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刘氏宗亲
我们都是一家人

同源堂刘氏源流

同源堂刘氏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家族,其历史可以追溯到明朝。刘氏家族以同源堂为名,是一家以中医药为主的世代传承者。他们致力于传承和发扬中医药的精髓,为人们的健康和福祉做出了重要贡献。

同源堂刘氏的祖先刘同源是明朝时期的一位杰出中医药学家。他在医学领域有着卓越的才华和深厚的知识,被誉为医学界的泰斗。刘同源通过多年的研究和实践,总结出了许多宝贵的医疗经验和独特的治疗方法。他的贡献不仅在当时得到了广泛的认可,而且对后世的医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自刘同源开始,同源堂刘氏一直将中医药的传承视为家族使命。他们世代相传,将自己的医术和知识传授给后代,以确保中医药的传统不会失传。同源堂刘氏的每一位成员都经过严格的培训和学习,以成为一名合格的中医师。他们不仅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还注重实践经验的积累。通过与患者的交流和观察,他们能够准确地诊断疾病,并给予有效的治疗。

同源堂刘氏的影响力不仅局限于中国,他们的中医药理念和技术也逐渐传播到世界各地。许多人慕名而来,希望能够得到同源堂刘氏的治疗和咨询。他们的专业知识和独特的治疗方法受到了广大患者的赞赏和信任。

同源堂刘氏代代相传,不仅是一家医学世家,更是中医药文化的守护者。他们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使中医药的传统得以延续并发扬光大。同源堂刘氏的存在不仅是中国中医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

总结起来,同源堂刘氏是中国历史上备受尊敬的家族,他们以中医药为主要传承内容,为人们的健康和福祉做出了巨大贡献。他们的专业知识和治疗方法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赞赏。同源堂刘氏的存在不仅是医学界的宝贵财富,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源堂萍乡刘氏
始祖: 刘春八
迁萍始祖 : (宋) 刘春八. 由安成南陂,迁萍乡东源溪,隶属新康县康乐里三保三图.
散居地 : 江西省萍乡县等地.
安成(今江西安福县)

刘洪辟,原名咏霓,字舜门,号筱和,晚年号廉园老人,萍北彭高乡泉溪村人。刘洪辟生于清咸丰十年(1860年),于光绪二十年(1894年)中举。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他赴京应吏部拣选考试合格,授知县,签分山西地方任用。辛亥革命后返萍任教席,后相继任彭泽知县以及萍乡县教育局局长。1942年卒于高寿,生前著有《学余轩诗稿》等多部文集行于世,其在世时积极推动刘氏宗族和萍乡地方事业的发展,可以说是刘氏族内以至近代萍乡地方上的一位重要人物。

“渡水收萍实,占龟兆大横”,萍乡作为中国近代工业和工人运动发源地之一,其近代的历史自然也是人才辈出,俊采星驰,修纂了《昭萍志略》的刘洪辟便是萍乡最著名的乡贤之一。刘洪辟是楼溪刘氏刘俊仕公的六世孙,他于光绪六年(1880年)考入县学,于光绪二十年(1894年)中举。楼溪刘氏属于清代前期进入萍乡的外来移民,在当时的土著限制下寻求稳定和发展,刘洪辟考得举人,是楼溪刘氏自清初以来获得的最高功名。然而在中举之后,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国家和民族陷入了空前的危机之中,在这段时间里,刘洪辟先后出任了万载东洲书院、龙冈书院、正谊书院以及萍乡县书院山长,一直致力于袁州地区地方教育事业的发展。

1906年,清廷下诏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各省岁科考试亦即停止,在中国延续了1300多年的科举制度被废除,但对于刘洪辟这样一直接受旧式教育的举人来讲,“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理想破灭,中进士、点翰林、登龙门、取功名的入仕之径也被断送了。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无法再走科举之路的刘洪辟赴京应吏部拣选考试合格,被授予知县,分发山西地方任用,于宣统元年(1909年)正式任和顺县知县。在拣选入仕后,刘洪辟很想有一番作为,在山西任上曾致力于禁烟、开矿等实质性工作,然而抱负未展,国体遭变,辛亥革命之后,封建帝制被推翻,全国体制为之一变,刘洪辟作为清朝“遗老”自然无法继续留任山西,只有重返故里,回萍后先充任凌云小学校长,一年后任职于江西吏治研究所,并被派往江西多地勘灾。

1914年,民国建立的第三年,刘洪辟因特慕陶渊明的高风亮节,曾明确表示非彭泽县令不任,民国政府遂了其愿。到任彭泽之后,刘洪辟修筑了“近思堂”以表达自身对陶渊明“忘怀得失,以此自终”的向往与钦佩之情。但因当时北洋军阀当政,政治的黑暗腐败程度或更甚于陶渊明任彭泽县令之时,刘洪辟在彭泽任上各种赋税杂捐接踵而来,政策的反复变化以及北洋政府贪婪的搜刮手段使得已经55岁的刘洪辟感到自身理想无法施展,在“政策无常,朝更夕变,莫测端倪。而敛财之法,层出不穷,尤令人艰于筹画”的情况下,更受五柳先生“不为五斗米折腰”精神的影响,终于选择“归去来兮”,于同年9月辞职返乡。

刘洪辟的一生十分注重家族的建设与萍乡地方事业的治理。早在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刘洪辟获取举人不久,就主持续修了楼溪刘氏的《刘氏家谱》,这次家谱的修编是继咸丰十一年(1861年)来的首次续修,这次二修族谱得到了时任萍乡知县顾家相作序,同时在1902年至1906年期间兴建了祭祀支祖瑞亭公的专祠。而自彭泽归故里之后,刘洪辟更加积极投身于地方事务的处理以及宗族内部事业的建设。

1916年,刘洪辟出任萍乡中学校长。在任校长期间,他为了避免学生闭门造车、疲于应试,鼓励学生走出书斋,规定每年3月3日全校师生走出校门,或探查煤矿宝藏、铁路交通;或分析工商农业发展实况;或探访名胜古迹,领略自然风物,他在诗歌《送游学日本生》中写道:“车书一统大瀛寰,莫再迂谭守闭关。天意要开新世界,男儿休恋旧家山。”刘洪辟开放的教育理念十分符合时代的发展变革。同年,他又在家乡兴建了其曾祖绂堂公的祠堂和供奉其祖父增美及本生祖增畴的均中二公祠堂。

1918年,刘洪辟“属意淳化一村,倡导修身齐家”,率领众人在泉溪祖居离村约2里的地方,兴建了两座“里门”,寓意为“里仁为美,门以德高”,门内并连风雨亭,便利过往行人,让游人歇息,还可张贴公示乡约以告村民。另有节孝碑以扬泉溪历来贞节烈女,还有守望台“诘奸御虣,讲武以振精神”。泉溪群山环绕,“里门”临旷野之区,当溪流之冲,守扼村口,是为泉溪屏障,因此称之为“泉溪锁钥”。

1919年,刘洪辟联合萍乡刘氏诸人发起联宗行动,为维持萍乡县内其他刘氏族人的联系,建议不分省县界限,不论支派亲疏,皆合一宗一体,名为同源堂。1920年,同源堂筹款建成刘氏家庙。1922年至1923年,刘洪辟将大约600户捐资建庙的捐户资料进行整合,为合谱各支的总祠修编了《刘同源堂图册》,并同时修编《萍乡泉溪刘瑞亭公支谱》,以便对瑞亭公一房的世系、人物、事迹做出更详细的记述,同时更好地根据实际情况制定针对该支系的规范条例。1931年,又合本族始迁祖以下各宗支续修了家谱,是为三修《刘氏家谱》。

1933年,已经74岁高龄的刘洪辟有感于萍乡近代史事失载,近代萍乡人才辈出,“士奋风云,鸾翔凤翥,突过于前”,旧志对于萍乡近代人物传记又太过简陋,实在无法满足社会的需要,于是在家私设县志馆,并感召同志李有鋆、吴定邦、刘存一、段鑫等数人共事,开始了《昭萍志略》的修撰工作。其实在纂修《昭萍志略》之前,刘洪辟就一直留心史志,据说他在山西和顺任上时,就拟着手《和顺县志》的修撰工作但后因事未果。民国建立后,他又于1925年参加了《江西通志》的分纂,但修编工作因北伐战争而被迫中断,在陈志喆所作的《昭萍志略·序》中就提到了他和刘洪辟纂修《江西通志》之事:“犹忆乙丑、丙寅间,余领江西志局,商聘筱和分纂。属稿未半,戎马生郊,此事遂废。”《昭萍志略》的编修可以看作是刘洪辟继往开来之事业。

《昭萍志略》修编始于1933年,成书于1935年,全书共十二卷,刘洪辟认为“盖自清帝逊位,改政共和,五千年之帝制,遽尔告终,一切典章制度,不相沿袭,自难合并为一”,故此志记事于旧志所起,迄于清末。由于其仍为“私家著述”,纯属私人修撰,为避免将来编成付梓之后与官志混淆,故将其命名为《昭萍志略》,以区别于官修县志。刘洪辟当时以74岁高龄议修县志,十分不被人理解,“邀集同人,汇编邑志,事体重大,闻者骇然,绕屋徬徨”,因为私人力量有限,修志时财力人力困难,“此中甘苦殆只可为知者道,难为外人言也”,然刘洪辟与其同志诸君以移山填海之诚,忍常人所不能忍,坚持初心,同心协力,贯彻始终,呕心沥血,令人景仰。

刘洪辟生于清末,目睹国殇,经国家动乱,逢社会巨变,其虽慕渊明遗风,但能积极入世,为国为民;纵是前朝遗老,不忘故国,却能与时俱进,适应变革。刘洪辟的身上既有古之儒者风范,又具备改革创新之眼光,他一生为官清廉,忧国忧民,其心志性情皆寄于《昭萍志略》与《学余轩诗稿》等诗集文集之中,供后人追忆缅怀。

赞(2) 赞助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刘氏家族 » 同源堂刘氏源流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感觉好就赞助一下

非常感谢您的赞助,所有款项都用于刘氏家族网的运营(有详细收支记录),备注留下电话号码,我们会添加您。

支付宝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