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会堂巨江公永定宗派本支百世刘氏族谱字辈
原派:习安上启大,志代胜尚祥,国士文必单,广长景运昌,盛世敦宗德,成才学正良,克明宏永锡,丕振绍平章,忠孝全先业,勳名纪太常,协和昭至道,承继耀前光。
续派:仁厚垂家法,礼义立昭纲,中兴效东汉,人民乐健康,贤佐同时起,奏功自辉煌,福寿延天禄,万载有余芳。
始迁祖(1世):(明) 刘习宗。由江西九江湖口县因商来楚,遂居桃源。下一子:刘福安。
习宗公下三派祖(3世):(明) 刘上智 ; 刘上启 ; 刘上明。
本谱为上智公之后裔
上智公派下房祖(7世):刘代文(长房):刘代武(二房) ; 刘代贵(三房) ; 刘代礼(迁居四川云阳)
代文公下支祖(10世):刘仁祥 ; 刘锡祥,字即治 ; 刘伦祥 ; 刘荣祥 ; 刘贞祥
代武公下支祖(10世):刘钦祥,字益治 ; 刘开祥 ; 刘文祥 ; 刘苞祥,字龙禳
代贵公下支祖(10世):刘魁祥 ; 刘朝祥
题三顾山刘氏文会堂卷
《题三顾山刘氏文会堂卷》是明代诗人杨士奇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
作品原文
题三顾山刘氏文会堂卷
岧峣三顾山,飞流下澄澈。灵秀之所萃,爰昔钟贤哲。
正学明纲常,直气遏邪孽。至今乡闾士,堂堂仰清节。
书台郁崷崒,遗风耿未灭。比屋俨缝掖,群居蹈高洁。
之子抱贞素,曾何污缁涅。奕奕峙堂搆,翛翛荫林樾。
岂乏谷粟储,群书富罗列。同志五六辈,时来共怡悦。
研覃溯周孔,辨析穷毫发。至道日有得,中怀炳昭㫼。
明善固所资,诚身理逾切。愿惇辅仁训,庶不忝先烈。
题三顾山刘氏文会堂卷诗意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一个山中的学府,该学府曾经培养过许多贤哲。在这里,学生们学习着正道和纲常,并且坚定地追求真理和高尚品德。 在这个学府里,书香气息浓郁,遗风未泯。学生们住在一起并且相互勉励,他们都怀抱着纯洁的心灵,不被污染。这里的环境清幽,荫蔽成林,足以滋润学子的心灵。 作者认为,只有持之以恒地研究经典,探索真理,才能得到充实和进步。同时,必须抱持着善良和正直的品格,才能够成为真正的贤士。 最后,作者表达了自己对这个学府的喜爱和对学生们的殷切期望,希望他们能够发扬先烈的精神并继续不懈追求真理和高尚品德。
作者简介
杨士奇(1365—1444), 明江西泰和人,名寓,以字行,号东里。早年家贫力学,授徒自给。建文初以荐入翰林与修《太祖实录》。寻试吏部得第一。成祖即位,授编修,入内阁,参机要。先后历惠帝、成祖、仁宗、宣宗、英宗五朝,在内阁为辅臣达四十余年,任首辅二十一年。官至礼部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廉能为天下称。英宗嗣位时方九岁,内廷有异议,赖士奇推戴,浮议乃止。又善知人,于谦、周忱、况钟之属皆为所荐。卒谥文贞。有《东里全集》、《文渊阁书目》、《历代名臣奏议》等。
文会堂巨江公刘氏族谱电子版,刘姓族人可免费索取
评论前必须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