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刘氏宗亲
我们都是一家人

新密原住民:山刘寨刘氏

说起新密人的来历,不少人都会说:“山西洪洞大槐树。”据《密县志》记载:明朝洪洞县移民迁密,发生在1370—1438年期间,长达68年之久。其实不然,新密人除了来自“山西洪洞大槐树”以外,还有的来自其他省份,如黄姓人来自江苏盱眙,有的祖根就在新密,如刘姓人。
新密市苟堂镇苟堂村有个山刘寨自然村,分为南庄、南沟和寨后三个建制性村民小组,共有1100多口人,其中刘姓800多口。与山刘寨相邻的辘轳把弯组650口人,刘姓就有450口。发源于山刘寨的刘姓人,主要居住在苟堂镇、大隗镇,少部分居住在周边的郑州、新郑、禹州等地,总人口7000余人。

刘先墓

山刘寨刘氏祠堂
至今,山刘寨刘氏已经繁衍发展到27世。刘姓始祖,也就是第一世祖叫刘先(1325—1388年),出生在大隗镇张固保坛头村,就是现在的大隗刘湾村一带。由此可见,刘先1325年出生在新密大隗,“洪洞迁密”是从1370年开始,新密刘姓是地地道道的新密老户。
刘先自幼胸怀大志,颇有胆略,长大后更是忠义慷慨,才识过人。元朝末年,战乱频繁,刘先顺应民意,招募民兵,组成队伍,以图匡济。打仗时,他骁勇善战,所向披靡,攻必克,战必胜。
明洪武之初,刘先率部投奔了朱元璋。之后,他率领大军驰骋西南,从四川杀到云南,敌人闻之色变,他屡立奇功,震动朝野。因此,他被敕封为怀远将军、骠骑将军,功升平章政事,被封为郑国公,成为明朝开国将军。
刘先打仗英勇善战,为官殚精竭虑,为民鞠躬尽瘁,直到在位上病故。他去世后,明朝国史总裁杨荣亲自撰写碑文。明宣德8年(1433年),皇封敕谕神道墓前立龟蚨螭首碑一通,立于大隗镇刘湾村。
刘先有两个儿子,长子刘广,次子刘德。刘先去世后,他的长子刘广子袭父职,携带妻子和7个儿子,奉命驻守大西北的甘州(今甘肃酒泉)、肃州(今甘肃张掖)和嘉峪关等军事要地,镇守边关,抵御外敌,被封为骠骑将军。刘广在边关杀敌勇猛,为官清廉,安抚百姓,稳定一方。他居官56年,官至正二品,可以直接觐见皇帝。

寻觅先祖刘广遗迹
刘先的8世孙刘汉臣,在酒泉考中进士。明万历10年(1582年)回到密县,考取了密县主簿。刘汉臣之后的刘姓子孙,一直在大隗繁衍生息。
据1992年版《密县志》记载:刘先是密县武官第一,刘先长子刘广子袭父职,骠骑将军。刘先的孙子刘杰、曾孙刘盛、玄孙刘经,在军中官高位显。

寻觅先祖刘先、刘广遗迹
2019年7月,刘先23世孙——新密岐黄文化园景区董事长刘海涛和刘永涛等前往甘肃酒泉、张掖等地考察,在张掖大佛寺院内看到一通清朝立的石碑,碑刻上有关于刘广将军是“前朝国公”刘先之子的记载。也直到这时,当地刘姓人才知道,他们的祖根在河南新密。人们无不感慨万千:新密历史上的民族英雄,在外省树碑立传,真是英雄精神不死,流芳永远。
刘先的第11世孙(1604—1690年)管辖苟堂方圆,开基惊世轮,耕防自保,致富于民,从大隗刘湾迁居山刘寨。山刘寨,寨连山,原来只是个山寨,刘姓迁来之后,人丁兴旺,就取名为“山刘寨”,沿用至今。
如今的山刘寨,物茂粮丰,人才辈出。山刘寨刘氏人以始祖刘先为荣,敦亲睦祖,忠孝仁爱,光宗耀祖,激励后代。

从山刘寨走出去的刘姓人,有担任县委书记、县长职务者,有在北京大学执教的“长江”教授,有北京理工大学教授,有郑州大学教授。博士、硕士尽可信手拈来。山刘寨的刘姓百姓,同所有人一样,喝着家乡水,不忘党的恩,山村出大彩,共筑中国梦,为建设美丽乡村不懈的努力拼搏。

赞(3) 赞助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刘氏家族 » 新密原住民:山刘寨刘氏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感觉好就赞助一下

非常感谢您的赞助,所有款项都用于刘氏家族网的运营(有详细收支记录),备注留下电话号码,我们会添加您。

支付宝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