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刘氏宗亲
我们都是一家人

中国工程院院士、飞航技术专家:刘永才

刘永才,1942年12月21日出生于吉林省长春市,飞航技术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第三研究院科技委副主任,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科技委顾问。
刘永才于1966年从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毕业;1966年至1985年担任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三研究院三部副组长;1985年至1992年担任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三研究院三部室副主任;1992年至1994年担任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三研究院三部部副主任;1994年至2007年担任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三研究院科技委委员;1994年至2009年担任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三研究院科技委副主任;1998年至2000年担任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三研究院科技委主任;2004年至2009年担任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科技委常委;200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刘永才长期在科研第一线从事飞航装备的设计、试验和制造的研究工作。

刘姓专属头像


经历
1942年12月21日,刘永才出生于吉林省长春市,籍贯河北省肃宁。
1960年—1966年,就读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有翼导弹设计专业,毕业并获得学士学位。
1966年—1985年,担任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三研究院三部副组长。
1985年—1987年,担任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三研究院三部室副主任。
1987年—1992年,担任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三研究院三部室副主任。
1992年—1994年,担任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三研究院三部部副主任。
1994年—2007年,担任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三研究院科技委委员。
1994年—2009年,担任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三研究院科技委副主任。
1998年—2000年,担任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三研究院(中国飞航技术研究院) 科技委主任。
2004年—2009年,担任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科技委常委。
200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同年,担任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三研究院科技委顾问。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刘永才在系统工程、总体设计、可靠性、信息化等方面有重大成就。他带领巡航团队花了十几年的时间,打破了诸多中国国外的技术封锁,以百分之七十的技术创新,成功研制出了中国第一代陆基巡航导弹。
刘永才组织和参与完成了多个导弹武器系统的研制工作。主持某型号关键技术攻关、立项综合论证、方案设计、工程研制、设计定型、批量生产等各阶段技术工作。任某型号方案论证组组长,编写武器系统总体方案,研制中负责总体设计,编写了一系列总体技术文件和报告,研制期间提出了某带飞试验方法,有力地保证了飞行试验成功率。

人才培养
学术交流
2015年9月18日,刘永才应邀为南京理工大学师生作了题为《信息化战争与导弹武器发展》的学术报告。
2017年6月13日,刘永才到南昌航空大学开展学术文化活动,做客该校“卧龙人生”文化讲坛,为学校师生带来了一场题为《航天型号系统与航天文化融合》的主题报告 。
2020年12月18日,刘永才做客南京理工大学紫金讲坛,为师生带来了题为《新形势下武器装备发展思考》的报告。

个人生活
家世背景
刘永才6岁时失去了父亲,全家只能靠母亲在工厂做工或在街头摆摊维持生计。
生活习惯
刘永才养成了随身携带一个小本子的习惯,一旦脑子里闪过什么好的想法和点子,他会随时记录下来。即便是睡到深夜,他也会因为脑海里的灵光一闪而条件反射地跳下床,拿笔记录下来,时不时还自言自语几句。平均算下来,他每天总的睡眠时间不过四五个小时。
健康状况
刘永才因为饮食不规律,不能按时吃饭,加上积劳成疾,早年已进行过胃部切除手术。1981年7月3日,刘永才上消化道出血导致失血性休克,经过剖腹探查,他最终切除了2/3的胃,他的胃还经常隐隐作痛。

人物评价
刘永才为中国飞航事业及航天事业的发展、为中国国防事业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中国工程院评)
刘永才作为总师、劳模,超常付出、无暇照顾妻儿,同时他饱含温情、做事洒脱、爱好广泛,在生活中也处处显出智慧与趣味。(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评)

赞(0) 赞助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刘氏家族 » 中国工程院院士、飞航技术专家:刘永才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感觉好就赞助一下

非常感谢您的赞助,所有款项都用于刘氏家族网的运营(有详细收支记录),备注留下电话号码,我们会添加您。

支付宝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