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汉著名文学家、汉末诗人、建安七子:刘桢
刘桢(?—217年),字公干,东平(今山东宁阳)人。汉末诗人。“建安七子”之一。东汉文学家刘梁之孙。刘梁少孤贫,卖书自给,桓帝时举孝廉,历官至尚书郎,终官野王令。性耿介,不苟合流俗,曾“疾世多利交,以邪曲相竞”,著《破群论》、《辩和同之论》...
刘桢(?—217年),字公干,东平(今山东宁阳)人。汉末诗人。“建安七子”之一。东汉文学家刘梁之孙。刘梁少孤贫,卖书自给,桓帝时举孝廉,历官至尚书郎,终官野王令。性耿介,不苟合流俗,曾“疾世多利交,以邪曲相竞”,著《破群论》、《辩和同之论》...
刘洎(?-646年),字思道,荆州江陵(今湖北江陵)人,唐朝宰相,南梁都官尚书刘之遴曾孙。 刘洎出身于南阳刘氏。隋末曾为萧铣政权的黄门侍郎,降唐后历任南康州都督府长史、给事中、治书侍御史、尚书右丞、黄门侍郎、侍中,封清苑县男,以直谏著称。
刘琦(?-209年),字不详。兖州山阳郡高平县(今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两城镇)人。荆州牧刘表的长子、谏议大夫刘琮兄。官至荆州刺史。建安十四年(209年)病逝。
刘永福(1837~1917),原名业,又名义,字渊亭,别名:刘建业、刘二、刘义。广东钦州(今属广西)防城古森洞小峰乡人。道光二十五年(1845)随父母迁往广西上思直隶厅(今上思县)务农。咸丰二年(1852)在左江航线上当船工,工余随父叔学习...
刘同升(1587年-1646年1月),字晋卿,又字孝则,江西吉水人。生于明神宗万历十五年(1587年),卒于明绍宗隆武元年十二月(1646年1月)。明朝崇祯十年(1637年)丁丑科状元。授翰林院修撰。其父刘应秋探花出身,与大剧作家汤显祖是同...
刘鹤,男,汉族,1952年1月生,河北昌黎人,1969年4月参加工作,1976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大学工业经济系工业经济专业毕业,研究生学历,经济学、公共管理硕士学位,研究员,教授。 现任中共十九届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
刘晔(?-234年),字子扬,淮南成德人,是光武帝刘秀之子阜陵王刘延的后代,三国时期魏国著名的战略家。刘晔年少知名,人称有佐世之才,是曹操手下举足轻重的谋士,他屡献妙计,对天下形势的发展往往一语中的。刘晔历仕数朝,是曹魏的三朝元老。
刘禅(shàn)(207年-271年),即蜀汉后主,字公嗣,小名阿斗。刘备之子,母亲是昭烈皇后甘氏,三国时期蜀汉第二位皇帝。幼年时多遭难,幸得大将赵云两次相救,刘备定益州后入蜀,蜀汉建立后被立为太子。于公元223年继位为帝,在位四十二年。期...
刘襄(?—公元前179年),汉高祖刘邦长孙,齐悼惠王刘肥长子,西汉宗室、诸侯王。前189年,刘肥去世,刘襄即齐王位。前188年,汉惠帝刘盈驾崩,年仅24岁,吕后临朝称制。次年,吕台封王,割齐济南郡为吕王奉邑。前186年,其弟刘章入宿卫长安,...
刘植,字伯先,汉族,汉朝巨鹿昌城(今河北省巨鹿县)人。王莽末年,据昌城自守,后归顺刘秀,并助其招降刘扬。此后久经战阵,协助刘秀建立东汉,是东汉中兴名将,“云台二十八将”中排名第二十八。刘秀称帝后,封昌城侯。后在密县阵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