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刘氏宗亲
我们都是一家人

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少将:刘毓标

刘毓标(1908年—1997年4月2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少将,江西省横峰县葛源村人。1927年参加弋横暴动,1928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0年由团转入中国共产党。1934年由地方工作转入中国工农红军。参加了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等。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1997年4月25日,在南京病逝,享年89岁。

刘毓标


刘毓标生平
早年经历
1908年,刘毓标(原名刘有和)生于江西省横峰县葛源店前街的一户贫农家庭,祖辈以佃田租种为生。刘毓标7岁起帮父兄放牛、种田,10岁时,在刘家祠堂资助的私塾读书两年半后又在家种田,17岁后跟木匠学徒2年。
土地革命时期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区委、县委组织部长、县委书记、皖浙赣省委组织部长兼独立团政治委员。坚持了南方三年游击战争。
1927年清明节,加入了葛源农民协会,参加了年关暴动。
1928年8月,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
1930年,由团转入中国共产党,先后任葛源区委组织部长、区委书记、县委组织部长等职。
1934年1月,进共产主义学校县委书记训练班学习。5月,受中共闽浙赣省委派遣,到皖南白区任中共皖南特委委员、中共歙县县委书记。6月,任太平中心县委书记。8月21日,领导农民暴动。10月,成立了“皖南苏维埃政府”,各县、区、乡也都建立了苏维埃政权。先后打了木子岭、打鼓岭、方家岭、茅山岭、杨家墩等10余次主要战斗,粉碎了国民党军的一次次进攻。共毙国民党军70余人,俘国民党军60余人,缴获长短枪600多支,有效地保卫了苏区,配合了红军的北上抗日行动。12月18日,任红军皖南独立团政治委员。
1935年,率领独立团独立自主地开展游击战争。
1936年4月,闽浙赣省委改为皖浙赣省委,刘毓标为委员兼组织部长。独立团改为皖浙赣独立团,刘毓标仍任皖浙赣独立团政治委员。坚持了南方三年游击战争。
抗日战争时期
抗日战争时期,任新四军一支队总务科科长、江北指挥部教导大队教导员、江北干部学校政治处主任、抗大五分校政治部副主任、新四军后方政治部组织科长、新四军直属政治处主任、五十二团政治委员、抗大第八分校政治委员、二师干部教导团政治委员、六旅副政治委员。
解放战争时期
1945年8月,任淮南津浦路东分区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12月,任第二师第六旅兼淮南津浦路西分区副政治委员。在此期间,先后任华东野战军第十一纵队第三十一旅、三十二旅政治委员。
1949年4月,任第二十九军政治部主任。率部参加了淮海战役、渡江战役、淞沪战役和进军福建的福厦战役。
建国之后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军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军政委,华东军区装甲兵政委,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
1961年4月转业,任江苏省民政厅副厅长党组书记、江苏省政法办公室副主任、江苏省革命委员会顾问、江苏省政协副主席(省长级)。
1984年12月,离职休养。
1997年4月25日,因病医治无效,在南京逝世,享年89岁。

刘毓标主要作品
文章
《战斗在皖浙赣边》

刘毓标经历历史事件:
抗美援朝 (公元1950年–公元1953年)
渡江战役 (公元1949年)

刘毓标所获荣誉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刘毓标家族亲属成员
夫人:赵倩,是来自大上海的女青年,投身盐城新四军苏北抗大五分校,任女生队副队长。
长子:刘华申。
三子:刘华苏,解放军工程兵指挥学院政委,少将。
四子:刘华建,江苏省军区原副司令员兼参谋长,少将。

刘毓标后世纪念
刘毓标铜像
刘毓标铜像位于葛源革命烈士纪念馆。

赞(2) 赞助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刘氏家族 » 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少将:刘毓标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感觉好就赞助一下

非常感谢您的赞助,所有款项都用于刘氏家族网的运营(有详细收支记录),备注留下电话号码,我们会添加您。

支付宝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