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国时期东吴车骑将军、书法家:刘纂
刘纂(?-?),表字与籍贯不详,先后娶吴大帝两个女儿为妻,是三国时期孙吴重臣,官至车骑将军。同时也是当时著名的书法家。
刘纂(?-?),表字与籍贯不详,先后娶吴大帝两个女儿为妻,是三国时期孙吴重臣,官至车骑将军。同时也是当时著名的书法家。
刘鸿(?-147年),汉章帝的曾孙,千乘王刘伉的孙子,乐安王刘宠的儿子。122年,刘宠在京师薨逝,谥号为夷,葬于洛阳。刘鸿嗣位,刘鸿的儿子刘缵,在汉冲帝死后继位,就是汉质帝。梁太后下诏,以乐安的地理条件差,改封刘鸿为勃海王。不久,汉质帝被梁...
刘若金(1586~1665),清潜江人,字云密,明末官吏、医家。 翻开商务印书馆出版的《中国人名大辞典》第一千四百五十七页,书中写道:“刘若金,明天启进士。崇祯末,官至刑部尚书。寻归隐,自号蠡园逸叟。尤精于医学,有《本草述》”。“刑部尚书”...
刘瑞龙(1910年10月-1988年5月25日),男,江苏南通人。 曾化名石钧、李世萍、王大舜、张云生。1926年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1927年转入共产党,任南通特别党支部书记,是党在南通地区早期创始人之一。
刘龙(1929年-2020年5月22日),生于北京市。中共党员,退休前是八一电影制片厂演员。从事表演艺术专业62年。1943年任上海苦干剧团演员。1947年任上海文化影业公司特约演员。1948年任香港永华影业公司演员。与著名影星鲍方、舒绣文...
刘龙(1476—1554),字舜卿,山西襄垣人,刑部员外郎刘凤仪之子。他十岁即能作文,弘治八年(1495年)乙卯科乡试考中第二名举人。弘治十二年(1499年),考中伦文叙榜一甲第三名进士(探花),被授职翰林院编修。曾经充任经筵讲官。武宗正德...
我祖籍顺天府,后来先祖又来到热河省一个叫西边外地方,村子名字叫刘家杖子,大概在1920—1923年这个地方三年颗粒无收,种地的亲哥三个没有办法带着家眷路乞讨来到吉林省农安县万金塔乡定居下来,在乞讨的路上,老三一家走丢了,至今没有找到,到吉林...
刘铄(431年-453年9月17日),别名:刘休玄、刘乌羊、南平穆王,字休玄,小字乌羊,彭城郡彭城县(今江苏省铜山区)人,刘宋宗室大臣,宋文帝刘义隆第四子,宋孝武帝刘骏、宋明帝刘彧异母兄弟。
刘震年幼家贫,但他勤奋读书。长大成人后,以教书为生。天顺六年(1462)乡试中举。壬辰科殿试,刘震挥笔万言,读卷官彭华是其同乡,欲选为第一,而彭华之兄彭时当时为内阁大臣,为避嫌想把刘震置于二甲。彭华言道:“举不避亲,何嫌之有。”刘震遂被列至...
刘震(1915年3月3日—1992年8月20日),男,原名刘幼安。湖北省孝感孝昌县人。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的奠基人之一。原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原中央军委委员,军事科学院原副院长。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曾荣获一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