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刘氏宗亲
我们都是一家人

扬州美女、扬州十二粉黛相关人物简介

中国出美女的地方不少。“燕赵佳人”、“吴越娇娃”、“洛阳女儿”、“米脂婆姨”……唯独“扬州美女”叫得最响、流传最广。古往今来,不少文人墨客,中外游人为探寻“扬州出美女”,不远前来一睹沉鱼落雁之美。

刘氏一帆风顺头像


天涯芳草,为何扬州一枝独秀?至今仍无定论,倒是民间集纳的缘由流行甚广。扬州气候温和,水质纯清,加之民俗饮食恬淡,女子肤色多细腻,白皙而微红,正所谓“钟灵毓秀”,是为出美女的由因之一;扬州自古市井繁华,艺界名媛、青楼名艳趋之若鹜,其中不乏多才多艺之绝代佳人,是为出美女的由因之二;风流皇帝隋炀帝曾遍选天下秀女,数千美女皆为嫔妃,后在扬州遇刺,隋朝灭,数千佳丽落户扬州,繁衍生息。是为扬州出美女由因之三。

扬州十二粉黛相关人物
刘细君 (?~前101)
乌孙公主刘细君(?―前101年),西汉宗室,汉武帝刘彻侄子罪臣江都王刘建之女。元封六年(前105年),汉武帝为抗击匈奴,派使者出使乌孙国,乌孙王猎骄靡愿与大汉通婚。汉武帝钦命刘细君为公主,和亲乌孙,为猎骄靡的右夫人,地位在匈奴公主左夫人之下,并令人为之做一乐器,以解遥途思念之情,此乐器便是“阮”,亦称 “秦琵琶”。 猎骄靡死后,刘细君随从乌孙国风俗,嫁于猎骄靡之孙军须靡,为右夫人,生一女,名叫少夫。太初四年(前101年),刘细君去世。

赵飞燕 (32~1)
赵飞燕(公元前45年-公元前1年),赵氏,号飞燕,古阳阿人(今山西泽州大阳)出身平民之家,家境贫穷,后在阳阿公主处学舞,为汉成帝刘骜第二任皇后。鸿嘉三年(前18年)封为婕妤。永始元年(前16年)六月封为皇后。绥和二年(前7年)汉成帝去世,太子刘欣即位为帝,即汉哀帝,尊为皇太后。元寿二年(前1年)汉哀帝崩逝,被贬为孝成皇后。一个多月后被贬为庶人,下诏令其看守陵园,当日赵飞燕自杀身亡。在中国历史上,她以美貌著称,所谓“环肥燕瘦”讲的便是她和杨玉环,而燕瘦也通常用以比喻体态轻盈瘦弱的美女。同时她也因美貌而成为淫惑皇帝的一个代表性人物。

赵合德 (?~前7)
赵合德(?-公元前7年),汉成帝刘骜宠妃,与姐姐赵飞燕(汉成帝第二任皇后)同侍皇帝,专宠后宫,享尽荣华富贵十余年,姐妹二人是中国历史上传奇和神话般的美女,评价大多为负面,史书记载她们是红颜祸水。正史没有记载她的名字,合德名字出自于赵飞燕外传。赵合德出身平民,良家女子,并非勾栏或者奴婢。父亲赵临家很穷,因为生的是个女娃,一出生就被抛弃,三天后竟然还没死,便把她抱回家中抚养。长大后出落成美女。 她的姐姐赵飞燕依附阳阿公主府中,学习歌舞,因其舞姿轻盈如燕飞凤舞而得名“飞燕”。汉成帝一次微服外出游乐,来到阳阿公主府,阳阿公主把养在府中的 女都叫出来,取悦汉成帝,汉成帝见到赵飞燕被其美艳和舞姿所迷,十分的高兴,便把她招入宫中,大为宠幸。

吴绛仙
吴绛仙,生卒年不详,江都(今扬州)人。隋炀帝宫中女官,封崆峒夫人。隋兵败后,随隋炀帝 。吴绛仙原是殿脚女,因擅画蛾眉,受到炀帝青睐,每每“倚帘顾之,移时不去”,还对他人说:“古人言秀色若可餐,如绛仙,真可疗饥矣。”引得其他后宫女子纷纷效仿。学吴绛仙把眉毛画成长蛾眉状。但画长蛾眉需要用一种叫做“螺子黛”的材料,出产于自波斯国,价值不菲。它是一种经过加工制造,已经成为各种规定形状的黛块。使用时只用蘸水即可,无需研磨,因为它的模样及制作过程和书画用的墨锭相似,所以也被称为“石墨”,或称“画眉墨”。颜师古在《隋遗录》有此记载:隋炀帝要巡幸江都,特制了大量的龙舟凤舸,“绛仙善画长蛾眉,帝色不自禁,回辇召绛仙,将拜婕妤。……司宫吏日给螺子黛五斛,号为蛾绿,螺子黛出波斯国,每颗值十金。后征赋不足,杂以铜黛给之,独绛仙得赐螺子黛不绝。”每颗值十金,吴绛仙一人独得,看来价值不菲。但后来,螺子黛还是作为隋唐时代妇女画眉最为时尚的材料,慢慢流行了起来。

刘采春
刘采春,女,淮甸即今江苏省淮安、淮阴一带人,一作越州即今浙江省绍兴市人,是伶工周季崇的妻子。她擅长参军戏,又会唱歌,深受元稹的赏识,说她“言辞雅措风流足,举止低回秀媚多。”在当时是一名很有影响的女艺人。刘采春,中唐时期江南女艺人。生卒年不详,淮甸(今江苏淮安、淮阴一带)人,一作越州(今浙江绍兴市)人,伶工周季崇之妻。她既擅长参军戏,又会唱歌。元稹任越州刺史、浙东观察使时(820—829),她随丈夫周季崇等从淮甸来到越州,深受元稹的赏识。元稹《赠刘采春》诗说她“选词能唱《望夫歌》”。《望夫歌》即《啰唝曲》,《全唐诗》录存六首。

周娥皇 (936~965)
大周后周娥皇(936年-965年),南唐后主李煜的皇后,史称大周后。周娥皇“雪莹修容,纤眉范月”,通晓史书,精谙音律,采戏弈棋,莫不妙绝,尤工琵琶。公元965年,周娥皇于瑶光殿与世长辞,时年二十九岁,谥号昭惠,葬于懿陵;李煜遵从周后遗愿,将其最爱的烧槽琵琶陪葬。人物生平入宫受宠周娥皇,父亲周宗,南唐元宗李璟时以司徒致仕,居金陵。周娥皇通晓史书,精谙音律,采戏弈棋,莫不妙绝,尤工琵琶,曾为元宗弹奏琵琶以祝寿,元宗深为赞叹,赏赐以烧槽琵琶。
周娥皇十九岁时,元宗以其父为社稷元老,将其嫁于时为吴王的李煜。建隆二年(961年)六月,元宗去世,李煜继位,册封其为国后(皇后),并辟专房,恩爱有加。周娥皇“雪莹修容,纤眉范月”,她创造的“高髻纤裳”和“首翘鬓朵”等妆容,纤丽袅娜,使后宫争相效仿。

周嘉敏 (950~978)
小周后(950年-978年),南唐后主李煜的第二任皇后,大周后周娥皇的妹妹,代表作有《击蒙小叶子格》。开宝元年(968年)十一月,李煜立小周后为国后。开宝八年(975年)南唐灭亡,小周后也随李煜被俘虏于京师,宋太祖封小周后为郑国夫人。978年,李煜去世,小周后不久后也离世了。人物生平入宫封后小周后,本名不详,南唐司徒周宗次女,大周后(周娥皇)之妹。小周后比大周后小14岁,大周后与李煜成婚时,小周后,本名不详,南唐司徒周宗次女,大周后(周娥皇)之妹。小周后比大周后小14岁,大周后与李煜成婚时,小周后年仅5岁,因为亲戚关系,小周后常出入内宫,深得钟太后喜爱。
乾德二年(964年),大周后因病与世长辞,中宫空缺;次年九月,钟太后去世,李煜按制守丧。开宝元年(968年),李煜服母丧期满,因皇后之位空缺已有四年之久,便商议立小周后为国后。李煜命太常博士陈致雍根据古今礼制,统办婚礼仪式,又命学士徐铉、史官潘佑参与修订,由文安郡公徐游评论异同。徐游对潘佑的意见甚为合意,李煜就诏命按其礼置办。十一月,李煜立小周后为国后。

毛惜惜
毛惜惜,南宋时高邮名伎 。江苏高邮人,出身仕宦之家,自幼学书学剑,多才多艺。幼年时金兵南犯,高邮沦落,父母双亡,与乳母李氏逃至扬州。因惜惜懂得琴棋书画、歌舞弹唱,很快在扬州城里有了名气。后被高邮总兵荣全强行纳为小妾。荣全叛乱,毛惜惜宴前斥责荣全,被碎割杀死。乱平后,宋理宗封毛惜惜为英烈夫人。《宋史》有毛惜惜传。毛惜惜墓在高邮城南,俗称“毛惜惜姑娘坟”。毛惜惜后被高邮总兵荣全强行纳为小妾。荣全叛乱,惜惜宴前斥责荣全,被碎割杀死。乱平后,宋惜理宗封毛惜惜为英烈夫人。
深夜,建业郊外团练营中,团练使秦汉光查阅地形时,突然发现远处有一个身影,此倩影跌跌撞撞,但却优美,他定睛一看,原来是扬州名伎 毛惜惜。秦汉光愕然,大叫:“惜惜,怎么会是呢?”其实,此刻的惜惜早已香消玉殒了。秦汉光一把抱住惜惜。撕心裂肺,他感觉自己抱着的惜惜如同一个空壳,毫无热度,就像一个没有血肉的僵尸。汉光抚摸着惜惜的双手,忽见惜惜双手沾满了鲜血。这究竟是怎么回事?他大喊惜惜的名字,但惜惜似乎根本就听不见汉光的呼唤。也许此时的惜惜早已走在奈何桥上了。
他的呼唤声惊动了守卫的官兵,他们闯进帐篷将汉光扶起来,点燃蜡烛,但不知为何,惜惜不见了,官兵什么也没有看到,可是汉光的双手却犹在,吓得官兵惊慌失措!见官兵害怕,汉光挥了挥让他们出去:“你们出去吧,我没事”。官兵出去了,汉光吹灭了蜡烛,静静的安坐在帐篷里,回忆着刚才发生的事,难道是做梦?惜惜根本没有回来过吗?其实,汉光并没有见到惜惜,也许是两个人心有灵犀一点通,汉光感觉惜惜出事了,他不顾官兵的劝阻,毅然决然的离开帐篷,去寻找惜惜的踪迹……..
此时的毛惜惜早已香消玉殒了,只是汉光不相信,他依然相信惜惜还活着,甚至还在等待他的出现。同时,扬州贼兵欺压百姓,无恶不作。汉光愤慨的地说:“我一定要亲自为前锋。”他训练的部队个个身先士卒,精湛有力,使敌人的部队全军覆没。还将敌人的首领头颅挂在高邮的城墙上已示胜利。

朱帘秀
珠帘秀(生卒年不详),字、号、出生地及生平均不详,中国元代早期杂剧女演员。《青楼集》说她“姿容姝丽,杂剧为当今独步,驾头、花旦、软末泥等,悉造其妙,名公文士颇推重之。”可见她在元杂剧演员中的地位,元代后辈艺人尊称她为“朱娘娘”。珠帘秀与元曲作家有很好的交情,诸如关汉卿、胡祗遹、卢挚、冯子振、王涧秋等相互常有词曲赠答。关汉卿曾这样形容她:“富贵似侯家紫帐,风流如谢府红莲。”又有:“十里扬州风物妍,出落着神仙。”珠帘秀现存小令一首、套数一套。其曲作语言流转而自然,传情执着而纯真。曾一度在扬州献艺,后来嫁与钱塘道士洪丹谷,晚年流落并终于杭州。
历来扮演珠帘秀的,都是我国戏剧界名伶,如舒绣文、红线女、魏春荣,她们以精湛的演技在舞台上复活珠帘秀,在生活中却是命运各异。舒绣文在“文革”中含冤去世,红线女80多岁的高龄仍活跃在粤剧舞台,“70后”魏春荣早早拿下梅花奖,成为昆曲旦角翘楚……而历史上的珠帘秀从大都市流落江南,委身于一个道士,关汉卿作词云:“富贵似侯家紫帐,风流如谢府红莲”,聊寄相思,这一对艺术伴侣终是劳燕分飞,未能结为百年之好。

田秀英 (?~1642)
田秀英,明思宗朱由检的贵妃。其祖籍陕西西安,其父田弘遇在扬州任千总时生下她,故称田贵妃为扬州人。估计是扬州的灵气感染了她,田秀英自幼生而纤妍,性寡言,多才艺,琴棋书画、骑马打猎、吹箫调丝,无所不精,长相甜美可人,更重要的是她天生带香,“虽酷暑热食,或行烈日中,肌无纤汗,枕席间皆有香气”,深得信王朱由检的喜爱。田贵妃共为皇上生下四子:永王慈炤、悼灵王慈焕、悼怀王及皇七子,除了四皇子永王慈炤活了下来,其他王子皆早夭逝。
明思宗崇祯元年(丁卯,公元1627年),十六岁的田秀英被选为信王妃。同年,明熹宗驾崩,朱由检继承王位,是为明思宗,其元配夫人周氏被立为皇后。但是朱由检心中的最爱其实是貌美无双、多才多艺的田秀英,然而她的嫂子懿安皇后执意要立周氏为后,所以崇祯皇帝只能将其封为礼妃,所能做的补偿是将东六宫之一的永宁宫更名为承乾宫,给她居住。不久以后,朱由检择机将田礼妃擢升为贵妃。田贵妃色冠六宫、艺压群芳,屡屡展现出不同凡响的财富,令明思宗倍加宠爱。田贵妃吹笛,被思宗赞为“裂石穿云”。

冯小青
冯小青,名玄玄,字小青。明万历年间南直隶扬州(今属江苏)人。嫁杭州豪公子冯通为妾。讳同姓,仅以字称。工诗词,解音律。为大妇所妒,徙居孤山别业。亲戚劝其改嫁,不从,凄怨成疾,命画师画像自奠而卒,年十八。冯小青的童年就在广陵的太守府度过,生活富足。自小生得秀丽端雅,聪颖伶俐,深得父母的宠爱。冯小青的母亲也是大家闺秀出身,善于舞文弄墨、抚琴弹弦,只有冯小青这么一个宝贝女儿,自然是看得比眼珠子还重。从小对她悉心培育,一心盼望她长成一个才貌出众的姑娘。冯小青十岁那年,来了一个化缘的老尼,这老尼一身一尘不染的灰布袈裟,慈眉善目,她见冯小青聪明可爱,就将她唤到身边。冯小青觉得这老尼慈祥可亲,也就非常乐意地站在她面前。老尼抚着冯小青的头,缓缓开口说:“小姐满脸颖慧,命相不凡,我教你一段文章,看你是否喜欢?”冯小青好奇心正强,听她说要教自己文章,饶有兴致地点点头,专注地抬头看着老尼。老尼清了清嗓子,闭目合手,念了一大段佛经。老尼念完后,睁开眼睛看了看冯小青,冯小青知是在考自己,当即也闭了眼,把刚才老尼念的佛经复述了一遍,竟然是一字不差。
老尼脸露惊诧之状,随即摇了摇头,口诵一声“阿弥陀佛”,转身对着冯小青母亲郑重地说道:“此女早慧命薄,愿乞作弟子;倘若不忍割舍,万勿让她读书识字,也许还可有三十年的阳寿。”

杨小宝
杨小宝祖籍扬州(一说祖籍苏州),出身贫寒,父母无法养活,只好将其卖给别人以保其活命。这样,杨小宝自小便成为别人义女,后又被卖入青楼为歌伎。她的长相非常漂亮,人称“绝色”。悲惨的身世让杨小宝自小就刻苦磨练谋取衣食的本领,同时还要努力掌握应酬社会的能力。因而,杨小宝在艺术和交际两方面都几乎达到了近乎完美的境界。在艺术方面,杨小宝几乎无腔不精,无调不擅,无论南曲、北曲,“一矢口应弦合节,歌场推为独步”!她在音乐上的天赋极高,犹对音律造诣极深,清人李斗在《扬州画舫录》里面将杨小宝与同时代的曲家朱野东齐名,谓“其曲调声律与朱野东等”。她又能够慧眼识人,能从落魄书生中鉴别出不同流俗者。
在交际方面,杨小宝也是驾轻就熟,颇为人所喜爱。假母(即其所在青楼之鸨母)为人尖酸刻薄,经常得罪听曲的贵客。每当遇到这种尴尬的场合,杨小宝就周旋其间,只需说一两句话就能教客人转怒为喜。所以,当时人把她誉为“解语花”。

赞(1) 赞助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刘氏家族 » 扬州美女、扬州十二粉黛相关人物简介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感觉好就赞助一下

非常感谢您的赞助,所有款项都用于刘氏家族网的运营(有详细收支记录),备注留下电话号码,我们会添加您。

支付宝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