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刘氏宗亲
我们都是一家人

帝尧与刘姓之关系为刘氏找到了最早的根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中原文化研究所原所长、首席研究员卫绍生出席本次活动并做了“帝尧与刘姓之关系”的主旨演讲。他认为,“尧,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圣贤之君,帝尧,是刘姓最早的起源。河南鲁山县今有尧山,因尧之裔孙刘累于鲁山时立的尧祠而得名,这一历史渊源不仅使河南与尧之间建立了联系,而且为中国的刘氏找到了最早的根。”以下是演讲全文:

帝尧 尧帝


尧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圣贤之君,司马迁称赞他“其仁如天,其智如神,就之如日,望之如云,富而不骄,贵而不舒”。 尧即位之后,广施仁政,天下太平,百姓乐业。后禅位于舜,开中国历史上帝王禅让之先例。西晋皇甫谧《帝王世纪》述尧之生平,说他“以甲申岁生,甲辰即帝位,甲午征舜,甲寅舜代行天子事。辛巳崩,年百十八,在位九十八年”。 作为五帝之一和备受儒家推崇的贤君,尧的足迹遍布黄河中下游广大地区,在今河南、河北、山东、山西等地,留下了许多有关尧的故事传说,也留下了许多文物古迹,其中以尧都、尧陵和尧山为多。

刘氏图腾


一、尧都:诸说扑朔迷离
尧父帝喾辅佐颛顼三十二年而即大位,都于亳(今河南省偃师),死后葬于东郡濮阳顿丘(今河南内黄县)。据皇甫谧《帝王世纪》记载,帝喾有四个妃子,尧是其第三个妃子陈锋氏所生。帝喾为其取名放勋,是希望尧能够像前代那些有功于民的圣贤那样,做一番事业。帝喾既然都于亳,则亳很有可能就是尧的出生地。但是,尧即位之后,却没有像他的父亲那样继续都亳,而是另择他地为都。据有关史料记载,尧都有五,分别是太原晋阳、河东平阳、中山唐县、河东永安和山东定陶。
司马迁《五帝本纪》并没有言及尧都。而所谓尧都之说,则始于西汉孔安国,其《尚书·禹贡》“冀州既载”传云:“尧所都也。”《尚书·夏书》“惟彼陶唐”传云:“陶唐帝尧氏,都冀州,统天下四方。今失厥道,乱其纪纲,乃底灭亡。” 这是最早的有关尧都的记载。不过,孔安国仅称冀州是尧建都之地,并没有说明尧都建于冀州何地。到了东汉时期,尧都则出现了不同的说法。班固《汉书·地理志》以为尧都河东:“河东土地平易,有盐铁之饶,本唐尧所居。《诗》风唐魏之国也。” 从“土地平易,有盐铁之饶”二句来看,班固所说尧都应是指平阳,即今山西临汾市。迄于东汉,应劭则直言平阳为尧都,有“平阳,尧都,在平水之阳”之说。郑玄则提出尧先都于唐、后迁平阳之说。《初学记》载:“昔高辛氏子实沈及金天氏子臺駘之所居也,又为唐国。帝尧为唐侯所都。郑玄《诗谱》曰:‘唐者,帝尧旧都地,后徙平阳。’” 如此,则尧都已有二说。西晋皇甫谧《帝王世纪》则以唐为尧之封地:“尧封唐。尧山在北,唐水西入河,南有望都山,即尧母庆都所居,相去五十里。都山,一名豆山。” 后人引皇甫谧语作为尧建都于唐的证据,而对其自相矛盾之处则习焉不察。
尧为陶唐之说,《尚书》最早提出,但尧为何称陶唐,却一直存有争议。孔颖达《尚书注疏》对此有辨析:
《世本》云:“帝尧为陶唐氏。”韦昭云:“陶唐皆国名,犹汤称殷商矣。”案:《书》《传》皆言尧以唐侯升为天子,不言封于陶唐。陶唐二字,或共为地名,未必如昭言也。以天子王有天下,非独冀州一方,故以冀方为都,冀州统天下四方。尧都平阳,舜都蒲坂,禹都安邑。相去不盈二百里,皆在冀州。自尧以来,其都不出此地。故举陶唐以言之。
论者虽然皆认为陶唐是地名,但陶唐究竟在何处,是二地还是一地,却没有一致的看法。晋人張晏以为,“尧为唐侯,国于中山唐县是也”。 以唐为尧之封国。宋王应麟《诗地理考》云:“曹州,定陶故城,尧所居也;尧先居唐。故曰陶唐氏。” 按照王应麟的解释,尧先居于唐,后居于陶,所以称为陶唐氏。蔡沈为《尚书》作注,以为“尧初为唐侯,后为天子,都陶,故曰陶唐”。 是则尧先封于唐,后定都于陶,因此则称陶唐。于是,尧都又有了第三种说法,即蔡沈的定陶说。这种说法在《竹書纪年》中可以找到依据。据载,帝尧在位八十九年作游宫于陶,九十年游居于陶,一百年帝陟于陶。 尧在陶作游宫,游居于陶,且又登陶丘,蔡沈据此以为尧定都于陶。对于蔡沈的说法,清人阎若璩大不以为然,他说:“按蔡传,尧初为唐侯,后为天子,都陶,故曰陶唐。尧为天子,实先都吾晋阳,后迁平阳府,从不闻有都陶之事,真属臆语。即《书》疏、《左氏》杜注、孔疏亦不确。惟《汉书》臣瓚注:尧初居于唐,后居陶,故曰陶唐。師古曰:瓚说非也。许慎《说文解字》云:陶邱,再成也,在济阴。《夏书》曰:东至陶邱。陶邱有尧城,尧尝居之,后居于唐,故尧号陶唐氏,斯得其解矣。吾欲取以易蔡传。”
其实,史家不仅对陶唐之说有争议,对于尧所居之唐地亦有争议。按照皇甫谧《帝王世纪》的说法,唐为古中山国属地,其北有尧山,南有望都山,唐水西流入河。一些学者依其所说,以为尧之封地唐,即今河北省唐县。但皇甫谧之说颇多矛盾之处,譬如“唐水西流入河”就是一种矛盾的说法。唐县西为太行山,唐水如何西流,怎么能够流入黄河?《史记?五帝本纪》张守节正义引徐才《宗国都城记》对唐地的解释比较可信:“唐国,帝尧之裔子所封,其北帝夏禹都,汉曰太原郡,在古冀州,太行、恒山之西,其南有晋水。《括地志》云:‘今晋州所理平阳故城是也。’平阳,河水,一名晋水也。” 据此可以推断,帝尧之子封地唐国,唐朝属晋阳,即今山西太原市,而非所谓中山属地。
宋人严粲《诗缉》综合前人有关尧都的说法,第一次提出了“尧都有四”说。其文云:“《地理志》太原晋阳(太原郡平阳县)。注云:故《詩》唐国,晋水所出,一也;河东平阳(河东郡平阳县)。注云:尧都也,在平河之阳,二也;中山唐县(中山国)。張晏注云:尧为唐侯,国于此,三也;河东彘县,顺帝改曰永安。臣瓚于晋阳下注云:所谓唐,今河东永安是也,去晋四百里。師古云:瓚说是也。四也。” 关于尧都的四种说法,除中山唐县外,其余三说,都在今山西境内。
清代学人胡渭对尧所居之地作了较为详细的考证,指出“唐尧所居者三”:
古书言,唐尧所居者三。一为帝都。《汉志》云“河东本唐尧所居”,应劭曰“平阳尧都,在平水之阳”是也;二为始封之国。一在太原晋阳县,《汉志》云“故《诗》唐国,周成王灭唐,封弟叔虞,晋水所出”是也;一在中山唐县,《汉志》云“尧山在南”,应劭曰“故尧国”,張晏曰“尧为唐侯国于此”是也。郑康成《诗谱》云:“唐者,帝尧旧都。今曰太原晋阳,是尧始居,此后乃迁河东平阳。”皇甫谧《帝王世纪》云:“尧始封於唐,今中山唐县,后徙晋阳。及为天子,都平阳。”此皆在冀州之域,故曰“惟彼陶唐,有此冀方也”。济阴定陶县,《后汉郡国志》亦云:“古陶尧所居。”此则在兖州之域。《水经注》:永安本彘县,汾水自县西历唐城东。瓚注《汉书》云:尧所都,东去彘十里。按:永安,今霍州,太山在其东。
实际上,胡渭说到的“唐尧所居者”,不仅有平阳、晋阳和中山唐县三处,而且还说到了定陶和永安,而定陶和永安在前人的有关记载中,也都是尧都。文献记载中的尧都,事实上则包括胡渭提到的五处。
古代文献关于尧都的记载,大多属于一家之说,而且传说的成分居多,缺少令人信服的证据,所以很难认定究竟哪一说更为可靠。不过,从源头上来讲,平阳说似乎更为接近事实一些。

天下一刘


二、尧陵:哪个更为可信
尧都一直存有争议,迄无定论。尧陵同样也是自古以来就有多种说法。自《山海经》以来,有关尧陵之地,就众说纷纭。迄于东汉,尧陵之说才逐渐趋于一致,形成了比较有影响的成阳说。
关于尧的葬地,最早的记载是《山海经》:“狄山,帝尧葬于阳,帝喾葬于阴。” 山南为阳,山北为阴。所谓“帝尧葬于阳”,是指尧葬在狄山之南;“帝喾葬于阴”,是指帝喾葬在狄山之北。狄山,又作秋山,在顿丘县西北三十五里处。 《太平寰宇记》则云:“秋山在县西北三十五里。《山海经》云帝喾葬于秋山阴。今陵见存。” 是则帝尧所葬之秋山,在顿丘县境。《墨子》也提到了尧的葬地:“昔者,尧北教乎八狄,道死,葬巩山之阴,衣衾三领,榖木之棺,葛以緘之。” 但墨子所说巩山,不详在何处。《吕氏春秋》则称“尧葬于谷林,通树之”。 西汉著名学者刘向则提出了“尧葬济阴丘垅”之说。 显而易见,东汉之前,关于尧的葬地问题,已有狄山说、巩山说、谷林说和济阴说四种,各种说法见仁见智,也是各说各话。
东汉以后,尧陵所在地问题,逐渐有了较为一致的说法。虽然王充《论衡》在尧的葬地问题上依然执“尧葬于冀州,或言葬于崇山”两说, 但具有导向性的观点开始出现,这就是高诱《吕氏春秋》注中的一段话:“通林以为树也。传曰:尧葬成阳。此云谷林,成阳山下有谷林。”值得注意的是,高诱注中首次提到了“成阳”。虽然他所说的“传曰尧葬成阳”,不知出自何书之传,但他提出的成阳说,却引起了后人注意,并逐渐成为占主导性的说法。东晋郭璞《山海经》注云:“《吕氏春秋》曰:‘尧葬谷林。’今城阳县西。东阿县城次乡中,赭阳县湘亭南,皆有尧冢。”郭璞不仅把谷林的方位具体化为“今城阳县西”,而且还指出东阿县和赭阳县也有尧冢。
检索有关文献,郭璞把尧之葬地谷林定位于成阳县西,主要依据应是曹丕《皇览》和西晋皇甫谧的《帝王世纪》。《史记》裴駰集解云:“《皇览》曰:尧冢在济阴城阳。刘向曰:尧冢,济阴丘垅山。《吕氏春秋》曰:尧葬谷林。皇甫谧曰:谷林即城阳。” 《艺文类聚》引皇甫谧《帝王世纪》亦称,尧“葬于济阴之成阳西北,是为谷林”。 据记载,尧在位时曾游成阳,死后即葬于此。汉章帝元和二年(85)东巡,曾命使者以太牢礼赴成阳祭祀尧帝。另据宋赵明诚《金石录》,东汉有《成阳灵台碑》:
右汉成阳灵台碑。成阳属今雷泽。碑略云:尧母庆都,庆都仙殁,盖葬于兹。欲人不知,名曰灵台。欧阳公《集古录》以谓,自《史记》、《地志》及《水经》诸书,皆无尧母葬处。余按:班固《西汉》,刘昭《东汉书》地理志,皆曰成阳有尧冢灵台。而东汉志,章帝元和二年东巡狩,将至泰山,道使使者奉一太牢,祠帝尧于济阴成阳灵台,与《章帝纪》所载正同。帝纪章怀太子注引郭缘生《述征记》云:成阳县东南有尧母庆都墓,上有祠庙。尧母陵,俗亦名灵台文母。《水经注》:今成阳城西二里有尧陵,陵南一里有尧母庆都陵,于城为西南,称曰灵台。盖两汉史所载,似以灵台为尧冢。惟此碑与《述征记》、《水经》乃直指为尧母冢尔。然《水经》云在成阳西南,而述《征云》在东南,未知孰是。
赵明诚怀疑成阳灵台为尧冢,是有道理的。成阳尧冢,当地人称为灵台。正是因此,汉章帝东巡,才以太牢之礼,往成阳灵台祭之。汉安帝延光三年(124)又遣使祭祀。汉灵帝建宁五年(172),成阳令管遵立成阳灵台碑,碑文有云“尧陵北,仲山甫墓南,二冢间有伍员祠”。这表明,至迟在东汉时期,成阳尧冢已经得到官方的正式认可。
据有关文献记载,成阳尧冢碑刻,除建宁五年成阳令管遵所立外,尚有汉桓帝永康元年(167)济阴太守孟郁《修尧庙碑》,汉灵帝熹平四年(175)《帝尧碑》。此二碑惜已不存。 东汉以后,成阳尧冢的地位得到进一步巩固。西晋怀帝永嘉三年(309),又立碑记之。唐太宗贞观十一年(637),颁诏禁止人们在尧陵刍牧,并令春秋奠酹。 宋神宗熙宁元年(1068)七月,濮州知州韩铎上书言,尧陵在雷泽县东谷林,山陵南有尧母庆都灵台庙,请敕本州春秋致祭,置守陵五户,免其租,奉洒扫。宋神宗从其请,诏给守陵五户。 由于官方的认可,成阳尧陵不仅得到确认,而且其地位似乎已经不可动摇。正如明代王道所说,虽然帝尧陵見于山东郡邑者就有三处,但“史牒事证的然可据者,惟濮之竹林寺为最著”,“竹林寺本谷林遗址,其为尧陵也,益无疑矣”。
成阳尧陵之说虽然一直为官方所认可,并且许多文人深信不疑,但尧作为中国远古传说中的人物,其生平事迹大多是口口相传,故而在传说中不免会有新的说法出现。尧陵同样如此。清代学人顾炎武就曾对成阳尧陵表示怀疑。他说:“墨子曰:尧北教乎八狄,道死,葬巩山之阴。舜西教乎七戎,道死,葬南已之市。禹东教乎九夷,道死,葬会稽之山。此战国时人之说也。自此以后,《吕氏春秋》则曰尧葬于谷林,太史公则曰尧作游成阳,刘向则曰尧葬济阴,《竹书纪年》则曰帝尧八十九年作游宫于陶,九十年帝游居于陶,一百年帝陟于陶。《説文》:陶,再成邱也。在济阴有尧城,尧尝所居,故尧号陶唐氏,而尧之冢始定于成阳矣。但尧都平阳,相去甚远。耄期之年,禅位之后,豈复有巡游之事哉?囚尧偃朱之説,并出于《竹书》,而鄄城之迹亦复相近。《诗》《书》所不载,千世之远,其安能信之?《山海经·海外南经》:狄山,帝尧葬于阳。《吕氏春秋》曰:尧葬谷林,今成阳县西。东阿县城次乡中,赭阳县湘亭南,皆有尧冢。”
事实上,除成阳尧陵外,不仅东阿县和赭阳县有尧冢,其他地方也有尧冢。顾炎武《尧冢灵台》云:
《临汾县志》曰:尧陵在城东七十里,俗谓之神林,高一百五十尺,广二百余步,旁皆山石,惟此地为平,土深丈余。其庙正殿三间,庑十间,山后有河一道。有金泰和二年碑記。窃考舜陟方乃死,其陵在九疑;禹会诸侯于江南,计功而崩,其陵在会稽。惟尧之巡狩,不见经传。而此其国都之地,则此陵为尧陵无疑也。按志所论,似为近理。但自汉以来,皆云尧葬济阴成阳,未敢以后人之言为信。
顾炎武虽然没有公开否定成阳尧陵,但他列举其他地方的尧陵,已经表明了自己的态度。尤其是临汾尧陵,他认为此地原是尧都,则此陵为尧陵无疑也。顾炎武的推论是很有说服力的。

刘字图像


三、尧山:寄托对尧的崇敬
尧都也好,尧陵也罢,都应该具有唯一性。尤其是尧陵,只能有一个,其他地方即使理由很充分,充其量只能算作衣冠冢罢了。尧山就不同了。尧是五帝之一,其活动区域虽然主要在北方,但其足迹所至,今人很难说清楚。再加上人们出于对尧的敬仰之情,有意以尧名山,所以,尧山遍布祖国各地。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水经注》所载5处尧山。兹略而论之。
《水经注》提到的尧山有5处。其一是山西蒲坂(今永济市)之尧山:
河水南迳雷首山西,山临大河,北去蒲坂三十里,《尚书》所谓壶口。雷首者也,俗亦谓之尧山。山上有故城,世又曰尧城。阚駰曰:蒲坂,尧都。按《地理志》曰:县有尧山首山祠。
雷首山,俗谓之尧山,传说为尧之故城。乐史《太平寰宇记》载有此尧山,称“尧山在县南二十八里。《注水经》云:河东有尧山,上有尧城,即尧所理处”。
其二是今河北唐县之尧山:
俗谓之都山,即是尧山,在唐东北望都界。皇甫謐曰:“尧山,一名豆山。”今山于城北如束,崭绝孤峙,虎牙桀立。山南有尧庙。是即尧所登之山者也。
《太平御览》对唐县尧山之地理方位述之甚详:“帝尧氏始封于唐,今中山唐县是也。尧山在北,唐水在西,北入河。南有望都县,有都山,即尧母庆都之所居也,相去五十里。都山,一名豆山。北登尧山,南望都山,故名其县曰望都。” 唐县之尧山虽然颇为人关注,但郦道元《水经注》却提出了质疑,他说:“《地理志》曰,尧山在南。今考此城之南,又无山以应之。是故,先后论者,咸以《地理》记之说为失。又即俗说,以唐城为望都城者,自北无城以拟之。假复有之,途程紆远,山河之状全乖,古证传为疏罔。”《汉书·地理志》所记既与当地地貌不符,也就难怪郦道元要提出异议了。
其三是今河南鲁山之尧山。《水经注》在记汝水和滍水时,两次提到鲁山县之尧山:
(汝水)又东,届尧山西岭下,水流两分。一水东迳尧山南,为滍水也,即经所言滍水出尧山矣。
滍水岀南阳鲁阳县西之尧山。尧之末孙刘累,以龙食帝孔甲,孔甲又求之不得。累惧而迁于鲁县,立尧祠于西山,谓之尧山。故张衡《南都赋》曰:奉先帝而追孝,立唐祠于尧山。尧山在太和川。太和城东北,滍水出焉。
据《太平寰宇记》记载,鲁山之尧山,俗名大柏山:“尧山,俗名大柏山。《水经》云:尧孙刘累迁此,故立尧祠于西山焉。今山亦号大龙山,因扰龙见称。 鲁阳县和鲁县,即今鲁山县。鲁山之尧山,是因尧之裔孙刘累迁居于此,立祠于山而得名。由此可见,鲁山之尧山与尧渊源甚深。
其四是今山东青州之尧山:
浊水东北流迳尧山东。《从征记》曰:广固城北三里有尧山祠。尧因巡狩登此山,后人遂以名山。
在有关尧的传说中,山西、山东、河南、河北是其主要活动之地。山东有尧都、尧陵,也有尧山。但有关青州尧山的记载却有不同。《三齐略记》云:“尧山在广固城西七里,尧巡狩所登,遂以为名。山顶立祠,祠边有柏树,枯而复生,不知几代树也。又,石上有尧迹,于今犹存。” 尧祠在尧山之上,一说在广固城北三里,一说在广固城西七里,矛盾显然可见。
其五是今广东英德之尧山:
洭水又东南,左合陶水。水东出尧山,山盘紆数百里,有赭岩迭起,冠以青林与云霞乱采。山上有白石英,山下有平陵,有大堂基。耆旧云尧行宫所。
广东英德之尧山,《太平寰宇记》记之较详,其文云:“尧山在旧番禺县西四十里,四面瀑布悬流,倾泻万丈。王韶之《始兴记》:尧山下有平陵,陵上有基,云是尧故亭。父老相传,尧南巡時登此。又云,尧山在沧洭县三十里。盛弘之《荆州记》云:尧山赭岩迭起,冠以青林。《郡国志》云:广州尧山,高四千丈,起自番禺,迄交趾。见之有巨风发屋,折树翻潮焉。”
除《水经注》所载尧山外,江西鄱阳之尧山和广西灵川之尧山,亦较为著名。鄱阳尧山,《太平寰宇记》有记载:“尧山在县西,路三十里。《鄱阳记》云:尧山,尧九年大水,人居避水,因以名。或遇大水,此不没,时人云此山浮。” 广西之尧山,在今桂林灵川县境。据《太平寰宇记》,灵川尧山,是因当地人慕尧之名,而称其山为尧山:“灵川县尧山,在府城东北四十四里。按史传,尧封履不到苍梧。以其西与舜祠相对,邑人慕尧之风,遂名为尧山。”

刘氏族谱


四、帝尧:刘姓最早的姓源
尧都、尧陵与河南关系不大,但尧山与河南省却有密切关系。河南鲁山县今有尧山(原作石人山),是尧之裔孙刘累居于鲁山时,于西山立尧祠,因名其山为尧山。这一历史渊源不仅使河南与尧之间建立了联系,而且为中国的刘姓找到了最早的根。
据文献记载,尧居于伊祁山,遂以山为姓。 尧禅位给舜之后,其后裔受封于刘,遂以封国为氏。林宝《元和姓纂》载之较详:“帝尧陶唐之后,受封于刘。裔孙刘累,事夏后孔甲,在夏后为御龙氏,在商为豕韦氏,在周为唐杜氏。” 宋人罗泌《路史》载:“尧之子十,其长考监明先死而不得立,故尧有煞长之诬。监明之嗣式,封于刘,其后有刘累。事存汉纪。” 传说尧之长子监明死,而监明生子曰式,生而有文在手,曰“刘”,遂被封于刘。 郑樵《通志》云:“ 刘氏祁姓,帝尧陶唐氏之后,受封于刘,其地今定州唐县也。裔孙刘氏,以能扰龙,事夏后孔甲,为御龙氏。在商为豕韦氏,在周为唐杜氏,亦为杜伯,以成王灭唐,而迁之于杜也。今永兴长安县南十里下杜城是也。至宣王灭其国,杜伯之子隰叔奔晋,为士师,故为士氏。孙士会适秦,后归晋。其处于秦者为刘氏。此祁姓之刘也,以国为氏。” 尧是刘姓得姓之源,尧之孙封于刘,遂以封国为氏,因此成为刘姓的姓源之一。
据林宝《元和姓纂》,刘亦是西周时期大夫采邑之地:“周大夫食采于刘,亦为刘氏,康公献公其后。” 此刘氏显然是以邑为氏。郑樵《通志》也载有刘氏以邑为姓事:“成王封王季之子于刘邑,因以为氏。杜预云:缑氏西北,旧有刘亭。按,缑氏,熙宁中省入河南偃師,此姬姓之刘也,以邑为氏。姬姓之刘,世为周卿士,康公献公其后也。” 西周初期,刘邑成为王季之子的采邑,遂出现了以邑为氏之刘姓,以邑为氏因此也成为刘姓的姓源之一。
刘姓不仅以国为氏,以邑为氏,而且还以人为氏。这个人就是刘累。刘累是尧之裔孙,刘姓的得姓始祖。刘累生于夏朝孔甲时期,以善于御龙,而被赐为御龙氏。关于此事,《左传?昭公二十九年》有载:“有陶唐氏既衰,其后有刘累,学扰龙于豢龙氏,以事孔甲,能饮食之。夏后嘉之,赐氏曰御龙,以更豕韦之后。龙一雌死,潜醢以食夏后。夏后飨之,既而使求之,惧而迁于鲁县。范氏其后也。”司马迁《史记?夏本纪》有关刘累的记载,与此略同。其后有关刘累的记载,多是祖述《左传》或《史记》,或又稍加演绎。如《新唐书》载刘姓事云:“刘氏出自祁姓,帝尧陶唐氏子孙,生子有文在手,曰刘累,因以为名,能扰龙,事夏为御龙氏,在商为豕韦氏,在周封为杜伯,亦称唐杜氏。” 很显然,尧之子孙封于刘之事,在传说中发生了变化。在《新唐书》中,手文由“刘”变成了“刘累”,“刘”也从封地变成了刘累之名。不过,这一变化却让刘累成了名符其实的刘姓始祖。刘累因善于驯龙,而成为夏后孔家的驯龙师,所以,孔甲赐刘累为御龙氏。不料,后来一条雌龙死了,刘累怕孔甲追究他的责任,就悄悄地逃到鲁县(今河南省鲁山县)。为了不忘先祖帝尧,刘累在鲁县西山修建了尧祠,以供祭奠。西山因此而称之为尧山。刘累成为中国历史上有文献记载以来以刘为姓的第一人,刘累也因此成为刘姓的得姓始祖。尧山成就了刘累,刘累光大了刘姓,也光大了尧山。
综上所述,刘姓的姓源有四。一是尧之伊祁氏,二是尧之裔孙所封之国刘地,三是西周初年诸侯的采邑之地刘,四是居于尧山的刘累。尧之伊祁氏是最早的姓源,封国之刘与采邑之刘,则是以国为氏或以邑为氏,而真正的得姓之祖,则是刘累。
明代学人宋濂有《题金谿刘氏族谱序》,文中讲到刘氏之别有五。兹录之于后,以广视听:
予窃闻之,刘氏之别有五。帝尧陶唐之后,受封于刘者,此为祁姓,以国为氏也;定王封母弟康公于刘者,此为姬姓,以邑为氏也;项伯、娄敬之后而皆为刘者,此汉之所赐姓也。他若雕阴、东郡等族,或称刘者,此亦汉以宗女妻冒顿,冒其母姓以为氏也。大抵雕阴、东郡之裔多居恒代,项娄之宗盛于山东,姬氏之传至汉末而无闻,唯祁姓之分为士会,士会后昆周末迁于魏,又自魏家于丰,至刘煓执嘉子孙,极为贵盛,而布列于南北矣。然而江左之刘,则祖于散骑常侍弼之后,江右之刘则出于游击将军握之胄。此皆见诸记载而无疑者,但其世次难明,不知从握至宗元,实为几传也。姑附其说于此,或可以为修谱者之一助云。
宋濂所说刘氏之别有五,实际上说的是刘姓的五个源头。其中西汉时期的赐姓和冒姓,也是刘姓的重要源头。但从刘姓得姓始祖这一角度来看,唯有避居鲁山之尧山的刘累,才堪称此任。

赞(2) 赞助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刘氏家族 » 帝尧与刘姓之关系为刘氏找到了最早的根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感觉好就赞助一下

非常感谢您的赞助,所有款项都用于刘氏家族网的运营(有详细收支记录),备注留下电话号码,我们会添加您。

支付宝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