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刘氏宗亲
我们都是一家人

虎踞龙山今忆昔 八方裔孙永瞻仰:大埔县古东村谒拜巨浪公祖墓记

—大埔县古东村谒拜巨浪公祖墓记
古时族谱记载:广传公之子巨浪公娶妻曾、李氏,生七子,公妣合葬于五华县龙村载头村,从来都不清楚巨浪公另娶一妣陈氏,生二子。直至 1985 年,曾、李、陈氏裔孙在深圳市寻宗认祖时,方知同是巨浪公的裔孙。公元 2004年农历九月初七日,祖上迁居揭西县河婆地区的巨浪公之长房高千公后裔一行50 多人,结队乘车往大埔县参拜祖墓会宗亲。

凌晨沐浴整束,分乘三辆汽车从居住地出发,经五经富转入丰顺县汤坑,直上汕梅高速公路飞驰梅州,在梅州市梅南出口转入往大埔县公路,一路爬山越岭,风尘仆仆来到大埔县高陂镇古埜圩,停车在古埜文化中心楼前,找到宗亲俊辉宗长带路,在新溪桥前转入往古东村的村道,约行 2 里许,便来到古东村。村前一展平畴,稻浪金黄,四面山峦环绕,绿树漫坡,好个山清水秀的古朴纯清的粤东农家村落。

古东村南坑片的刘氏宗亲,闻知我们是来自数百里外的揭西县,血脉亲情洋溢在喜悦的脸上,不管是男女老少,不管在村道、家门前,或在祖墓前,异口同声一句话:‘祖叔们’路上辛苦了。

始祖粤东创伟业,裔孙膜拜跪在堂。一炷清香,二支红烛,三杯淡酒,四时果蔬,五味牲品,六时乘车,七旬裔孙,八方会聚,九叩在堂。在祖墓前,忆先祖谈创业,索前贤嘱后辈,这是迟来的聚会,还是族群庞大的兆征?时光流逝几百年,往昔一脉宗亲不相识,而今巨浪公九房裔孙已遍布海内外,但越山涉水前来朝拜先祖墓茔的裔孙,又何止今朝我们一行?

寻根报本,饮水思源。祖墓、族谱是宗脉之根,是族群之源。只有一同跪拜在先祖的墓前,才能确证是同一血脉相连,只有翻开尘封的族谱,才能找寻、追溯到同宗的源。在先祖的墓前,古东村的玉遴宗叔祖拿出古野刘氏老族谱让我们查看,这本修于清乾隆年间的老族谱,详尽地记述着我们的老祖宗从福建省宁化县繁衍、迁徙到古东的历史、族史,手抚字涓言明的老族谱,心中翻腾着先祖们一路风尘、艰苦卓越的悲壮迁徙史,已逾几百年,在粤东这一片茫茫大山中,先祖们同天斗,同地斗,同一切恶劣势力、穷山恶水斗,其胆识,其魄力,其苦心,其祈望,让后裔们难于设想,代代难忘。

一穴祖墓,二块墓碑,充分说明族群团聚的血缘亲情。1731 年刚修祖墓的墓碑上仅刻公与妣陈太芳名,而 1985 年重修时,则添刻上纪念妣曾、李太的芳名,增刻曾、李太的芳名,庄重、肃穆的参拜仪式,这不是简单、随意的一时冲动,而是充分展示裔孙们确认自己的先祖和血脉根源。

时代在发展,历史在前进,交通、信息的发展,人口的流动,已几百年毫无信息联系的族群后裔今天在这里相聚了,但愿先祖永久,族谊天长。下午,我们依依惜别众宗亲,乘车回揭西县。我们跨过高陂大桥,顺着梅江往南走,沿江公路正准备铺设水泥路面,虽然高低不平,但一路山清水秀,美景目不暇接,也无心观看,来至东遛镇跨过遛隍大桥,直插潘田地界,路面虽是水泥硬底路,但路面过窄,车速大减,再过东联镇,路窄坡陡弯急,到了丰顺县城汤坑镇已是五点多钟了,车不停人未歇,穿过揭西县五经富镇,平安回到龙潭镇老家,皇天在上,先祖庇佑,裔孙永昌。

《溯源拾贝》

赞(0) 赞助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刘氏家族 » 虎踞龙山今忆昔 八方裔孙永瞻仰:大埔县古东村谒拜巨浪公祖墓记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感觉好就赞助一下

非常感谢您的赞助,所有款项都用于刘氏家族网的运营(有详细收支记录),备注留下电话号码,我们会添加您。

支付宝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