恩之子)系下
(6-10世)
一三八世:64文禮(弘恩之子)配唐氏生一子:德選。
一三九世:65德選(文禮之子)配沙氏生三子:崇旺 崇信 崇道。
一四0世:66崇旺(德選長子)配郭氏生四子:殿卿殿楹 殿瑞 殿培。
一四一世:67殿卿(崇旺長子)配留氏生三子:繼程 繼霖 繼宗。
一四二世:68繼程(殿卿長子)配姚氏生一子:裕書
一四二世:68繼霖(殿卿次子)配談氏生一子:醇書。
一四二世:68繼宗(殿卿三子)配王氏生四子:藏書 寶書 潤書 啟書。
一四一世:67殿楹(崇旺次子)配沙氏生一子:繼遠。
一四二世:68繼遠(殿楹之子)止。
一四一世:67殿瑞(崇旺三子)配郝氏生一子:繼恩。
一四二世:68繼恩(殿端之子)配翟氏生四子:芸書 占書 華書 長書。
一四一世:67殿培(崇旺四子)配沙氏生一子:繼泌。
一四二世:68繼泌(殿培之子)培於氏
一四0世:66崇信(德選次子)配張氏殉合葬張家營宅西南裏許,生五子:殿喜殿祥 殿位 殿賓 殿林。
一四一世:67殿喜(崇信長子)配氏無出,以殿祥長子承嗣者:繼先。
一四二世:68繼先(殿喜嗣子)配談氏,無出止。
一四一世:67殿祥(崇信次子)配丁氏生三子:繼先出繼 繼田 繼先 繼倫。
一四二世:68繼田(殿祥次子)配儲氏無出,以繼倫長子承嗣者:憲書。
一四二世:68繼倫(殿祥三子)配許氏生二子:憲書出繼 映書。
一四一世:67殿位(崇信三子)配談氏生一子:繼德。
一四二世:68繼德(殿位之子)配魏氏生一子:西書。
一四一世:67殿賓(崇信四子)配王氏生二子:繼襲 繼順。
一四二世:68繼襲(殿賓長子)配王氏生一子:遐書。
一四二世:68繼順(殿賓次子)配饒氏生二子:景書 平書。
一四一世:67殿林(崇信五子)配陳氏生二子:繼新 繼芹。
一四二世:68繼新(殿林長子)配儲氏生三子:馨書 清書 鑒書。
一四二世:68繼芹(殿林次子)配陳氏生二子:宗書 論書。
一四0世:66崇道(德選三子)配鄧氏生三子:殿東殿九 殿中。
一四一世:67殿東(崇道長子)配氏生四子:繼厚 繼璜 繼海 繼周。
一四二世:68繼厚(殿東長子)配郝氏生二子:存數 諭書 。
一四二世:68繼璜(殿東次子)配留氏生二子:善書 車書。
一四二世:68繼海(殿東三子)配張氏生三子:寶書 財書 金書。
一四二世:68繼周(殿東四子)待查。
一四一世:67殿九(崇道次子)配氏生三子:繼宣 繼德 繼明。
一四二世:68繼宣(殿九長子)止。
一四二世:68繼德(殿九次子)配氏生二子:恒書 增書。
一四二世:68繼明(殿九三子)配張氏生一子:竹書。
一四一世:67殿中(崇道三子)配王氏生二子:繼榮 繼學。
一四二世:68繼榮(殿中長子)配於氏生二子:璽書 捷書。
一四二世:68繼學(殿中次子)配薛氏生二子:德書 化書又名注書。
始祖西伯公(崇文長子)系下
西伯公字乾:掩龍劉氏始祖,陶唐氏堯帝之子監明公一三三世裔孫,漢高祖劉邦五十九世孫,配張氏合葬於潁州西南二十裏許三合鎮,掩龍廟西偏癸山丁向,傳聞舊有祭田四十畝,兵焚後被都石佔據,經乾公十世孫鴻文察出六畝種收租以供祭祀,柏樹四十八株,碑供五件。
生四子:漢達字方卿 漢遠 漢近 漢道。
清朝(一六一一至一九一一)
一三四世:60漢達公(乾公長子)字方卿,安徽掩龍劉氏直系近祖,配張氏殉合葬於掩龍廟西偏癸山丁向,墳地一畝三分整,柏樹七十八株,墓碑供器5件,生子二:合高 志高。
一三四世:60漢遠(乾公次子)配氏生子二:1守先 2守光,山東棗莊侯孟劉氏直系近祖。另有譜。
一三四世:60漢近(乾公三子)居藤縣。另有譜。
一三四世:60漢道(乾公四子)配氏生一子:守明。山東棗莊侯孟劉氏直系近祖。另有譜。
志高公(方卿公次子)系下
一三五世:61志高公(方卿公次子)配時氏,殉合葬方卿公右側。生四子:倚蘭 倚源 倚桂 倚節。
倚蘭公(志高公長子)系下
一三六世:62倚蘭公(志高公長子)劉老莊開基始祖,康熙年間於二弟倚源公,自劉村遷居新村(劉老莊)東宅,耕田為業。倚蘭公豪俠仗義,寬厚仁慈,為人豁達。以孝為先,施傳祖德,子孫繁盛,世代繁昌。配寅氏,殉合葬掩龍廟西南裏許,劉老莊宅東,戰溝沿西岸約三十米,東西溝北約八十米,俗稱“葡萄秧墳”癸山丁向,祭田經十一世孫鴻文捐資,買蒦墳地一畝二分三厘。生三子:國榮國恩 國祥。
一三七世:63國恩公(倚蘭公長子)配氏殉合葬倚蘭公左側,生一子:子彥。
一三八世:64子彥公(國恩公之子)
一三七世:63國榮公(倚蘭公次子)配氏殉合葬倚蘭公右側,生一子:子偉。
一三八世:64子偉公(國榮之子)
一三七世:63國祥公(倚蘭公三子)康熙四十九年生,乾隆三十八年殉,(一七一零至一七七四年)享壽六十四歲,配李氏,康熙四十八年生,乾隆五十九年殉,壽享八十六歲,合葬掩龍廟東南裏許,譚老店東南角,北古溝北岸,墳向子午兼癸丁,祭田二十畝,招佃戶耕種。生二子:子任子重。
一三八世:64子任公(國祥公長子)
一三八世:64子重公(國祥公次子)
倚源公(志高公次子)系下
一三六世:62倚源公(志高公次子)劉老莊始遷祖,居新村西宅,配盧氏殉合葬掩龍廟西南裏許,任山丙向,生三子:弘俊弘義 弘文。
一三七世:63弘俊公(倚源公長子)配氏殉合葬源公墓左側,生二子:玉川 玉山。
一三八世:64玉川公(弘俊公長子)
一三八世:64玉山公(弘俊公次子)
一三七世:63弘義公(倚源公次子)配氏殉合葬源公墳西偏,生三子:玉美 玉琮cong 玉松。
一三八世:64玉美公(弘義公長子)
一三八世:64玉琮公(弘義公次子)
一三八世:64玉松公(弘義公三子)
一三七世:63弘文公(倚源公三子)配氏殉合葬源公墳西偏,壬山丙向,生三子:玉柏 玉魁 玉璞。
一三八世:64玉柏公(弘文公長子)
一三八世:64玉魁公(弘文公次子)
一三八世:64玉璞公(弘文公三子)
倚桂公(志高公三子)系下
一三六世:62倚桂公(志高公三子)配氏殉合葬方卿公右側,生一子:淑善。
一三七世:63淑善公(倚桂公之子)配氏生三子:長次失考 玉弼。
一三八世:64玉弼公(淑善公次子)
倚節公(志高公四子)系下
一三六世:62倚節公(志高公四子)配氏合葬方卿公左側,生一子:弘正。
一三七世:63弘正公(倚節公之子)配氏生二子:文詩 文富。
一三八世:64文詩公(弘正公長子)
一三八世:64文富公(弘正公次子)
子彥公(國恩公之子)系下
(六至十世)
一三八世:64子彥公(國恩公之子)配氏生二子:永德 永聚。
一三九世:65永德公(子彥公長子)配氏生二子:占鼇 佔先。
一四0世:66占鼇公(永德公長子)配汪氏殉合葬國祥公塋西偏,生四子:長早逝振文 振會 振科 。
一四一世:67振文公(占鼇公次子)配氏合葬父側,生一子:繼同。
一四二世:68繼同公(振文公之子)
一四一世:67振會公(占鼇公三子)配氏生四子:繼升 繼周 繼倉 繼璞pu 。
一四二世:68繼升公(振會公長子)配周氏生四子:進書 恒書 長書 守書。
一四三世:69進書公(繼升公長子)
一四三世:69恒書公(繼升公次子)
一四三世:69長書公(繼升公三子)
一四三世:69守書公(繼升公四子)
一四二世:68繼周公(振會公次子)配程氏生三子:文書 文修早逝 三早逝。
一四三世:69文書公(繼周公長子)
一四二世:68繼倉公(振會公三子)配氏生一子:慶書。
一四溃?SPAN lang=EN-US>69慶書公(繼倉公之子)
一四二世:68繼璞公(振會公四子)配氏無出,養子澤書。
一四三世:69澤書公(繼璞公嗣子)
一四一世:67振先公(占鼇公四子)止。
一四0世:66佔先公(永德公次子)配申氏生二子:振家振遠。
一四一世:67振家公(佔先公長子)配氏生一子繼松。止。
一四一世:67振遠公(佔先公次子)配氏生三子:繼璉止 繼冉 繼德止。
一四二世:68繼冉公(振遠公次子)配魏氏生一子:啟才。
一四三世:69啟才公(繼冉之子)
一三九世:65永聚公(子彥公次子)配氏生一子:占魁。
一四0世:66占魁公(永聚公之子)配氏生二子:振萱止振選止。
子偉公(國榮公之子)系下
(六至十世)
一三八世:64子偉公(國榮公之子)配趙氏殉合葬南劉莊溝南岸,生三子:永福 永和 永順。
一三九世:65永福公(子偉公長子)配趙氏生三子:崇山止 崇德 崇懷。
一四0世:66崇德公(永福公次子)配孫氏生四子:科盈科常 三早逝 科仲。
一四一世:67科盈公(崇德公長子)配王氏生三子:繼清止 繼宗 繼才 。
一四二世:68繼宗公(科盈公次子)配陳氏生二子:啟書 啟榮。
一四三世:69啟書公(繼宗公長子)
一四三世:69啟榮公(繼宗公次子)
一四二世:68繼才公(科盈公三子)配周氏生三子:啟雲 啟獄 啟德。
一四三世:69啟雲公(繼才公長子)
一四三世:69啟獄公(繼才公次子)
一四三世:69啟德公(繼才公三子)
一四一世:67科常公(崇德公次子)配王氏生六子:繼昌 次早逝 繼友 繼廣 繼興 繼綱。
一四二世:68繼昌公(科常公長子)配郝氏生三子:啟瑞 啟建 啟域。
一四三世:69啟瑞公(繼昌公長子)
一四三世:69啟建公(繼昌公次子)
一四三世:69啟域公(繼昌公三子)
一四二世:68繼友公(科常公三子)配周氏生二子:啟文 啟雲 劉仨。
一四三世:69啟文公(繼友公長子)
一四三世:69啟雲公(繼友公次子)諱啟法。
一四三世:69劉仨公(繼友公三子)
一四二世:68繼廣公(科常公四子)配王氏生一子:啟秀。
一四三世:69啟秀公(繼廣公之子)
一四二世:68繼興公(科常公五子)配申氏生一子:啟林。
一四三世:69啟林公(繼興公之子)
一四二世:68繼綱公(科常公六子)配張氏生一子:啟敬。
一四三世:69啟敬公(繼綱公之子)
一四一世:67科仲公(崇德公四子)配唐氏生三子:繼鳳 繼先 繼普。
一四二世:68繼鳳公(科仲公長子)配王氏生三子:啟雲 啟楹 啟光。
一四三世:69啟雲公(繼鳳公長子)
一四三世:69啟楹公(繼鳳公次子)
一四三世:69啟先公(繼鳳公三子)
一四二世:68繼先公(科種公次子)配李氏生二子:啟莊 啟顯。
一四三世:69啟莊公(繼先公長子)
一四三世:69啟顯公(繼先公次子)
一四二世:68繼普公(科仲公三子)配朱氏生二子:啟經 啟棠。
一四三世:69啟經公(繼普公長子)
一四三世:69啟棠公(繼普公次子)
一四0世:66崇懷公(永福公三子)配韓氏女一適王,生二子:科元科成。
一四一世:67科元公(崇懷公長子)配朱氏生一子:繼顏。
一四二世:68繼顏公(科元公之子)配楊氏生三子:啟山 啟雲 啟瑞。
一四三世:69啟山公(繼顏公長子)
一四三世:69啟雲公(繼顏公次子)
一四三世:69啟瑞公(繼顏公三子)諱啟田。
一四一世:67科成公(崇懷公次子)配張氏生一子:繼軒。
一四二世:68繼軒公(科成公之子)配王氏生二子:啟峻 啟峰。
一四三世:69啟峻公(繼軒公長子)
一四三世:69啟峰公(繼軒公次子)
永順公(子偉三子)系下
一三九世:65永順公(子偉公三子)配氏殉合葬父側,生二子:崇志 崇朝。
一四0世:66崇志公(永順公長子)配張氏生二子:殿會殿榮。
一四一世:67殿會公(崇志公長子)止
一四一世:67殿榮公(崇志公次子)配賈氏生三子:繼山 繼成 繼生。
一四二世:68繼山公(殿榮公長子)配留氏生一子:啟蔭。
一四三世:69啟蔭公(繼山公之子)
一四二世:68繼成公(殿榮公次子)止
一四二世:68繼生公(殿榮公三子)諱繼和,配張氏生四子:啟泰 啟文 啟功 啟榮。
一四三世:69啟泰公(繼生公長子)諱鳳。
一四三世:69啟文公(繼生公次子)
一四三世:69啟功公(繼生公三子)
一四三世:69啟榮公(繼生公四子)
一四0世:66崇朝公(永順公次子)配張氏繼配韓氏生二子:殿興殿茹。
一四一世:67殿興公(崇朝公長子)配留氏生一子:繼玢。
一四二世:68繼玢公(殿興公之子)配留氏生一子:啟楨 養子啟貴。
一四三世:69啟楨公(繼玢公之子)
一四三世:69啟貴公(繼玢公養子)
一四一世:67殿茹公(崇朝公次子)止
子任公(國祥長子)系下
(六至十世)
一三八世:64子任公(國祥公長子)字力仁,太學生,家傳性孝友長,於時家遷居穎西劉家後灣孜,建屋六十餘間。乾隆十三年生,嘉慶三十一年殉,享壽六十九歲,配楊氏,乾隆十一年生,道光五年殉,享壽八十歲,合葬任營河西岸,任廟溝河東岸,壬山丙向。無出,承嗣者子重次子:彥儒。
一三九世:65彥儒公(子任公嗣子)清封昭武都尉,乾隆三十八年生,嘉慶元年殉,壽二十四歲。配留氏,旌表節孝,清封恭人,乾隆三十五年生,道光二十七年殉,享壽七十八歲,合葬子任左側,生二子:崇厚崇玉。
崇厚公(顏儒長子)系下
一四0世:66崇厚公(顏儒公長子)字純修,太學生,清封昭武都尉,性奇嶷,心爽直,體偉聲洪,能謀善斷,幼失帖教成於母留恭人,十五歲若冠者,平日孝事上嚴,馭yv下善人與居成愛以孝之,惡人共處皆感而化之,周窮困則活人無算,施藥材則醫人尤多,至於修橋路舍棺木,更閒人而白骨者不勝枚舉。要其特長則在解難排紛,有魯仲連之風而訟,端當因之以息於鹹豐初年,澚逆據江南撚匪亂,淮北阜陽無一片片幹淨土時,年近七旬雖未親督鄉團捍衛地方,而長男金甲以軍功登頭秩,皆有所稟承,而來宜平保衡軍門以誼篤梓桑四字褒之,乾隆辛亥年生,同治丙寅年殉,享壽七十六歲。配留氏清封恭人,殉合葬子任公右側,女三適王適程 適留,生二子:金甲 先甲。
側室:張氏恭人殉葬邑西馬岔新仵,壬山丙向,祭田十八畝,墓碑貢器七件,生二子:振甲 占甲。
側室:李氏恭人殉葬於張氏同塋同向,女一適張,生二子:業甲 聯甲。
一四一世:67金甲公(崇厚公長子)字鱗錦,生於穎異,智勇過人。早年體弱多病去業文就武,考入武卒,鹹豐初年粵逆撚匪擾亂南北,以亦團練出力,蒙知潁州府事陸太尊派充西鄉練練總,自備餉項親歷行間,繼以亂難猝平,為地方自衛計爰,修同德圩焉,肯捐私財成巨功,不辭勞怨保障一方。尚屬能人易,最難者地與苗黨接近誘之,以貨財不為所動,迫之以勢力不為所屈,若非見理明認人真何克,至此蘭清後以軍功由武卒生曆保至花翎都司,清授予昭武都尉,不樂仕進以林泉終老,晚年尊師重學,輕財好義,其對內也教養,諸弱弟如己子,錢之一字無分文入私囊,其對外也以精風鑒,而善解排故前來就教者日不乏人,而縉紳之家尤類。與之交納至地方省角之爭多賴以息之,城鄉公益之舉多藉以成之,所以壽終之日聞者莫不痛惜。嘉慶己卯年生,光緒丙子年殉,壽終五十八歲,配時氏清封恭人,殉合葬崇厚公右側,側室袁氏無出,生一子:鴻文。
一四二世:68鴻文公(金甲公之子)諱鴻儀,字磐塢,號敬堂,清翰林院待詔,以賬功獎鹽運使司鹽運使,例授通議大夫,天性純厚,庶量寬宏,急公重義,樂善好施,修橋樑建寺觀不待出資且親菫其事,無間寒暑冬給衣,夏舍茶,病施藥,死助棺,日常百事獨以為快。光緒間曾兼置粥廠於邑東三裏灣,舍活甚眾,被舉任地方團練副總。德高望重,邑西北餘寨盜匪不起,訟端自息,眾情翕然,更立祠修譜俾宗支不紊,孝思維則尤以孝誼著稱,縣誌別有傳。道光丙午年生,民國丙寅年殉壽,享年八十一歲。配趙氏清封淑人,道光癸卯年生,民國庚申殉,壽終七十八歲。女四適李適張 適於 適留,生六子:啟元 啟運出繼 啟宇 啟德早殤 啟佑 啟烈。
一四三世:69啟元公(鴻儀公長子)
一四三世:69啟宇公(鴻儀公三子)
一四三世:69啟德公(鴻儀公四子)早殤。
一四三世:69啟佑公(鴻儀公五子)
一四三世:69啟烈公(鴻儀公六子)
一四一世:67先甲公(崇厚公次子)道光癸未年生,己未年殉壽二十五歲,配張氏旌表節孝,合葬徐寨無出承嗣金甲次孫:啟運。
一四三世:69啟運公(先甲公嗣孫)
一四一世:67振甲公(崇厚公三子)字耀武,侯選都司,例贈昭武都尉,性慷慨,喜施予,道光丙申年生,光緒己亥年殉,享壽六十四歲。配趙氏清封恭人,殉合葬徐寨,女四適吳適劉 適李 適時,生二子:經文 豹文 。
繼配馬氏生四子:廣文 成文 同文 守文。
一四二世:68經文公(振甲長子)字衛卿,配留氏殉合葬振甲公左側,女一適倪,生五子:啟藩 啟志 啟讓啟言 啟秀。
一四三世:69啟藩公(經文公長子)
一四三世:69啟志公(經文公次子)
一四三世:69啟讓公(經文公三子)
一四三世:69啟言公(經文公四子)
一四三世:69啟秀公(經文公五子)
一四二世:68豹文公(振甲公次子)字慕周,配李氏生二子:啟森 啟樹。
一四三世:69啟森公(豹文公長子)
一四三世:69啟樹公(豹文公次子)
一四二世:68廣文公(振甲公三子)字經辦,配李氏繼配王氏生一子:啟貴。
一四三世:69啟貴公(廣文公之子)
一四二世:68成文公(振甲公四子)字燦章,配留氏女一適郭,生一子:啟業。
一四三世:69啟業公(成文公之子)
一四二世:68同文公(振甲公五子)止
一四二世:68守文公(振甲公六子)止
一四一世:67業甲公(崇厚公四子)早逝止。
一四一世:67聯甲公(崇厚公五子)字輔宸,道光庚戊年生,民國丙辰年殉,享壽六十七歲,葬邑西馬岔。配吳氏無出,繼邢氏女三適張適邢 適寅,生二子:學文 謨文。
側室鄭氏女二適耿 適李,生五子:訓文 誥文 奇文 蔚文 鬱文。
一四二世:68學文公(聯甲公長子)字協堂,光緒丙戊年生,配留氏生三子:啟俊 啟澤 啟智。
一四三世:69啟俊公(學文公長子)
一四三世:69啟澤公(學文公次子)
一四三世:69啟智公(學文公三子)
一四二世:68謨文公(聯甲公次子)字皋卿,師範畢業,配朱氏生一子:啟基。
一四三世:69啟基公(謨文公之子)
一四二世:68訓文公(聯甲公三子)字少宸,成達中學畢業,配呂氏生一子:啟仁。繼配楊氏生三子:啟義啟禮 啟信。
一四三世:69啟義公(訓文公長子)
一四三世:69啟禮公(訓文公次子)
一四三世:69啟信公(訓文公三子)
一四二世:68誥文公(聯甲公四子)字榮封,配邢氏女二啟章 啟雲。生二子:啟昆 啟賢。
一四三世:69啟昆公(誥文公長子)
一四三世:69啟賢公(誥文公次子)
一四二世:68奇文公(聯甲公五子)字超凡,配唐氏女三,生一子:啟偉。
一四三世:69啟偉公(奇文公之子)
一四二世:68蔚文公(聯甲公六子)字幼宸,配王氏生三子:啟海 啟邦 啟莊。
一四三世:69啟海公(蔚文公長子)
一四三世:69啟邦公(蔚文公次子)
一四三世:69啟莊公(蔚文公三子)
一四二世:68鬱文公(聯甲公七子)字從用,配孔氏生二子:啟春 啟山。繼配王氏。
一四三世:69啟春公(鬱文公長子)
一四三世:69啟山公(鬱文公次子)
一四一世:67占甲公(崇厚公六子)字魁齋,鹹豐辛亥年生,配唐氏殉合葬馬岔,女三適寅 適亓 適康,生四子:佩文會文 炳文 燦文。
一四二世:68佩文公(占甲公長子)
一四二世:68會文公(占甲公次子)
一四二世:68炳文公(占甲公三子)
一四二世:68燦文公(占甲公四子)
崇玉公(彥儒次子)系下
一四0世:66崇玉公(顏儒公次子)字琮山,例封武德騎尉,乾隆五十八年生,道光七年殉壽三十六歲,配張氏清封宜人,殉合葬後灣孜北古溝北岸,女二適掩龍廟東北偏,武卒生張,印景福。次適坎河溜張,印利生。生一子:雋jun甲。
一四一世:67雋甲公(崇玉公之子)字蕭凱,邑武卒生,侯選千總,例封授武德騎尉,道光甲申年生,光緒己卯年殉,享壽五十六歲。配胡氏清例封宜人,殉合葬崇玉公左側,女四,長適老灣寨太學生留,印茂生。次適附貢生,清末舉人侯補教諭邑西南鋤經新圩倪淑印:長毓藻,次毓桂字丹忱,外號倪老丹,即安徽督軍倪嗣沖倪將軍,三毓棻。三適謝寨謝印天衡。四適王印體文。
一四二世:68翰文公(雋甲公長子)字淩雲太學生,鹹豐丙辰生,民國庚申殉,享壽六十五歲,配陳氏殉合葬任廟西新戊山向,女三適謝適寅 適時,生二子:啟疆 啟道。
一四三世:69啟疆公(翰文公長子)
一四三世:69啟道公(翰文公次子)
一四二世:68舒文公(雋甲公次子)字彩章,太學生,弓馬嫻習屢試不售而親族之,入武卒者半出其門,同治甲子生,民國辛未殉,享壽六十八歲,配程氏女一適張,繼配儲氏女三適謝印鴻焱,適寅印文莊,適李印少泉。生一子:啟宸。
一四三世:69啟宸公(舒文之子)
子重公(國祥公次子)系下
(六至十世)
一三八世:64子重公(國祥公次子)字道遠,太學生,性孝友,庶交逰豪俠,好義不畏強禦,壽七十五歲,元配薛氏殉合葬國祥公左側,女三適留適黨 適李。生四子:漢儒 彥儒出繼 三早逝 聖儒。
繼配趙氏殉葬國祥公塋東偏,生一子:應儒。
繼側室黃氏殉葬同德圩南裏許,生一子:大儒。
漢儒公(子重長子)系下
一三九世:65漢儒公(子重公長子)遷居邑西清河東岸劉莊,配申氏殉合葬國祥公右側,女一適王,生一子:崇山。
一四0世:66崇山公(漢儒公之子)配趙氏殉合葬大橋東古溝南岸生三子:洪春遇春 常春。
一四一世:67洪春公(崇山公長子)配王氏殉合葬崇山墓左側,生一子:體義。
一四二世:68體義公(洪春公之子)道光十九年生,光緒三十三年殉,享壽六十九歲,配韓氏繼配謝氏,女四適申適李 適張 適王,生四子:啟明 啟鐸 啟厚 啟端。
一四三世:69啟明公(體義公長子)
一四三世:69啟鐸公(體義公次子)
一四三世:69啟厚公(體義公三子)
一四三世:69啟端公(體義公四子)
一四一世:67遇春公(崇山公次子)字榮華,太學生,嘉慶十九年生,道光十三年殉,享壽二十歲,配趙氏旌表節孝,壽享七十三歲,合葬同德圩東南裏許,無出以常春三子承嗣者:體俻。
一四二世:68體俻公(遇春公嗣子)字明孟,家井子,道光戊申年生,民國己卯年殉,壽享九十二歲,配留氏生一子:啟懷。
繼配郭氏女三適程 適張 適胡,生四子:啟章 啟順 啟志 啟聚。
一四三世:69啟懷公(體俻公長子)
一四三世:69啟章公(體俻公次子)
一四三世:69啟順公(體俻公三子)
一四三世:69啟志公(體俻公四子)
一四三世:69啟聚公(體俻公五子)
一四一世:67常春公(崇山公三子)遷居大橋東南小劉莊,配楊氏殉合葬崇山公右側,生三子:體仁 體成體俻出繼。
一四二世:68體仁公(常春公長子)字壽山,配申氏殉合葬清河東岸小劉莊西南偏,女一適丁,生四子:啟信啟賢 啟鳳 啟孝出繼。
一四三世:69啟信公(體仁公長子)
一四三世:69啟賢公(體仁公次子)
一四三世:69啟鳳公(體仁公三子)
一四二世:68體成公(常春公次子)配王氏無出,女一適周,以體仁四子承嗣者:啟孝。
一四三世:69啟孝公(體成公嗣子)
聖儒公(子重四子)系下
一三九世:65聖儒公(子重公四子)乾隆庚子年生,道光辛巳年殉壽四十二歲,自劉老莊分居李營,殉葬唐小莊西北偏,元配留氏乾隆己亥年生,嘉慶甲戊年殉壽三十六歲,生一子:崇居。
繼配趙氏乾隆壬子年生,同治癸酉年殉壽八十二歲,葬西北李莊西偏,女一適胡,生二子:崇文 崇廉。
崇居公(聖儒長子)系下
一四0世:66崇居公(聖儒公長子)字麗仁,嘉慶戊辰年生,鹹豐庚申殉壽五十三歲,葬李莊西附繼母趙太君東偏,元配張氏繼配儲氏生殉失考,繼配蔣氏嘉慶庚午年生,光緒丙子年殉,壽享六十七歲,女二適餘適穀,生六子:揚善 明善 三早逝 擇善 好善 廣善。
一四一世:67揚善公(崇居公長子)字陰愆qian,號世培,清邑增生,道光乙未年生,光緒己亥年殉,壽享六十五歲,元配張氏繼配李氏,女四適賈適李 適武 適常,生二子:恒新 恒德。
一四二世:68恒新公(揚善公長子)字秉洲,號鶴齡,清邑卒生,同治甲戊年生,配周氏同庚,女一適韓,生一子:象武。
一四三世:69象武公(恒新公之子)
一四二世:68恒德公(揚善公次子)配謝氏女二適餘 適韓,生一子:象文。
一四三世:69象文公(恒德公之子)
一四一世:67明善公(崇居公次子)字複初,配韓氏女三適王 適張 適胡,生一子:恒發。
一四二世:68恒發公(明善公之子)字長有,配黃氏女一適王,生二子:象雨 象雲。
繼配李氏女一,生一子:象春。
一四三世:69象雨公(恒發公長子)
一四三世:69象雲公(恒發公次子)
一四三世:69象春公(恒發公三子)
一四一世:67擇善公(崇居公四子)配王氏殉合葬李營南,女二適李 適盧。生三子:恒泰 恒盈 恒敬。
一四二世:68恒泰公(擇善公長子)配胡氏生五子:象山 象賢 象傑 象豐 象桂。
一四三世:69象山公(恒泰公長子)
一四三世:69象賢公(恒泰公次子)
一四三世:69象傑公(恒泰公三子)
一四三世:69象豐公(恒泰公四子)
一四三世:69象桂公(恒泰公五子)
一四二世:68恒盈公(擇善公次子)配張氏女一適王,繼配趙氏生二子:象德 象石。
一四三世:69象德公(恒盈公長子)
一四三世:69象石公(恒盈公次子)諱寬。
一四二世:68恒敬公(擇善公三子)配王氏女一,生二子:象坤 象峯。
一四三世:69象坤公(恒敬公長子)
一四三世:69象峯公(恒敬公次子)
一四一世:67好善公(崇居公五子)道光丙午年生,民國乙丑年殉,壽享七十九歲,配張氏女一適留,生三子:恒和恒源 恒興。
一四二世:68恒和公(好善公長子)配張氏女一,生五子:啟文 啟昌 啟貴 啟賢 啟高。
一四三世:69啟文公(恒和公長子)
一四三世:69啟昌公(恒和公次子)
一四三世:69啟貴公(恒和公三子)
一四三世:69啟賢公(恒和公四子)
一四三世:69啟高公(恒和公五子)
一四二世:68恒源公(好善公次子)配鄧氏女二適留 適丁。生二子:象雲 象鳳。
一四三世:69象雲公(恒源公長子)
一四三世:69象鳳公(恒源公次子)
一四二世:68恒興公(好善公三子)配張氏女一,生二子:象麟 象勇。
一四三世:69象麟公(恒興公長子)
一四三世:69象勇公(恒興公次子)
一四一世:67廣善公(崇居公六子)道光戊申年生,元配留氏女一適常。
繼配周氏生四子:恒志 恒齋 恒樂 恒隆。
繼張氏女二適謝 適陳,生二子:恒彬 恒璋。
一四二世:68恒志公(廣善公長子)配藏氏女一,生三子:象金 象鐮 象鑒。
一四三世:69象金公(恒志公長子)
一四三世:69象鐮公(恒志公次子)諱勇。
一四三世:69象鑒公(恒志公三子)
一四二世:68恒齋公(廣善公次子)配留氏生二子:象璵 象有。
一四三世:69象璵公(恒齋公長子)
一四三世:69象有公(恒齋公次子)諱勤。
一四二世:68恒樂公(廣善公三子)配留氏女一,生二子:象賢 象士。
一四三世:69象賢公(恒樂公長子)
一四三世:69象士公(恒樂公次子)
一四二世:68恒隆公(廣善公四子)配李氏女二,生一子:象起。
一四三世:69象起公(恒隆公之子)
一四二世:68恒彬公(廣善公五子)配王氏生一子:象禮
一四三世:69象禮公(恒彬公之子)
一四二世:68恒璋公(廣善公六子)配王氏生一子:象敏。
一四三世:69象敏公(恒璋公之子)
崇文公(聖儒次子)系下
一四0世:66崇文公(聖儒公次子)配李氏生二子:從善有善。繼配留氏生一子:元善。
一四一世:67從善公(崇文公長子)配留氏女一適楊,生六子:恒康 恒修 恒友 四外出 五殤 恒泰。
一四二世:68恒康公(從善公長子)配胡氏女三,生一子:啟臣。
一四三世:69啟臣公(恒康公之子)
一四二世:68恒修公(從善公次子)止
一四二世:68恒友公(從善公三子)配李氏無出,止。
一四二世:68恒泰公(從善公六子)配李氏生二子:啟才 啟朝。
一四三世:69啟才公(恒泰公長子)
一四三世:69啟朝公(恒泰公次子)
一四一世:67有善公(崇文公次子)配留氏女二適李 適王,生四子:恒裕 恒生 恒慶 恒香。
一四二世:68恒裕公(有善公長子)配張氏女二,生二子:啟端 啟成。
一四三世:69啟端公(恒裕公長子)
一四三世:69啟成公(恒裕公次子)
一四二世:68恒生公(有善公次子)配孫氏生二子:象鈞 象敏。
一四三世:69象鈞公(恒生公長子)
一四三世:69象敏公(恒生公次子)
一四二世:68恒慶公(有善公三子)配留氏女一,生二子:啟中 啟田。
一四三世:69啟中公(恒慶公長子)
一四三世:69啟田公(恒慶公次子)諱象田。
一四二世:68恒香公(有善公四子)配留氏女一,生一子:象近。
一四三世:69象近公(恒香公之子)
一四一世:67元善公(崇文公三子)配留氏生四子:恒信 恒安 恒昭 恒銘。
一四二世:68恒信公(元善公長子)字好學,女二,生一子:啟勳。
一四三世:69啟勳公(恒信公之子)
一四二世:68恒安公(元善公次子)配張氏生二子:啟業 啟仁。
一四三世:69啟業公(恒安公長子)
一四三世:69啟仁公(恒安公次子)
一四二世:68恒昭公(元善公三子)
一四二世:68恒銘公(元善公四子)字景瑒,光緒戊子年生,配王氏生三子:長早殤 象伊 象連。
一四三世:69象伊公(恒銘公次子)
一四三世:69象連公(恒銘公三子)
崇廉公(聖儒三子)系下
一四0世:66崇廉公(聖儒公三子)道光己卯年生,光緒癸卯年殉,壽享八十五歲,配胡氏,生三子:寶善宗善 守善。
繼配留氏生三子:複善 德善 全善。
一四一世:67寶善公(崇廉公長子)字振國,配張氏女三適樊 適李 適王,生四子:恒昌 恒遠 恒儉 恒藻。
一四二世:68恒昌公(寶善公長子)配談氏生二子:啟學 啟楝出繼。
一四三世:69啟學公(恒昌公長子)
一四二世:68恒遠公(寶善公次子)配李氏無出以恒昌次子承嗣者:啟楝。
一四二世:68恒儉公(寶善公三子)配張氏女二,生二子:象月 象起。
一四三世:69象月公(恒儉公長子)
一四三世:69象起公(恒儉公次子)
一四二世:68恒藻公(寶善公四子)配黃氏女一適胡,生三子:象芝 象德 象康。
一四三世:69象芝公(恒藻公長子)
一四三世:69象德公(恒藻公次子)
一四三世:69象康公(恒藻公三子)
一四一世:67宗善公(崇廉公次子)字良臣,配任氏生一子:恒謙。
一四二世:68恒謙公(宗善公之子)字益遜,配留世生二子:象臣 象斌。
一四三世:69象臣公(恒謙公長子)
一四三世:69象斌公(恒謙公次子)
一四一世:67守善公(崇廉公三子)配王氏生三子:恒義 恒林 恒銀。
一四二世:68恒義公(守善公長子)配蘇氏。
一四二世:68恒林公(守善公次子)
一四二世:68恒銀公(守善公三子)字錦如,陸軍部兵上尉,配馬氏女三,生一子:啟擇。
一四三世:69啟擇公(恒銀公之子)
一四一世:67複善公(崇廉公四子)配樊氏生四子:恒臣 恒會 恒卿 恒訓。
一四二世:68恒臣公(複善公長子)配留氏生一子:象麟。
一四三世:69象麟公(恒臣公之子)
一四二世:68恒會公(複善公次子)配留氏生二子:象夏 象江。
一四三世:69象夏公(恒會公長子)
一四三世:69象江公(恒會公次子)
一四二世:68恒卿公(複善公三子)配丁氏生三子:啟國 啟佳 啟法。
一四三世:69啟國公(恒卿公長子)
一四三世:69啟佳公(恒卿公次子)
一四三世:69啟法公(恒卿公三子)
一四二世:68恒訓公(複善公四子)配郭氏生一子:啟昌公(恒訓公之子)。
一四一世:67德善公(崇廉公五子)配談氏生一子:恒奎。
一四二世:68恒奎公(德善公之子)配唐氏生三子:象鵬 象鯉 象鳳。
一四三世:69象鵬公(恒奎公長子)
一四三世:69象鯉公(恒奎公次子)
一四三世:69象鳳公(恒奎公三子)
一四一世:67全善公(崇廉公六子)配陵氏生三子:恒恩 恒勤 恒久。
一四二世:68恒恩公(全善公長子)
一四二世:68恒勤公(全善公次子)
一四二世:68恒久公(全善公三子)配氏生二子:啟山 相中。
一四三世:70啟山公(恒久長子)
一四三世:70相中公(恒久次子)
應儒公(子重五子)系下
一三九世:65應儒公(子重公五子)字彬雅,太學生,以軍功例保五品職銜,清封昭武都尉。元配丁氏殉合葬劉老莊南墳地,南北路西側,南古溝北岸約一百多米處,西南向。生一子:崇萬。
繼配王氏,殉葬國祥公塋東偏, 生三子:崇勳 三子早世 崇高。
又繼配姚氏葬掩龍廟東南角,譚老店東北角,東西溝北岸約二十米,無出。
崇萬公(應儒長子)系下
一四0世:66崇萬公(應儒公長子)字體備,太學生,以軍功保五品職銜,侯選氿司庭,配胡氏殉合葬劉老莊村東,葡萄秧墳東側,東南向。生七子:墜甲冠甲 三四五早逝 合甲 犀甲。
一四一世:67墜甲公(崇萬公長子)字晉階,配張氏殉合葬應儒公墳東北角。女四適韓 適儲 適盧 適張,生二子:瑞麟瑞芝。
一四二世:68瑞麟公(墜甲公長子)配王氏殉合葬崇萬公西側。生一子:思文。
一四三世:69思文公(瑞麟公之子)配氏殉合葬譚老店東北角。生一子:錫恩。
一四二世:68瑞芝公(墜甲公次子)配時氏殉葬譚老店東北角。女一,止。
一四一世:67冠甲公(崇萬公次子)武才兼備,豪俠仗義,功傳與後。配王氏殉葬劉老莊東宅,葡萄秧墳西北約200米左右,西北向。生女五,五女適謝,新集謝振軒祖母,生一子:瑞墀。
繼配張氏殉合葬應儒公西北角,西北向。生三子:瑞生 瑞彩 瑞明。
一四二世:68瑞墀公(冠甲公長子)自劉老莊遷居三塔集東亓家凹,以耕為業,享壽八十二歲。配留氏無出,殉葬合葬三塔東袁莊東北角。瑞生長子承嗣者:思恭。
一四三世:69思恭公(瑞墀公嗣子)仁慈忠厚,以德傳家。生於一八八六年,卒於一九五九年,享壽七十三歲,殉葬於三塔集東亓家凹西宅古溝北岸約十米,西南向。配任氏殉葬於亓家凹莊西,南北溝西岸約50米,東南向。女二,長女適朱照莊秀才朱顯,子三:雲來 雲生 雲彥,女一適周集。二女適柴集東荊刺園生一女嫁三塔集東南。生一子:錫銀譜名錫芹。
一四四世:70錫銀公(思恭公之子)號道師。精通正骨推拿,曾任亓家凹隊長,三塔機械廠廠長,參加過反匪反霸,曾任農會主任,任民兵營長,在亂死崗開會秘密入黨。五八年大躍進吹虛作假,公以實上報,不畏艱險,保一鄉平安。因‘地頭蛇’亓良所仗膝下有四子,故左鄰右舍受欺,致使一村不得安寧。公為伸張正義與其發生爭執,無奈於一九六九年春自亓家凹返遷故土劉老莊。承蒙宗親思啟公及其長子錫成公多方照顧,建房於其老宅。滴水之恩將湧泉想報,思啟公病危時,錫銀公以孝待先,問饑問暖,以守終老。公一生急公濟私,修橋補路,好善施德,生活節儉,尊師重教,天性純厚,庶量寬宏,樂於助人。公生於一九二五年,殉於二零零七年九月初一日子時,享年八十二歲。配氏胡春蓮,曾在三塔紮油廠工作,阜陽縣委家屬院,二弟胡春生之三姐。六零年承蒙其弟照顧,全家倖免一難。生於一九二六年,殉於二零零六年五月十七日未時,享年八十歲。合葬於劉老莊村東,葡萄秧墳北約一百米,地中間,癸山丁向(東南向)生四女:汝英,諱敏,初中畢業,適單橋黃莊張雲來,生五女二子:張剛張超。二女早逝。三女汝蘭,諱俊華,六二年生阜陽師範學院畢業,共青中學高級教師,適宋培武,程集中心校校長,兼共青中學校長,特級教師,安徽省十佳團支部書記。生一子:健男,八八年生,阜陽師範學院畢業。四女汝芬,諱春梅六六年生,初中畢業,適唐橋村楊小莊唐治華,生一女傲霜,諱莎莎,九一年生,一子超傑,八九年生,高中畢業。
生二子:汝彬 汝昌。
一四五世:71汝彬(錫銀公長子)一九五三年生。高中畢業,退伍軍人,從事司法工作,曾任三合治保會主任,司法所所長,共青中學保衛科科長。配氏唐殿英,一九五二年生。生三女:賀珍大學畢業賀軍中專畢業 賀峰中專畢業。生一子:凱傑。
一四六世:72凱傑(汝彬公之子)初中畢業,八五年生,配氏李莉,生一子:劉創諱金壯。
一四五世:71汝昌(錫銀公次子)諱劉振,字興華,精通醫術,憨厚誠實,不畏艱險,好善交友,重教施德。一九九八年任生產隊長,倡議鋪修劉老莊南北沙礓路。師承江湖趙家門,一世趙漢奎,二世戴福華,三世堂兄汝良代師傳醫。修表師承沈志發。一九六八年十二月七日辰時生,初中畢業,聰明好學,感悟極深,自行研製的“通脈愈骨”系列藥,燒燙傷膏,甚稱一絕。專業特長:治療皮膚病,骨壞死,燒燙傷。配氏邵友麗,盧寨邵雲坤四女,六九年十一月二十五生,知書達理,溫順賢慧,生二子:柏林柏海。
一四六世:72柏林(汝昌公長子)諱騰飛,一九九零年一月十八辰時生,阜陽師大附中,青海西寧中專衛校中醫專科畢業。
一四六世:72柏海(汝昌公次子)諱朦飛,又名樹鼎,一九九三年二月十六生。
一四二世:68瑞生公(冠甲公次子)號老龕kan青。配李氏,殉合葬冠甲公側,劉老莊南古溝北岸,南墳地南北路西側。女二:適南周集,適西南郭寨,生四子:思恭出繼思敬落難六安州,死於撚匪之亂,思明 思中落難六安州死於撚匪之亂。
一四三世:69思明公(瑞生公三子)武才兼備前往阜南牛集,曾任周集民團教官,後不知所蹤失考。
一四二世:68瑞彩公(冠甲公三子)外號老紮將,殉葬應儒公東南角約七丈遠,南向。配氏殉葬應儒公東側,南北路東。無出止。
一四二世:68瑞明公(冠甲公四子)享壽八十二歲,殉葬三塔集東亓家凹南裏許,東西路北約五十米,南北路西側約十米,東南向,止。
一四一世:67合甲公(崇萬公六子)配留殉合葬北古溝北岸。氏女一適王,生三子:瑞舞 瑞德 瑞田。
一四二世:68瑞舞公(合甲公長子)配留氏殉合葬北古溝北岸,合甲公南側,西北向。生五子:思江 思紹思錡 思賢 思儉。
一四三世:69思江公(瑞舞公長子)殉葬劉老莊南墳地北頭南北路西,西向。配氏生一子:韓少東。
一四三世:69思紹公(瑞舞公次子)殉葬劉老莊北古溝北岸,西向。
一四三世:69思錡公(瑞舞公三子)外號三紮將。配胡氏殉合葬劉老莊南墳地,南北路東側。生二子:錫成錫才。
一四三世:69思賢公(瑞舞公四子)殉葬思江側。
一四三世:69思儉公(瑞舞公五子)殉葬南墳地南頭。
一四二世:68瑞德公(合甲公次子)殉葬劉老莊南墳地,應儒公墳東南角南北路東。配周氏殉葬劉老莊東宅裏,西南向。生三子:大朝思學 思榮。
一四三世:69大朝公(瑞德公長子)止。
一四三世:69思學公(瑞德公次子)殉葬劉老莊北古溝南岸。配李氏殉葬劉老莊北古溝南岸,分塋。生二子:錫華錫彬。
一四三世:69思榮公(瑞德公三子)殉葬劉老莊柳岸溝西側。配李氏殉葬劉老莊東南角,莊午地南頭。生二子:錫印錫忠。
一四二世:68瑞田公(合甲公三子)配田氏殉合葬劉老莊北古溝南岸,南向。女二,長女適謝,及新集謝振軒母親。生二子:思之思義。
一四三世:69思之公(瑞田公長子)
一四三世:69思義公(瑞田公次子)配氏生一子:麥場。
一四一世:67犀甲公(崇萬公七子)配丁氏殉合葬劉老莊村東,崇萬公東側。女三適嶽 適常 適張。生一子:瑞徵。
一四二世:68瑞徵公(犀甲公之子)配王氏無出殉葬譚老店東北角,繼配張氏殉葬犀甲公東側。生三子:思孝思忠 思信。
一四三世:69思孝公(瑞徵公長子)配李氏殉合葬劉老莊北古溝南岸,南北路西約一百米,瑞徵公側。生三子:錫琪錫良 錫德。
一四三世:69思忠公(瑞徵公次子)參軍未歸。失考。
一四三世:69思信公(瑞徵公三子)參軍未歸。失考。
崇勳公(應儒次子)系下
一四0世:66崇勳公(應儒公次子)字五功,業儒以教讀,壽終七十六歲,殉葬劉老莊老宅東北角,東宅宅後。配丁氏女三適丁適張 適留。生二子:尚甲 銀甲。
一四一世:67尚甲公(崇勳公長子)字靜軒,鹹豐戊申年生,民國己卯年殉,壽享九十三歲,配胡氏殉合葬崇勳公側。生三子:長齡出繼鶴齡 椿齡。
一四二世:68鶴齡公(尚甲公次子)止。
一四二世:68椿齡公(尚甲公三子)配留氏殉葬潁上潤河集。生五子:思弘出繼 思清 思三 思毛 振新。
一四三世:69思清公(椿齡公次子)
一四三世:69思三公(椿齡公三子)
一四三世:69思毛公(椿齡公四子)
一四三世:69振新公(椿齡公五子)居潤河集北頭。
一四一世:67銀甲公(崇勳公次子)字騰輝,配留氏無出以尚甲長子承嗣者:長齡。
一四二世:68長齡公(銀甲公嗣子)配張氏殉合葬劉老莊村東南角八畝園子。生一子早逝,以椿齡長子承嗣者:思弘。
一四三世:69思弘公(長齡公嗣子)殉葬崇勳公側。配任氏殉葬劉老莊南墳地南北路東側。女二桂蘭 桂芳。生一子:錫奎
崇高公(應儒四子)系下
一四0世:66崇高公(應儒公四子)字雲亭,太學生,工詩詞,道光年間生,光緒二十八年殉,配王氏無出,繼槐氏殉合葬申老莊北,劉老莊東戰溝東岸。生四子:松喬松林 松年 松壽 。
一四一世:67松喬公(崇高公長子)字一山,配戎氏殉合葬劉老莊東南九畝地南頭,申老莊莊西,西北向。生二子:樹榮樹桐。
一四二世:68樹榮公(松喬公長子)配趙氏生二女。
一四二世:68樹桐公(松喬公長子)配戎氏生一女適趙。
一四一世:67松林公(崇高公三子)字選齡,配留氏。殉合葬戰溝東岸。生三子:樹森 樹才 樹椿。
一四二世:68樹森公(松年公長子)配唐氏殉合葬劉老莊東戰溝東岸。生二子:思賢 學書。
一四三世:69思賢公(樹森公長子)諱坤山。配郭氏殉葬樹森公側。女一錫英。生四子:和平 錫靈 錫信錫軒。
一四三世:69學書公(樹森公次子)諱學福殉葬劉老莊東南,申老莊村西。配氏改嫁山東曹縣梁堤頭。女一蘭英,生一子:錫連。
一四二世:68樹才公(松年公次子)配馬氏殉合葬阜南三塔集。生二子:思仁 思讓。
一四三世:69思仁公(樹才公長子)諱發福。
一四三世:69思讓公(樹才公次子)諱玉福。
一四二世:68樹椿公(松年公三子)配氏殉合葬盛莊。生一子:林山。
一四三世:69林山公(樹椿公之子)
一四一世:67松年公(崇高公三子)字同山,殉葬劉小莊村南。配金氏殉葬劉老莊後地宅東。生四子:樹生樹蘭 樹祥 樹珍出繼。
一四二世:68樹生公(松壽公長子)配姚氏藏後地,生三子:坤書 高書 寬書。
一四三世:69坤書公(樹祥公長子)殉葬劉老莊後地宅東。
一四三世:69高書公(樹祥公次子)諱皋福。
一四三世:69寬書公(樹祥公三子)止。
一四二世:68樹蘭公(松壽公長子)配時氏殉合葬小莊南地。生一子:振書。
一四三世:69振書公(樹蘭公之子)殉葬李莊宅後。
一四二世:68樹祥公(松壽公長子)配聶氏女二。生二子:昌福 永福。
一四一世:67松壽公(崇高公四子)配常氏殉合葬劉老莊後宅。女一適趙,以松壽四子承嗣者:樹珍。
一四二世:68樹珍公(松蔭公之子)殉葬劉老莊後地宅東。配付氏殉葬葡萄秧墳北。生二子:蘭福 蘭才。
大儒公(子重六子)系下
一三九世:65大儒公(子重公六子)字尚德,嘉慶庚辰年生,鹹豐甲寅殉壽三十五歲,配郝氏嘉慶戊寅年生,光緒辛醜年殉,享壽八十四歲,合葬黃太君左側,女一適談,生四子:崇光 崇恩 崇禮 崇正。
崇光公(大儒長子)系下
一四0世:66崇光公(大儒公長子)字鏡堂,道光七年生,配丁氏繼配張氏生一子:榮甲。
一四一世:67榮甲公(崇光公之子)字錦衣,太學生,配王氏女二適趙 適亓,生四子:芳林 墨林 雅林書林。
一四二世:68芳林公(榮甲公長子)字香山,配謝氏無出,以鶴林長子承嗣者:象賢。
繼周氏生二子:象堯 象鼎。
一四三世:69象賢公(芳林公嗣子)
一四三世:69象堯公(芳林公長子)
一四三世:69象鼎公(芳林公次子)
一四二世:68墨林公(榮甲公次子)字馨若,配張氏生三子:象成 象益 象宇。
一四三世:69象成公(墨林公長子)
一四三世:69象益公(墨林公次子)諱伊。
一四三世:69象宇公(墨林公三子)諱禹。
一四二世:68雅林公(榮甲公三子)字蘭生,配林氏生二子:象端 象錡。
一四三世:69象端公(雅林公長子)
一四三世:69象錡公(雅林公次子)
一四二世:68書林公(榮甲公四子)字文齊,配張氏。
崇恩公(大儒次子)系下
一四0世:66崇恩公(大儒公次子)字澤遠,道光己亥年生,光緒戊戌年殉,享壽六十歲。配張氏道光丁酉年生,民國壬戌年年殉,享壽八十六歲,合葬清河西岸,王莊東北,祭田六畝,女三適王適羅 適寅。生三子:成甲 槐甲 科甲。
一四一世:67成甲公(崇恩公長子)字平齊,太學生,性長厚,氣和平,解紛排難,本幹詞訟,民國初年被選縣議員,配郝氏生四子:鶴林泮林出繼 藝林 德林。
一四二世:68鶴林公(成甲公長子)字羽仙,太學生,配談氏,生二子:象賢出繼 象謙。
一四三世:69象謙公(鶴林公次子)
一四二世:68藝林公(成甲公三子)字琭秀,配留氏繼配朱氏無出,德林長子承嗣者:象奎。
一四三世:69象奎公(藝林公嗣子)
一四二世:68德林公(成甲公四子)字寬九,配馬氏,生一子:象奎出繼。繼配徐氏生三子:象國 象豐 象晨。
一四三世:69象國公(德林公長子)
一四三世:69象豐公(德林公次子)
一四三世:69象晨公(德林公三子)諱宇。
一四一世:67槐甲公(崇恩公次子)字平生,配談氏女三適王 適張 適留,生一子:士林。繼配於氏生一子:春林。
一四二世:68士林公(槐甲公長子)字晉朝,配留氏無出女一,春林長子承嗣者:象智。
一四三世:69象智公(士林公嗣子)
一四二世:68春林公(槐甲公次子)字向榮,山東政治學院畢業,配陳氏生二子:象智出繼 象仁。
一四三世:69象仁公(春林公次子)
一四一世:67科甲公(崇恩公三子)配倪氏無出成甲次子承嗣者:泮林。
一四二世:68泮林公(科甲公嗣子)字勤修,配趙氏生一子:象升。
一四三世:69象升公(泮林公之子)
崇禮公(大儒三子)系下
一四0世:66崇禮公(大儒公三子)字存仁,道光壬寅年生,民國乙卯年殉,配張氏道光辛醜年生,民國丙辰年殉,女二適崔適留。生五子:錦甲開甲 凱甲 捷甲 龍甲 。
一四一世:67錦甲公(崇禮公長子)字奪標,太學生,配張氏女四適倪 適王 適留 適留,生四子:桂林翰林出繼 中林 玉林。
一四二世:68桂林公(錦甲公長子)字丹臣,配徐氏繼留氏生二子:象臣出繼 象俊。
一四三世:69象俊公(桂林公次子)
一四二世:68中林公(錦甲公三子)字同樂,配趙氏無出,以桂林長子承嗣者:象臣。
一四三世:69象臣公(中林公嗣子)
一四二世:68玉林公(錦甲公四子)字翠珍,配張氏生三子:象英 象桐 象武。
一四三世:69象英公(玉林公長子)
一四三世:69象桐公(玉林公次子)
一四三世:69象武公(玉林公三子)
一四一世:67開甲公(崇禮公次子)配馮氏無出,錦甲次子承嗣者:翰林。
一四二世:68翰林公(開甲公嗣子)字會卿,配趙氏生一子:象甫。
一四三世:69象甫公(翰林公之子)
一四一世:67凱甲公(崇禮公三子)字佑臣,配談氏生一子:華林。
一四二世:68華林公(凱甲公之子)字允塞,配孔氏生三子:象弼 象彬 象和,繼配唐氏女一,生一子:象玉。
一四三世:69象弼公(華林公長子)
一四三世:69象彬公(華林公次子)
一四三世:69象和公(華林公三子)
一四三世:69象玉公(華林公四子)諱鵬。
一四一世:67捷甲公(崇禮公四子)字敏三,號保邦,武卒生,配趙氏女一,繼配朱氏生一子:善林。
一四二世:68善林公(捷甲公之子)配許氏生一子:象起。
一四三世:69象起公(善林公之子)
一四一世:67龍甲公(崇禮公五子)配留氏生二子:杏林 儒林。
一四二世:68杏林公(龍甲公長子)字聖壇,配張氏生三子:象安 象文 象義。
一四三世:69象安公(杏林公長子)
一四三世:69象文公(杏林公次子)
一四三世:69象義公(杏林公三子)
一四二世:68儒林公(龍甲公次子)字席珍,配張氏生二子:象魯 象愚。
一四三世:69象魯公(儒林公長子)諱明。
一四三世:69象愚公(儒林公次子)
一四0世:66崇正公(大儒公四子)字中立,鹹豐甲寅年生,配戎氏女三適邢適張 適李。生一子:寶甲。
一四一世:67寶甲公(崇正公之子)字藏珍,太學生,光緒辛巳年生,配談氏生二子:樹林 竹林。
一四二世:68樹林公(寶甲公長子)字蔭堂,配談氏生二子:象榮 象泉出繼。
一四二世:68竹林公(寶甲公次子)配張氏無出,以樹林次子承嗣者:象泉。
一四三世:69象泉公(竹林公嗣子)
玉川公(弘俊長子)系下
(六至十世)
一三八世:64玉川公(弘俊長子)配氏殉合葬倚源公塋右側,生二子:永福 永貴。
一三九世:65永福公(玉川長子)配氏生三子:鳳君 鳳朝 鳳林。
一四0世:66鳳君公(永福長子)配氏生一子:殿成。
一四一世:67殿成公(鳳君之子)配段氏生三子:繼先繼昆 繼良。
一四二世:68繼先書(殿成長子)止。
一四二世:68繼昆書(殿成次子)配王氏生二子:維清 維藩。
一四三世:69維清公(繼昆長子)
一四三世:69維藩公(繼昆次子)
一四二世:68繼良公(殿成三子)止。
一四0世:66鳳朝公(永福次子)止。
一四0世:66鳳林公(永福三子)止。
一三九世:65永貴公(玉川次子)配氏生一子:鳳山。
一四0世:66鳳山公(永貴之子)止。
玉山公(弘俊次子)系下
(六至十世)
一三八世:64玉山公(弘俊次子)配氏生四子:永照 永教 永蘭 永周。
永照公(玉山長子)系下
一三九世:65永照公(玉山長子)配氏生一子:崇榮。
一四0世:66崇榮公(永照之子)字會連,配陳氏生三子:殿禹殿仁 殿珍。
一四一世:67殿禹公(崇榮長子)配氏無出,殿珍長子承嗣者:繼業。
一四二世:68繼業公(殿禹嗣子)配李氏生一子:維成。
一四三世:69維成公(繼業之子)
一四一世:67殿仁公(崇榮次子)配王氏生三子:繼成 繼興 繼祥。
一四二世:68繼成公(殿仁長子)配留氏生二子:維從 維法。
一四三世:69維從公(繼成長子)
一四三世:69維法公(繼成次子)
一四二世:68繼興公(殿仁次子)配氏生四子:維一 維中 維三 維嗣。
一四三世:69維一公(繼興長子)
一四三世:69維中公(繼興次子)
一四三世:69維三公(繼興三子)
一四三世:69維嗣公(繼興四子)
一四二世:68繼祥公(殿仁三子)配氏生三子:維獻 維殿 維德。
一四三世:69維獻公(繼祥長子)
一四三世:69維殿公(繼祥次子)
一四三世:69維德公(繼祥三子)
一四一世:67殿珍公(崇榮三子)配張氏生三子:繼業出繼 次早逝 繼生。
一四二世:68繼生公(殿珍三子)配王氏生三子:維盛 維書 維純。
永教公(玉山次子)系下
一三九世:65永教公(玉山次子)配氏生一子:相如。
一四0世:66相如公(永教之子)字會科,配氏生二子:殿海殿松。
一四一世:67殿海公(相如長子)配氏生三子:繼善 繼法 繼宣。
一四二世:68繼善公(殿海長子)配氏生一子:維朋。
一四三世:69維朋公(繼善之子)
一四二世:68繼法公(殿海次子)止。
一四二世:68繼宣公(殿海三子)配氏生五子:維春 維德 三四早逝 維武。
一四三世:69維春公(繼宣長子)
一四三世:69維德公(繼宣次子)
一四三世:69維武公(繼宣五子)
一四一世:67殿松公(相如次子)配氏生一子:繼春。
一四二世:68繼春公(殿松之子)止。
一三九世:65永蘭公(玉山三子)止。
一三九世:65永周公(玉山四子)止。
玉美公(弘義長子)系下
(六至十世)
一三八世:64玉美公(弘義長子)配氏生四子:永勤 永旺 永修 永高。
永勤公(玉美長子)系下
一三九世:65永勤公(玉美長子)配氏生二子:崇孟 崇禮。
一四0世:66崇孟公(永勤長子)配氏生一子:振卿。
一四一世:67振卿公(崇孟之子)配氏生二子:繼昌 繼德。
一四二世:68繼昌公(振卿長子)配氏生四子:維琴 維波 連書 啟恕。
一四三世:69維琴公(繼昌長子)
一四三世:69維波公(繼昌次子)
一四三世:69連書公(繼昌三子)諱啟中
一四三世:69啟恕公(繼昌四子)
一四二世:68繼德公(振卿次子)止。
一四0世:66崇禮公(永勤次子)配氏無出,養子:振堃。
一四一世:67振堃公(崇禮養子)配氏生一子:繼才。
一四二世:68繼才公(振堃之子)止。
永旺公(玉美次子)系下
一三九世:65永旺公(玉美次子)配氏生一子:崇仁。
一四0世:66崇仁公(永旺之子)配氏生一子:振舉。
一四一世:67振舉公(崇仁之子)配氏無出,振崗三子承嗣者:繼重。
一四二世:68繼重公(振舉嗣子)配張氏生三子:叢書 次早逝 善書出繼。
永修公(玉美三子)系下
一三九世:65永修公(玉美三子)配氏生一子:崇會。
一四0世:66崇會公(永修之子)配李氏生一子:振力。
一四一世:67振力公(崇會之子)道光壬寅年生,民國乙卯年殉,配王氏生四子:象文 豹文 煥文 同文。
一四二世:68象文公(振力長子)鹹豐庚申年生,民國己巳年殉。
一四二世:68豹文公(振力次子)同治甲子年生。
一四二世:68煥文公(振力三子)同治癸酉年生,配張氏同治乙亥年生,民國戊午年殉,女三,生二子:啟效啟敬。
一四三世:69啟效公(煥文長子)
一四三世:69啟敬公(煥文次子)
一四二世:68同文公(振力四子)字憲章,光緒元年生,配儲氏生一子:啟發。
永高公(玉美四子)系?SPAN lang=EN-US>
一三九世:65永高公(玉美四子)配氏生一子:崇理。
一四0世:66崇理公(永高之子)配氏生一子:振傳。
一四一世:67振傳公(崇理之子)止
玉宗公(弘義次子)系下
(六至十世)
一三八世:64玉宗公(弘義次子)配氏生一子:永治。
一三九世:65永治公(玉宗之子)配氏生一子:崇安。
一四0世:66崇安公(永治之子)配氏生一子:振友。
一四一世:67振友公(崇安之子)無子,以繼重三子承嗣者:善書。
一四三世:68善書公(振友嗣孫)止。
玉松公(弘義三子)系下
(六至十世)
一三八世:64玉松公(弘義三子)配氏生四子:永彬 永興 永茂 永襲。
永彬公(玉松長子)系下
一三九世:65永彬公(玉松長子)配氏生一子:崇德。
一四0世:66崇德公(永彬之子)配氏生三子:振宗振穎 振有。
一四一世:67振宗公(崇德長子)配氏生三子:士奇 士寬 士榮出繼。
一四二世:68士奇公(振宗長子)配張氏生二子:彩書 鴻書出繼。
一四三世:69彩書公(士奇長子)
一四二世:68士寬公(振宗次子)配寅氏無出,以士奇次子承嗣者:鴻書。
一四三世:69鴻書公(士寬嗣子)
一四一世:67振穎公(崇德次子)配留氏生二子:士傑 士英。
一四二世:68士傑公(振穎長子)配程氏生二子:學書 叢書出繼。
一四三世:69學書公(士傑長子)
一四二世:68士英公(振穎次子)配賈氏女二適唐 適羅,無出以士傑公次子承嗣者:叢書。
一四三世:69叢書公(士英嗣子)
一四一世:67振有公(崇德三子)配張氏繼配程氏無出,以振宗三子承嗣者:士榮。
一四二世:68士榮公(振有嗣子)配談氏殉合葬梓樹莊東偏,生二子:明書 寓書。
永興公(玉松次子)系下
一三九世:65永興公(玉松次子)配氏殉合葬弘義側,生三子:崇修 崇昆 崇祥。
一四0世:66崇修公(永興長子)配張氏殉合葬弘義塋後,生三子:振崗殿法 殿珠。
一四一世:67振崗公(永興長子)配賈氏生四子:長次乏嗣 三繼重承嗣,兼祧tiao振舉,四早逝。
一四二世:68繼重公(振崗三子)配張氏生三子:叢書 次早逝 善書過繼給振友。
一四三世:69叢書公(繼重長子)
一四一世:67殿法公(永興次子)配鹿氏生二子:繼廣 繼倉。
一四二世:68繼廣公(殿法長子)配周氏生二子:金書 銀書。
一四三世:69金書公(繼廣長子)
一四三世:69銀書公(繼廣次子)
一四二世:68繼倉公(殿法次子)配氏無出。
一四一世:67殿珠公(崇修三子)出家入寺為僧。
一四0世:66崇昆公(永興次子)配氏殉合葬弘義公塋後。生二子:振倫振國。
一四一世:67振倫公(崇昆長子)配氏生一子:繼祿。
一四二世:68繼祿公(振倫之子)配張氏生三子:澤書 連書 啟書。
一四三世:69澤書公(繼祿長子)
一四三世:69連書公(繼祿次子)
一四三世:69啟書公(繼祿三子)
一四一世:67振國公(崇昆次子)配氏生一子:繼安。
一四二世:68繼安公(振國之子)配氏生三子:景書 麟書 鐘書。
一四三世:69景書公(繼安長子)
一四三世:69麟書公(繼安次子)
一四三世:69鐘書公(繼安三子)
一四0世:66崇祥公(永興三子)配氏生二子:振川振京。
一四一世:67振川公(崇祥長子)配倪氏生一子:繼冉。
一四二世:68繼冉公(振川之子)配任氏生三子:法書 香書 才書。
一四三世:69法書公(繼冉長子)
一四三世:69香書公(繼冉次子)
一四三世:69才書公(繼冉三子)
一四一世:67振京公(崇祥次子)配張氏生一子:繼明。
一四二世:68繼明公(振京之子)配李氏生二子:載書 贈書。
一四三世:69載書公(繼明長子)
一四三世:69贈書公(繼明次子)
永茂公(玉松三子)系下
一三九世:65永茂公(玉松三子)配氏生一子:崇義。
一四0世:66崇義公(永茂之子)配氏生一子:振楝。
一四一世:67振楝公(崇義之子)配於氏生六子:繼遠 繼學 繼興 繼發 繼唐 繼春。
一四二世:68繼遠公(振楝長子)配氏生一子:緯書。
一四二世:68繼學公(振楝次子)
一四二世:68繼興公(振楝三子)
一四二世:68繼發公(振楝四子)配氏生三子:河書 國書 鳳書。
一四三世:69河書公(繼發長子)
一四三世:69國書公(繼發次子)
一四三世:69鳳書公(繼發三子)
一四二世:68繼唐公(振楝五子)
一四二世:68繼春公(振楝六子)配氏生二子:道書 典書。
一四三世:69道書公(繼春長子)
一四三世:69典書公(繼春次子)
永襲公(玉松四子)配氏及子嗣失考
玉柏公(弘文長子)系下
(六至十世)
一三八世:64玉柏公(弘文長子)配時氏殉合葬弘文左側,生三子:永清 永眷 永振。
永清公(玉柏長子)系下
一三九世:65永清公(玉柏長子)配楊氏殉合葬喬家崗領塋艮山坤向,生三子:崑山 兌山 銅山。
一四0世:66崑山公(永清長子)配張氏殉合葬永清公左側,生四子:殿賢殿仲 殿卿 殿文。
一四一世:67殿賢公(崑山長子)配張氏殉合葬郭棚宅東北偏,生二子:繼綱 繼立。
一四二世:68繼綱公(殿賢長子)配氏殉合葬父塋左側生一子:敬書。
一四三世:69敬書公(繼綱之子)止。
一四二世:68繼立公(殿賢次子)止。
一四一世:67殿仲公(崑山次子)配程氏殉合葬郭棚北橫地,生一子:繼康。
一四二世:68繼康公(殿仲之子)配申氏生四子:則書 其書 六書 香書。
一四三世:69則書公(繼康長子)
一四三世:69其書公(繼康次子)
一四三世:69六書公(繼康三子)
一四三世:69香書公(繼康四子)
一四一世:67殿卿公(崑山三子)止。
一四一世:67殿文公(崑山四子)配張氏殉合葬郭棚東南角,生一子:繼全。
一四二世:68繼全公(殿文之子)配付氏生四子:嗣書 義書 洪書 敏書。
一四三世:69嗣書公(繼全長子)
一四三世:69義書公(繼全次子)
一四三世:69洪書公(繼全三子)
一四三世:69敏書公(繼全四子)
一四0世:66兌山公(永清次子)配陳氏殉合葬喬家崗父左側,生一子:殿選。
一四一世:67殿選公(兌山之子)配高氏殉合葬喬家崗父左側,生五子:繼本 繼朝 繼庭 繼有 繼法。
一四二世:68繼本公(殿選長子)配儲氏生二子:志書 寶書。
一四三世:69志書公(繼本長子)
一四三世:69寶書公(繼本次子)
一四二世:68繼朝公(殿選次子)配張氏生二子:為書 簡書。
一四三世:69為書公(繼朝長子)
一四三世:69簡書公(繼朝次子)
一四二世:68繼庭公(殿選三子)道光庚子年生,光緒乙巳年殉,配留氏道光戊戌年生,民國辛未年殉。生二子:孟書孔書。
一四三世:69孟書公(繼庭長子)
一四三世:69孔書公(繼庭次子)
一四二世:68繼有公(殿選四子)配李氏生五子:連書 利書 成書 麟書 相書。
一四三世:69連書公(繼有長子)
一四三世:69利書公(繼有次子)
一四三世:69成書公(繼有三子)
一四三世:69麟書公(繼有四子)早逝。
一四三世:69相書公(繼有五子)
一四二世:68繼法公(殿選五子)配張氏無出繼宋氏生三子:慎書 勤書 近書。
一四三世:69慎書公(繼法長子)
一四三世:69勤書公(繼法次子)
一四三世:69近書公(繼法三子)
一四0世:66銅山公(永清三子)配王氏生三子:殿麟殿椿 殿槐。
一四一世:67殿麟公(銅山長子)配王氏生二子:繼中 繼建。
一四二世:68繼中公(殿麟長子)止
一四二世:68繼建公(殿麟次子)配張氏生二子:文書 鼇書。
一四三世:69文書公(繼建長子)
一四三世:69鼇書公(繼建次子)
一四一世:67殿椿公(銅山次子)配郭氏生三子:繼清 繼月 繼江。
一四二世:68繼清公(殿椿長子)止。
一四二世:68繼月公(殿椿次子)止。
一四二世:68繼江公(殿椿三子)配儲氏生一子:棋書。
一四一世:67殿槐公(銅山三子)配李氏生一子:繼陞。
一四二世:68繼陞公(殿槐之子)同治乙丑年生,民國丁巳年殉,葬於霍邱縣南長崗店子西南角裏許,買墳地方四丈,陳姓地。配韓氏同治甲子年生,民國元年殉,葬殿槐右側。生七子:獻書啟書 海書 魁書 保書 六書 長書。
一四三世:69獻書公(繼陞長子)
一四三世:69啟書公(繼陞次子)
一四三世:69海書公(繼陞三子)
一四三世:69魁書公(繼陞四子)
一四三世:69保書公(繼陞五子)
一四三世:69六書公(繼陞六子)
一四三世:69長書公(繼陞七子)
永眷公(玉柏次子)系下
一三九世:65永眷公(玉柏次子)乾隆年間生,嘉慶年間殉,元配斉氏殉合葬永清右側,生一子:鳳山。繼配方氏殉葬東領塋,生三子:鳳翔鳳儀 鳳來。
一四0世:66鳳山公(永眷長子)嘉慶生,同治殉,配張氏嘉慶庚申年生,光緒甲申年殉合葬方氏左側,生四子:耀祖耀宗 耀衢 耀逵。
一四一世:67耀祖公(鳳山長子)道光癸未年生,光緒丁未年殉,原配許氏生一子:繼賢。繼配郭氏生二子:繼體繼康。
一四二世:68繼賢公(耀祖長子)鹹豐年間生宣統年間殉,配留氏生五子:新田 維田 多田 有田 膏田。
一四三世:69新田公(繼賢長子)
一四三世:69維田公(繼賢次子)
一四三世:69多田公(繼賢三子)
一四三世:69有田公(繼賢四子)
一四三世:69膏田公(繼賢五子)
一四二世:68繼體公(耀祖次子)同治乙丑年生,配王氏女一適申,生二子:維業 治國。
一四三世:69維業公(繼體長子)
一四三世:69治國公(繼體次子)
一四二世:68繼康公(耀祖三子)字保邦,同治戊辰年生,民國己巳年殉葬河南小蔣集南二裏許朝莊,配李氏女一適留,生三子:品三仲二 連三。
一四三世:69品三公(繼康長子)
一四三世:69仲二公(繼康次子)
一四三世:69連三公(繼康三子)
一四一世:67耀宗公(鳳山次子)道光丁亥年生,民國壬子年殉,享壽八十六歲,配任氏道光丙戌年生,光緒辛醜年殉,享壽七十六歲,合葬喬家崗新阡東塋,癸山丁向。女三適郭次早逝 適李,生二子:繼聖 繼儒。
一四二世:68繼聖公(耀宗長子)道光丙午年生,民國甲子年殉,享壽七十九歲,配李氏道光癸卯年生,民國辛未年殉,享壽八十九歲,女二適謝適寅,生三子:維翰 艮田 書田。
一四三世:69維翰公(繼聖長子)
一四三世:69艮田公(繼聖次子)諱蘭田。
一四三世:69書田公(繼聖三子)
一四二世:68繼儒公(耀宗次子)字敬賢,同治甲子年生,民國癸酉年殉,享壽七十歲,配任氏同治甲子年生,民國丁卯年殉,壽享六十四歲,女二適留適羅,生四子:耕田 潤田 科田 治田。
一四三世:69耕田公(繼儒長子)
一四三世:69潤田公(繼儒次子)
一四三世:69科田公(繼儒三子)
一四三世:69治田公(繼儒四子)
一四一世:67耀衢公(鳳山三子)道光辛卯年生,光緒庚寅年殉壽享六十歲,配韓氏道光庚寅年生,同治壬戌年殉,得年三十三歲,生三子:繼利繼志 繼成。
一四二世:68繼利公(耀衢長子)道光庚戌年生,民國丙寅年殉,享壽七十七歲,配時氏道光辛亥年生,民國壬戌年殉壽享七十二歲,女三適羅適留 適申,生三子:維道 維義 維德。
一四三世:69維道公(繼利長子)
一四三世:69維義公(繼利次子)
一四三世:69維德公(繼利三子)
一四二世:68繼志公(耀衢次子)同治癸亥年生,配申氏仝庚,女一適楊。生三子:維堂 維玉 維華。
一四三世:69維堂公(繼志長子)
一四三世:69維玉公(繼志次子)諱玉堂。
一四三世:69維華公(繼志三子)
一四二世:68繼成公(耀衢三子)同治丁卯年生民國丁醜年殉,享壽七十一歲,配謝氏同治己巳年生光緒壬寅年殉,得年三十四歲,女一適李。生二子:武書文書。
一四三世:69武書公(繼成長子)諱雨田。
一四三世:69文書公(繼成次子)
一四一世:67耀逵公(鳳山四子)道光壬辰年生,同治戌辰年殉,得年三十七歲,元配王氏無出,繼配張氏道光壬辰年生,光緒庚寅年殉,壽享五十九歲,女一適留。生三子:繼如繼勳 繼忍。
一四二世:68繼如公(耀逵長子)同治癸亥年生,女一適任,配留氏仝庚,生三子:春田 富田 舜田。
一四三世:69春田公(繼如長子)
一四三世:69富田公(繼如次子)諱賦田。
一四三世:69舜田公(繼如三子)
一四二世:68繼勳公(耀逵次子)同治癸亥年生,民國甲戌年殉享壽六十九歲,配李氏女一適張。生一子:硯田。
一四三世:69硯田公(繼勳之子)
一四二世:68繼忍公(耀逵三子)同治己巳年生,光緒戊戌年殉。止
一四0世:66鳳翔公(永眷次子)配留氏殉合葬方氏右側,女二適張適李,生三子:耀倫 耀璽出繼 耀族。
一四一世:67耀倫公(鳳翔長子)配留氏生三子:繼仁 繼中 繼義。
一四二世:68繼仁公(耀倫長子)同治丙寅年生,配陳氏同庚,女二適留 適陳。
一四二世:68繼中公(耀倫次子)配張氏同治癸酉年生,光緒癸巳年殉仝生仝殉得年二十一歲。
一四二世:68繼義公(耀倫三子)光緒辛巳年生,配張氏女一適胡,側室生一子:連初。
一四三世:69連初公(繼義之子)
一四一世:67耀族公(鳳翔三子)止
一四0世:66鳳儀公(永眷三子)配郭氏生二子:耀炳耀居。
一四一世:67耀炳公(鳳儀長子)配氏生一子:繼秀。
一四二世:68繼秀公(耀炳之子)止
一四一世:67耀居公(鳳儀次子)配何氏女三適陳 適張 適張,生二子:繼宣 繼才。
一四二世:68繼宣公(耀居長子)配張氏生四子:河田 聚田 三早逝 運書。
一四三世:69河田公(繼宣長子)
一四三世:69聚田公(繼宣次子)
一四三世:69運書公(繼宣三子)諱啟書。
一四二世:68繼才公(耀居次子)配留氏生四子:成業 成功 力田 蹊田。
一四三世:69成業公(繼才長子)
一四三世:69成功公(繼才次子)
一四三世:69力田公(繼才三子)諱龍。
一四三世:69蹊田公(繼才四子)諱報。
一四0世:66鳳來公(永眷四子)故於外鄉配申氏殉葬母方氏側,無出,以鳳翔次子承嗣者:耀璽。
一四一世:67耀璽公(鳳來嗣子)配藩氏女三適趙 適張 適唐,生三子:繼臣 繼韶 繼明。
一四二世:68繼臣公(耀璽長子)配趙氏生三子:良田出繼 廣田 啟田。
一四三世:69廣田公(繼臣長子)
一四三世:69啟田公(繼臣次子)
一四二世:68繼韶公(耀璽次子)配王氏無出,以繼臣長子承嗣者:良田。
一四三世:69良田公(繼韶嗣子)
一四二世:68繼明公(耀璽三子)配留氏生一子:玉田。
一四三世:69玉田公(繼明之子)
永振公(玉柏三子)系下
一三九世:65永振公(玉柏三子)配氏殉合葬永清右側。生六子:中山 名山 奎山 四五早逝 東山。
一四0世:66中山公(永振長子)配唐氏殉合葬永振公右側,生二子:耀春耀文。
一四一世:67耀春公(中山長子)配張氏生一子:繼武。
一四二世:68繼武公(耀春之子)配張氏生四子:甫田 鶴田 餘田 相田。
一四三世:69甫田公(繼武長子)
一四三世:69鶴田公(繼武次子)
一四三世:69餘田公(繼武三子)
一四三世:69相田公(繼武四子)
一四0世:66名山公(永振次子)配氏無出以中山次子承嗣者:耀文。
一四一世:67耀文公(名山嗣子)配陳氏生二子:繼行 繼有。
一四二世:68繼行公(耀文長子)配陳氏生一子:新田。
一四三世:69新田公(繼行之子)
一四二世:68繼有公(耀文次子)止。
一四0世:66奎山公(永振三子)配李氏殉合葬永振公塋右側,生一子:耀善。
一四一世:67耀善公(奎山之子)配留氏生二子:繼良 繼相。
一四二世:68繼良公(耀善長子)配趙氏生四子:長外出無音信 次三早逝 敬田。
一四三世:69敬田公(繼良三子)
一四二世:68繼相公(耀善次子)配樊氏生二子:生田 法田。
一四三世:69生田公(繼相長子)
一四三世:69法田公(繼相次子)
一四0世:66東山公(永振四子)配張氏殉合葬永振公左側,生一子:耀庭。
一四一世:67耀庭公(東山之子)配郭氏生一子:繼香。
一四二世:68繼香公(耀庭之子)止。
玉魁公(弘文次子)系下
(六至十世)
一三八世:64玉魁公(弘文次子)配留氏殉合葬玉皇廟南裏許父右側,生一子:永佑。
一三九世:65永佑公(玉魁之子)配留氏殉合葬國祥公塋東,六世永佑領塋,生三子:崇信 崇化 崇泰。
一四0世:66崇信公(永佑長子)配留氏殉合葬國祥公塋左側,生四子:殿月次早逝 峻峰 峻雲。
一四一世:67殿月公(崇信長子)配王氏殉葬崇信左側,生二子:繼奉 繼方 。
一四二世:68繼奉公(殿月長子)配陳氏生一子:同書。
一四三世:69同書公(繼奉長子)
一四二世:68繼方公(殿月次子)配謝氏生二子:保書 叢書。
一四三世:69保書公(繼方長子)
一四三世:69叢書公(繼方次子)
一四一世:67峻峰公(崇信三子)配張氏生四子:繼曾 繼周 繼晉 繼成。
一四二世:68繼曾公(殿月次子)配駱氏無出以繼週三孫承嗣者:錫敬。
一四四世:70錫敬公(繼曾嗣孫)
一四一世:68繼周公(殿月次子)配萬氏生一子:啟祥。
一四三世:69啟祥公(繼周之子)字兆瑞。
一四二世:68繼晉公(殿月三子)止
一四二世:68繼成公(殿月四子)配方氏生一子:啟後。
一四三世:69啟後公(繼成之子)
一四一世:67峻雲公(崇信四子)
一四0世:66崇化公(永佑次子)配賈氏殉合葬父右側,生三子:殿鶴殿陞 殿翰。
一四一世:67殿鶴公(崇化長子)止。
一四一世:67殿陞公(崇化次子)止。
一四一世:67殿翰公(崇化三子)止。
一四0世:66崇泰公(永佑三子)元配王氏繼配唐氏生三子:殿忠殿元 殿勤。
一四一世:67殿忠公(崇泰長子)元配時氏生一子:繼善。
繼配留氏生一子:繼先。
一四二世:68繼善公(殿忠長子)配郝氏生一子:運書。繼配李氏生女二適唐 適任。
一四三世:69運書公(繼善之子)諱五羊。配任氏生女二。生一子:錫明。
一四二世:68繼先公(殿忠次子)配談氏無出繼配留氏生三子:秉書 玉書 來書。
一四三世:69秉書公(繼先長子)
一四三世:69玉書公(繼先次子)止。
一四三世:69來書公(繼先三子)
一四一世:67殿元公(崇泰次子)配李氏生一子:繼宏。
一四二世:68繼宏公(殿元之子)配王氏女二適唐 適唐,生一子:聘書。
一四三世:69聘書公(繼宏之子)民國丙寅年生(一九二六年生)殉葬劉老莊南墳地南古溝北岸,南北路東側。配周氏民國癸亥年生。生二子:振江振海
繼配氏。共生二子: 振靜 劉剛。
一四四世:70振江公(聘書長子)殉葬聘書墓側。追認為革命烈士。配氏商玉華生一子:立國。
一四四世:70振海公(聘書次子)
一四四世:70振靜公(聘書三子)
一四四世:70劉剛公(聘書四子)
一四一世:67殿勤公(崇泰三子)元配唐氏女一適申,繼配李氏生一子:繼敏。
一四二世:68繼敏公(殿勤之子)字勉齋,配許氏女三,生一子:劉偉。
一四三世:69劉偉公(繼敏之子)
玉璞公(弘文三子)系下
(六至十世)
一三八世:64玉璞公(弘文三子)配王氏殉合葬弘義墳西偏,新遷地山向,生三子:永祿 永平 永緒。
一三九世:65永祿公(玉璞長子)配留氏殉合葬老莊宅西偏,生二子:景山 銀山。
一四0世:66景山公(永祿長子)配陳氏殉合葬父側生一子:振遠。
一四一世:67振遠公(景山之子)配丘氏殉合葬父側,生一子:繼皋。
一四二世:68繼皋公(振遠之子)配張氏殉合葬景山公塋外,生四子:耒書 盛書 耘書 景田。
一四三世:69耒書公(繼皋長子)
一四三世:69盛書公(繼皋次子)
一四三世:69耘書公(繼皋三子)
一四三世:69景田公(繼皋四子)
一四0世:66銀山公(永祿次子)配留氏止。
一三九世:65永平公(玉璞次子)配楊氏止。
一三九世:65永緒公(玉璞三子)配王氏生二子:韞yun山衡山。
一?/span>0世:66韞山公(永緒長子)配留氏殉合葬永緒墳西南角,艮山坤向。生三子:耀勇耀榮 耀連。
一四一世:67耀勇公(韞山長子)配氏女一適張,生一子:繼銘。
一四二世:68繼銘公(耀勇之子)止。
一四一世:67耀榮公(韞山次子)配氏女五適申 適魏 適徐 適羅 適謝。
一四一世:67耀連公(韞山三子)混號三聖人,配氏生一子:繼有。
一四二世:68繼有公(耀連之子)止。
一四0世:66衡山公(永緒次子)止。
玉弼公(淑善之子)系下
(六至十世)
一三八世:64玉弼公(淑善之子)配留氏殉合葬掩龍廟南偏,大路南偏,配氏生二子:永坦 永和。
一三九世:65永坦公(玉弼長子)配氏殉合葬玉弼左側,生二子:崇業 崇盛。
一四0世:66崇業公(永坦長子)配氏殉合葬掩龍廟西劉莊北半裏許,生一子:振銳。
一四一世:67振銳公(崇業之子)元配時氏無出,繼配張氏殉合葬崇業側,生一子:之藩。
一四二世:68之藩公(振銳之子)配李氏殉合葬振銳側,生一子:全書。
一四三世:69全書公(之藩之子)
一四0世:66崇盛公(永坦次子)配周氏殉合葬崇業公塋側,生三子:振羽振芳 振河。
一四一世:67振羽公(崇盛長子)嘉慶二十年生,光緒元年殉葬志高公塋南偏,配陳氏同庚生,光緒十七年殉葬崇盛側。生三子:連登清和 清臣。
一四二世:68連登公(振羽長子)殉葬崇盛側,配氏生二子未成丁。
一四二世:68清和公(振羽次子)配留氏殉合葬崇盛側,生一子:啟書。
一四三世:69啟書公(清和之子)
一四二世:68清臣公(振羽三子)配留氏殉合葬祠堂後,生三子:文書 香書 敬書。
一四三世:69文書公(清臣長子)
一四三世:69香書公(清臣次子)
一四三世:69敬書公(清臣三子)
一四一世:67振芳公(崇盛次子)配氏生二子:之禮 之義。
一四二世:68之禮公(振芳長子)止。
一四二世:68之義公(振芳次子)配於氏殉合葬掩龍廟南偏,生三子:讓書 貴書 安書。
一四三世:69讓書公(之義長子)
一四三世:69貴書公(之義次子)
一四三世:69安書公(之義三子)
一四一世:67振河公(崇盛三子)殉於邑西北聞集失察。
永和公(玉弼次子)系下
一三九世:65永和公(玉弼次子)元配留氏殉合葬玉弼右側,生一子:崇懷。
繼配薛氏乾隆三十一年生,鹹豐元年殉葬邑西大黃莊古溝西岸,辛山乙向。生一子:崇峻。
一四0世:66崇懷公(永和長子)配時時氏殉葬玉弼西偏第三座。生二子:振省振功。
一四一世:67振省公(崇懷長子)字景曾,殉附藏永和側,配時氏殉附葬祖母薛氏側,女一適謝。側室氏殉葬大黃莊東北偏。生二子:清漣清溪。
一四二世:68清漣公(振省長子)字漪之,配張氏殉合葬庶母氏側,女一適留。生一子:懷壁。
一四三世:69懷璧公(清漣之子)
一四二世:68清溪公(振省次子)配郝氏殉合葬庶母氏側,生三子:懷南 懷嘏 懷恩。
一四三世:69懷南公(清溪長子)
一四三世:69懷嘏公(清溪次子)
一四三世:69懷恩公(清溪三子)
一四一世:67振功公(崇懷次子)配留氏殉合葬大黃莊南古溝東岸,女三適 王適楊 適陳。生三子:清漪清修 清洽。
一四二世:68清漪公(振功長子)配時氏殉合葬振功左側。生四子:懷仁 懷玉 懷鈞 懷錦。
一四三世:69懷仁公(清漪長子)
一四三世:69懷玉公(清漪次子)
一四三世:69懷鈞公(清漪三子)
一四三世:69懷錦公(清漪四子)
一四二世:68清修公(振功次子)配薛氏殉合葬振功右側。生二子:懷偵 懷仲。
一四三世:69懷偵公(清修長子)
一四三世:69懷仲公(清修次子)
一四二世:68清洽公(振功三子)配留氏,生三子:懷德 懷善 懷甲。
一四三世:69懷德公(清洽長子)
一四三世:69懷善公(清洽次子)
一四三世:69懷甲公(清洽三子)
一四0世:66崇峻公(永和次子)字遠峰,嘉慶十一年生,鹹豐十年殉,享壽五十五歲,配留氏嘉慶丙寅生,鹹豐丁巳殉,享壽五十二歲,合葬母薛氏側,女二適胡適李。生三子:振川 振綱 振鷺。
繼配趙氏殉葬大黃莊西北,古溝西岸。生一子:振武。
一四一世:67振川公(崇峻長子)字聚波,太學生,以軍功曆保至守備,道光乙酉年生,光緒庚子年殉,享壽七十六歲,配時氏邑西時大莊步青公胞弟,道光壬午年生,光緒乙巳年殉,享壽八十四歲,合葬崇峻公測,女三適儲適王 適張。生四子:清涵 清渭 清然 清淮。
一四二世:68清涵公(振川長子)字羔之,道光庚戌年生,配王氏邑西三十裏河南岸,女五適張 適時 適留適留 適張。生一子:懷禮。
一四三世:69懷禮公(清涵之子)
一四二世:68清渭公(振川次子)配韓氏女四適鄭 適常 適任 適張。生一子:懷道。
一四三世:69懷道公(清渭之子)
一四二世:68清然公(振川三子)配張氏無子女三適時 適唐 適時。
一四二世:68清淮公(振川四子)配鞠氏生二子:懷志 懷盈。
一四一世:67振綱公(崇峻次子)配張氏生四子:清遠 清玉 清宇 清池。
一四二世:68清遠公(振綱長子)配留氏生三子:相書 彥書 樂書。
一四三世:69相書公(清遠長子)
一四三世:69彥書公(清遠次子)
一四三世:69樂書公(清遠三子)
一四二世:68清玉公(振綱次子)配時氏生三子:懷勤 懷盛 懷嘏。
一四三世:69懷勤公(清玉長子)
一四三世:69懷盛公(清玉次子)
一四三世:69懷嘏公(清玉三子)
一四二世:68清宇公(振綱三子)止。
一四二世:68清池公(振綱四子)配申氏。
一四一世:67振鷺公(崇峻三子)配留氏殉合葬崇峻側,生三子:清山 清雲 清秀。
一四二世:68清山公(振鷺長子)配李氏生三子:懷義 懷雨 懷典。
一四三世:69懷義公(清山長子)
一四三世:69懷雨公(清山次子)
一四三世:69懷典公(清山三子)
一四二世:68清雲公(振鷺次子)配呂氏生三子:懷江 懷寶 懷心。
一四三世:69懷江公(清雲長子)
一四三世:69懷寶公(清雲次子)
一四三世:69懷心公(清雲三子)
一四二世:68清秀公(振鷺三子)配王氏生二子:懷海 懷明。
一四三世:69懷海公(清秀長子)
一四三世:69懷明公(清秀次子)
一四一世:67振武公(崇峻四子)配李氏殉合葬生母趙氏側,生四子:清文 清華 清洲 清潔。
一四二世:68清文公(振武長子)配胡氏生二子:懷讓 懷樸。
一四三世:69懷讓公(清文長子)
一四三世:69懷樸公(清文次子)
一四二世:68清華公(振武次子)配袁氏女三適楊 適王 適…。
一四二世:68清洲公(振武三子)配趙氏生二子:懷安 懷印。
一四三世:69懷安公(清洲長子)
一四三世:69懷印公(清洲次子)
一四二世:68清潔公(振武四子)配鹿氏生一子:懷慶。
一四三世:69懷慶公(清潔之子)
文詩公(弘正長子)系下
(六至十世)
一三八世:64文詩公(弘正長子)配氏生三子:德裕 德位 德功。
一三九世:65德裕公(文詩長子)配氏生六子:長次三早逝 崇益 崇訓 崇謙。
一四0世:66崇益公(德裕四子)配氏殉合葬掩龍廟西北梓樹莊西偏,生一子:振閔。
一四一世:67振閔公(崇益之子)配史氏殉合葬崇益側,生一子:繼禮。
一四二世:68繼禮公(振閔之子)配氏殉合葬崇益側,生一子:照書。
一四三世:69照書公(繼禮之子)
一四0世:66崇訓公(德裕五子)配付氏,生二子:殿紹殿華。
一四一世:67殿紹公(崇訓長子)配減氏,生二子:繼賢 繼俊。
一四二世:68繼賢公(殿紹長子)配付氏,生一子:啟德。
一四三世:69啟德公(繼賢之子)
一四二世:68繼俊公(殿紹次子)配鄧氏,生二子:進書 啟鳳。
一四三世:69進書公(繼俊長子)
一四三世:69啟鳳公(繼俊次子)
一四一世:67殿華公(崇訓次子)配氏生二子:繼用 繼富。
一四二世:68繼用公(殿華長子)配郝氏生三子:化書 祥書 傳書。
一四三世:69化書公(繼用長子)
一四三世:69祥書公(繼用次子)
一四三世:69傳書公(繼用三子)
一四二世:68繼富公(殿華次子)配留氏生二子:錦書 永書。
一四三世:69錦書公(繼富長子)
一四三世:69永書公(繼富次子)
一四0世:66崇謙公(德裕六子)配氏生一子:殿有。
一四一世:67殿有公(崇謙之子)配李氏生一子:繼材。
一四二世:68繼材公(殿有之子)配張氏生一子:懷書。
一四三世:69懷書公(繼材之子)
一三九世:65德位公(文詩次子)配氏殉合葬掩龍廟南三節地內,生四子:敏剛 敏捷 敏榮 敏富。
一四0世:66敏剛公(德位長子)配高氏殉合葬德位左側,生三子:振禮振高 振玉。
一四一世:67振禮公(敏剛長子)配張氏殉合葬廟協拉南半裏許,生二子:繼廣 繼成。
一四二世:68繼廣公(振禮長子)配氏合葬父左側,生一子:得書。
一四三世:69得書公(繼廣之子)
一四二世:68繼成公(振禮次子)配楊氏生二子:芝書出繼 俊書。
一四三世:69俊書公(繼成次子)
一四一世:67振高公(敏剛次子)配氏殉合葬振禮塋外西北角,無出一長房侄孫承嗣者:芝書。
一四三世:69芝書公(振高嗣孫)
一四一世:67振玉公(敏剛三子)配周氏殉合葬振高塋後大路北偏,生一子:繼法。
一四二世:68繼法公(振玉之子)配李氏止。
一四0世:66敏捷公(德位次子)配氏生一子:振隆。
一四一世:67振隆公(敏捷之子)配氏生一子:桂亭。
一四二世:68桂亭公(振隆之子)配氏生一子:彩書。
一四三世:69彩書公(桂亭之子)
一四0世:66敏榮公(德位三子)配田氏殉合葬掩龍廟西北角,生二子:振興振翔。
一四一世:67振興公(敏榮長子)配李氏生一子:俊亭。
一四二世:68俊亭公(振興之子)配王氏生二子:緒書 萬書。
一四三世:69緒書公(俊亭長子)
一四三世:69萬書公(俊亭次子)
一四一世:67振翔公(敏榮次子)配孫氏生一子:兆亭。
一四二世:68兆亭公(振翔之子)配朱氏殉合葬掩龍廟西南半裏許,生一子:聘書。
一四三世:69聘書公(兆亭之子)
一四0世:66敏富公(德位四子)配氏生一子:振卿。
一四一世:67振卿公(敏富之子)配周氏生一子:清善。
一四二世:68清善公(振卿之子)配秦氏女二適田 適留,生二子:賢書 秉書。
一四三世:69賢書公(清善長子)
一四三世:69秉書公(清善次子)
一三九世:65德功公(文詩三子)配氏生二子:敏會 敏卿。
一四0世:66敏會公(德功長子)配氏生二子:振起振鳳。
一四一世:67振起公(敏會長子)配氏生二子:繼山 繼榮。
一四二世:68繼山公(振起長子)配氏生一子:平書。
一四三世:69平書公(繼山之子)
一四二世:68繼榮公(振起次子)配李氏生二子:敬書 愛書。
一四三世:69敬書公(繼榮長子)
一四三世:69愛書公(繼榮次子)
一四一世:67振鳳公(敏會次子)配氏生二子:繼清 繼紅。
一四二世:68繼清公(振鳳長子)止。
一四二世:68繼紅公(振鳳次子)止。
一四0世:66敏卿公(德功次子)配氏生一子:振河。
一四一世:67振河公(敏卿之子)配氏生一子:繼曾。
一四二世:68繼曾公(振河之子)配氏生一子:長泰。
一四三世:69長泰公(繼曾之子)
文富公(弘正次子)系下
(六至十世)
一三八世:64文富公(弘正次子)配氏殉合葬掩龍廟南生三子:永寧 永和 永成。
一三九世:65永寧公(文富長子)配氏生二子:敏同 敏行。
一四0世:66敏同公(永寧長子)配氏生四子:振海次早逝 振方 四早逝。
一四一世:67振海公(敏同長子)配氏生一子:愛亭。
一四二世:68愛亭公(振海之子)配黃氏生一子:雯書。
一四三世:69雯書公(愛亭之子)
一四一世:67振方公(敏同三子)配李氏生三子:君亭 克亭 俊亭。
一四二世:68君亭公(振方長子)配穀氏生一子:學書。
一四三世:69學書公(君亭之子)
一四二世:68克亭公(振方次子)配馬氏生二子:藏書 才書。
一四三世:69藏書公(克亭長子)
一四三世:69才書公(克亭次子)
一四二世:68俊亭公(振方三子)配淩氏生三子:尚書 同書 建書。
一四三世:69尚書公(俊亭長子)
一四三世:69同書公(俊亭次子)
一四三世:69建書公(俊亭三子)
一四0世:66敏行公(永寧次子)配氏生二子:振廣振鬥。
一四一世:67振廣公(敏行長子)配藩氏生一子:均盈。
一四二世:68均盈公(振廣長子)配樊氏生一子:宏書。
一四三世:69宏書公(均盈之子)
一四一世:67振鬥公(敏行次子)配唐氏生一子:鈞可。
一四二世:68均可公(振鬥之子)配張氏殉合葬廟夾拉莊前半裏許,生三子:常書 芹書 禦書。
一四三世:69常書公(均可長子)
一四三世:69芹書公(均可次子)
一四三世:69禦書公(均可三子)
一三九世:65永和公(文富次子)配氏生一子:敏謙。
一四0世:66敏謙公(永和之子)配氏生一子:振宇。
一四一世:67振宇公(敏謙之子)配氏生一子:繼芬。
一四二世:68繼芬公(振宇之子)配氏生一子:異田。
一三九世:65永成公(文富三子)配氏生三子:敏中 敏慎 敏德。
一四0世:66敏中公(永成長子)配氏生三子:振如振儒 振乾。
一四一世:67振儒公(敏中長子)配張氏生一子:繼德。
一四二世:68繼德公(振儒之子)配留氏無出,一秉南次子承嗣者:桂書。
一四三世:69桂書公(繼德嗣子)
一四一世:67振如公(敏中次子)配趙氏生一子:秉南。
一四二世:68秉南公(振如次子)配趙氏:連書 桂書出繼。
一四一世:67振乾公(敏中三子)配吳氏生一子:繼孔。
一四二世:68繼孔公(振乾之子)配趙氏生二子:倫書 維廷。
一四三世:69倫書公(繼孔長子)
一四三世:69維廷公(繼孔次子)
一四0世:66敏慎公(永成次子)留氏生四子:振清振江 振瑞 四早逝。
一四一世:67振清公(敏慎長子)止。
一四一世:67振江公(敏慎次子)配氏遷邑南焦坡集待察。
一四一世:67振瑞公(敏慎三子)配氏生一子:繼遠。
一四二世:68繼遠公(振瑞之子)乳名狗,配謝氏生二子:閨女 名方。
一四0世:66敏德公(永成三子)配張氏殉合葬梓樹莊西偏,生二子:振坤振山。
一四一世:67振坤公(敏德長子)配郝氏生一子:繼本。
一四二世:68繼本公(振坤之子)配周氏生三子:起書 藏書 曉書。
一四三世:69起書公(繼本長子)
一四三世:69藏書公(繼本次子)
一四三世:69曉書公(繼本三子)
一四一世:67振山公(敏德次子)配付氏生二子:繼新 繼良。
一四二世:68繼新公(振山長子)止
一四二世:68繼良公(振山次子)配邢氏生二子:運書 效書。
曆修族譜續考
漢皇故里劉氏堂號為“漢裏堂”。歷史上,漢皇故里劉氏曾五次撰修族譜:宋代邦公第四十五世孫劉運太首修,訂立了二十四字的漢皇故里劉氏四言派詩:“運繼昌期,家修廷獻。安興基業,尊崇西漢。宗德萬懷,應水泗玉”其中,“運”字派是劉邦的第四十五世。明代第五十一代祖劉廷立二修,民國二十三年劉作檢三修族譜時,又續訂了如下十六字的字派:“本敬作法,恒念相承,遠紹明訓,恪守儀型”。一九六二年劉萬邦四修,一九九五年劉恒心五修。
乾公遷穎後從第二世另用字派:“漢、高、倚、弘(國)、文(玉、子)、永(德、儒)、崇(實、敏)、殿(振、科、甲、善、耀)、繼(恒、體、瑞、林、清)、書(啟、象、懷、思、維)”在第二次續譜時曾規定十五字派,從乾公十二世至十六世限用“金、水、木、火、土”五字為偏旁組成的字作裕後字派,又擬:“世、明、大、學、克、宗、乃、祖、之、傳”。
目前掩龍劉氏宗親乾公後裔現有人口已達四至五萬多人,已傳至乾公十八世為邦公七十八世。西安公、坤公、瀛公後裔另有譜牒,第三次續譜又擬二十字裕後字派。
安徽阜陽掩龍堂劉氏字輩
自乾公二世始:漢、高、倚、弘、文、永、崇、殿、繼、書、金、水、木、火、土、世、明、大、學、科、宗、乃、祖、之、傳;仁、義、紹、先、傑、元、光、成、俊、獻、祥、景、延、昌、慶、家、道、自、平、安。
掩龍劉氏歷史變遷
我掩龍劉氏(彭城堂)開基始祖由(成公名清)清祖從大樑徒豐,定居於豐邑西北隅力村名金劉寨,為我皇室劉漢之開山始祖也,傳至曾孫漢高祖邦公,斬蛇起義平秦滅楚,建立大漢王朝,遂有天下後裔分封各地,使吾劉氏裔孫遍及神州大地。
掩龍劉氏乃邦公四子孝文帝劉恒次子劉武長子劉買之後也,傳至五世,陵鄉侯劉欣公及其子孫,世宗祖陵祭祀,耕讀為業,族人興旺,子孫繁昌,自漢以後朝代更替內亂平凡,族人亦遭極大災難,多數奔走他鄉,唯極少數族人據守故里,守墓添墳祭祀,傳至宋代四十五世祖運太公極重家族之事業,清理族譜資料,編成族譜以傳後人,使吾祖之業再次復興。後又因金兵入侵中原淪陷,族人複遭災難,運太公之孫繼榮公之次子昌儉公率家人於宋孝宗乾道年間,離鄉出走,與胞兄昌意公灑淚而別。昌儉公曆盡艱難,自漢故里金劉寨流落於嶧縣定居,立村名為侯孟村,置田立業。歷經數百年(約350年)家產富有,人煙繁盛,在侯孟西五裏杜安村始建高皇廟,以弘揚先祖之德。宋末至明朝中期因戰亂,匪禍肆起,魯南慘遭劫難,族人被迫離開,致使家業荒廢。故里人不忍將先人開創之基業拋棄,又於明萬歷年間複派崇文公之子五十九世祖西伯公前往侯孟繼承祖業,重建家園。聞先人雲:先祖以耕讀為本,勤儉治業,忠孝傳家。族人興旺,子孫繁昌。
明天啟元年後金入侵,(1622年)聞香教首領徐鴻儒在山東一帶起義,導致匪禍橫行,民不聊生,而江淮一帶洪水氾濫蝗災四起,致淮河流域人煙稀少,生靈塗炭。帝熹宗下詔山左移民集結於棗林莊,協同南遷。乾公因此避難,伴隨移民潮背井離鄉遷穎。途徑漢故里又相約三弟坤公,四弟灜公,攜子同行。
族譜載:乾公(西伯公字乾)出生於明萬曆初年,於萬曆(約一六零八至一六一一)年間奉祖命遷居山東兗州府嶧縣侯孟村繼承祖業,德傳後代,子孫繁昌,人才輩出。西伯公又於明天啟年間相約,三弟西山字坤,四弟西川字灜,及其長子漢達和家眷,三子漢近,自嶧縣隨移民潮南遷。次子漢遠,四子漢道留守故里。漢近年幼至山東藤縣投親定居。(二弟西安,其長子漢傑自金劉寨外遷,次子漢川仍留守江蘇徐州漢故里)。西伯公兄弟協子繼續前行,至安徽穎州演流廟(今掩龍廟)西定居,立村名劉村。
乾公:掩龍劉氏始祖(漢達字方卿、漢遠、漢、近漢道)。二弟西安公(漢傑、漢川),西安長子漢傑自漢故里金劉寨外遷。三弟坤公後裔現居前後劉廟一帶。四弟瀛公後裔現居安徽霍邱馬店鎮茶臺村山邊組一帶(劉道富有譜)。始祖乾公傳至第五世(弘緒公三子)文魁公配姚氏外遷嗣失考,第六世(玉松四子)永襲公配氏失考,第六世(淑善長次)失考,第七世永和(子偉公次子)待查,第八世(崇仁公長子)殿爵公遊學外出不知下落,第八世(崇盛三子)振河公遷居聞集西北失察,第八世(敏慎次子)振江遷焦坡集失考,第十二世(雯書子)守達遷居臨水山南文塔集東偏待查。第十世(冠甲公長子)瑞墀公遷居阜南三塔東亓家窪謀生至十二世思恭之子錫銀公,又於1967年返遷故里劉老莊。傳至十一世瑞生公三子思明公,武才兼備前往阜南牛集,曾任周集民團教官,後不知所蹤失考。十三世錫仲四子:長子瑞清乳名旦其子林材,次子瑞齋乳名鴨配留氏其子擇才,三子瑞三乳名利配劉氏被燒死,四子瑞林乳名德配李氏其子象女兒嚴失查。錫川子汝濤字蘭亭遷雲南失考。
掩龍劉氏為何以掩龍為堂號?
相傳,西漢王朝十二帝之後,王莽作亂,篡漢自立為新朝,導致天下大亂,生靈塗炭。漢文帝劉恒之子長沙王劉發之後,漢高祖劉邦第九世孫,南陽蔡陽人劉秀公雄才大略,起兵抗擊新莽,於昆陽大戰中擒莽複漢,建立了東漢王朝,史稱漢光武帝,這位復興漢室,卓有建樹的光武帝劉秀公,則是邦公直系後裔,我掩龍劉氏之遠祖。我們的家堂廟之所以名曰(掩龍廟)其典故即出於漢光武帝劉秀公。相傳,劉秀公起兵之初,與王莽對陣,屢戰屢敗。一次,王莽追趕劉秀至我劉姓祠堂坐落的田野上,當時王莽追兵已近,劉秀在一馬平川的田野上無處藏身,形式危急,上帝派神靈及時下凡相救,仙人化作一位耕地農夫,趕著一具騾馬翻耕土地,他讓劉秀躺在剛翻過的地墒溝裏,並用新耕起的土壌把劉秀掩埋起來,為便於劉秀呼吸,他將蘆葦通節之後讓劉秀噙(qin)在口中。為不讓王莽發現劉秀,仙人將騾馬停在掩埋劉秀的地方。騾馬踩在劉秀身上使劉秀不堪重負,劉秀暗中祈禱騾馬虛起一蹄,騾馬果如此,以此劉秀獲救。因劉秀公為真龍天子,即位後在此建廟紀念,名為掩龍廟。此廟周圍窪地中長一種上下通節的蘆葦,騾馬站立時總是一蹄虛起,相傳是劉秀公遇難之後流傳下來的。又傳王莽有一條聞仙犬,聞到劉秀被掩埋土中,即以爪扒土,被仙人一鞭打死,為避免王莽趕至怪罪,仙人將一罐面疙瘩翻倒在地,聲稱是其妻送的飯被聞天犬扒翻,故將其打死。所以,掩龍廟周圍田野裏多有一種面砂礓,亦是那時流傳下來的。掩龍廟自東漢屢建屢毀,至光緒初年,我劉姓宗親乾公第十世孫磐塢先生(劉鴻文),在修繕我劉姓家譜的同時,出資監工,在此修建了我劉姓之家堂廟—掩龍廟,以示我祖人不忘天恩祖德,永遠紀念劉秀公獲救於此。總而言之,我掩龍劉姓源祖為陶唐氏堯長子監明公,傳至十八世劉累公。直系遠祖為漢高祖劉邦公,近世始祖為自山東嶧縣遊幕於穎的劉乾公。乾公之後族譜已詳,無須贅述,此乃我掩龍劉氏之源流也。掩龍劉氏正所謂:彭城分世業穎水潤書田 五行金為首 八卦乾為天 逝者如斯夫 掩之誠是也。
掩龍劉氏族徽
古者事事簡樸,我掩龍劉氏家族前次數次續修族譜,均無族徽。今則創事增華,此次經續修家譜理事會研究,特選用此族徽 體現了族人之共同意願,族徽經藝術家精心設計,構思美侖美奐,內涵豐富深刻,族徽背景以地球儀之經緯線構成,不僅象徵劉姓子孫遍及全世界,而且意味著我劉氏族人不乏經天緯地之才,以大地為依託,亦顯示我劉姓家族腳踏實地的敬業精神和厚德載物的博大胸懷。
該族徽主要圖案有三層:第1層系由左右各十二個外圓內方的圖案,構成完整的圓環,這不僅反映了人類關於天圓地方周而複始的世界觀,而且蘊含著為人應外圓內方的人生哲理,左右各十二個單元,代表著西漢東漢各十二代皇帝,他們共同締造了兩漢四百多年的輝煌歷史,是我劉姓家族史上最光輝燦爛的篇章。至今漢語漢字 漢人 漢民族 漢文化,這一切都與劉姓開創的漢朝和漢帝國密不可分的,勿庸諱言,這外圓內方的兩組各十二個圖案,即為二十四枚金錢 ,金錢當然代表榮華富貴。此外猶有象徵意義一年十二個月,有二十四節氣。故此環形圖案又包含著對我劉姓子孫,年年月月,四時充滿,寒暑易節,團圓平安,永享美滿幸福之人生祝福。
圖案正上方赫然寫著一篆書【劉】字此乃族徽中點睛之筆,是整個族徽的靈魂所在。此【劉】字又位於兩條金龍構成的第二層圖案的正上方,處於二龍擎珠的位置上這正說明我劉姓作為帝室之胄,在中華民族的傳人中的崇高地位。中間層兩條金龍環繞,意味著我掩龍劉氏兩大遠祖,西漢高祖劉邦公和東漢光武帝劉秀公系二位真龍天子。而且彩雲繚繞,飛龍在天,激勵我劉姓族人自強不息,卓有建樹,既已擁有輝煌的過去,又能創造美好的未來。
族徽的核心部位為一座寶鼎,鼎乃國之重器,象徵家國穩定,長治久安;同時鼎為祭器,告知族人敬宗愛族,慎終思遠,激勵我劉姓子孫萬代為國為民建功立業。
正下方為劉氏圖騰意指“戰斧”,劉是人類賴以生存的最常見最基本的工具,也是人類用以創造文明的工具。中國人在談到人類文明的起源時,喜歡用“混沌初開”一詞來形容。而使人類從混沌走向文明的,正是劉。不但如此,中國人還認為,整個世界宇宙都是由劉所開闢創造,因此在宇宙形成學上又有“開天闢地”一說。中國人在追溯人類歷史的起源時,常常是這樣來描述的:“自從盤古開天地……”。而在傳說的神話中,人類和宇宙的創造者盤古當年用以開天闢地、創造宇宙世界的,正是一柄神奇的巨斧,也就是劉。我們中華民族先民中的某一支氏族,正是認識和感悟到劉這種工具的神聖作用和赫赫威力,於是便用劉來作為本氏族的圖騰,開始對它頂禮膜拜起來。久而久之,劉便成為這支氏族區別於其他氏族的血緣徽記,並逐漸得到了其他氏族的認同。於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劉姓——原始的劉氏族便形成了。作為一種精神的象徵“劉”代表的是“斧頭精神”,勇於開拓奮進、果敢決斷的精神。《易經》上說:“得其資斧,其心不快”資斧,據《釋文》當作“齊斧”,即“利斧”之意。此謂人處逆境,心神不快之時,當有一種利斧精神去剷除一切困難障礙。又說:“喪其資斧,貞凶”。謂人喪失利斧的果斷,即有正確的思想或理想,也因缺乏果斷不得實現而有凶。我劉氏族人,當發揚斧頭精神,力求奮進有為,既為社會國家作出貢獻,又能光大門楣,榮耀祖宗。總之,族徽作為一個完整的藝術品,構圖精美,蘊含豐富,足以作為我劉姓家族的象徵,故將其作為我掩龍劉氏之族徽理固宜然。
劉氏族譜附錄室文集
《有阜邑避難被困感》
劉殿榮
心在鄉間身在城 夢魂驚懼到深更
桂柴珠米何從買 數載不曾見太平
《當春默想故人》
劉崇高
獨坐間軒憶故人 幸逢天氣又當春
願兄勿吝荊山玉 驅車來臨細與陳
《感之喪蘭譜亡》
劉崇高
文昌閣內聚良朋 骨肉猶如次弟稱
日邁月征人亦老 相親好友半凋零
《感友人之不遇》
劉崇高
四十年來義氣濃 良友久隔未相逢
一朝晤對談心候 萬語難消往事蹤
《故人亡未得往吊》
劉崇高
正當歲暮雪風狂 報到同心結義亡
含淚不言喪祭事 暗然惟覺倍神傷
《詠始祖來遷》
劉汝楷
英雄何處不昌延 莫道離鄉又一天
派衍陶唐煙火舊 支分汝穎子孫綿
詩書化育承先澤 禮樂風規啟後賢
從此雲仍母替蔔 果然皖北是喬遷
山左來時數百載 家風雍肅勝從前
無邊福祿箕裘續 有定綱常次第傳
徂豆馨香光祖德 芝蘭氣味衍瓜綿
而今支派繁昌處 穎汝分居戶幾千
《建祠修譜合詠》
劉汝楷
商籌孝道答前光 列祖列宗世緒揚
廟起廊廡陳俎豆 族分昭穆整綱常
春秋享祀神明妥 瓜瓞綿延姓字彰
從此同根聯一氣 芝蘭玉樹永芬芳
《詠建祠》
劉汝楷
祖宗功德本難量 嗣續酬恩禮所當
大起闬閎修廟宇 盛陳俎豆焉馨香
衣冠濟濟文明選 磬管鏘鏘左右廊
但願先靈慿式穩 在天默佑慶同康
《詠修譜》
劉汝楷
一世家風百世貽 子孫相繼總須知
芝蘭似草香於樹 棠棣同根異厥枝
昭穆分傳支近遠 雲仍遞敘派尊卑
者番譜牒修明後 山左源流示若斯
《挺起咱的脊樑》
劉汝喜
渾身有無窮的,力量!力量!
挺起咱的脊樑
千垂百煉
卵石也會變成
-真的金鋼!金鋼!
挺起咱的脊樑
勇氣,比那混泥土,凝固
還要堅強!堅強!
衣裳上沾滿了汙逅泥漿
沒有心酸
沒有淚淌
只有挺起咱,不屈服命運的脊樑!
想起了咱的故鄉
不能讓人指著咱,的脊樑
更忘不了咱年邁的爹娘!
正月的三六九,啊!
咱,告別了故鄉
挑起了憧憬的夢想
又挺起了
咱,永遠不屈服命運的脊樑,脊樑!
《始遷續譜合詠》
劉 振
高祖利劍斬巨蟒 西伯山左定乾坤
山左馳來穎水臥 施傳祖德育後人
幾經滄桑數百載 又印磐塢字鴻文
始修家祠定綱常 從此皖北又一春
今逢國泰民安時 潁州萬戶結同心
弘揚祖德續譜牒 修繕宗祠報祖恩
《掩龍劉氏家族九十六字家訓》
敬宗愛族 孝敬父母 夫婦和睦 六親親固
敬師重教 誠信交友 志存高遠 勤奮耕讀
知書達理 卓有建樹 崇尚節儉 為人忠厚
禁止淫亂 戒煙戒賭 遠離毒品 力避酗酒
慎於爭訟 利於施助 扶危濟困 不圖報酬
杜絕溺女 反對保守 與時俱進 萬代康壽
磐塢公厚德篇
磐塢公吾族中之人望也,疏才仗義,樂善好施。一生修橋鋪路排紛解難,救災恤患之事指不勝屈。光緒二十四年,本鄉大饑,公籌款助賑,設粥場於穎東之三裏灣,全活性命數十餘萬。其陰騭之厚當不在邵棠郇黍下也,以故庭前桂樹聊枝生香,堦下蘭牙,比肩竟秀。雖其家教之良,而盛德所由致歟。日前建祠修譜,皆公首倡。今兩事告竣,而公之形神勞瘁者未審何似,其成功洵非易易也。然天地之心,無之功德不報,春秋之義,有善必揚,此古今之公理也,今公之功德如此,烏容冺不彰乎!餘詠七絕五則,以讚賞其模範云云。
峕中華民國十三年孟冬
乾公十三世孫劉汝楷
《贊磐塢公》
劉汝楷
畢世存心處處真 建祠修譜傷費神
光前裕後隆千古 孝道流傳第一人
(一)
人生孝道最為先 祖武能繩是後賢
家教振興公首倡 從茲陸地作神仙
(二)
仙源骨格聖賢風 身世斜陽日色紅
富貴兒孫翁壽考 三多五福自相通
(三)
通權達變古今宜 不是英雄少壯時
閱歷深沉衡量准 有為有守有前知
(四)
知天知地更知人 學問深沉品格真
保障一方庇一族 福祿得果善緣因
《掩龍劉氏族譜原續》
聞之天文無圖不足以識星辰之纏度,地理無志不足以知河海之匯通,宗族無譜不足以辨本枝之世序,是以唐堯虞之嫡派出自顓頊,而兩朝乃是同宗,湯武之分支始於帝嚳,而三代未離一本。假非史冊以征之,烏能溯厥源流乎!嘗考典墳所載,稗乘所傳,吾祖劉氏本屬陶唐後裔,出於高祖邦公之曾孫買,買傳襄公,襄之曾孫欣,至明朝西伯字乾。其於豐沛明萬歷年落於山左者。至明天啟初年,始祖乾公遊幕於穎,遂家焉。
乾公本士林領袖,品學兼優,家教流傳綿延勿替,迄今十有五世。而族中之掇芹食餼者有人,官遊者亦有人,其餘納粟奏名及學校畢業者不勝枚舉,詩書禮樂累世不絕,亦足見祖宗培植之厚也。然不有譜牒以存之,恐代遠年滅,後世散處各方者不復識一脈之傳矣。叔曾祖磐塢公者,學問而道德者也。曾於光緒初年創修譜畧,尋以監工修祠匆皇未就,及宗祠落成,特命吾叔祖韶九先生纘修完善,征序於餘。餘不敏閱其所訂宗譜,序昭穆,辨尊卑,別親疏,明少長,林墓有圖,碑坊有記,俾前人之基緒昭若日星。固不徒詳其世代已,也從知宗譜之修,磐塢非徒聯合戶族,使歸一體,實欲示祖德,激發其志,使之動繩武之思焉。倘闔族諸君能體斯意,將來光大門閭鼎鐘奕禩,安知非我輩分內事耶!籲,公之期望於族者如此!其志大,其心苦矣!原閱斯譜者共諒之。
峕中華民國十三年孟冬
十三世孫劉汝楷謹識
《掩龍劉氏族譜序》
我國自昔以孝治天下,慎終追遠民德歸厚,其始於事親,親親而仁民,仁民而愛物,本末秩然,枝脈相及,此五千年來吾炎黃裔冑所以強立蕃衍而不可尅滅也。歐風東漸異說朋興,稗販之學輙斥宗法為落後,殊不思人類社會之發展,固各有所秉之時性,所謂民族性者,是矧血統相屬出自天然,至有稗於結合,此吾族所獨擅,正宜擴而充之,俾足保四海無取乎!與人強同,亦非所論,於演化淺深也。本黨總理有監及此,故民族主義毅然主張擴家族宗族以立國族之始基。皇明矚幽允非出口入耳者流,可以與知者矣。阜西邦裔劉氏望族也,自明遷此,歌哭聚族數百載,代有達人,而譜牒猶缺。有磐塢先生者道德文章卓然,為裏闬山豐,慨任篡輯之事,未半遽歸道山,季子可久孫德成續之。今將付梓,以抗戰之未終也。皮相者或議其不合時宜,而不知二君此舉所以敬宗睦族者,即所以為民族行大孝也,二君與餘相處各有年,餘深知其命意切合民族主義,非徒孝思不匱為足多也,因喜而為之序。
峕中華民國三十二年歲次癸未孟
前任阜陽縣縣長呂蔭南序
《續修掩龍劉氏族譜序》
事有作之於前,必有繼之於後,以昭示來世,使後之有所觀感興起。即長於一材一技者,不容委靡而弗振。其或見諸事跡亦不至滅沒而聞,此族之所以有譜,而譜之創修又必貴乎有繼也。吾始祖乾公自前明時卜居穎西,數百餘年,代有傳人。迄清末業,磐塢急公事而好義舉,不憚辛苦,經營創修族譜匆遑未就。韶公敬承其志,補未竟之餘緒,綜核昭穆井然有條,俾讀者鹹知親親長長之義,厥功偉矣!然而生齒日繁,戶口益多,如積久不述,恐世系不明而支派或紊焉。化鈞叔焉憂之,爰體先人創造之艱難,不忍中輟其前功。於是會商族眾,倡行續譜。眾推化鈞主其事,鼎鈞,象謙襄理之,推楷主筆。楷雖未究於譜學,又何敢自諉以不才。遂與耕田公遍查鄉區裏黨,錄輯編入。雖販夫牧登系出自一本者,亦不得故為歧視,則大宗小宗次第清晰,明乎此,不至遺漏於萬一,庶不失先人之遺意焉。續告厥成,謹綴數語以志之。掩龍劉氏續譜族商會,是為序。
峕中華民國三十二年小陽月
十三世孫劉汝楷謹識
《掩龍劉氏第三次族譜序》
家之有譜,猶國之有史。史所以紀一國之事蹟,譜所以敘世代之源流 祖宗以一人之身,散而傳之千百萬人之軀;且四方錯落,有見面莫相識,尊卑莫能辨者;雖一本之親,幾何不秦越視之,世序之淆亂散渙極矣。“以史為鑒,可以知興替”,“讀史使人明智”。而歷史是由人的活動構成,因此瞭解“人”的活動史,無疑也就是瞭解歷史。
族譜是人的活動史的具體表現形式,是一個家族歷史興衰的展現。族譜是構成中華文化的一個重要部分。透過族譜,可以看到變幻著的歷史風雲以及跌宕起伏的人世滄桑。家譜文化的豐厚底蘊對研究地方誌、民俗學、歷史學、考古學等學科均有重要價值。尊祖敬宗是炎黃子孫的傳統美德,尋根溯源是人類的天性。
人生在世,原流族譜可知一脈宗親,分派來歷。若是無族譜,富貴書香之家可不愛根源。族譜出事重者哉。古雲:族譜不修,則世系不明,則遠宗失派,昭穆難序。族譜豈可不修明以念重乎。祖宗者,蓋凡義之所施,不過於其近者而親之耳。蓋遠而疏者,必遺忘於念慮所不到之地。雖孝子慈孫欲盡尊祖敬宗之道亦。將何所據哉。
族譜之修,上以敬宗,下以收族。雲同續修劉氏族譜,其本意如此。劉氏家族,“系自唐堯開一本,宗傳漢世茂千枝”。我國的劉姓家族的先祖,出自遠古時期的黃帝後裔帝堯陶唐氏,是距今四千三百多年前的聖君唐堯,是帝嚳的後代,乃是黃帝的子孫。劉氏家族,族枝繁多,但同屬一脈,乃炎黃子孫。
中華民族篡修家譜之傳統源遠流長《周官》、《世本》、《太史公書》已啟其端,漢魏以降在世家大族中漸成氣候,隋唐之後百姓修譜已成慣例,宋代歐蘇諸公首創《族譜學》清明兩代達到鼎盛時期,晚清後期勢頭不減,普天之下是族皆有譜,彬彬之盛,蔚為大觀。我掩龍劉氏族譜始修於清光緒初年,據乾公第13世孫劉汝楷先生在民國13年(西元一九二四年)所撰《劉氏族譜原續》中載:叔曾祖磐塢公,學問而道德者也,曾於光緒初年創修族譜。然此初創族譜今未見民國13年者磐塢公(乾公第十世孫劉鴻文)主持下第一次續譜今亦無存,今存民國32年第二次續修族譜,是磐塢季子可久公(劉啟烈)孫德城公(劉化均)續成,為我掩龍劉氏僅存之珍品。亦即此第三次修譜,是磐塢公季子可久公所存無多,後又經兵荒戰亂災異變遷,至文化大革命之前尚存兩部,其中一部又在《破四舊》中被抄沒焚燒,劫後僅存一部得以存留我掩龍劉氏族譜痛惜第二次續譜後六十餘年無人問津,現醞釀第三次續譜事宜,其中乾公第十三世孫劉文清對此事傾注了極大熱情和關注,付出了數年辛勞,頂風雨冒寒暑穿梭於鄉野小徑,往返於鄉鎮之間,逐門挨戶登記資料編排新譜,至2004年大功基本告成。宗親先賢劉錫麒,劉汝生諸公亦曾為續修族譜運籌聯絡,怎奈天不假年,譜未成人已去,族人為之哀悼。其後,族人推薦阜陽師範學院教授乾公第十三孫劉宏主辦此事,協商成立了掩龍劉氏宗親續修家譜理事會。
乾公十三世孫:劉 宏 拜撰
《掩龍劉氏宗祠碑記文》
蓋聞家風雖舊,能振則新;祖考何慿,有歆即格,是以格文祖而禪位,始於陶唐;木主以東征,見於周武。上至天子,下至庶人,春秋享祀,霜露悽愴,事雖不同孝敬之心則一也。吾族自山左以來十有五傳,雖文章道德不乏人,而廟制未成,祀典毋乃有缺乎!族中眉壽磐塢公,淵明和靖之流亞也。深為報本之義,本更有本;追遠之禮,遠更有遠。是非修祠以俸之,恐五世親盡,後世狃於斯義者,孝思不能上達也!於是聚族而商,醵錢作費,蔔地點於南向東向,酌經營於維殿維廊。監工修築,大起闬閎,凡數閱,十餘年而始成。以為閤族蒸衎之所。然後我將我享,以妥以侑,在天之靈爽既得有所式慿,不匱之孝思亦複堪為封越。詎非煌煌巨典,巍巍大觀者乎!然春秋之義,有事必書,而況答前列,啟後昆,焉馨香,陳俎豆,堂堂宗祠,烏容寂無建白乎!落成之後,磐公命餘序之,因抒管豹之見,聊為盛典之傳。泐為碑篆垂諸久遠,俾列祖列宗之貽型綿延而勿替,文子孫之世祀有美而必彰。事雖小而關係者甚大也。至於廟猊巍峩香煙萬古,人文蔚萃,朱紫盈庭,足為吾祠增光者,不過前人之設想,後人所應為耳。固未敢為吾族許也,然不得不為吾族望也。是為序。
峕中華民國三十二年小陽月
十三世孫劉汝楷謹識
《掩龍劉氏族譜凡例》
(一)譜法歐蘇兼用系傳並列五世一帙明五服也,再提成九明九族也,以編號注明而脈絡分明。
(二)分房屬派由大宗以及小宗,長房系明則續提二房,二房系明則續提三四房,以下次第清晰無紊亂之失。
(三)五世一升寓親盡服窮之義,而五世下書子某必於再書眉標某公之子者,欲人之一覽即知不煩再尋前帙也。
(四)存者書年月日時重生命也,而亡者亦書卒年月日時,備忌辰以肅孝思也,有所逸則即以逸字著之,期無失其實也。
(五)名諱下即書字型大小爵位,生卒配葬子女姻緣凡性行事業,可著者皆即附著以存行跡不別為志,以默世譜繁蕪之陋。
(六)先世中如某公不知字型大小者止書其諱,不敢妄為揑補至後數代字型大小可知者乃悉載入。
(七)前代有室無子者以失考著之,恐有子在他處也,後代數代明知其無子者則以無嗣著之,但書止,字致悲憫之,意且杜假冒以亂宗祧也。
(八)遷居散處可考者皆注明遷處不得遺漏,其有隨嫁母姓他族者,書明在某處以便歸宗。
(九)繼立之事自古己然由親及疏其昭穆,相當尊卑不紊亂者,律例昭然皆可繼立,但當於出繼入繼之際書明某人幾子出繼,某某以某人第幾子入繼示不亂常也。其他乘常亂經名不正言不順,以及異姓亂宗者,國法家規具在無侯贅言。
(十)嫡妻書配再娶書繼配妾書側室,納婢則直書納婢,所以正名分也。所出子女隨綴下從實也,古帝王亦不諱側室之子,今人或緣諱而滋訟一何愚哉。
(十一)娶聘注某人之女明其所出也,女注適某許字某明其有家也,惟再醮者不注。
(十二)出姓之婦是與廟絕子書,而母不得書故以圈著氏。
(十三)譜內空氏系遺忘無從追考者,與以圈著氏者逈別。
(十四)族中有子孫不肖悖逆倫常罔遵國憲者祠中削去於本人名諱加一“*”號,所以示懲也存其字派防紊班序也,不書。其罪案為親者諱也,不削其子孫取不拏之意也,其子孫能榦祖父之蠱者俟重修譜牌,仍複其祖父字諱所以示勸也,亦親親之誼不忍終絕之也。
(十五)先人墳塋所在子孫世守者也,苟斯須忽略或致他族侵佔因失本來面目,事後脣焦何禪心戚茲,特繪為圖詳載某地某地及坵段之數四至以垂久遠庶無遺失致悔。
(十六)譜系告成按房次分發各宜領取敬謹,珍藏毋或傷毀以千不孝之罸。
《清光緒年間聖旨》
奉天承運
皇帝制曰:設官分職驅器使之無遺錫類施仁喜蒙修於伊始爾翰林院待詔保升監運使司監運使劉鴻儀廼五品銜河南中牟縣縣丞劉啟宇之父秉心純樸飭行端方教誨懷式穀之勤政事本貽謀之善茲以覃恩贈爾為奉政大夫錫之誥命於戲一命得以逮親遂膺曠典庶政期於稱職篤迓休光。
制曰:登皇路以馳驅忠原本孝入庭幃而待奉嚴必兼慈爾宜人趙氏廼同知銜河南中牟縣縣丞劉啟宇之母性本和柔飭衿鞶於閫內教惟勤慎紓章服於庭前茲以覃恩贈爾為宜人於戲所親邀優渥之恩面圖懋績有子效靖共之誼允表芳型。
光緒三十四年二月初二日
奉天承運
皇帝制曰:委職策名榮既膺夫簪紱克家纘緒光必逮乎門閭爾廩貢生侯選內閣中書劉啟宇廼五品銜,河南中牟縣縣丞劉啟宇之胞兄道足持躬情殷訓弟經傳詩禮青箱揚雁序之輝慶篤芝蘭丹綍煥龍章之麗芳徽允懋新典宜頒茲以覃恩貤贈爾奉政大夫錫之誥命於戲被象服以增榮聿顯友恭之義承絲綸爾無忝彌善慶之風。
制曰:教佐義方內則允彰夫懿範榮敷閨闥朝恩宜體乎私情爾孺人李氏廼五品銜,河南中牟縣縣丞劉啟宇之嫂貞淑性成徽柔道諧身嫻母訓聿著卓榮之材志凜慈徽用衍熾昌之序丕昭淑慎特賁絲綸茲以覃恩貤封爾為宜人於戲龍章式煥令儀著美於當時象服欽承明德益彰於奕葉。
光緒三十四年二月初二日
另一種遠古堯帝世系
→ 1 監明→2 劉式→ 3濟樂→ 4歲紀
→ 5 正坤→6 長曆→ 7 德堯→8 仁宏
→ 9 廷光→10爵南→11行距→12複旺
→13 茂清→14孔陽→15日永→16德仁
→17 聚義→18劉累→19昌益→20信盛
→21 永八→22相承→23全福→24美勳
→25 釗寧→26炳寬→27文盛→28錦遙
→29 升吉→30瑞明→31先柱→32源傳
→33 維宗→34新興→35建呂→36寶招
→37 辰祿→38任玉→39添禎→40樹鴻
→41 登貴→42俊通→43彥武→44標林
→45 德朋→46朝良→47廷聲→48元振
→49 勝海→50試集→51長遠→52華封
→53 祿源→54星亮→55拱召→56報聯
→57 杜伯→58隰叔→59士為→60士穀
→61 伯缺→62士會→63士燮→64貴文
→65 宗仁→66得公→67璋秀→68金盛
→69 莊公→70申公→71文公→72成公
→73 豐公→74顓公→75邦公
《劉姓三字經》
木有本 水有源 人有祖 物有天
始三皇 有五帝 陶唐氏 子監明
式封劉 得永河 傳濟樂 承歲紀
生正坤 印長曆 傳德堯 繼仁宏
夏始累 善擾龍 事孔甲 禦龍氏
傳於後 杜伯公 晉士師 杜姓始
子隰叔 繼士為 傳子穀 生士會
得子燮 嗣貴文 複劉姓 裔似春
明生遠 遠生陽 十世孫 徒大樑
清生豐 字仁浩 承執嘉 傳子邦
《掩龍劉氏族譜續》
餘嘗仰觀乾象,北辰為中天之樞,而三垣九曜旋繞歸向,譬猶君之尊而無知之拱焉;俯察坤維,昆侖為華夏之鎮,而五嶽八表逶迄顧盼,譬猶祖之親而無適不本焉。故君、親一理,忠、孝一道,悖之者謂之逆,遺之者謂之棄,慢之者謂之褻。無將之戒,莫大於不忠;五刑之屬,莫大於不孝。為人臣,所當鞠躬盡瘁,為人後,所當慎終追遠,而不可一毫或忽也。劉氏譜牒,上溯姓原之始,下迷繼世之宗,明昭穆以尚祖也,系所生以尚嫡也,序長幼以尚齒也,列贊像以尚思也:非大忠大孝者而能之乎!噫,世之去祖未遠,問其所自而懵然者,愧於劉氏多矣!爰為之序。
乾公十三世孫劉振拜撰
《掩龍劉氏直線圖》
1 邦公- 2恒公- 3武公- 4買公- 5蘘公
6 毋傷公-7定國公-8欣公-9 孝公-10貢公
11 盛公-12煒公-13然公-14 熙公-15 陵公
16 隆公-17泰公-18光公-19 崇公-20 乾公
21符公-22元康公-23弘公-24淳公-25裕公
26祥公-27邕公-28權公-29祖哲-30立顯公
31洪昭-32群範-33敦成-34諭銘-35後起公
36賢明-37孝慈-38義禮-39謹遵-40記敬公
41福海-42澤記-43延慶-44傳仁-45運太公
46繼榮-47昌意-48期明-49家龍-50修磊公
51延立-52獻麟-53安康-54興成-55基建公
56業立-57遵德-58崇文-59西伯-60漢達公
61合高-62倚蘭-63國祥-64子重-65應儒公
66崇萬-67冠甲-68瑞墀-69思恭-70錫銀公
71劉振字興華-72柏林名騰飛 柏海名朦飛。
文化部辦公廳函件
辦社圖函(2001)29號
文化部辦公廳關於協助編好
《中國家譜總目》的通知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文化廳局、國家圖書館、上海圖書館:
家譜是記載同宗共祖的血緣集團世系人物和事蹟等方面情況的歷史圖籍,它與地方誌、正史構成了中華民族歷史大廈的三大支柱,是我國珍貴文化遺產的一部分。家譜蘊藏著大量有關人口學、社會學、經濟學、歷史學、民族學、教育學、人物傳記及地方史的資料,對開展學術研究有重要價值,同時對海內外華人尋根問祖,增強民族凝聚力有著重要的意義。為此,國家檔案局、教育部、文化部曾於1984年11月20日專門發文《關於協助編好,<中國家譜綜合目錄>的通(國檔會字[1984]7號)》,經過十餘年的努力,《中國家譜綜合目錄》於1997年由中華書局正式出版,對家譜整理工作和提供學術研究發揮了重要作用。但當時由於受種種客觀條件限制,尚有大量家譜未以收入,特別是大量收藏於海外的中國家譜未能收入。
2000年6月,由中國國家圖書館主辦的中文文獻資料共建共用合作會議的北京召開,來自祖國大陸、臺灣、香港、澳門及新加坡、美國、荷蘭等國家和地區的42家中文圖書館及中文資料收藏單位代表參加了會議。會議就推動全球中文文獻資料共建共用問題進行了研究與協調,並決定由上海圖書館主持編纂《中國家譜總目》。這是《中國家譜綜合目錄》編撰工作的繼續與發展,它將大量增加收藏於海外的中國家譜,同時擴大收錄範圍並增加著錄專案。《中國家譜總目》是由中國家譜資源開發與利用中的一項基礎性工作,它的完成將積極推動譜牒學的研究,並進一步加強海內外華人對中華文明的認同感,其意義深遠。《中國家譜總錄》的編撰,採用“分頭編撰,匯總審校”的廣方法,每一地區確定一個負責單位為《中國家譜總目》的編委單位,由其負責該地區的家譜條目的編制工作,編委單位主要由部分省級圖書館和其他單位組成。為了協助編好《中國家譜總目》,請你們通知各地圖書館(室)、文化館等收藏單位,認真做好本單位所藏家譜條目的摸底工作,協調好與所在地區域譜機構的關係,積極協助《中國家譜總目》編委單位,按照《中國家譜總目》的編撰要求,編撰好本地區收藏家譜目錄,以保證《中國家譜總目》編撰工作的順利進行。
特此通知
二00一年二月七日
《漢高帝故居劉氏族譜序》
木有本,水有源,人有祖,物有天,此乃古今共識之理,故必追本溯源,慎終追遠。
國家由民族組成,民族由家族組成,家族即由家庭組成,作為社會細胞的每一個家庭,猶如片片樹葉,家族猶如樹幹。樹葉茂盛的參天大樹,皆同根所生,不可分割之整體,眾多葉生之樹種,即構成偉大的民族之林。無家庭亦無家族,無家族亦無民族,無民族何談得上國家?家有家曆,族有族譜,國有國史,一個人只有認識了自己家史和民族史,才能對自己家庭和民族產生愛,只有認識了自己的國史才有可能熱愛和忠誠自己的祖國,因為歷史是一面鏡子,它讓人們看到興亡盛衰之過去。沒有歷史的民族,就象荒原上的野馬,群集而不定,聚散無常,一旦大難臨頭,就不能群起而奮鬥,就沒有整體團結而抗爭的能力。所謂:“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太平矣”,即《尚書》:“以親九族,九族即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協和萬邦”之意也。正如孫中山先生所說:“中華民族之興盛成長,以家庭為起點”,因而主張復興民族,要從健全家族團結宗族做起。家譜是團結之綱領,是燦爛文化之體現,是社會文明之象徵,是記載一姓世系和重要人物事蹟之文獻。族譜興立已久,太史公曾自序《取之譜牒》,宋有司馬光《臣僚家譜》一卷,孔孟聖人之親支遞傳不絕,想見其族譜建立之完備也。為上溯源流,下系端委,而後世繼承支派清朗,世世代代昭穆於冊,宗緒流傳曆久不失,故修我劉氏族譜以傳後人。
吾祖乃陶唐氏堯帝之後裔,漢高祖劉邦之直系,近世祖乾公支後裔也。帝堯之子監明公受封於劉地(河北唐縣),後人因以為氏。傳至十八世祖劉累公,善擾龍,事孔甲,夏後嘉之賜為禦龍氏,後遷河南魯縣,卒葬於沛地,北宋王安石曾賦詩贊:神物驚天猶可騎,如此孔甲但能覊,當時若是無劉累,龍意茫然始得知。後裔也多以此為念,有稱禦龍堂號者。在商末得顯貴,封為塚韋氏,後居唐,又遷杜,後有唐杜氏之稱。傳至周代杜伯公,事周王,為上卿大夫,掛右將軍帥,文武兼備,聲譽顯赫,周宣王四十三年被誣殺害,封地杜城被奪。杜伯生一子顯叔,由周奔晉,官拜士師,徒居沛豐。後傳世祖士會公亦晉國士師,曾食采於範,因號範氏,範宣子士丐乃士會之裔也。魯文公六年士會適秦,後有歸晉,有子留於秦,援累祖之姓,複為劉氏。至六十八世定公,名夏,事周景王,內總朝政,外供軍旅,有知人料事之哲,信不誣也。定生莊公明、明生莊公遠、遠生文公陽、陽生成公清,即漢皇故里劉氏之開山始祖也。戰國時隨秦代魏,為魏所獲,封為大夫。秦滅魏,清公由梁(開封)徒豐,旋隱邑西北隅離城十二裏力村疃(今金劉寨)定居,因避秦禍更姓為金,後複劉姓,古墓至今猶存,後人稱之為(漢皇林)。《春秋》晉史蔡墨有言:“陶唐氏既衰,其後有劉累,學擾龍,事孔甲,範氏其後也”,漢目錄學家劉向雲:“戰國時劉氏至秦獲於魏,秦滅魏徒大樑,都於豐”,“豐公蓋太上皇之父也,其遷曰:墳墓在豐鮮焉,及高祖即位,置官祭祀,則有秦,晉,梁,荊之巫”。
清生豐公仁浩、仁浩生顓公執嘉、執嘉生四子:伯、仲 、邦、交。伯早逝,生一子信,未冠夭殤。仲公先封為代王,後封合陽侯,居山西,其長子濞,封吳王居沛,次子劉廣封德哀侯。邦公行三,字季,即吾高皇先祖。交行四,字遊,封楚元王,居古彭徐州,為吾彭城劉氏之開山始祖也,其四世孫向公,本名更生,字子政,聰明好學,精通經史,文才顯達,德高亮節,感受於太乙燃藜之恩,遂為漢朝重臣,任光祿大夫,校閱群籍,著有《別録》等書,為我國目録學之鼻祖也,後裔多以此為懷,念先祖之鴻德,即以青藜堂,燃藜堂號命名之,以做紀念。今徐銅 沛 泗陽等地亦不少向公之後裔,宋武帝劉裕乃交公二十一世孫也。
自堯帝後監明公始,到高祖劉邦止,吾劉氏已傳七十五世也。邦公稱帝後大封同性為王侯,子孫繁衍較盛,又傳四百多載,後裔遍及於世。然固改朝換代,兵戰陣,流居異國他鄉者有之,隱居山林者有之,甚至更名換姓者亦有者,自此真是:“駿馬騎行各出疆,任從隨處立綱常,年深外境皆我境,日久他鄉即故鄉”。然因代遠年滅,族譜多有失傳,族系亦難稽考,實為我劉氏之宏大不幸也。望太平盛世,國家實行改革開放之國策,使國內外各人員互相交流,資訊資料得以交往,使我皇室國姓漢劉既能溯源流,又知各地之分佈,實屬天助我成也。
先祖邦公生有八子,均各封為王。長子劉肥封齊王,居齊魯等地。次子劉盈為漢惠皇帝。三子如意初封代王,後徒趙隱王,居河北,陝西一帶。四子劉恒即孝文皇帝,子孫最盛。五子劉友初封淮陽王,居安徽,後徒河北魯西一帶,後改為趙幽王。六子劉恢封梁王,居河南一帶,後改為趙共王。七子劉建封燕靈王,居河北一帶。八子劉長封淮南王,居安徽一帶,其子劉安編寫《淮南子》還是豆腐的發明人。魯元公主嫁張公敖。
齊王肥公生十四子即:齊衰王劉蘘、朱虛王劉章、齊北王劉興居、齊孝王劉將閭、川王劉志、膠東王劉雄渠、劉卯、濟南王劉辟光、管侯劉罷軍、爪丘侯劉寧國、楊兵侯劉安、管平侯劉信都,這支劉氏裔孫世世代代多散居在山東,河北一帶繁衍生息。今山東即墨,河北,天津大港一帶的劉氏親族於“明朝永東二年,肥公五十四世孫洪公奉旨率四子二侄隨駕北遷,占河北滄州東西居之”族譜至今猶存。
邦公四子恒公孝文皇帝,在位二十三年,清廉治國,德傳子孫,生四子:長子劉啟孝景皇帝。次子梁王劉武即漢故里金劉寨先祖,三子劉參,居山西太原。四子梁王劉楫。劉武因平吳楚七國之亂有功,大受封賞,管領開封到泰安一帶四十餘忝城疆土,居天下膏艘之地,武生梁共王買,買生梁平王襄,襄生梁貞王毋傷,毋傷生梁敬王定國,定國生十五子,第十子劉欣於元帝建召二年封為陵鄉侯,移居漢之故里繁衍生息,祭掃祖墓,以盡孝道。傳至宋代第四十五世運太公,好詩書多才藝,通經史愛文章,身居小吏,熱心於宗族史學研究,到處訪查稽考,參閱典籍碑文,將失傳之世系接續詳明,使後代昭穆序然,又編寫二十四字排行輩序即“運繼昌期,家修延獻,安興基業,尊崇西漢,宗德萬懷,應水泗玉”。後因宋金戰爭,蒙古入侵,族人一度失散避難南遷,有居江、淮、蘇、皖者,有去湘、鄂、貴、黔者,今蚌埠懷遠,蒙城等縣亦有數十萬之眾,長懷念先祖,立廟祭祀。運太公之孫,繼榮公之次子昌儉公曾率家人於宋孝宗乾道年間離鄉出走,於胞兄灑淚而別,昌意公仍留故里。昌儉公曆盡艱險流居於湖東侯孟,置田立業,營屋而居,家產富有,人煙繁盛,常與故里人來往。後又因多次黃泛,族人亦有東遷齊魯,棗莊者。傳至五十一世延立公,戰亂平息,天下太平,公又修續家乘,踏破鐵鞋訪尋失散多年的族親。至民國二十三年,祖親作儉公和族祖作相公又重修族譜,昭穆無誤。其間,五十九世祖西伯公曾受祖命帶家人於明萬歷年間東遷棗莊繼承祖業,五十七世遵道公從金劉莊(今金劉寨)調居山東巨野杈子樓,至今林門古石碑上仍刻有“派衍龍城卯金淵源綿後裔,支分麟野丁壬穴向建先瑩”,後裔亦有遷鄆城,微山,濟寧者;據莊裏族譜載:宋代中期旺公徒金劉莊遷居藤縣古棠魚莊裏,一三三一年劉節公又由莊裏遷居濟寧劉家橋。傳至十四世少勝公,於明寄居單縣,十八世益公於明季由劉橋遷居中閆,二十二世宗文公於明末由劉橋遷居王窯莊,二十三世苟公清朝中葉由劉橋遷居王軍莊;邦公五十三世孫興泰公為求生計推石馬車遷山東菏澤東南九十裏劉樓,至今人煙繁盛,人才輩出。五十五世延玉公,由金劉寨遷山東金鄉巨野。五十六世珍瑞公遷河北大名,永瑞公遷河南夏邑,碭山擇家焉。六十世漢彬遷山東東諸城,傳至六十五世即清代大書法家大清官劉墉公,墉公下江南時曾送給老家帶有“聖旨”的紗燈,康熙,乾隆帝又送給金劉寨親筆中堂兩幅,於文革一火焚之,世世代代稱祖堂號均為“漢裏堂”。
據侯孟劉氏族譜載:西伯公自漢故里遷魯後,子孫繁昌人才輩出,為官為商者數人。西伯長子漢達公則遠遷居安徽潁州,三子漢近遷於居滕州。明代中期又有遷居嶧北、嶧東地區、棗莊寺山子村系吾族侯孟之分支,六十三世璜公之後裔。六十四世祖福永公遷居江蘇銅山大許嶽海村,均各自人丁興旺,子孫繁昌,後又不斷外遷者北至滕州、棗莊、嶧縣、韓莊、南至徐州、大吳、賈汪、澗溪等各地,還有不少者失去聯繫者廣多,侯孟劉氏為吾祖遂成魯南臨棗地區之旺族也。
據安徽潁州掩龍劉氏族譜所載:明天啟元年後金入侵,1622年聞香教首領徐鴻儒在山東一帶起義,導致匪禍橫行,民不聊生,而江淮一帶洪水氾濫蝗災四起,致淮河流域人煙稀少,生靈塗炭。帝熹宗下詔山左移民集結於棗林莊,協同南遷。乾公因此避難,伴隨移民潮背井離鄉遷穎。途徑漢故里又相約三弟坤公,四弟灜公,攜子同行。
乾公(西伯公字乾)出生於明萬曆初年,於萬曆(約一六零八至一六一一)年間奉祖命遷居山東兗州府嶧縣侯孟村繼承祖業,德傳後代,子孫繁昌,人才輩出。西伯公又於明天啟年間相約,三弟西山字坤,四弟西川字灜,及其長子漢達和家眷,三子漢近,自嶧縣隨移民潮南遷。次子漢遠,四子漢道留守故里。漢近年幼至山東藤縣投親定居。西安長子漢傑外遷,次子漢川仍留守江蘇徐州漢故里。西伯公兄弟協子繼續前行,至安徽穎州演流廟(今掩龍廟)西定居,立村名劉村。
譜載:乾公掩龍劉氏始祖(漢達字方卿、漢遠、漢近、漢道)。二弟西安居豐縣金劉寨(漢傑、漢川),長子漢傑外遷。三弟坤公後裔現居安徽阜陽潁州區前後劉廟一帶。四弟瀛公後裔現居安徽霍邱馬店鎮茶臺村山邊組一帶(劉道富有譜)。始祖乾公傳至第五世(弘緒公三子)文魁公配姚氏外遷嗣失考,第六世(玉松四子)永襲公配氏失考,第六世(淑善長次)失考,第七世永和(子偉公次子)待查,第八世(崇仁公長子)殿爵公遊學外出不知下落,第八世(崇盛三子)振河公遷居聞集西北失察,第八世(敏慎次子)振江遷焦坡集失考,第十二世(雯書子)守達遷居臨水山南文塔集東偏待查。第十世(冠甲公長子)瑞墀公遷居阜南三塔東亓家窪謀生至十二世思恭之子錫銀公,又於1967年返遷故里劉老莊。傳至十一世瑞生公三子思明公,武才兼備前往阜南牛集,曾任周集民團教官,後不知所蹤失考。十三世錫仲四子:長子瑞清乳名旦其子林材,次子瑞齋乳名鴨配留氏其子擇才,三子瑞三乳名利配劉氏被燒死,四子瑞林乳名德配李氏其子象女兒嚴失查。錫川子汝濤字蘭亭遷雲南失考。
文帝三子劉參,原封太原王居山西,後更號為代王,生劉登為代共王,登生十子,非王即侯,子子孫孫數十代,人煙繁盛,多散居山西各地,後因黃河下游多有黃泛,中原一帶人口減少,於明初洪武年間,亦有徒山西遷居漢故里者,豐一支譜載:“吾祖系代王參公之後裔,苦元苛法,隱居山林,至雨公定居太原,後遷古豐高皇故里”,豐西和豐東北一支金、玉、寶、貴、香兄弟五人,永樂二年奉旨播遷由山西洪洞複移古豐。豐東北馮屯一支乃長沙定王之後,由湖北遷來,至今人煙繁盛人才輩出。
邦公五子劉友初封淮陽,後徒為趙王,生子二:長子河間王劉遂,次子劉辟疆,多繁衍在河北一帶。邦公八子劉長,封淮南王(安徽)其長子劉安襲封為淮南王,為不忘祖籍豐邑故土,將所封之淮南壽縣改名為安豐縣(今為安豐鎮),他信奉道教,到處傳經,後裔亦有“傳經堂”號者,公精煉仙丹,實為今日之豆腐也。為紀念豆腐發祥地,一九九二年聯合國在淮南壽縣召開了國際豆腐節。據傳所煉之物(豆腐渣)為雞犬食之,食而升天之說,故有成語:“一人得道,雞犬升天”之成語,安公招至數千名賓客方術之士,編成包羅萬象的親家代表作《淮南子》一書流傳後世,影響極廣。淮南一帶劉氏多為安公後裔,迄今仍定期在淮南王墓壽縣八公山上聚族拜祭。
景帝啟公有子十四,:1劉德(河間王);2劉閼(劉壽)臨江王;3劉餘(淮陽王,徙封魯王);4劉非(汝南王,徙封江都王);5劉彭祖(廣川王,徙封趙敬王);6劉發(長沙王);7劉端(膠西幹王);8劉勝(中山靖王)有子120人,其後裔封侯居官後世分居全國各地,乃至全世界各國;9 劉榮(初立為太子,廢為臨江王);10劉徹(初封膠東王,後立為太子繼帝位,即漢武帝);11劉越(廣川惠王);12劉寄(膠東康王);13劉乘(清河衰王);14劉舜(常山憲王)。
東漢光武帝劉秀,即長沙定王劉發直系,邦公九世孫劉發之後裔,有居湖北通城,有居荊州,有居金華者。中山王劉勝居河北一帶有子一百二十,分居各地,世世代代苗裔繁盛,是吾劉氏之望族也。乃中山靖王之直裔,於西元二二一年定都四川,生有三子:長子劉禪、次子劉永、三子劉理。禪公有七子:漢太子劉璿、平安王劉瑤、西河王劉棕、新平王劉瓚、北地王劉甚、新興王劉詢、目堂王劉璩、皆蜀漢所轄川、陝、甘各地,後受司馬氏之害,平安王瑤子劉鎮倖免,逃至江西隱居為庶民。至今江西宜春,吉水等地亦不少裔孫在此。備公次子劉永遷去洛陽,生一子:劉晨,後裔有遷回蘇沛者,後裔有遷去江南或山東者,晨生三子:劉玄、乾振、乾清多避亂南遷,閩、浙、粵和港臺者,後徒居東南亞諸國。據香港譜載:“西元二三八年,永公東遷洛陽,徒居江南,為避黃巢之亂又徒福建等地。後於宋末元初,中原戰亂,歷經整個世紀,我祖避亂南遷各地”。據湖南《南塘劉氏四修族譜》中載,前國家主席少奇公之上祖時顯公,從江西吉水遷居湖南山清水秀之地,辟地種植,營屋而居,少奇公亦備公直系邦公之後世孫也。
西元二二零年,漢朝末代皇帝漢獻帝劉協被曹丕廢為山陽公,傳子劉馮,襲父職,孫劉康,曾孫劉謹,直至玄孫阿知,正值西晉大亂之時,做為亡朝後裔的阿知,一日告老臣曰:“吾久居此地恐有覆滅之禍,聞東國於日本有聖天子,吾欲往徒之”。於是西晉太康十年五月朔日(西元二八九年)和其子都賀母弟興德及劉國鼎、劉濤子、劉信子、劉鶴明、張濤、安久良、恒保、武英等二千零四十人離漢土代郡建國邑(今朝鮮)飄蕩,經幾多艱難到達日本,旋定居大和國高市郡檜前村,被應神天皇賜為“東漢使主”,後又曾賜為“板上”,“大藏”至元一一三一年因四十五代祖春實將軍平亂有功,朱雀天皇給以極大恩賜,並在原田之地修建宮室,凡劉氏嫡裔皆遷原田居住,至此劉邦的這支直系裔孫皆以原田為姓至今。正如日本這支譜序中所載:“高祖皇帝之血統,嚴然存在之事,予實雖欲不感泣,豈可得耶,又想中國之國立至漢以來,二千四十餘年,交代十三四朝,距今雖已悠久,其間兩國各有盛衰然無不盡懷譜,同宗齊發欲為,其族譜之基。聊報高祖皇帝之餘德也”。
據《劉氏族譜》載:“晉永嘉八年初旬石勒之亂,尚書劉琰,舉族扈從晉元帝過江,寓居京口”。其他中原劉氏裔孫,亦視中原不寧也大批隨之南遷。此外,如河南鄧州人劉虯,系豫州刺史七世孫,此時徒居江陵,臨淮人劉會隨晉元帝渡江後居丹陽。南朝宋國劉裕祖孫自彭城遷居京口。至於其他平民劉姓避難者更是無計其數,他們先流居江淮一帶,然後再流居江南,甚至更遠的地方,閩、鄂、粵、黔、贛等地。為了與當地人區分形成了具有代表性的“客家劉”。
另據《劉氏族譜》載:“三國時期諸葛亮伐南夷時,有一支備公後裔隨軍南下,流居於泰國,馬來西亞等處,每年聚族祭祀烈帝”。唐僖宗年間,劉備之苗裔翰林學士劉天錫,棄官奉父命攜子孫再度南遷,還避居於福建寧化,後又遷江西,廣東興寧等地,此時遷移行蹤不定,其中多有向黔、滇、桂、閩、川、海南等邊境地區遷居者。蜀漢後主劉禪的後裔劉止賢逃避多年之後,又從廣東遷回四川,目前四川重慶巴縣一帶的劉氏多為劉禪之後裔。另有一支於明末清初反清複明將領,漢皇帝後裔江南名將劉成(江蘇常州府無錫縣二十四都人)功打南京失利,和羅葛章,鄭成功將軍匯合,經廈門去臺灣,趕走荷蘭侵略者,收復了臺灣寶島,定居於臺南高雄等地,今仍以彭城堂號稱之,並在高雄市仁武鄉,仁春巷建有臺灣最大的劉氏家祠“長春堂”,門額上仍鑲刻著“彭城”字樣,去臺的前五輩是:一世劉成,二世劉玖,三世劉乞,四世劉老,五世劉惠。唐高宗總章二年(西元669年)福建,潮州一帶發生“蠻獠”嘯亂,暴亂平息後,經濟文化井然有序,出現一片繁榮的景象。此時中原地區正值“安史之亂”,戰爭連綿,百姓處於水深火熱,苦不堪言之中,於是也隨之流入閩南謀生,劉姓當不例外。直至唐末,政府腐敗,引發黃巢起義,此階段隨王潮南下入閩的劉姓也較多,如先鋒官劉行權,彭城人劉山甫,固始人劉存等皆是。這裏的劉氏後裔每年正月二十三日來此聚族拜祭,從無間斷。兩漢時期的漢劉苗裔,有的因犯罪國除貶為庶民。有的被流放發配到西域,後隨匈奴流散到歐洲去的,今匈牙利國,則有漢劉後裔留居。
據中山靖王劉勝後裔,馬來西亞砂羅越和福州鳳崗的《劉氏族譜》載:“傳至存公,字一心,世居淮南,光州,固始。唐僖宗中和年間,巢寇亂華,賊帥王緒陷淮南,光州固始兵戈倥傯,淮人皆棄光州去,而存公隨之入閩”。存公後裔而後又有遷居馬來西亞者。漢朝鮮為漢土,劉氏裔孫遷徒和分封於此的也很多,如今南韓約二十萬人之多。現在他們奉祀劉邦四十世孫劉荃。劉荃為宋代翰林學士兵部尚書,高麗文宗三十六年歸朝鮮,衍為名門大族。
北宋靖康元年,金兵入侵中原,宋都汴京失陷,宋徽、欽二帝被擒,官紳百姓皆大批外逃,宋康王趙構南逃建立南宋,百姓隨之南遷,劉姓的開封人劉鉉此時遷居蘇州,劉畿遷居建康,其後裔移居平江長洲。劉功甫任宋江西萬安縣丞,子孫繁生於此。南宋名將劉光本為陝西人,建元初年隨高宗南渡,任制置使,屯守鎮江。甘肅人劉琦,系瀘州軍節度使劉仲武之子,善騎射,高宗招為名將,後歸居鎮江。在此時,也有人從山西東遷的,據豐北一支《劉氏族譜》載:“吾祖雨公,系代王參公之後裔,苦元苛法,隱居山林,至雨公定居太原,後又遷居古豐漢故里”。
明太祖朱元璋當皇帝後,為恢復生產,增強國力鞏固大明政權,便“大分天下圖籍”,進行大規模的移民,由人口密集處向戰爭或河水氾濫致使人口稀疏的地區遷移,遷移方向由北向南,或由西向東,往邊疆遷移者多是執行朱元璋的軍屯邊疆政策而隨軍入邊的。據緬甸《劉氏族譜》載:“從內地遷居雲南騰沖一帶的有:南京的劉思義、劉全標,江西的劉克修、劉子莊,河南的劉承祖,陝西的劉西貴等。皆為明初南征戰士入閩的一世先祖”。洪武、永樂年間向東遷多是從山西,陝西向山東、河南、安徽、江蘇等地遷移。據沛《劉氏族譜》載:我支劉氏祖籍彭城,後因轉亂先遷至山西,於明代自山西平陽府洪洞縣遷回彭城”。鹽城《劉氏族譜》載:“洪武初年,蘇州廊內地窄人稠,而郊外廣闊,皆皇玉之士,旨命,自蘇州閶門而來”。天津《劉氏族譜》載:“洪公,即吾遷居滄州之始祖也,於永樂二年,奉旨率四子二侄隨駕北遷,佔據滄州,遷到天津大港等地。”。據香港《劉氏族譜》載:“去臺灣最多的是劉備裔孫廣傳之後裔,第154世劉鴻潤是去臺的開基始祖”,寧化興寧劉氏乃劉備次子劉永的後代,劉永從成都徒洛陽,傳二十五世劉樞衡,其孫劉天舒登進士,傳至四十七世及開七公,其子劉廣傳登進士,傳十四子八十三孫。現在臺北市“龍崗親義會”會長劉永富先生既是開七之後裔,廣傳公九子巨江公之後人。香港,馬來西亞柔佛州的劉氏亦多為開七公之後裔。據明永樂翰林院修撰行人張洪的《南夷書》記載:明洪武二十一年,劉姓始祖劉總旗,隨沐英平北夷王,因功受封“白金百兩,白馬一匹”到緬甸定居,如今緬甸有幾十萬劉氏後裔,有的為高級官員。迄今東南亞諸國和澳美等地的邦公後裔多在異地他鄉成立了那些地方的劉氏宗親會,在其會長香港的劉興邦,臺灣的劉永富,美國的劉孔清,秘魯的劉炳鴻,新加坡的劉新策,馬來西亞的劉南輝、劉會幹,加拿大的劉孝德,緬甸的劉國璽等宗長領導下,緬懷祖國,緬懷先祖,每年春秋兩季定期聚族拜祭劉邦、劉秀、劉備三帝先祖。宗親興邦,少卿等人為我劉氏宗親做出了重大貢獻。
綜上所述,兩千多年,人口繁衍,多因天災人禍劉氏嫡裔散居各方,正如中國著名歷史學家,秦漢史研究會長林劍鳴教授所寫“劉邦後裔遍全球”,劉姓是中國四大望族之一,是皇室國姓,在當今國泰民安政通人和之際,我漢皇后裔當牢記先即之遺訓,精誠團結,共振中華,儘早將我全球劉氏宗族漢皇后裔之歷史稽考詳明,昭穆於冊,為實現皇室國姓世界劉氏大成譜而共同努力。
漢高帝裔孫拜撰:劉恒心 劉念德 劉學德 劉學山
劉茂善 劉 宏 劉 振 劉文清
漢皇林及棗莊訪親紀實
為了更進一步的尋親追遠,弄清始祖乾公的以上世系及歷史變遷。2010年7月23日我從西寧出發前往漢高祖劉邦的老家,江蘇徐州豐縣趙莊鎮漢故里金劉寨。22日我買了發往徐州的火車票。23夜,一場突如其來的暴雨,大量泥石流把渭南龍海段的鐵路線給阻斷了,火車整整滯留了27個多小時,加之電路電力中斷,車箱內的空調也無法正常運轉,那場景正如“熱鍋裏的螞蟻”這樣形容一點都不為過,直到25日下午1點我才趕到徐州。一路奔波,不辭辛苦,我又急急忙忙往豐縣老家進發,我感覺故鄉的景是特別的親切,仿佛故鄉的氣候也在用他那“一腔熱情”歡迎著我的到來。酷暑的炎熱,致使著滿臉的汗珠滾落而下,但炎熱並沒有阻擋住我那份尋鄉的熱情。
到了下午6點左右我趕到了夢寐以求的漢之故里“漢皇林”,皇陵的管理人熱情的接待了我。我向他說明瞭我的來意,並告訴他我的宗兄劉文清等一會也會從阜陽相約而至。他聽了非常的高興,並立即電話聯繫漢故里的劉恒心宗長,讓他火速趕回家裏。我放下行李來到了家祠大殿裏,大殿正上方有一個醒目的匾額,上寫著“漢裏堂”三個大字,大殿正中間聳立著高祖邦公的雕像,兩邊並列著兩漢王朝的歷代皇帝。當即我點燃了幾柱香,並恭恭敬敬的向先人們做了三叩九拜之大禮,以示對先人的緬懷之情。
下午7點左右文清兄也趕到了金劉寨。晚上他們在飯店裏熱情的寬待了我們,恒心宗長並給我們詳細講解了漢皇林的始建過程,以及世界劉氏宗親會的發啟創建過程。劉恒心宗親的功勞是功不可沒的,他對劉氏家族付出了太多的心血和汗水,對家族事業的那份熱忱和執著,很值得我們敬畏和學習。
我把我的見解和想法向他一一道來:西伯公應該為我們的始祖乾公,其意:①漢故里劉氏族譜記載:西安公·西伯公(西北)為八卦之乾向,八卦乾為天,伯為長。與我們掩龍劉氏族譜記載的乾公完全相符。而且西伯公的始遷年代以及所傳世系與西安公也是完全相吻合。②掩龍劉氏族譜記載的坤公,坤為大地之意也。③掩龍劉氏族譜記載的瀛公,瀛釋義為大海。④漢故里劉氏族譜所載的西安公為邦公直系後裔,西安之地乃為高祖邦公所葬之聖地,顧名思義是永念先祖之德,不忘吾為邦公之所出也。
終上所述,一有天地之靈氣,又有大海的廣納之胸懷,再加上不忘先祖邦公所出之源為。可以想像祖輩先人的取名意義之深遠。
此說得到了劉恒心宗長以及在座各位宗親的贊同和認可。故此確定我掩龍劉氏乃出自西伯公是無可非議的事實。
當天晚上,我們留住在了豐縣老家金劉寨,晚上9點左右我和文清兄還有漢皇林管理員又來到了清公墓右側的古碑(漢代古碑出土於西皇廟)前,用電筒斜著照向古石碑,我們清晰的看到碑上密密麻麻的字體,一個一個的辨認著,這個石碑記載的則是西漢高祖,豐邑西北隅離城二十裏力村曈(今金劉寨)西王廟碑記。然後又到了左則的碑亭,這個石碑出土於西皇廟,碑上則寫有“漢之故里”的字樣。
我們徹夜長談,使我瞭解了更多的關於劉邦故里的傳說,和金劉寨歷盡滄桑的歷史變遷。此刻讓我對金劉寨的劉氏宗親們為了保護漢皇林和發揚漢室文化付出的艱辛,對此我對他們產生了無比的敬畏。
為了更進一步的查清乾公的身世,搜尋更多的有力真實證據,我和文清兄在次日九點啟程前往山東棗莊。2010年7月26日上午,我們先坐發往沛縣的班車,又輾轉到微山縣,然後才坐上發往棗莊的班車,幾經周折,踏往回鄉的夢指日可待,尋親的激情更加高昂了。
又經過一個多小時的奔波,與下午兩點左右,我們終於到達了棗莊(過去的兗州府嶧縣所在地),這裏就是當年乾公生活過的故土。尋根心切,我們當即前往劉學山宗親的家,此時山東濟寧的劉氏宗親劉洪生相約也趕到了這裏。我們閒話少談直接進入了正題,學山宗親把山東棗莊侯孟劉氏族譜翻開,一一給我們詳解,並介紹杜安村“高皇廟”始建歷程以及被“破四舊”損毀的情況。
接著他又講了一個對我們來說是個至關重要的傳說:相傳西伯公祖上,在當時的年代裏是身為當朝的官員。因派系之爭,受到另一黨派的排擠和誣陷,並且當時全國各地起義肆起,劉姓人也義起各方,天順八年(1464年)冬,在劉通的領導下,在湖北房縣大術廠舉行起義。起義軍迅速佔領了梅溪寺,建立了農民革命政權。劉通稱漢王,年號為“德勝”,以石龍(和尚)為軍師,以苗龍、苗虎為先鋒。其中包括:劉宗敏、劉三(劉惠)、劉六(劉寵)、劉七(劉宸)、劉體純、劉芳亮、劉福通等人。皇上為了避免劉姓及其黨派與起義軍串聯,故此把他們分遣到各地,以消減劉姓及其黨羽(其中包括劉姓近親)的勢力。因此我們始祖西伯公的其中一個弟弟劉瀛被遣到霍邱縣的情況是符合這一傳說的。另外,東申莊的始祖也有一支被分遣到了霍邱。其中有的被迫隱姓埋名。根據掩龍劉氏族譜記載:乾公乃士林領袖,這一說詞也是符合邏輯的。官者其子必顯貴,就是這個道理。
我把我們的觀點和見解同樣向劉學山宗親作了陳述,也得到了他們相同的贊同和認可。也更一步認證了乾公乃邦公之直系後裔,崇文公之長子的事實。同時也認證了乾公生有四子:漢達字方卿、漢遠、漢近、漢道。此次之行收效甚佳。使我和文清兄無比的高興和寬慰。讓我們的此行如願以償,以滿意而告終。
二零一零年七月二十八日
乾公十三世孫:劉振拜撰
《掩龍劉氏族譜備考》
國之有史,族之有譜。史載國之興衰,譜記源流派衍。觀史,知歷代興衰更替,奸惡賢良;閱譜,曉祖宗脈派,昭穆統緒。中國譜牒,五代以前,門閥森嚴,朝有譜局,開科取士均譜。宗起,取士不分家世,婚姻不重寒微,自蘇氏譜出,修譜遍於民間。蓋譜之興,惟恐宗德之廢矣,使後人不忘其本,本維繫人心世教者,蓋譜之力矣。
太極之原,兩儀始分,煙煙熅熅,有沉有奧,有浮有清。沉浮交錯,庶類混成。肇命人主,五德初始,同於草昧,玄混之中。逾繩越契,寂寥而亡詔者,《系》不得而綴也。闕有氏號,紹天闡繹者,莫不開元於大昊皇初之首,上“哉夐乎,其書猶可得而修也。亞斯之世,通變神化,函光而未曜。若夫上稽乾則,降承龍翼”,而炳諸《典》、《謨》以冠德卓蹤者,莫崇乎陶唐。陶唐舍胤而禪有虞,虞亦命夏後,稷契熙載,越成湯武。股肱既周,天乃歸功元首,將授漢劉。《春秋》晉史蔡墨有言,陶唐氏既衰,其後有劉累,學擾龍,事孔甲,被夏朝第十三帝孔甲賜為禦龍氏。此為祁姓之劉。範氏其後也。而大夫範宣子亦曰:“正丐,(人名)之祖自虞以上為陶唐氏,在夏為禦龍氏,在商為豕韋氏,在周為唐杜氏,晉主夏盟為範氏”,範氏為晉士師,魯文公世奔秦。後歸於晉,其處者為劉氏。劉向雲曰:“戰國時劉氏自秦獲於魏。秦滅魏,遷大樑,都於豐”。故周市說雍齒曰:“豐,故梁徙也”。是以頌高祖雲:“漢帝本系,出自唐帝。降及於周,在秦作劉。涉魏而東,遂為豐公”。豐公,蓋太上皇父。其遷日淺,墳墓在豐鮮焉。及高祖即位,置祠祀官,則有秦、晉、梁、荊之巫,世祠天地,綴之以祀,豈不信哉!由是推之,漢承堯運,德祚已盛,斷蛇著符,旗幟上赤,協於火德,自然之應,得天統矣。
《左傳》涉劉漢世系有三處矣,即文公十三年、襄公二十四年和昭公二十九年。文公十三年文載,乃敘述了劉氏先人士會逃至秦國,晉人當心秦國重用士會,便設計將他騙回。後來,留於秦國的部分家眷乃改以劉為氏也。也就是說,此處記載主要是交待了劉氏的來歷。襄公二十四年主要記載了士會之孫範宣子歷數自己的世系情況:宣子曰:“昔匄之祖,自虞以上,為陶唐氏,在夏為禦龍氏,在商為豕韋氏,在周為唐杜氏,晉主夏盟為範氏,其是之謂乎?”。
吾祖劉氏本屬陶唐後裔,出於高祖邦公之曾孫買,買傳襄公,襄之曾孫欣,至明朝西伯字乾。其於豐沛明萬歷年落於山左者。至明天啟初年,始祖乾公遊幕於穎,遂家焉。吾族之劉氏族牒,始修於光緒初年,乃乾公十世裔孫磐塢公之所承也。為繼前人之功德,接續者乃磐塢公季子可久公及化鈞公,於民國三十二年(一九四三年)所嗣,為族唯留之珍品矣,亦此次三修之根袛也。該譜原為手麾線裝之訂,所存無多,歷經兵燹戰亂,災異變遷,乃至文革尚存兩部,其一於【破四舊】被抄之焚毀,視為吾族之悲矣。劫後僅存一部乃吾族宗親錫民公之母冒險密藏之,今人感激之致。於後傳於文清公呵存乃得以留存。此次之修乘,為尊史實,對所存之原譜均未作篡,確以保先輩之真偽。此次修繕乃以續修(民國三十二年)汝楷公之所撰本,今人於原譜名不符者以諱稱加以更訂之,望亦符原譜之實矣。為更晰所目世襲之傳遞,今列符世系垂絲圖於後冊,系始於吾始祖乾公至十餘世,皆依舊譜為據,其後銜接所續新譜,以承吾族宗親及後人參閱之便。本載磐塢公厚德錄一篇,承後為念矣,繼之先人之德乃之先人之後望也。遠古文本是根據清朝王相《百家姓考略》箋注,江蘇劉恒心修著《古豐劉氏族譜》山東棗莊劉茂善修著《侯孟劉氏族譜》,民國劉汝楷撰著《安徽掩龍劉氏族譜》及劉宏所撰三修《安徽掩龍劉氏族譜》為依據,再查考《史記》、《漢書》、《國語》、《左傳》、《太平廣記》、《東周列國志》、《新唐書》、《古今姓氏書辯證》等古代史料。佐以各省劉氏郡望正宗《劉氏族譜》較準確的記載,以供參考。是為序。
西元二零一零年陽曆五月十五日
乾公十三世孫劉 振拜撰
乾公十三世孫劉文清校正
乾公十四世孫劉柏林排版
劉老莊流傳的故事
相傳,康熙年間我們先祖倚蘭公於二弟倚源公,自劉村遷居新村(劉老莊)東宅,耕田為業。倚蘭公豪俠仗義,寬厚仁慈,為人豁達。以孝為先,施傳祖德,子孫繁盛,世代繁昌。倚蘭公生有三子,長子國榮,次子國恩,三子國祥。國祥公康熙四十九年生,乾隆三十八年殉,(一七一零至一七七四年)享壽六十四歲,配李氏,康熙四十八年生,乾隆五十九年殉,壽享八十六歲,合葬掩龍廟東南裏許,譚老店東南角,北古溝北岸,墳向子午兼癸丁,祭田二十畝,招佃戶耕種。生二子:子任、子重。在當時家產富有,光良田就有一百多頃,東至潁州以西,南至三塔,北至程集以南,西至胡廟以東,騾馬成群,招佃戶無計其數。傳至子重公(國祥公次子)字道遠,太學生,性孝友,庶交逰豪俠,好義不畏強禦,壽七十五歲,元配薛氏殉合葬國祥公左側,女三適留適黨 適李。生四子:漢儒、彥儒出繼、三早逝、聖儒。
繼配趙氏殉葬國祥公塋東偏,生一子:應儒。
繼側室黃氏殉葬同德圩南裏許,生一子:大儒。
到了乾隆,康熙年間子重五個兒子,兄弟幾人個個武藝精甚。
漢儒公(子重公長子)遷居邑西清河東岸劉莊,配申氏殉合葬國祥公右側,女一適王。生一子:崇山。
彥儒公(子任公嗣子)清封昭武都尉,乾隆三十八年生,嘉慶元年殉,壽二十四歲。配留氏,旌表節孝,清封恭人,乾隆三十五年生,道光二十七年殉,享壽七十八歲,合葬子任左側,生二子:崇厚、崇玉。
聖儒公(子重公四子)乾隆庚子年生,道光辛巳年殉壽四十二歲,自劉老莊分居李營,殉葬唐小莊西北偏,元配留氏乾隆己亥年生,嘉慶甲戊年殉壽三十六歲,生一子:崇居。
繼配趙氏乾隆壬子年生,同治癸酉年殉壽八十二歲,葬西北李莊西偏,女一適胡。生二子:崇文、崇廉。
應儒公(子重公五子)字彬雅,太學生,以軍功例保五品職銜,清封昭武都尉。元配丁氏殉合葬劉老莊南墳地,南北路西側,南古溝北岸約一百多米處,西南向。生一子:崇萬。
繼配王氏,殉葬國祥公塋東偏, 生三子:崇勳、三子早世、崇高。
又繼配姚氏葬掩龍廟東南角,譚老店東北角,東西溝北岸約二十米,無出。
根據家譜記載的以上這些情況,可以想像當時年代裏劉氏家族根深葉茂,英才輩出之景盛。自此也稱得上穎西劉氏之旺族也。當時的劉老莊村中間的老宅,建築規模宏大,有六間青磚砌成的仿古式大堂屋,兩邊有側房,院內青磚鋪地,前面有過噵,還有一個走馬門樓,門旁有下馬石。前院是一個50平方米的練武場。“黃鶯戲狗,走馬觀花”一派豪門富家子弟之景象,官貴書香門第之盛世,一目了然。外人對子重五子尊稱為“五郎”,尊稱應儒公為“五老爺”,這也就是“五郎光閨”傳說的由來。
相傳,有一次,子重四子聖儒公到三塔集聚賭,正趕上知縣大人(縣官)下鄉視察,路遇三塔,聽說有人聚賭,想去抓賭。結果,一打聽是四郎,就立即往回返。這時有人轉告四郎說:“縣官要來抓賭”。四郎一聽就急了,言道:“他媽的,敢來抓老子”。四郎奔出賭場追趕上縣太爺,不由分說就把縣官狠狠的揍了一頓。這件事傳到了老太爺子重公那裏,老太爺趕緊到縣衙向縣太爺賠禮道歉。這事哪會就此罷休的,縣官回到縣衙,休養了幾天傷後,就把此事上告到了知府,他把被打的經過向知府大人講述了一遍,並說:“劉家的狗咬死個兔子都沒人敢拾(撿)”。知府聞訊也是一驚,言道:“向這樣的狂徒不加以嚴懲那還了得”。
知府大人下來查辦此事,大郎、二郎、五郎,連老太爺都出面說情,結果知府大人沒把四郎收容入監。但死罪可免活罪難逃,知府對劉家作了一個懲罰,讓劉家建潁州城“城西門樓子”。就這樣盛車的金錢一車車推出了這個歷經百年的豪宅,致使劉家幾乎一貧如洗。
傳到應儒公的長子崇萬公字體備,太學生,以軍功保五品職銜,侯選氿司庭,配胡氏殉合葬劉老莊村東,葡萄秧墳東側,東南向。生七子:墜甲、冠甲、三四五早逝、合甲、犀甲。
崇萬公力求治家,可他的幾個兒子實在是太不爭氣,“遊手好閒,嗜賭成風”。崇萬公去世後,幾個兒子把僅有的幾十畝祭田也給變賣了。到了我曾祖父這輩,是弟兄四個。我曾祖父瑞墀公是冠甲公長子,我爺爺是二門瑞生公長子思恭過繼給長門的。聽我父親說:“有一次,我曾祖父,祖父,爺八個到唐邢莊打架,我爺爺管抱衣服,他們七個打得人家一個莊都是關門閉戶的。而後來除了我曾祖父瑞墀公和我祖父思恭公以本務農外,剩餘的我三個曾祖父和三個爺爺都是四處流浪,到處逃荒,有幾位就客死他鄉。“今世風日下,衰敗路難通”,以警示後輩奮發圖強。
而後,在《掩龍劉氏族譜》的祖訓中就特別強調,戒煙戒賭 。前人之照,以視為後人作警示。劉老莊歷經了數百年的滄桑變遷,有遷居大橋東小劉莊、斜莊的,有遷三合集北韓莊,有遷三合集南李營,有遷月池北李莊者,有遷後灣子的,還有遷南劉莊的,寄居於四面八方,甚至有移居國外的。就如越王勾踐、臥薪嚐膽、路遇困難多磨厲,經過了幾輩人的努力拼搏,現在的族人倍加之志,為商、為官者,教書育人者,從醫、救死扶傷者,數人。承前啟後、人才輩出。
乾公十三世孫:劉振采寫撰著
(父親錫銀公在世時陳述)
二零一零年八月二日
漢裏堂始祖雕塑及有關圖片
漢高祖劉邦 孝文帝劉恒
孝景帝劉啟 孝武帝劉徹
孝宣帝劉詢 孝元帝劉奭
孝成帝劉驁 光武帝劉秀
東漢孝安帝劉祜 東漢順帝劉保
東漢孝桓帝劉志 東漢孝靈帝劉宏
東漢獻帝劉協 漢高祖石雕
劉邦紀念碑 劉秀紀念碑
清代石碑亭 梁孝王劉武
漢裏堂大殿 左阜陽劉文清 右棗莊劉學山
始祖西伯公 十八世劉累公
遠古始祖及西漢各代皇帝
東漢各代皇帝

赞(2) 赞助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刘氏家族 » 安徽阜陽掩龍堂劉氏家譜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感觉好就赞助一下

非常感谢您的赞助,所有款项都用于刘氏家族网的运营(有详细收支记录),备注留下电话号码,我们会添加您。

支付宝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