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经堂出自刘向、刘歆父子典故。刘歆(?一23),字子骏,后改名秀,字颖叔,刘向之子。少通《诗》、《书》,西汉成帝河平三年(26),受诏与父刘向领校秘书,协助校理图书。父卒,歆继承父业,于天禄阁校正“五经”同异,整理群书。哀帝时,在其父刘向所撰《别录》基础上,修订成中国第一部官修图书目录《七略》。同时对“五经”古文经典整理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刘歆建议将《左氏春秋》及《毛诗》、《仪礼》、《古文尚书》皆列于学官。刘氏后裔为纪念刘向、刘歆父子对于经学的贡献,故以“明经堂”作为家族堂号。
明经堂皋东刘氏宗谱
始迁祖-刘征-明洪武间,始祖-刘基-端平间,始祖基,字子厚,家苏州,仕南宋扬子令,于端平间挈其四子寓邵伯镇,景定三年再迁如皋。始迁祖征,明洪武间迁皋东。书名据谱序题。谱初修于清乾隆三十三年
宁海县前童镇的浙东风格古书院:明经堂
明经堂位于宁海县前童镇鹿山村南大街五十弄内,建于清代道光年间,又称“狮子明堂”。是一座典型的浙东风格古书院,书香门第,历史悠久。
明经堂坐北朝南,沿中轴线依次为倒座、天井、两厢、正殿。正门上悬挂道光皇帝钦赐浙江全省学政所立“明经”匾额,左右两边刻有篆体“礼仪”、“孝悌”四字。 正厅为重檐硬山造,面阔五开间带二弄,抬梁结构。明间悬挂“敦伦凝道”匾额。次间木窗数扇,雕刻有祥禽瑞兽,雕工精细。两厢各为二层三开间,倒座为硬山顶,雕刻有“八仙过海”图案。道地内天井有用鹅卵石铺就的“梅花鹿”图案,屋脊上堆塑“太级双鱼”。
整体建筑布局完整,木雕极其精美,是当地典型的私塾式建筑,具有较高的保护和艺术价值。
评论前必须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