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白刘氏宗祠始建于清朝道光丙午年(1846年)十一月初九日辰时,至今已一百七十余年历史,建筑采用歇山式硬顶砖木结构,气宇非凡,规模宏大,现为博白县历史文物单位之一。
博白刘氏宗祠奉明镜公(字容台)为开基始祖,祠基位于博白县亚山镇潭岸村潭头,旧地名白沙堡潭头村,故于本县刘氏皆称潭头宗祠。
博白刘氏宗祠堂号:敦睦堂
博白刘氏宗祠宗族字辈:陶唐源远天禄泽长人文蔚起
博白刘氏宗祠宗支分布:博白、钦州、防城港等
博白刘氏宗祠宗支由来
清朝光绪二年(1876)初修家谱时根据旧本记载:“潭头始祖,讳明镜号容台,明庠生,公兄弟三人,公居长,次明禅,三明旦,先世原籍福建漳州府,于明中宦游白州,慕山川之秀,风俗之厚,因肇基焉,城右新村其故里也,嗣后复迁东平平地,嘉靖间转徙城南廿里许白沙堡下寨潭头,置产开籍独自创业”。
故明朝中期的嘉靖年间公与胞弟三人,先从博白新村迁东平平地后迁居白沙堡下寨,明禅公居山美(旧称塘坡),明旦公居旺烈(旧称苏村),容台公居下寨,置产开基东乡三图八排①刘荣秦户独自创业,为潭头刘氏开基始祖。
至五世台元公从下寨村迁居潭头村,并以潭头为根本,支系主要居住于博白县和外迁国内多省以及海外等国家,已逾20代,至2010年潭头支系人数约为18385人(不含山美系,横列系)。
2014年初由博白社科联牵头,县政协原主席凌世耀组织了相关文化人员,编撰《博白大观》姓氏卷一,统计不同时期迁入博白各姓入博史料,其中刘氏分布博白28个乡镇,不同时间迁入博地支系达31支,人口约为20万,约占全县总人口10%,为博白县第一大姓,2017年由“博白刘氏宗亲联谊会”治能,陶生,陶玉,陶帅主编的《博白刘氏大观》详细记载了不同时间迁入博白的31支系。
①据顾炎武《日知录》《萧山县志》记载:明清时地方区划名 ,改乡为都,改里为图。
注:根据道光十二年《博白县志》记载,博白城厢内外分为七甲,七甲外分四乡分为三十堡,通县粮田共编三十八图,其中东乡白沙堡管辖:官塘村,畧塘、新村,赵村(今兆村),苏村(亚山互卫村横列),田湖村,老鸦坡,赤坎垌(今白中赤坎),旺土岭,良产顶,太平坡,龙虎塘,潭头村。
古代博邑白沙堡管辖现为今博白城西新村至马头岭,三滩白中村,亚山潭岸至互卫村一带,地名依存。
博白刘氏宗祠宗支分布
(一)、明镜(字容台)公后
二世祖绍东公支现居钦州浦北县六银镇、平睦镇、已传19代(新版待考)。
二世绍第公经继、我、世三代后,后裔逐渐播迁各地开基创业,现有以下主要支系宗亲:
①六世鼎爵后:上保垌、大头岭、园岭肚、登科、石头窝。本支
主要居住于亚山镇另有迁东兴市及安徽岳西已传19代。
②六世鼎禄后:秧地垌、凤山龙城、云心、武卫、旺茂大康村、旺茂狗腿田、四眉田、鲜花垌、石湖龙、榕木根、华屋地(大垌、群带田、中间垌)、马路头、大门楼、宝昌、濂子田、藤子垌、留仙田、新屋、东城、大村、陂子角、大旺垌(门口垌、横垌、鸭母墩、长田村)、领子咀(门口垌、耙齿田、石子田、新村、亚山杆头村)、柳州、靖西、海南等地,本支主要居住于凤山镇已传20代人。
③六世祖鼎祯后:大屋肚、茂兰岭(新茂)、云板岭(义学、祥门塘)、雷公塘(白水塘、河池南丹)、凤山塘面、樟木根、南宁武鸣、百色田阳、天津、太原等已传20代。
④六世鼎铉后:凤山云心、大水垌(担山田、新屋、上坪、白石垌)、立石、老虎塘、亚山白沙水、防城地区(那良、那垌、垌中、灵山东风场及越南)、三滩学田竹根坡(南北风头、上下鳌头塘、黄泥坎)、龙鼻岔、亚山芥兰坡、杨柳塘、义学白沙水、曲田村、南宁、柳州、贵州、云南河口、香港、台湾等地以及海外英国、印尼、新加坡等已传20代。
二世绍第公次子继洲支系,现居潭头上高村等,已传17代。
二世祖绍南公支系现居潭头那头村、兴业城隍等已传18代。(新版待考)
三世继滔公次子我修支系,现居潭头火园肚等,已传17代。
(二)、明禅(字云风号百方)公后
此支系后裔现居亚山镇互卫村山美(旧称塘坡)、塘濂等,已传19代。
(三)、明旦(字云凤号苏堂)公后
此支系后裔现居亚山镇互卫村横列(旧称苏村道光十二年《博白县志》村堡有载)等,已传19代。
博白刘氏宗祠族谱修撰
潭头刘氏宗祠,为博白三十一支刘氏中较早修谱的支系之一,其中由以下四修记录:
初修,光绪二年(1876年)时任族长凤翔公主持;
二修,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时任族长凤翔公主持;
三修,民国丙子年(1936年)初由殿虎公主持,谱未竣而仙游,后由朝邦公主持;
四修,共和国丁卯年(1987年)由殿敬公主持;
注:族内凡例记载家谱为三十年一修也,因恰逢乱世,后断修家谱,改革开放后,得以续修,存世的家谱有较早二修谱,以及完整的三次谱流传,四次谱基本存世,潭水刘氏源远流长,自古以来为国家建设贡献了诸多人才,是博白较为出名的刘氏支系之一。
博白刘氏宗祠字辈排列
一、潭头派字辈
绍东公后(新版待考):
1明-2绍-3朝-4泉-5总-6聚-7启-8煴-9旭-10韬·····
绍第公长房:
1明-2绍-3继-4我-5世-6鼎-7国-8可-9周(先应)-10廷(斯)-11怀(乃、德、世)-12龙(永)-13凤(辉)-14朝-15殿-16陶-17唐-18源-19远-20天-21禄-22泽-23长-24人-25文-26蔚-27起-28科-29甲-30联-31芳….
绍第公三房(新版待考):
1明-2绍-3继-4雾-5第(广)-6崇(经)-7特(可)-8志(钦)-9伯(纯)-10建(伯)·····
绍南公后(略)
二、山美派字辈:
1明-2绍-3继-4悦-5君-6元-7士(振)-8文-9?-10忠(逢)-11赞(礼)-12庆········后略
三、横烈派字辈:
1明-2绍-3继-4悦-5君-6元-7选-8汉-9位·····后略
博白刘氏宗祠建设
道光乙巳年(1845年)浩然公龙刚、明亭公永浚、文盛公廷郁倡建,宗祠座落在亚山镇潭岸村,原址为五世祖台元公遗堂宅地转让所建,奉容台公为开基始祖,宗祠坐靠鱼良岭,朝向蚌垌,蟹形,左青龙右白虎,十塘聚水,七星拱照。
道光廿六年丙午岁(1846年11月初九日辰时)同时行砖升课,初建三堂两栋,卯龙乙山辛向,门楼行丁。右边横屋七间,外面墙围。
光绪三年丁丑岁(1877年),在边再建横屋八间。
光绪廿八年壬寅岁(1902年)癸卯月庚寅曰巳卯时由凤翔公(字紫庭)牵头总理重修,山向依旧,三堂两进平房。上座三间祭堂,上设神主牌位,安放780个祖先牌位,其下设置神案,上下进中间有天井,两边有厢房连通,前座中开大门,左右两边侧门对称,左门楼,横屋共花厅共八间,右横屋共十六间,主建厅堂门楼易水砖为火砖,每块墙砖必经磨制,大小长短规格统一,而且彻工精美,砖缝平直、特别细小,虽是清水墙砖,但很典雅。
于光绪三十年甲辰岁(1904年)竣成,壬申月癸卯日乙卯时奉祖陛座引火归祠。堂屋建筑风格为歇山硬顶,尖峰高耸,高脊梁上装饰砖雕刻龙凤花草,整体涵合风水格局,气势恢宏、肃穆壮观,祠曰敦睦堂。
建祠之初,念及山美祖明禅公,横列祖明旦公两位叔祖后裔,建祠乐助,虽不同脉,俨然同气,且故供奉二公牌位于堂上,同序齿并。
潭头宗祠建祠志(潭头宗祠内有十几块清朝各期碑刻,此其中一块)
孝经曰谓之宗庙以鬼享之,庙者貌也,以其貌言之也,谓先公形体所寝也,古谓之庙今谓之祠也。其体制不同,其义一也。要莫非秩尊卑,序昭穆,报本追远而已矣。吾家先世隶闽漳州,宦游博邑,先卜新村,胥宇后迁平地爰居。迨我始祖容台公与云风公、云凤公兄弟三人,虽不连支,俨然同气。
故明嘉靖间转徒白沙堡下寨、潭头、塘坡、苏村四处,立业籍开东乡三图八排刘荣秦户。代传十有五,人数千有奇。三百余年尚未有祠奉祀,在前人非无创建之谋,但族众人殷且不获地利干支,以致将成未就。
国朝道光乙巳,浩然叔龙刚、明亭叔永浚、文盛曾叔祖廷郁均有志于尊祖敬宗者,鸠我族姓欲立宗祠。适我支五代台元公自分屋场,山水秀气局宏可为建祠基址。于是商定章程踊跃捐资,约共捐得钱八百余千之数。诹吉于丙午年(1846年)十一月初九日辰时行墙升梁,为堂两栋山向乙辛,右边横屋七间,外面墙围门楼丁向。再历寒暄而后蒇事。中堂祀刘门堂上历代祖考妣宗亲众族祖牌,左昭右穆,左设功德祠,祀 台元公桥梓为功德不祧之祖,凡百有劳寝庙,丰功懋德诸公。光绪丙子(1876年)秋,合族公议,右加设衣冠祠,奉端元公暨族中济济簪缨一切显亲扬名以及贞节旌表者。盖先灵自此得所凭依矣,有庙必有享。孝经又曰,春秋祭祀以时思之,故祭定于春秋仲月之望六,鸡既鸣矣为期。必须维酒维醴,荐熟荐腥,庻几罔怨罔恫,俾昌俾炽,但觉与祭人繁,尚乏宿齐公所。
岁在光绪丁丑(1877年),于左边买受台元公裔##屋地,复创横屋八间,则赴祭诸人可以栖迟矣。奈屋为地限庖厨未甚得宜,岁在壬辰(1892年),又于右边加买台元公裔德佐、龙演、龙温屋地一圹载种乙斗有余,议将旧建横屋拆开改建三座直落,后在右边余地创建横屋数间,以供庖厨放薪之所。 见庙貌堂皇规模宏大,孔曼且硕,虽无翬飞鸟革之观,而既实乃枚,业极松茂竹苞之固。书曰克慎厥始,克和厥中,克成厥终。愿吾族人体前人之心以为心,常以斯为本源重地。绸缪于未雨,以备小修大修之资 ,则祖宗之埀庇永永无穷矣。
碑刻光绪十九年(1893年)岁在癸巳仲春月谷旦十三代孙凤翥谨志2017.12.24
博白刘氏宗祠堂联
大门:
御龙世泽
殿虎家风
正门:
敦睦堂
敦宗敬祖
睦族笃亲
一厅内:
潭水蓄源泉平地流来看今朝五派支繁不愧陶唐真世胄
头衔蒙帝锡高峰陡上愿后裔三馀用足无惭丰沛旧家声
正厅内:
姓氏溯陶唐缅先人由闽省而播迁几番斩棘披榛诗咏爰居始卜一
基垂统绪
宗支繁博地念吾族以潭头为根本累叶服畴食德礼隆肇祀并联五派叙异伦
正堂内:
堂廉仍旧址绵万年血食春秋两祭无疆
阶级易前规萃二德衣冠昭穆三坛同啴
尊祖不在多仪岂徒夸俎豆相将笙藕并象
敬宗即以睦族敢自谓支流莫齐长幼有伦
潭头刘氏宗祠家训
孝子当重
昔人云,义理无穷,莫先于孝弟,德业无穷,莫大于孝弟,故四诗六经亦莫不归本于孝弟。孝弟者,百姓之首,万善之源也。夫爱亲敬长良。生初已点,尚不能扩而充之。即昧灭本根。因循不肯着力,遂有亏于孝弟耳,不知孝弟二字,无论富贵贫贱,随分随地皆可以自尽,故凡子弟辈,一言一动而以孝弟为本,车居生事塟祭,少长肩随,克尽诚敬恪恭之节,从此做起致便得亲顺亲,随行雁行。斯雍和之气,毕于一堂乃天伦之乐事。
祠墓当展
祠者乃祖宗灵魂所依也,墓者乃祖宗体魄所床也,子孙思之不见祖宗,见所以所床之处,如见祖宗一般,故鏬之厕则补之,篷棘则剪之,梀宇损坏,茔碣崩颓则及择吉依原所向原式重修之。
宗族当睦
礼曰亲亲故,尊祖,尊祖故敬宗,敬宗故收族,节日以亲九族,是知宗族之不可不睦也。
国课当完
粮税惟正之供度只出,百官禄廉,军事储粮,天下民生国计,胥于是取给钱粮故可缓乎。
心术当正
心术正而言行皆正,在朝爱国忠君,在家爱亲敬长,心术邪而言行皆邪,悖理横道,天道断无漏纲,人可不先正心术乎。
职业当勤
自天子至于庶人莫不有其业,吾族世远人繁,不一其类无论富贵贫贱,士农工商,业虽不同,职皆本分,要惟以勤为本。勤则有已资其生,堕则多至损其德,然勤非徒尽力,寔要尽职。
恶习当戒
朱子曰,见色而起淫心,报在妻女,况淫主杀,未有淫而不杀其身者,即便幸免,亦必暗遭天谴。
争讼当止
朱伯庐先生.居家戒争讼,讼而终凶,诚以有害无利,莫讼若也。
戚里当厚
古者乡举里选,而宾兴之,亲戚显党,远则情义相关,近则出门相见,或为先人数世之交游休戚与共,又或乎居往来晋接,缓急相须,此之路人逈别,所当通有无,同休戚,外礼久,内诚焉,凡事从厚,以相待,即彼曾以薄待我,我不可薄待他,久之且感而化矣,若恃强凌弱,待众暴寡,靠富欺负,挖故而谍风水,争人山林,占人田园,夺人妻女,放债违例,贪刻成家,此皆恶薄凶习,天道好远,今日我以不顾者方色于人,安保异日人,不以不顾者施诸已乎,戒之哉,毋为儿孙作事也。
博白刘氏宗祠名人谱序
一、清朝嘉庆戊寅科举人,诰授通议大夫,钦加三品衔云南知县,升授大关同知朱允椿曰:“吾邑刘氏,人殷户众皆难悉数,大抵皆祖彭城,而由闽迁博,所称最盛,阙有两支,一则前明岁贡福八公,一则前明庠生容台公后群,所云下寨潭头之刘姓者是也”(道光十二年《博白县志》卷九选举篇有载:朱允来字惠然号肯堂嘉庆戊寅恩科中式第四名改名允椿)。
二、光绪三年仲绳月上浣同治癸酉科拔贡直隶州州判试用教谕李贤昶曰:”青叠锡济济簮簪缨绵绵,世胄统计其支庶几千余人一矣,诸君仁义道行孝弟之风醇厚之族成矣”。
三、桂林府教授辛酉补行乙未科举人杨抡诗
四、光绪丙子科举人,谏选知县,桂林灵川县训导宗侄刘拱辰曰:“辰姓隶博甚多,支分派别末易更数,而潭头一支,则自明容台公,由平地迁徙潭头起家,众族田成发祥有自”。
五、光绪三年岁次丁丑葭月上瀚十三世凤翥
六、光绪三年岁在丁丑仲秋月吉旦第十三代凤翔
七、赐进士出身诰封奉政大夫䕶理甘肃巩昌府事陇西县知县前内阁中书祁永膺
八、亭子福八公支系宗侄,光绪庚子辛丑恩正并谏选知县科举人刘能同曰:“我族聚博阳、询所从来,皆由闽省,源分派别,不下三十支,而潭头容台公一支,自平地徙居以来,燕翼贻谋发祥最称未艾”。
博白刘氏宗祠宗族名人
摘抄十四世以下名人录
十四世
刘朝宗字月海,博白学田人,民族英雄刘永福的秘书官至五品衔,清末曾随刘永福渡台抗日,后失势归籍;
刘朝考字屡泰,博白亚山人,民国博白城区镇鸦山中团团董;
刘朝能字德芳,博白亚山人,曾任南丹县矿区书记、广西大厂副主任、大厂工人会主席,南丹县副书记等职;
刘朝兴,博白亚山人,原任税务局副所长,县财贸副部长等职;
十五世
刘殿虎字风从,博白亚山人,民国博白县参议员,县息讼会兼城区、水鸣自治民团团董,曾主持续修第四次潭头刘氏家谱;
刘殿强,博白凤山人,南宁市电业副总工程师;
十六世
刘陶福字自求,博白凤山人,原任台湾政府审计部参事,著有《审计正要》,1949年随军去台湾落籍;
刘陶北,博白亚山人,民国桂系军医,南宁江滨医院副院长;
刘陶辉,博白人,原天津市解放军52891部队技术部部长,高级工程师,军队高级专家,副军级干部,大校军衔,军医少将;
刘陶富,博白人,国家解放军某部副师长;
刘陶恺,博白亚山人,现任广西百色市乐业县副县长;
刘陶枢,防城人,广西知名作家,1979年加入广西作协;
十七代
刘唐彬,博白亚山人,主任医师,教授,硕士导师;
刘唐文,博白凤山人,曾任北流市人大主任;
刘卓唐,防城那良人,原钦州市公路管理处主任;
刘唐茂,博白凤山人,现任博白新田镇副镇长;
刘唐荣,博白亚山人,现任博白县住建局副局长;
刘唐志,博白三滩人,曾任南宁市农业机械化管理局农机学会秘书长,入编《中国专家名人辞典》和《中国高级专业干部实绩大辞典》。
刘唐威,博白三滩人,医学专家,中共党员。教授,博士生导师,广西心血管病研究所所长、中华医学会、中华急诊医学会全国委员,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名誉院长。
新中国成立后,涌现军师级干部两人,厅级一人,县团级四人 享受国务院津贴一人,教授、主任五人,博士八人,还有在职在校大学生一大批。
评论前必须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