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刘氏宗亲
我们都是一家人

刘复基在联合革命团体及筹划武昌起义中的历史作用

在蒋翊武、刘复基等人竭力发展文学社革命力量的同时,湖北新军中还有另一个革命团体——共进会。两团体在新军中互争社(会)员,影响革命团结,也容易暴露革命目标。为了团结一致,集中力量打击清朝封建统治者,迎接湖北革命高潮的到来,在促成两团体联合的问题上,刘复基所起的作用是最重要的。诚如有关当事人和知情者所说的,文学社与共进会的联合,是“冈结湖北革命力量之重要关键”,而“共进、文学两团体之合并,复基有大力,殆革命党中之一智囊也”。连共进会骨干李作栋咀认为:“幸得刘尧潋从中斡旋,两派才得联合”。

刘复基


正当刘复基等人加紧与共进会方面商谈合作一事颇有眉目时,湖北当局下令调部分军队外出驻防。文学社社长蒋翊武随营走湖南岳州(今岳阳市),社务便要评议部长刘复基全面主持。
为了武昌起义的顺利实现,刘复基继续隐居文学社秘密机关武昌小朝街85号,日夜思考着起义方略。据可靠记载,“军中计划多由尧澂统筹,与军事筹备员不时讨论,拟具略案,凡各标营届时应负任务,预向各标营代表分别具告,临时依命令实行”“凡关于用兵方略,调查地形及首义先后一切大计,皆公(即复基——引者)一手为之”。

1911年9月14日,文学社与共进会两团体骨干在武昌雄楚楼二10号召开联系会议。刘复基发言说:“我们两团体向来是合作的。不过以前的合作只算是消极的合作,现在我们要积极的合作了。我们已到‘箭在弦上,不得不发’的时候了。本人建议:我们既到了与满清拼命的生死关头,应该把以前的双方团体名义如文学社、共进会等,一律暂时搁置不用,大家都以武昌革命党人的身份和满清拼个死活。‘事成则卿,不成则烹’。在这时候,我们全体同志要群策群力,冒险以赴,一切都不须顾虑了!”刘复基的建。议得到与会代表的一致赞同。9月24日,刘复基和共进会负责人孙武在胭脂巷再次主持召开两团体骨干会议,与会代表根据刘复基事先拟定的草案进行讨论,然后作出决议。首先,会议正式通过了湖北革命军领导人名单,以蒋翊武为湖北革命军总指挥、孙武为参谋长、刘复基为常驻军事筹备员兼政治筹备员,以原文学社总机关小朝街85号为湖北革命军总指挥部总机关。接着,会议还通过了刘复基精心起草的武昌起义军事计划。在此计划中,关于起义信号,起义军备路进攻路线、任务及集合地点等,均有具体规定。故李作栋后来深有感慨地说:“各代表都兴奋地接受了这个计划。所以后来到八月十九日(即公历10月10日——引者)发动时,虽然消息隔绝,仍能一致动作,完成任务,就因为有了这个计划作为基础”。至于有的研究者误认为是蒋翊武“主持制定了周详的起义计划”,显然是因为他们忽视了这样一个历史事实;被推举为湖北革命军总指挥的蒋翊武当时已随军赴防岳州了。

是会结束后,原共逊会骨干邓玉麟与刘复基一道,同以常驻军事筹备员的身份驻部办公,“为指挥部的实际负责人”。当时总指挥蒋翊武不在武汉,孙武虽为参谋长,“实际上邓玉麟等于是参谋长”。可见,参谋来参谋去,最后还是由刘复基作出决策。

由于刘复基是包括共进会在内的湖北革命党人公认的“智勇足备”的革命领导者,因而不仅文学社同志很敬重他,即使共进会一方也是如此。据共进会员熊秉坤回忆,还在文学社与共进会正式合作前,由于共进会内部的熊秉坤与雷振邦“时栩龃龉”,影响工程营内部革命活动的开展,刘复基以湖北革命大局出发,会同另一共进会员杨玉如及时调解。“自此以后熊始放胆领导”,从而有工程营打响了首义第一枪之壮举。

另据共进会骨干李作栋回忆,就在9月24日联系会议刚结束不久,南湖炮队的共进会士兵与排长刘某发生冲突,竟从军火库拖出大炮,准备暴动。该队党人孟发丞赶往巡道岭,向孙武等请示方略。孙武感到问题很棘手,一时难于作出决策。正在踌躇不决之时,刘尧澂赶到,大家请他解决这一问题。刘便说:“顶好请孟同志再去南湖一下,如果全部都已动作起来,那么我们就应通知各营响应。如仅限少数同志,即叫他们赶快换装逃避,以免影响全局”。寥寥数语,当即解决了孙武等人的困难。因此事仅系少数人行动,孟发丞即按刘复基第二个方案处理。一场孟浪事故被及时杜绝了。从此,连一向恃才傲物的共进会负责人孙武也不得不对刘复基敬重三分。刘复基遇难20余年后,孙武在回顾武昌起义经过时,也情不自禁地发出“惜乎尧澂死也”之哀叹,甚至断言若复基不死,则“宋锡全之逃与武圣[胜]关之不守,恐不能发生矣!”显然是话出有因的。

刘复基等一边委居正、杨玉如赴沪邀黄兴,宋教仁来鄂主持大计,一边派李擎甫往岳州邀。蒋翊武回鄂。10月9日清晨,蒋翊武赶回武昌总指挥部。刘复基向蒋汇报近来湖北革命形势发展情况,且告以黄兴来电约阴历九月初(公历10月底)11省同时举义,但“本社同志以过迟恐致误事”,主张抓紧起义。蒋翊武则坚持依黄兴电嘱行事。

是日下午,传来孙武等人在汉口宝善里机关制弹不慎,机关遭到破坏的不幸消息。在此情况下,刘复基再三催促蒋翊武以总指挥(亦称总司令)名义下达起义命令,蒋则根据前此通过的起义。计划署命令,以是晚12时南湖炮队发炮为号,全城起义。

负责传达命令的各同志离开总指挥部后,仅剩下刘复基和蒋翊武等数人坐镇指挥。适有人携留声机经过,刘复基即“唤入高唱,藉资掩饰”。据共进会会员潘善伯(公复)回忆,彼于10时许抵总指挥部,刘复基与之坐谈片刻,忽对潘说: “我料此处万分危险,今晚将会发生意外,你无须在此呆等,可速往巡道岭学社,那里地区稍偏,比较安全,听见枪声再出外行动不迟”,潘答曰:“我辈革命,若存畏避,何能成功”。复基曰:“不然。孙武重伤,邓玉麟往各营,均属危险之事,前途难测。我辈当此环境,固不可畏避,但为继续革命计,必不可聚在一处,让仇敌一网打尽”,边说边推潘下楼,潘才离去。刘复基于运筹帷幄、知难而进之余,能从爱护同志和保存革命力量出发,关切他人安危,堪称难得。

还不到12点,传来紧急敲门声。原来军警已包围总指挥部。刘复綦“知有变,持弹以备,门破,击以弹,手被伤”,彭楚藩与刘复基等被捕。蒋翊武尚垂长辫,衣着如乡间学究,军警不甚介意,遂乘间逃去。刘复基等则被带往督署连夜受审。而起义命令因故未曾及时传至负责发炮为号的南湖炮队,是晚起义不果。

10月10日凌晨,刘复基见起义未发,便站在审堂向围观者高呼:“同胞们!大家努力!可怜我这些遭虐的同胞们!”旋即英勇就义。刘复基等人的壮烈牺牲无疑“加速了辛亥革命爆发”。是日晚,当刘复基的呼声还回荡在武昌上空,他的战友们就依照先晚颁发的起义命令,纷纷鸣枪举义,以告慰这位青年革命家的英魂。

1913年,中华民国稽勋局局长冯自由发表通电,将刘复基与陆皓东、吴禄贞、邹容、赵声等著名民主革命活动家并列,呈请作为“开国前先烈及开国时殉难之重要人物”办理。说明刘复基不仅是武昌首义三烈士之一,而且还是筹划武昌首义的主要决策者和领导者。

赞(2) 赞助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刘氏家族 » 刘复基在联合革命团体及筹划武昌起义中的历史作用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感觉好就赞助一下

非常感谢您的赞助,所有款项都用于刘氏家族网的运营(有详细收支记录),备注留下电话号码,我们会添加您。

支付宝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