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刘氏宗亲
我们都是一家人

中华民族的姓名寻根问祖传统文化

刘家垣

姓名是民族文化的镜象

从姓名学的视角来观察中华民族成员对文化的认同与寻根的归依,应该是民族凝聚力研究中不应忽略的一项内容。笔者有感于此,拟从姓名学的角度探讨中华民族文化的寻根认同意识。

姓各学的历史可谓源远流长。汉代的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对“姓”、“名”作了较早的阐释。“姓,人所生也,因生以为姓,从女生”。“名,自命也,从口夕,夕者冥也,冥不相见,故以口自名。”由此可见,姓名学是研究人的姓氏、名字及种种关系的一冂学科。传统姓名学涉及的内容包括:姓氏的起源、发展、变化,姓名的形式、结构、种类,取名的规则、含义以及人名的现状等等。现代姓名学则包括人名与人类历史、文化传统、社会心理观念、社会发展之间的种种关系。我们发现,姓名是一个复杂的文化系统,这个系统内部包括姓、氏、名、字、号、谥、笔名、小名、尊称、艺名、化名、附加名、父名、教名、爱称、简称、冠称等因子,它们构成了人名系统内部的关系网络,这个系统的外部,则同文化、历史、社会、生活等因子有着广泛而深刻的联系,构成了人名系统外部的种种关糸网络,姓名学就是以姓名这一复杂文化系统为研究对象的。

以汉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姓名系统,其演进过程几乎与中华民族的形成、融汇历程同步,而中华民族的姓名系统,深刻地反映了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丰富内涵。奏汉以后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文化的每一步发展,姓名系统都相应地发生变化,直到现代,人名仍在随同社会、文化的发展而不停地变动着。古代许多文化内容已湮没难考,但可以在姓名中保留着不少古代文化的痕迹。如汉族上古第一批“姓”,大都是从“女”的,如姬、妫、姚、姜等等,这就向后人昭示着当时母系氏族社会的文化信息。在各民族文化不断冲突交融中,我们也可以发现不同文化互相影响的史实。如汉族文化曾给日本、朝鲜、越南等国以很大的影响,这些国家的人名系统迄今仍和我国汉族人名系统的文化观念,诸如避讳、赐姓、同姓不婚等紧紧相连。姓名既是文化的镜象,什么样的文化内容在姓名系统上便产生什么样的投影。如汉族人名系统受汉民族文化的礼教、等级观念的影响和界定,人名现象中便有明显的礼教色彩,同姓不婚、避讳、别号、谥号等等有强烈的汉民族文化特色,这正如西方一些民族的人名体现了明显的宗教色彩一样,都是受着民族文化内涵所规约的。

姓氏源流与民族寻根意识

追根溯源,是人类所共同具有的特质,在人类的姓名中留下了人类寻根的意识。最初的姓氏是与原始图善崇拜有关的。我国古籍《竹书纪年》记载:高辛氏之妃简狄吞玄鸟卵生下商族始祖契。《史记》中也说,有娀氏之女简狄吞玄鸟卵生契。这说明,殷商始祖是以“玄鸟”(燕子)为图腾的。到今天,不少民族都有与图腾有关的姓氏,如我国白族其“施”、“翟”姓与海螺的图腾有关,“姬、纪、奚、高、黄”等姓则与鸡的图腾有关。随着社会文化的发展,图腾崇拜的观念渐渐凝聚在氏族的名称或姓氏之中。由于人口的日益增多,氏族的扩大和分化,加上氏族内部也逐渐分化出不同的阶层和职业,早期纯以图腾为姓氏的方式已不能适应需要,人们便有了新的得名方式,或以居庄地为姓氏,或以职业为姓氏,或以官职为姓氏,或以祖先的字为姓氏。

汉民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之姓氏渊源,几乎可以追溯到中华民族文明初生时期,大致由以下几个途径得姓。《风俗通义》说:“盖姓有九,或氏于号,或氏于谥,或氏于爵,或氏于国,或氏于官,或氏于字,或氏于居,或氏干事,或氏于职。”

①自然崇拜与图腾崇拜。中华民族的先民们因对自然物的敬畏与崇拜,便以自然物、器物或颜色为姓氏。如:牛、马、羊、鱼、山、水、风、火、杨、柳、花、夏、秋、冬、红、黄、白、黑等。

②以居住地为姓。《国语·晋语》云: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而异德,故黄帝为姬,炎帝为姜。”舜生于姚墟,故为姚姓,姜子牙的后代因居于营邱而为邱姓。至于以“南郭、东郭、西门、东门、柳下、百里”等为姓的,显然源于居住地。满族姓氏源于居住地的也不少。如“赫舍里”氏源于赫舍里河,“钮枯禄”、“喜塔拉”、“索绰罗”、“宁古塔”、“乌苏里”氏均由居住地而得姓。

③以职业为姓氏。我国古代的“施”姓源于旗工,“索”姓源于绳工,“陶”姓显然与制陶相关,“甄”姓源于制瓶,“贾”姓与商人有关,“卜”姓源于卜师,“渔”、“樵”与捕鱼、伐木分不开,“裘”、“冶”则和缝制、冶炼连在一起。

④诸侯、卿大夫及其后裔,以封国、封地为姓氏。如:梅、阮、密、秦、郯、项、玄都、任、虢、飞廉、修鱼、郑、陈、齐、鲁、周等为封国姓。屈、知、堂、镐、诸梁、单等为封邑姓,刘、乡、亭等为封地姓。

⑤以受封的官名、爵号为姓氏。如:司徒、司马、司空、司土、司寇,是分别掌管教化、军事、工程、爵禄、刑狱的,便以所居官职为姓。祝、史、宫、吏等也以官职为姓。

⑥以祖先的族号或谥号为姓氏。如:尧的族号为“唐”,尧的部分后代便姓唐。类似的姓氏还有“虞、夏、商、殷、周”等。此外因谥号为姓氏的有“文、武、昭、穆、康、庄”等。

⑦以天干、地支、数词、长幼等为姓氏。如甲、乙、丙、丁、子、丑、卯、七、百、第一至十、伯、仲、叔、季等。

⑧兄弟民族姓氏译音及借用汊字单姓。据统计,来自于兄弟民族的姓氏译音的姓氏,占我国历史上曾出现过的全部姓氏的三分之一。如:“拓跋氏”改姓“元”,“阿史拉氏”改姓“史”,“突骑施”氏改姓“黄”、“黑”,“爱新觉罗氏”改姓“罗””等。

当然,还有反映原始社会母系氏族历史的最古老的一批姓,如:姒、妫、嬴、妊、姬等。

我们只要考察一下中华民族姓氏的来源,便可依嵇地见到历史的縮影。每个人只要把自己的姓氏上溯到其始祖,我们中华民族的文明历史便自然而然地在脑海里显现。姓氏的寻根意识,实际上也是民族文化的寻根认同。

中华民族的主体汉族人十分重视自己的共同诅先。汊族姓名系统中体现着浓厚的寻根意识,除了政治避难迫不得已而改姓的少数情况以外,人们是不会轻易改换自己姓氏的。历史上常有人宁死坚持不改自己原姓的,如《北齐书》记载元影皓反对“弃本宗,逐他姓”,宁可玉碎、不为瓦全,最终被杀,便是重视姓氏的结果。在几千年封建社会中,过继、入赘、随母下堂等不得已而改姓的人,往往为社会所轻视,其根源也就在于此。不愿改姓现象背后,是由文化认同的社会心理支配着的。

汉族人注重姓氏还表现在敬宗祭祖、重视家谱的观念上。这与寻根的认同心理显然是分不开的。据报道,民族英雄岳飞的后代绵延达30多代,香火历经800余年,其31代孙岳万才、岳乃云仍然健在于云南,这一段宗族延衍的历史,有赖于完整的《岳氏宗谱》的保存。据报载,台湾彰化县福兴乡的顶粘村和厦粘村,均属“粘”姓,从其先祖入台已传29代,而粘氏保存的家谱则长达860多年,第一始祖可追溯到金国女真族的粘宗翰。中华民族的这种重视宗族、家谱的观念,的确是世界其他民族难以比拟的。人们就是凭着一册册的《宗谱》、《家谱》,在寻恨认同心理意识引导下,追溯着自己的始祖和发祥地。于是,历史顿时拉近了距离。这种姓氏寻根意识,无疑增强了对本民族文化的向心力。

在中华民族的姓氏系统中,传统的寻根意识和认同心理今天仍然表现得很充分。且不说“张王李赵遍地流(刘)”几大姓,就连许多稀姓、小姓,甚至有不少含义不雅洁的僻姓,人们在强烈的寻根意识作用下,并不轻易放弃。如台湾省户籍整理时发现了一些怪姓:“狼、龟、鱼、泣、哀、盐”。大陆在人口普查时,也发现有从未见于姓氏专著的僻姓,如“张简”、“相里”、“相望”等,但这些姓氏的人们并不因姓氏用字不雅而改姓,相反地到处寻求资料,以助寻根。当今社会中,经常听到诸如一笔写不出两个“姓”、“行不改名、坐不更姓”等说法,也从侧面反映出维糸人们心理的某种姓氏宗法观念和寻根意识。

姓氏的寻根意识,无疑是对民族文化认同的反映,是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一项不宜忽视的内容。

稳定的人名系统与民族文化的认同

我们以中华民族的主体汉族之姓名系统为例,来分析姓名系统中所蕴含的民族文化内涵及其心理认同。

汉族姓名系统的结构模式是“姓+名式”。我们知道3,根据姓、名的结构方式以及隐显情况,可以把世界人名的结构模式归纳为三种:①“姓+名式”;②“名+姓式”;③“姓名缺一式”。姓有种姓、族姓、父姓、母姓等变体,名有名、字、号、小名、笔名等变体。在我们中国,由于汉民族文化的影响,“姓+名式”结构成为中华民族姓名系统中最显著的特征,那些受汉文化影响较深的朝鲜、日本、越南、蒙古等民族姓名结构也是如此。在汉族姓名系统中,姓是固定难变、一脉相承、代代相传的,这充分反映了中华民族宗旌、血缘观念的深入人心,也反映了中华民族的源远流长。名则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包含了字、号、谥、地望名、宦地名、官爵名、艺名、小名、笔名、化名、绰号等许多变体,这些变体综合起来构成了汉民族人名的基本模式,具有明显的汉民族文化的特点,这也是历史悠久的关系和文化累积的结果。

汉族姓名系统带有鲜明的汉语形、音、义特征,在语音上很讲究乐感与节奏感。资料表明,汉族姓名很注意发音的洪细,并以此大致区别男女性别的人名,这恰与文化传统中要求男性刚强、勇敢,要求女性温柔、细腻相一致,而汉族语音凤恪上的刚柔之分也适应了这种要求;汉族人的文化心理讲求对称与平衡,汉语单音节的特点为此一心理提供了实现的条件。汉族姓名音节亦以四个音节为限,两个、三个音节为主,汉族姓名还具有韵律的音乐性,利用汉语声、韵、调的配合,形成很有乐感的人名。从文字形体考察,汉字90%以上是台体字,汉族姓名系统便充分利用汉字形体变化自如的特点进行变换,在姓名联合中,字形的分合、增损、变形、重构等现象屡见不鲜。这就使汉族姓名系统带上了自己民族的独特凤格。除注重音美和字形和谐之外,汉族姓名还十分讲究字义中寓含种种美好意义,这也是社会趋同心理的反映。通过姓名合义、名字联贯、自号寄志等等方法,充分展现依厚的民族特色和深远的文化内涵。

汉族姓名系统中姓氏的文化内涵主要表现在:一是同姓不婚,二是姓氏有高低贵贱之别,三是注重姓氏的一贯性,四是政冶干涉姓氏,这与中国传统、宗法、等级观念是有联系的。

汉族人很看重自己的名、字,人们常常在正式场合郑重其事地介绍、阐释本人的名、字及含义,以期望通过名字的确认来证实自己的价值。名、字不仅仅是一个指别符号,还有一种深沉的文化内涵,而这种内涵正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折射。汉族姓名系统中,强调名、字的并用,名、字相辅相成。这一特殊结构形态的产生,与我国古代文化礼俗有关。古代贵族男子20岁行冠礼,获得“字”,象征着新人生之开始。周、秦之际,名、字的礼教内涵逐渐确立,这和儒家学说定于一尊紧密有关。纵观两千余年的中国封建社会,人名的礼教文化色彩是相当明显的。表现在:一是封建宗法伦理等级观念在名、字上反映出来。人名中出现许多伯、仲、叔、季、元、长、次、幼、稚、少等排行字,人们依照名、字中的排行字,能初步了解某人的辈份以及身份等级。这种重辈份明等级的文化观念一直沿延到现代。二是讲究为尊者讳的礼教规范,人名系统中出现避讳现象,这种避讳现象与政治、社会、人生紧密相连,集中地反映了儒家的“君臣父子尊卑有别”的伦理道德观。三是人名用字也带礼教色彩。殷商时代,民风质朴,人们命名多以干支为主,这是历史文化的反映;周秦时代人名用字不讲究;汉代以后,人名用字都倾向于选择那些义雅音美的字眼来命名,而这种选择又是以儒家礼教观念为前提背景的。据学者研究,汉代以后,人名用字增加了7类50多个美辞,如士、道、德、圣、义、慈、孝、惠、恭、敬、文、仁、礼、智、信、友等。

儒家的中庸观念也在人的名、字上反映出来,人们常利用名、字并存的特点,从积极和消极两方面折衷,以求中庸与和谐。汊族的妇女姓名也负载着丰富的文化信息,表现在:特别看重姓,人名中含有较浓的礼教色彩与男尊女卑文化观念,名、字的隐秘性。汉族姓名系统中,名、字的用字也常采用刚健有为、奋发向上的字眼,这是中华民族优良文化的反映。

综上所述,姓名系统不是一个孤立的存在物,而是与民族的历史、文化、心理密切相关的,是民族文化的镜象。人们对姓名的看重与确认,实际上反映了对自民族的归依与对民族文化的心理认同。华人姓名系统所具有的姓氏一贯、名字相连、结构完美、节奏乐感、含义丰富等特点,是任何民族均无法比拟的,这与中华民族悠久历史、丰富文化、统一向心是分不开的,因此,我们从姓名系统这一切入点,可以观察与分析中华民族精神与文化的深层结构。

赞(0) 赞助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刘氏家族 » 中华民族的姓名寻根问祖传统文化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感觉好就赞助一下

非常感谢您的赞助,所有款项都用于刘氏家族网的运营(有详细收支记录),备注留下电话号码,我们会添加您。

支付宝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