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刘氏宗亲
我们都是一家人

刘氏家风家训小故事:福州南屿刘氏“立业惟修德,敦伦在读书”

“立业惟修德,敦伦在读书”。这是刻在南屿镇南前村刘氏祠堂正厅的楹联,也是南屿刘氏传承数百年的祖训。在这样的祖训熏陶下,南屿刘氏人才辈出。根据《仕宦志》,福州郎官巷刘氏共出过进士21人(其中唐代1人,宋代17人,明代1人,清代2人),迁居南屿后,明清两代出进士3人,举人14人。在宋代,福州民选乡贤,共选出十三位贤人,其中刘姓二人刘彝、刘康夫皆是郎官巷刘氏子孙,又出一位忠臣刘纯,朝廷谥封”忠烈”,故又称忠贤刘。

十代同堂刘氏

南屿刘氏,喊王审知“外公”

南屿刘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汉高祖刘邦的弟弟西汉楚元王刘交。刘交的封地在彭城,后来,刘氏子孙中的一支搬迁到南华,成为刘氏世系表中显赫七房中的一支。南屿刘氏的入闽始祖,就来自南华刘氏。

据宋治平年间进士、福建大儒、福清人郑侠记载,刘技字仕能,官居检校尚书户部员外郎、鄂州节度使判官。因湖南马氏造反,刘技一族躲避战乱,离开鄂州,来到泉州,成为入闽始祖。刘技死后,被安葬在南安。

刘技有三个儿子,大儿子刘文质为王审知的哥哥王潮的女婿,定居在泉州;二儿子刘文济时任吏部郎中,娶了王审知最疼爱的小女儿,就此搬到福州,并在福州定居下来。

“算起来,王审知可是我们的‘外公’啊。”南屿“刘氏祖厅”的管理者刘先生打趣道。

数代显赫,郎官巷因刘家改名

刘文济和夫人在福州桂枝乡延福里定了居,成了刘氏“驻榕”第一人。

延福里这名字你可能没听过,但是它现在的名字你一定知道,它就是郎官巷。而郎官巷的得名,正与刘氏家族有关。

《三山志》记载,刘文济的孙子刘若虚在北宋咸平五年中进士,授大理评事,知温州永嘉县,乡人都为他庆贺。刘若虚卸任回乡时,刘文济和他的夫人仍然健在。当时任郡守的谢泌为彰显刘家的显赫荣绩,把刘家居住的地方改名为“荣亲里”。

后来,因为从刘文济开始,刘家子孙六代皆出郞官,荣亲里在南宋时期改成了今天的名字——郎官巷。

到了元初,刘氏一族躲避战乱,从郎官巷四散到各地。其中,刘若虚长子的后裔刘宣义带领家人来到了南屿,在如今的上刘里一带定居下来。

如今,上刘里还保存着当年据说只有官家人才能建的“八字门”。而刘氏后人,也把老祖宗在南屿首先落脚的地方,尊为“刘氏祖厅”。祖厅梁上还架着许多进士牌匾,有文有武,诉说着家族的辉煌。遗憾的是,历经数次灾难、重建,祖厅的进士牌匾损毁殆尽,多数为后代重制,只有一块色调灰暗的进士牌匾,还保留着清代的模样。

据刘氏原始族谱记载,刘宣义曾在淮海地区任职。为了纪念搬来南屿的老祖宗,记住他带给子弟们的家风教诲,南屿刘氏后裔撰写了一幅对联:“淮海家声远,罏峰世泽长。”如今,在南屿刘氏的厅堂之上,仍能看到这副楹联。无论是木屋厅堂,或是崭新铁门;无论是被磨蚀殆尽的嵌刻,还是气派的红纸春联,都诉说着刘氏祖训家风的代代传承。

家风祖训家规,藜照乡里

全国各地的刘氏祠堂,都有个共同的名字:藜光堂。说起这个名字,其中还有个掌故。

西汉大文学家刘向,是刘家的先祖。传说他年轻的时候发奋读书,一直读到天黑还不肯释卷。这时候,一个老人家举着火把来为他照明,并传授给他许多知识。后来,刘向靠着这些知识,成了有学问的人。传说中的火把,就是藜木。

正因为这个掌故,所以,所有的刘氏祠堂都被称为藜光堂,教诲后代子孙读书上进。

南屿刘氏祠堂建于明朝,正统年间,以刘景大为首的南屿刘氏家族有识之士为培养族中子弟和周围学子,贡献出200亩田,作为公田,在祠堂背后创办了“藜照书院”,所有的学生免费入学,供给食宿,并延请名师教授,培养了大量人才。

福建师范大学退休教授刘仕敏介绍道,书院直到上世纪初还在开放教书。刘仕敏的叔叔小时候就在书院上学,念完三字经,先生就要求重复念诵祖训、祖谕,让大家牢牢记住。

“立业惟修德,敦伦在读书。这就是刘家的祖训,教育子弟修养品德,好好读书。”现年70岁的刘仕敏念起祖训,依然满是骄傲。“你看,咱们刘氏的祖训,即使放在今天也不过时吧。”正是在这样的祖训家风传承下,刘仕敏的一双儿女如今或是和父亲一样,从事教育相关职业,或是朝着自己的理想,奋斗不息。等小孙子回来探亲时,刘仕敏时而也会讲起,咱们老祖宗有两句多么好的话:立业惟修德,敦伦在读书。

赞(1) 赞助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刘氏家族 » 刘氏家风家训小故事:福州南屿刘氏“立业惟修德,敦伦在读书”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感觉好就赞助一下

非常感谢您的赞助,所有款项都用于刘氏家族网的运营(有详细收支记录),备注留下电话号码,我们会添加您。

支付宝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