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刘氏宗亲
我们都是一家人

刘益祠族谱祖源故事

12月12日湖南省刘氏宗亲联谊会会长刘继德先生到浏阳考察,浏阳老会长兴善先生和我陪同。从浏阳出发驱车不到一个小时就到了南乡的金刚镇,在兴善先生和当地宗族耆老的指引下,我们来到了金刚小学。进去的时候正值课间,只见到处是小朋友们在追逐嬉戏,十分热闹。在教学楼和操场之间有一栋古香古色的建筑,门楣上大书“刘氏家庙”四字,这就是我们此行要参观的“刘益祠”。管理祠堂的是一个中年汉子,初次见面即有一种说不出的亲切和淳朴的感觉,交谈之下,原来是小学校长刘守木先生。打开大门,只见前厅悬挂一幅“刘益祠教育基金发放仪式”的红色横幅,守木校长热情地给我们讲起有关祠堂和基金的故事。访谈和拍照结束后,我们接着考察了位于大瑶镇的刘益祠“西阳山分祠”,并和刘益祠族长守文先生就笪桥刘氏宗谱进行了一番探讨。

刘姓签名


在考察的过程中,继德会长对刘益祠大为赞赏,认为刘益祠可作为推广学习的榜样。祠堂不但经过修缮保护得好,而且日常管理也好,室内整洁干净,一看就非常舒服;二是教育基金搞得好,凝聚了宗亲之心,倡导了好学之风。由于我也是刘益祠人,听到会长如此评价,顿觉脸上有光。不料,会长突然对我说,你写一篇关于刘益祠的文章吧!我连忙辞谢不迭,会长不同意,最后只得勉强应承,就当完成老师交给的作业吧。

刘氏家庙


一、刘益祠祖源
刘益祠属于交公世系,在二千多年的传承中,有如下关键人物节点。
刘交:一世。(公元前250年至公元前179年)汉高祖刘邦之弟,封为楚元王,都彭城,为彭城始祖。
刘向:五世。西汉文学家,目录学之祖。
刘表:十世。东汉末年,荆州刺史。
刘遐:十五世。东晋。江西笪桥始祖。
刘逊:三十二世。唐末。江西豫章始祖。
刘克式:三十八世。北宋。墨庄始祖。
刘化宣:四十四世。南宋。江西万载燕筑始祖。
刘选文:六十一世。明初。湖南长沙始祖。
刘新辑:六十二世。明朝。正统(公元1436年-1450年)间迁居浏阳南乡金刚头,为浏阳开基祖。刘益祠尊选文公为一世祖。

刘氏家庙


二、刘益祠族谱
祠堂、祖墓、谱牒是宗族文化的三大物质遗产。族谱乃是家族的《史记》,因此刘益祠人历来重视族谱的修订。刘益祠族谱历史上经过多次完善和增补,历次修订的年份如下:
初修:大清乾隆二十七年;
二修:大清嘉庆十九年;
三修:大清咸丰九年;
四修:大清光绪二十年;
五修:民国十四年(1925年);
六修:公元1997年。
到目前为止,自选文公算起,刘益祠已经传至第二十六代,人口超过万人。

刘氏家庙


三、刘益祠故事
刘益祠族中流传着很多故事和人物事迹。先辈人才辈出,业绩斐然,比比皆是,不可胜说,其中最为刘益祠人所津津乐道的是“墨庄”的典故,激励了一代又一代后人发奋读书,报效国家。记得小时候,父亲最喜欢写“墨庄香远,藜阁春长”的春联,给我们灌输了诗书传家的道理,所以对于“墨庄”有特殊的情感。
但是墨庄,非刘益祠所独有,下面讲一个刘益祠的故事。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日本全面侵略中国。次年11月日军攻入湖南北部,岳阳失守,长沙局势十分严峻。13日凌晨发生“文夕大火”,造成长沙城90%以上的房屋被烧毁,3万多人丧生的大惨案。省会学校纷纷外迁。当时浏阳县人也着手筹备“淮南中学”,多次开会研究,最后因种种原因没有达成共识,事情不了了之。当时刘益祠的族长刘友骏先生,看到这种情况很不甘心,认为教育是国家的根本大计,岂能坐视不管?于是邀集族人开会,毅然筹建“选文中学”。经过多次会议商讨,决定由各房拿出一定比例的公共田产捐作学校财产,另外把大瑶西阳山的宗祠加以修葺、改造作为校舍。选文中学于46年春季招收第一期学生,多年的愿望终于得以实现!解放后,选文中学发展为浏阳市第二中学,一直延续至今。
选文中学首任董事长刘友骏先生是刘益祠一世祖选文公第十八代孙,因仰慕先祖事业,为弘扬祖德,故而将学校命名为“选文”。
从墨庄,到选文中学,到教育基金,一以贯之的是刘益祠人对教育的共识,对教育的重视,对教育的奉献。这是一种精神,一种可以默默传承的文化!
文以载道。我想要写刘益祠,也许这一点是最值得记述,也最具有现实意义的吧。

赞(7) 赞助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刘氏家族 » 刘益祠族谱祖源故事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感觉好就赞助一下

非常感谢您的赞助,所有款项都用于刘氏家族网的运营(有详细收支记录),备注留下电话号码,我们会添加您。

支付宝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