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刘氏宗亲
我们都是一家人

寻祖指南:中国十大寻根基地

一、 中国十大寻根基地之一:光州固始

固始后裔迁台路线图

独具特色的固始寻根:固始后裔迁徙至台路线图。

近数年来,福建和台湾的许多姓氏在探寻祖根的过程中,发现他们的祖先在历史上大都来自“光州固始”,即今河南省信阳市的固始县,于是在他们的家族和每个人的思想中形成一种带有普遍性的固始情结,他们对于根在中原的印象便是“光州固始”。这一现象引起从事中原文化研究和姓氏文化研究的专家学者注意,称之为“固始寻根”。
固始在今河南省的最东南部,全县在淮河以南,东境与安徽六安邻近,地理位置特殊。按照古代广义的“中原”概念,固始已不属于中原,但今天它是河南省所属的一个县,我们在讨论问题时不妨仍然把它看做中原的一部分。历史上,固始是中原人渡淮之后向东南前往庐州、安庆、徽州直至浙闽的必经之处,是历代中原民众南迁的集散地。对于南迁至闽台的中原姓氏后裔来说,固始不是这些姓氏最早的本根所在,但它却是在姓氏寻根过程中必然会探寻到的较近的根源。因此可以说,固始寻根是独具特色的。固始成为闽台一带许多姓氏近根集中的地区,与中国历史上中原民众三次大规模地向东南迁徙有直接的关系。第一次是西晋末年随着晋朝皇帝的南渡而出现的移民潮。 中原大姓南迁并且起于固始的是以后的两次移民潮。第二次发生在唐朝初期。唐高宗总章二年(公元 669年)陈政入闽平叛,其哥哥陈敏、陈敷率58姓军校增援,这些人都是固始人。到陈政之子陈元光任漳州刺史时,这58姓军校便在闽地落籍,建设与开发漳州,陈元光父子因此被誉为“开漳圣王”。于是固始陈氏和固始58姓便成为福建居民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三次大规模移民潮发生在唐朝末年至五代十国时期。十国之一的闽国的创建者王审知即是光州固始人。唐末大乱,农民起义军首领之一王绪率众攻占光州,自领光州刺史,王审知及其兄王潮、弟王审圭阝参加了王绪的军队。不久王审知兄弟杀掉王绪,王潮代领光州刺史。王潮死后,王审知在唐末时被朝廷授为威武军节度使、福建观察使,于是率部入闽,割据一方,五代初后梁开平三年(909年)被朱温封为闽王,945年闽国被南唐灭掉。王审知及其子孙经营闽地数十年,原来入闽时所率本部军校多为光州固始人,后来都在闽地落籍。随王审知入闽的固始人,有不少是中原的大姓,如郑姓等。
从以上考察可知,唐初陈元光和五代王审知两次率众入闽,在福建入籍定居,繁衍生息,构成了后世福建民众的主体,究其根源,多来自固始。今天可以看到的福建一些大姓的族谱、家谱,如王、陈、刘、黄、郑、周、许、方、曾、吴、谢、尤、施、余、颜、吕等20余种谱牒资料中,都有其祖先由固始入闽的记载。而台湾的民众又大多数都是来自福建的,因此,台湾的姓氏自然也有相当大的比例来自光州。
学术界的通说认为,“河洛”指古河南,即包括固始在内的中原地带。

二、中国十大寻根基地之二:山西洪洞大槐树

在整个河南,在山东,在河北,在安徽……乃至大半个中国,都有这一歌谣流传。过去上年纪的人总爱对年轻人说:“咱是山西洪洞县老鹳窝底下的人。”为了证实这种说法,老人们总是让孩子们看小脚趾甲,说凡是过去从山西洪洞县老鹳窝底下迁来的,最小的那个脚趾甲都是两瓣的。歌谣和传说标示着历史对发生在明代的一串惊天动地的“老鹳窝底下”事件的惨痛记忆。

大槐树根纪念老鹳窝,位于山西洪洞县城西北广济寺旁边的槐根
元末明初 天灾人祸致中原人烟稀少

宋朝灭亡后,元朝建立。在一百多年的统治中,元朝统治者对农民是残酷的。到了元末,不堪忍受残酷剥削和压迫的农民终于举行起义。官方镇压农民起义给百姓带来了极大的灾难。当时中原地区又接连发生水、旱、蝗、疫四大灾害,天灾和人祸折磨得河南、山东、河北、安徽等地“道路皆榛塞,人烟断绝”(《明太祖实录》)。为了求生,农民起义更是不断爆发。元军出其精锐,对农民进行了残酷的屠杀。后来,朱元璋出兵江淮,派徐达、常遇春北伐,进取山东,收复河南,北定京都,元帝出亡漠北,结束了元末长年的兵灾,但水、旱、蝗、疫已使中原之地“死亡百姓无数,村庄城邑多成墟”。元末和明初黄河和淮河多次泛滥,不但吞没了田园,甚至连村庄、城池也埯没于地下。在兵患和天灾中有侥幸不死者,也纷纷逃往外地,致使中原地区人烟稀少,土地荒芜。
山西与河南、山东、安徽等地相比,却是冰火两重天。中原地区的兵乱及各种灾疫很少波及山西,那里大部分地区风调雨顺,连年丰收,社会安定,经济繁荣,人丁兴盛。元人钟迪在《河中府(蒲州)修城记》中说:“当今天下劫火燎空,洪河(黄河)南北噍类无遗,而河东一方居民丛杂,仰有所事,俯有所育。”说明当时山西比较安定,再加上邻省难民流入山西,山西人口更加稠密。明朝建立以后,由于中原地区人粮剧减,不得不把许多州、府降格,开封就由上府降为下府。洪武十年,河南等布政司所属州县“户粮多不及数”,“凡州改县者十二,县并者六十”。劳动力严重不足、土地大片荒芜、财政收入剧减直接威胁明王朝统治。朱元璋深有所悟“丧乱之后,中原草莽,人民稀少,所谓田野辟,户口增,此正中原之急务”,于是采纳了萄州苏琦、户部郎中刘九皋等人的奏议,决定了移民屯田的战路决策(《见明太祖实录》、顾炎武《日知录》等)。在移民的同时,也鼓励原来逃亡外地的中原百姓返回故土。
明初移民使农业生产刚刚有所恢复,元末战乱的创伤和自然灾害造成的疮痍尚未及医治,“靖难之役”却接踵而至了。朱元彰去世后,其孙朱允炆继位,号“建文”。此人生性软弱,致使王室觊觎江山,危机四伏。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朱允炆便采取“削藩”的措施,其叔父燕王朱棣大为恼怒,以入京诛贼为由,从北京直逼南京。建文帝发兵北剿,冀、鲁、豫、皖又成了两军鏖兵的战场,你进我退,拉锯战长达四年,四省的百姓遭了大殃。《明史·成祖本纪》载:燕军在真定“斩首三万级”,白沟河一役“乘风纵火奋击,斩首数万,溺死者十余万人”。受传统思想影响极重的中原百姓对皇帝愚忠,自发帮助政府军抵御燕军,更恼了朱棣,于是便对百姓大肆诛戮,中原百姓又经受了一场灭顶之灾,苟生者纷纷逃难,中原一带成了千里无人区。与其形成鲜明对照的是,由于明朝建立时山西的蒙古王爷未加抵抗就缴械投降,所以那里没经战乱,人口仍然众多。

多次移民,历史聚焦大槐树老鹳窝

时局安定之后,朝廷为了发展经济,巩固新政权,仍然采取了移民政策。据史料记载,从洪武初年至永乐十五年,五十余年间组织了八次大规模的移民活动,涉及到了十八个省的四百九十多个县市的八百八十二个姓氏。山西是人口稠密之处,而当时的洪洞县又是晋南最大、人口最多的县,担负民众外移自然首当其冲。相传,当时洪洞城北一公里的贾村西侧有一座广济寺,寺院宏大,香客不绝,又是古来驿站,易于政府设局驻员,集结移民。于是,这里便成了大移民的派遣站和出发地。山西《洪洞县志》以及洪洞县《大槐树志》记载,明永乐年间,当地官府曾七次在大槐树左侧的广济寺集中泽、潞、沁、汾和平阳没有土地的农民以及人多地少的百姓迁往中原一带,并给所迁之民以耕牛、种子和路费。寺旁有一棵“树身数围,荫遮数亩”的汉槐。当地官府人员在树下为被移之民办理手续,登记造册,按所去地点编队,然后发给一应物品。被迁者拖儿带女,扶老携幼,恋恋不舍地离开家乡时总割不断故土之情,他们凝眸古槐,见栖息在树杈间的老鹳不断地发出声声哀鸣,想着自己这一生不一定能返回故土了,为了让子女永远记住自己的家乡,有朝一日回来时能够顺藤摸瓜找到自己的老家,就指着孩子们最好记的大槐树和上边的老鹳窝说:“不要忘了,以后若能回到家乡,记不住咱的村庄,就先找这棵筑满老鹳窝的大槐树,然后再慢慢找自己的老家。”并对他们说:“到了新的地方,人生地不熟,从这大槐树的老鹳窝底下出去的,彼此要互相照顾!”以后不论走到山南海北,只要一说是老鹳窝底下的人,都亲热无比。中原地区少见老鹳而多见老鸹,后来人们就把“老鹳窝”说成了“老鸹窝”。

经济复苏,惨痛的记忆却一直传承

在后来人的心中,“山西移来者”的观念影响是深而又重的。传说,明朝末年,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军纪律严明,由陕西打往北京,一路对百姓秋毫无犯,但后来进入山西洪洞县,却突然不是那么秩序井然了。李自成拿几个带头违犯纪律的小头目问罪,审问之后,得知士兵们原来都是“大槐树老鹳窝底下的人”,混乱是出于对家乡的感情,不但没有问罪,反倒放假三天,任将士们寻亲访旧。又有资料显示,辛亥革命时期,山西赵城县人张煌率兵杀死了巡抚陆钟琦,张锡銮受袁世凯所派,率卢永祥部去就任新巡抚。卢永祥军一路烧杀掳掠,但士卒到了古槐碑亭前却下马,将一路抢掳之财供于“二代古槐”树下长跪不起,原来他们都是明朝古槐树下移民的后代,虽然沿途肆虐,到了那里也不敢有背祖宗。

明朝的移民对当时的经济复苏起了很大的作用。明政府采用“计民授田”的方法,给移民免租三年。至洪武二十六年,全国土地总数便由洪武十四年的三百六十六万顷骤增至八百五十万顷,全国入税粮也比元代增加了两倍。《明史》载:“是时宇内富庶,赋入盈羡,米粟自输京师数百万,府仓库蓄积甚丰,至红腐不可食。”这种经济繁荣与当时的大迁徙是有直接关系的。同时,这种迁徙也促使了当时文化的发展。但这只是从大道理上说,而对当时被迁徙的每家每户来说却都是莫大的悲哀。明统治者定出的移民条律是“四口之家留一,六口之家留二,八口之家留三”,同姓同宗者还不能同迁于一地,好好的一家人便被拆得七零八散。同姓同宗者为了和亲人迁到一处,不得不改姓。有的因恋家而半路逃跑,被追回后要受残酷的惩罚,有的被割去耳朵,有的在脸上用刀划成标记。如此所受的心灵上的摧残、所造成的精神创伤,在被迁徙者心中几十年,甚至以后的几代人心中都难以弥合。“老鹳窝底下”的惨痛记忆一直延绵至今。

“解手”和“复形趾”的传说

朝廷派人动员群众迁往外省,虽然宣布三年不缴公粮,当地百姓也都不愿到那兵家常争、自然灾害频频的地方去。为了完成使命,聪明的钦差想了一个办法:他们大肆宣传,并写成告示到处张贴,说谁家不愿外迁,可以到大槐树下登记,登记后可以不外迁,不登记的一律迁往外地。不愿外迁的百姓不知是计,纷纷前往登记。但登记了之后,钦差并不让他们离开。待登记工作结束,便让大队官兵将他们团团围住,即刻宣布凡来登记者一律迁往外地,有胆敢反抗者就地处死。百姓们见上了当,叫苦不迭,然而手无寸铁,只好听天由命。他们分别被编成队伍,按照官方宣布的地点,在官兵的押送下出发。为防止移民逃跑,官兵把他们反绑,然后用一根长绳联结起来,一家一户,根绳相拴,如串蚂蚱一样被押解上路。押解途中,常有人要大小便,只好向官兵报告:“我要撒尿(或者我要拉屎),请解开手。”后来便直呼“解手”。此事在长途跋涉中形成了习惯,“解手”便成了大小便的代名词。

老年人说:“谁的小脚趾甲两瓣儿,谁就是大槐树底下迁来的人的后代。”如今山西洪洞大槐树公园的祭祖堂里仍有两副民谣似的“楹联”,分别是“举目鹳窝今何在,坐叙桑梓骈甲情”, “谁是古槐底下人,双足小趾验甲形”,说的就是足小趾甲两瓣的事。传说是官兵包围百姓后,怕人逃跑,将每人的小脚趾砍上一刀,以做识记。后来,移民后代的脚小趾甲便成了两瓣儿。

如今,古大槐树处迁民后裔已遍及海内外。千百万人民怀乡思土,寻根问祖,古大槐树处已成为人们祭祖胜地。洪洞县每年四月一日至十日举办的“寻根祭祖节”,吸引了十多万前来祭祀和观光旅游的海内外华人。将大槐树迁民这段历史比较完整地加以收集、整理并出版,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大好事。

三、中国十大寻根基地之三:湖北麻城孝感乡

元末明初的”湖广填四川”移民大潮中,麻城的孝感乡是一个举世闻名的地方。从那里源源不断迁出的人众,几乎填充到了四川省的每一个角落。

寻根问祖是中国人、尤其是迁居他乡或飘零异国的炎黄子孙们永远割舍不断的历史情结。提到寻根,人们自然联想到中国古代八大移民集散地——山西大槐树、苏州阊门外、江西瓦屑坝、麻城孝感乡、山东枣林庄、广东珠玑巷、福建石壁村、河北小兴州。这八大移民圣地以其在历史上移民规模大、影响深远而闻名遐迩,或载于口碑,或书之典籍。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移民圣地之一的湖北孝感乡几乎被历史湮没,致使当今湖北人和四川人数典忘祖、鲜知其事。

何处寻踪孝感乡

如果你问四川人,他的祖辈从何处来?他们多会回答是从湖广麻城县或麻城孝感乡而来。此说可征诸县志。如民国《南溪县志》称:“今蜀南来自湖广之家族,溯其始,多言麻城孝感乡。” 又如民国《荣县志》曰:“洪武二年,蜀人楚籍者,动称是年由麻城孝感乡入川,人人言然。” 又可见之家谱记载。如内江《周氏族谱》:“洪武出治,我圣祖仁皇帝遂下诏旨令湖广黃州府麻城县孝感乡填实四川。我祖奉命襁负其子,入川于红合乡落业。”又如隆昌《刘氏族谱》:“吾家起自湖广麻城县孝感乡,明初入蜀。”由此可见,麻城县曾有过孝感乡,其地名并非虚构。然而查检当今麻城市行政区划或乡镇名录,是找不到孝感乡这一建置和地名的,使得许多寻根者断然否定曾经有过孝感乡的历史存在。

在当今麻城市版图上找不到孝感乡,并不意味着古麻城县没有孝感乡。光绪《麻城县志前编》之“疆域 .乡镇”载:麻城县在“明初分四乡,曰太平、曰仙居、曰亭川、曰孝感,统一百三十里。成化间并为九十四里,并孝感入仙居为三乡。嘉靖间析太、仙二乡二十里入黄安,止七十四里。”(注:此处之“里” 为里甲,110户为里,里分10甲)孝感乡在明初即见记载,至成化八年裁撤并入仙居乡,作为建置和地名在明代虽只存在百余年,然其影响却延绵数百年。

孝感乡位于麻城县西北,北境与河南省接壤。因地处偏僻,政令难施,嘉靖二十一年麻城县监生李大夏等上书朝廷请求建县:“本县全场姜家畈,接壤黄冈、黄陂边隅地,近信阳、光山、罗山等州县,路通牛头山、牢山等寨;地僻民顽,官难遥制,盗贼出没,数被劫杀。乞于姜家畈设县治,保障地方。”(《读史方舆纪要》)李大夏等人的意见得到巡抚湖广副都御使陆杰和巡抚湖广监察御使史褒善的赞同。但建县主张也受到地方官吏和乡民阻挠,勘测地界亦无法进行,使建县之事不得不暂中止。嘉靖二十六年,黄州知府郭凤仪上书再陈建县事,得到麻城籍户部尚书耿定向的大力支持。特致函前湖广右副都御使冯岳以争取支持。嘉靖三十九年,耿定向在京城又与新任湖广巡抚刘伦面商建县事宜,刘伦很为重视,并即将建县之事交麻城县令苏松筹办。不久,刘伦离任,建县事再被搁置。次年,耿定向奉命视察西夏,途中偶遇新任湖广巡抚张雨,又与张雨洽谈建县问题。此际监生王国任联络了一批蓍宿联名上书,于是巡抚张雨令下属集议建县事宜。黄州知府应明德、同知袁福徽、巡按湖广监察御使唐际禄、布政使徐南奎、按察使刘斯洁均赞同建县,建县之议至此遂定。嘉靖四十一年,礼部尚书徐阶竭力襄助,嘉靖四十二年春,经户部复奏,朝廷批准正式建县。拟析麻城县太平、仙居二乡二十里甲,黄陂县滠源乡八里甲,黄冈上中和乡十二里甲为新建县属地,定名为新安县,嗣后改名为黄安县(今红安县)。此乃史有孝感乡证据之一。

四、中国十大寻根基地系列之四:河北小兴洲

河北小兴洲行宫

河北小兴洲是长城古北外第一重镇,是辽东、内蒙南下北京的交通要冲,因而成为我国北方历次移民的重要集散地,特别是明朝洪武、永乐年间,由关外各地向北平及河北一带移民的集散地。相传,元朝末年,明军北上击溃元军主力,元残余势力逃往漠北,但仍有一定的军事实力。明朝建立后,为防止蒙古人入侵,就在长城以外,东起辽东,西至山西北部和内蒙古西部的广大地区屯兵,并多次从燕山以北地区向北平一带移民,发展生活,充实边防。永乐皇帝登基后,又抽调长城以北各卫所15万将士在北京附近屯守,同时组织大规模的强制性移民,安置在北平周围和河北各州县。这些移民主要来自河北北部、内蒙古、辽东、山东等地,总人数达十万人之多。

兴洲位于滦平县城北偏东十公里处,地处兴洲河西岸。春秋时为东胡地,战国时为燕国地。秦属渔阳郡。西汉为渔阳郡白檀县,北魏属安州广阳郡广兴县,西境为御夷镇地;后并入厍莫奚。隋唐因之,属饶乐都督府辖。辽为中京道北安州兴化县地,西境为奚王府地。金为北京路兴州兴化县、宜兴县地。据《钦定热河志》载:“宜兴故城,在滦平县(今承德市滦河镇治所)西北七十五里,金初,为兴化县白檀镇,泰和三年(1203年)置宜兴县属兴州。元初因之,致和元年升为宜兴州,以旧有兴州,故俗称此为小兴州。”由此可知,金、元时所说的小兴州,即今日的兴洲。“州”字演化为“洲”字。

据介绍,兴州古城占地面积 139830平方米。 地处交通要冲,是金代的军事重镇。城址为长方形,城墙夯筑,北城墙东西两端建有翼墙,具有明显的防御功能。城内曾出土大量砖、瓦等建材和生活用品。

进入兴州古城,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四座废弃的门廊柱基一字排开,并列于门前,上面粗糙的刻有龙鳞、水纹和荷花模样的纹理,中有凹槽,据说是安插门柱所用。进入大门,是一块刻有“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兴州行宫”字样的石碑。

五、中国十大寻根基地之五:河南滑县白马城 “中国十大寻根基地”

河南滑县白马城,有如山西洪洞大槐树,根植了一种深厚的“移民情结”。岭南“白马现象”与中原“槐树现象”,异曲同工,都是历史的回音。

山东,古为地理名词,秦代泛指六国,唐代属河南道,明代置山东布政司,清代称山东省;古河南指河南道,约今山东、河南及苏北。白马县始于秦,汉至晋属兖州,归河南政区,明代并入滑州。故白马不在山东,而在河南。

秦始皇平六国后,派员定“百越”,谪中原50万人戍守岭南,屯居邕钦廉三州,至北宋皇祐年间及南宋初期,又有大批北民南迁。这些北方移民的后裔,自称“祖先从白马来”。

宋皇祐四年(1052年)五月,侬智高率兵攻占邕州城,杀知州陈珙等千余人,建大南国,自称仁惠皇帝,改元启历,封官拜爵。宋王朝派狄青率大军前来征剿侬智高后,留军戍守,驻扎在南郊一带,实行屯田。宋军将士久戍邕城,与当地壮民通婚,在此安家落户,解甲为民。赵宋后亭子、白沙、上尧、老口、坪南(后改为平南)一带的村落,是当地留守将士的后裔建立的;也有的从山东白马苑(今河南滑县)迁来,至今已有76代。宋熙宁年间,交趾李朝派兵攻占邕州,宋王朝任命陆逵、赵禼为正、副招讨使,率领10万大军南征,击溃交趾侵略军,收复邕州后,又留下一批军队戍守,以加强邕州的防务,其中有一部分将士落籍南宁。

六、中国十大寻根基地之六:八闽史迹宁化溯源

福建省三明市宁化石壁村

石壁村位于福建省三明市宁化县西,闽赣边界武夷山的东麓,距县城25公里,现属禾口乡的一个行政村,是一片比较开阔的盆地,历史上森林茂密,从远处望去,像一堵绿色屏障,由此得名玉屏。唐中叶更名为“石璧”,五代再改“壁”,后又改今用之“碧”。古称“石壁”即指村落,又指地域,包括了周围的一些村落,石壁是个中心,是这一些区的代称。

中国历史上,曾由于战乱、饥荒、兵灾以及政府的奖掖,安排,外地经济的引诱等因素,有大批的中原汉人南迁。这些南迁的汉人史称客家人。客家流迁始于东晋,但构成民系则在五代以后。五代以后流迁的被称为正宗的客家人,这些正宗的客家人在流迁中,大多经过宁华石壁(今名“石碧”)。在石壁居住,繁衍生息数代乃至数百年后,又陆续辗转迁往闽西、广东、广西、四川、湖南及香港、台湾、东南亚各地。所以他们多称一世祖出自石壁,石壁便自然地成为这些客家人的第二祖籍。

宁化又是名传遐迩的书画之乡。清代“扬州八怪”中的黄慎、以“八分出篆”的隶书而名扬天下的伊秉绶,都是宁化人的骄傲。从他们的故里沾染一点灵气,自然是我们此行不可或缺的内容。比如,山明水秀的湖村,不但有万亩水蜜桃的“世外桃源”,百亩银杏林的“银杏山庄”;有“天鹅栖息的地方”——国家地质公园天鹅洞,而且还有一个“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处女湖——蛟湖,它水深达 103米,是南方罕见的深水湖,水平如镜,倒映着天光云影和湖畔的竹林,唯有一只野鸭轻轻在湖面上画出一道浅浅的波纹,恍若仙境。而黄慎就出生在湖畔的竹篱茅舍之间。可惜,蛟湖草堂早已不复存在,不免让人深以为憾。

宁化的客家早茶,其品种之繁、制作之精、口感之佳,选料之“绿色环保”,又堪称一绝。席上有一道小点,美国纽约的唐人街称其为“广州粉肠”,却明明白白是这里的传统客家美味。由此我忽然想起,所谓“饮茶粤海未能忘”的广州早茶,追根溯源,其源头兴许就在宁化的石壁村,而后按客家人的南迁的路线,逐渐传入广州的。但愿客家学的学者们能有兴趣作一番研究。

石壁客家祖地“北有大槐树,南有石壁村”,宁化石壁是客家摇篮、客家祖地。石壁,是宁化县石壁镇(原禾口乡,1993年更名设镇)的一个行政村,它地处宁化西隅,与江西省石城县毗邻,距县城22公里,在福五线(福州至闽赣交界的五里亭)公路旁。史料所称的“石壁峒”、“石壁村”、“石壁寮”、“石壁城”等称谓,只是一种地方概念,泛指一个地域,即石壁盆地,其总面积近 200平方公里,包括现石壁镇、淮土乡的全部以及方田、济村乡的一部分。石壁村位于这一地域的中央,在历史上也是这一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石壁被称为“客家南迁的中转站”、“客家民系形成的中心地域”、“客家摇篮”、“客家祖地”、“世界客家人的朝圣中心”等,这是海内外学者从大量的史料中研究出的结果,有其充分依据。

客家民系是汉族的一支,属中原汉人。由于战乱,大量中原汉人背井离乡,辗转迁徙到以宁化石壁为中心的闽赣结合地区。当时集中到宁化或石壁居住的客家人,来自 8省50多个州县,这也说明他们到宁化之前是分散的,未形成特别的民系。客家人从四面八方集中到宁化(石壁),主要原因有2条:一是自然条件。石壁是一个拥有200平方公里的平坦盆地,土地肥沃,提供了优越的生息条件。客家人主流是经江西来,闽赣交界有武夷山相隔,石城到石壁的隘口比其它闽赣交界的隘口更为低矮,交通方便,且宁化是闽江、赣江、韩江的源头,水路交通便利。二是人为条件。宁化,特别是石壁,开发较早,这一地域在南宋之前无战乱,社会安定。唐末黄巢起义军自北而南,自江西、浙江进入福建、广东,而又北上江西,转了一大圈,并未进入宁化,宁化便成为“世外桃源”。正如台湾陈运栋在《客家人》一书中说:“福建宁化,地接赣南,西北有高山环绕,宛如世外桃源,尤为当时避难最安全的地方,所以这一批逃难的人民,也就以迁居宁化为最多。”迁居以石壁为中心的客家人,在安定的环境里,生息繁衍数百年,他们把中原汉人的文化、语言同当地的文化、语言相结合,产生了一种既保留中原古风又有新变化的一种文化、语言,它区别于汉民族其它民系,被称为客家文化、客家话,由此也形成了客家民系。据考证,客家民系形成于宋代。宁化是客家地区,她不仅有着典型的客家文化、语言,而且许多是在宁化形成,且流传到其它客家地区。宁化境内明显地反映出客家文化、语言的承前启后的现象。宁化(或石壁)不仅被称为“客家民系形成的中心地域”,而且也被称为“客家文化、语言的摇篮”。

客家民系形成之后,由于战乱、政府奖掖及开拓发展之需要等多方面原因,客家人开始以石壁为中心的闽赣地区向国内外迁徙,而今遍布五大洲八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有 1.2亿人口。客家人不仅创造了具有独特风格的客家文化、客家语言,同时也涌现了众多显赫人物,如宋代文学家范仲淹、理学家朱熹、太平天国领袖洪秀全、辛亥革命领袖孙中山、共和国的开国元勋邓小平、朱德、叶剑英,现代伟大文学家郭沫若,马来西亚首任国王叶莱、圭亚那前总理张西瑟、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及台湾李登辉等。

石壁正是由于其在客家史上的特殊地位,而受到客家人及史学界的重视、仰慕,以致视为“圣地”、“图腾”。近年来海内外客家人、学者、新闻界人士纷纷前来寻根谒祖、考察研究。

随着“客家热”的逐渐升温,石壁客家祖地建设也日渐规模。1992年以来,宁化县人民政府斥资、四海乡贤襄助,在石壁村兴建客家公祠及配套建筑。以客家公祠为主体,先后兴建了停车场、接待站、管理房、长廊、牌楼、客家之路、碑亭、功德碑、玉屏堂、碑林、文博阁、客海寺等设施,面积1万余平方米,总投资790万元。石壁客家祖地景区主体建筑客家公祠座落于石壁村土楼山上,后倚武夷山脉,前瞰石壁盆地,近山匀称,远山环抱。公祠仿古宫殿形式,飞檐斗拱,雕梁画栋,气势雄伟,蔚为壮观。公祠主体占地3000平方米,建筑面积5000多平方米,分前、中、后三厅,由回廊连为一体。前厅(亦称下廊),供歇脚、陈列姓氏渊源资料;中厅为正殿,也称玉屏堂,即神祖堂,堂内祀奉着客家 160个姓氏的始祖神位,供祭祀朝拜,一次可供三百多人同时祭祖。后厅称文博阁,为展示客家文化、珍藏谱牒及文物资料,供观赏、查找、阅览之用。原全国政协副主席叶选平同志亲自为公祠祠匾提书—“客家公祠”四个金光大字。公祠四周开阔挺秀,风光绚丽。公祠左侧的客海寺金碧辉煌、香火不断、烟雾缭绕,是宗教朝圣游的理想场所,其主体建筑基本完工。公祠右侧的“碑林”,可供立碑、游览、观赏。公祠正下方,有一碑亭,古朴典雅的亭中立着一方大石碑,正面镌刻太平绅士、客家贤达姚美良先生题撰的“客家魂”,背石镌刻祠记。距公祠五百米外是福州通往江西的公路干线,公路旁是开阔的迎宾广场,在公祠的通道口,屹立着一座雄伟堂皇的牌楼,牌楼的横匾镌刻着杨成武将军的墨宝—“客家祖地”。牌楼右侧是接待厅、擂茶馆、长廊和古建筑“德润亭”、“维藩桥”连结一体。牌楼与公祠由“客家之路”连接。“客家之路”长 500多米,由马来西亚局绅姚森良、美良昆仲捐资兴建。

七、中国十大寻根基地之七:寻根古巷数珠玑

珠江三角洲人的“祖宗故居”南雄市珠玑古巷日前被《中国国家地理》杂志评为“广东最美的街区”。街区有一定的长度和适量的建筑物,建筑物之间和谐,形成一定的风格,整体看来具有一定的美感,构成了一种文化景观,居民生活祥和满足、给外来者以愉悦的感觉。评委认为,珠玑古巷是岭南文化与华侨文化的完美结合,最能代表独特的岭南文化。

韶关南雄珠玑古巷

南岭之险阻,把古代广东隔于岭南,但两千多年来中原文化不断地穿越南岭传延而来,从唐代开始,中原文化就是通过这条梅关古道,渗透到了粤北,并在广东扎根繁衍。而距离这儿只有20公里的珠玑巷也成为岭南客家人最早的聚居地之一。

韶关南雄珠玑古巷百家姓大全

在历史上,这里曾经是荒蛮之地,而后来的早期居民,不少是在中原一带通过梅关古道迁移而来。他们穿越南岭,首先来到了珠玑巷。传说南宋末年,珠玑巷附近58村的大约70多个姓氏,在一场由胡妃事件导致的灾难中,从这里南迁到了广州和珠江三角洲。而现在据说共有 153种姓氏的珠玑移民分布在珠江三角洲的29个市县,并有数以千万的人移居国外。

韶关南雄珠玑古巷

走进珠玑巷,最常见的就是祖谱和祠堂,短短的1500米的古巷两边,就有20多个姓氏的祠堂,在这儿,您就会不由自主地融入了一种中华民族独有的姓氏文化。每逢春节期间,这些广府民系的后人,都会纷纷前来珠玑巷寻根问祖,所以卖姓氏祖谱也成了当地最红火的生意。在小巷的两边,随处可见的是一个个小铺子,上面摆放着各种姓氏祖谱。韶关南雄珠玑古巷姓氏 据传,珠玑巷唐代时叫“敬宗巷”,因有族人张兴七世同居,得唐敬宗赏赐珠玑绦环。至南宋,中原开封祥符许多官员避元人而南迁,在南雄住了下来。祥符有珠玑巷,为怀念故里,“敬宗巷”被改名为“珠玑巷”。珠玑巷的住户后来又再南迁到珠江三角洲,成了广东许多族人的祖先。广州市西关有一条内街叫珠玑巷,据说也是由南雄珠玑巷南迁来的人聚居而得名。

八、中国十大寻根基地之八:山东兖州枣林庄

山东枣林庄是中国移民史专家葛剑雄、曹树基先生近年来实地调查考证中新发现的明初移民集散地之一。在当今山东兖州县城北七里之遥的安邱王府村,据明代石碑所载,该村原名枣林庄,明鲁王裔孙安邱王分封于此,始称安邱王府庄。

该村位于兖州东部丘陵山区,地处兖州府城郊,正当济南各州县南下的交通要道,元末明初,未受战乱波及,人口较为稠密,具备了集中移民的基本要素。虽然在官方文献中未曾发现有关移民的记述,但在安徽濉溪县志中却发现了在明洪武年间和清初由山东迁民本县的记载,并标明占本县人口 80%以上的“周、吴、郑、王、李、丁、梁七姓”均为山东移民。笔者近年来在从事姓氏、族谱研究中,也曾多次收到辽宁、吉林等地民众的咨询电、函,称其祖籍原系山东枣林庄,清初移民加强边疆,迁居关外,要求帮助查证山东枣林庄的确切位置和迁徙史实。这也可作为山东枣林庄为明清移民点的旁证。

九、中国十大寻根基地之九:苏北人心中的寻根圣地——苏州阊门

苏州阊门是苏北民众心目中的移民圣地。据史籍、方志和族谱记载,苏州阊门移民集中于元末明初,当时群雄并起,割据称王,张士诚据苏州与朱元璋争衡天下。及张士诚兵败被俘,朱元璋遂“驱逐苏民实淮阳二州”。苏州阊门遂成了移民的出发、集散之地。于是扬州、江都、泰州、淮安、泗阳、高邮、宝应、盐城、阜宁、东海以至于连云港等地,都有了苏州阊门移民的后裔。如宝应县之刘氏、乔氏、王氏,兴化市之顾氏、张氏、来氏、周氏、姚氏、扬氏,泰县之葛氏、徐氏等,即是此次移民后裔。大名鼎鼎的《水浒传》作者施耐庵,“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等文人名士,其祖籍均来自苏州。

十、中国十大寻根基地之十:江西瓦屑坝

根据文献资料得出的结论:桐城、宿松、潜山、怀宁等安庆市的属县中有很多人是瓦屑坝移民的后裔。

在明洪武二十四年(公元1391年)安庆府的约42万人口中,大约有28万多江西移民,其中约20万来自饶州,迁自瓦屑坝的有10万人,占饶州籍移民的一半。六个世纪过去了,这10万瓦屑坝人的子孙已经植根在江淮大地,成为安庆人的重要组成部分。

瓦屑坝,族谱中有”江西瓦屑坝”、”鄱阳瓦屑坝”、”鄱阳桃花渡瓦屑坝”、”瓦屑坝叶家村金鸡岭”等不同的写法,肯定在鄱阳(今作波阳)县。但岁月流逝,瓦屑坝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而今的波阳县地图上已经找不到这个地名了。

鄱阳瓦屑坝,已是安庆地区和其他地区饶州移民后裔一致认同的根。

赞(0) 赞助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刘氏家族 » 寻祖指南:中国十大寻根基地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感觉好就赞助一下

非常感谢您的赞助,所有款项都用于刘氏家族网的运营(有详细收支记录),备注留下电话号码,我们会添加您。

支付宝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