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刘氏宗亲
我们都是一家人

刘备据涪得蜀立国继汉与蒋琬屯涪治蜀

涪县在东汉、三国时期属于梓潼郡。辖区包括今绵阳市的涪城、游仙两区,安县,江油、平武南部,三台的部分,德阳市的罗江、中江的部分。县治所在今绵阳市游仙区芙蓉溪畔的开元场。史称涪“依山作固,东据天池,西临涪水,形如北斗,卧龙伏焉,为蜀东至要冲”。涪县的地位之重要在蜀汉的一百多县中是首屈一指的。

刘备


刘备据涪得蜀 立国继汉统
公元211年,刘备接受刘璋的邀请,来到涪县。与前来迎接他的益州剌史刘璋在涪县东山欢宴百余日,于是拉开了蜀汉历史的序幕。
(一)据涪攻蜀拥蜀
刘备于公元212年兵临涪县,与刘璋大军在涪县下大战取胜,进入涪县。刘备和随行的军师,将军们以涪县为根据地,在绵阳进行了三年的“据涪图川的战略决战。”于公元214年攻破雒城,诱降刘璋,取得益州。
公元211年,益州牧刘璋遣法正迎刘备入蜀,欲使击汉中张鲁。刘备屯兵葭萌(今四川广元西南的昭化),伺机夺取益州。次年,曹操击孙权,孙权求救于刘备。刘备致书刘璋云:“孙氏与我本为唇齿,关羽兵弱,今不往救援,则曹操必取荆州,忧患甚于张鲁。”并请刘璋资助兵员一万及军需。刘璋同意资助兵员四千,实物一半供给。
刘备因以激怒将士,做出欲东归之势。早已归心刘备的张松闻听刘备欲东归救援孙吴,急致书刘备与法正,称大事即将成功,怎能撒手而去。广汉太守张肃察觉其弟张松与刘备通谋不轨,惧怕祸及己身,向刘璋告发了张松。刘璋遂杀张松,并敕白水关戌守将,文书不再与刘备通报。刘备大怒。庞统乘机向刘备献上中下三策:一是选一支精兵,昼夜兼程,直逼成都;刘璋不通军事武略,又素无准备,大军猝至,一举便攻下成都,此为上计。二是高沛、杨怀乃刘璋部下的名将,仗恃强兵据守关头,素闻其向刘璋进谏,遣送将军返回荆州。今可遣使致书,报知荆州有急,欲返荆州救援,并使部队兵士作整装待发之势;此二人既佩服将军的英名,又喜将军归去,必然轻骑前来送行,来时执斩之,兼并其部队,再引兵向成都,此为中计。三是退返白帝城,与荆州相连接,再等待时机,图谋进取,此为下计。并指出,若此三计皆不用,将必至困死之境地,此地就不能久留。
刘备采用了庞统的中计。高沛、杨怀果然就范。遂遣黄忠与卓膺率兵先行,挥戈直指成都。刘璋闻变,急召部下商议对策,益州从事郑度进言道:“刘豫州还军袭击我们,他兵不到一万人,当地士众尚未归附于他,军队没有供给,只能靠掠取野外的谷物,以供给其军需。我方不如把巴西(今阆中)至梓潼一带的百姓迁到涪水以西,其地的仓廪和谷物,一概烧毁,坚壁清野。他的军队军需无着,不过百日必走,待其走而击之,必被擒。”刘璋道:“我只听说拒敌安民,未听说过动民避敌。”乃急遣刘Y、冷苞、张任、邓贤、吴壹率兵拒刘备于涪。刘备兵至梓潼,梓潼县令王连闭城固守不出。刘备绕城而过,直抵涪县。两军激战于涪,刘璋兵败,退守绵竹(今德阳旌阳区黄许西北十华里的龙安、双江村的土将台一带),吴壹投降于刘备。刘璋再派李严、费观增援,亦降刘备,刘王贵、张任等四人乃退守雒县(今广汉北外乡五里巷)。刘备攻下涪县,置酒欢宴部队官兵,庆功作乐,酒酣,对庞统说道:“今日之会,可谓乐矣。”庞统答道:“伐他人之国,而以为欢,非仁者之兵也。”刘备醉怒道:“武王伐纣,前歌后舞,非仁者邪?卿言不当,宜速起出!”庞统乃退出。刘备感觉自己对庞统的态度失宜,又派人请庞统回来。庞统回到原来的席位上,饮宴自若。刘备对庞统说:“先前我们争论的事,谁是谁非?”庞统对答道:“我们两人都失检点。”刘备大笑,宴乐如初。
刘备于建安十七年(212年)十二月攻占涪县,遂以之为根据地,为攻取成都做准备。攻成都,必先取雒县。雒县守将刘璋之子循及张任等坚守,围之近一年。建安十九年(214年)初,庞统在指挥攻雒的战斗中,中流矢卒。诸葛亮即留关羽守荆州,与张飞、赵云将兵溯江而上。张飞至江州(今重庆市渝中区),擒巴郡太守严颜。张飞从垫江(今重庆合川)溯西汉水直上定巴西(今阆中)、德阳(今遂宁龙凤场)诸郡县,赵云分兵从外水定江阳(今泸州市)、犍为(今彭山县江口镇)、资中(今资阳市)。刘备于闰四月攻取雒县,直捣成都。次年,诸葛亮、张飞、赵云与刘备会师成都,恰好马超赶来,刘璋开城请降。刘备入成都,自领益州牧,迁刘璋于公安。
(二)招贤纳俊,安定益州
刘备领益州牧后,以军师中郎将诸葛亮为军师将军,益州太守董和为掌军中郎将,共署左将军府事。同时,以法正为蜀郡太守、扬武将军,偏将军马超为平西将军,裨将军黄忠为讨虏将军,麋竺为安汉将军,简雍为昭德将军,孙乾为秉忠将军,黄权为偏将军,许靖为左将军长史,庞羲为司马,李严为犍为太守,费观为巴郡太守,伊籍为从事中郎,刘巴为西曹掾,王甫为绵竹令,彭漾为益州治中从事,涪人尹默为劝学从事,李邵为益州书佐部从事,李福为书佐,李朝为郡功曹。
这批人中除长期跟随刘备转战的人外,多数是刘璋部下过来的。如法正、黄权、刘巴、李严、费观、吴壹、尹默、李邵、许靖等等。
董和在刘璋时,为官清俭公直,为百姓所拥戴,刘备用之可攻蜀中百姓之心。刘巴乃荆楚之人,刘备在新野,荆楚之士从刘备者如云,而刘巴却北诣曹操。操辟为掾,遣其招纳长沙、零陵、桂阳三郡,刘备却先下了手,刘巴未办成,欲返京师复命,诸葛亮以书招之,巴不从,遂自交趾人蜀依刘璋,刘备深以为恨。刘璋决定到涪县迎接刘备,刘巴反对道:“刘备乃枭雄,入蜀必为害。”刘备人蜀后,刘巴还进谏道:“若使刘备讨张鲁,无异于放虎归山林。”刘璋不听,刘巴闭门称疾。刘备攻成都时,曾下令道:“若有加害刘巴者,诛及三族。”黄权亦曾多次反对迎接刘备入蜀,迨刘备入蜀后,益州郡县,皆望风归附刘备,独黄权闭城坚守,待刘璋降后,乃服。李严亦本是刘璋重臣,吴壹、费观更是刘璋姻亲,刘备皆予以重职显任,尽其所能。还有一个许靖,为刘璋蜀郡太守,成都将溃,许靖欲逾城先降刘备,刘备鄙薄他,不拟录用。法正劝刘备道:“天下有获虚誉而无实者,许靖也。然今主公始创大业,宜加敬重,以慰远近之望。”刘备采纳法正的建议,亦以礼用之。
于是有识之士,无不欢欣鼓舞。益州之人,是以大和。
(三)股肱互济,张德威刑
法正既为蜀郡太守,内为谋主,外统都畿,刘备信之任之。他在治蜀中恩怨分明,擅杀毁谤过自己的人。有人向诸葛亮说:“法孝直太骄横,将军应该报告主公,抑制法孝直的威福。”诸葛亮却说道“当年主公在公安时,北边受到强大的曹操威胁,东面又惧怕孙权的逼迫,身边还怕孙夫人变生肘腋,法孝直为主公的辅翼,才有今天的宏图大展。主公今授予政,以施展其治理才能。”
诸葛亮受命治蜀,颇尚严峻,刘璋时的部分上中层人士的利益受到侵害,发出怨叹之声。法正向诸葛亮说:“昔年汉高祖入关,约法三章,秦民咸称其德。今君初有益州这块地方,恩惠未施,安抚未用,且客主关系应该考虑。愿君缓刑驰禁,以慰其厚望。”诸葛亮向法正解释道:“君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当年秦皇无道,苛政害民,百姓起来造反,秦朝在顷刻之间便土崩瓦解。高祖入关,废秦之苛政,与百姓约法三章,政简刑轻,得到秦民的拥戴。而刘璋父子据蜀,施累世之恩,且刘璋赢弱,形成互相奉承,德政不举,威刑不肃。蜀土人士专权自恣,君臣之道渐渐陵替。宠之以位,位极则贱,顺之以恩,恩竭则慢,刘璋为政的弊病,就在于此。我今天治蜀,威之以法,法行则知恩。限之以爵,爵加则知荣。荣誉和恩典用之得当,上下之间有所节制,今日治理蜀中的要领,就在于此了。”
刘备为益州牧时,放手让这两位能人施展抱负。于是,蜀中郡县得以安定。
(四)稳定经济
刘备在围攻成都的时候,与士卒约定,攻下成都,将刘璋府库中的财物全部分给士卒。攻下成都后,刘备信守诺言,将刘璋府库钱财悉数给予士卒,造成军需严重不足。刘巴给刘备建议:“造直百钱,平抑物价,设官吏管理市场,府库很快就会充实起来。”刘备采纳了刘巴的建议。官府铸造直百钱,文曰:“直百”、“五铢”,径七分,实重四铢,大小称两如一。在蜀中市场统一流通使用。数月之间,府库果然充盈,解决了军需民食。
刘备自领益州牧后,有部分人提出将官僚、贵族、商贾的名田房宅收起来,分赐给有功将领。赵云力排众议道:“霍去病以匈奴未灭,无以为家。今国贼未除,天下未定,也难以为家,必须在剪除国贼,天下安定,各返乡梓,各耕本土,乃是正理。益州百姓,刚遭受战乱之苦,流离失所,现在安定下来,令其返归故里,归还田宅,恢复旧业,然后开征役调,就可以得到百姓的喜欢和拥护,不宜夺其所爱,以私肥自己。”
刘备采纳赵云的建议,离乡背井的百姓,回归乡梓,认领田宅,恢复生产经营,经济很快走上正轨。
(五)定汉中巩固北方
建安二十年(215年),曹操乘刘备定成都之机,击降了张鲁,控制了汉中。
建安二十二年(217),法正谏道:“曹操一举降了张鲁,有了汉中,但他不乘胜攻取巴、蜀,而把张A、夏侯渊留在汉中屯守,大兵就北还了,这不是他智谋不力,而是力量不足,必定其内部还有隐忧,逼使他撤兵回支。留下的夏侯渊与张A,智勇都不能称为将帅,只需出兵征讨,必定能够攻取。只要把汉中攻取下来,既可以广积粮食,等待时机,摧毁敌寇,以尊王室;又可以蚕食雍、凉,开拓疆土;还可以固守北边关塞,为持久之计。现在定汉中是最好时机,不可错过。”
刘备遂率师北上,征讨汉中。勇将黄忠阵斩夏侯渊于定军山,曹军溃,遂定汉中。刘备自立为汉中王,以魏延为镇远将军、领汉中太守。北边防守得以巩固。
(六)安内以继汉统
建安廿三年(公元218年),V县(治所在今四川三台县V江镇)人马秦、高胜,由于世代都掌管部曲,在汉室衰微中乘机发展私人武装,以图谋割据州郡。趁刘璋已垮,刘备大军北上攻取汉中之机,乃聚集其部曲数万人起事于V县,沿洛水(今沱江)抵达犍为郡(郡治在今四川彭山县的江口镇)的资中县(治地在今四川资阳市雁江区雁江镇)。刘备在汉中闻报,即令犍为太守李严派兵讨之,并说明不再派前线部队回内地征讨。由李严全权处理。
李严得到命令,即率领将士五千直捣资中,马秦、高胜的部队缺乏战争经验,李严的五千士卒一到,马秦、高胜的数万人马即溃不成军。生擒马秦、高胜,立即斩首示众;逃亡的士卒,一律恢复其民籍,以安定社会秩序。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刘备在汉中继了王位后,留魏延镇守汉中,返回成都,立子禅为太子,进许靖为太傅,法正为尚书令。令张飞镇阆中,作为汉中的后援。沿石牛道起馆舍,筑亭障四百余处。
次年(220年)正月,曹操卒,子曹丕袭魏王位。十月,曹丕代汉,废汉献帝为山阳公。蜀中闻献帝遇害,于公元221年四月初六拥刘备即皇帝位于成都武旦山南,国号“汉”,改元章武,以继汉统。

刘备三顾茅庐时拴马的古柏


蒋琬屯涪治蜀
公元234年八月,诸葛亮病逝于五丈原。现在很多人认为姜维是诸葛亮的接班人。这显然是读小说《三国演义》产生的影响。历史事实是,诸葛亮之后是蒋琬,蒋琬之后是费t,费t之后是董允。像目前某些砖家教授在央视的“百家讲坛”颠倒历史乱说一通刘邦,就误导了观众。
诸葛亮病笃时,后主遣尚书仆射李福去五丈原省病,问及诸葛亮之后,谁能继承事业。诸葛亮推荐蒋琬,蒋琬之后为费t。建兴十三年(235年),以蒋琬为大将军、录尚书事。费t为尚书令,拜尹默为太中大夫。
蒋琬湘乡人。蒋琬于刘备在荆州抵抗曹操,只不过是刘表下面荆州“州政府”的一个“书佐”,地位很低。他不愿留在刘琮那里,随刘琮投降曹操,却选择了刘备。跟随刘备到了益州,被刘备任命为广都县(治地在今双流华阳古城九组)的县长。
诸葛亮曾经在去世以前,秘密地上了一道表给后主,特荐蒋琬做他死后的职位继承人(当时,诸葛亮下面的人才很多,诸葛亮独独选上了蒋琬,一定是蒋琬确有值得特别信任的地方)。
后主接受诸葛亮的推荐,先后把蒋琬一升再升,先升了尚书令,最后在建兴十三年(公元235年)四月升为“大将军、录尚书事”。
蒋琬做“大将军、录尚书事”,做到了延熙六年(公元243年)升为大司马,以大司马的身份“录尚书事”。实权照旧而官阶升高。大将军是三公以下的官,地位不如丞相;大司马是三公之一,地位与大司徒(亦即丞相)相等。
三年以后,延熙九年,蒋琬在十一月间病故。综计,他当“真宰相”,从建兴十三年到延熙九年,一共当了十一个年头。诸葛亮做真宰相,也不过是做了十五个年头而已。
蒋琬在那十一个年头之中,主要做了些什么事呢?
(一)、审时度事 调整战略
延熙元年(238年)蒋琬出屯汉中,加大司马。蒋琬驻汉中期间,认真总结北伐战争的经验,冷静地分析魏、汉(蜀)、吴的综合国力的对比情况。全国十三州,魏占九州440万人、军队40万人,汉占一州人口不足100万人、军队10万人,吴占三州230万人、军队20万人,到延熙四年(241年),乃欲多作舟船,沿汉、沔东下,袭魏兴、上庸。朝廷中都以为不可,若战败退兵困难。乃遣尚书令费t、中监军姜维赴汉中传达旨意。蒋琬认为,以诸葛亮之才数出祁山,皆以道险、军需运输艰难,纵用木牛流马运输,也未解决运输困难。遂与费棉、姜维商议,改变军事计划。认为:曹魏占有北方大片土地,人力、财力、物力都很雄厚,根深蒂固,要剪除是很困难的。若能与吴形成东西并力,首尾成犄角之势,虽不能速决,也能进行蚕食,先摧毁其支党。然而孙吴却是三心二意,几次与之联盟,都未能收到很好的效果。凉州是羌、胡要塞,且其思汉如渴,若以姜维出任凉州刺史,可控制河右。
蒋琬在他当政的十一个年头之中,不曾有一次对魏方采取攻势。他对魏方,一直是只守不攻。
他而且到了当政已有四年,才在延熙元年(公元238年)带了主力进驻汉中。在汉中驻了六年,他又在延熙六年十月把主力撤回,回驻在涪县。
诸葛亮临死时,身份最高的官员,军中是魏延,朝中是吴壹,其次是蒋琬。诸葛亮去世之时,杨仪与费t不顾魏延的反对,把主力从武功五丈原撤到汉中;留下了一部分力量在汉中,交给吴壹。
魏延是前军师,征西大将军,南郑侯。假节。“前军师”这个官职,于魏延被杨仪谋杀以后,一度由邓芝承代,但不久也划归了王平,于延熙元年改称为“前护军”,到了延熙六年又改称为“前监军”。
王平可以说是蒋琬所最信任的高级军官。蒋琬于进驻汉中之时(延熙元年),不仅叫王平继续做汉中太守与“督汉中”,兼任“前护军”,而且也叫王平“署大将军府事”。这是蒋琬把自己的大将军府的一切事务,交给了王平处理,好比当年刘备把“左将军府”的事务,都交给了诸葛亮一样。
蒋琬在延熙六年带了主力由汉中退驻涪县,汉中的事,更完全交给了王平,把王平的官衔,由“前护军”升高为“前监军”,“督汉中”升高为“统汉中”,“安汉将军”升高为“镇北大将军”。
王平却也不负蒋琬的知遇,在延熙七年(公元244年),魏方的二十万大军声势汹汹,来到汉中之时,不慌不忙,派了两位偏裨之将,对曹爽、夏侯玄等在今日洋县之北二十华里的兴势山迎头一击,就把魏军打得一时不敢再来。
蒋琬在政略战略上,始终对魏方采取守势。他叫姜维去经营凉州,也是“避实就虚”,借羌胡的兵源与物资来加强蜀汉的实力,以长期对抗“跨带九州”的魏。
在他主持蜀汉军政的十一个年头之中,孙权对魏有过两次大的攻势,一次小的攻势。我们没有见到蒋琬曾经采取过“平行的活动”以与孙权的行动相配合。
蒋琬在这三年皆无行动,似乎是为了等待吴方打出一个名堂,然后才出动自己的兵,来“扩充战果”,“蚕食”魏的领土。
可惜,吴方的几次攻势,都没有什么收获。所以蒋琬才始终“持重”。
(二)屯涪卫蜀 安民为本
涪水陆交通四通八达,可将指挥中心迁至涪,汉中和凉州如有事,从涪出发救援凉州和汉中是不困难的。蒋琬将这个计划报告朝廷,后主采纳这个计划。监军司马姜维率偏军屯涪。延熙六年(243年)十月,蒋琬率军自汉中还屯涪。以姜维为镇西大将军、领凉州刺史,姜维即率师北屯凉州;以汉中太守王平为前监军、镇北大将军,督汉中。次年(244年)蒋琬病情日益恶化,辞去益州牧职务。延熙八年(245年),蒋琬卒于涪,葬涪西山,谥恭侯。
早在蒋琬任广都(治地在今双流华阳古城九组)长时,他就“以安民为本,不以修饰为先”。这是他的一贯的执政的原则,也是一个政治家最重要的治国理念。
蒋琬治国,发展经济,安民为本。从有限的史料,可以看到蒋琬在以下四个方面作了极大的努力:
1.集中人力,务农为本;2.重视人才,改进技术;3.发展蜀锦,增加收入;4.促进后主,重视农业。
纵观中国古代的文臣武将,忠雅有之,民本不足,而蒋琬不仅体现出了“托志忠雅”的高尚品德,更为重要的是他具有“安民为本”的治国理念,把忠君与爱民有机地结合了起来。
(三)知人善任 人尽其才
蒋琬的值得称赞之处,是知人善任,人尽其才。使一批德才兼备之士成为蜀汉的栋梁。对费祎、王平、姜维、邓芝、马忠等的重用可见一斑。
他把前方的事交给了王平,后方的事交给了费祎。他自己就获得了充分的时间,去考虑较为重要的问题,以决定大计方针。
他早就在建兴十三年升任“大将军、录尚书事”之时,把“尚书令”的官职交给了费祎。延熙六年,他从汉中退驻涪县,又把“大将军、录尚书事”的“真宰相”地位,让给了费祎,只留下一个“大司马”的虚衔给自己(费祎对他始终尊重,直到他在延熙九年十一月病故之日)。
“公忠体国”这四个字,蒋琬是当之无愧的。提拔姜维,保荐姜维作凉州刺史的,也是蒋琬。
……
论政绩和品德,蒋琬是伟大的。论历史地位,蒋琬高于姜维,而在判断形势的正确和处理国政的得当,蒋琬更是高出姜维一筹。
蒋琬的功绩品格,特别是他“以安民为本”的执政理念将永远垂范后世!

赞(2) 赞助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刘氏家族 » 刘备据涪得蜀立国继汉与蒋琬屯涪治蜀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感觉好就赞助一下

非常感谢您的赞助,所有款项都用于刘氏家族网的运营(有详细收支记录),备注留下电话号码,我们会添加您。

支付宝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