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刘氏宗亲
我们都是一家人

天柱汉寨刘氏大英公房三修谱序

百尺高楼必有深基,万里长河必有源头。族之有谱,方知亲疏远近,血脉之情,昭穆有序。
今逢盛世,世事日新,族人因工作、生计等四散徙居,不能如往昔聚族而居矣。如今大英公房裔孙入黔十六世刘方、荣堂、刘建、荣海居贵阳,荣成、刘菲、刘鸿居凯里,荣勇居雷山,荣根居荔波,荣山居佛山顺德,刘荣、荣植居天柱县城凤城镇、余居兴义,其余族人多居天柱石洞之汉寨、下腾两村。然人可散居,而血缘宗脉不可断焉。

刘姓山高水长头像

吾族之远世,多有典籍记述,如《左传》、《史记》、《唐书》等,其中以唐代林宝《元和姓纂》、宋代郑名世《古今姓氏书辨证》所述为祥。今引《古今姓氏书辨证》关于刘氏之首段,可略观其貌。云:“刘,出自祁姓陶唐氏之后,生子有文在其手,曰刘累,因以为名。能扰龙,事夏王孔甲,为御龙氏。商高宗武丁时,徙封豕韦,又为豕韦氏。商末徙于唐,居尧之故墟,又为唐氏。周成王灭唐,封其后于杜陵,又为杜氏。杜伯事周宣王,无罪见杀,其子隰叔奔晋,生士蒍,蒍生士师,有功,因功命氏,又为士氏。蒍生成伯缺,缺生武子会。鲁文公六年,晋人使士会逆公子雍,不得入,士会遂留事秦。晋灵公八年,晋召士会于秦,秦人归之。其子孙处秦者为刘氏,生明,明生远,远生阳,十世孙战国时获于魏,遂为魏大夫。秦灭魏,居大梁,生清,徙居沛。清生仁,号丰公,生太公煓,字执嘉,即太上皇也。煓生四子,伯、仲、邦、交。邦字季,汉高祖皇帝。楚元王刘交四世孙刘向颂高祖云‘汉帝本系出自唐帝,降及于周,在秦作刘,涉魏而东,遂为丰公’是也。”

吾刘氏源出陶唐氏帝尧,子孙蔓延于天下。自两汉雄于寰宇,唐末五季间,传至驹公,驹生嚣,嚣生若宪,嚣因功封楚侯,谥仁忠,宪袭爵,宪生景龙、景凤,皆吉安府太和人氏。景龙生子四:先英、先进、先雄、先豪。四先兄弟,文章功业著于一时,其裔多迁湖广之楚南。先进公曾知成都府,卒于官舍,葬成都黄花坪,生子二:玉盛、玉成。北宋间,长子玉盛,曾知丹徒县、汉阳戎厅,后知邵州府,擢升淮盐御史,解组后,因宦而籍,自江右太和早禾市梅子村圳上潼江湾始迁楚南之新化。玉盛公生子三:政、远、滔,派衍吾族。政公尊父命居成都守祖墓,远公居新化,滔祖从母舅杨徽猷至辰州征抚辰蛮有功受封,滔祖定居溆浦。滔生靖、霆,霆生子三:杞、棁、栉,杞生瑾、忱,瑾生子四:显祖、达祖、伟祖、绍祖,显祖生一子燧,燧生尧佐、尧举,佐生五子:应宸、应坤、应乾、应祥、应良,时已至蒙元矣。应宸公因直言而犯上,应良公恐罪及家族,夤夜由溆浦回迁南昌府南昌县梓溪避祸。应良字万德,号福元,妣翟氏、田氏、徐氏,生子十二:文经、文纬、文锦、文绣、文魁、文煊、文灿、文焕、文质、文理、文华、文章。尧举生一子德隆,隆居南昌府土城梓溪,土城乃南昌县旧称也。隆妣金氏,生子三:文富、文才、文贵。吴宗慈之《江西通志稿》载,刘文质为元进士。一三六○年,元廷授文质公为湖广之靖州牧,文贵从堂兄文质随宦三年。一三六三年,文质公解组归江右,时逢朱元璋与陈友谅争战于鄱阳湖,归途被阻。于是,文质公携家卜居湖南黔阳铜湾,文贵公与罗邦周结拜为异姓兄弟,誓不联姻,入黔天柱县安乐乡四图里(时天柱尚未立县,属古会同县)。现在,文质公之裔衍成大族,族人遍布怀化、湘西,原外交部副部长刘晓(谱名运权,字均衡),即是文质公四子大发公十八世孙。文贵生子三:君显、君达、君真,达生子六子: 长必青,娶杨春妹,徙巴州;次必亮,徙高酿章寨;三必章,住刘家寨;四必照徙兰田;五必良住刘家寨;六必弟徙汉寨。文贵公之裔亦分布天柱、三穗、锦屏、黎平、榕江、麻江等地,亦代有闻人也。文贵公位下子孙繁衍概况,可视民国二十八年《天柱刘氏族谱》所载,由入黔十五世孙宗衡公撰写之《新倡修族谱序》一文。必弟公于明永乐年间迁天柱归化乡三图之汉寨,至清初,必弟六世孙大英公传下吾支,世居天柱汉寨,迄今已历三百余载,今天柱石洞数十村寨之刘多为必弟公之裔也。据刘继德著《湖南刘氏源流史》载,截至二○一○年,景龙公传下湖南刘氏之族已达一百八十余万之众。

当今之世信息网络发达,余得视刘氏族谱电子版近百余册,查阅典籍若干,始理出头绪。吾族明代族谱已难见踪影,清代民国时期也不多了,现存于上海图书馆家谱数据中心的清代谱约有十余套。在当世,江右豫章之族,湘楚之族,亦有修谱之举。江西泰和之谱可视《世界刘氏通谱江西泰和统宗谱》(2012年),其世系记录至尧佐,然其编修者仅就吉茂公湖南后人所提供的资料,未经考证,将吾族归宗于长沙定王发公位下,云与郡马刘氏同出一脉。今收到郡马刘氏之后云南华坪刘德兴宗长邮来康熙四十四(1705年)古谱资料,兹证明将先进公嫁接至昊公之下为误。湖南新化之谱可视《刘氏文史》,其世系记录至尧佐;湖南溆浦之谱可视《中华刘氏总谱》、还有泸溪《文质祖裔大兴公房刘氏族谱》,其两者世系均记录至尧佐、尧举兄弟。新化之族主要为远公房,溆浦之族为滔公房,泸溪乃溆浦之分支;如前述,文质为尧佐孙,文贵为尧举孙,皆为燧公之曾孙,乃复迁南昌梓溪之二世,我族属玉盛公派下滔系霆公支系的一个分支。今视湖南《刘氏文史》,将我族归宗于汉中山靖王胜公大宗蜀汉照烈帝备公次子甘陵王永公支系,此说为当世玉盛公总祠所采用世系,故用之。景龙之子先进兄弟之裔迁湘,据民国二十二年城西通谱载,景龙之弟景凤之族居泰和。虽费周折查证,本轮编修尚未查到泰和祖源地景凤之族或我族旁支之裔。经历史变迁,岁月洗礼,古太和之梅子村今已荡然无存,当世泰和潼江湾诸刘氏几乎归宗于长沙定王发公位下焉。

有云,中国之史源有三,曰正史,曰方志,曰家谱。余观夫众家谱,牵强附会者多矣,又以明清为甚。故今次续谱考证以正史方志典籍为据,家谱辅之,以唯物史学观为指导,据典查证,以明本源。古谱难寻,但古序尚存,为方便后人查考,故本谱辑录了大量我族古谱序。从古序的记录,比对典籍,以正其误,乃今次修谱之重要着力点,同时着重解决了四个问题:一是刘氏得姓之祖为监明公;二是修正高祖邦公至入黔始祖文贵之世系;三是吾族由汉族演变为侗族的原因;四是自汉朝开始,历代重要迁徙先祖,迁入地、祖名、时间。湖南族谱均载,入湘二世祖滔公,从母舅翰林杨徽猷将军,由江西丰城至湖南辰州征抚苗蛮。余查阅《全宋文》,无意间获南宋初著名诗人王庭珪所撰《祭杨徽猷文》,故而知悉滔公的生活年代为北宋中后期,也使得湖南谱之世系能与中山靖王胜公位下,蜀汉昭烈帝备公次子永公支系祥公派之谱在时间上相合对接。获得《祭杨徽猷文》这篇重要文献,为解决湖南谱世系中:一曰中山刘备大宗刘禅派、二曰彭城刘交大宗、三曰长沙定王刘发大宗刘苍派、四曰中山刘备大宗刘永客家刘氏派等众说芬芸的世系提供佐证。余查湖南玉盛公派下多部旧谱,至少在1854年以前,玉盛公之先祖世系最多记录至驹公,且“景隆”原名为“景龙”,1899年又将“玉盛公宋庆历嘉祐问令丹徙”历史记录之时间删除。湖南政、远、滔三房曾于1196年、1236年曾合谱,1300年、1375年两次家乘,由于“景泰庚午,开獠劫杀”半已烧毁,独山公于1457年根据残谱续修时,仅收族十之一二而谱之,限于条件,有诸多情况亦未能查实。清代旧谱中就载有《刘公文景神道碑文》,此文托名为欧阳修撰,对后世影响深远,然今考证非出欧阳修之手,文中抄袭有《宋史》中关于南宋湖湘理学派张栻传之原文,以及张栻理学论述,可证明此文至少是元末明初以后出生的后人所撰,疑为伪作,其关于先进公之记载慎采信。

观今研究刘氏族史之学者,对刘氏获姓始祖争论不休,有云帝尧、监明、丹朱、源明、刘累者,莫终一是。诸多争者,尤如盲人摸象,得之局部而云全局,误之远矣。其相关记录,有流行于汉代的《尚书中候》,有《新唐书》、《路史》、《沛县志》、《资州直隶州志》,以及历代刘氏族谱等资料。宋代罗泌《路史•国名纪•卷四》云:“尧之子十,其长考监明先死而不得立。故尧有煞长之诬。监明之嗣式,封于刘,其后有刘累,事存汉纪。朱又不肖,而弗获嗣,然亦弗绝于世,其代之封者,可得而知矣。”《沛县志》载:“丹朱庶弟九其封于留国者为留氏。故长子取名曰留式,后长兄监明早逝,留式承嗣监明之基业,迁徙河北刘邑名曰刘式。”结合其他典籍所载知,监明封刘邑,以邑为氏,始获刘氏;然监明早逝无子,初未立嗣,后以庶弟九源明之长子式继嗣。故知,刘氏获姓之始祖乃监明,源明为刘氏血缘始祖。

天柱刘氏有修谱之俗,世系之绵延皆有所据。明清之季修有族谱,至近世,据余所知,高酿章寨必亮公之后宗衡等历时三载,于民国二十八年修成通谱,后世天柱刘氏于一九八五年亦修有通谱。癸已春,余始获族伯宗槐于二○○二年草编之支房谱,谱载邦公至玉盛公之世系似有可疑之处,堂伯宗乾嘱余考证之。后又获宗乾、宗照等五公于一九八六年抄录增补之支房谱,此番修谱,入黔后之世系皆以此二书为蓝本。余独在异乡为异客,常思故土,思吾刘氏之宗源焉,而无家谱视之,苦也,今悉知,甚喜之。想六百五十年前,天柱尚未立县,乃化外之地,先祖文贵公为避战乱,立籍于此,披荆斩棘,历尽艰辛。有史料记载:“明永乐二年(公元1404 年),有黔地天柱二图里弄寨(今)杨易生、江东杨朝政、蓝田地锁杨朝清三处合兵在汶溪、邦洞等处作叛。”必亮、必弟公避祸苗乱,再深入侗乡,与侗胞为邻,与侗家联姻,写汉字,说侗语,习侗俗,年长日久遂融为侗民。从历史的微观处看,这是汉民融为侗胞的一个鲜活例证;从历史的长河看,中华汉侗民族间相互融合,实为血肉一家。

天柱刘氏尊文贵公为入黔始祖,该因文贵公首先到靖州府会同县安乐乡四图里定居。明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置天柱县,四图里归属天柱,1726年天柱归属贵州黎平府。从入黔8世祖大英公开始,我房族人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贵州人。文贵公八世孙、汉寨开基祖必弟公六世孙大英公,即是我支房共祖。大英公传至曾孙福寿、福贵、福林、福弟衍成四房;大英公传八世,即为我族宗字辈,九世为荣字辈,十世为光字辈,今已传至十一世开字辈。大英公主要生活在清康熙雍正年间,至今历约三百余载,我族繁衍增丁不多,至宗字辈凡男丁二十七人,荣字辈凡男丁三十七人,由于计划生育国策之故,光字辈凡男丁二十一人,开字辈男丁目前仅开俊一人。吾族虽处边地,世代耕读传家,然当国家危亡之时,并非袖手旁观,而是积极投入抗争之中,正如民国二十八年谱序云:“惟是三年来,邦家机隍,中原极荡,倭寇侵略,动员迫切如星火。”新中国建国前后,吾族仅二十余男丁中,即有六人加入人民军队。其中寿良叔祖、宗汉堂伯血洒朝鲜战场,为国捐躯,为共和国烈士,英名载于《中国人民志愿军贵州省烈士名录》。宗彦、宗槐等教书育人、桃李天下;寿祯五子宗甲、宗扬、宗照、宗锐、宗银兄弟皆出仕,宗甲、宗扬英年早逝,宗照、宗锐兄弟两袖清风、勤政恤民、惠泽乡闾,宗银性格豪爽、关爱族人乡友、业有专攻、察万千学子之康健。今荣字辈众兄弟正值壮年,他们中有博士、教授、教师、工程师、经济师、公务员、警察、农民等,在教育、政府、公安、技术、商业、农业等行业为国效力,为中华复兴贡献微薄之力。
吾乃学理科之人,对史学知之甚少,对族事了解不深,考证家族历史,为吾房族人续谱,实为难事,而尊宗敬祖拳拳之心,可鉴也。余工作之暇,夜以继日,天柱汉寨刘氏《彭城家世》始成书,欣矣。虽尽心竭虑,几番校对,但错误难免,请谅解之,是以为序。

时公元二○一三年癸已冬于贵州兴义定稿
宋御史玉盛公二十五世孙
入黔始祖文贵公十六世孙
天柱汉寨刘氏大英公九世孙
荣鹏 谨撰

赞(4) 赞助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刘氏家族 » 天柱汉寨刘氏大英公房三修谱序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感觉好就赞助一下

非常感谢您的赞助,所有款项都用于刘氏家族网的运营(有详细收支记录),备注留下电话号码,我们会添加您。

支付宝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