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刘氏宗亲
我们都是一家人

寻根稽谱上海家谱展,日本大藏朝臣原田家刘氏源流

上海图书馆是国内外收藏中国家谱原件最多的公藏机构,经过长时间的筹备,“寻根稽谱:上海图书馆馆藏家谱精品展”昨天起开始在上海图书馆展出,60件珍贵家谱展品中包括现存最早的纸质家谱宋朝皇家玉牒《仙源类谱》。《大藏朝臣原田家历传》则是展览中唯一一部外国家谱,这部日本家谱记录了“大藏朝臣原田家”祖先汉献帝玄孙阿知王率众东渡日本并在日本繁衍生息的历史。

日本刘氏大藏朝臣原田家历传

日本刘氏大藏朝臣原田家历传

日本刘氏大藏朝臣原田家历传

从名人宗谱到皇族玉牒
此次“寻根稽谱:上海图书馆馆藏家谱精品展”共展出60件上图馆藏家谱,展品年代从宋代皇家的《仙源类谱》至当代新修谱,历时一千余年。

展品分类汇总为 “源远流长”、“种类纷呈”、“名人谱萃”、“文史渊薮”四个部分, 分别介绍了家谱的编修历史。早报记者从展览现场看到,近代名人家谱占展品三分之一,其中包括李鸿章、龚自珍、翁同龢、董其昌、鲁迅、贝聿铭、盛宣怀、张謇、包玉刚等。这些家谱不仅有助于对该名人及其家族的研究,而且对研究一个时代也是有益的资料。在一个显著位置,还展出着《[广东中山]北岭徐氏宗谱》,该宗谱记录了中国人参加第一届世博会的历史。《北岭徐氏宗谱》刻印于1884年,展览中这部宗谱翻到的那一页,正好记录着徐荣村以荣记丝绸参加1851年首届伦敦世博会并获金、银大奖的历史。

本次展览的《仙源类谱》是目前世界上留存较早的以纸质为载体的中国家谱,也是现今所能见到的最早的玉牒,为宋代内府抄本。这是一部皇族玉牒,成谱年代约为南宋初年,虽仅存残页一页,但已是弥足珍贵。《仙源类谱》记录有宋一代皇族世系,为今所得见的最早玉牒,谱内记录了宋太祖(赵匡胤)、太宗和魏王之下六世以后的皇亲世系。此谱现今仅有两家单位藏有,一家为国家图书馆,另一家即上海图书馆。除了《仙源类谱》,另一件皇家家谱展品是清圣祖仁皇帝位下十四子多罗恂勤郡王世系谱,为清内府钞本。此谱修于清嘉庆十九年(1814年),记载康熙十四子(又称十四阿哥)多罗恂勤郡王允禵支下,从允字辈至载字辈六世的世系。纂修时,已故者人名以墨笔书写,在世者则以朱笔记录,间有墨覆朱色者,盖谱成后丧亡之人。

《大藏朝臣原田家历传》是展览中唯一一部外国家谱,这部日本家谱记录了“大藏朝臣原田家”一千多年的历史,通过家谱追溯其祖先竟然是汉代开国皇帝刘邦的后裔,谱中叙述了其祖先缘何东渡日本,以及在日本繁衍生息的历史。谱云其族始祖为汉高祖刘邦,传至东汉献帝玄孙阿知王,率二千零四十人东渡日本奈良县高市郡桧前村。今天日本奈良县和冈山县还有“阿知宫”,是后人祭祀阿知王的场所。谱内载有先祖小传、照片、世系、家宝、祠田等。其中先祖彩色画像,绘工精细,鲜艳夺目。

收中国家谱最多公藏机构
据介绍,上海图书馆目前藏有中国家谱近2万多种,20余万册,共计365个姓氏,是国内外收藏中国家谱原件最多的公藏机构。上图家谱的收藏离不开老馆长顾廷龙,在他的带领下,上海图书馆家谱收藏历时半个多世纪,除上世纪30年代合众图书馆的旧藏外,上世纪50年代顾老冒着风险,组织队伍从造纸厂的化浆池前,从废旧物资商店中抢救出的家谱,占现今总藏量的2/5。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上图利用多种渠道收购补充,并接受社会各界捐赠。1996年在国内图书馆界率先开设了家谱阅览室,向社会公众服务。

自1999年出版了《上海图书馆馆藏家谱提要》之后,上海图书馆2000年至2008年间主编了《中国家谱总目》,近日由上海古籍出版社正式出版,它首次在全世界范围内将中国家谱汇编成目,是中国谱牒学上的一项盛举,也是21世纪初的一项重要的文化工程。该目录共计收录中国家谱52401种,计有608个姓氏,是迄今为止收录中国家谱最多的专题目录。

据悉,“寻根稽谱:上海图书馆馆藏家谱精品展”将一直持续到7月27日,这期间还每周举行介绍家谱知识的公益讲座。

PS:大藏朝臣原田家
历史上最有名的刘氏开拓倭奴国人物,是今天日本原田、高桥、大藏等家族的共同祖先阿知王。阿知(也写作阿智)王,又称阿知使主,是东汉最后一个皇帝汉献帝的玄孙。 日本原田家族族谱《大藏朝臣原田家历传》称,阿知王是汉献帝的玄孙。当年曹氏灭汉建魏,汉献帝刘协被魏文帝曹丕贬为山阳公,建都山阳郡下的浊鹿城(一名青阳城,今河南修武)。阿知王在这时也随东汉皇室遗民便从洛阳徙居浊鹿。后来司马氏灭魏建立西晋,刘氏皇族地位表面上没有改变,但实际情况开始恶化。 倭奴国太康十年(公元289年),刘阿知见当时天下混乱之像已生,便于农历5月1日召集旧臣商议对策。刘阿知说:”我久在此地,恐有覆灭之祸,闻东国于日本,有圣天子”,遂决定率其家族东渡,前往日本避难。这样,刘阿知便率领他的儿子刘都贺、舅舅赵舆德和族人刘国鼎、刘涛子、刘鹤明、刘信子等男女共两千零四十人,离开中国本土,飘洋过海,几经艰难,于日本应神天皇二十九年九月五日来到日本。阿知王到达倭奴国后,被倭奴国国王赐号东汉使主,奉命定居于大和国高市郡桧前村。在今天日本的奈良县桧前村和冈山县仓敷市妙见山顶,现在都有“阿知宫”,是后人祭祀阿知王的场所。 据记载,当年随阿知王来倭奴国的,还有段氏、郭氏、李氏、多氏、皂氏、朱氏、高氏等七个姓氏。阿知到倭奴国国王后,又奏请倭奴国国王,派遣使都前往高丽、百济、新罗等国,将许多流落在这些地方的同乡族人招来倭奴国国王。因人多地狭,倭奴国国王又将他们分置各地。 日本大化《新撰姓氏录》记载,阿知使主的儿子刘贺都,后被日本雄略天皇赐姓为直,子孙因此以直为姓。他的儿子山木直,是兄腹祖也,本名山猪;次志努直(一名成努直),是中腹祖也;次尔波伎直,是弟腹祖也。其中,山木直又是日本民忌坟、桧原宿祢等二十五个姓氏的共同祖先。尔波伎直则是山口宿祢等八个日本姓氏的共同祖先。志努直的后裔后来也衍生出数十个日本姓氏。 作为汉朝皇族的刘氏移民倭奴国一事,在日本史书《日本书记》、《古语拾遗》、《续日本纪》上都有记载,因此应属历史事实。这部分刘氏族人拓殖倭奴国后,大都没有继续使用“刘”的姓徽,而是完全融入了倭奴大和民族,衍变成新的日本姓氏。他们移民倭奴国,带去了当时中国的先进生产技术和文化,极大的促进了倭奴国文明的发展。因此,他们以其固有的文化素质,很快成为倭奴国社会中地位尊高的新贵族。如阿知使主的儿子刘都贺就将当时中国的纺织技术传入倭奴国,他因此被称为都贺王。特别是到日本朱雀天皇时代(公元930~946年),阿知王后裔、汉高祖刘邦的第四十五代孙大藏春实官任征西将军,为平定当时日本发生的“天庆之乱”立下了汗马功劳,于日本朱雀天皇天庆三年(公元940年)农历5月3日受到日本天皇的嘉奖和赏赐,被赏赐锦御旗、皇族纹章、军配。当此之时,这支刘氏皇族后裔“恩宠伟大,威势极盛”。 自从大藏春实之后,大藏家族一直任长门守、太宰大监等显要职务。 当年刘阿知归化倭奴国后,被赐姓为“东汉使主”。到日本仁德天皇六十年(公元372年)四月八日,阿知的后裔被赐姓”坂上”,再到日本雄略天皇十六年(公元471年)农历10月1日,阿知的后裔又改赐姓为“大藏”。 大藏氏中的大藏春实,因功被封为征西将军后,曾在日本九州原田筑城。此后,他的后裔就世代居住在原田城。到日本天承元年(公元1131年),这支居住在原田的刘氏后裔正式以原田为姓,形成今天日本社会中最著名的姓氏家族。(注:原田氏是有多个源头的:除了大蔵姓原田氏还有 三河の大蔵姓(平姓)原田氏の他、美作菅家(桓武平氏)原田氏、远江藤原姓工藤氏族、藤原姓菊池氏族原田氏、菅原姓原田氏、伯耆东郷姓原田氏(东郷氏)、指宿氏族平姓原田氏) 到如今,原田家族已传衍到刘邦的第九十三代。这支源出中国刘氏的日本原田家族,在日本九州福冈市建立了汉太公庙。他们至今保存着代代相传的族谱,注明自己的刘邦的后裔,而且按照传统的礼节到太公庙对刘邦等刘氏远祖进行定期祭祀。 据刘邦第七十一代孙、日本高桥通泰先生提供的《岛田高桥家系图》记载,这支加入日本大和民族的刘氏后裔,传到大藏春实的第九代孙大藏种直,生有五个儿子,他们的后裔分别形成五个新的姓氏:太郎大藏赖种,移居高桥城,以高桥为氏,后裔形成今天日本的大藏(姓)高桥氏;次郎大藏幸种,移居江上城,以江上为氏,后裔日本的大藏江上氏;三郎大藏种雄,以秋月为氏,是为大藏秋月之祖;四郎大藏种成,分居原田城,以原田为氏,后裔形成日本的大藏原田氏;五郎大藏种景,以波多江为氏,成为大藏波多江氏的开姓始祖。到今天,由中国刘氏繁衍而成的日本高桥氏,已传到刘邦的第七十三代。 在非嫡系皇族宗亲子弟中,有改姓氏为刘奔氏者,后逐渐分衍有筑奔氏、岛津奔氏、叶奔氏、日奔氏、王奔氏、野吕奔氏等,其“奔”字是专门特忆其奔逃之史。 唐朝时期,有刘奔氏后裔返回中原入长安留学,有留居陕西地区者,后有回复为刘氏者,亦有简化称奔氏者,今主要分布在晋、陕二省。 第三个渊源:源于蒙古族,出自元朝时期蒙古族库奔适部落,属于以部落名称汉化为氏。 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蒙古八旗姓》记载:蒙古族库奔氏,亦称科本氏,世居厄鲁特(今内蒙古西部、新疆东部地区)。后有满族、达斡尔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Keben Hala。在明朝时期冠以汉字单姓为奔氏、库氏。 二.迁徙分布: 今内蒙古自治区的呼伦贝尔市鄂温克自治旗,陕西省的延安市,山西省的保德县、广东省的广州市,广西壮族自治区的贵港市等地,均有奔氏、滕奔氏族人分布。

赞(1) 赞助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刘氏家族 » 寻根稽谱上海家谱展,日本大藏朝臣原田家刘氏源流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感觉好就赞助一下

非常感谢您的赞助,所有款项都用于刘氏家族网的运营(有详细收支记录),备注留下电话号码,我们会添加您。

支付宝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