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阴县城的刘氏始迁祖刘宏玉公,于明代隆庆年间,自江苏上元县迁徙至湘阴。
湘阴高明乡三甲的刘氏先世于明代洪武年间自河南上蔡县迁至湘阴高明乡三甲,族人分布于石牛冲、雷家山、枫树坪。清嘉庆年间建立祠堂。湘阴三阳夹的刘氏始祖刘宗公,宋靖康之难后自山东东平县迁至岳州华容陈家山。六世孙用九再迁至监利新兴院;十六世孙正辞,清顺治9年(1652)与兄正奎从监利移居至湘阴三阳夹,今属汨罗。清光绪6年(1880)编纂族谱,堂号为仁粟堂。湘阴六都的刘氏始迁祖振秀公,明初自江西迁至此地,今属汨罗。湘阴磊石的刘氏始迁祖乐安公,明末自江西迁至此地,今属汨罗。平江上台的刘氏始迁祖光谦公,于唐天宝14年(755)躲避安史之乱,从婺州金华迁至平江上台。1934年进行了第八次族谱编纂。平江南乡的刘氏始迁祖佥忠公,于清康熙40年(1701)自安化迁至此地。平江的刘氏始祖宗臣公,字石波,官授虔州判事,葬于福建宁化。他有八子,长子贵盛公于元末明初自闽迁至东粤潮惠嘉应等州,三世孙广传生有十四子,各房在明末清初时先后迁至湖南平江县长寿乡;宗臣公第八子贵隆公的四世孙十郎、十一郎、十二郎在清初先后迁至平江。族人分布于全县东、南、西、北各乡镇及金寿、嘉献、思安等地,以及浏阳、巴陵、湘乡、江西义宁、铜鼓等县。至1948年,已传28代,男女丁口约23000余人。宗祠位于长寿老衙巷,建于清光绪4年(1878)。光绪2年(1876)、1918年、1938年三次纂修通谱。平江东南乡的刘氏,族谱编纂情况未提及。
评论前必须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