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粤东客家刘氏族谱刍议]一文中,曾提到考证族谱的专家们如何以父子二代的平均岁距来衡量确定族谱世系表的准确性和真实性,并对不同历史时段的婚育制度等提供一些证据,参与对父子二代平均岁距的讨论,但就不同历史时代父子二代的平均岁距并没有多角度展开深入的探讨。为此,冒着赘述、罗嗦和讨嫌的风险,在既有且不连贯的汉、宋朝等婚育制度资料基础上,结合新搜集的历史资料,重新深一层探讨认识父子二代的平均岁距。
族谱中的世系表自始祖至今繁衍代数是固定的,这点可能谁也不敢否定,但这固定的代数是多少?又谁也说不清,于是有的用现代人的生育规律,即父子二代的平均岁距为据为标准,推算世系表的代数。但父子二代的平均岁距是多少?考研的方法有的用孔氏、某氏某支系或所能掌握的近现代的先祖有确切出生年玲的世系表,进行推算出父子二代的平均岁距,然后用这个父子二代平均岁距套在族谱的世系表上,看看那些时段不符合现代人的生育规律,便考虑删掉多少代先祖,几百年来考研者就是如此折腾,但族谱的世系表却越删越乱。
父子二代平均岁距,与不同的历史时期和不同的社会背景可能有关,它同社会学、历史学、人口学、统计学等等学科也可能有密切的关联。本着商榷的态度,提出几个参巧的问题:
中国各历史时期的人口概况:
一、中国历史上有七次人口的大起大落:
1.第一次秦末农民战争:公元前 205 年到公元前 195 年西汉建国初年,秦朝末年中国人口从 3000 万,到汉初,原来万户大邑都 剩下两三千户,消来了原来人口的 70%。汉武帝在位 50 年,几度讨伐匈妈,人口减半,一半的人死亡
2.西汉末年混战:公元 2 年,全国人口 6000 万。经过西汉末年的混战,到东汉初的公元 57 年人口剩下 2100 万,下降 65%。
3.东汉末年、三国混战:公元 156 年,人口 5007 万。经过黄巾起义和三国混战, 公元 208 年赤壁大战后全国人口为 140 万,公元 221 年人口下降到 90
万,损失 98%,265 年三国人口总计 767 万。
4.西晋八王之乱:从公元 291 年开始,先后有汝南王亮、楚王玮、赵王伦、齐王、长沙王、河间王、东海王越及成都王颖八王为争夺皇位,在洛阳相互攻杀,战乱历时 16 年之久,死亡人口惨重。人口从 4000 万下降至 1200 万,下降 70%。
5. 隋末战争:隋末至唐初,从公元 611 到 628 年 18 年间,兵变、民变和宫廷政变共 136 次,有 50 多位称帝称王者,均统兵 15 万人以上,各据一方,相互混战。全国人口由公元 606 年的 4600 万人,减到 639 年的 1235 万人,损失率 73%
6.唐末之乱:唐末到五代十国前后历时 80 年,中国一片混战,亿万生灵涂炭,在 58 年中皇帝就有 42 个死于非命。全国人口从 5300 万下降至 1628 万,下降 68%
7.宋代外族多次入侵:全国人口从 1.1 亿下降至 5883 万,下降达 46%。
以上是一种统计结果,还有的统计增加以下内容:
明末混战:从李自成起义到吴三桂灭亡,明末清初国内混战 54 年。明末全国人口为 1 亿,到清世祖时人口仅剩下 1400 万,减少 80%多,损失人口 8000万。
清代的白莲教起义:乾隆五十一年(1786 年),全国人口为 39110 万人,起义失败后,全国人口为 27566 万,损失 1.1 亿人口。损失率达 28%。
太平天国起义:一场农民战争使中国损失了 2 亿人,消耗人口达 50%。其中有 4000 万人直接死于战争 !以后直到 1911 年,全国人口才恢复到亿人。
人祸与天灾并行。古代的瘟疫往往伴着战乱爆发,天灾也死人无数。如黄河水灾为例,秦汉间二十六年一次, 三国五代十年一次, 北宋为一年一次, 元明清为四到七个月, 二千年间黄河决口一千五百多次。战争与天灾、治乱兴衰,封建王朝的存亡交替,如此恶性循环的生存环境, 人口在迅速增长和猛烈下降中波动前行。
二、历代人的平均寿命:
中国历史上的改朝换代,可以说都是用战争夺取政权,加上天灾、瘟疫等等天灾人祸,造成人的非正常死亡率很高,还有恶劣艰苦的生活环境,缺医少药缩短了人的寿命,中国古代人很长时间是在“短寿时代”度过的。我国历代人的平均寿命,夏、商朝时不超过 18 岁,西周、秦汉朝为 20 岁,东汉为 22岁,唐朝为 27 岁,宋朝为 30 岁,清朝为 33 岁,解放前为 35 岁。有资料显视:
中国历史上的历代皇帝,生卒年可考的有 209 人,他们的平均寿命只有 39.2岁,这个统计基本可做古人的寿命范本,四十岁以内要占 60%,三十多岁死算很正常。因为他们比较早熟,往往十六七岁就结婚了,三十七八岁就当爷爷奶奶了,象汉武帝太子刘据,三十八岁被杀时,就已经有第三代,古人往往三十五岁以上,四十岁左右就自称老夫了。
战乱和瘟疫交替的恶劣生存条件,导致人的寿命缩短,人口数量迅猛下降。打仗是人海战,农耕更需要强劳力,各个王朝的政治家面对本时代人口的盛衰形势,或采取措施试图将“盛”的局面维持下去,或制订章程着力使人口从衰的低谷中振兴起来。统治者为了达到人口增长的目的,便从婚姻政策、生育政策上做方章,使人口数量迅猛增长起来,以满足备战和农耕的急切需求。
古代的婚姻、生育制度:
一、婚姻制度
中国历代封建王朝内外战乱频仍阶段,或国家经济处于恢复时期,劳动力短缺,战争兵员不足,都是实行强制性早婚政策来缓解需求。
中国历史上强制性早婚政策在先秦时代即已出现。墨子言:“昔者圣王为法曰:丈夫年二十,毋敢不处家;女子年十五,毋敢不事人。此圣王之法也”。
从墨子所言圣王之法,则可以断定:男20,女15或17是先秦时期比较普遍的婚姻年龄。史载先秦政权中最早实行强制性早婚政策的国家为越国。越王勾践在其“十年生聚”期间规定:“女子十七不嫁,其父母有罪;丈夫二十不娶,其父母有罪。”
皇帝是早婚重婚政策的直接倡导和实践者,皇帝一旦登基,无论年龄大小,即须选择皇后。汉代人早婚,像汉桓帝十六岁结婚,汉灵帝十五岁结婚。西汉昭帝(前86—74年)始立时年8岁,而上官皇后年刚达6岁。汉平帝即位时年9岁,王莽之女为平帝后 时年9岁。皇帝和达官贵人以‘模范’带头作用,带动了长期封建社会的早婚多婚早育多产的人口再生产。
汉代人结婚年龄按礼节所载是男子三十而娶,女子二十而嫁,但实际上是以早婚为时尚,男子十五六岁而娶,女子十三四岁而嫁的现象比较普遍。汉代还从税收上对婚姻加以调节。汉惠帝时规定:女子年十五以上至三十不嫁,五“算” ,“算”是当时的一种人头税,一般每人一算,折合120钱,五算就是 600 钱。而对违反此政策者课以正常标准四倍的罚金,可谓重矣。
另外,中国封建社会还对超龄女子实行强制性择偶的政策。晋泰始九年(273年)十月规定:“女年十七,父母不嫁者,使长吏配之。”北齐曾要求:“女子二十以下、十四以上未嫁,悉集省,隐匿者家长处死刑.”由官方强配, 封建社会,父母在包办婚姻时或多或少也要征询一下子女的意见,并且包办父母也会考虑到子女的一些要求,而官方强配就意味着不顾及婚配者的愿望,这无异于把他们作为一种生育机器来对待,可谓中国封建社会最无道德的婚姻政策。在这种政策的恫吓下,绝大多数人是不敢冒此风险的,此类政策实行的最终结果就是普遍的早婚。北周建德三年(574年) 武帝下诏:自今以后男年十五、女十三以上,所在军民须依时嫁娶。这项政策是目前所见年龄标准最低的早婚规定。
唐太宗贞观元年诏:[男年二十,女年十五已上,及妻丧达制之後,孀居服纪已除,并须申以婚媾,令其好合。]唐玄宗为了增加人口,于玄宗开元二十二年(734年),,把结婚年龄又降低到“男 15 岁 ,女 13 岁以上,听婚嫁”《唐会要·婚嫁》。后来又将地方州县户口的增减作为考核政绩的重要条件之一,因而唐代社会出现男子未冠而婚,女子未笲而嫁的现象。《新唐书》将这项政策记载为:“民男二十,女十五以上无夫家者,州县以礼聘娶;贫不能自行者,乡里富人及亲戚资送之。” 对其中贫寒者,鼓励社会力量帮助他们婚配。
宋代以后的王朝对唐代的政策作了调整。宋代的婚配年龄为:“男十六岁以上,女十四岁以上。”明太祖洪武元年(1368)下令,民间婚娶,依《朱子家礼》进行,即男 16 岁、女 14 岁,听其婚配。同时,明政府要求社区之内民户互相协助,保证男女及时完婚。洪武年间朱元璋指出:本里人户要“互相周给”,“且如某家子弟婚姻,其家贫窘,一时难办,一里人户每户或出钞一贯,人户一百便是百贯;每户五百,便是五十贯,如此资助,岂不成就。日后某家婚姻,亦以此法,轮流赒给”。清朝入关之前,实行早婚制。入关以后,清承明制,规定男十六岁,女十四岁为法定结婚年龄。
考研者对中国历代的法定婚龄的统计是这样的:战国齐桓公令:男三十,女十五。战国越王勾践令:男二十,女十七。汉惠帝令:女十五。晋武帝令:
女十七。北周武帝令:男十五,女十三。唐太宗贞观令:男二十,女十五。唐玄宗开元令:男十五,女十三。宋仁宗天圣令:男十五,女十三。宋宁宗嘉定令:男十六,女十四。宋司马光《书仪》:男十六,女十四。宋朱熹《家礼》:
男十六,女十四。明太祖洪武令:男十六,女十四。清《大清通礼》:男十六,女十四。
许多考研者认为封建社会各朝代政府基本执行的是一条鼓励乃至强制早婚的政策。其基本的婚姻年龄标准为男16—17岁居多,女则为14—15岁,女最低为13岁,最高为17岁;男最低为15岁,最高为20岁。可以说,男16岁,女14岁的婚姻年龄标准在中国封建社会占有主导地位。 按照中国传统的人体发育观:“男子年十六精通,女子年十四而化。” 从现代生理科学角度来看,这个年龄并不是人身体发育成熟时期,只是具备了基本的生育能力。在长期传统社会里,在人们刚达到这个低限生育年龄之时,就被推上了婚姻乃至生儿育女之路。中国封建社会政府所制订的早婚政策既是为了满足国家对人口的需求,也是对传统社会中普通百姓生儿育女愿望的适应。二者结合在一起,在中国悠久的传统社会中形成了非常浓重的早婚多婚习俗。
二、生育政策:
封建社会的统治者充分认识到人力众寡是国力盛衰的标志,为了迅速增加人口,除采取早婚政策外,在生育政策上采取了相应的鼓励措施:
1.免除徭役:
秦末汉初大 乱,人口死亡严重,或言当时“户口减半”。因而增殖人口、发展经济的任务异常繁重, 邦公于七年(前200年)下令,民产子,复勿事二岁。东汉元和二年(91 年),汉章帝又重申了这一政策。所谓“勿事二岁”主要是免除生子家庭父亲的徭役。在当时社会徭役繁重的条件下,免除这项苛政实际是一种很大的优待。对初生之子,汉武帝时规定:“三岁之内勿算”。
汉元帝批准“宜令儿七岁去齿乃出口钱,年二十乃算”。
南朝齐永明七年(489年)的政策继承了汉代的做法。建武四年(497年)明帝又下诏:“民产子者,蠲其父母调役一年” ,这种照顾包括父母,同时又是赋、役双项免除。
南朝梁天监十六年(517年),武帝下诏:“若民产子,即依格优蠲”。
元代至元八年(1271年),河南邓州军户张二妻一产三男,“都省拟免三年徭役”。历代封建王朝或地方官府都有免除生育者税赋的措施。
2.奖励生育:
齐建武四年(497年)武帝下诏:民产子者赐米十斛。这个标准在当时社会条件下已不算低。另外,对灾民中生子者还有特别优待。《北史。邢邵传》云:“旧格生两男者赏羊五口,不然则绢十匹”。 金代明昌三年(1192年)甚至作出这样的规定:“民或一产三男,内有才行可用者,可令察举,量材叙用;其驱婢所生,旧制官给钱百贯,以资乳哺。尚书省请给钱四十贯,赎以为良” 这种做法直接体现为对生三男者地位和身份的改变。即平民之家的家长有可能被授以官职,而奴婢则可由贱民阶层提升为良民。
南宋王朝没有普遍的赐赏政策,但对贫穷百姓予以适当照顾。当时“闽人生子多不举”。所以孝宗于乾道五年(1169年)下诏:“福建路贫民生子,官给钱米”。
在封建社会,人是处于“自然生育”、“原始生育”、“义务生育”现象。人口平均寿命较低,因而人口的增长不能靠延长寿命、降低死亡率来取得,而只能通过提高出生率来实现。在封建社会,因为无避孕知识和措施,一般妇女一生中可能生八胎至十胎,但婴儿真正能够成人者仅有三胎多不到四胎。也就是说,在中国封建社会里,出生率一般在 35~40 ‰,而死亡率在 25~30 ‰,人口自然增长率为 10 ‰左右。
以上是从各有关文章摘录的不连贯的材料,其真实性、可靠性、可信度有待考证。但中华民族人口一直居世界第一,除了比较有利的地理环境外,更得益于独特的中华生育文化。封建社会历代政府为了达到人口增长的目的,从早婚多婚、早育多育政策上做文章,而且注重在社会救济方面采取措施,以期达到人口再生产迅猛发展。今天介绍古代人口再生产的概况,是希望通过了解古代人口再生产的概况,能否同父子二代的平均岁距的推论联系起来,能否从中找到一些有关父子二代平均岁距的推论资料。
父子二代平均岁距待解之谜:
一、 父子二代的平均岁距同古代人的早婚早育的人口再生产规律有关联吗?
在古代,战争和生产需要大量的人,只要有了人才能国富民强。大量繁衍人口是每个王朝最迫切最紧急的任务,古代历代王朝的皇帝老子是早婚早育的模范带头人,皇帝老子还有的颁旨下诏,强制早婚、奖励生育,那些达官贵人心中暗喜,平民百姓谁敢抗旨?结婚生子是人的正常规律,古时又没有计划生育政策,没有节育技术,那有早结婚不早生子之理?十几岁结婚的男女,能拖到 20 或 30 岁才生孩子吗?
举个例吧:[汉书.平帝纪第十二]记载:“惟宗室子皆太祖高皇帝子孙及兄弟吴顷[汉高帝之次兄吴顷王刘喜]、楚元[汉高帝之季弟楚元王刘交]之后,汉元至今,十有余万人。汉平帝是汉高祖的第十世孙,西汉末年,刘氏宗室人口经历了 200 余年约下传十二代的特权期发展,人口由建汉之初的兄弟三人,变成了西汉末年的十余万的刘氏男丁。汉代人早婚,那个时代结婚年龄是没有什么限制的,爱多早就多早,越早结婚就越早生孩子,孩子越早生下来,国家就多了个交税的,所以国家当然是鼓励和支持的。
据史书记载,唐朝时人均可耕地曾达到 30 多亩,就算少时也有十七八亩。
这么多地,产量又那么低(亩产只有七八十斤),生产工具又那么落后,没有足够的劳动力是绝对不行的,这些劳力是如何创造的?北宋的都城东京(开封),是当时世界上最大最繁华的城市。《宋史》载,“东京居民有 20 万户,是按每户 8 人计算人口 ,但当时没有计划生育,中等户一般都有子女 10 人左右,大户可达 30—40 人。如此多的子孙是如何生育来的?
这就是历史现实,各代先祖也是这些历史朝代的过来人,能不遵王法、超越历史时空自巳另行晚婚和节制生育吗?
二、 父子二代的平均岁距与古代不同时期人的平均寿命有关系吗?
可以这样说,中国古代人是处在‘短寿时代’, 没完没了的更朝换代的战争、天灾、瘟疫,夺去了太多正值旺盛年华的宝贵生命。幸得古代人早熟早婚多婚早育多育,不然的话,靠谁来延续中华人种和华夏千古文明,早熟早婚早育多育是古代人的人口再生产特征,所以他们父子二代的平均岁距,肯定不可能象现代人父子二代的平均岁距那么长。究竟古代人父子二代的平均岁距有多长,可能与不同的历史时段人的平均寿命有关吧?难道秦汉时期人的平均寿命20 岁,而父子二代的平均岁距能超过 20 岁,而是 22 或 25 或 28 或 30 岁?刘氏族谱从受姓始祖至 75 世祖邦公,考研者对各代先祖从来没提出异议,因为符合现代人的生育规律,符合考研者提出的父子二代的平均岁距,但从历史学、社会学、人口学来看,符合人的平均寿命、婚育制度的汉代的历史现实吗?即是有出入,又有谁敢提出在某时段增添某代先祖呢?因为考研者只有考研在某时段若有不符合现代人的生育规律,要删除多少代先祖,而没有人敢对有‘缺失’处增添先祖芳名的胆量,‘缺失’就‘缺失’吧,‘纳维斯’塑像‘缺失’有‘缺失’的美,历史无法复原,世系也无法百分百复原,缺失并非坏事,缺失也是一种美,家谱世系希望是精准的,与其附会或杜撰虚假的世系,不如保持真实的缺失。这既是对先祖的尊重,更不希望世系表出乱象。
三、 为什么马尔萨斯的人口学说解不开中国古代人口发展的规律?
二百年前的英国人马尔萨斯创造的人口论中,认为人口数量存在一个每25 年倍增的规律。即人类的性本能决定人口以几何级数增长,若不加以控制,每25年可增加一倍。有中国学者利用马尔萨斯的人口学说试图解开中国古代人口骤减后骤增的规律。直白一点说,也就是上面关于中国古代人口七次大变化,按父子二代的平均岁距 25 年计算,为什么不可能从一千多万在如此短的历史时空里发展到五千、六千、七千万人。这里只是借用‘25 年’倍增的这个词,要说明的是父子二代的平均岁距在古代可能小于 25 岁,但因当时社会现实等多种原因而无情的制约了人口的增速。
明代科学家徐光启通过对明朝宗室人口的研究,曾得出“生人之率”大抵三十年翻一番的结论,即父子二代平均岁距三十岁。后来学者如清朝的洪亮吉、徐士铎又在研究中国古代人口增长时多次错误地将这个结论套用在普通人口的增长上,但结果呢?能成为后代考研者承认的定律和公式吗?
四、 人类繁衍的过程是纵向传承与横向扩张并存的动态过程。
传承是纵向的延伸:表现为代数增加;横向扩张是发展:表现为同代人口增加,这可能是人口统计学的范畴。不过从考研族谱中发现了一个‘怪’现象:
同宗同祖的分支系中,凡是纵向延伸快繁衍代数多,其横向扩张的同代人口增加也多,现实社会里叫‘强房’。在相同时段里,凡是纵向延伸慢繁衍代数少,横向扩张的同代人口增加也相对少,现实社会里叫‘弱房’。往往同宗同祖的分支系,在相同的繁衍时段里,三、四百年间快比慢的多繁衍了五、六、七代,分支系的总人口更相差八倍、十倍,甚而几十倍。强房与弱房在现实社会中比比皆是。
考研者总是把某姓[为了不要找不必要的麻烦,这里原谅不点出姓氏]从始祖到现在的非常完善的族谱为例,来证实父子二代的平均岁距是多少岁,要知道其始祖是中国的‘特殊’人物,自古至今皆姓氏后裔可能都享有一定的特权,受战争和受天灾瘟疫的推残相对较轻,其始祖是前期主张早婚后期提倡晚婚者,其姓氏繁衍到现在巳入谱人口 200 万,估计还有未入谱,但总计也不超过 300 万,所以说从社会学和遗传学这两个领域来看,姓氏的基因差别可能很大,如按其姓氏的纵向、横向繁衍的速度和结果,请问何来刘氏的 8000 万人口,刘氏能在百家姓氏排行中,人口总量排在第四位吗?这就是人口繁衍的纵向发展与横向扩张的例证。
再说某姓从公元前 523 年受姓始祖繁衍到现在共 2531 年,其详细族谱记载计算父子二代的平均岁距是 25 年。可能考研者还要举例刘氏某一支系较完整的族谱对先祖详细生卒记载为例,请问既然宋代及以前的刘氏族谱现在都没有发现,[顺便说一句,宋代以前的族谱,其他姓氏也不一定有多少,即是有族谱,也不一定有具体的先祖准确出生年月可供计算父子二代平均岁距。]
他的族谱对上祖的记载是根椐那些史证、物证来确定的?能百分百准确吗?
这是单纯以族谱记载作为推算父子二代平均岁距的局限,准确度值得怀疑。
父子二代的平均岁距的推论,如果脱离封建社会历史现实,不考虑婚育制度的自然性、原始性和传统性,单纯从族谱中对近现代或上溯十代、八代各代先祖出生年的记载去推算,以近现代族谱的静态记载为标准来计算各个不同历史时段动态的父子二代岁距,以父子二代岁距的共性为标准来确定某支系在某历史时段先祖的个性代数,如此不考虑静态与动态、共性与个性的区分,认为欠妥。就像没有任何事物是绝对的对与错一样,任何问题都要放在它的历史背景下来判断,千万不能主观臆断。族谱储存着大量的宗族信息,但对这种信息及其价值的认识不是一次能够完成的,随着研究的深入,科学技术不断发展,所提供的研究方法与技术手段的进步,对族谱价值的认识也会越来越深化。提出不成熟的意见,请考研专家指正。
评论前必须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