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刘氏宗亲
我们都是一家人

湖南平江桃林刘氏源流考

湖南平江桃林刘氏源流考(一)
平江县桃林刘氏先祖曜公之父世系论证详情
曜公十八世孙刘学泰2020年2月6日
参天大树,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吾之泱泱大族,历经数朝数代,繁衍迁徙,追本溯源乃是吾辈之职责!

刘氏刘源开基始祖益孙公、郑安人像

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而能准确、清楚回答这个问题的,只有家谱。家谱就是一个家族的生命史,一个家族的历史文化汇总和历史档案。 透过家谱,我们可以查证自己的源流,知道同一家族中家庭之间血缘关系的亲疏远近。“亲我者,我亲之;疏我者,我疏之”,一谱之中,皆为父祖兄弟,血脉相通,长幼有序。 知祖,方能敬宗;树高千丈,落叶归根,我们的根在哪里?一个人连自己的根源都不了解,岂不有负父母养育之恩?有愧于先祖?古人云:“子孙不知姓氏所从来,以昧昭穆之序者,禽兽不如也。”错接,使血系不清,支系不明,尊卑不分,昭穆无序,上愧对先祖,下误导后人。

我族曜公一脉被兴宁谱和江西谱错接在广传巨河房及可珍房。且以讹传讹,广为流传!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在古代封建社会,古人对宗法礼数极为讲究,在对姓名的记录上也是如此。因为古人的名字中,流淌着家族的血脉传承,寄托着长辈的殷殷期望,象征着人的身份、地位,是一个人安身立命的重要依托。且古语有云:“行不改名,坐不改姓”!由此可见,古人对自己姓是名谁的重视!

因此广东省平远县迁湖南省平江县我们桃林刘氏据原族谱记载的纶公之后,应该回归祖源接福建长汀县河田镇刘源村益孙公开基祖一脉,基于以下几个主要原因:

1、我近年对以前接纶公,而纶公生辰修谱变动,多次祖源不同,由此产生怀疑;为此,我进行了反复研究查找、比对考证,最后发现问题出在曜公很可能错接了纶公;

2、《永思记》现在的记载最早出现在清末1909年【宣统己酉年族谱】,此文撰写时间与出现时间差了几百年,而且内容存在多处疑点;所以,我认为《永思记》是后人杜撰或许篡改原始资料了的,也有可能不是石嵩公所写。

3、我有一次无意看到长汀刘源刘中华美篇《刘源村的前世今生》中有关于曜、晖公的记载,而且是迁居广东,引起我的好奇,经过刘源方面提供的原始族谱,我对时间进行了认真比对,发现各种时间与我们曜公、晖公很吻合,而且也是曜公、晖公两公;

4、恰巧刘源村旸公(曜公之兄)后裔近年在全国范围发消息寻找曜、晖二公后裔,我听说并看到过此消息;

5、刘源方面提供《天葬地》传说我以前也曾经听说过;这又是相同;

6、最重要的证据是:刘源方面提供了现存的明代浩公古墓,墓碑中赫然刻写着我们曜、晖两公的名字,明弘治四年(1491年)葬,时间与曜公去世父亲吻合,而且墓左边还有祖墓被挖的痕迹,与《天地葬》中所述一样。

7、乾隆年间当地嘉应州刘氏总祠谱登祖牌有一个规定:要有十代人以上才能在当地祠堂登一世牌位,平远县曜公后代当时就差几代了,只有误接上文达和纶公支系,刚好有资格登一世祖牌。

综上7点主要原因,我们只是出于正视史实、知错就该、正本归源的态度,才做出改接长汀刘源村浩公为祖的正确做法。所以我们自己应该做出的正确选择。往上再追宗,我们依然是一宗——刘家!

我们与绪公房不是故意要分道扬镳,我们只是想知错改错,用正确的观念去正本清源。

综上所述,我曜公家族根本不属于开七广传系及可珍系!

寻根问祖、追本溯源,这是每一个人最朴素的思想情感,这种简洁的家族情怀和对生命起源的探索,也会代代传承下去。 刘源村是我们的祖地和源头,益孙公祠更是我们所有曜公裔孙的根,也是所有外迁裔孙寻根问祖之地!祖地祠堂当全力搜集、整理、完善家族资料,并妥善保管并广为宣传。尊重历史,宁不接,也不错接乱接!从而让族人能明世系祖源,让外迁裔孙回来时有祖可寻、有家可归!我们作为曜公血脉裔孙,正本清源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当人尽其能!望各位族人请利用手中之资源,共同加入到寻找我房真正祖源的行列中来,为自己的真正先祖正名,也为后世子孙正源!感恩!

我们桃林祠联曰:

汉家府邸渊源远

湘水门庭世泽长

我们平江桃林刘氏一脉正确的传承世系是:益孙公→传承至浩公→曜公→石嵩公→则刚公→允中公→行夏公→大任公→应朋公迁平江县桃林始祖→广玉公→心乔公→传承至今。自迁平始祖应朋公入湘以來,人丁興盛,子裔尚讀勤耕,列代功名斑斑閃燿,皆有典籍記載,裔孙快者已经传承15、16代,慢者也有12代。

【详情参见福建长汀刘源十八世刘中华老师寻根考究的万字美篇作品《曜公后代今何在》,作品里图文并茂,证据确凿。】

以下附13页系本人收集考证资料

正确的是:浩生明、旸、曜、晖四兄弟

【此为葬于刘源村的明朝弘治年刘浩公之墓的墓碑,左下赫然刻写有曜、晖四兄弟名字及二哥旸公之子珠的名,这,便又是一铁证。】

以下附就是曜公迁入平远县的时间记载

古往今来,年湮代远,思古人而不见,而考其遗事,则国有史、邑有志,可一览而知也。虽然兆姓至繁,史与志岂能备载,惟宗谱之作无族不有,无人不书,自鼻祖以递耳孙,莫不彰彰在目,置之案头,可称记事之珠,无愧传家之宝矣!

口传原话是:晖公妣赖氏,生子一:深,深公妣嗣未详,口传曜公的弟弟晖公后代深公迁赣州府长宁县(现在的寻乌)南部双桥堡,极有可能就是现在的寻乌县留车镇石贝村(有待考证)。

我们相信:当年分迁在江西省寻乌县留车镇的晖公后代也必将在远方向我们挥手……共同认祖归宗!

另寻:
【明朝时期】平远县东石刘曜公生四子:刘石崇、刘石嵩、刘石岳、刘石昆,石嵩公生五子:刘则创、刘则制、刘则刚、刘则列、刘则删,我是则刚公直系后裔,我们迁湖南平江了,据说以前祖伯叔公后裔有部分迁广东肇庆高要。

湖南平江桃林刘氏源流考(二)

“赵钱孙礼,周吴郑王……”中国的百家姓中自古以来有很多大姓,尤其不乏豪门望族,尤其是当某个姓氏的家族在地方有非常强大的影响力时,更会产生强烈的郡望意识。

刘姓在历史上也是一个大姓,除了汉朝的刘姓皇族之外,在宋朝时期,“功勋光北宋,道学启南闽”的崇安五夫里刘氏家族也颇有威望。

尽管他们在这期间间迅速崛起又很快衰落,但是就刘家在鼎盛时期的影响力却不能让人忽视,甚至我们可以从五夫里五忠刘氏家族的历史可以看出宋朝兴亡。

湖南平江县福寿山镇尚山村桃林,有一支迁自福建崇安刘子翚后裔的刘氏家族一直在此深山老林之中繁衍生息。

刘子翚五世孙刘益孙,性好清静,志切潜修,受职未仕,因家族巨变,至元年间随族人从福建建阳县逃难迁徙至汀州府南寨仁寿坊,置田庄于柳园,因挈妻携子从汀城仁寿坊(今南寨)迁移柳园,建千秋之骏业,立百代之鸿模。一脉宗亲共系统,千年血族同根生的理念,后代族人把柳园改为刘源,尊刘益孙为刘源村开基始祖。

刘子翚十四世孙刘曜约明嘉靖年间携带幼弟刘晖从福建长汀县迁入广东省平远县东石乡神岗村(狗神岗)开基,刘曜生四子:刘石崇、刘石嵩、刘石嶽、刘石崑。刘曜为迁平远县始祖,其弟刘晖携妻儿继迁江西省寻乌县石贝村开基落业。

刘子翚二十世孙刘应朋,字忠乐,于康熙四十一年壬午由广东省平远县东石乡茅寮坪吕洋湖迁湖南省长沙府浏阳县东门,康熙四十三年甲申十月继迁岳州府平江县中南乡爽年团桃林村,即今平江县福寿山镇尚山村桃林组,平江桃林刘氏尊刘应朋为桃林始祖,随后二十年内有刘祯城、刘祥城、刘鳳城、刘星城、刘瑞城、刘应堂(唐)、刘应登、刘应东八兄弟陆续入湘,都是五服之內的堂兄弟,刘应朋生二子:刘华玉、刘广玉。

刘应朋九堂兄弟入平江县桃林以来,人丁兴盛,子裔尚读勤耕,列代功名斑斑闪燿,皆有典籍记载!

刘益孙以上则源自福建省(南平)武夷山市五夫镇(原崇安县)五忠刘氏屏山公刘子翚后裔,属西汉楚元王刘交公之后刘向公一脉相传。

桃林刘氏历代遵循古训:

读书起家之本、循理保家之本。

和顺齐家之本、勤俭治家之本。

湖南平江刘子翚三十二世裔孙刘学泰于二零贰贰(壬寅)年甲辰月戊子日搜集整理

注:本族派语

忠眞绳祖训 积善庆荣昌

道学宜家国 英才振纪纲

品同金玉重 名胜桂兰香

世德相承永 兴隆耀楚湘

赞(1) 赞助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刘氏家族 » 湖南平江桃林刘氏源流考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感觉好就赞助一下

非常感谢您的赞助,所有款项都用于刘氏家族网的运营(有详细收支记录),备注留下电话号码,我们会添加您。

支付宝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