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汉荆州牧刘表长子、荆州刺史:刘琦
刘琦(?-209年),字不详。兖州山阳郡高平县(今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两城镇)人。荆州牧刘表的长子、谏议大夫刘琮兄。官至荆州刺史。建安十四年(209年)病逝。
刘琦(?-209年),字不详。兖州山阳郡高平县(今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两城镇)人。荆州牧刘表的长子、谏议大夫刘琮兄。官至荆州刺史。建安十四年(209年)病逝。
刘植,字伯先,汉族,汉朝巨鹿昌城(今河北省巨鹿县)人。王莽末年,据昌城自守,后归顺刘秀,并助其招降刘扬。此后久经战阵,协助刘秀建立东汉,是东汉中兴名将,“云台二十八将”中排名第二十八。刘秀称帝后,封昌城侯。后在密县阵亡。
刘隆(?-57),字元伯,汉族,南阳(治今河南南阳)人,汉朝安众侯的宗室,因父亲参加反王莽活动,被灭族,刘隆仅以身免。 长大后参加反对王莽政权的活动,后投奔刘秀,久经战阵,协助刘秀建立东汉,是东汉中兴名将,“云台二十八将”中排名第十六。
汉和帝刘肇(79年—106年2月13日),东汉第四位皇帝(89年—105年在位),在位17年,享年27岁,他是章帝次子,死后谥号为孝和皇帝,庙号穆宗,葬于慎陵。他即位时,只有10岁,由母后窦太后执政,从此汉朝由稳转乱,进入外戚、宦官相继掌权...
刘殷,字长盛,新兴(今山西忻州北)人,东汉光禄大夫刘陵玄孙,十六国时期前赵名士、官员。刘殷七岁丧父,居丧悲哀过于礼制,服丧三年,从不露齿而笑。弱冠之年,便已博学精通经史,综合归纳各家之言,文章诗赋无不备览。性情洒脱,有济世之志,节俭而不鄙陋...
刘縯(公元前16年─公元23年),字伯升,南阳蔡阳人,汉景帝之子长沙定王刘发之后,东汉光武帝刘秀的兄长。新朝末年,他与刘秀等率数千人起义,号舂陵军,自称柱天都部,后加入绿林军。更始政权建立后,任大司徒,封汉信侯。后被更始帝刘玄猜忌,以杀其下...
刘姓为当代第四大姓氏,是中国最有影响的大姓之一。刘姓人群大约占了当代人口的5.4%,即每1000个中国人中姓刘的人至少有54个,总人口大约在6500万。 《中国人名大辞典》收入了刘姓历代名人1574名,占名人总数的3.46%,排在名...
浙江金华义乌刘氏家族 东汉明帝时,刘辉之封乌伤郡王,从河南南阳迁稠城石鼓金(青溪)。 梁时与支派畈田朱乡青肃、桥东乡青岩刘、稠城镇南门青村(吴越时改姓金)并称义乌“刘姓四青”。
公元190年-公元220年 汉献帝刘协,字伯和。汉灵帝的小儿子,原封陈留王,9岁被董卓立为皇帝,40岁告祭高祖帝庙,被迫传位于魏王曹丕,封为山阳王,老死山阳,终年54岁。
公元146年-公元167年 刘缵被梁太后和梁冀害死后,他们又从河间府把河间王的孙子刘志弄来顶位。他入宫时15岁。像刘缵一样,也是在太后和梁冀的控制下,他是桓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