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刘氏宗亲
我们都是一家人

浙江温州苍南刘姓迁徙与演变

刘姓系入迁苍南历史悠久的姓氏之一。据《刘氏宗谱》载,刘姓最早一支入迁苍南的是,南宋年间由闽入迁白沙刘店定居,其次是明弘治七年(1494)的刘基六世孙由青田(今属文成)县南田镇来莒溪定居,余者大多是明嘉靖与万历年间在平息倭寇之后,平阳县令实行“招垦”,温州辖范的各县及附近的闽东一带刘姓闻讯而来定居,抑或清初避耿王耿精忠之乱,由福建来苍南各地定居。至于年远代湮,世系鸿支散佚无从稽考者,尤需进一步考证。今收录部分迁徙简介于下:

刘崇龟换刀故事

渎浦大浃头刘姓 始迁祖刘在德,系刘吟吾次子。原籍福建泉州府安溪县大片园大板桥头。其祖父刘流泉于明万历间避闽寇乱,入迁平阳县北港(具体地址不详)。刘在德何时入迁大浃头定居不详。配池氏,生子五:长刘绳准,不传;次刘绳节,三刘绳洲,四刘绳派,五刘绳景,均繁衍成族,后裔分居各地。

大观横屿刘姓 始迁祖刘顺吾,字爱茶,刘流泉四子。于明崇祯元年(1628)戊辰,由平阳县北港詹家埠入迁来此定居。配温氏,生子四、女二,繁衍成族,后裔分居福鼎县后垄等地。

望里港边刘姓 始迁祖刘文焕,字章于,系横屿刘顺吾长子。何时由大观横屿入迁来此定居不详,配陈氏,生子二,繁衍成族,后裔分居各地。

凤池板岙刘姓 始迁祖刘石保,系大观横屿刘顺吾三子。何时由大观横屿入迁来此定居不详,繁衍成族,后裔分居各地。

宜山街刘姓 始迁祖刘功赐,系大观横屿刘顺吾四子。何时由大观横屿入迁来此定居不详,繁衍成族,后裔分居各地。

沿浦斗门头刘姓 始迁祖刘廷爵,字伯云,系刘士顺次子、刘石保之孙。于清乾隆年间由凤池板岙入迁来此定居。配李氏,生子七,繁衍成族,后裔分居各地。

澄海埕溪(路尾)顶三亩刘姓 始迁祖刘廷富,字伯友,系刘士顺四子、刘石保之孙。于清乾隆年间由凤池板岙入迁来此定居。配陈氏,生子三、女一,繁衍成族,后裔分居各地。

灵溪浦西保刘姓 始迁祖刘应龙,号瑞琳,系刘有赞长子。原籍福建泉州府安溪县蓬莱乡。其父于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丙辰,由安溪县蓬莱乡入迁瑞安县四十七都汤岙。刘应龙于清康熙九年(1670)庚戌,由瑞安县汤岙入迁来此定居。配陈七娘,生子一、女一,繁衍成族,后裔分居各地。

渡龙西程浦头刘姓 始迁祖刘君富,系刘有赞次子刘瑞廷之子。何时由瑞安县汤岙入迁定居不详。配陈氏,生子六:显相、显儒、显范、显钦、显配、显陆,繁衍成族,后裔分居各地。

灵江余家桥刘姓 始迁祖刘伯来、刘廷高兄弟,原籍福建泉州府安溪县老厝基。清康熙初闽寇作乱,兄弟二人由安溪县老厝基入迁来此定居。刘伯来乏嗣,刘伯高生子四:长子(名不详)徙居永嘉县毛竹岭;次子刘日耀,承继伯父嗣;三子刘日经,字文韬,住居本地,与兄刘日耀,繁衍成族(四子出绍胡家宅陈姓),后裔分居各地。

赤溪南行刘姓 始迁祖刘祖成,字三卿,系刘达景之养子,原施姓。其父于明崇祯年间由福建泉州府(具体地址不详)入迁平阳县北港壬湾,至刘云卿,于清康熙四十七年(1708)戊子,转迁来此定居。配尹氏,生子四:长子圣佑,字士光,次子圣佐,字士明,三子圣科,字士元,四子圣哲,字士彬,繁衍成族。其曾孙刘永凤,徙居岱岭云遮,为云遮支派始迁祖。

浦亭樟岙刘姓 始迁祖刘伯基,号国祚,系刘汉祥之子、刘达景之孙,原籍福建泉州府安溪县。其祖父于清康熙年间入迁平阳(今属苍南)县南宋垟。刘伯基于何时由南宋垟入迁来此定居不详。配单氏,生子五:长士亲、次士英、三士显、四士圣、五士茂,分仁、义、礼、智、信五房(礼房士显徙居福鼎县)。繁衍成族,后裔分居各地。

莒溪刘姓 始迁祖刘道祯,字君宪,系刘式纯次子。刘基六世孙。于明弘治七年(1494)甲寅由青田(今属文成)县南田镇入迁来此定居,繁衍成族,后裔分居各地。

矾山福德湾刘姓 始迁祖刘捷春,何时由福鼎县武洋入迁来此定居不详,繁衍成族,后裔分居各地。

白沙刘店刘姓 始迁祖刘轸,字德舆,号了境,原籍福建(具体地址不详)。于南宋年间入迁来此定居,隐而不仕,著书立说,终老林泉。传世之作《诠心指要》2万多字。繁衍成为望族,后裔分居各地。

平等徐家庄刘姓 始迁祖刘步志。于清咸丰年间由白沙刘店入迁来此定居。配李氏,生子六,繁衍成族,后裔分居各地。

白沙象岗刘姓 始迁祖刘士亨,原籍温州永嘉场白水。于清康熙年间与胞弟同时入迁来此定居,繁衍成族,后裔分居各地。

湖里刘姓 始迁祖刘二郎,原籍福建汀州府苏中都。何时入迁来此定居不详。配范氏,生子二,繁衍成族。裔孙刘沛钱,配郑氏,于民国初期徙居炎亭西沙为发祥之祖;裔孙刘沣谦,配徐氏,于清光绪年间由湖里徙居金乡东门为发祥之祖。

舥艚灶基刘姓 始迁祖刘永赞,原籍瑞安县穗丰。于清康熙年间入迁来此定居。配陈氏,生子四,繁衍成族,后裔分居各地。

龙沙沙坡刘姓 始迁祖刘明博,何时由何地入迁来此定居不详。配陈氏,生子二:长文标、次文典,繁衍成族。文典之子大福挈子学禹于清乾隆年间徙居江南老斗门为发祥之祖。

江南老斗门刘姓 始迁祖刘俊青,于清嘉庆年间由渡龙埭头入迁来此定居,配蔡氏,繁衍成族,后裔分居各地。

龙江涂厂刘姓 始迁祖刘俊果,字足食,于清嘉庆年间由渡龙埭头入迁来此定居,配缪氏,生子二,繁衍成族。另一支刘俊超,也是由渡龙埭头入迁来此定居,余不详。

南水头过港(古港)刘姓 始迁祖刘我积,原籍福建莆田县卓埔。于清顺治年间因家遭贼劫,即弃家入迁来此定居。配冯氏,繁衍成族,后裔分居各地。

五凤凤村刘姓 始迁祖刘友拱、刘友智、刘友信、刘友和兄弟,原籍福建汀州府永定县牛皮岭横浚下。于清康熙年间入迁来此定居。后刘友拱转徙兰洋狮溪赤土坎,刘友信转徙福鼎县南洋棋墩弓桥内。刘友智、刘友和系凤村发祥之祖,繁衍成族,后裔分居各地。

华阳下庄刘姓 始迁祖刘万兴,字明胜,原籍福建汀州府永定县牛皮岭横浚下。于清康熙三十五年(1696)丙子,挈妻廖氏及子入迁来此定居,繁衍成族,后裔分居各地。

桥墩中街刘姓 始迁祖刘金事、刘富事兄弟,原籍福建泉州府安溪县城内。于清乾隆年间入迁来此定居。兄弟同心协力,兴家立业,娶妻育子,繁衍成族,后裔分居各地。

藻溪蕉浦岭刘姓 始迁祖刘圣,字道敏,原籍福建泉州府安溪县崇善里蓬莱溪仔尾李子园。于明嘉靖年间入迁来此定居。繁衍成族,后裔分居各地。

腾垟渔山头刘姓 始迁祖刘魁,字存礼,原籍福建(具体地址不详)。于明季入迁来此定居,繁衍成族,后裔分居各地。

凤池刘姓 始迁祖刘汝淮,字景贤,原名世德,原籍福建泉州府南安县金田。明嘉靖年间进士,任平阳县知事。(查民国《平阳县志·职官志》,只有明嘉靖四年刘録任平阳知县,未见刘汝淮,字景贤,原名世德,明时任平阳知县)。见凤池俗美风淳,遂定居于此,繁衍成族。后裔分居挺南万里后,藻溪铸鐤湖、霞关烟墩山、藻溪缪家庵、后垄坑头牛角湾、油菜园、凤梧井头等地。

望里下堡、酒瓶山刘姓 下堡始迁祖刘天杰、酒瓶山始迁祖刘英标、刘英榜兄弟,均系埭头刘姓后裔,于清初或康熙年间入迁定居,繁衍成族,后裔分居各地。

凤江张家堡刘姓 始迁祖刘茂道,系乐清县石船肇基始祖刘履康裔孙。何时由石船入迁来此定居不详。

腾垟渔山头、赤溪流岐尾、信智刘姓 始迁祖俱不详,原系福建福宁府东门外入迁平阳县北港闹村蕭山之肇基始祖刘时龙(字文国)二子刘际兴、刘际旺后裔。何时由北港闹村入迁上述三处俱不详,有待查考。

云亭菖蒲垟刘姓 始迁祖刘克奏,系福建建宁府迁永春县章内肇基始祖刘光发之苗胤,刘仕鹏之裔孙。何时由永春县章内入迁来此定居不详。

凤阳顶堡刘姓 始迁祖刘宏叟,系福建建宁府迁永春县章内肇基始祖刘光发之苗胤,刘仕恭之裔孙。何时由永春县章内入迁来此定居不详。

南坪桥仔头刘姓 始迁祖刘宏怡、刘宏悌兄弟,系福建建宁府迁永春县章内肇基始祖刘光发之苗胤,刘仕恭之裔孙。何时由永春县章内入迁来此定居不详。

马站牛栏山刘姓 始迁祖刘宏惠,系福建建宁府迁永春县章内肇基始祖刘光发之苗胤,刘仕恭之裔孙。何时由永春县章内入迁来此定居不详。

苍南县刘姓人口

苍南刘姓人口发展史  苍南原属平阳,于1981年从平阳析出建县。

1990年7月1日零时,全国第四次人口普查资料统计,全县刘姓在籍血缘人口为15842人,占全县总人口1.52%,名列全县第15位,分布全县72个乡镇,列表于下:

苍南县刘姓1990年分乡镇人口统计表

乡镇名称 人数 乡镇名称 人数 乡镇名称 人数 乡镇名称 人数
灵溪镇 805 江山乡 140 渡龙乡 510 南堡乡 241
灵江镇 291 湖前镇 34 繁枝乡 44 马站镇 86
沪山乡 126 钱库镇 30 挺南乡 72 沿浦乡 913
凤池乡 25 芦浦镇 7 桥墩镇 357 南坪乡 271
渎浦乡 1635 望里镇 599 观美乡 456 渔寮乡 69
浦亭乡 65 仙居乡 13 南水头乡 404 蒲城乡 23
对务乡 85 新安乡 20 122 云亭乡 85
大观乡 141 陈东乡 3 莒溪镇 1583 霞关镇 160
龙港镇 338 项桥乡 15 五凤乡 79 城门乡 17
沿江乡 36 夏口乡 5 碗窑乡 31 魁里乡 31
龙江乡 141 括山乡 26 腾垟乡 199 岱岭乡 143
白沙乡 1672 金乡镇 254 大龙乡 93 澄海乡 86
海城乡 55 艚乡 134 天井乡 8 赤溪镇 259
宜山镇 108 大渔乡 58 矾山镇 203 龙沙乡 42
铁龙乡 27 石砰乡 271 华阳乡 80 半垟乡 103
平等乡 110 新城乡 16 昌禅乡 113 凤阳乡 74
凤江乡 803 炎亭镇 86 埔坪乡 158 中墩乡 48
云岩乡 42 藻溪镇 388 南宋乡 25 信智乡 70

苍南县刘姓(2005年)人口

2005年,据县公安局人口统计资料,全县刘姓在籍血缘人口为18693人,占全县人口1.52%,名列全县第15位,分布全县36个乡镇,其中5千人以上的有灵溪镇,3千人以上的有龙港镇,千人以上的有莒溪、沿浦2镇,今按乡镇人口多少序数列表于下:

苍南县分乡镇刘姓(2005年)人口统计表

乡镇名称 人数   

公里人数

部分行政村或自然村分布
灵溪镇 5332 61.65 渎浦大浃头、大观横屿、渡龙吾方桥、南水头过港、秦岙、横渎、龙渡堤头、门屋内、西程普头
龙港镇 3901 47.00 白沙刘店、江山刘处、凤江张家堡、凤江凤浦、凤江潘家庄、横河
莒溪镇 1628 32.24 莒溪、石岘、西厅、大坑、大娥、南山、半岭
沿浦镇 1106 32.53 斗门头、三虎坡(今名海丰)、三茆海脚
矾山镇 697 13.16 南堡下厝基、埔坪拱桥内
望里镇 658 20.31 马鞍三边、下堡、溪头埠
桥墩镇 641 7.97 桥墩街、云仙、五岱竹脚
藻溪镇 591 7.81 铸鐤湖、繁枝下村、挺南万里刘厝、蕉浦岭
观美镇 562 13.22 大埔上过港、过港、秦岙
霞关镇 542 15.73 南坪桥仔头、霞关街
赤溪镇 438 8.76 南行、流岐屋、信智、过海、隔头、半垟
石砰乡 282 28.2
金乡镇 270 6.20 城内
腾垟乡 245 12.25 渔山头
岱岭乡 186 9.00
浦亭乡 186 6.81
舥艚镇 159 8.83
宜山镇 155 12.02 宜一
昌禅乡 137 3.91 枫脚、华内
马站镇 137 3.81 马站街
五凤乡 97 1.64
炎亭镇 87 6.21 西沙、东沙
凤阳乡 86 4.10
渔寮乡 83 4.88 四亩脚刘家
龙沙乡 65 1.97 坑内、沙坡
云岩乡 64 4.92
钱库镇 60 2.88 钱库街
大渔镇 60 3.75 南行街
中墩乡 55 5.50 中墩、海滨
新安乡 45 5.50 小云兜刘侯二姓800多人
南宋镇 44 2.00
凤池乡 33 2.36
括山乡 26 1.08
浦城乡 24 2.67 城内
仙居乡 19 2.38 妇女嫁入
芦蒲镇 13 2.17 妇女嫁入

苍南刘姓人物

苍南刘姓自南宋至明、清,入编明万历《温州府志》、《民国平阳县志》、《苍南县志》、《千顷堂书目》等共11人。其中南宋5人,明3人,清3人,简录如下:

刘士龙,南宋绍兴十二年(1142)壬戌科进士。官宁德县令、荆南知府。

刘子璘,南宋淳熙八年(1181)辛丑科进士。官建州教授。

刘居安,南宋端平二年(1235)乙末科进士。官通州倅。

刘轸,字德舆,号了境,南宋年间由福建入迁白沙刘店。南宋淳熙年间隐而不仕,潜心于克己之学。著有《诠心指要》等。

刘天益,一名忠益,字谦中,刘轸子,白沙刘店人。南宋嘉泰元年(1201)以布衣应制上万言书,不报,遂不仕。著有《筠坡集》等。

刘子东,景玉从子,明洪武七年(1374)甲寅科武进士。由儒士授平阳县训导、晋江教谕。

刘镇,白沙(今龙港镇白沙)人。明官长清知县。

刘绍宽,清同治六年(1867)出生于白沙刘店。光绪二十三年(1897)丁酉科拔贡。生前历任龙湖书院山长,温州府中学堂监督,平阳县教育会长、教育科长,乐清县教育科长,温州籀园图书馆馆长,民国《平阳县志》副总纂等职。著有《东瀛观学记》、《厚庄文抄》、《厚庄诗文续集》、《厚庄杂录》、《厚庄诗文稿》、《籀园笔记》、《籀园闲话》、《归方金石凡例》、《厚庄日记》、《厚庄诗友函札》、《铜权唱和诗集》等。

刘庆祥 清末白沙刘店人。著有《铁耕小筑印集》等。

刘眉锡,清莒溪人。著有《南雁荡山全志》6卷和《瓯志摭余》、《横阳诗萃》、《刘氏集札》、《旸芝吟稿》、《莒水诗集》、《莒溪文集》、《莒溪日录》、《昆阳南港、南雁、西湖、南田杂咏》等。

刘在理,渎浦大浃头人。自幼爱好武术,明崇祯年间世乱投军,官衢州千户。

赞(1) 赞助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刘氏家族 » 浙江温州苍南刘姓迁徙与演变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感觉好就赞助一下

非常感谢您的赞助,所有款项都用于刘氏家族网的运营(有详细收支记录),备注留下电话号码,我们会添加您。

支付宝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