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族谱(家谱、家乘、谱牒、天序皇谱)是以个人及家庭为单位,记载同系共祖的血缘集团的连带世系,以及人物、事迹、婚姻、收养、继嗣、生卒、殉葬等方面情况的历史图谱,蕴藏着大量的人口统计学、人口流动学、基因遗传学、人文社会学、族谱学、地理学、历史学、经济学、民族学、教育学、儒学、人物传记以及地方史的资料,它与方志、 正史构成了中华民族历史大厦的三大支柱,具有直观性、真实性,是我国珍贵文化遗产的一部分。 对开展学术研究有重要价值,同时对海内外华人寻根问祖,增强敬宗爱族,牢结血缘情结、民族凝聚力也有重要的意义。
为了家族成员的团结和睦,促进老少长幼的相亲相爱、互帮互助,就要有家谱文献作为依据,使每位宗亲都能够知根知底,知长知幼,知古知今,知内知外,知己知彼,能够 了解家族历史的沧桑演变历程,以便继承发扬优良传统,不忘天恩祖德,效法先贤俊彦,传承先祖美德,首先做家族中的优秀个人,继而同心同德续写家族的光辉历史,共同创造家族的美好未来。
社会意义,家族是社会的组成部分,家族兴旺则社会昌盛,社会昌盛则民族振兴,民族振兴则国富民强。 同时,以谱为据,敬宗睦族,尊长爱幼,族内团结友爱,利用家谱连带的外戚关系,从而促进了社会和谐,增进了各族和睦,华夏一体。
掩龙刘氏源流序
盖悉古今有云,木有本,水有源,寻根问源,慎终追远,为族亲后贤之责。 族有枝,宗有杆,杆有根,根系于何邑? 族亲能悉矣? 吾掩龙刘氏族谱始修于光绪初年,由磐坞公稽考墓志碑铭、灵位撰文、访族中长辈,遍及乡邻收族籍于一册。 然,基于历史条件因素,对祖前世系未得以稽考。 今逢盛世,信息、交通便捷,乃寻访苏北丰县金刘寨、山东枣庄侯孟、菏泽刘楼、滕州庄里,考稽祖上源流,谱均有载。 隋末唐初,邦公二十七世孙邕公参天序首修谱牒,自二十九世立字辈:”祖立洪范,敦谕后贤,孝义谨记,福泽延传”;唐中期三十二世祖群彦二修;传至宋代四十五世祖运太公三修,又订立二 十三字派文诗:”运继昌期,家修廷献,安兴基业,尊崇西汉,宗德万怀,应水泗玉”;明代五十一世祖廷立公四修;民国二十三年作检公五修;高祖以致乾公四子汉达字方卿、汉进、 汉暹、汉道,六十代载之甚祥,且上古世系井然有序,今均收入于册,全族幸甚。 稽考始祖西伯字乾,乃邦公五十九世裔孙,系汉文帝恒公次子梁王武之支系,祖籍江苏丰县金刘寨汉之故里,嘉靖间徒山东兖州府峄县东企 彭乡后孟社继承祖业,万历六年奉旨携长子方卿迁颖,余子留居山左枣、峄故里,二弟西安留守丰邑,三弟西山字坤、四弟西川字瀛随迁。 逢佳季撰注集,连谱修整明源流,望衍传勿无遗也。 是为序。
刘氏族谱集注序
树有千枝,乃出自一本。 吾族乃陶唐尧帝之后裔,汉高帝邦公之直系。 尧之九子源明字资首封留邑,后因助禹徒梁州治沱江之水有功,被虞舜受封于巴蜀梁州,故取地以己名曰资邑。 资长子刘式承嗣尧长子监明,迁徒河北刘地繁衍生息,故为吾刘姓之始祖也。 资次子袭封资邑曰资国,取姓资名永河,乃资姓得姓之始祖也。 故天台山又曰资山,沱江水又曰资水。 吾族派衍汉里,支分鲁南,兼阜颖之宗,生员数以万计,为梁孝王刘武之后裔。 原谱各宗各执一册,不知大宗之渊源。 为聊报先哲之德,今昭穆汇于一册。 承盛世,修祖陵,建陵园,复修家祠,昭示后人不忘祖恩浩荡。 先人之大志,遇灾荒战乱而久经不衰,代出贤人,世代繁盛,实乃后胤之典范。 远至三皇五帝,历经五千年沧桑延衍,孕育着东方华夏文明。 时至今朝,吾刘氏族谱依然井然有序,谱修工时之大,匆难思矣! 承先哲之大志,八修统谱,稽考各支谱集于一体一宗,祖上之源流一目了然。 上古源流世系,历时五年之久校正,稽考《国语》、《左传》、《汉书》、《史记》、《族谱▪史册》、《徐州府志》、《颍州府志》、《峄县志》诸典籍,访族中长者,考墓志碑铭,校误求真,且附以正史文献以便族人查阅校对,可见撰谱之慎也。 今逢刘氏族谱注集告成之时,略撰文赞曰:”振公实为吾族之楷模,后胤贤才当承传其志以继之”。 是为序!
山东枣庄后孟刘氏宗亲会会长:文永 拜撰
评论前必须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