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刘氏宗亲
我们都是一家人

刘累是中华刘姓宗亲共同认可的得姓始祖

2014年海峡两岸刘氏宗亲交流论坛在台北举行。两岸姓氏历史专家,宗亲代表及政商人士约100位嘉宾参加了论坛,就刘氏的起源及发展等问题展开了深入的探讨与交流。《河南大辞典》执行主编,河南省姓氏文化研究会副会长石小生出席本次活动并做了“刘累是中华刘姓宗亲共同认可的得姓始祖”的主旨演讲。他认为,“刘累是远古部落联盟陶唐氏首领帝尧的后裔,是被史学界所认同,同时又被国内外刘姓宗亲共同认可、尊奉的刘姓得姓始祖。”以下是演讲全文:

刘累故邑


刘累,是远古部落联盟陶唐氏首领帝尧的后裔,是被史学界所认同,同时又被国内外刘姓宗亲共同认可、尊奉的刘姓(氏)得始祖。
关于刘累的记载,先秦以来史不绝书:
《左传》昭公二十九年记载蔡墨言:“及有夏孔甲,扰于有帝。帝赐之乘龙,河、汉各二。各有雌雄,孔甲不能食,而未获豢龙氏。有陶唐氏既衰,其后有刘累,学扰龙于豢龙氏,以事孔甲,能饮食之。夏后嘉之,赐氏曰御龙,以更豕韦之后。龙一雌死,潜醢(hai肉酱)以食夏后。夏后飨之,既而使求之,惧而迁于鲁县,范氏其后也。”杜预注:“不能致死,故惧;迁鲁县,自贬退也。鲁县,今鲁阳也。”
《竹书纪年》曰:“帝孔甲七年,刘累迁于鲁阳。”
《世本·姓氏篇》:“士会奔秦,后归于晋,其处者为刘氏,复刘累之士。”
《史记·夏本纪》云:“夏后氏德衰,诸侯叛之。天降龙二,有雌雄,孔甲不能食,未得豢龙氏。陶唐既衰,其后有刘累,学扰龙于豢龙氏,以事孔甲。孔甲赐之姓曰御龙氏,受豕韦之后,龙一雌死,以食夏后。夏后使求,惧而迁去。”
东汉张衡在《南都赋》中写道:“远世则刘后甘厥龙醢,视鲁县而来迁,奉先帝而追孝,立唐祠于尧山”。
《汉书·郡国志·南阳郡》曰:“鲁阳有鲁山,古鲁县。御龙氏所迁。”
《后汉书·郡国志》曰:“鲁阳有鲁山,封刘累,立尧祠。”
《水经·滍(zhi)水》:“滍水出南阳鲁阳县西之尧山。”郦注:“尧之末孙刘累以龙食帝孔甲,孔甲又求之,不得,累惧而迁于鲁县,立尧柌于西山,谓之尧山。故张衡《南都赋》曰:‘奉先帝而追孝,立唐祠于尧山’。”又,《汝水注》:汝水“又东届尧山西岭下,水流两分,一水东经尧山南,为滍水也。即经所言‘滍水出尧山’矣”。又名大柏山、大龙山。在今鲁山县西四十里。
辽宁朝阳出土的《北魏刘贤墓志》:“君讳贤,字落侯,朔方人也。其先出自轩辕皇帝。下及刘累,豢龙孔甲,受爵于刘,因土命氏。随会归晋,留子处秦,还复刘氏,以守先祀。魏太武皇帝开定中原,并有秦陇,移秦大姓,散入燕齐……”。(见《考古》一九八四年第七期)
《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一》记载:“刘氏出自祁姓。帝尧陶唐氏子孙生子有文在手曰:‘刘累’,因以为名。能扰龙,事夏为御龙氏,在商为豕韦氏,在周封为杜伯,亦称唐杜氏。至宣王,灭其国。其子隰叔奔晋为士师,生士蒍。蒍生成伯缺,缺生士会。会适秦,归晋,有子留於秦,自为刘氏。 生明,明生远,远生阳,十世孙,战国时获於魏,遂为魏大夫。秦灭魏,徙大梁,生清,徙居沛。生仁,号丰公。生煓,字执嘉。生四子:伯、仲、邦、交。邦,汉高祖也。高祖七世孙宣帝,生楚孝王嚣,嚣生思王衍,衍生纡,纡生居巢侯般,字伯兴。般生恺 ,字伯豫,太尉、司空。生茂,字叔盛,司空、太中大夫,徙居丛亭里。恺六世孙讷, 晋司隶校尉。孙宪生羡。羡二子:敏、该。敏从子僧利。”
《路史·国名记》曰:“鲁,御龙邑,鲁阳国,夏鲁阳县。亦号唐侯,汉属南阳。今汝之鲁山有鲁阳关,有大龍龙、尧山……豢龙城”。
《读史方舆纪要》曰:“尧山在县西四十里。夏孔甲時,刘累迁鲁。立尧祠于山上,故名。”
乾隆《鲁山县志·山川》云:“(天桥岭)山口则为尧山。尧山西北三十里,自苍山头南来,亦高耸巅,建帝尧庙,有孔处士墓,南五里为眠峰冲。”嘉庆《鲁山县志》卷八《地理三》寺观:“尧帝庙:徐志,西乡。”新中国成立后编纂的《鲁山县志》言:“石人山古称尧山,因尧之裔孙刘累在此筑尧祠得名;山巅有一石柱似人,俗称石人山。”
《泰和刘氏先得录》序文:“惟刘姓出自祁,其后生子有文在手曰刘累,因以为名,事夏孔甲为御龙氏,子孙在商更为豕韦氏,又更为唐杜氏,至周又更为杜氏,杜氏生士荐为士师,因官命氏,又更为士氏,至晋,士会入秦,虽复归于晋,而子孙留秦者,遂稽刘累之名别姓刘氏,此得姓之所始。”
又据《中国通史全编》第70页记载:“刘累自先祖时候,就向豢龙氏学习训龙,而且是时代相传的训龙能手,刘累也继承了祖业,能够饲养龙。孔甲把从黄河、汉水中捉到的两条龙交给刘累饲养,并赐刘累为御龙氏,代替豕韦的后代。过了不久,因雌龙在捕捉时受了伤而死去。刘累暗中把龙肉剁成肉酱,献给孔甲吃。孔甲食后觉得味道甚美。既而求之, 刘累惧怕而逃到鲁县(即今河南鲁山县)”。

刘姓得姓始祖刘累


另外,海内外众多的刘氏族谱也都一致认为刘累是其得姓始祖。例如:
据《砂罗越刘氏源流考》记载:“刘累事夏孔甲,赐御龙氏。其生也,两掌成‘刘累’ 二字,因以为姓氏”。《安徽凤阳刘氏谱序》云:“我刘氏之先本出于帝尧苗裔,夏之时 帝尧陶唐氏子孙生子有文在手曰刘累,因以为刘氏。此我刘氏之端也”。
刘氏宗祠的堂号有豢龙堂,即因夏代刘累善于养龙,被封为御龙氏,为刘姓始祖而来。
总之,在众多的刘氏先祖受封开姓传说、记载中,历史上正式见载于经传和正史文献的第一位真正的刘姓人物,就是是夏朝后期的刘累。刘累为现今刘姓(氏)的得姓(氏)始祖是最确切、最有说服力的。
当然,同其他姓氏一样,因时代所局限,先秦史书中关于刘姓得姓始祖的记载过于简略,加上在浩如烟海的史籍文献中出现“闻见异辞,各生彼此”(裴松之语)的歧异史料在所难免,故在刘姓得姓始祖的研究中也出现了一些争议,这是正常的,为了对历史和世界刘氏宗亲负责而进行的这些争论都是可以理解的。毛泽东主席给郭沫若的一封信中曾说:“笔墨官司,有比无好。”古人也说“知出乎争”。因此,在姓氏文化研究中出现这种争辩属于历史科学的范畴,争论的目的是为廓清历史迷雾,还历史本来面目。
除了刘累为刘姓得姓始祖的说法以外,关于刘姓的开基鼻祖还有其他几种说法,限于篇幅,不能一一列举、商榷,仅就其中影响最大的、著名的刘姓研究学者刘晓辉先生的专著《祁姓汉皇刘氏考》一书中提出了“祁姓刘氏”说以及刘姓得姓始祖问题进行一些探讨。
刘先生认为刘姓得姓始祖为帝尧,得氏始祖为汉刘邦。在《祁姓汉皇刘氏考》一书的始祖图片中,前两位始祖分别是帝尧和刘邦,没有刘累。刘先生在该书前言中写道:“某姓氏的得姓始祖,只能是那个姓氏中的第一个因生以得姓‘某’的第一人……汉以前,祁姓刘氏族人姓祁不姓刘。……汉以前没有刘姓,只有刘氏。祁姓刘氏的得姓始祖只能是祁姓刘氏这个姓氏中,第一个因生得姓“祁”、名放勋的帝尧,而不是祁姓刘氏的得姓始祖帝尧派下支系特征氏刘的得氏始祖刘XX。”(见该书前言)“汉以前既有姓又有氏,汉以后又以氏改姓或以氏代姓。这部分人实际上就有两个姓,即汉前一个姓,汉后一个姓。在确认这部分族人汉后姓的得姓始祖时,就必须瞻前顾后,必须将汉前和汉后的两个姓联系到一起用复姓思维来考虑”。他说:“祁姓刘氏的第一个信史人物‘刘累’二字就不是他的姓氏名的全称,在秦汉以前刘累的姓氏名的正确表述应当是:姓祁,氏刘,名累,全名即‘祁刘累’”。据此,他不认为刘氏的第一个信史人物“刘累”是当今刘姓(先秦时期的刘氏)的得姓始祖,而是将其推向祁姓的得姓始祖(此亦不确)帝尧,并臆想出了一个历史上根本没有记载的”祁刘累“的名称。刘先生最后结论为:“帝尧后裔的祁姓刘氏族人,从汉朝开始才从祁姓改为现在的刘姓”(见该书第14页),对他的这些观点,有评论认为:“作者根据若干史志文献关于祁姓汉皇刘氏源流的记载和我国在秦汉以前特有的姓氏文化的要点,对祁姓汉皇刘氏的得姓始祖(或称一世祖)、祁姓汉皇刘氏的得氏始祖等若干源流世系问题进行了充分考证,用史实还原了祁姓刘氏姓祁氏刘的姓氏史,彻底颠覆“帝尧某子(孙,即刘累)受封于刘,以刘为姓,是祁姓刘氏的得姓始祖(或称一世祖)”的错误说法(见百度词典)。由此可见刘先生的这些观点已经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

刘氏宗祠崇仁堂


对刘晓辉先生的观点,我不敢苟同。现尝试列举一些史料记载商榷之。
第一,帝尧不是第一个得到祁姓的人。
刘晓辉先生认为:“第一个因出生以得某姓的人,就是派下的所有某姓氏族裔的得姓始祖。如第一个因出生在三阿之南伊祁部落的伊长儒家,得姓祁的帝尧,就是帝尧派下的所有祁姓氏族裔孙的得姓始祖。”(见《姓汉皇刘氏考》第7页)他还说“五帝的年代已经很久远;帝尧以前的历史还未被考古证实;按照得姓始祖的含义,祁姓刘氏只能追溯到祁姓刘氏的得姓始祖帝尧”(见《祁姓汉皇刘氏考》第12页)但是,据《国语?晋语四》:“黄帝之子二十五宗,其得姓者十四人,为十二姓:姬、酉、祁、己、 滕、箴、任、荀、僖、姞、儇、依是也”。《大戴礼?帝系》称:“黄帝产玄嚣,玄嚣产桥极,桥极产高辛,是为帝喾。帝喾产放勋,是为帝尧”。由此可见,祁、姬二姓均出自黄帝之子,黄帝到帝尧尚有五代,所以,帝尧并不是第一个得祁姓的人,不仅把帝尧当成祁姓刘氏的得姓始祖不合适,就是当成祁姓得姓始祖也不合适。所以,刘先生的上述观点是不成立和错误的。
另外,我认为在姓氏寻根的活动中,无限制的上溯某姓起源,既无必要又无任何历史依据。我们研究任何问题都应该有一个节点,刘姓历史文化研究的历史节点就是“刘”这个姓氏的第一次出现,或者“刘”这个地名的第一次出现。所以,刘累、刘邑的研究应该是我们的重点,而不是无原则的溯源历史上正式见载于经传和正史文献的第一位真正的刘姓人物夏朝后期的刘累之前的祁姓渊源。如果我们这样无节制地上溯血缘始祖,岂不是中国绝大多数姓氏都要将其得姓始祖定位于炎黄二帝?同时,我们也不能简单地将某姓的著名人物作为得姓始祖,只要在他之前有这个姓氏的出现,作为后人的人物即便是再伟大,也不能作为始祖。

刘氏家族老谱


第二,帝尧不是刘姓唯一的血缘始祖,而是众多姓氏的血缘始祖。
据史书记载,尧有9个儿子,2个女儿,长子监明早亡。《史记》云:“舜年二十以孝闻 ,三十而尧问可用者,四岳咸荐虞舜曰可,于是尧乃以二女妻舜,以观其内,使九男与处以观其外”。史书所说的九男分别是丹朱、开明、启明、胤明、觉明、卧明、晦明、源明、少康。按当时习俗,这九个儿子应该分别得氏,而刘氏的刘累仅仅是其中长子丹朱裔孙。郑樵在《通志》二十六卷《氏族二》中说:“尧之后分为六,唐氏、杜氏、范氏、刘氏、韦氏、祁氏,皆为著姓,岂尧之不泯欤”!实际上除六大著姓外还应加上士氏、司空氏、隋氏、士氏、伊氏等大约五十余个姓氏都是帝尧的后人(另说帝尧后裔有200多姓)。而且按照这些姓氏出现的前后顺序,除了祁姓外,唐、韦、杜、司空、隋、范等氏姓都早于刘晓辉先生所认定的刘氏得氏始祖。我们可以想想,在各个姓氏都已经相对独立、平等的当代,刘姓宗亲要将祁、唐等众多与“刘”没有直接关系的姓氏作为汉皇刘邦和当代刘氏宗亲的先祖,必然给我们的姓氏寻根活动带来一些不必要的麻烦,过于强调母系氏族社会的古姓地位和某姓得姓之前的发展过程,造成今天某姓是某姓的始祖这样的观念才是今天各姓族人“于情于理都是无法接受的”。当然,我们不反对对姓、氏发展的渊源关系进行深入的研究,这样可以让我们知道其根之所在。但是,过犹不及,刘先生连篇累牍、不厌其烦地强调刘姓氏得姓之前古姓的血缘始祖,强调刘氏姓祁不姓刘,对我们今天的姓氏寻根活动没有什么益处。
例如,现今我国百分之八十的姓氏都是源于姬姓,如果这些姓氏都把黄帝当成得姓始祖,或者是帝尧后裔的五十几个姓氏都把帝尧当做是得姓始祖,那我们各个姓氏的寻根祭祖活动还有什么差别和实际意义?假如帝尧是刘姓的唯一血缘始祖,尽管他不姓刘也可以将帝尧作为刘姓的得姓始祖,这就如同林姓的得姓始祖是比干,尽管比干在世时林姓还没有产生,但他是其子林坚的唯一先祖,所以,林姓以比干为得姓始祖或者以林坚为得姓始祖都是无可非议的。

天下一刘


第三,刘姓源于祁姓,但却是“别子为祖”的新的氏姓,所以,只能以第一次出现“刘”的刘累作为自己的始祖。
刘晓辉先生认为:“汉以前,祁姓刘氏族人姓祁不姓刘。……汉以前没有刘姓,只有刘氏。祁姓刘氏的得姓始祖只能是祁姓刘氏这个姓氏中,第一个因生得姓“祁”、名放勋的帝尧,而不是祁姓刘氏的得姓始祖帝尧派下支系特征氏刘的得氏始祖刘某。”(见该书前言)。这种观点是对中国古代姓氏制度变化的一种误解。大家知道,“古者天子建德,因生以赐姓,胙之土而命之氏,诸侯以字为谥,因以为族;官有世功,则有官族;邑亦如之。”(见《左传.隐公八年》)意思是说,过去天子封邦建国,分封诸侯,根据其出生而赐姓,又分赏土地而命氏,诸侯以字为谥号,后人便用为族号;担任某种官职,累代世袭而又有功绩的,就以官职作为族号;有封邑的士、大夫即以邑为族号。这里的族号,就是“氏”。宋代史学家郑樵在其《通志?氏族略》中对姓氏的来历和种类曾作过系统的总结和科学的分类,将之分为32类,其中以各级地名为“氏”,以(祖父)姓名为“氏”,以官爵为“氏”,以职业技艺为得氏四大类别,而“胙土命氏”是得氏最多、影响最大的主要来源。诸如张、王、李、赵、刘、黄、林。陈等等百分之八十至九十的现今中华姓氏是源于“胙土命氏”为主的氏姓,而直接源于古姓的诸如姬、姜、祁、姚、任等古姓的非常少,且大多都是人数不多的“小姓。其主要原因是西周最重要的政治组织形式是宗法制,它源于父权家长制家庭,其核心就是“嫡长子继承制”,即嫡长子为大宗其余的儿子为小宗。如最先一代的诸侯往往是王(天子)的兄弟,他们相对于王来说是小宗,而他们的嫡长子又可以继承诸侯位,别的儿子自然便为伯,相对侯位来说就是小宗,以此类推,层层分封。宗法制对姓氏的产生极其演变影响深远。一般诸侯国国君的嫡长子继承其父当国君并继承上古时期流传下来的“姓”,而国君的庶子也称别子,无权继承君位,必须分出去自立一家,获得新氏,成为这一支新氏的始祖,这就是《礼记》中所说的“别子为祖”。于是,这些别子往往开创一些新的姓氏,并由其嫡长子继承,而这些另立新的姓氏的“别子”,就是这些新的姓氏的得姓始祖。
可见,不管帝尧之后究竟是哪个嫡长子继承了祁姓的大宗,但在刘累时期,“刘”的氏族第一次出现、刘姓(氏)已经从祁姓这个母系氏族古姓分离出来则是不争的事实。依照“别子为祖”的原则,刘累毫无疑问应该是当今刘姓的得姓始祖。
另外,刘先生理解他所列的祁姓刘氏的前后序列犯了一个想当然的错误,他认为帝尧后裔祁姓氏族的改封就是后者完全接替前者,殊不知这些氏族每次改封都会留下一些平行的支系,御龙氏改豕韦氏留下了御龙姓,豕韦氏改唐氏留下了韦姓,唐氏改杜氏留下了唐姓,杜氏改司空氏留下了杜姓,以此类推,不一而足。这些都是“别子为祖”的范例。同理,刘氏改御龙氏必定也会留下刘姓,这是历史的必然。虽然刘累之后没有刘姓后人的记载,但是参照同为帝尧后裔的唐姓、杜姓、范姓等姓氏均以封氏所在地得姓和以改氏族的分封先祖为得姓始祖以及其后的发展轨迹来看,刘累作为刘姓始祖以及之后有刘姓传承应该是毫无疑问的。
我们可以看出,在帝尧后裔的不断迁徙中,许多氏姓不断出现,而史书并没有将其记载成祁唐氏、祁杜氏、祁范氏,而同样没有记载的祁刘氏,我们今天为什么要如此强调母系氏族社会的古姓祁姓,而不去认真落实已经进入父系氏族社会的氏姓刘姓的始祖呢。
退一步讲,姓氏之分在春秋秦汉以后已经完全混同,已经没有姓氏之分了,作为古姓的祁姓也已经是同其他姓氏一样变成男性传承的普通姓氏,如果今天全世界的刘姓或者刘氏宗亲仍把得姓始祖定为祁姓,而把历史上第一次出现的刘累定为第十八代祖先,同时认定刘累依然姓祁,为祁刘累,认为刘姓此时依然没有出现,以此类推,唐姓、杜姓、范姓都应该是刘姓祖先,请问,这样做妥当吗?符合历史规律吗?

刘氏图腾会徽


第四,汉代以前没有什么汉前一个姓,汉后一个姓的复姓思维习惯。
刘晓辉先生在谈到“汉前既有姓又有氏的族人,汉后姓的得姓始祖的确认原则”中谈到:“汉以前既有姓又有氏,汉以后又以氏改姓或以氏代姓。这部分人实际上就有两个姓,即汉前一个姓,汉后一个姓。在确认这部分族人汉后姓的得姓始祖时,就必须瞻前顾后,必须将汉前和汉后的两个姓联系到一起用复姓思维来考虑……人为地砍掉汉前姓的得姓始祖至汉前氏的得氏始祖之间的列祖列宗,这是于忠于孝都不能容许的。”
根据史书记载,刘先生的上述观点过于偏颇和极端,所谓汉前,即史学界习惯说的先秦时期,这个时期没有什么刘先生所言的“复姓思维习惯”。
例如:史书记载,武王,姬姓。同母兄弟十人。母曰太姒,即姒姓,文王正妃也。其长子曰伯邑考,次曰武王发,次曰管叔鲜,次曰周公旦,次曰蔡叔度,次曰曹叔振铎,次曰成叔武,次曰霍叔处,次曰康叔封,次曰冉季载。冉季载最少。我们从这个记载中可以看出,伯邑考因早亡,没有封地(氏),所以他的名字中只有排行老大的“伯”和名“邑考”,而没有前缀封地。武王发、周公旦在周王朝镐京执掌大权,也无所谓封地。而管叔鲜、蔡叔度、曹叔振铎、成叔武、霍叔处、康叔封、冉季载姓名中的第一个字管、蔡、曹、成、霍、康、冉都是封地(氏),也都是这些姓氏的得姓始祖。第二个字“叔”、“季”则是排行,老大伯邑考因为没有封地,所以排行“伯”放在了第一个字,从排行老三起都是“叔”,直到最小的一个才称“季”。而他们姓名中的最后一个字“鲜、度、振铎、武、处、封、载”则都是他们的本名,也就是他们从出生到去世始终不变的本名。由此可以看出,这些人的姓名记载都有明确的称呼、记载规范,所有史书中没有姬蔡叔度、姬管叔鲜的姓、氏连用的所谓“复姓”记载。
再例如,与刘累比较接近的商代初期的伊尹也是帝尧的后代,也是出于祁姓,是祁姓伊氏。但是,《史记》中明确记载其为伊尹,他的儿子则为伊陟。
我们应该知道,史书中注明的某姓氏为姬姓、祁姓、子姓等等并不是认可这些古姓始祖就是该姓氏的得姓始祖。上古时期的姓和我们今天对姓的认知还不是同一个概念,“出自什么姓”的意思就是出自什么族、什么部落,就和我们今天说某人是哪个地方的人差不多。例如黄帝姓公孙,后因部落居于姬水而改姓姬,炎帝因居姜水而姓姜。其他妫姓、姚姓等等都是如此。姓,就是部落最初的所在地或部落的名称。

刘姓


第五,先秦时期贵族男子称氏,女子称姓。姓所以别婚姻,氏所以别贵贱。
对这个记载,刘晓辉先生也是承认的,但是他恰恰又在这个问题上犯了常识性的错误。他认为:“祁姓刘氏的第一个信史人物‘刘累’二字就不是他的姓氏、名的全称,在秦汉以前刘累的姓氏、名的正确表述应当是:姓祁,氏刘,名累,全名即‘祁刘累’”。据此,他不认为刘氏的第一个信史人物“刘累”是当今刘姓(先秦时期的刘氏)的得姓始祖,而是将现今刘姓的得姓始祖推向祁姓的代表人物帝尧,并臆想出了一个历史上根本没有记载的”祁刘累“的名称,而仅仅把史书第一次记载的刘累列为祁姓系列普通的第十八代先祖。
我们知道,先秦时期,只有贵族才有姓氏,贵族男子称氏,女子称姓及国。吕思勉先生在《中国制度史?宗族》中讲:“人类即知有统系,必有所表之。时曰姓氏。姓所以表女系,氏所以表男系也。然及后来,男子之权既增,言统系者转以男为主,姓亦遂改而从男。特始祖之姓,则从其母耳。”故姓所以别婚姻,氏所以别贵贱,贵者有氏,贱者有名无氏。氏同、姓不同者,婚姻可通;姓同、氏不同者,婚姻不可通。原始的姓氏很少,大都是带女字旁的,姬姜妫嬴之类,基本都是部族名,为贵族专有。后来通过宗法制度,一些庶子需要自立门户,用先人的封地、官职、谥号作“氏”,以示区别。比如宋国贵族都是“子”姓的,但有萧、华、孔等等“氏”代表不同门户。女子出嫁只论姓不论氏,因为要确保同姓不婚(比如鲁国国君娶吴国公主就违礼了,他们都是姬姓)。称某姬的就是姬姓女,称某姜的就是姜姓女,称某子的就是子姓女。比如褒姒——褒是地名,姒是姓;蔡姬——蔡国姬姓;葛嬴——葛国嬴姓;宋华子——宋国华氏子姓,也叫华孟子(孟是排行,庶长子的意思)。而男子则只称氏、名,不称姓。如孔子是殷商后代,子姓。据左传记载,华父督为夺孔父嘉之妻,将孔父嘉害死。孔父嘉之子流落到鲁国,遂以孔为氏(孔父嘉,“孔父”是字,“嘉”是名)。孔子就是这一支。子姓,氏孔,名丘,字仲尼。历史上从来没有人称孔子为子孔丘。女子在称呼上只传姓,不传氏。而男子则只传氏,不传姓。这也是导致战国、秦汉以后姓氏不分的重要原因之一。
姓与氏的转换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如赖姓始祖,叔颖,分封前史书记载叫叔颖,分封到赖地为赖国之后就叫赖叔颖。所以,所谓“祁刘累”的名称只是今天人们的一个想象,没有任何史料根据。如按刘累此时仍姓祁,叫祁刘累的观点,像许多类似赖姓始祖赖叔颖的人物,都应该就姬赖叔颖、姬蔡叔度,,如此,李姓始祖就应该叫赢李耳、张姓始祖就应该叫姬张晖公等等,可是历史在其他姓氏并没有这种现象。既然历史没有这样的记载,我们今天为什么要臆造出一个“祁刘累”的名称来呢?

首届世界刘氏联谊总会


第六,如果认可祁姓刘氏正式得刘姓(刘氏)于秦汉时期,则刘姓(氏)的出现就大大晚于李、张、王等其他中国大姓,这与历史事实不符,同时从刘氏宗亲感情上也是不能接受的。
同刘姓一样,李、张、王等当代大姓都不是古姓,都是“别子为祖”,因氏得姓,李姓源于赢姓,张、王均源自姬姓。但是这三大姓没有将其得姓始祖上推到母系氏族社会所谓的“姬、赢得姓始祖”,均是以其第一次出现的氏姓人物为其得姓始祖。如:李姓得姓一说于商代初期的理徵之子李利贞,另说得姓始祖为春秋时期的老子李耳;张姓,姓源启自黄帝之后公;王姓源自西周时期的周灵王太子晋。
现在,如果某些刘姓研究学者不承认刘累为其得姓始祖,同时又认为周文王后裔姬姓刘氏不是其主脉,这样,否定了刘累,将其想当然地变成“祁刘累;又否定了姬姓后裔刘康公(姬姓刘子国的第一任国君)刘州鸠(jiu)(东周景王时掌管音律的乐官,与老子同时期人物),而是将其始祖上推至不姓刘的祁姓得姓始祖帝尧,将得氏(姓)始祖下定于汉刘邦。认为“帝尧后裔的祁姓刘氏族人,从汉朝开始才从祁姓改为现在的刘姓”(见该书第14页),且不说依刘邦在沛县时期的社会地位是不可能将祁姓改为或者恢复为刘姓的,我们不能因为刘邦是中国历史上非常伟大的帝王就将其定为刘姓始祖,就像李姓如果让李世民为得姓始祖岂不都是无稽之谈?这不仅大大压缩了“刘”这个姓氏的历史存在空间,而且与其他诸如李、张、王、林、陈、黄等等姓氏的起源研究相比也会相形见绌,令人怡笑。
总之,按先秦时期的姓氏社会习俗,刘姓(氏)出自祁姓是没有问题的,帝尧是刘姓(氏)的血缘始祖也没有问题。但是,帝尧姓祁不姓刘,连篇累牍、不厌其烦地强调汉代以前的刘氏姓祁不姓刘,并臆想出一个“祁刘累”的称呼进而否定历史上正式见于经传和正史文献的第一位真正的刘姓人物刘累是刘姓(氏)的现代意义上的得姓始祖的概念,这些都是对历史的不尊重,是对姓氏起源、变化的片面、错误的理解。

赞(1) 赞助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刘氏家族 » 刘累是中华刘姓宗亲共同认可的得姓始祖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感觉好就赞助一下

非常感谢您的赞助,所有款项都用于刘氏家族网的运营(有详细收支记录),备注留下电话号码,我们会添加您。

支付宝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